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高考》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936134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点亮高考》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点亮高考》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点亮高考》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点亮高考》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检测)(原卷+解析)-高考语文大一轮单元复习(全国).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膜揪纸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 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 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 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 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 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 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

2、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 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 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先生今即出大用矣J即大 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 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 房寰恐见纠施,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篇,有寒土所不堪者。因泣下, 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罢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

3、学,以刚 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 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海瑞传)1 .掌握实词去、既、阴(1)(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为敛威去既释,复故官执政阴沮之 *2 .筛选文中信息(2)(2023改编,3分)下列句子全部表现海瑞为官刚正的一组是()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3 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4 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2)是王内自罢而伐与国,广邻敌以自临。5.在张仪看来,秦武王如何才能成就王业?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初,石守信、王审琦等皆帝故人,有功,典禁卫兵

4、。赵普数以为言,帝日:“彼等必不 吾叛,卿何忧之深邪? ”普日:“臣亦不忧其叛也。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 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尔。“帝悟。一日,召普从容论天下之事,因喟 ZVZZ/XZZK/XZKZV/S/XZV/X/SZV/X/SZV/XZKZS/SZKZV/SZKZV/SZKZVZKZvAzKZ/sX/X/SZ/K/SZk/xA/X/XZ/S/SZ/S/SZ/S/SZ/S/SZZSZSZ/S/XZXySZZXySZSZXyS/SZXZXZKZV/SZSZV/SZKZS/SZKZK/SZz,然叹息日:“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八姓十二君僭窃相踵,兵革不息,生民涂炭。

5、吾欲息天 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 ”普对日:“陛下之及此言,天地神人之福也。节镇太重, 唯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帝日:“卿勿复言,吾已喻矣。”顷之,帝因晚朝,与石守 信等饮,酒酣,屏左右谓日:“朕非卿等不及此。然天子亦大艰难,殊不若为节度使之乐, 朕终夕未敢安枕卧也。”守信等请其故,帝日:“是不难知,此位谁不欲为! ”守信等顿首 日:“陛下何为出此言?今天命已定,谁复有异心!”帝日:“卿等固不然,其如麾下欲富 贵何? 一旦有以黄袍加汝身,汝虽欲不为,其可得乎! ”守信等泣谢日:“臣等愚不及此, 惟陛下哀矜,指示可生之途。”帝日:“卿等何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择便好田宅市之, 为子孙

6、立永远不可动之业。朕且与卿等约为婚姻,君臣之间,两无猜疑,上下相安,不亦善 乎?“守信等皆谢日:“陛下念臣等至此,所谓生死而肉骨也。”明日,皆称疾,乞罢典兵, 帝从之。久之,王彦超及诸藩镇入朝,帝宴于后苑,酒酣,从容谓之日:“卿等皆国家宿旧, 久临剧镇,王事鞅掌,非朕所以优贤之意。”彦超谕意,即前奏日:“臣本无勋劳,久冒荣 宠,今已衰朽。乞骸骨,归丘园,臣之愿也。“帝从之。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收兵权)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 尔B.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

7、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 尔C.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 尔D.然熟观数人者/皆非统御才/恐不能制伏其下/则军伍间万一有作孽者/彼临时亦不能自由 尔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朕非卿等不及此与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两句中的及含义相同。B.麾下,文中指部下,与“八百里分麾下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句中的麾 下意思相同。C. 彦超谕意与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唐雎不辱使命)两句中的谕含义相同。D.丘园,古代指隐居的地方,也指家园。文中指后者,与桑梓意思相同。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

8、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石守信等和太祖是旧交,但太祖经赵普提醒后,担心他们的属下可能重演黄袍加身的 历史。8 .赵普向太祖进言,想要天下太平,就需要逐渐削夺节度使的权力,防止他们权力大而拥 兵自重。C.太祖因天下纷争,生民涂炭,于是在后苑设宴款待石守信、王彦超等人,趁机收回他们 的兵权。D.王彦超等人长时间掌管重镇,从太祖的话语中,意识到太祖对他们存有顾虑,便提出辞 去官职。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赵普数以为言,帝日:彼等必不吾叛,卿何忧之深邪? (3)吾欲息天下之兵,建久长之计,其道如何?10 .宋太祖为石守信等指出了怎样的可生之途?请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言

9、文,完成下面小题。中使迎佛骨至京师,上留禁中三日,乃历送诸寺。王公士民瞻奉舍施,惟恐弗及,有竭 产充施者。韩愈上表切谏:自黄帝以至禹、汤、文、武,皆享寿考,百姓安乐,当是时, 未有佛也。汉明帝时,始有佛法。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 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 亦可知矣! 上大怒,遂贬愈为潮州刺史。*河北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性果悍阴狡,潜谋作乱。庭凑围深州,朝廷不能讨。丙午,加 王庭凑检校工部尚书。上闻其解深州之围,故褒之,然庭凑之兵实犹在深州城下。诏愈至境, 更观事势;韩愈既行,众皆危之。至镇,庭凑拔刃弦弓以逆之,及

10、馆,甲士罗于庭。愈厉声 日:天子以尚书有将帅材,故赐之节钺,不知尚书乃不能与健儿语邪!夫逆顺之为祸福岂 远邪!自禄山、思明以来,其子孙有今尚存仕宦者乎!如牛元翼者,朝廷不欲弃之,尚书何 为围之不置? 庭凑日:即当出之。未几,牛元翼将十骑自深州突围出。户部侍郎、判度支张平叔上言:“官自莱盐,可以获利一倍。又请以祟盐多少为刺史、 县令殿最,诏百官议其可否。韩愈上言,以为:城郭之外,少有见钱汆盐,多用杂物贸易。 盐商则无物不取,两得利便。今令人吏坐铺自丁,非得见钱,必不敢受。如此,贫者无从得 盐,自然坐失常课,如何更有倍利!又,刺史、县令职在分忧,岂可惟以盐利多少为之升黜,不复考其理行! 事遂寝。愈

11、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 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 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B.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C.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D.惟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舍身为寺/家奴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12、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黄帝,传说中中原各族共同祖先,号轩辕氏;今国人所谓的炎黄,即指他与炎帝。B.工部,隋唐六部之一,掌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长官为工部尚书。C.贬、黜、迁在古代均有降低官职的意思,与陟罚臧否中的陟意思相同。D.殿最,古代考核政绩或军功,上等称最,下等称殿;亦泛指等级的高低上下。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忠诚耿直,直谏排佛。皇帝信奉佛法,留佛骨于宫,导致臣民狂热跟风;韩愈直言 进谏,强烈反对,因触怒皇帝而被贬潮州。B.韩愈忠勇果敢,不辱使命。韩愈到达镇州之后,置身于兵革,临危不惧,厉声呵斥,义 正辞严,最终说服王庭凑解除

13、了深州之围。C.韩愈心怀百姓,理性论政。张平叔提议通过官府卖盐以获取更多利益,韩愈有理有据地 对这一举措的利与弊进行分析,成功劝止。D.韩愈宽宏通达,倾心交友。朋友寂寂无名之时,他尽心举荐;朋友居官食禄、自己通达 显贵之后,仍然一如平昔,相聚赋诗论文。1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令人吏坐铺自案,非得见钱,必不敢受。(2)愈性弘通,与人游,荣悴不易。15 .韩愈是如何说服王庭凑解除深州之围的?请简要分析。考点17文言文概括与分析膜揪纸3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 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日:“昨闻海令

14、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 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久之,陆光祖为文选,擢 瑞户部主事。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 表贺,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日:“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 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 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遂 逮瑞下诏狱,究主使者。帝初崩,外庭多未知。提牢主事闻状,以瑞且见用,设酒馔款之。 瑞自疑当赴西市,恣饮啖,不顾。主事因附耳语:“宫车适晏驾,

15、先生今即出大用矣。”即大 恸,陨绝于地。既释,复故官。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 偷惰,瑞以身矫之。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百司惴恐,多患苦之。提学御史 房寰恐见纠搪,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 十五年,卒官。瑞无子。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篇,有寒土所不堪者。因泣下, 醵金为敛。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酹而罢者百里不绝。瑞生平为学,以刚 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故所至力行清丈,颁一条鞭法。意主于利民,而行事 不能无偏云。(节选自明史海瑞传)参考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乡试中举。(海瑞

16、)代理南平县教谕,(后海瑞)升任淳安县知县。 (在任上)穿布衣,吃粗米,让家中的老仆人种菜自给。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 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都御史鄢懋卿巡行所部,路过淳安,县里用来 招待的东西很少,(海瑞)高声地说本县太小容纳不下都御史的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怒,但因 为一向听说过海瑞的名声,为此只得收敛威风,离开淳安。过了很久,陆光祖担任吏部文选 司郎中,提拔海瑞为户部主事。当时世宗在位时日已久,不再上朝听政,深居西苑不出,专 心一意斋戒祀神。总督巡抚之类的大官争着呈献或报告各种祥瑞,主管礼仪的官员就上表庆 贺,唯独海瑞上疏(批评世宗斋醮误国)。世宗看了奏章,非常生

17、气,把它扔到地上,回头对 身边的宦官说:“赶快把他抓起来,别让他逃跑了 !”宦官黄锦在一旁说:“此人一向有痴名。 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难免一死,就买了一口棺材,告别妻子儿女,在朝廷等待 定罪,家中僮仆也都遣散,并无挽留,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世宗沉默不语。过了一会 儿,(世宗)又拿出奏章来看,(就这样)一天之中又看了多次,终于被奏章的内容感动而叹息, (就这样奏章)被搁置在宫中几个月。终于下令逮捕海瑞,把他投入关押钦犯的监狱,并追查 鼓动海瑞上疏的人。世宗刚驾崩,外朝大多都不知道。提牢主事听说了这个情况,认为海瑞 将要被任用,就摆了酒菜来款待海瑞。海瑞自己怀疑应当是要被押赴西市斩首

18、了,于是恣情 吃喝,不管别的。主事就附在他耳边悄悄说:“皇帝刚刚驾崩,先生现在即将出狱受重用了。” (海瑞)随即悲痛大哭,晕倒在地。(他)被释放后,官复原职。皇帝屡次想要召用海瑞,当政 大臣都暗中阻止了,于是任命海瑞为南京右都御史。众多官吏一向偷懒怠情,海瑞以自己的 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陈设戏曲演出为乐,海瑞要遵照太祖之法规对他杖责。百官震恐 不安,都憎恨海瑞。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自己被揭发,想要先发制人,给事中钟宇淳又在一旁 怂恿,房寰两次上疏用坏话诋毁海瑞。海瑞也屡次上疏请求辞去官职,(但皇帝都)以好言挽 留,不准许(海瑞退休)。万历十五年,(海瑞)死在任上。海瑞没有儿子。死的时候,佥都御

19、 史王用汲上门处理后事,(见海瑞家里只有)葛布做的幔帐和破旧的竹箱,有些是贫穷的读书 人都难以忍受的。(王用汲)因此而流泪,(大家)凑钱为海瑞办了丧事。商贩停止营业(来悼念 他)。灵柩经过江面时,民众穿着吊丧冠服在两岸送丧,洒酒祭奠而哭的人一百里没有断绝。 海瑞生前做学问,以刚为主,因此自号“刚峰”,天下人称他为“刚峰先生”。所以他所到之 处极力执行仔细丈量土地,颁行一条鞭法。(他)一心为民谋利,但做事却难免有失偏颇。1 .掌握实词去、既、阴(1)(2023新编,3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为敛威去既释,复故官执政阴沮之*答案:离开 已经 暗中,暗地里(每题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20、的含义。句,结合语境,鄢懋卿因为海瑞招待不周 而十分生气,但又因为先前听过海瑞的名声,只得收敛威风,离开了淳安。这里的“去”是 离开的意思。句,结合语境可知,句中的“释”指海瑞被释放,是动词。“既”在这里应 当是副词,指已经完成的状态。句,分析句子结构:“沮”是谓语,意为“阻止”;“之” 在这里是代词,指海瑞;“执政”在这里指当权者。前句说皇帝多次想起用海瑞,此句说当 权者从中阻止。“阴”在这里是副词,作“沮”的状语,应该解释为“暗中,暗地里”。2 .筛选文中信息(2)(2023改编,3分)下列句子全部表现海瑞为官刚正的一组是()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礼官辄表贺,瑞独上疏瑞自疑当赴西市,恣

21、饮啖,不顾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即大恸,陨绝于地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首先看题干,题干要求选择“全部”表现“海瑞为官刚 正”的一组句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后,再结合语境分析句子。句讲的是海瑞母亲过寿 时,海瑞只买了两斤肉。这句话体现了海瑞生活节俭,不符合题干要求,据此可排除A项。 句讲的是皇帝怠于朝政,深居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总督巡抚之类的大官争着呈献或 报告各种祥瑞,主管礼仪的官员上表庆贺,唯独海瑞一人上疏(批评世宗斋醮误国)。这件事 是海瑞为官刚正的表现。句讲的是提牢主事听说世宗驾崩,认为海瑞将会被任用,就置办 酒菜来款待海

22、瑞,海瑞怀疑自己要被押赴西市斩首,恣情吃喝,不管别的。此句与题干要求 的表现海瑞“为官刚正”无关,据此可排除D项。句讲的是海瑞担任南京右都御史时, 当地的官吏一向偷懒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符合题干要求。句讲的是海瑞得 知世宗驾崩后十分悲痛,与题干要求无关,据此可排除C项。句讲的是有御史偶尔招戏 班子演戏奏乐,海瑞要遵照太祖时期的法规对他实行杖刑,体现了海瑞为官刚正。故答案为 B项。3 .分析概括内容要点(3)(2020新高考H, 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 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

23、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 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 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 他一生清廉自律,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项,根据原文“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 艺蔬自给”及“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深居西苑,瑞独上疏”可知,海瑞生活俭朴, 关心国事,A项正

24、确。B项,对应原文“帝得疏,大怒,抵之地,帝默然。少顷复取读 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留中者数月”,由此可知海瑞劝谏皇上,不惧死罪,B项正确。 C项,由原文“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多患苦之。提学御史房寰恐见纠摘,欲先发,给事中钟宇淳复怂恿,寰再上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慰留不允”可知,尽管海瑞遭到提学 御史房寰上疏诋毁,并自行请求退休,但皇帝都是好言挽留,不准他退休,故“致使海瑞被 迫退休”的说法错误。C项错误。D项,对应原文“卒时,葛帏敝篇,有寒士所不堪者。 因泣下,醵金为敛。意主于利民,而行事不能无偏云”,由此可知海瑞为官为民,但行 事却有偏颇,其一生清廉,死后仍穷困窘迫,D项正确。故答案

25、为C项。(4)(2020新高考U, 3分)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 请简要说明。答案:自知触怒皇帝将死,抱定必死的决心。(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找到文中对应的内容。题干问 海瑞为什么要“市一棺,诀妻子”,答题区间是宦官黄锦的话: “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 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结合前 文可知,皇帝不理朝政,深居西苑,专心一意斋戒祀神。在其他官员阿谀谄媚的情况下,唯 独海瑞一人上疏(批评世宗斋醮误国)。他明知这样冒犯皇帝难免一死,却上疏直谏。据此可 总结出答案。二、阅读

26、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 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 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日:“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 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 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 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

27、为盗,*安用重法邪! ”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 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 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赚,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 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 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 从,傥每事皆然,何

28、忧不治? ”臣光日: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 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参考译文: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季八月甲子这一天,唐太宗在东宫显德殿即位。起初,太上皇(高祖) 想增强皇室宗族的力量来镇服天下,所以与皇帝同曾祖、同高祖的远房兄弟以及兄弟的儿子, 即使是孩童也都被封为王,被封为王的多达数十人。(为此,)太宗神情和缓地征求群臣的意 见:“遍封皇族子弟(为王),对天下有利吗? 封德彝回答道:“太上皇厚待、亲近皇亲国 戚,大肆分封宗室,从两汉以来都没有像今天这么多。封给的爵位已

29、经很高,又赐与(他们) 许多劳力仆役,这恐怕不能向天下人显示出大公无私。”太宗说:“对。朕做天子,是为了养 护百姓,怎么可以劳顿百姓来养护自己的宗族呢! “十一月庚寅日,(太宗)将宗室郡王都降 格为县公,只有功勋卓著的几位不降。唐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消灭强盗。有人请求用严厉的 法令来禁止,太宗笑着说:“百姓成为盗贼的原因,在于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污,(民众) 饥寒迫身,所以才无暇顾及廉耻。我应当远离奢华,减少用度,减轻徭役,减少赋税,任用 清廉的官吏,让百姓衣食富足,那么(百姓)自然就不做盗贼了,哪里需要用重法呢!“从这 时起几年以后,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丢失在路上的东西捡走,外面的大门都不

30、用关闭, 商旅之人可以在荒郊野外露宿(而不用担心治安问题)。太宗听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的名声, 召见他,向他询问为政之道。张玄素答道:“隋朝君主喜欢自己把持所有政务,不愿意任用 群臣,群臣因此内心恐惧,只知道接受命令行事而已,没有谁敢违抗他的命令。用一人的智 慧决定天下事,假使能够做到得失参半,犯的错误也已经很多了,加上君主被下属的阿谀奉 承蒙蔽,不亡国还等什么呢!陛下如果能够谨慎地选择群臣,将政事分别交付给他们,自己 安坐在朝廷上考察其成败,来分别施加惩罚或奖赏,(如果能够这样,)何必担心天下治理不 好呢? ”太宗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升他为侍御史。皇上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暗地 里叫身边

31、人贿赂官员进行试探。有一个司门令史收受绢帛一匹,太宗要杀他,民部尚书裴矩 劝谏道:“当官吏的接受贿赂,论罪的确应当处死。但是陛下派人行贿并让其接受,这是用 法律来构陷入,恐怕不符合孔子所谓用道德加以引导,用礼教加以整治(的古训)。“皇 上听了很高兴,召见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对他们说:“裴矩能够做到面对上级,敢于极力 劝谏,并不一味地当面表示顺从,假如每件事情都能这样做,(国家)何愁治理不好呢? ”臣司马光说:古人说过,“君主贤明则臣下敢于直言裴矩在隋朝是位佞臣而在唐朝却 成了忠臣,不是他的品性有变化,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 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由此可知

32、君主像标杆,大臣似影子,标杆一动那么影 子就会随之而动。4 .掌握虚词则、乎、乃、何(5)(2023新编,3分)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于天下利乎异乎三子者之撰 C.乃陷入于法也尔其无忘乃父之志D.不亡何待何厌之有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第一句中的“则”,根据语境可知, “使民衣食有余”是假设,“自不为盗”是结果,“则”在此处是连词,表示因果,可译为“那 么,就;第二句是判断句,句中的“则”是副词,表示肯定,意为“就是。二者意义和用 法不同。A项不符合要求。B项,第一句是一个疑问句,“

33、乎”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语气;第二句的“乎”是介词,相当于“于。二者意义和用法不同。B项不符合要求。C 项,第一句中“乃”是副词,相当于“是”,帮助构成判断句;第二句中的“乃”是第二人 称代词,意思是“你的”。二者意义和用法不同。C项不符合要求。D项,第一句是宾语前 置句,正常语序为“不亡待何。句意是“不灭亡还等什么呢* “何”是疑问代词“什么”; 第二句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有何厌”,“何”也是疑问代词“什么”。二者意义和 用法相同。D项符合要求。故答案为D项。5 .把握文章内容,鉴赏艺术手法(6)(2023改编,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赞同封

34、德彝的意见,认为天子应该养育百姓,不应辛劳百姓以养活自己宗族, 于是将有功者之外的宗室郡王全都降格为县公。B.在讨论制止偷盗一事时,有人提出用重法治理,唐太宗认为应减轻赋税,选用清官, 使百姓衣食无忧,严刑峻法反而不能达到目的。C.唐太宗向张玄素询问政事,张说隋亡在于君王专权,以致下谀上蔽,若君王能分任 贤能之臣,考核成败,赏罚分明,一定能够大治。D.裴矩是隋朝的旧臣,本文正侧面描写结合,写出了他忠于国事、不做面从之臣、敢 于进言的形象特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A项对应原文“封德彝对曰:上曰:然。 惟有功者数人不降”,内容一致。A项正确。B项对应原文“上与群臣论止盗。安用重

35、 法邪! ”,原文中唐太宗只说了应该针对问题的根源采取对策,而没有必要使用严刑峻法来 制止盗窃,并没有说严刑峻法不能够制止盗窃。B项错误。C项对应原文“上闻景州录事参 军张玄素名,召见,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内容一致。C项正确。D项,根据最后 一段“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可知裴矩为隋朝旧臣,前文“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从正 面写出了裴矩敢于直言唐太宗之过,“上悦,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通过唐太宗的 反应及语言,以及结尾司马光引用“君明臣直”的言论,均从侧面写出了裴矩不做面从之臣 的特点,正侧面结合凸显了裴矩的形象。D项正确。故答案为B项。即大恸,陨绝于地有御史偶陈戏乐,欲遵太祖法予之杖A.B

36、.C.D.3.分析概括内容要点(3)(2020新高考n, 3分)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 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B.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 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C.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 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D.海瑞为人刚直,身后穷困窘迫。他生平以刚为主,虽然一心为民,但行事却有偏颇; 他一生清廉自律

37、,家境贫寒,死后竟至靠人凑钱殓葬。(4)(2020新高考H, 3分)海瑞在向明世宗上疏前,为什么要事先“市一棺,诀妻子”? 请简要说明。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 故皇再从三从弟及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十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 天下利乎? ”封德彝对曰:“上皇敦睦九族,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 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曰:“然。朕为天子,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 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 论止盗。或请

38、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 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 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曰:“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恐惧,唯知 禀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 不亡何待!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 ”*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冰,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 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

39、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 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官力争,不为面 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6 .分析概括人物形象(7)(2023新编,4分)唐太宗开创了 “贞观之治”,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其形象特点。答案: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善于思考,独具慧眼。心胸豁达,宽宏大度。体 恤百姓,重视民生。(每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要重点分析文中的主要事件及 人物言行。本文主要讲了四件事,分别是“废分封”“论止盗”“问政道”和“治受财”。 作答时可以这四件事为基础,分析唐太宗在这些事件中的言行,从而概括出答案。从唐

40、太宗 接受封德彝、张玄素、裴矩等的意见和建议可知他善于纳谏、从善如流。在“论止盗”这件 事中,有人建议“重法以禁之”,而唐太宗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明白“赋繁役重,官吏贪 求,饥寒切身”是民为盗的根本原因,提出“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的针对性措 施,从而取得“海内生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的治理成效,从中可见他善于思考,独具 慧眼。唐太宗治理官吏受贿时,裴矩直言其方式不当,他不仅没有生气,反而对裴矩大加赞 赏,可见唐太宗豁达大度,心胸宽广。唐太宗为了减轻百姓的负担,他将没有功劳的宗室郡 王全部降为县公,结合文中他轻徭薄赋、选用廉吏等举动,可以看出唐太宗爱民如子、重视 民生。根据以上分析,

41、分点概括,即可得出答案。7 .评价探究文中思想观点(8)(2021新高考I ,3分)文末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评价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 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答案:这句话是说臣下就像是君主的影子,随着君主的好恶而行动。(1分)司马光 意在告诫后世君主耍正道直行,起表率作用。(2分)解析: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要回答第一个问题,首先需 要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表”在这里的意思是“古代测量日影、定时刻的标杆”,引申为“标 准、表率”;“景”同“影:这句话的大意为“君主是标杆,臣子是(他的)影子:资治通 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在作品中介绍了历代君主

42、的兴亡得失供统治者借鉴。结合本 句的含意可知,司马光说这句话意在告诫君主要自正其身,起到表率作用。总结答案,按照 题干的问题分点作答即可。(9)(2018北京,5分)论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间的许多对话,如先进篇: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注】斯:就。兼人:勇于作为。参考译文:子路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 ”孔子说:“父亲和兄长还活着, 怎么可以(不先请教他们)听到了

43、就去做呢? ”冉有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应该立刻 去做J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您回答说,还有父兄在 (怎么可以听到了就立刻去做呢?);冉有问听到了(一件合于义理的事)就立刻去做吗,您回 答听到了就应该立刻去做我被弄糊涂了,大胆地请问这是什么缘故呢? ”孔子说:“冉 求总是畏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提醒他退让些J请简要概述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并说明此则短文反映了孔子怎样的思想。答案:孔子三次回答的内容分别是:孔子回答子路,听到合于义理的事,要向父亲、兄 长请教后再做;(1分)孔子回答冉有,听到合于义理

44、的事,需要立刻去做;(1分)孔子向公西 华解释,为什么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问,会有两种不同的回答。(1分)此则短文反映的是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2分)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第一问,三次回答分别对应短文三个段 落,将每个段落的大意概括出来即可;第二问对应最后一段,重点放在孔子的解释上。概括 大意时,抓住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句“闻斯行诸”,其意思为“听到就立刻去做吗”。子路和冉 有分别就这个问题请教孔子,却得到了不同的答案。孔子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引起了公西 华的疑问,孔子给出了解释:子路和冉有两人的性格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给出的答案不一 样。因性格不同而给出不同指导,符合孔子的

45、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 个体,都有差别,所以在指导别人做事的时候,要根据人的不同特点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据 此可得出第二问的答案。真题取V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嬖及工 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 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 之奉常时用乎? ”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 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 “范公庵”

46、。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生火,何足怪!”但使密 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葬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 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 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 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 戴于首日:“与刘先主如何? ”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日:“愚人村野无 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J曰:“何以戒后人? ”曰:“正 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

47、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 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 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 七十六。(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参考译文:范纯礼,字彝叟,因受父亲范件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兴建的时候, 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各县,只有永安县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件 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 一定有他的说法。”一日,众人 责问他,范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 在竟然和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 ”韩琦肯定了 他的回答。回朝后,纯礼被任用为三司盐铁判官,凭借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任遂州知州。泸 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冷静对待此事,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 姓那里征取。老百姓在家里画上他的图像,像供奉神一样地供奉他,并命名为“范公庵二 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责罚。纯礼说:“草湿就会产生火气, 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大多要判死罪,纯礼说:“因为乱糟糟的 丝杀人,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的人。纯礼 被授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