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1.统计,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日7天时间内,内外诸司奏札多达1660 件,共3391件事。平均每天要处理208件奏章、424件事。朱元璋即使“星存而出,日入 而息”,也无法把事情全部处理好。导致朱元璋这么忙的主要原因是( )A.明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管六部B.明朝政权建立不久,国家大事繁多C.明增设军机处,皇帝统揽军政大事D.明废除行省,皇帝要直接管理地方2、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成 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它们分别直属于中央不同部门的领导。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A.加强皇权专制B.加强
2、中央集权C.提高行政效率D.提升六部权限3、明永乐帝即位后,内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但诸司奏章并不经过内阁,一切批答皆出自 皇帝。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这表明明 代内阁()A.已成为法定中枢机构B.执掌机密事务的决策C.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D.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4、明初的中书省综理机务,六部和行中书省都是中书省的下属机构。后朱元璋在地方上把 行省改为上承下宣的布政使司,以去掉中书省对地方的统属关系;在中央成立通政司,使四 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朱元璋这些措施意在()A.提高地方自主性 B.加强君主专制C.使民情上通下达D.废除宰相制度5、朱元璋“收天
3、下之权,以归一人”,但“朝议”仍是决策过程中一个法定的不可缺少的程 序,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明神宗28年不上朝,王朝依旧可以运行。这可以说明明朝()A.皇帝权力日趋衰落B.政务运作基本程式化C.决策机制渐趋民主化D.宦官逐渐掌握决策权6、明代“命京卿巡抚地方,有军事,则命总督军务,因事而设,事已旋罢”。清朝将督抚制 逐步纳入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督抚成为“封疆大吏,明清督抚制的设立()A.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B.导致“冗官”局面的出现C.利于地方事权的统一D.缓解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7、“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一变化的直接原
4、因是明代()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职能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达到顶峰8、据史书记载,印度次大陆上的古里、柯枝等国,几乎每次都随郑和使团入贡明朝;郑和 第四次下西洋后,阿拉伯地区的忽鲁漠斯、阿丹、佐法尔,非洲东海岸的木骨都束、竹步、 麻林等国也多次遣使纳贡。这表明郑和下西洋()A.朝贡贸易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C.开辟了 “海上丝绸之路”新航线9、嘉靖年间,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各地, 倭寇。他们的这些努力()A.抗击了欧洲殖民者的入侵C.强化对东北女真族的管理B.规模大、航程远,宣示了睦邻友好政策D.增进了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 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积极招募抗倭力量,连续重创B
5、.巩固了清朝的统治秩序D.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10、明代官员张邦奇在西亭饯别诗序中提及,“禁令之下,每岁孟夏以后,漳州大舶数 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闽人与蕃舶夷商贸贩商物,往来络绎于海上”。由此 可见()A. “海禁”并未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B.区域长途贩运使“海禁”政策瓦解C. “海禁”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现象D.明代政府彻底放弃“海禁”政策11、虑及对外贸易在经济上的必要性,以及谨防这些外国与中国商人,明太祖朱元璋以更 严格的海禁来提升国家垄断的朝贡贸易这条管道“。这一做法()A.有效地维护了实际的国家利益B.使朝贡贸易成为中外贸易的唯一管道C.成功遏制了海上贸易走私活动D.体现出传统
6、农业社会对外交往的特征12、有学者指出,“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转换。面对势不可 挡的国际贸易大潮流,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或者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 反海禁的斗争,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倭患是明朝最大的统治危机B.国际贸易大潮引发倭患问题C.海禁政策是维护稳定的需要D.战争是解决倭患的根本手段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成祖时期,内阁正式形成。内阁成员“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署,不得 专制诸司。诸司奏事,亦不得相关白”。明代中叶以后,内阁地位不断提高。内阁的意见不 仅受到皇帝重视,还可以起草对奏
7、折的批复意见,即“票拟:在皇帝信任内阁时,很少会 改动内阁的票拟,故内阁被认为有很大权力。内阁的票拟不经皇帝朱批,实际上只是一种建 议,真正的决定权还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摘编自柏华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721年,罗伯特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后来,国王逐渐不再参 与内阁会议,原属于国王的行政权也转移到了内阁的手中。19世纪中叶,随着英国政党制 度的成熟及议会选举制度的完善,首相遂由议会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虽然名义上 首相的任命仍然需要国王的批准,但事实上首相由选举产生,且对议会负责。议会不仅掌握 了重大事务的决策权,而且还可以通过不信任案迫使内阁集体辞职。摘编自吴于廛世界近
8、代史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明朝内阁和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明朝内阁和英国责任内阁的作用。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成为汉帝国 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也构建了两个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摘编自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对郡县制度若干问题的考察 材料二: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皆帅其属而听其狱讼,颁其禁令,定其赏罚,稽其 钱谷、甲械出纳之名籍而行以法都转运使掌经度一路财赋,而察其登耗有无,以足 上供及郡县之费凡吏蠹民瘦,悉条以上达,及专举刺官吏之事提点刑狱掌察所 部之狱
9、讼而平其曲直,所至审问囚徒,详覆案牍,凡禁系淹延而不决,盗窃逋窜而不获,皆 劾以闻,及举刺官吏之事摘编自宋史职官志 材料三:云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览审 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 则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摘编自谈迁国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郡县制度的主要特点。(2)请指出材料二中提到的地方主要官职。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地方管理 机构的特点。(3)指出材料三中提到的内阁大臣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概括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答案及解析1.答案:A解析:明
10、太祖废除了丞相,把中央的行政权分属吏、户、礼、兵、开k工六部。六部各设尚 书。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的权利空前提高,秦汉以来丞相制度从此废除,皇权与相 权的斗争最终以皇权的胜利而告终。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朱元璋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废除 了丞相,所有奏章必须自己亲自处理,故A正确;B.该项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C.清朝 时期增设军机处,故C错误;D.明朝并没有废除行省,故D错误;故选:A 2、答案:B解析:A.根据材料,“明太祖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成为省 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初年对地方政府的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 强化,不是皇权专制的强化,故
11、A错误;B.根据材料,“明太祖废行中书省,改设布政使司、 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明朝初年对地方 政府的分权,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故B正确;C.根据材料,“明太祖废行中书省,改设 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成为省一级地方行政机构,”可见,材料反映的是明朝 初年对地方政府的分权,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错误;D.根据材料,没有涉及到六部 权限提升的信息,选项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3、答案:C解析:本题关键信息是“洪熙以后,阁权渐重,六部渐秉内阁之意行事,内阁逐渐成为执政 的中枢”,结合内阁进行分析即可。C.由材料信息“内阁逐渐成为执政的中枢”可
12、知,洪熙 以后内阁行政职权已有所变化,故选C项;A.由所学过的明朝君主专制强化的相关史实可知, 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排除A 项;B.明朝内阁只是参与机密事务,但并不能进行决策,排除B项;D.料信息只能表明内 阁的行政职权发生变化,但并不能说明其性质发生变化,且明朝内阁始终只是皇帝的内侍机 构,是君主专制下的产物,其性质并没有发生过变化,排除D项。故选:Co 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由材料“去掉中书省对地方的统属关系;在中央 成立通政司,使四方奏疏可不经中书省而上达”可知朱元璋削弱了中书省的权力以加强皇权, 故选B项,
13、材料强调的是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举措,排除A项;“民情上通下达”表述不 符合封建社会史实,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宰相制度,排除D项。5、答案:B解析:据材料“朝议仍是决策过程中一个法定的不可缺少的程序,并非皇帝一人说了算”, 可知明朝虽然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但是政务运作却有一定的流程,故选B项;明朝君主专 制呈现强化的趋势,排除A项;中国古代政治的特征之一是君主专制,排除C项;宦官掌握 的是批红权,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排除D项。6、答案:C解析:题干中说到总督和巡抚最初是“因事而设,事已旋罢”这就意味着是临时设官,后来 到清朝纳入了 “正式的地方行政体制中”和成为“封疆大吏”,这说明明清加
14、强了对地方事 权的统一管理,故选C项;题干仅提到督抚成为地方的“封疆大吏”,并没有提到地方行政 权力扩大,排除A项;仅仅在地方增加一个总督或者巡抚,不能说明“冗官”现象出现,排 除B项;题干仅提到了地方行政长官的变化,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问题,排除D项。 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代中枢机构的调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六 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丞相自此退出历史舞台,因此材料中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明代中枢机构职 能的调整次正确;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与选官制度无关,C排除;材料未涉及中 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D排除。8、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来看,对于促
15、进亚非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往来发挥了巨大作 用,D项正确;朝贡贸易的政治目的大于经济目的,排除A项;非洲国家不适用睦邻友好的 说法,排除B项;海上丝绸之路在汉朝就已经兴起,排除C项。故选:Do9、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日本倭寇侵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是 明朝著名的抗倭英雄,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作出重要贡献,故选D项;戚继光、俞大 猷抗击的是日本倭寇,而不是欧洲殖民者,排除A项;戚继光、俞大猷是明朝名将,而不是 清朝人,排除B项;“强化对东北女真族的管理”与题干无关,排除C项。10、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体现出明朝“海禁”政策下,民间对外贸易繁荣,即“海禁”政策出
16、现上下 相背离现象,故C项正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禁”政策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 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涉及的是对外贸易,不是区域长途贩运,故B项错误。明朝政府曾经 一度放松了 “海禁”政策,但是没有“彻底放弃。故D项错误。11、答案:D解析:明朝的海禁还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垄断朝贡贸易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渠 道,海禁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选D;材料无法体现这一做法产生的效果, 排除A、C; B错在“唯一管道”,排除。故选:Do 12、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倭寇的实质是海禁与反海禁”得出海禁导致倭患问题,所以该学者认 为政府的政策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得出海禁关乎
17、国家稳定,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需要,故选 C项;题干仅仅提到倭患,而没有提到其他统治危机,所以没法得出A的结论,排除A项; 由题干中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可知,是海禁政策的实施导致 了倭患问题,排除B项;由题干中的“真正解决倭患的关键之举并非战争,而是官方政策的 转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政府必须放弃海禁政策”可知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 13、答案:(1)不同:明朝内阁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英国责任内阁是资本主义社会代 议制的产物;明朝内阁成员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英国责任内阁的首相由选举产生并对 议会负责;明朝内阁仅为皇帝的秘书机构,无实际的行政权力,英国责
18、任内阁享有行政权并 负实际责任。作用:明朝内阁: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君主专制。英国责任内阁:剥夺了国 王的行政权;推动了政党政治的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君主立宪制度。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责任内阁制。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朝内阁 和英国责任内阁的不同。(2)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明朝内阁和英国责任内阁的作用。本题主要 考查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和英国责任内阁制,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 阐释事物、论证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14、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不断发展完善;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 方的统治
19、;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官职: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特点:地方管理机构实行分权,机构之间分工明确, 互不统属,相互牵制,且直属于中央。主要职责:具有票拟权,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军政大事。趋势: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 权力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解析:(1)根据“肇端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郡县制度,秦代,趋于成熟,两汉则日臻完备”得 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不断发展完善;根据成为汉帝国地方政治活动的核心与基干得出中央 对地方垂直管理,巩固了秦汉对地方的统治;根据构建了两个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框架 得出奠定了两千多年中国地方政治制度的基础。(2)官职:根据经略安抚使都转运使“提点 刑狱”得出安抚使、转运使、提点刑狱。特点:根据“经略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事都转运 使。掌经度一路财赋提点刑狱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结合所学,概括得出地方管 理机构实行分权,机构之间分工明确,互不统属,相互牵制,且直属于中央。(3)主要职责: 根据“辅臣(内阁大臣)拟旨”见其所拟,帝一省览窜定得出具有票拟权,辅助皇帝处理国 家军政大事。趋势:综合材料并根据所学,可从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皇 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最后被取消等分析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