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三峡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翻译,积累文言字词。2 .体会文章意境,感受三峡之美,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3 .学会抓住特征、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重点难点】1 .反复诵读文章,体会文章节奏鲜明的特点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2 .感受三峡之美,学会抓住特征、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欣赏导入1 .视频欣赏(播放三峡风光视频)2 .导入新课三峡风光,美不胜收。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其间
2、全长193公里。三峡由西陵峡、巫峡、瞿塘峡组成。西陵峡以“险” 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今天,我们一起随着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进行一次三峡之旅。二、知识简介3 .作者简介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善长,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地理学家,范阳涿州人。郦道元访求水道,四处游历,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他用毕生心血写 成水经注。当时南北对峙,一些南方的地貌郦道元没法实地考察,就通过广泛查询他人资料、经过自 己的加工来完成。4 .作品简介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 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
3、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水经注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刘孝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合称“四大名注”。三、活动一:读文章之韵L听读课文(播放朗读,注意字音、停顿)5 .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重岩叠嶂略无阙处(qu。*沿溯阻绝(sCi)飞漱其间(shu)*猿鸣三声泪沾裳(zhang)素湍绿潭(tuan)林寒河肃(jian)(chang)不见曦月(xi) 绝嵋多生怪柏(yan) 属引凄异(zhu)(2)用标注下面三组句子的停顿一组:自/三峡七百里中或/王命急宣则/素湍绿潭自非/亭午夜分有时/朝发白帝每至/
4、晴初霜旦至于/夏水襄陵虽/乘奔御风故/渔者歌日小结:读好“领起词”的短暂拖音(“领起词”后耍停顿)二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小结:读好四字词语的节拍(四字词语的节拍主要是二二节拍)三组:沿/溯/阻绝清/荣/峻/茂小结:读好特别之处的顿音6 .朗读展示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处。重岩/叠嶂(zhd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x T )月。至于/夏水襄Cxiang)陵,沿/溯(sti)/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tu
5、Gn)绿潭,回清/倒影,绝喊(yd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 u ) / 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d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D)弓1/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ang) o四、活动二:明文章之意小组讨论,疏通文意,翻译词句。(1)理解加点字词甲组:略无阙处(完全没有) 不见曦月(日光,指太阳)*乘奔御风(飞奔的马)良多趣味(甚,很)属引凄异(延长)乙组: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绝:沿溯阻绝(断)清:回清倒影(清波)(“阙”同“缺”(漫上、冲上)(白色)(下霜)(回声)略无阙处夏
6、水襄陵素湍绿潭 *晴初霜旦空谷传响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绝崛多生怪柏(极)清荣峻茂(清澈)空隙、缺口)哀转久绝(停止,消失)三:巴东三峡巫峡长(确数,三) *猿鸣三声泪沾裳(概数,多次) *2.翻译下列句子(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译文: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住了蓝天和太阳。(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译文: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么快。(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译文:每到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
7、片清寒肃杀C附全文译文: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一点也没有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像屏障一样,遮 住了蓝天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航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 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这中间相距1200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 风,也没有这么快。在春、冬两个季节,白色的急流中有回旋的清波;碧绿的潭水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 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泉水瀑布在山峰之间飞速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 多趣味。(到了秋天)每到
8、天刚放晴的时候或下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寒肃杀。常常有高处的猿猴 拉长了声音啼叫,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五、活动三:识文字之趣在文中圈一圈带“山”旁、”旁的字,结合文章来说说它们的意思。1 .带“山”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出示投影)巴东三峡峡:两山夹水的地方。重岩叠嶂嶂:zhang,高耸如屏障的山峰。岩:巨石凸起形成的山峰。绝嵋怪柏yan,极高的山峰。清荣峻茂 峻:jin,高而陡峭。2 .带“7 ”旁的字和它们的意思(出示投影)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sii逆流而上。素湍绿潭湍
9、:tudn急流的水;潭:深水池。悬泉瀑布瀑:从河床陡坡或悬崖倾泻而下的水流。飞漱其间 漱:shfi冲荡。林寒涧肃涧:此指峡谷。猿鸣三声泪沾裳 沾:浸湿。六、朗读总结第一节稍慢,读出雄伟气势。第二节略快,读出奔放气势。第三节读慢,读出清幽之气C第四节略慢,读出凄美之气C七、布置作业1 .朗读并背诵课文2 .识记重点词句的意思。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1.翻译词句略无阙处(“阙”同“缺”,空隙、缺口)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良多趣味(甚,很)飞漱其间(冲荡)空谷传响(回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声音连续不断,凄惨悲凉。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2.背诵课文二、活动一:赏三峡之美1 .推荐美景情境创设:朗读三峡之后,同学们被三峡美景所吸引,班级准备利用假期组织“大美三峡”研学活动,班级同学推荐你做好旅游攻略,推荐三峡之美景。具体任务:请根据三峡内容,为同学们推荐一处三峡美景,完成表格。(要求:设计景点名称,说出景点特点、适合旅游的季节、游览感受等。)推荐景点(名称)一线天文中相关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景点特点山峰高峻适合游玩季节一年四季预期感受感受到山峰高耸入云,直插云霄的高峻,体会自然的神奇。预设1:景点名称:“山无阙”相关语句
1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景点特点:群山连绵适合游玩季节:一年四季预期感受:感受三峡群山的绵延预设2:景点名称:“白帝漂流”相关语句: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景点特点:水流的湍急、奔放。适合游玩季节:夏季预期感受:感受到乘奔御风、一泻千里、惊险紧张的快感。预设3:景点名称:“倒影潭” “怪柏瀑”相关语句: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崛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景点特点:水清、树茂、山高、草盛。适合游玩季节:春季(或冬季)预期感受:感受三峡的诗情画意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预设4:景点名称:“听猿亭”相关语句:常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2、景点特点:凄婉、悲凉。适合游玩季节:秋季预期感受:感受三峡秋天的肃杀、凄凉的氛围。2 .归纳特点试着用一个字概括三峡景物的特点。(要求:不能重复)三峡之景,山水各异,四季分明,各具情态:“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可谓(广),“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可谓(高)。三峡的山显示的是一种 雄壮之美。夏季:“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可谓(猛),“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谓(急)。三峡夏季的 江水显示的是一种奔放之美。春冬:“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谓(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可谓(幽)。三峡 的春冬之季显示的是一种清幽之美。秋季:“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可谓(凄),“高猿长啸,哀转久绝”可谓(哀)。“
13、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可谓(悲)。三峡的秋季显示的则是一种凄婉之美。三、活动二:品写法之妙1.品析句子写法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郦道元所写的山水文章到底妙在何处呢? 请同学们品析下面的句子。(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明确: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山“连”的特点,侧面烘托山高用“隐天蔽日”。(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明确:通过正面侧面相结合、对比夸张手法:写出夏水的水势浩大,迅猛湍急的特点。(3)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爆多生怪柏,悬
14、泉瀑布,飞漱其间。明确:视角变化:俯视:“素湍倒影”;仰视:“绝飞漱其间”;动静结合:“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是静,“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是动。(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明确:渲染猿鸣凄异、山谷空旷,既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渔者歌”以其凄凉写猿鸣。(5)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明确:引用渔歌,进一步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索凄凉的气氛。2.厘清写作思路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 合为一体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峡”的意思就是面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开笔写山,实则为写水设置条件
15、。三峡的气势首先 源自遮天蔽日的连绵群山。山高,则水落差大;山连,则水不得泄;峡窄,则水流湍急。故因山才有水。作者为水作注,自然重点写水,而水又以夏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 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 体描绘,最后则写秋景的萧瑟清冷。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四、活动三:悟作者之情郦道元笔下的三峡之美,不仅美在流淌的文字和文章的结构,而且美在作者流露的情感。这篇文章蕴 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对山河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五、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两首有关三峡的诗,说说与郦道
16、元三峡的异同点。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三峡歌陆游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相同点:三篇名文都写到了三峡两岸山多、水流速度之快及连续不断地猿啼。不同点:体裁不同,早发白帝城三峡歌为诗,三峡为游记散文。三峡则突出了一种 悲伤的气息。诗人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朝发白帝城是以景物衬托自己的心情好,抒发了诗人 “归心似箭”的心情。陆游的三峡歌将三峡两岸的幽深秀丽、千姿百态刻画得生动万分。可以领略到 峡中两岸青山连绵,群峰如屏,江流曲折,幽深秀丽,宛如一条天然画廊的惟美意境,令人浮想联翩。六、课堂总结今天我们欣赏了郦道元的三峡,其景色之美,其语言之畅,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三峡高 峻的山峰,湍急的江流,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让我们不禁心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我们的 祖国地大物博,风光秀丽;我们的祖国奇山异水,山河锦绣,我们为生长在这样的祖国之上而骄傲自豪! 愿三峡的美丽风光永远停留在你我心间,愿三峡的铿锵音乐永远萦绕在你我耳畔。(播放歌曲三峡) 七、布置作业1 ,完成分层作业2 .请根据郦道元的三峡,为三峡写一篇精彩四季山水导游词。【板书设计】三峡郦道元概貌连绵高峻夏季凶险湍急 景色美 春冬清幽俊秀 写法妙秋季凄凉哀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