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目标】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教学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方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新丝绸之路片头视频。2教师导入:看到黄沙万里的大漠,听到悠悠的驼铃声,此时此刻,想必大家都想去看 一看那美丽的风光,赏一赏那如醉的歌舞请问有谁知道这块神秘的土地在哪里吗?在古代, 我们把它叫做什么呢?它对于当时的中国乃至世界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来学习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课件展示导读提纲
2、1 西域是指什么地方?2张骞两次通西域的目的和结果是什么?3丝绸之路的具体路线是怎样的?4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和意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张骞通西域1 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面的地域,那么西域到底在哪呢?我们一起看图来确定一下 它的地理位置。2 提到玉门关、阳关,同学们能不能说出一些相关的诗句?联系诗句说说西域的情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让人 感受到那是个遥远的、陌生的、荒凉的地方。汉朝时,对于中原人来说,就是这么一个概念。 西汉初年,那里小国林立,人口最多的有几十万,最少的不到200人。许多国家都受到匈奴 的控制和奴役。3 知道了西域的一些情
3、况,让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本课的主人公张骞。4 这些评价并不是赞美之词,是对他曾经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贡献的真实写照,特别是他 两通西域。首先我们就来了解他两通西域的情况。5 汉武帝为什么耍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达到了吗?这次出 使西域起到了什么作用?6 虽然此次出行的目的没有达到,可遇到的挫折倒不少。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 程中遇到了哪些挫折?你最钦佩他哪一点?挫折:(1)去时扣留了十年,回来时又被扣留了一年多。(2)所到之处,有茫茫的戈壁滩,有人迹罕至的雪山峡谷,道路不熟、语言不通、缺衣少 食,非常人所能承受。(3)好不容易找到大月氏,但大月氏不愿再回来打匈奴。钦佩:(1)
4、他的执着,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不怕艰难险阻。(2)他的性格,刚毅坚强,不屈不挠。(3)有胆有识、敢于冒险、开拓进取。(4)我最佩服他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精神,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我也想成为这样的 人。教师小结:爱国、执着、刚毅、坚强、开拓进取、永不言败,言必行,行必果。这就是 成功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样的人就是我们的榜样。7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两次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可以从时间、g的还有结果三方面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课件展示时间目的结果第一次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东西夹攻匈奴虽然没有达到目的,但是 了解了西域各国概况及各 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意愿第二次公元前11
5、9年发展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友 好关系互派使节,交往日益频繁8.张骞出使西域,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怎样的重大意义?9西域和中原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不仅丰富了各族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而且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二、丝绸之路1.学生阅读教材“丝绸之路” 一节,思考: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为什么被称为“丝绸之 路”?2 根据课本丝绸之路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请你根据上图,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2)假如你是当时的商人,你会沿着丝绸之路运送中原的哪些东西到西域各国?又会把西 域的哪些东西运到中原地区?(3)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 相似的陶片,
6、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现,说明什么问题?(4) “丝绸之路是一条彪炳史册的中外交往之路”,你能说出理由吗?(1) “丝绸之路”在古代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著名陆上商贸通道。它是沟通东西方之间 经济、文化的重要桥梁,把古代的中华文化、印度文化、波斯文化、阿拉伯文化和古希腊文 化、古罗马文化联系起来,对促进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流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当今世界各国为谋求自身的经济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和交通合作,因此“丝绸之 路”也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成为以现代交通设施与服务为基础的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 的亚欧陆上经济纽带,对促进沿线各国的经贸合作、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具有
7、重要意义。3 教师投放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图,引导学生明确海上丝绸之路路线,使学生充分认 识到:无论是陆上丝绸之路,还是海上丝绸之路,都有力的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作用。图解助记“丝绸之路”示意图。三、对西域的管理1 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思考:西域都护设置的目的、时间、职责和意义各是什么?2学生依据课本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课件展示(1)目的:西汉王朝为了加强对西域的经营。(2)时间:公元前60年。(3)职责:“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 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4)意义:西域都护的
8、设置说明,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我国领 土的组成部分。巩固练习1 - 2000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1000年前,瓷器是中国的名片;500年前,茶叶是 中国的名片,其中与“丝绸是中国的名片”有关的历史事件是(C )A 文景之治B.昭君出塞C -张骞出使西域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考古印证了历史的印记。近几十年来,在我国新疆发现许多汉代的丝织品,在马来西 亚发掘出与汉代陶片纹饰相似的陶片,在印度尼西亚出土了汉代的钱币和陶器。这些考古发 现证实(C )A张骞曾出使西域B班超曾出使大秦C-陆海丝绸之路的存在D-中亚与东南亚都是中国版图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汉朝与西域的友好往来。首先是西汉时期,因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来回走了两条不同的路,所以陆上丝绸之路就有两条分支。但是西汉的商人雄心勃勃,不局 限于陆上贸易,大胆开拓海上贸易,由此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到了东汉时期,班固担任西 域都护,经营西域三十多年。张骞和班超出使西域,加强了新疆和中原地区的联系。丝绸之 路加强了汉朝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代的物产,促进了汉代国力的强盛。课后作业完成本课对应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