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68357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联考卷附答案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届湖北省宜荆荆恩高三语文上学期期初调研联考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023.9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最初的“鼎”是一种陶制的烹饪器具,在 一些地方是用来煮肉以及贮藏肉类的。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青铜鼎出现了。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商周时期, 等级制度严格,人们崇尚神明,祭祀成为了沟通人神的重要环节,因此统治者推出“鼎”这一礼器,青 铜鼎就这样成为了礼器之首。除了祭祀之外,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

2、赏赐时 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那么为什么青铜鼎又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呢?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鼎既成,有龙垂胡髯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又记载:“禹收九牧 之金,铸九鼎。皆尝亨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 传说黄帝一统天下后,曾铸鼎荆山;而大禹曾经收九牧之金铸造九鼎,用来象征着九州,成为传国重器。 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以及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的 意义。在商周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在商周时期,工匠在青

3、铜器上雕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改用印纹。印纹通过一种花纹模具,能够多 次连续使用,节省工作时间又能够创造出精美统一的艺术图案,是古代工艺的一大进步。在装饰的纹样 当中最主要的是蟠螭纹,此外还有目羽纹、绳索纹,这些纹路都是由前朝各种野兽纹路的变形演变而成。 随着各地区之间的不断交流,各种铸造方式如失蜡法、模印法制范、镶嵌工艺的进步,让青铜鼎的铸造 技术更加成熟;从青铜鼎表面花纹的精良,能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而在战国后期,随 着冶铁技术的出现,铁制工具逐渐产生,这给了青铜器的装饰一个十分便利的条件,铁制工具可以在青 铜器上刻画精致的纹路,从印纹到划纹的发展,使此时的青铜鼎更加精妙华

4、美。青铜鼎上的纹路也体现 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也 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宝。(摘编自一更历史细说青铜鼎的功能及艺术特色)材料二: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往往用“杖”象征权力,而中国上古却把权力寄寓在普普通通的炊器或食器上。 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它是用普通人不易得到的珍贵的材料制作的。青铜是当时产量不多的、 极珍贵的原材料。第二,这些食器和炊器是祭祀用的礼器。古代中国人事死如事生,鬼神祭祀,不仅食 品讲究,器皿也十分华贵,多用青铜制作。古

5、人特别重视祭祀,春秋时人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这样祭祀用的礼器,价值也会倍增。第三,鼎鼐等食器等于现代的饭锅,谁占有了用天下九州贡献的青 铜制造的饭锅,自然也就象征性地掌握了天下人的饭碗,古代治国,“食”有极重要的地位。尚书洪 范中谈到治国“八政”第一个就是“食”。孔子说为政三要,为兵、食、信。食物在中国的确也成为 实现社会有效控制的手段。西方的权杖象征着武器,君王要领兵和外邦作战;中国权力象征的鼎是大家 长实现统治和控制的工具。流传至今的能够大体上确定为夏代的铜器极少,鼎就更少。商代的青铜炊器、食器、饮具流传后世和出 土的极多,许多著名的大鼎都出自商代。商代铜器的精美,后世也罕有其匹。

6、商代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 风格与出土的原始时代陶器的器形和纹饰迥然不同。原始陶器虽然制作粗糙,但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家索取土地,人家不给,就要产生忿恨之心;人家给了,就产生骄横之心。忿恨必然会引起争斗,争斗 必然会失致;骄横必然傲视一切,傲视一切必然导致灭亡。”非常耐心诚恳地劝谏,一次不听,再来第 二次,第二次不听,再来第三次,第三次劝谏还不听从,再把那伏剑而死的行动安排在这个时候。这样 一来,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从而与韩、魏讲和,解除赵国的围 困。保全智氏的宗族,使他们能香火不断,延续不绝。假如这祥,豫让即使死了也像活着一样,难道不 胜过斩衣然后自杀吗?豫让在

7、那时,竟然连一句开导主人,使他醒悟的话都没说。看着智伯的危亡,就像越人远远地看秦人的 肥瘦一样。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土的报答竟然能像这个徉子吗?直到智伯已死,豫让才压抑不住愤 怒的血气,甘心情愿地加入刺客的行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有什么可以值得称道的呢?一概是轻盈活泼、开朗欢快,充满稚气。而商代的铜器造型凝重、肃穆,纹饰图案狰狞恐怖,令人感到 神秘莫测。这就是当时权力本质的体现。这些图案不少是被夸张了的动物或怪物的头像,多为双目凸出, 血脉贲张,锯齿猿牙,血盆大口,这种虽然是处在静态但却充满了动感的图案似乎蕴涵着一股巨大的力 量,时时准备暴发出凶猛的怒吼和迅疾的腾跃搏击。恐怖的形象对

8、被统治者、被压迫者的精神自然而然 形成一种重压、一种威慑力量;而食具的拥有者,便和器物所体现的力量和威严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 种心理上的满足。可见,食具逐渐变成祭祖的器具,祭器又变成重器,还与它们的造型、图案有关。正 因为它们要起象征权力重器的作用,才有如此的造型。(摘编自王学泰鼎的文化演进)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最早的鼎是陶制的,是一种实用工具。当青铜鼎出现后,它就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义,也具有了更多 功能。B.我国最早的鼎是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而成的,从此鼎就成了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了尊贵 的内涵。C我国的青铜鼎承载了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

9、。研究青铜鼎的功能与艺术,其实也是在传承我国的 民族文化。D.商代是我国青铜器比较盛行的时代,一是体现在流传后世和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很多,二是体现在其工 艺的精美。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史上冶铁技术的出现要晚于青铜铸造技术,但冶铁技术的出现可以有助于青铜器变得更加精美。B.西方用“杖”来象征权力,而中国上古用鼎这种食器来象征权力,可见古代西方和中国的文化背景不 同。C.材料二引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在强调祭祀是国家重大事务,从而体现青铜鼎的重要意义。D.青铜鼎有作为祭祀礼器的功能,也有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功能是相互作用的。3,下列选项中

10、的四个成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是(3分)A.拔山扛鼎B.钟鸣鼎食C.革故鼎新D.问鼎中原4.1995年10月21日,为庆贺联合国成立50周年,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一尊名为“世纪宝鼎”的青铜巨鼎。 此举意义深远,请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到了青铜鼎的纹饰,但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蹲野猪七里老塞他有个习惯,每天傍晚要去村口蹲上一个钟头。什么也不干,只是蹲着,死死地盯着路口。书记经过路口,抱起双手问,钉锤,又来蹲野猪啊?钉锤面无表情,不看书记也不回话,只瞟一眼那棵 老

11、椿树苑。某日,钉锤又蹲在这里。突然,从山里窜出一头野猪,喙的一声,野猪撞椿树苑上,死了。 钉锤捡了野猪回去。女人问,哪来的野猪?捡的。他干巴巴地回道。烧水,烫猪,刮毛,剖肚,清肠,开骨,砍腿,剁头,分肉。一头七八十斤的野猪,他只留了半边猪头、 五斤肉,其他的挑镇上卖了。回来时,他给女人买了一身新衣服和一部收音机。他说,给你听听外面的 世界。女人说,崽啊,你不去外头打工,天天帮我种田,何苦呢?我又没得工钱给你!每当这时,钉锤就盯着女人看半天,不说话。有时说,种田,有饭呷,知足哩。书记听了就会接话, 婶娘,你有福啊,丢了个亲崽,捡个不要钱的崽,前世肯定是个好人。女人瞪眼回一句,嗯,我这世是 坏人!

12、说钉锤是捡来的崽,也不准确。其实是他自己寻来的。那是1995年冬的一个傍晚,当时,钉锤手里拄一 根棒棒,打狗用的,背着一个布包,里面包着一把杀猪刀和一条长长的白布。他穿着单薄,冻得浑身打 哆嗦,嘴唇都乌青了。他立在门口,一边朝屋里张望一边问,是万刚家吗?女人听见声响就摸出来,是是, 你是哪个?我找万刚,他在屋里吗?钉锤哆嗦着问。找刚子啊,这个天杀的一年到头四处游荡,一回来还要打劫我这个半瞎子娘。我卖辣子卖花生的钱都被 他摸走了。钉锤没接话,继续张望,浑身颤得更厉害了。小刚娘又问,你是他同事吧,快进屋,外头冻死人哩。 钉锤打量着半瞎子,缓缓地把包拉进怀里抱紧,拳头也不自觉地攥紧又松开。他面无表情

13、地咬紧下嘴唇, 似乎怕嘴里的话杀出来。他的心跳跟寒风中的枯草一样。良久,他才说,嗯,他讲他过一阵子就回来过 年,叫我过来看看你。这一看就是三年。这三年来,小刚从没回过家。有人就讲,肯定是被人贩子骗走了。也有人讲,讲不好 是去做传销了。还有人讲,手脚不干净的烂人,被人打死了也难讲。女人也不生气,有时她还跟着骂, 天杀的,死在外头更好!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了,小刚娘和他都差点儿葬身火 海。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了下来。耕田种地是日常事务。得闲了,他就踩 土砖,挖地基,打石头,给小刚娘重新修了两间屋。上梁那天,又出了事,小刚娘被一根椽砸

14、中了腰。 他原想等修好屋就回去,毕竟家里还有两位老人。再恨,也要回去。但这事一出,他又走不脱了。他得 负责到底。耕田种地,搞建筑,蹲村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人晓得他为什么去村口蹲着。书记的玩笑开了之 后,就有了理由:蹲野猪。女人时不时地说,崽,你回去吧。钉锤就说,等小刚回来,我就回去。女人就摇头,似乎知道小刚再也回不来了。女人心想,公安都找不到,你能等到?钉锤还有一个祖传的手 艺:杀猪。这个手艺不挣钱,只挣肉。杀一头猪,二斤肉。当天还有好酒好菜招待。他把肉都交给半瞎 子,偶尔回家也带一点儿给娘。但,事情就出在这门手艺上。说起这事,钉锤就恨他爹。事并不大。那人就偷了一个西瓜,被他爹抓了 个现

15、行,骂了几句。偷瓜贼上来就拳打脚踢。老头儿咽不下这口气,就回屋里摸出杀猪刀。偷瓜贼也不 跑,他想狠出名,打算让对方见点儿血,这样以后在十里八乡混就没哪个敢惹了。当时偷瓜贼就夺下刀, 一顿乱舞,结果误杀了老头儿的孙女,也就是钉锤唯一的女儿。女人跟钉锤讲,崽啊,你还是回去吧,再讨个婆娘。钉锤不吭声。他不是不想讨,是讨不到。当年,要不是有门手艺在身,他根本讨不到婆娘。但到最后,婆娘还是跑了。 如今在外打工的女人都见过世面,个个眼光都高得很,他一个钉锤高,生得又像个田螺样儿,哪个能看 上他?女人给钉锤做媒。来一个黄一个。钉锤就讲,你就莫操心哩,我不想害人。第六年,钉锤攒了些钱,就带半瞎子去城里治眼睛。

16、钱花得不少,女人的眼睛还是没治好。女人就讲, 崽啊,算哩,瞎了更好,天杀的要是回来,我不想看到他。周围的人看钉锤对半瞎子这么好,就开始猜 测,钉锤肯定是半瞎子的私生子。书记动员村里人把荒田荒地重新翻开,种什么都可以,只要不荒,政府有补助。钉锤把荒地包下来种猪 血李,荒田种水稻。他说,打工打不得一世,还是要耕田种地,这是祖祖辈辈的事业。书记佩服钉锤能 干,帮他挂了一个猪血李生产基地的牌子。有了这个牌子,申请专项款就更容易了。挂牌那天,书记偷 偷问他,半瞎子真是你娘吗?钉锤面如死灰,也不看书记也不答话。书记又问,你到底跟刚子是什么关 系?钉锤咬咬牙说,要命的关系。书记并不晓得,钉锤是去找万刚报仇的

17、。他要万刚偿他女儿的命。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 你敢吗?第十一年,半瞎子病逝。闭眼前,她拉着钉锤说,崽啊,刚子有天收他,你千万莫犯错啊。出山那天, 万刚仍未现身。钉锤回到自己家,他爹鼻子哼哼:仇没报成,替别人当孝子,真能干啊!钉锤面无表情,也不回话,拿 了户口本就回他的基地去了。(选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精选)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钉锤初到万刚家时儿次哆嗦颤抖,既是因为天气寒冷,也是因为他准备报仇,内心感到快意与激动。 B.钉锤对刚子的称呼由一开始的“万刚”变成了后来的“小刚”,这暗示着钉锤复仇心理已悄然发生了变 化。C.钉锤最初执意报仇,最后却替

18、仇人当了孝子,这种极致的反差源于钉锤内心的善良不忍,彰显了人性 的光辉。D.文章大量运用“崽”“有饭呷”“生得又像个田螺样儿”等方言口语,真实地再现了农村的生活风貌。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中钉锤面无表情也不说话,原因在于村长的猜测不正确,但他又不愿意也不能告诉村长他蹲守 的真实目的。B.句子中对钉锤的描写体现了他复杂的内心:既想向刚子娘将实情和盘托出,又害怕刚子娘知晓了真 相。C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写钉锤的表情,说明他怀疑村里人已经得知他来村里的真实目的,内心十分害 怕。D.句子钉锤对爹的责备面无表情也不回话,说明他不认同爹的说法,也说明他此时已做了扎根

19、刚子村 庄的决定。8 .一个复杂的小说人物总是要面临和处理一些矛盾,请分析钉锤所面临的矛盾。(4分)9本文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善于讲述故事,试结合文本分析作者是如何讲好故事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豫让始事范、中行氏而不说,去而就知伯,知伯宠之。及三晋分知氏,赵襄子最怨知伯,而将其头以为 饮器。豫让遁逃山中,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乃漆身为厉,灭须去眉, 自刑以变其容,又吞炭为哑,变其音。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裹子至桥而马惊。襄子日:“此 必豫让也。”使人问之

20、,果豫让。于是赵襄子面数豫让日:“子不尝事范、中行氏乎?知伯灭范、中行氏, 而子不为报仇,反委质事知伯。知伯已死,子独何为报仇之深也?”豫让日:“臣事范、中行氏,范、中 行氏以众人遇臣,臣故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土遇臣,臣故国土报之。”襄子乃喟然叹泣,使兵环之。豫 让日:“臣闻明主不掩人之义,忠臣不爱死以成名。今日之事,臣故伏诛,然愿请君之衣而击之,虽死 不恨。”于是襄子义之,乃使使者持衣与豫让。豫让拔剑三跃,呼天击之日:“而可以报知伯矣!”遂伏 剑而死。(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一)材料二:豫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土矣,国土,济国之土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时,为让者正宜陈力 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

21、“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 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必亡。”谆切恳至,谏不从,再 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乎?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土之报, 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节选自方孝孺豫让论)【注】知伯,即智瑶,也称“智伯”,春秋末期晋国大夫知(智)氏家族的家主

22、。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居顷A之B襄子C当出D豫让伏E所当过F桥下G襄子至H桥而马惊1L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漆,涂漆,“素善留侯张良”的“善”意为“与交好”,两者活用类型不相同。B.众人,指一般人,与师说“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的“众人”词义相同。C.爱,爱惜、吝惜,与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的“爱”词义不相同。D.厌,也作“庵”,意为满足,与六国论“暴秦之欲无厌”的“厌”词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

23、确的一项是(3分)A.豫让在范氏、中行氏门下不得志,投靠知伯后受重用。他认为知伯把自己当国土对待,所以不顾一切 要为知伯报仇。B.豫让为了刺杀赵襄子,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刺杀未能成功,他请求击刺赵襄子的衣服,然后被杀, 完成了自己的心愿。C.豫让认为刺杀赵襄子替知伯报仇是国土报答君主的方法,但方孝儒认为豫让没能尽到国土应尽的职责, 自甘沦为刺客。D.方孝孺认为如果豫让在知伯肆意妄为时直言劝谏,甚至以死劝谏,使知伯醒悟,避免灭亡的命运,则 豫让虽死犹生。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土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矣。(4分)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24、4分)14 .方孝孺为什么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土”?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思王逢原三首(其三)王安石百年相望济时功,岁路何知向此穷。鹰隼奋飞凰羽短,骐麟埋没马群空。中郎旧业无儿付,康子高才有妇同。想见江南原上墓,树枝零落纸钱风。【注】王逢原:王安石的连襟和好友,英年早逝。鹰隼(stin):泛指凶恶的鸟。中郎:汉末蔡邕曾任 中郎将,博学多才却无子嗣。王逢原亦无子。康子:战国时齐隐士黔娄,其妻贤慧,共守贫困。王逢 原妻亦颇贤慧。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对王逢原怀有极大的期待,不想

25、英才陨落,期待与现实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B.诗歌巧用典故,“无儿付”与“有妇同”对比,突出了王逢原逝世之后的悲凉。C诗歌以景作结,诗人想象王逢原墓上之景,意境悲凉,情感上回扣诗题之“思”。D.全诗熔景、事、情于一炉,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思念,意蕴丰富,真挚感人。16 .王安石在寄王逢原一诗中说:“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请据此并结合本诗,谈谈 你对本诗颔联情感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认为,有好的开端的君主诚然多,然而“”之所以会这样,并不在于“难易”发生了变化,而是因为很多君主处于忧虑之中,

26、便竭尽诚意来对人,得志之后,便“陆游在书愤中,用“,”两句,感叹自己早年立志宏大,气壮如山。(3) “鬓”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诗人借此表现自己的某种哀怨、愁思、欣喜、期待或抱负,如“三、语言文字运用(2。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耍精神,如果正确理解,我们就不能说它完全是入世的,A_o有位哲学家讲到宋朝道 学时说它:“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这正是中国哲学努力的方向。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使得中国哲学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理想主义的。正如入世与出世对立, 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

27、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如何统 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中国哲学以为一个人不是在理论上,而是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 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圣人的精神成就,相当于西方宗教的圣者的精神成就。但中国的圣人不是独善其身的人,他的人格 是“内圣外王”的。内圣,是说他致力于心灵修养;外王,是说他在社会上好似君王。圣人不一定会成 为实际政治的领袖。就实际政治而言,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所谓“内圣外王”,只是说,B,按道理 就可以为王,而且最宜于为王。至于实际上他有机会为王与否,那就无关紧要了。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28、过15 个字。(4分)19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照应周密。不得改变原 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n(本题共3小题,io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 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 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土先生,只在旧方上加 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

29、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 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 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我所有的学问,都 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 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20 .文中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体现“药引”的难得,请简要分析。(3分)21 .文学作品中的省略号用法丰富,有时极具表现力。请分析文中两处画横线句子中省略号的

30、用意。(4分) 22.语言文字运用I和H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都有“大概”一词,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他大概一定是没有机会的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朋友圈随手点个“赞”,给存在问题的商家以“差评”“点赞与“差评”在网络平台随处可见。 作为网民,有人已经习惯于“点赞”,认为“点赞”虽是举手之劳,却激励了对方,给了屏幕背后的人更 多鼓励;有人毫不吝惜差评认为只有实事求是,指出问题才能促进对方的提升。“点赞”“差评”源于网络,现已延伸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

31、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1.B【解析】此项有两个错误。“黄帝采首山铜铸鼎”只是一个传说,不能说我国最早的鼎就是它。而且根 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鼎成为权力的象征、“鼎”字被赋予尊贵的内涵,是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 始的。2 .D【解析】“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功能是互相作用的”不对。材料一没有提及两种功能的相互作用;材 料二第一段只提到青铜鼎的祭祀功能有助于使它成为权力的象征。3 .D【解析】材料一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青铜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拔山扛鼎的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 巨鼎,形容力气强大。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突

32、出的是富有。革故鼎新指革 除旧的,建立新的,这里的“鼎”是动词。问鼎中原原指楚庄王不甘偏居一隅,来到周朝都城洛邑附近 擅问九鼎,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后用于比喻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野心。故只有D项“问鼎中原”符合要求。 4.我国古代有在重大典礼铸鼎来记载盛况的传统,故我国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一重大典礼上,赠送 “世纪宝鼎”来记载其盛况。鼎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的载体,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 纪宝鼎”,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一点2分。)【解析】答案第一条来源于材料一第二段“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春秋战国 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

33、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 然流传”;答案第二条来源于材料一第五段“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审 美,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 宝。”(注意:答“青铜鼎是权力的象征”不能给分。因为我国不是因为联合国的权力而向它赠送“世 纪宝鼎”的,而且现代社会中各国与联合国并不是上下等级关系。)5 .材料一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借纹饰来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从商周 到春秋战国,从雕纹到印纹再到划纹,工艺不断进步,纹饰也日益精美。材料二写青铜鼎的纹饰,主 要是以此作为论证“鼎是

34、权力的象征”的论据之一。青铜鼎上纹饰图案狰狞恐怖、神秘莫测,给人以压 迫感,是因为统治者借此来体现权力的威压。(一点3分,其中概括2分,分析1分,大意对即可。)【解析】材料一写青铜鼎的纹饰在第四段,这一段是按时间顺序介绍青铜鼎的铸造工艺和与之相应的纹 饰变化,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和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材料二写青铜鼎的纹饰在第 二段。主要表现了青铜鼎上纹饰图案的风格特征为狰狞恐怖、神秘莫测,并分析其原因是统治者对被统 治者形成一种精神威慑和重压,从而证明“鼎是权力的象征”这一观点。6 .A【解析】“内心感到快意与激动”错误。由后文“但他一直在问自己,杀猪你敢,杀人你敢吗? ”可知

35、, 他哆嗦颤抖主要是因为紧张害怕。7 .C【解析】“面如死灰”体现此刻钉锤内心的痛苦:自己照顾刚子的娘这么多年,已然把刚子的娘当作自 己的娘,有着深厚的感情,但是她毕竟又是杀子仇人的娘,书记的疑问刺痛了他原本矛盾复杂的内心。 8.复仇与放弃复仇的矛盾。钉锤带着复仇的想法来到刚子的家中,之后发生了一系列变故,使钉锤一 直处在复仇还是放弃的矛盾之中,直到最后放下。从刚子家走还是留的矛盾。当时钉锤只想着住一晚, 过阵子再来会小刚。但没想到那晚小刚家失火,他觉得这场火灾是他带来的,他必须负责,他就留下来 帮刚子娘种田盖屋。原本准备房子重建好了就离开,但刚子娘被一根椽砸中了腰,他觉得自己要负责到 底,于

36、是又留了下来。在刚子的村庄扎根还是回自己家的矛盾。响应村书记的号召开垦荒田荒地,但 世俗的不理解和爹的责骂以及刚子娘的逝去,使他原本可以离开刚子的村庄,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拿上户 口本回到了他的基地。(一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如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酌情给分。) 【解析】“矛盾”即小说人物面对的两难处境。小说以钉锤复仇为主线展开情节,随着情节的发展,多 次出现两难的选择。9.采用了全知视角,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使叙事较为自由灵活。叙述方式上,倒叙、顺叙、补叙 多种交替使用,既让故事情节有悬念,引人入胜,又让故事讲述不失条理。在情节设计上善于运用伏 笔、照应,使情节紧凑而严密。(一点2分。)

37、【解析】“如何讲好故事”,其实就是叙述的视角、人称、顺序、节奏,以及情节设置上的一些特殊处 理(如“伏笔”)。10.BDG【解析】原句为:“居顷之,襄子当出,豫让伏所当过桥下。襄子至桥而马惊。”11.C【解析】“忠臣不爱死”的“爱”意为“吝惜”,与“吾何爱一牛”中的“爱”词义相同。12.B【解析】“被杀”错误,依据文本一 “遂伏剑而死”可知豫让是自杀而死,不是被杀。13 .士人为赏识自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悦”、“容”、 “其”各1分,句子大意1分。)知伯虽然顽固愚昧,但被他的至诚感动,也许会再醒悟过来。(“不灵”、“庶几”、“感其至诚” 的被动各1分,句

38、子大意1分。)14 .方孝孺认为“国土”是能够挽救国家危亡的人,应该在主人犯错之时及时劝谏。豫让在知伯贪婪暴虐 之时并没有及时劝谏,导致知氏灭亡;只是在知伯死后逞血气之勇。故认为豫让不配称“国土”。15.B【解析】“对比”错误。“无儿付”表达对友人才华无人传续的惋惜,“有妇同”侧面表现友人的德行, 一怜惜一欣慰,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对比关系。16 .诗人对王逢原才华的赞美,将王逢原比为“凤凰”“骐麟”,可见他是“奇材。诗人对奸邪 小人横行的愤懑。诗人将奸邪小人比作鹰隼,认为他们是“异端”,“鹰隼奋飞”描摹了奸邪小人得意 横行的状态。诗人对王逢原英年早逝、失去可以辅佐自己的战友的惋惜。用“凰羽短”

39、“骐嶙埋没马 群空”喻指英才陨落,无人辅助自己。(每点2分。)【解析】寄王逢原中“力排异端谁助我,忆见夫子真奇材”二句可以看出王安石认为王逢原是“奇 材”,可以辅助自己力排“异端”,王逢原去世之后,就无人可以辅助自己了。这些意思可以在本诗的 颔联中得到印证。)17 .(1)能克终者盖寡;(则)纵情以傲物。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尘满面,鬓如霜。少壮能儿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土)18 . A:也不能说它完全是出世的;B:一个人在精神上达到至高境界(每处2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A处与前一分句并列构成完整的判断。根

40、据前句句式,可知A处句式应为“也不能说它完全 是”据后文将“出世”“入世”并举作为对象讨论,可知宾语为“出世”。B处:下文“按道理就 可以为王”说的是“外王”,故此出应填与“内圣”有关的意思,由上文对“内圣”的解释可以得出答 案。19 .语句可修改为:由于有这样的一种精神,中国哲学既是现实主义的,同时又是理想主义的。语句 可修改为:正如入世与出世对立,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语句可修改为:中国哲学以为 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解析】处,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删掉“使得;处,语序不当,文段整体语境中“入世”与 “现实主义”相对应,“出世”与“理想主义”相对

41、应,本句遵循此逻辑;处,关联词逻辑有误,“理 论”与“行动”并非选择关系,而是递进关系,因而用“不仅而且”关联两个分句。20 .“起码”体现对“药引”的基本材料要求就较高;“须”体现寻找“药引”地点的唯一性;“至 少”体现寻找时间长(难寻)。(一点1分。)【解析】题目给出了答题的要求是“药引”的难得,加点词分别从药引的材料、寻找的地点、寻找的时 间三方面体现“难得”。21 .第一处省略梧桐叶“以气感气”如何使得病人病愈的内容,既表现了舆论的含糊与不可信,也表 现出作者对用药原理“并不了然”的事实;第二处表示医生说话语意未尽。此处省略表现出医生想要 将责任推脱干净,又不知如何组织周全语言的窘态。

42、(一处2分。)【解析】本题考查省略号的用法。文段两处省略号使用目的不同,要结合语境进行分析。第一处省略了 舆论中药引与病愈间的具体联系,符合舆论煞有介事却含糊其辞的特点,另一方面省略也体现自己对药 引作用并不是真正理解。第二处省略号表达医生语意未尽,体现出其推脱责任时,面上挂不住但又不愿 惹恼作者,却又不知如何往下说,于是陷入窘迫的状态。22 .第一处中的“大概”表示一种委婉的语气,其实作者对“没有机会”是肯定的,加上“大概”让语气 更委婉。第二处中的“大概”表明作者对舆论其实抱着怀疑的态度。(答对一处2分,答对两处3分。) 【解析】第一段材料是议论性文本,作者表述要避免极端化,故用“大概”体

43、现委婉语气,给自己留有 余地。第二段材料是文学类文本,作者用“大概”和“的确”两个看似矛盾的表达来体现自己的怀疑, 有讽刺意味。23 .【审题指导】审题时首先要对“点赞”和“差评”有恰当的理解,应当透过现象抓本质。“点赞”代表着赞许、支持 等;“差评”代表着不满、批评等,是消极负面的回应。“点赞”与“差评”都有其价值和意义,恰当 的点赞与差评都能带来进步。其次,考生应当在“点赞”与“差评”中做出选择,着重论述其中一个的价值意义,或者批驳另一个的 危害;也可以将“点赞”与“差评”结合起来,找到二者的平衡点。【参考立意】对于社会正面现象,要积极肯定、鼓励、赞扬,传达正能量。对于不好的社会现象,要敢

44、于指出、批评,促进社会进步。适当地表达赞许和批评,激浊扬清,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参考译文】材料一:豫让最初侍奉范氏、中行氏而不受喜欢,他就离开而投奔了知伯,知伯很赏识他。等到赵、魏、韩三家 瓜分了知氏,赵襄子因最怨恨知伯,把知伯的头拿来当作盛酒器皿。豫让逃到山中,说:土人为赏识自 己的人而死,女子为喜欢自己的人而打扮。我一定要报答知伯。于是用漆涂身生癞,剃掉须眉,毁伤自 己的面容,又吞炭使嗓子变哑,改变自己的声音。过了不久,赵襄子将出外巡视,豫让预先埋伏在他要 经过的桥下。襄子到了桥上而马受惊。襄子说:这必定又是豫让。派人一查问,果然是豫让。于是赵襄 子当面责备豫让,说:您不也曾经侍奉过范氏、

45、中行氏吗!知伯灭掉了范氏、中行氏,您不为他们报仇, 反而投靠知伯。知伯已死,您为什么偏偏这样拼命地为他报仇呢?豫让说:“我侍奉范氏、中行氏,他 们把我当普通人对待,所以我也像普通人那样去报答他;知伯把我当做国土,所以我像国土那样报答他。” 赵襄子于是慨叹而又悲伤,派兵把豫让围起来。豫让说:我听说明君不埋没别人忠义,忠臣不吝惜一死 以成就名声。今天的事,我本当伏法。但我仍希望拿您的衣服来让我刺它,那样的话我虽死无憾。赵襄 子认为他很有义气,就让人把自己的衣服交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三次跳起来,喊着天挥剑击刺襄子 的衣服,说:“这样我就可以报答知伯了”。于是就就挥剑自杀而死。材料二:豫让既然自己认为智伯待他如同国土了,所谓国土,就是能挽救国家危亡的人。当智伯对土地贪得无厌 之日,放纵情欲,荒淫暴虐之时,作为豫让,正应竭力来尽自己的职责,耐心地劝谏自己的主人说:“诸 侯大夫应各自安心守着自己分内的土地,不要互相侵夺,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如今,无缘无故地向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