DB14∕756-2013 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7995368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8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756-2013 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DB14∕756-2013 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4∕756-2013 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4∕756-2013 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93.080P10DB14I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7562013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2013 - 11 - 01 发布 2013 - 12 - 01 实施山 西 省 质 量 技术 监 督 局 发 布DB14/ 7562013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规定 25 水文地质勘察 26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8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常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10附录 B(资料性附录) 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 15IDB14/ 7562013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

2、编写。 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亚伟、聂承凯、帖智武、马健中、田志忠、张明欣、崔兰。IIDB14/ 7562013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的范围、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以及勘察的方法、内容、原则 和勘察报告的编写。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境内新建、改建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中的水文地质勘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JTG C20 公路工

3、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D70 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T D70 公路隧道设计细则TB 10049 铁路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水文地质条件一个地区地下水埋藏 、分布 、运动以及水质和水量等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总称。 3.2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过程中,要求一定延续时间内流量和水位同时相对稳定(即不超过一定的允许波动范围)的 抽水试验。3.3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抽水钻孔中仅保持抽水量稳定 ,并使水位不断改变或仅保持水位稳定使水量不断改变的抽水试 验。3.4初见水位当钻孔揭露含水层时 初次发现的地下水面高程或埋深 。1DB14/ 7562013 3.5静止

4、水位 (天然水位)抽水试验前井孔中的稳定水位。 3.6地下水位埋深地表至地下静止水位以上的岩土层厚度。 3.7最大涌水量隧道工程某段在含水体中掘进时的最大涌水量 。3.8正常涌水量隧道工程的涌水达到稳定时的涌水量 。4 一般规定4.1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工程地质勘察难以全部揭示其水文地质条件的公路隧道应进行水文地质勘 察。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水文地质勘察可与工程地质勘察合并进行。4.2 水文地质勘察宜在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应与工程地质勘 探工作相结合,以便勘探成果的综合利用。4.3 水文地质勘察应充分收集区域水文地质资料以及区域内已建公路、铁路隧道的水

5、文地质资料。4.4 水文地质勘察应积极运用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勘察成果质量。4.5 水文地质勘察应按公路设计阶段的要求开展工作,分别提供不同阶段隧道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资 料。4.6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公路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5 水文地质勘察5.1 勘察阶段与内容5.1.1 初步设计阶段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包括下列内容:a) 收集、分析研究隧址区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及必要的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验, 初步查明隧址区的水文地质条件;b) 初步查明隧道围岩及上覆岩层的富水程度;c) 初步判定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2DB

6、14/ 7562013d) 初步评价隧道施工对周边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5.1.2 施工图阶段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包括以下内容:a) 在初步设计阶段水文地质勘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补充勘探、试验工作;b) 提供隧道分段水文地质参数,预测隧道涌水量,评价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c) 进一步评价隧道施工对周边环境及其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建议;d) 评价隧道工程施工排水的可利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5.2 水文地质调绘5.2.1 地表水水文地质调绘 应查明下列内容:a) 地表水(湖泊、水库、河流等)的分布范围、补给、径流、排泄条

7、件以及丰、枯水期水位、流 量和水质;b) 地表水与地下水水力联系以及地表水与隧道工程的平面、空间关系,特别是地表水对隧道工程 渗漏可能性;c) 天然降水通过黄土陷穴、落水井对隧道围岩的影响。5.2.2 地下水露头调查 包括下列内容:a) 井、泉的出露位置、层位、高程、水位、流量及水质情况;b) 井、泉与隧道工程的平面空间关系及水力联系。5.2.3 各种岩类地下水水文地质调绘 应查明下列内容:a) 松散岩类孔隙水1) 查明松散岩体(土,砂、卵砾石)的分布范围及结构特征;2) 含水层的岩性组成、厚度、地下水类型、水质、富水性、含水层之间及其与地表水的水力 联系;3) 含水岩组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

8、泄条件;4) 地下水对下伏地层的补给情况。b) 碎屑岩类裂隙水1) 覆盖层的岩性、厚度、成因、含水层的分布、水质特征及其与下伏含水层之间的接触关系 和水力联系;2) 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岩性、厚度及、地下水位、水量、水质特征及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3) 地下水的分布、补给范围、埋深、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其与地质构造和岩石裂隙发育程度的 关系;4) 查明含水层与隧道设计高程的空间关系、地下水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c) 碳酸盐类岩溶水1) 碳酸盐岩层组的分布范围、岩溶含水层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及与构造和地貌的关系;3DB14/ 75620132) 地表岩溶的形态、大小、位置、高程、发育程度、分布规律以

9、及岩溶水、岩溶泉的分布规 律、水位、流量;3) 地下岩溶管道、裂隙、洞穴的类型、结构、空间特征、分布规律及赋水情况;4) 分析判断天然降水、地表水与地下岩溶水的相互补给关系;5) 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程度、分布规律以及其与隧道工程的平面、空间关系和对隧道工程的 影响程度。d) 变质岩和岩浆岩类型裂隙水1) 围岩接触蚀变带的类型、宽度、破碎情况和裂隙发育程度及其富水性;2) 各种岩脉的岩性、产状、规模、穿插关系、岩脉本身及围岩接触带的破碎程度和富水性;3) 风化带的性状、厚度和分布规律,尤其是全、强风化带的厚度和分布规律;4) 岩石的变质程度、结构、构造特征,尤其应注意硅质灰岩、大理岩、白云岩及变

10、质砂岩、 石英岩、脆性页岩裂隙发育程度与富水性;5) 大理岩中溶蚀裂隙的发育程度及其对富水性的影响,岩脉对大理岩夹层中地下水的补给与 蓄集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 片麻岩类地区,注意研究风化带性状、厚度、分布、汇水面积及富水性,有利地貌部位的 汇水条件,不同地貌部位的泉水动态等。e) 断裂带突水1) 查明断层位置、类型、规模、产状及在平面和剖面的形态特征;2) 查明断层与隧道工程的平面空间关系;3) 构造破碎带的物质组成、特征(角砾的粒度、排列情况、胶结类型和程度、溶蚀现象及风 化特征)及破碎带的影响宽度;4) 断层构造的赋水性、透水性和导水性,分析断层构造突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5.3 水文

11、地质物探5.3.1 水文地质物探应在水文地质调绘的基础上进行,以确定地下水分布的异常区,为合理布置 勘探孔提供依据。5.3.2 进行物探方法选择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兼顾工程地质勘察的资料需求,以便 一举多得,节省费用。5.3.3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时,物探工作一般宜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进行,以便相互对比、 验证,同时应密切结合工程地质勘察成果资料进行二次或多次解译。5.3.4 有钻孔的工作区应采用综合测井、孔内电视及跨孔物探等方法进行井(孔)物探工作。5.3.5 在选用物探方法时,首先应考虑被探测的地质体是否具备有可利用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a) 被探测的地质体与围岩

12、间的物性参数应有一定的差异;b) 被探测的地质体与其埋深比较,应有一定的规模;c) 由被探测的地质体所引起的异常值,在被干扰背景上应有足够的显示。5.3.6 物探测线的布设原则:a) 物探测线宜沿隧道走向布置,局部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时,可补充垂直隧道走向的测线;b) 物探测线的密度不宜少于 2 条,探测深度应在隧道底板以下 10-15m。5.3.7 地面物探方法的探测内容:4DB14/ 7562013a) 基岩风化带的厚度和断层破碎带、裂隙带、不同岩性的接触带位置、埋藏深度、宽度、充填程 度和含(透)水性;b) 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地下水的流向、含水层的埋藏深度和厚度。5.3.8 物探测井的探测内

13、容:a) 地下水的稳定水位;b) 含水层的位置;c) 划分钻孔地质物性剖面。5.4 水文地质钻探5.4.1 水文地质钻探的目的与任务:a) 水文地质钻探应对收集、调绘资料及物探成果资料进行验证;b) 查明隧道洞身及其围岩的地层岩性、结构构造以及含水层、隔水层的层数、厚度、埋深、结构 等;c) 查明地下水的含水层类型、富水性和分布空间;d) 查明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e) 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试验,确定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评价其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f) 进行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查明隧址区地层的渗透性和富水性,测定有关的水文地质参数;g) 进行简易水文地质观测

14、与岩芯编录;h) 进行孔内电视、电测井等物理勘探。5.4.2 水文地质钻孔的布设应遵循下列原则和要求:a) 水文地质钻孔应在水文地质调绘和物探的基础上进行布置;b) 水文地质钻孔应布置在构造及岩溶发育和物探确定的异常部位;c) 水文地质钻孔的布设宜与工程地质钻孔相结合,一孔多用;d) 孔深深度应至隧道洞底设计标高以下不小于 5m,并应穿过主要含水地段的含水层(组);e) 开孔、终孔直径应满足下管、填砾和取样、水文地质测试的需要,一般不小于 200mm;f) 孔斜(度)在每百米深度内1。5.4.3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与岩芯编录要求:a) 钻孔简易水文地质观测的内容如下:1) 地下水水位、水温、

15、冲洗液消耗量粘度、涌水和漏水现象;2) 岩芯采取率、钻进速度和钻进情况(如掉钻、卡钻、埋钻、孔壁坍塌等)及变层、换径的 位置。b) 岩芯编录的主要内容:1) 松散岩层的名称、颜色、湿度、成分(颗粒成分及百分比含量)、磨圆度、分选性、结核、 结构层的相互关系及层理特征;2) 基岩的名称、颜色、结构、矿物成分、岩芯的破碎情况、岩芯采取率、节理、裂隙的发育 程度、充填情况好充填物、断层擦痕、断层泥及其充填物、风化程度、层与层之间的 相 互关系及层理性质。c) 钻进过程中判断含水岩层的依据:1) 岩芯破碎,节理发育,岩石矿物颗粒或裂隙面有水蚀、氧化锈斑、溶蚀孔洞的钻孔段落;5DB14/ 7562013

16、2) 钻进中涌水或严重漏水或水位的突然升降的钻孔段落;3) 钻进中坍塌、掉块现象严重或钻具突然陷落、冲洗液大量漏失的钻孔段落;4) 岩芯采取率低、进尺相对加快的段落。5.5 水文地质试验5.5.1 抽水试验a) 抽水试验主要目的如下:1) 确定抽水井(孔)的特性曲线和实际涌水量,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推断和计算井(孔) 最大涌水量与单位涌水量;2) 确定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评价、预测隧道涌水量,为隧道排水方案设计提供可靠依据;3) 确定影响半径和降落漏斗的形态;4) 了解地下水与地表水、岩溶水不同含水层(组)之间的水力联系。b) 抽水试验应遵循以下原则:1) 进行野外抽水试验,在有条件时宜布设观

17、测孔,应尽可能地利用抽水孔附近的工程地质勘 察钻孔及人工或天然水点作为观测点;2) 在地表水及隧道上覆各含水层水力联系较强,对隧道(涌)出水影响较大时应进行分段抽 水。反之,可进行混合抽水试验;3) 抽水试验的方法可按表 1 选用:表 1 抽水试验方法和适用范围试 验 方 法适 用 范 围钻孔或探井简易抽水、提水粗略估算弱透水层的渗透系数不带观测孔抽水初步确定含水层的渗透参数带观测孔抽水详细确定含水层的各种参数4) 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水量小时,动水位宜降至隧道底板设计标高以下,水量大时,最大 降深应接近隧道底板的设计标高;5) 按照相关规范规定进行地下水动水位、水量观测和恢复水位观测;6)

18、在进行抽水试验时,应采取代表性水样进行水质分析,采取水样的数量和质量,应满足相 关规范的要求。5.5.2 水质分析a) 水质分析的主要目的如下:1) 确定地下水的化学类型;2) 评价地下水对混凝土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3) 评价隧道排水对周围自然环境的污染程度。b) 测试的项目和腐蚀性评价应符合表 2、表 3、表 4 的规定。当表 3、表 4 评价的腐蚀等级不同 时,应按下列原则综合评定:1) 腐蚀等级中,只出现弱腐蚀,无中等腐蚀或强腐蚀时,综合评价为弱腐蚀;2) 腐蚀等级中,无强腐蚀,最高为中等腐蚀时应综合评价为中等腐蚀; 腐蚀等级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为强腐蚀时,应综合评价为强腐蚀。6

19、DB14/ 7562013表 2 水腐蚀性测试项目序号123456789101112试验 项目pHCa2+Mg2+Cl-SO42-HCO3-CO32-侵 蚀 性 CO2游离 CO2NH4+OH-总矿 化度适用 范围判定水腐蚀性判定受严重污染水的 腐蚀性表 3 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腐蚀等级pH 值侵蚀性 CO2(mg/L)HCO3-(mmol/L)ABABAB弱5.06.54.05.0153030601.00.5-中4.05.03.54.03060601000.5-强4.03.560-注1:表中A指强透水层的地下水;B指弱透水层中的地下水;HCO3含量是指水的矿化度低于0.1g/

20、L的软水时,该类 水质HCO3腐蚀性。表 4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腐蚀等级水中的 Cl-含量(mg/L)备注长期浸水干湿交替弱5000100500当水中同时存在氯化物和硫酸盐时,表中的 Cl-含量是指氯化物中的 Cl-和硫酸盐折算后 的 CL-之和,即 Cl- 含量=Cl-+SO42-0.25。中-5005000强-50005.6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5.6.1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应在认真分析研究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抽水试验资料的基础 上,合理选用公式。5.6.2 公路隧道为线型工程,水文地质抽水试验一般为单孔,本标准重点介绍几种无观测孔情况下的 水文地质参数的计算公式,见

21、附录 A。5.6.3 山西地区各代表性含水层水文地质参数见表 5、表 6。表 5 松散岩土降水入渗系数及渗透系数经验值岩性降水入渗系数()渗透系数 (k/m.-1)岩性降水入渗系数()渗透系数 (k/m.-1)粉质粘土0.010.020.050.10细中砂0.080.15120粉土0.020.050.250.50中粗砂0.150.202030粉砂0.050.080.501.00砂卵砾石0.200.35307DB14/ 7562013表 6 岩石隙水入渗系数及渗透系数经验值岩石类别裂隙及岩溶 发育程度降水入渗系数()渗透系数 (k/m. -1)裂隙岩层微发育0.010.050.100.50中等发

22、育0.050.100.501.50强发育0.100.251.50可溶岩微发育0.010.071.503.00中等发育0.070.153.005.00强发育0.150.405.005.7 隧道涌水量预测5.7.1 主要内容指隧道主洞、斜井、竖井的涌水量预测。5.7.2 隧道涌水量预测,应符合下列规定:a) 当斜井与铅垂线的夹角小于 45时,可按竖井计算,并把斜井的垂直投影长度作为计算井长。 但夹角大于 45时,斜井可按水平隧道计算,并把斜井的水平投影作为计算长度。b) 当含水层隔水底板倾角大于 20 时所有竖井涌水量计算公式中的竖井半径0,应按下式计算:Y0 = 0.565i . (1)式中:F

23、 竖井的横断面面积; 隔水底板倾角。c) 由于竖井的半径要比试验孔大很多,流入竖井的的水量要比同降深的钻孔水量大,因此必须结 合具体条件,根据不同井径的抽水资料建立井径与涌水量的相关方程,把钻孔的涌水量换算成 竖井涌水量。d) 初步设计阶段可采用降水入渗法,地下径流模数法、地下径流深度法、比拟(类比)法等进行 概略预测。有试验资料时,宜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进行预测。e) 施工图设计阶段,应根据勘察试验资料,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方法进行预测,并结合其他方法进 行综合确定。f) 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抽、排水情况,对预测计算结果进行修正。g) 根据隧道围岩的不同岩性、结构、构造、裂隙和节理的发育程度、富水

24、程度等水文地质特征, 分段预测隧道的最大涌水量及正常涌水量。预测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按附录 B 列举方法的适 用条件采用。h) 隧道围岩的富水程度,可按表 7 进行分区。8DB14/ 7562013表 7 隧道围岩富水程度分区表项 目分区名称贫水区(段)弱富水区(段)中等富水区(段)强富水区(段)地下径流模数 M m3/(d km2)M100100M10001000M3000M3000洞身单位长度可 能最大涌水量 q0 m3/(d m)q00.10.1q011q05q0 56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6.1 文字说明公路隧道水文地质勘察报告的文字说明,应包括下列内容:a) 概述:包括工程概况、目的任务

25、、勘察工作依据、完成工作量。b) 自然地理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植被、交通及隧址区周边人类生产活 动。c)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条件。d)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含水岩组及富水性、充水类型划分。e) 水文地质勘探和试验:包括物探、钻探与试验、地下水水质评价。f) 水文地质计算:包括水文地质参数的选用、隧道涌水量预测。g) 水文地质评价: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以及隧道施工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 文地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程度。h) 结论与建议:结论应明确隧址区各含水岩组的富水性、各含水岩组之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其与 隧道工程的

26、空间关系;根据隧道所处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段说明其出(涌)水量;评价地下水对隧道施工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施工建议;明确地质构造的阻、导水性;明 确地下水对混凝土及其中钢筋的侵蚀性;明确隧道施工排水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水文地质 条件和环境的影响程度。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对路线的比选方案提出建议;施工图阶段隧道施工排水、地下水的利用及环境保护提出建议。6.2 附图与附件6.2.1 附图a) 综合水文地质图 1:100001:20000;b) 隧道水文、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1:2000;c) 隧道钻孔柱状图。6.2.2 附件a) 水文地质物探报告及相关图件;b) 抽水试验记录表;c)

27、水质分析报告。9DB14/ 7562013附 录 A(资料性附录)常用水文地质参数计算A.1 渗透系数(K)A.1.1 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利用抽水孔水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a) 承压水完整孔 . b) 承压水非完整孔当 M 150r, L / M 0.1时 . 过滤器位于含水层的顶部或底部时 . c) 潜水完整孔 . (A.4)d) 潜水非完整孔当h 150r、L / h 0.1时 . 过滤器位于含水层的顶部或底部时 . 式中 :K 渗透系数(m/d); Q 出水量(m3/d);10DB14/ 7562013s 水位下降值(m);M 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H 自然状

28、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m);h 潜水含水层和抽水试验时的厚度的平均值(m); h 潜水含水层在抽水试验时的厚度(m);L 过滤器长度(m); r 过滤器半径(m);Ry 引用补给半径(或称裘布依半径、含水层半径)(m)。A.1.2 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利用观测孔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观测孔中的S(或h2)值在S (或h2)lgr关系曲线上能连成直线,可采用下列公式计算:a) 承压水完整孔11b) 潜水完整孔.(A.7)(A.8)式中:S1 、S2在S-lgr关系曲线上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h21、h22在h2-r关系曲线上的直线段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值(m);r1、r2 S(或

29、h2)lgr关系曲线上纵坐标为S1 、S2(或 h21、h22 )的两点至抽水孔的 距离(m)。A.1.3 当采用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没有越流补给的条件下,利用抽水孔或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 资料计算渗流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a) 承压水完整孔 . DB14/ 7562013 . (A.10)b) 潜水完整孔 . (A.11) . (A.12)或: . (A.13) . (A.14)式中:W (u) 井函数;S 承压含水层的释水系数; 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A.1.4 当采用单孔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在有越流补给(不考虑弱透水层水的释放)的条件下,利用 s -lg t 关系曲线上拐点处的斜率计算渗

30、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 . (A.15)式中:r 观测孔至抽水孔的距离(m); B 越流系数;mi s -lg t 关系曲线上拐点处的斜率。注:拐点处的斜率,应根据抽水孔或观测孔中的稳定最大下降值的1/2确定曲线拐点处的水位下降值和拐点位置, 再通过拐点作切线,计算拐点处的斜率;越流系数,应根据er /BK0r /B = 2.3(si / mi ) ,从函数表中查出相应的r /B ,然后确定越流系数B 。A.1.5 稳定流抽水试验或非稳定流抽水试验,当利用停抽后(抽水孔或观测孔)的水位恢复资料计算 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12DB14/ 7562013a) 抽水试验停抽前,当动水位已稳

31、定,可采用本标准式(A.15)计算,式中的 mi 值应采用恢复水位的 s lg(1+tk /tT)线上拐点的斜率。b) 抽水试验停抽前,当动水位没有稳定,仍呈直线下降时,可采用下列公式:1) 承压水完整孔 (A.16)2) 潜水完整孔 . 式中:tK 抽水开始到停止的时间(min);tT 抽水停止后算起的恢复时间(min); s 水位恢复时的剩余下降值(m);h 水位恢复时的潜水含水层的厚度(m)。注: 用观测孔资料时,应符合 或 ) 0.01 的要求。 如恢复水位曲线直线段的延长线不通过原点时,应分析其原因,必要时应进行修正。A.1.6 当在第四系松散层中采用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利用抽水孔水

32、位下降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可 采用下列经验公式:a) 潜水含水层完整孔 . (A.18)b) 承压水含水层完整孔 . (A.19)c) 单孔降深出水量q = aQ + bQ2 . (A.20)式中:K 渗透系数(m/d);q 当水位下降值s = 1m 时的出水量(m3/(d m));13DB14/ 7562013M 承压水含水层厚度(m);H 自然状况下潜水含水层厚度(m)。A.2 影响半径(R)A.2.1 采用单孔抽水试验计算潜水含水层影响半径时,可利用下经验公式:R = 2S HK (A.21)A.2.2 采用单孔抽水试验计算承压含水层影响半径时,可利用下经验公式:R = 0.25B (A

33、.22)式中:R影响半径(m) S降深(m)H含水层厚度(m) K渗透系数 (m/d) B-隧道的长度(m) .14DB14/ 7562013附 录 B(资料性附录)预测隧道涌水量的方法B.1 简易水均衡法B.1.1 当越岭隧道通过一个或多个地表水流域时,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可采用下列方法:a) 地下径流深度法:Qs = 2.74hA . (B.1)式中:h = W 一 H 一 E 一 SS A = LBQs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正常涌水量(m3/d); h年地下径流深度(m);A 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集水面积(km2); W 年降水量(m);H 年地表径流深度(m); E 某流域年蒸发量(m);

34、 SS年地表滞水深度(m);L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长度(km);B 隧道涌水地段L长度内对两侧的影响宽度(km)。b) 地下径流模数法:Qs = MA . (B.2)式中:M 地下径流模数(m3/(d) km2 );M = Q / FQ 地下水补给的河流的流量或下降泉流量(m3/d),采用枯水期流量计算;F 与 Q 的地表水或下降泉流量相当的地表流域面积(km2 ); A 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集水面积(km2 )。B.1.2 当隧道通过潜水含水体且埋藏深度较浅时,可采用降水入渗法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Qs = 2.74WA . (B.3)式中:15DB14/ 7562013 降水入渗系数;其他符

35、号意义同式(B.1)。B.1.3 隧道结构范围内地下水的主要类型为潜水。根据结构出水特点,区间隧道采用断面法进行涌水 量计算,计算公式为:Q=kIF (B.4)式中:Q为隧道涌水量(m3/d); K渗透系数(m/d);I水力坡度,潜水,i=S/R; F过水面积(m2)。B.2 地下水动力学法B.2.1 当隧道通过潜水含水体时,可用下列公式预测隧道最大涌水量。a) 古德曼经验公式:Q0 = L . (B.5)式中:Q0 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最大涌水量(m3/d); K 含水体渗透系数(m/d);H 静止水位至洞身横断面等价圆中心的距离(m);d 洞身横断面等价圆直径(m); L 隧道通过含水体的

36、长度(m)。b) 佐藤邦明非稳定公式: . 式中:q0 隧道通过含水体地段的单位长度最大涌水量(m3/(s m); m 换算系数,一般取0.86;K 含水体渗透系数(m/s);h2 静止水位至洞身横断面等价圆中心的距离(m);16r0洞身横断面等价圆直径(m);DB14/ 756201317hc含水体厚度(m)。B.2.2 当隧道通过潜水含水体时,可采用下列公式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a) 裘布依理论公式:Qs = LK . y式中:Q0 隧道正常涌水量(m3/d); K 含水体的渗透系数(m/d);H 洞底以上潜水含水体厚度(m);h 洞内排水沟假设水深(一般考虑水跃值)(m);Ry 隧道涌水地段的引用补给半径(m), R Y =251.5+510.5k(经验式) ; L道通过含水体的长度(m);r 洞身引用半径,由隧道截面等效变换成圆形截面,等效半径 为为洞体开挖宽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