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8认识固体(苏教版)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心素养】三年级科学上册8认识固体(苏教版) 教案.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8.认识固体(教案)三年级科学上册同步备课(苏教版)核心素养能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认识固体的性质。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知道固体在外力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固体的特性不变。认识固体的性质。重点用多种方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难点教学内容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为研究对象,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并了解其性质。这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辨 认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固体,哪些不是固体;活动二,判断一些柔软的或细颗粒状的物 体是否属于固体。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认识固体,了解固体的一些性质,如有确定的 形状、体积、质量等。第二部分,想办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这
2、一部分设计了三个活动:活动一,比较哪一 组积木的体积大;活动二,比较哪一堆粉末的体积大;活动三,比较哪一个玩偶的体积 大。针对不同的固体,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大小。第三部分,判断固体形状、大小变化后,性质是否会改变。这一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 活动一,判断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是否属于固体;活动二,思考自然界的 岩石变成细沙后是否还是固体。通过这两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 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但无论如何变化,固体的特性保持不变。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课件。学生分组材料:纱巾、羽毛、面粉、积木、粉末、尺、量杯、玩偶、盐或沙子、粉笔、 纸、蜡块、铁锤、剪
3、刀、小刀、塑料垫板等。教学过程1 .出示图片:教室里的物品哪些是固体,哪些不是固体?在我们的教室里,有很多固体,比如讲台、黑板、桌椅、门窗、地板、实验柜、灯、实验器材等。但是教室里也有不是固体的物质,比如试管、烧杯、烧瓶等玻璃器皿中盛放的是液体。水管中流出的水是液体,教室里的空气是气体等。2 ,判断下列物体是否为固体。面粉食盐羽毛物体是不是固 体我的理由固体的共同性 质纱巾是虽然轻薄,但是纱巾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有确定的形状、 体积、质量等。面粉是虽然是细微的粉末,甚至好像是一股“烟”,但 是面粉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羽毛是虽然轻柔,但是羽毛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食盐是虽然颗粒小
4、,但是食盐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 量。观察显微镜下的食盐晶体,虽然体积细微,但是它也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因此食盐是固体。我们将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的物体称为固体。设计意图: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应该都能辨别得出,通过对教室里物品的指认,在了解学生对 固体概念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认识可能产生疑惑的固体,以建立正确的固体 概念和对固体特征的认识。想办法比较固体体积的大小。1 .比较积木组的体积。回想以前听过的乌鸦喝水的故事,聪明的乌鸦把地上的鹅卵石一个一个地衔起 来,放进杯子里,杯子里的水面逐渐升高,最后乌鸦喝到了水。因为鹅卵石占据了一定 的空间,所以不断加入鹅卵石导致杯子里的水
5、面不断上升。也就是说,物体都占据一定 的空间,大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大,小的物体占据的空间小。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作物体的体积。A组 B组A 组积木:1+2+1+1+1=6(块)B 组积木:1+2+3+4+3=13 (块)C 组积木:1+2+3+2+1+1=10 (块)因此,在这三组积木中,B组积木的体积最大。2 .比较粉末的体积。想要比较哪堆粉末的体积大,实际上就是比较哪堆粉末占据的空间大。可以将它们分别 倒入同一个玻璃杯中,借助尺子或画线的方法,测量杯中粉末的高度,高度高的那一堆 粉末的体积大。如:A堆粉末倒入玻璃杯后,用笔标出高度,用尺子量出高度为7厘米左右。B堆粉末倒入玻璃杯后,用笔标出高
6、度,用尺子量出高度为8厘米左右。因此,在这两堆粉末中,B堆粉末的体积大一些。3 .比较玩偶的体积。想要比较哪个玩偶的体积大,实际上就是比较哪个玩偶占据的空间大。由于玩偶是 形状不规则的物体,不方便直接测量比较,我们需要想其他办法。(1)埋盐法:先准备一个带有刻度的烧杯,根据标识在杯中加入500毫升的食盐,也就 是说食盐占据的体积是500毫升。将玩偶分别放入另一个更大的烧杯中,每次都将500 毫升的食盐倒入更大的烧杯中,确保食盐的量足够多,并能将玩偶完全覆盖住,此时读 取大烧杯中玩偶和食盐一共占据的体积数据,再用所得数据减去食盐的体积,就是玩偶 的体积。这种方法称为“埋盐法”,食盐也可以用沙子代
7、替。玩偶大烧杯中玩偶和食盐共同的体积(mL)食盐的体积(mL)玩偶的体积(mL )小能850500350小鸭800500300(2)排水法:在完全相同的两个大烧杯中分别装适量的水(水面的高度相同),分别将 两个玩偶放入两个大烧杯中,并用细木棍按至烧杯底部,使其完全浸入水中,且水不溢 出,观察两个大烧杯中水面的高度。大烧杯中水面高的玩偶体积大。注:排水法适用于不吸水的物体的体积测量。4 .比较不同固体体积的方法。固体名称积木组粉末堆不同的玩偶用到的方法数小积木的数量尺量法或画线法埋盐法或排水法通过测量这三种不同形状的固体的体积,使我们明白,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以直接测量,也可以间接测
8、量。比较积木组,可以把积木组进行拆分,采用数小积木 数量的方法进行比较:比较粉末堆的体积可以把尺子贴在杯子外侧竖直测量,也可以直 接在杯子外侧画出标记线进行比较:比较玩偶的体积,可以采取埋盐法或排水法。 设计意图:固体的形状不都是有规则的,比较出它们的体积大小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测量三种不同 形状的固体的体积,使学生明白,测量固体体积的方法有很多种,有直接测量,也有间 接测量研究固体的一些变化1.观察粉笔、纸和蜡的变化。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实验材料:粉笔、纸、蜡烛、羊角锤、剪刀、小刀等。实验步骤:(1)先观察粉笔、纸、蜡烛原本的状态。(2)用羊角锤将粉笔敲成粉笔碎末,用剪刀将纸剪成碎纸片,
9、用小刀将蜡烛切成更小的 碎块。(3)观察处理后的粉笔末、碎纸、碎蜡块。实验分析:粉笔被羊角锤敲成粉笔碎末,纸被剪刀剪成碎纸片,蜡烛被小刀切成更小的 碎块。虽然它们经过外力作用,形状、大小等改变了,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 实验结论:虽然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改变了原来的形状、大小,但仍然是固体。大自然中的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最后会变成什么?它们还是固体吗?在自然界中,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从大的岩石块逐渐变成小沙粒。大的岩石块是固 体,岩石经过风吹日晒雨淋等外力的作用改变了原来的形状、大小,变成了小沙粒,但 构成物体的质状态没有改变,仍然是固体。固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可以改变原来的形状或大小,
10、但构成物体的物质状态没有改变。设计意图:学生通常知道粉笔、纸、蜡、岩石是固体,可是当它们在外力的作用下成了粉末状后还 是固体吗?对此可能会有一定的迷思概念。在掌握了固体的概念以后,此活动引导学生 巩固和运用前面所学知识。课堂总结本课通过辨认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如纱巾、面粉、羽毛、食盐等,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 状、体积和质量,即使是细微的沙粒也是固体。通过数积木的数量比较不同积木组体积 的大小,通过测量相同容器中粉末的高度比较粉末堆的体积,通过埋盐法比较玩偶的体积。通过敲碎粉笔、剪碎纸等活动,意识到在外力作用下,固体的形状、大小发生改变后,它的性质不变。板书设计辨认教室里的固体 X辨认常见. 判断某一物体是不是固体的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丽改变形状和大小,其性质不变 /结下比较固体体积-r比较不同积木的体积 比较一堆粉末的体积 比较不同玩偶的体积判断徐 的性质 否娈化敲碎的粉笔剪碎的纸切碎的蜡岩石变成石子或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