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山东省高三5月语文模拟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言文阅读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 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 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 ”对曰:“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 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 ”宣王怒曰:“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 “臣少而好事,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 ”王乃舍之。若能意 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
2、求,而不肖 主之所恶也。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屏蔽之下。鼓之而士 不起。简子投椁而叹曰:“呜呼! 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 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 ”简子怫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 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 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 公即位二年,砥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 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 ”简子乃去屏蔽 犀槽,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
3、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 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椁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 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注献公,即晋献公,下文“绛”为晋国都城绛城。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身不见A污君B身C今得见D王E而家宅乎F齐G意恶H能直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在城外围加筑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城郭泛指城邑。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屏与鸿门宴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C.尊名,可指帝号,也可指崇高的声名。文中
4、取后者意,指天子显赫的声名。D. 从指堂房亲属,“从兄指堂兄,类似的还有“从弟”。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申不害认为手拿玉圭去朝拜魏国,魏王一定会因自傲向天下诸侯用兵,从而可以消耗 魏国的国力,魏国就会衰败。B.昭鳌侯能听取申不害的意见并加以实行,可谓是一个明君;申不害能认真考虑问题并 说出来,也是一个忠臣。C.从前秦穆公和晋文公都是依靠一次胜利就建立了威权;现在秦国发动了多次战争而不 称王称霸,是因为没有名利之心。D.桓惠王要瓦解秦国的斗志就应学习吴国,想攻取秦国土地、得到秦国的人口就应学习 越国。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夫弱魏之
5、兵而重韩之权,莫如朝魏。臣窃以为犹之井中而谓曰:“我将为尔求火也J14 .韩昭侯为什么拒绝申不害的请求?请根据文本二简要概括。(3分)文言文阅读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贤主所贵莫如士。所以贵士,为其直言也。言直则枉者见矣。人主之患,欲闻枉而 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水奚自至?是贱其所欲而贵其所恶也,所欲奚自来?能 意见齐宣王。宣王曰:寡人闻子好直,有之乎? ”对曰:“意闻好直之士,家不处乱国, 身不见污君身今得见王而家宅乎齐意恶能直? ”宣王怒日:“野士也!”将罪之。能意曰: “臣少而好事
6、,长而行之,王胡不能与野士乎,将以彰其所好耶? ”王乃舍之。若能意 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此贤主之所求,而不肖 主之所恶也。赵简子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屏蔽之下。鼓之而士 不起。简子投符而叹曰:“呜呼! 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 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 ”简子怫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 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 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 公即位二年,砥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
7、卫取曹,拔石社, 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 ”简子乃去屏蔽 犀槽,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 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椁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注献公,即晋献公,下文“绛”为晋国都城绛城。10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身不见A污君B身C今得见D王E而家宅乎F齐G意恶H能直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在城外围加筑城墙,即外城。内城
8、叫城,外城叫郭,城郭泛指城邑。B.屏蔽,像屏风一样遮挡。屏与鸿门宴翼蔽沛公”的翼用法相同。C.尊名,可指帝号,也可指崇高的声名。文中取后者意,指天子显赫的声名。D.乘,取“登上之意,与过秦论因利乘便”中的“乘”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主的弊端在于,想知晓不正之事,却又厌恶正直的言论,如同阻塞水源却想得到水,终究不能遂愿。B.赵简子攻打卫国,交战时他远远躲在后面。简子击鼓时士卒却不动,他因此感叹士卒 这么快就变坏了。C.烛过在劝说简子时,直言献公、惠公、文公用了同样的士卒,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以 此来督促简子自省。D.简子最终意识到士卒不肯效死,错在
9、自己,于是改变做法激发士兵斗志。作者认为善谏之言胜过赏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4分)(2)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4分)14 .齐宜王和赵简子对待直言的态度有何相同之处?从中能看出二人怎样的特点? (3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 (3 分)BEG11. (3分)B(“像屏风一样遮挡”错,应为名词屏障)12. (3分)C(“都成就了一番事业”错)13. (8 分)(1)(4分)像能意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在君主身边谨慎的议事,也
10、一定不会迎合君主。 不迎合君主,君主得到的教益难道会少吗?(2) (4分)我不委派他人,而亲自统率这些士卒,你却当面说我无能,你说得出道理便 罢,说不出道理就治你死罪。14. (3分)相同之处在于都是先怒而后释然(先不接受但后来接受)。(1分)能看出二 人既有普通人的特点,也能够以国家为重、善纳直言。(2分)【参考译文】贤主所崇尚的莫过于士人。之所以崇尚士人,是因为他们言谈正直。言谈正直,邪 曲就会显现出来了。君主的弊病,在于想闻知邪曲却又厌恶正直之言,这就等于阻塞水 源又想得到水,水又从何而至?这就等于轻贱自己想要得到的而尊尚自己所厌恶的,所 要得到的又从何而来?能意见齐宣王。宣王说:“我听
11、说你喜好正直,有这样的事吗? ” 能意回答说:“我听说喜好正直的士人,家不居于政治混乱的国家,自己不见德行污浊 的君主,现在我来见您,家又住在齐国,我哪里能算得上正直? ”宣王愤怒地说:“真 是个鄙野的家伙!”打算治他的罪。能意说:“我年轻时最好直言争辩,成年以后一直 这样做,您为什么不能听取鄙野之士的言论,来彰明他们的爱好呢? ”宣王于是赦免了 他。像能意这样的人,(如果)让他在君主身边谨慎的议事,也一定不会迎合君主。不 迎合君主,君主得到的教益难道会少吗?这是贤明的君主所追求的,不肖的君主所厌恶 的。赵简子进攻卫国,迫近了外城。他亲自统率军队,可是到了交战的时候,却站得远 远的,躲在屏障后
12、面。简子击鼓,士卒却动也不动。简子扔下鼓槌感叹道:“哎! 士卒 变 坏竟然快到这个地步!”行人烛过摘下头盔,横拿着戈走到他面前说:“只不过是您有些 地方没能做到罢了,士卒有什么不好? ”简子气得勃然变色,说:“我不委派他人,血 亲自统率这些士卒,你却当面说我无能,你说得出道理便罢,说不出道理就治你死罪!” 烛过回答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就兼并了十九个国家,用的就是这样的土 卒。忠公即位二年,纵情声色,残暴傲慢,喜好美女,秦人袭击我国,晋军逃遁到离绛 城只有七十里的地方,用的也是这样的士卒。文公即位二年,以勇武砥砺士卒,所以三 年之后士卒都变得非常坚毅果敢;城濮之战,五次打败楚军,围困
13、卫国,夺取曹国,攻 占石社,确定天子的地位,周天子显赫的名声扬于天下,用的还是这样的士卒。所以说 只不过是您有些地方没能做对罢了,士卒有什么不好? ”简子于是撤去屏障和盾牌,站 到弓箭石磐的射程以内,只击鼓一次士卒就全都登上了城墙。简子说:“与其让我获得兵 车千辆,不如听到行人烛过一句话。”行人烛过可算得上能劝谏他的君主了。正当击鼓 酣战之时,赏赐不增多,刑罚不加重,只说了一句话,就使士卒都乐于为君主效死。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永和二年冬,成汉主李势不恤国事,加以饥馈,四境之内,遂至萧条。晋安西将军桓温
14、 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 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 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 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 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三年春二月,桓 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咎坚等将之,自 山阳趣合水。诸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晋兵,咎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旖渡向犍为。三月, 温至彭模。议者欲分为两军
15、,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袁乔曰:“今悬军深入万里之外, 胜则大功可立,不胜则噫类无遗。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若分两军,则众心不一,万 一偏败,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以示无还心,胜可必也。”温从 之。留参军孙盛、周楚将嬴兵守辎重,温自将步卒直指成都。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奋击, 走之。温进,遇李权,三战三捷。咎坚至犍为,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 己军于成都之十里陌,坚众自溃。势悉众出战于窄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 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 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赏侍王幼送隆文
16、于温,寻舆榇面缚诣军门,温解 缚、焚株,送势及宗室十余人于建康,引汉司空谯献之等以为参佐,举贤旌善,蜀人悦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注胡、蜀:此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存在的后赵、成汉两个割据政权。榇:棺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B.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C.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 D.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
17、温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加点的“饥便”,指饥荒,荒年,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年” 意思相同。B. “不修战备”的“修。意为修理、整治,与离骚中“余独好修以为常”的“修”意 思不同。C.“赍三日粮”的“赍。意为携带,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 同。D. “引汉司空谯献之”的“引。意为推荐,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 思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桓温欲伐蜀,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轻军速进,待敌方 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
18、功。B.桓温的军队到达青衣后,李势派李福和咎坚等率军从山阳奔赴合水抵御桓温,将领们都想 在江的南岸设伏来对付东晋大军,咎坚不同意。C.桓温留孙盛、周楚留守彭模,亲自率领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率 领的老弱残兵经奋战仍不敌李福而败逃。D.李势带着成都城中所有的守军与桓温在窄桥决战。晋军初战不利,官兵们产生退缩情绪, 袁乔趁晋军鼓吏的失误督率士卒力战,扭转了战局。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4分)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4分)14 .面对后赵与成汉两个外患,袁乔为
19、什么提议首先讨伐成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10. D11. D12. C(1)谋划天下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的见解能够认识得到的,有智谋的人心里非常明白, 不必等众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经略”“固”“了”各1分,句意1分)(2)(他)才知道 和桓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急忙返回,从沙头津渡江,等赶到战场时,桓温的军队已经在成 都的十里陌驻扎下来。(除“还”外,每句1分,重点实词:“乃”“济”“比”“军”)(1)与后赵相比,力量薄弱;(2)政局混乱,君臣离心;(3)自恃险远,防备松懈。(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冬季,成汉君主李势不顾念朝政,又有饥荒,于是国家到了
20、萧条的境 地。安西将军桓温将要征讨成汉,部将僚佐们都认为不可行。江夏相袁乔劝说桓温:“谋取 天下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的见解能够认识得到的,有智谋的人心里非常明白,不必等众 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现在成为天下祸患的,只有后赵、成汉两个敌人而已。成汉虽然地势险 要牢固,但与后赵相比力量薄弱,想要除掉祸患,应当先选择容易夺取的一方。李势无道, 臣民离心,而且依仗国家险要偏远,平时不修整战争装备。应当率领一万精锐士兵轻装急行, 待到他们发觉时,我军已经越过了他们的险要地带,只要一战就可以将李势擒获。后赵听说 我们万里远征的消息,定会认为我国国内有重兵守备,必不敢轻举妄动。纵使后赵有所侵犯, 沿江的各路军
21、队也足以能够抵抗防守,一定不会有什么后患。”桓温听从了袁乔的意见,派 遣袁乔率领二千人作为前锋部队。桓温的军队抵达青衣,成汉国主李势调集大军,派遣叔父 右卫将军李福、堂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咎坚等人统帅军队,从山阳赶赴合水。众将领准 备在长江以南设下伏兵等待东晋的军队,但咎坚不听,率军从长江北岸的鸳鸯旖渡江,向犍 为进发。三月,桓温抵达彭模。有人建议把军队分为两支,分道一起前进,以便分散成汉军 队的势力。袁乔说:“如今我军孤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利就可以建立功勋,不胜则不会留下 一个活人。应当集中兵力,一齐用力,争取一战取胜;如果分为两支军队,那么众人之心就 不会统一,倘若一支军队失利,消灭成汉的
22、事情就失败了。不如全军一起前进,扔掉釜甑等 炊具,只携带三日军粮,以显示毫不后退的决心,必定能够取胜。”桓温听从了他的意见。 留下参军孙盛、周楚率领老弱士兵守卫军用物资,桓温则亲自率领步兵直指成都。李福进攻 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反击,打跑了李福。桓温率军前进,遇上李权的军队,三战三胜。咎坚 到了犍为,才知道和桓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急忙返回,从沙头津渡江,等赶到战场时,桓 温的军队己经在成都的十里陌驻扎下来,咎坚的军队不战就溃败了。李势率领全部军队在隼 桥与晋军交战,桓温的前锋部队失利,参军龚护战死,飞箭射中了桓温的马头。士兵畏惧, 想要撤退,可是掌鼓的官吏却误敲了进军的战鼓,袁乔拔出剑督促士卒奋
23、力苦战,最终大败 敌军。桓温乘胜长驱直抵成都,放火焚烧城门。李势趁夜色打开城门向东逃走,到了葭萌, 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送来了投降的文书。不久(李势)抬着棺材并反绑着双手来到桓温的 军营门前投降,桓温解开捆绑的绳索、烧掉棺材,押送李势和其十几个王族亲属前往建康; 推荐成汉国司空谯献之等人为参佐,推举贤人表彰善事,蜀人非常高兴。山东省潍坊市四县市2023届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人君之欲平治天下而垂荣名者,必尊贤而下土。夫朝无贤人,犹鸿鹄之无羽翼也,虽有 千里之望,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
24、霸王者托 于贤。卫君问于田让日:“寡人封侯尽千里之地,赏赐尽御府缗帛而土不至,何也? ”田让 对日:“君之赏赐,不可以功及也;君之诛罚,不可以理避也;犹举杖而呼狗,张弓而祝鸡 矣;虽有香饵而不能致者,害之必也。”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日:“贱不能临贵。”桓 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 而国不治,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 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J杨因见赵简主曰:“臣 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踞而行,左右进谏曰:
25、“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人矣。简主曰:“子不知 也夫美女者丑坦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 而国大治。子路问于孔子曰:“治国何如?”孔子曰:“在于尊贤而贱不肖。”子路曰:“范中 行氏尊贤而贱不肖,其亡何也?”曰:“范中行氏尊贤而不能用也,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贤者 知其不己用而怨之,不肖者知其贱已而仇之。贤者怨之,不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 欲无亡,得乎?”(选自刘向说苑尊贤)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B.子不知也
26、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C.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D.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张弓而祝鸡矣”与“吴丝蜀桐张高秋”(李凭箜篌引)两句中的“张”字含义不 同。B. “害之必也”与“争宠而心害其能”(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害”字含义不同。C. “贱不能临贵”与“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两句中的“临”字含义相同。D. “今君有士见过人矣”与“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两句
27、中的“过”字含义 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人认为朝廷没有贤人,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有飞翔千里的愿望,但不能达到 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B.田让认为卫国国君不能招致贤士的原因是:臣子既不能凭借功绩获得赏赐,也不能够 依据情理去躲避惩罚。C正是由于齐桓公为管仲提供了治国理政所应具备的条件,管仲才得以帮助齐桓公取得 了天下霸主地位。D.杨因曾因品行差而三次遭乡人驱逐,因对国君不忠而五次被撤职,而赵简主还是接见 了他并授给他相位。13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是故游江海者托于船,致远道者托于乘,欲霸王者托于贤。(4分)(2)贤者怨之,不
28、肖者仇之;怨仇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4分)14 .根据文意,请简要概括国君应如何对待人才。(3分)10 .C(3分。原文标点为: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 之行,邪枉所憎也。)11 .C(3分。A拉开弓弦/调好弦,准备调奏;B危害,伤害/嫉妒;C统治,控制/靠近;D均为 “责备”或“指责过失”)12 .D(3分。“品行差”“对国君不忠”是近臣的主观看法,而非赵简主的看法)13 . (1)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人要依靠 贤士。(4分。“托”“致”“霸王”各1分,句意通顺1分)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
29、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 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4分。“仇”“并”“得”各1分,句意通顺1分)14 .依功论赏,以理责罚(赏罚有道);尊贤而下士;明察善辨,独具慧眼;建立能 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制度。(3分。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可)文言文译文:君王要想使天下安定太平,把光荣的名声流传到后世,一定要尊重贤臣,谦虚地对待士人。 朝廷没有贤臣,就像鸿鹄没有翅膀一样,虽然有飞翔千里的愿望,还是不能达到自己心中想 要到达的地方;所以越过江海的人要依靠船只,到达远方的人要依靠车马,想要称霸成王的 人要依靠贤士。卫国国君问田让说:“寡人分封爵位时用尽千里之地,赏赐贤士时用尽国库 里的丝绸布帛
30、,可是贤士仍不前来,是什么原因呢?田让回答说“您的赏赐,臣子不能够 凭借功绩获得:;您的惩罚,(臣子)不能够依据情理去躲避,这就像拿起棍棒去呼唤狗,拉 开弓去逗引鸡;虽然有香饵去引诱,它们却不会到来,原因就在于它们明白(在这种情况下) 伤害是一定会出现的结果。齐桓公命令管仲管理国政,管仲回答说:“地位低的人不能统治 地位高的人J桓公任命管仲做上卿,可是齐国还不安定。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 管仲回答说:“贫穷的人不能差遣富有的人。”桓公赐给他齐国一年所征收的税,可是齐国还 不太平。桓公说:“国家为什么还不安定呢?”管仲回答说:“跟君主关系疏远的人不能控制 跟君主关系亲近的人J桓公升他到极
31、高的地位,尊称他为仲父,齐国就变得国家太平,人 民安乐,终于称霸天下。孔子说:“像管仲那么有才干;若是他得不到这三种权柄,那么也 就不能使他的君主成为天下霸主。”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 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 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近臣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 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的这个人,已经遭别人责备 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的仇敌,品德高尚之人,是被乱世所疏远的, 正直的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的。”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
32、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 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尊重贤能的人,轻 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子路说:“晋国的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的人,他的灭 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有才能的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没有才能的人却不 能罢免他们;有才能的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 恨他。有才能的人埋怨他,没有才能的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 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2023届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高三三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晁错者,颍川人也。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
33、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迁 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 独窦婴争之。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上初 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别疏人骨肉,人口议多怨公者,何也? ”晁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公归矣! ”遂饮药 死,曰:“吾不忍见祸及吾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 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军为将。还,上书言军事,谒见上。上问曰: “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邓公曰:
34、“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 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 ”邓公曰:“夫晁 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 *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默然良久,曰:“公言善,吾亦恨之J (选自史记晁错传,有删改) 文本二: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不以察,以 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 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
35、者,谁乎?当此之 时,虽无袁盎,错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 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已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 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选自苏轼晁错论,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D.乘,取“登上之意,与过秦论因利乘便”中的“乘”字意思不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主的弊端在于,想知晓不正之事,却又厌恶正直的言论,如同阻塞水源却想得到水, 终究不能遂愿。B.赵简子攻打卫国,交战时他远远躲在后面。简子击鼓时士卒却不动,他因此感叹士卒
36、 这么快就变坏了。C.烛过在劝说简子时,直言献公、惠公、文公用了同样的士卒,都成就了一番事业,以 此来督促简子自省。D.简子最终意识到士卒不肯效死,错在自己,于是改变做法激发士兵斗志。作者认为善 谏之言胜过赏罚。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若能意者,使谨乎论于主之侧,亦必不阿主。不阿,主之所得岂少哉?(4分)(2)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4分)14 .齐宜王和赵简子对待直言的态度有何相同之处?从中能看出二人怎样的特点? (3 分)山东省济南市2023届高三三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37、,完成1014题。永和二年冬,成汉主李势不恤国事,加以饥傕,四境之内,遂至萧条。晋安西将军桓温 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 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 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 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 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三年春二月,桓 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咎坚等将之,自 山阳趣合水。
38、诸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晋兵,咎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旖渡向犍为。三月, 温至彭模。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袁乔曰:“今悬军深入万里之外, 胜则大功可立,不胜则噫类无遗。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若分两军,则众心不一,万A.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B.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己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C.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D.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
39、议/是以袁盎之说/ 得行于其间/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卿,官名合称,指古代中央政府九个高级官职,具体所指历代各有不同。B.宗庙,帝王或诸侯供奉祖先牌位、祭祀祖先的场所。也可以用来代指国家。C. “计画始行”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始”字含义不同。D. “可得而间哉”与“谗人间之”(屈原列传)两句中“间”字含义相同。12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晁错升迁为御史大夫后,建议就诸侯的罪过削减其封地,收取他们的近旁诸郡,商议时 遭到窦婴的反对,其后晁错又更改律令,引来了诸侯的忌恨。B.晁错的父亲从颍川赶来劝说晁错放弃削藩,
40、晁错向父亲解释自己这样做是为了国家安定, 晁错的父亲担心祸患降临到自己身上,饮药自尽。C.景帝为了平息吴、楚七国的叛乱,下令在东市斩了晁错,但吴、楚七国并未停止叛乱, 于是让谒者仆射邓公担任将领带兵攻打吴、楚叛军。D.在苏轼看来,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因为汉景帝并不认同晁错控 制诸侯强大、削弱诸侯势力的做法。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 (2)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14 .仆射邓公与苏轼对晁错的评价有何异同?请概括说明10 . A 11. C 12. D 13. (1)你从军中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
41、? (2)却居然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 14.同: 都肯定了晁错忠君爱国。异:仆射邓公称赞了晁错的远见卓识,苏轼批评了晁错缺乏临危不惧的精神。【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什么呢?自己想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 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 的能够得逞。第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连接两个分句,应在“而”前停顿,排除CD;“以情”作“而言”的状语,联系紧密,共同作后面句子的句外状语,且“天子”是“固己 难之矣”的主语,所以应在“言”后停顿,排除B。故
42、选Ao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C. “含义不同”说法错误。两句中“始”字含义相同,都是“刚、才”之意。句意:计戈才 开始实行。/才招致灾祸。D.正确。都是“离间”之意。句意: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谗佞小人离间他。故选Co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D. “因为汉景帝并不认同晁错控制诸侯强大、削弱诸侯势力的做法”说法错误,文中“而天 子不以察”是说景帝没有洞察到诸侯的别有用心。故选Do13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来”,回来;“闻”,听到;“罢”,罢兵。(2) “乃。居然;“全”,保全;“居守”,留守京城。14 .本题考查
43、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相同之处:由文本一 邓公曰:计画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 臣窃为陛下不取也”,文本二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可知,都肯定了晁错忠君爱国的精 神品质。不同之处:由文本一 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 也”,文本二”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 使天子自将而已居守”可知,仆射邓公称赞了晁错的远见卓识,苏轼批评了晁错缺乏临危不 惧的精神。参考译文:文本一:晁错,是颍川人。景帝登基,任命晁错为内史。晁错曾多次请求单独谈论政事,皇上总 会听取,他备受宠爱,超过了九卿。晁错升迁做了御
44、史大夫,奏报诸侯所犯罪过,削夺他们 的封地,收回他们的近旁诸郡。奏书上报,皇上便诏令公卿、列侯及皇族宗室集中计议,没 人敢有非难,唯独窦婴争辩此事。晁错修改了律令有三十章,诸侯众口喧哗,忌恨晁错。晁 错的父亲听闻此事,便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皇上刚刚即位,你执政掌权,侵害、削夺 诸侯的势力,疏远人家的骨肉至亲,人们众口议论,大多埋怨你,这是为什么呢? 晁错说: “本该如此,不这样的话,天子之位就得不到尊崇,国家也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又说: “刘氏天下安宁了,可晁氏一家就危险了,我离开你去了!”于是便饮服毒药而死,并说道: “我不忍心眼见大祸殃及于我。”他死后十多天,吴、楚七国果然就反叛了,
45、而把诛杀晁错 当作名义。待到窦婴、袁盎进言劝说,皇上便诏令晁错身穿朝服在东市被处斩。晁错已被处死,谒者仆射邓公担任校尉,攻击吴、楚叛军时,担任将领。他回朝来,上 书奏明军中之事,觐见皇上。皇上问道:“你从军中回来,听到晁错死后,吴、楚罢兵没有? ” 邓公答道:“吴王谋反有几十年了,因被削夺封地而怒气发作,以诛杀晁错为名义,而他的 意图并非在晁错身上。况且我还担心天下的土人会闭口,不敢再进言了! ”皇上问:“为什么 呢? ”邓公说:“晁错是忧虑诸侯强大起来而不能控制住他们,故此请求削夺他们的封地来 尊崇朝廷,这本是功及万世的事情。而计划才开始实行,竟然蒙受杀戮之灾,对内便杜绝了 忠臣的谏言,对外
46、则为诸侯报了仇,我私下认为陛下这样做是不可取的J这时,景帝沉默 了许久,说道:“您说得很对,我也为这件事感到悔恨。”文本二:从前晁错弹精竭虑效忠汉室,建议景帝削弱山东诸侯各国的实力,于是山东诸侯各国共 同起兵,借着杀晁错的名义;可是景帝没有洞察到他们的用心,就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 兵。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杀身之祸而痛心,却不明白其中有部分原因是晁错自己造成 的。七国那样强大,却突然想削弱它,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晁错不在这个时候豁 出自己的性命,为天下人承受抵挡大难而首当其冲,从而控制吴、楚等国的命运,居然做保 全自己性命的谋划,想要让景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再说那挑起
47、七国之乱的 人,是谁呢?在这个时候,即使没有袁盎,晁错也不可能免于杀身之祸。为什么呢?自己想 要留守京城,却叫皇帝御驾亲征。按情理来说,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 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这样正好给袁盎以进谗言的机会,使他的目的能够得逞。假若吴、楚 等七国叛乱时,晁错豁出性命承担这一危险的平叛重担,夜以继日像淬火磨刀似的训练军队, 向东边严阵以待,让自己的君主不至于受到烦忧,那么皇帝就会充分依靠他而不觉得七国叛 乱有什么可怕,纵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2023届山东省高考考前热身押题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
48、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 军吏日:“请待之J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 久”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藻为温大夫。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郑,逆而出,遂会手虢,寻宋之盟也。祁午谓赵武日: “宋齐婴楚人得志于晋,今令尹之不信,诸候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子木之信称 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普国以为盟主, 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 不罢,民无谤需,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 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 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