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802-2014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计量系统.docx

上传人:馒头 文档编号:97994217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802-2014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计量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DB11T 802-2014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计量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B11T 802-2014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计量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B11T 802-2014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计量系统.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ICS 17.220.20 N 22备案号: DB11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11/T 8022014 代替 DB11/Z 8022011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计量系统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 ly and assurance forelectric vehicle: metering system2014-06-25 发布2014-10-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DB11/Z 8022014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构成与分类25 功能36 要求3附录

2、A(规范性附录) 直流电能表6IDB11/Z 8022011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代替DB11/Z 8022011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计量系统,与DB11/Z 8022011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修改适用范围(见 1);修改计量系统定义(见 3.1);增加电能计量单元的术语和定义(见 3.5); 修改计量系统示意图(见 4.1.1);修改存储功能(见 5.2);修改对电能表要求(见 6.2); 修改准确度要求(见6.5);修改基本误差(见 A.2.1);修改环境温度影响(见 A.2.5); 增加可靠性(见 A.2.17);

3、修改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误差改变极限试验(见 A.3.6); 修改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见 A.3.13.2);修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见 A.3.13.3); 修改浪涌抗扰度(见 A.3.13.4);删除输入电压影响;删除阳光辐射防护试验。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计量检测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的参与起草单位: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电源行业协会、 北京市电力公司、普天海油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 限公司、中信国安盟固力动力科技有

4、限公司、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北大先行科技 产业有限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张昀、黄艳、李永华、刘雪涛、权京华、何岩、王跃佟、于秀英、鲍学军。本标准的参与起草人:彭永伦、贺青、钱良国、范国平、赵向荣、刘金玉、吴尚洁、李丹东、刘正 耀、肖亚玲。IIDB11/Z 8022014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计量系统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交流或直流充电设施计量系统的构成与分类、功能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分散或集中建设的用于贸易结算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充放电的电能计量。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5、。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208-2006 电流互感器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Db:交变湿热(12h+12h循环)GB/T 2423.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 振动(正弦) GB 4208-

6、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169.1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 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GB/T 7676.1-1998 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 第1部分: 定义和通用要求 GB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15284 多费率电能表 特殊要求GB/T 17215.211 交流电测量设备 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 第11部分:测量设备GB/T 17215.301 多功能电能表 特殊要求GB/T 17215.31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11部分:机电式有功电能表(0.5、1和2

7、级)GB/T 17215.321-2008 交流电测量设备 特殊要求 第21部分:静止式有功电能表(1级和2级)GB/T 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17626.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JB/T 9288 外附分流器JJG 842-1993 直流电能表检定规程DB11

8、/Z 7282010 电动汽车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 充电站3 术语和定义1DB11/Z 8022014GB/T 7676.1-1998 、GB/T 17215.211、GB/T 17215.301和DB11/Z 728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3.1计量系统 metering system用于计量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上电动汽车或动力蓄电池充放电电能的装置和实现存储、显示、通讯 等相关功能的设备。3.2不可互换附件 non-interchangeable accessory按指定测量仪表的电特性调准的附件。 GB/T 7676.1-1998, 2.1.15.33.3有限互换附件

9、accessory of limited interchangeability具有自身特性和准确度的附件,仅能与某些特性在规定限值内的测量仪表组合。 GB/T 7676.1-1998, 2.1.15.23.4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确定经互感器工作的交流仪表有关特性的电流值。 GB/T 17215.211-2006, 3.5.1.33.5电能计量单元 power metering unit集成在交直流充电设施壳体内用于实现电能计量功能的电路或模块。4 构成与分类4.1 构成4.1.1 计量系统的构成包括安装在交直流充电设施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上的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 单元,还可包括

10、计算机、数据存储、显示装置、打印机等相关设备。计量系统示意图见图 1。2DB11/Z 8022014-二二二二于二二二一L=二-4-图1 计量系统示意图4.1.2 安装在交直流充电设施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上的电能计量装置包括各种类型的电能表、互感器 及其二次回路、分流器以及之间的连接装置。4.2 分类按连接端电源的性质分为交流计量系统和直流计量系统。5 功能5.1 计量功能5.1.1 计量系统应能够计量充电设施各电能交易点的单次交流或直流电能。5.1.2 计量系统应能够计量充电设施各电能交易点的累计交流或直流电能。5.1.3 若充电设施具有充放电功能,计量系统应能够计量其双向(充电、放电)电能。

11、5.2 存储功能5.2.1 计量系统应存储 60 天的充电事件,存储内容包括充电起始时刻、起始时刻电能值、结束时刻、 结束时刻电能值和充电电能。5.2.2 计量系统电源失电后,存储数据的保存不应少于 1 年。5.2.3 记录编程总次数,最近 10 次编程的时刻、操作者代码和编程项;记录校时总次数(不包含广播 校时),最近 10 次校时前、后的时间。5.2.4 电能量等关键充电信息应存入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内置的安全模块中,关键数据不应 被篡改。5.3 管理功能计量系统应具有命令收发、操作密码设置、权限管理等功能。5.4 通讯功能3DB11/Z 8022014计量系统应具有与监控系统进行信

12、息交互的功能,包括充电设施各电能交易点的单次、累计交流或 直流电能和交易起止时刻等相关信息。5.5 时钟同步和授时功能计量系统应具有时钟同步和授时功能,系统当前时刻与北京标准时刻误差不应超过5min。6 要求6.1 工作条件工作条件应满足如下要求:a) 工作温度范围:25+55;b) 相对湿度:5%95%;c) 海拔高度:2000m。6.2 电能表6.2.1 电能表应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和功率因数等运行参数。测量误差(引用误差)不应超过1%。6.2.2 电能表显示屏应具备背光功能,可通过按键、红外等触发方式点亮背光,2 个自动轮显周期后 关闭背光; 电能表应具备自动循环和按键 2 种轮显方式

13、;电能表应能显示累计电能量、时间、报警等 信息;电能量显示位数为 8 位,出厂默认 2 位小数,计量单位:kWh,小数位数可通过编程在03 中选 定。6.2.3 电能表应具有一路调制型红外通信接口和不应少于一路 RS485 的通信接口,通信协议应符合 DL/T 645 的要求。6.2.4 具有复费率功能的电能表应采用温度补偿功能的内置硬件时钟电路,具有日历、计时和闰年自 动切换功能。在参比温度下,时钟准确度不应大于0.5 s/d。时钟准确度随温度的改变量每 24 h 不应 大于 0.15 s/。C。时钟可在编程状态进行校时,在非编程状态进行广播校时,广播校时的时钟误差不应 大于 5 min,每

14、天只应校时 1 次。6.2.5 具有复费率功能的电能表,不应少于两套费率时段,可通过预先设置时间实现两套费率时段的 自动切换。每套费率时段全年不应少于 2 个时区的设置,24h 内不应少于 8 个时段的设置,时段最小间 隔为 15min,时段可跨越零点设置。6.2.6 具有复费率功能的电能表应具备一路多功能信号输出接口,默认输出为秒信号,可通过软件设 置为时段投切信号输出。6.2.7 电子式交流电能表还应符合 GB/T 17215.211 和 GB/T 17215.321 的要求。6.2.8 具有复费率功能的交流电能表还应符合GB/T 15284 的要求。6.2.9 直流电能表还应符合附录 A

15、 的要求。6.3 互感器及其二次回路6.3.1 交流计量系统中,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应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或经电流互感器接入方式。6.3.2 交流计量系统中,当使用电流互感器时应采用专用二次回路。二次回路中不应接入与电能计量 无关的设备。二次回路不应与继电保护、测量共用电气回路。6.3.3 电流互感器工作电流宜在其额定电流的2/3 以上。工作电流变化达到 1%额定电流的电能表应采 用 S 类电流互感器。4DB11/Z 80220146.3.4 电流互感器实际二次负荷应在 25%100%额定二次负荷范围内,额定二次负荷的功率因数应为 0.81.0。6.4 分流器6.4.1 直流计量系统中,直流

16、电能表电流线路应采用直接接入方式或经分流器接入方式。6.4.2 分流器应符合 JB/T 9288 的要求。6.5 准确度6.5.1 电能计量装置的准确度等级应符合表 1 的要求。表1 电能计量装置准确度等级类别准确度等级电能表电流互感器分流器交流电能计量装置2.0(直通)-2.0(经互感器)0.5S-直流电能计量装置1.0不应低于 0.26.5.2 交流电能计量装置或交流电能计量单元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 2.0 级。电子式交流电能表的基 本误差应符合GB/T 17215.321-2008 中表 6 和表 7 的要求。电流互感器的电流误差和相位差限值应符合 GB 1208-2006 中 13.2

17、 的要求。6.5.3 直流电能计量装置或直流电能计量单元的准确度等级不应低于 1.0 级。使用不可互换附件的直 流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在与其附件配合后应符合附录 A 中 A.2.1 的要求。使用定值附件或有限互换附件 的电能表,电能表的基本误差不应超过附录 A 中 A.2.1 的要求,附件基本误差不应大于相配电能表等级 值的 1/5。6.6 接口与通信协议6.6.1 交直流充电设施的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应提供现场检定或校准的接口。6.6.2 计量系统内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应配置 RS485 或 CAN 接口和与之相对应的通信协议。6.7 安装6.7.1 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应安

18、装在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上。6.7.2 交流计量系统的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应位于交流充电桩的交流输出侧。6.7.3 直流计量系统的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应位于非车载充(放)电机的直流输出侧。6.7.4 当交直流充电设施具备多个充电接口时,每个接口应单独安装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6.7.5 电能计量装置或电能计量单元与最终用户电能交易点之间不应接入与电能计量无关的设备。5DB11/Z 8022014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直流电能表A.1 参数A.1.1 额定电压值和最大电压额定电压值和最大电压见表A.1表A.1 直流电能表额定电压值和最大电压值额定电压值V最大电压值V486572120144

19、/288350384500544750A.1.2 参比电流值(Ib)10A,20A,30A,60A,100A,120A,200A,300A,400A。A.2 要求A.2.1 基本误差直流电能表基本误差应符合表A.2的要求。表A.2 1.0 级直流电能表的负载范围和误差限表电压(Un 为额定电压)负载电流(Ib 为参比电流)0.5Ib I1.2Ib0.2IbI0.5Ib0.01Ib I0.2Ib误差限(%)1.1UnU1.3Un 1.0 1.5 1.50.9Un U1.1Un 1.0 1.5 1.50.7Un U0.9Un 1.02.02.50.4 Un U0.7Un 1.02.03.00.1

20、Un U0.4Un 1.52.53.5注:电能表在输入直流纹波因数不大于2%时,其误差应在1%之内。6DB11/Z 8022014A.2.2 起动在额定电压下,当负载电流值在0.001Ib时,电能表应能起动。A.2.3 潜动当电能表电流线路无电流,电压线路上的电压为额定值的80%110%时,电能表测试输出不应产生 多于1个的脉冲。A.2.4 常数直流电能表测试输出与显示器指示电能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应与铭牌标志一致。A.2.5 环境温度影响电能表工作温度:-25+55。将电能表的温度范围按照20温度间隔进行划分,各温度间隔的 平均温度系数均不应大于表A.3的规定。表A.3 平均温度系数表电压负载电

21、流平均温度系数(%/)UnIb0.05Un0.1Ib0.060.2UnIb0.060.2Un0.1Ib0.07A.2.6 机械要求A.2.6.1 弹簧锤按A.3.7.1进行弹簧锤试验后,电能表的外壳和端子盖不应出现影响功能及可能触及带电部件的损 伤。A.2.6.2 耐冲击性按A.3.7.2进行冲击试验后,电能表不应有机械损坏、变形、紧固部位的松动现象和信息改变,且 符合A.2.1、A.2.2、A.2.3的要求。A.2.6.3 耐振动性按A.3.7.3进行振动试验后,电能表不应有机械损坏、变形、紧固部位的松动现象和信息改变,且 符合A.2.1、A.2.2、A.2.3的要求。A.2.6.4 窗口非

22、透明表盖的电能表,应提供抄读显示器或观察工作指示器的窗口。窗口应由透明材料制成,并设 置铅封。A.2.6.5 端子7DB11/Z 8022014A.2.6.5.1 导线与端子的连接应可靠,端子应耐腐蚀,端子、固定螺钉以及导体不应与金属端子盖接 触。端子孔延伸的绝缘材料中的孔应能同时容纳导线的绝缘层。A.2.6.5.2 具有保护接地端子的电能表,保护接地端子应与可接触的金属部件作电气连接,端子孔应 能容纳一根导线,其截面不应小于主干电流导线的截面,铜导线应为6mm216mm2。A.2.6.5.3 保护接地端子应为电能表底座的部件,并靠近端子座。安装后,当不使用工具时,保护接 地端子不应松开。A.

23、2.6.6 端子盖A.2.6.6.1 若电能表的端子被组装在端子座中,且无任何保护措施,电能表应有一个独立于表盖的可 铅封的盖。端子盖应盖住端子、导线固定螺钉以及盖住适当长度的外接导线及其绝缘层。A.2.6.6.2 采用挂壁式安装的电能表,不拆除端子盖铅封时,不应触及端子。A.2.6.7 外部结构要求电能表应具有防护装置,封印应经破坏才能打开。当不使用工具时,表盖不应被拆下,只有在破坏 铅封后才能触及内部部件。A.2.7 输出装置A.2.7.1 电能量测试脉冲输出电能表应具有与其电能量成正比的电脉冲和光脉冲测试端口。电脉冲应经光电隔离后输出,脉冲宽 度为:80ms20ms。光脉冲采用超亮、长寿

24、命LED作电量脉冲指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LED的平均故障间 隔时间(MTBF)应大于等于100000小时。电能量测试脉冲输出应能从正面触及到。A.2.7.2 时钟信号输出用于测试电能表计时准确度的输出频率为1Hz。A.2.8 安全要求A.2.8.1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直流电能表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表A.4的要求。表A.4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最大电压V电气间隙mm爬电距离mm类防护绝缘包封类防护绝缘包封类防护绝缘包封类防护绝缘包封0Ui 1503.06.03.26.0150Ui 3005.510.56.310.5300Ui6008.014.312.514.3600Ui 80014.024.

25、316.024.3注:小母线汇流排或不同极的裸露带电的导体之间,以及裸露带电导体与未经绝缘的不带电导体之间的电气间隙不 应小于12mm,爬电距离不应小于20mm。A.2.8.2 类、 类防护绝缘包封8DB11/Z 8022014电能表应表明采用 类或类防护绝缘包封,并符合相应技术要求。注1: 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的防电击措施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依靠附加的安全措施,即导体可触及部分与 设施的固定线路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在参比条件下接入对地电压超过 250V 的供电干线的仪表,且当其外 壳全部或部分由金属材料制成,应提供一个保护接地端子。注2: 类防护绝缘包封仪表其防电击措施不仅依靠基本绝缘,

26、而且还依靠附加的安全措施,如双重绝缘或加强绝 缘,既无保护接地措施也不依赖安装条件。仪表应具有一个耐用的且完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包括端子 盖也应由绝缘材料制成。除一些小部件,如铭牌、螺钉、挂攀和铆钉外,外壳应包容所有的金属部件。A.2.8.3 耐热和阻燃端子座、端子盖应能够防止火焰蔓延,不应因与之接触的带电部件的过热而着火。A.2.8.4 防护等级A.2.8.4.1 户内用直流电能表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1,且表内无负压。A.2.8.4.2 户外用直流电能表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54。A.2.9 绝缘性能A.2.9.1 脉冲电压电能表所有线路对地以及互不相连的线路间应能耐受1.2/50s脉冲

27、电压,脉冲电压幅值见表A.5, 试验中电能表应不被击穿。表A.5 电能表试验电压额定电压V脉冲电压V100250050040007006000A.2.9.2 交流电压电能表所有线路对地应能耐受工频4kV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电能表互不相连的线路间应能耐 受工频2kV交流电压历时1min的试验。试验中不发生飞弧、火花放电或击穿现象。A.2.9.3 绝缘电阻电能表所有线路对地的绝缘电阻不应小于40M。A.2.10 供电方式a) 电能表采用辅助电源供电,供电电压为交流 220V、直流 24V 自适应。b) 带有辅助电源的电能表,辅助电源应对脉冲输出无影响。 A.2.11 复费率电能表要求具有复

28、费率功能的电能表应满足以下要求:a) 在 23试验温度下,内部时钟计时准确度不应大于 0.5s/d。b) 日计时准确度随温度的改变量不应大于 0.1s/。9DB11/Z 8022014c) 计度器组合误差:各费率寄存器电能示值(增量)的组合误差不应大于公式(A.1)的要求:| WD (WD1 + WD2 + WDn ) |(n-1)10-b . (A.1)式中:WD试验时间内,总电能费率寄存器电能增量,单位为千瓦小时或千乏小时(kWh或kvarh);WD1、WD2、WDn试验时间内,费率1、2n对应的各费率寄存器的电能增量,单位为千瓦 小时或千乏小时(kWh或kvarh);总电能寄存器小数位数

29、。 A.2.12 电磁兼容要求A.2.12.1 静电放电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允许电能表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无 需操作者干预。A.2.12.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时,试验前后,分别检查电能表的功能并读取电能表的内存数据,不应 出现数据变化。电流线路闭合时,电能表的工作状况不应受干扰且误差符合表A.6的要求。表A.6 电磁兼容影响量误差改变极限影响量1.0级电能表在参比电流时的误差改变极限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2.0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4.0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2.0A.2.12.3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30、抗扰度试验时,试验前后,分别检查电能表的功能并读取电能表的内存数据,不 应出现数据变化。电流线路闭合时,电能表的工作状况不应受干扰且误差应符合表A.6的要求。A.2.12.4 浪涌抗扰度浪涌抗扰度试验中,试验前后,分别检查电能表的功能并读取电能表的内存数据,不应出现数据变 化。允许电能表功能暂时丧失或性能暂时降低,骚扰停止后应能自行恢复,无需操作者干预。A.2.12.5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试验时,电能表的工作状况不应受干扰且误差符合表A.6的要求。A.2.12.6 无线电干扰抑制无线电干扰抑制试验结果应低于以下限值要求:a) 当频率在 0.15MHz30MHz

31、 范围内,电源端子传导骚扰限值(B 级)见表 A.7;b) 当频率在 30MHz1000MHz 范围内,测量距离为 10m 的辐射骚扰限值(B 级)见表 A.8。10DB11/Z 8022014表A.7 电源端子传导骚扰限值(B 级)频率范围MHz准峰值限值dB ( V)平均值限值dB ( V)0.150.50665656460.505.0056465.0030.06050注1:在过渡频率处(0.50MHz和5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注2:在0.15MHz0.50MHz频率范围内,限值随频率的对数呈线性减小。表A.8 10m 测量距离处的辐射骚扰限值(B 级)频率范围MHz准峰值限值dB(

32、V/m)3023030230100037注1:在过渡频率处(230MHz)应采用较低的限值。注2:当发生干扰时,允许补充其他的规定。A.2.13 功率消耗功率消耗应符合以下要求:a) 电压线路:在额定电压、辅助电源供电情况下,电能表电压线路的功率消耗不应大于 1W;b) 电流线路: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在参比电流下,电能表电流线路的功率消耗不应大于 1W;c) 辅助电源线路:在交流 220V 情况下,电能表辅助电源线路的功率消耗不应大于 2W。 A.2.14 气候条件电能表的气候条件应符合GB/T 17215.211的规定。A.2.15 存储功能A.2.15.1 直流电能表应能存贮不应少于60d的

33、总电能;具有复费率功能的电能表,还应保持不应少于6 0d各费率的电能数据。A.2.15.2 在供电电压中断24h之内,发生直流电源(电池)中断5min,当恢复供电时,电能表程序应 能够正常运行,存储的数据不应发生变化。A.2.16 通讯功能直流电能表应配备RS485或CAN接口和与之相对应的通信协议。A.2.17 可靠性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电能表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TF)不应少于2.19104h。A.3 试验方法A.3.1 试验参比条件11DB11/Z 8022014参比温度为232 , 参比湿度为60%15%。A.3.2 基本误差试验A.3.2.1 在参比条件下,直接接入式电能表电压回路

34、,依次通以1.1Un、0.9Un 、0.8Un、0.7Un 、0.6Un、 0.5Un 、0.4Un 、0.3Un 、0.2Un 、0.1Un ,在以上每个电压负载点电流回路依次通以1.2Ib 、Ib 、0.5Ib 、0.2I b 、0.1Ib 、0.05Ib 、0.01Ib 。经分流器接入式电能表电压回路通以依次通以1.1Un 、0.9Un、0.8Un 、0.7Un、 0.6Un、0.5Un、0.4Un、0.3Un 、0.2Un、0.1Un,以上每个电压负载点电流回路按照上面试验点折算成电压 进行试验。测得基本误差应符合A.2.1的要求。A.3.2.2 在参比条件下,保持输入电流为参比电流,

35、输入电压纹波因数为2%时进行电能表误差测试。 保持输入电压为额定电压,输入电流纹波因数为2%时进行电能表误差测试。电能表的误差应符合A.2.1 的要求。A.3.3 起动试验在参比条件下电能表施加额定电压,0.1%参比电流,在理论产生一个电能脉冲的1.5倍时间内,电 能表应有脉冲输出。试验结果应符合A.2.2的要求。起动试验时间不超过公式(A.2)。tQ=(1.560)/(CPQ) min . (A.2)式中:C脉冲常数,imp/kWh; PQ起动功率,kW。A.3.4 潜动试验在参比条件下电能表电流线路短路,电压线路分别施加1.1Un和0.8Un,在不应少于20min时间内,电 能表不应有脉冲

36、输出。试验结果应符合A.2.3的要求。A.3.5 常数试验A.3.5.1 使用电能表校验装置对电能表通以额定电压,电流线路通参比电流Ib ,记录计度器在时间间 隔t内的电能值E以及测试输出在t内的脉冲数N,电能表输出脉冲数和计度器指示值之间比例的误差由公 式(A.3)确定,电能值E(kWh)应满足公式(A.4): * 10 0 % . 式中:C电能表铭牌上标注的常数; E电能值;N脉冲数。 . 式中:R计度器的分辨率;A电能表准确度等级。A.3.5.2 误差ec 的值不应超过电能表准确度等级的10%,试验结果应满足A.2.4的要求。A.3.6 环境温度改变引起的误差改变极限试验12DB11/Z

37、 8022014A.3.6.1 对于每一个温度间隔,分别将高低温箱温度设置为间隔上限温度Tu和下限温度Tl,直流电能表 放置于高低温箱直至温度稳定,通常在每一温度点保持2h以上,检验装置及标准表置于232的环 境中,在表A.3规定的负载点测试电能表误差,并计算平均温度系数c,平均温度系数可通过下式(A.5) 计算:. (A.5)式中:eu上限温度的误差值; el下限温度的误差值;Tu上限温度; Tl下限温度。A.3.6.2 试验应在以下温度间隔进行:-25-5、-515、1535 、3555 , 温度准 确度:1。A.3.6.3 试验中直流电能表应正常工作,试验结果应满足A.2.5的要求。A.

38、3.7 机械要求试验A.3.7.1 弹簧锤试验将直流电能表安装在其正常工作位置,使其不应前后左右移动,弹簧锤以0.2J0.02J的动能垂直 作用在表壳的各外表面、窗口及端子盖上,直流电能表的轻微损伤可通过防尘、防水试验进一步验证。 试验结果应符合A.2.6.1的要求。A.3.7.2 冲击试验A.3.7.2.1 直流电能表为非工作状态,使用刚性夹具将其紧固在冲击试验台的安装表面上,确保直流 电能表所有的接触面与试验设备间有良好的机械接触,直流电能表不能出现变形,且试验台产生的应 力能通过试验夹具如实地传递给直流电能表。A.3.7.2.2 按GB/T 2423.5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半正弦脉冲峰值

39、加速度为300m/s2;脉冲周期为18ms。 速度变化量:在标称脉冲值的15%以内,横向运动比30%。对直流电能表的三个互相垂直的方向的每 一个方向连续施加3次冲击,即共18次。试验过程中,直流电能表应始终保持与试验台之间的刚性接触。 试验结果应符合A.2.6.2的要求。A.3.7.3 振动试验A.3.7.3.1 直流电能表为非工作状态,使用刚性夹具将其紧固在振动试验台的安装表面上,确保直流 电能表所有的接触面与试验设备间有良好的机械接触,直流电能表不能出现变形,且试验台产生的应 力能通过试验夹具如实地传递给直流电能表。A.3.7.3.2 按GB/T 2423.10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频率范围

40、:10Hz150Hz;交越频率为60Hz;f6 0Hz,恒定振幅0.075mm;f60Hz,恒定加速度9.8m/s2;单点控制;每轴扫描周期数为10。频率响应: 0.5dB;台面加速度波形失真度:10Hz20Hz,25%,20Hz150Hz,10%。试验应在三个互相垂直 的轴向上进行。试验过程中,直流电能表应始终保持与试验台之间的刚性接触。试验结果应符合A.2. 6.3要求。注:10个扫描周期=75min。A.3.7.4 窗口13DB11/Z 8022014目测,结果应符合A.2.6.4的要求A.3.7.5 端子目测,结果应符合A.2.6.5要求。A.3.7.6 端子盖目测,结果应符合A.2.

41、6.6要求。 A.3.7.7 外部结构目测,结果应符合A.2.6.7要求。 A.3.8 输出装置电能表校验装置对直流电能表通电检查,用示波器、标准接收二极管检验电能表输出装置,试验结 果应符合A.2.7的要求。A.3.9 安全要求A.3.9.1 间隙和爬电距离使用准确度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电压线路端子、电流线路端子以及额定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 端子与地以及与额定电压小于或等于40V的辅助线路端子之间的间隙和爬电距离。测量电压线路端子、 电流线路端子以及额定电压超过40V的辅助线路端子之间的间隙和爬电距离。端子盖如用金属制成,测 量其与拧入所固定的最大导线后的螺钉端面的间隙。试验结果应

42、符合A.2.8.1的要求。A.3.9.2 类、 类防护绝缘包封目测检查直流电能表的防护绝缘包封,结果应符合A.2.8.2的要求。A.3.9.3 耐热和阻燃试验在一块最小厚度为10mm的平滑木板上表面紧裹一层包装绢纸作为试验的铺底层,置于灼热丝施加到 试验样品的作用点下面的200mm5mm处,按GB/T 5169.11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开始前,应确保试 验样品和铺底层处于1535、相对湿度45%75%的大气环境下放置不应少于24h。在表壳正面或侧 面以及端子盖正面分别选择一点进行65010的灼热丝试验;在电能表的端子座选择一点进行 96015的灼热丝试验。试验点距离样品上边缘不应小于15m

43、m。灼热丝作用时间为30s1s。端子座 与表底为一整体时,仅对端子座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直流电能表不应燃烧。如发生燃烧,则应在移 开灼热丝之后的30s内熄灭,且铺底层的绢纸不应起燃试验结果应符合A.2.8.3的要求。A.3.9.4 防护等级试验A.3.9.4.1 防尘试验按GB 4208-2008中13.4及13.5规定的方法进行防尘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GB 4208-2008中表2的要 求。A.3.9.4.2 防水试验按GB 4208-2008中第14章规定的方法进行防水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GB 4208-2008中表3的要求。14DB11/Z 8022014A.3.10 绝缘性能试验脉冲电压和交流电压试验按照GB/T 17215.211规定执行,绝缘电阻测量按照JJG 842-1993 第11条 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A.2.9的要求。A.3.11 供电方式试验目测辅助电源标示并通电检查。在参比电流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行业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