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陆游专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陆游专练(含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古诗文阅读陆游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哀郢(其一)陆游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注】公元1164年,张浚大举北伐,符离战败,南宋再度向金屈膝求和。1166年,陆游因“交结台 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 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灵均:屈原的字。1 .下列对这首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远接”“最长”“争强”等词语表明楚国国运由来久长,也曾有过和
2、齐晋结盟、对抗强秦的发展鼎盛时期。B.颔联以章华台歌舞之短暂与云梦泽风烟之永恒作强烈对比,写出了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反差,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C.颈联由历史的回顾转为写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败落的景象。这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是楚国衰亡 的象征。D.整首诗以议论起笔,以议论结尾,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现实景物的描写中抒发诗人炽烈 的情怀。2 .陆游这首诗的尾联和书愤一样,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句分析二者表达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史陆游夜对遗编叹复惊, 功名多向穷中立, 万里关河归梦想, 人间只有躬耕是,古来成败浩纵横。 祸患常从巧处生。 千年王霸等棋押。
3、 路过桑村最眼明。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破题,提示本首诗立足于评述古代浩如烟海的成败之事。B.颔联以对比写困境和机巧对功名、祸患的意义。C.颈联用比喻写王霸事业难以预料,回应领联。D.尾联卒章显志,其躬耕田园的想法让人不胜嘘唏。2 .诗人读史,产生了哪些感慨?请简要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筑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
4、,“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在樵风溪上和濯锦江边乘船游玩,忆起往日之事,为下面“兴”作铺垫。B.颔联写听觉,既有管弦乐声,又有杵击砧石声,“惊”字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C.颈联选取熟橘和适合过滤的酒两种意象,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勾勒,生动形象。D. “坠枝橘熟初堪翦” 一句紧扣秋的特点,描摹秋的典型景象,语言清新典雅。2.请简要赏析尾联。(6分)【答案】2.尾联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诗人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自已非常清闲,谁能看到自己每天晚上孤灯 相伴独自抒写内心的愁闷呢,表达出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之情。【1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
5、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 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 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 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 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本题中,B项,这里的“惊”字是指夜晚捣衣声惊扰了诗人的梦,让他回到现实之中,对以往生活再生 留恋之情,故选项中“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表述不正确。故选B。【2
6、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 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本题中,尾联“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的意思是:不要说我身闲无事,我还每夜在孤灯下独自一个写抒 发凄凉、愁闷情绪的诗。“清愁”二字直抒胸臆,形象生动地表达出诗人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之情。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题老学庵壁陆游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茄只数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
7、。 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二同时充满生活气息。2.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1 . C2 .从诗歌首联和尾联看,诗人生活窘迫,心生忧愁;从颈联看,诗人一方面因年事已高,晚上本来
8、 就睡不好觉;另一方面,更因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百姓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诗人感到忧【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属于综合考查题,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 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 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本题:C项“依然感到高兴”错,原诗颈联“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 眠。”其实是说国土沦丧,百姓却安于现状,只有高兴,没有愁叹,所以诗人为此担忧。“衰老形枯”和“少睡眠”说明他的情感基调是悲伤的。故选C。【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
9、基本能力。解答时要结合诗歌内容,从诗句中找出关键性信息进行分析。本题:“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是说自己日夜读书的缘由。两个原因,一是“太平时期”老 百姓只有高兴而无愁叹,二是自己年岁大了,晚上本来就睡不着觉。这两句有着客观的因素,也有着诗 人的忧虑。陆游所处的时代是金兵已经占领宋国的北方领土,宋国统治者偏安江南,绍兴一带自然是“太平”无战事的,但是陆游是个杰出的爱国者,内心一腔热血,想的就是北伐中原、收复失地,身临 抗敌前线的生活经历是他终身的骄傲,因此他对偏安江南的所谓“太平”是忧心忡忡的。但是他又改变 这种状态,诗人拳拳爱国心、报国志无处伸展,无奈只有寄情于诗书之中。“衰老形枯少
10、睡眠”应该说的 是实况,陆游退居山阴时已是七十岁上下了。说“衰老形枯”也不过分,至于”夜读“则已经是陆游的 读书习惯了,陆游诗中写到“夜读”的诗实在太多。此不仅反映陆游好学的生活场面,而且透过此联, 我们还可以看到诗人当时极端郁闷的心情。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孤灯无焰穴鼠出, 壮日自期如孟博,不然短楫弃家去,高城传漏过三更。枯叶有声邻犬行。残年但欲慕初平。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东汉范滂,字孟博。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黄初平。神仙传 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枕上作”统领全诗,整首诗
11、四联分别描写了诗人夜不成寐所听所见与所思。B .颔联将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作对比,从听觉角度刻画了诗人的静夜不寐。C.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人生与心理历程。D .首联的“一室幽zlAtH和颔联的“孤灯无焰”描写了内室的幽暗,表现深夜的凄清。2 .有人认为此诗与书愤抒发的情感迥异,你赞同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 . B2 .不赞同。此诗与书愤都是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此诗前四句写诗 人孤夜无眠,烘托出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悲愤,颈联流露了诗人早年希望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晚年希 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的想法,尾联表面上写要泛
12、舟江湖、与清风明月为伴,看似超脱,实是激 愤之言,意在抒发暮年壮志难酬之意。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滴茗脩然自适陆游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击填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注滴茗:煮茶。这句的意思是,天下太平,诗人身在陋巷,和乐安闲。击壤:古游戏名。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J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从家乡湖光山色写起,以吴松相衬,赞美家乡山水清雅美妙至极。B.诗人想象回到家乡后安闲自在的生活,剖瓜烹茶
13、,瓜冷茶香,意趣横生。C.诗人将“壮心”与“狂态”前置,既符合格律要求,也有强调的作用。D.诗人用帝尧之世老人击壤而歌的典故抒情言志,简洁含蓄,意蕴深远。2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 (3 分)B2.(6分)本诗后两联表达了作者内心激昂不平,希望获得明君赏识的渴盼之情。诗人“自笑”年老壮志 犹存,“极知”自己的狂妄不为世所容,表明内心的激昂不平;虽可安享生活,仍希望亲逢尧舜那样的明 君,表达对获得赏识的渴盼。评分参考:答出感情给3分;简要分析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 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一丛花陆
14、游仙妹天上自无双。玉面翠蛾长。黄庭注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窗明几净,闲临唐帖,深炷宝奁香。人间无药驻流光。风雨又催凉。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绿蓑青 箸,秋晚钓潇湘。注黄庭:指黄庭经道教养生修仙专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玉面”句为肖像描写,写出女子面色如玉、翠眉修长的美丽形象,与首句的“自无双”照应。B. “闲临”两句通过描写仙姝在熏香的房间里临摹唐帖、对镜自照,表现了她内心的闲适。C. “人间”句抒发了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无奈;“风雨”句一语双关,暗含词人备受摧残的不幸。D.结尾三句展开想象,描绘了披绿蓑戴青箸、垂钓于潇湘的场
15、景,表达了同心上人相伴江湖的渴望。2.下片“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答案:1 (3分)B(曲解诗意,“闲适”有误,根据作品可知,“闲临”两句表现了她内心的孤寂和百无聊赖。)2、(6分)对心上人的怀念。词人渴望与逝去的心上人重逢,表现了对她的深切怀念。对二人昔日美 好生活的眷念。词人期盼与心上人共话清都旧事,表达了对他们曾经的美好生活的眷念。对二人生死 相隔的哀痛。词人感叹尘世劫难使二人生死殊途,阴阳两隔,内心十分悲痛。(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秋
16、思陆游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凤凋木叶流年晚,秋入窗扉病骨苏。信步出门湖万项,季鹰不用忆藐妒注1.A.B.C.D.2.【注释】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藐菜羹和妒鱼脍而辞官还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首联的“叹”和“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抱负未成的感慨。颔联写诗人虽有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之感,但还是乐于安享现实的闲适生活。颈联中“风”“木叶”的意象蕴含秋思,“病骨苏”点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颈联和尾联借景抒情,还运用典故,诗人将景物和情感融为一体,令人动容。面对金人入侵中原、朝廷偏安一隅的现实
17、,面对南渡任地方官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境遇,辛弃疾 曾写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其中有词句“休说妒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词中的“休说” 与本诗尾联中的“不用”分别蕴含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 B2.辛词中的“休说”意为“不要说。辛弃疾表达了不会像张翰那样为想念家乡美味而弃官,寄寓了 词人有家难归的乡思和壮志难酬的无奈。陆游闲居湖边,不用辞官,湖中就有藐菜和妒鱼。体现了诗 人对闲居的不甘心,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收复中原的理想。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暮春陆游数间茅屋镜湖滨, 燕去燕来还过日, 开编喜见平生友, 自笑灭胡心尚在,万卷藏书不救贫。 花开花落即经春。
18、照水惊非曩岁人。 凭高慷慨欲忘身。【注】开编:打开书。曩(ndng):以往,从前。曩岁:往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3.1.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D首联“数间茅屋”可见生活清贫,而“万卷藏书不救贫”语带夸张中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颔联对仗工整,将时序匆匆,浓缩在燕之来去、花之开落中,并点出暮春之意。全诗构思很见匠心,后半首紧承前半首,且有照应之妙,如颈联内容上与首联和额联都有照应。体裁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风格上,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作;语言上,诗歌用语质朴,不事雕琢。解析:D. “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作”说法错误,应该是现实主义诗作。
19、2“万卷藏书不救贫。诗人虽然饱读诗书,满腹才华,却无处施展,可读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愤 懑;颔联和“照水” 一句,感叹时光流逝,深含年华易逝的悲慨和虚度年华的惆怅心情;“开编”句说打开书卷阅读,如遇平生向慕的古人,传达出与古人神交的喜悦和满足;尾联是诗歌主旨所在,诗人当年雄心不改,欲舍身报国却又无可施展,徒留无奈的自嘲自叹。解析:前两句,诗人概述归家后生活的清贫。陆家世代诗书传家,藏书丰富,但生活比较清贫,“万卷藏 书不救贫”既是诗人对一家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可读出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 和愤懑。颔联“燕去燕来还过日,花开花落即经春”,诗人抓住有特征的物候变化,一鸟一花,一
20、动一静,生 动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颈联写在物候变化中读书成了诗人生活的重要部分,打开书本,古圣先贤,良师益友都在眼前,诗 人的生活、诗人的感情都与书本交织在一起,传达出与古人神交的喜悦和满足。在与书为伴的过程中, 岁月天天流逝,人也一天天衰老,“照水惊非曩岁人”,一个“惊”字写出了诗人对岁月催人老的慨叹。末两句,诗人以自嗨的口气抒发了自己抗敌报国的豪情。尽管诗人罢官归家,退居林下,且已年11 古稀,贫病交加,但灭胡的雄心尚在,自己也曾登高远望,慷慨悲歌,希望能够舍身报国,但这只是空 想而已,这“自笑”二字饱含着诗人辛酸的自嘲,意味深长,既表现了诗人执着深厚的爱国感情,又流 露了壮志难酬的郁
21、闷感叹,还间接地揭露了权贵们苟安妥协的嘴脸。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感愤陆游今皇神武是周宣,谁赋南征北伐篇?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羊羊。【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冬,时年59岁的陆游已退居于山阴家中。周宣:即西周周宣王,他 任用贤臣仲山甫等人讨伐
22、周边部族,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京洛:指北宋都城汴京和洛阳。永昌陵:指宋太祖赵匡胤陵墓,在今河南省巩义市。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题目可知本诗为感怀诗,诗人表达自己对国家政事的看法,抒发浓郁深沉的感慨。B.首联诗人把宋孝宗比作周宣王,赞美皇帝神武,只是遗憾当朝缺乏能征善战贤臣。C.颔联写四海之内百郡山川为宋土,这是天命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信心与期待。D.颈联写当权的大臣们拘守“合约”、不愿北伐,有志报国之士宏愿落空、虚度年华。2.本诗和陆游的书愤,两首诗尾联所运用的手法、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秋思陆游半年闭
23、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 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 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注】列圣:指历代帝王。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秋砧:秋日捣衣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一直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B.首联两句作者采用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C.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天下。
24、2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秋兴陆游樵风溪上弄扁舟,濯锦江边忆旧游。豪竹哀丝真昨梦,爽砧繁杵又惊秋。坠枝橘熟初堪翦,浮瓮酪香恰受蔡。莫道身闲总无事,孤灯夜夜写清愁。注豪竹哀丝:指管弦乐。蔡:滤(酒)。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自己在樵风溪上和濯锦江边乘船游玩,忆起往日之事,为下面“兴”作铺垫。B.颔联写听觉,既有管弦乐声,又有杵击砧石声,“惊”字写出诗人的惊喜之情。C.颈联选取熟橘和适合过滤的酒两种意象,分别从视觉和嗅觉的角度勾勒,生动形象。D. “坠枝橘熟初堪翦” 一句紧扣秋的特点,描摹秋的典型景象,语言清新典雅
25、。2.请简要赏析尾联。(6分)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题老学庵壁此生生计愈萧然, 万卷古今消永日, 太平民乐无愁叹, 唤得南村跛童子,架竹苫茄只数椽。昏晓送流年。衰老形枯少睡眠。煎茶扫地亦随缘。【注】此诗为陆游晚年蛰居故乡山阴时所作,此时金兵已占领北方领土,宋朝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述了老学庵的概况,由竹子搭建、茅草覆盖而成,十分简陋。B.诗人把老学庵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可以在书斋中读书度过一整天。C.颈联写诗人虽年老退居山阴,可看到百姓生活太平无忧,依然感到高兴。D.尾联是对诗人日常生活境况的描述,照应首联中的“萧然。同时充满生活气息。2
26、.诗人为什么“少睡眠”?请根据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枕上作陆游一室幽幽梦不成, 孤灯无焰穴鼠出, 壮日自期如孟博, 不然短楫弃家去,高城传漏过三更。枯叶有声邻犬行。残年但欲慕初平。万顷松江看月明。【注】孟博:东汉范滂,字孟博。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黄初平。神仙传 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题目“枕上作”统领全诗,整首诗四联分别描写了诗人夜不成寐所听所见与所思。B .颔联将穴鼠出行和犬踏枯叶的声音作对比,从听觉角度刻画了诗人的静夜不寐。D .首联的“一室幽C .颈联将“壮日”和“残年”相对,几十
27、年的光阴跨度暗含了诗人人生与心理历程。和颔联的“孤灯无焰”描写了内室的幽暗,表现深夜的凄清。2 .有人认为此诗与书愤抒发的情感迥异,你赞同吗?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看法。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渝茗脩然自适陆游镜湖清绝胜吴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开碧玉,茶香铜碾破苍龙。 壮心自笑老犹在,狂态极知人不容。击壤穷阎歌帝力,未妨尧舜亦亲逢。注滴茗:煮茶。这句的意思是,天下太平,诗人身在陋巷,和乐安闲。击壤:古游戏名。据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记载:“帝尧之世,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九十老人,击壤而歌J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从家乡湖光山
28、色写起,以吴松相衬,赞美家乡山水清雅美妙至极。B.诗人想象回到家乡后安闲自在的生活,剖瓜烹茶,瓜冷茶香,意趣横生。G诗人将“壮心”与“狂态”前置,既符合格律要求,也有强调的作用。D.诗人用帝尧之世老人击壤而歌的典故抒情言志,简洁含蓄,意蕴深远。2.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6分)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一丛花陆游明几净,闲临仙妹天上自无双。玉面翠蛾长。黄庭注读罢心如水,闭朱户、愁近丝簧。唐帖,深炷宝奁香。人间无药驻流光。风雨又催凉。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何如伴我,绿蓑青 箸,秋晚钓潇湘。注黄庭:指黄庭经道教养生修仙专著。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
29、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玉面”句为肖像描写,写出女子面色如玉、翠眉修长的美丽形象,与首句的“自无双”照应。B. “闲临”两句通过描写仙姝在熏香的房间里临摹唐帖、对镜自照,表现了她内心的闲适。G “人间”句抒发了时光流逝、生命衰老的无奈;“风雨”句一语双关,暗含词人备受摧残的不幸。D.结尾三句展开想象,描绘了披绿蓑戴青箸、垂钓于潇湘的场景,表达了同心上人相伴江湖的渴望。2.下片“相逢共话清都旧,叹尘劫、生死茫茫”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十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秋思陆游人生四十叹头颅,久矣心知负壮图。未死皆为闲日月,无求尽有醉工夫。凤凋木叶流年晚
30、,秋入窗扉病骨苏。信步出门湖万项,季鹰不用忆藐妒注1.A.B.C.D.2.【注释】季鹰,张翰字季鹰,西晋文学家。张翰躲避乱世,因想念家乡的藐菜羹和妒鱼脍而辞官还乡。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首联的“叹”和“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年华已逝、抱负未成的感慨。颔联写诗人虽有借酒浇愁的无可奈何之感,但还是乐于安享现实的闲适生活。颈联中“风”“木叶”的意象蕴含秋思,“病骨苏”点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颈联和尾联借景抒情,还运用典故,诗人将景物和情感融为一体,令人动容。面对金人入侵中原、朝廷偏安一隅的现实,面对南渡任地方官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境遇,辛弃疾 曾写下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其中
31、有词句“休说妒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辛词中的“休说” 与本诗尾联中的“不用”分别蕴含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暮春陆游数间茅屋镜湖滨, 燕去燕来还过日, 开编喜见平生友, 自笑灭胡心尚在,万卷藏书不救贫。 花开花落即经春。 照水惊非曩岁人。 凭高慷慨欲忘身。【注】开编:打开书。曩(ndng):以往,从前。曩岁:往年。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数间茅屋”可见生活清贫,而“万卷藏书不救贫”语带夸张中满含辛酸的自我解嘲。B.颔联对仗工整,将时序匆匆,浓缩在燕之来去、花之开落中,并点出暮春之意。C.全诗构思很见匠心,后半首紧承前半首
32、,且有照应之妙,如颈联内容上与首联和额联都有照应。D.体裁上,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风格上,这是一首浪漫主义诗作;语言上,诗歌用语质朴,不事雕琢。2.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高考古诗文阅读陆游专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哀郢(其一)陆游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离骚未尽灵均恨,志士千秋泪满裳。【注】公元1164年,张浚大举北伐,符离战败,南宋再度向金屈膝求和。1166年,陆游因“交结台 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 夏,他从家乡出发,
33、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灵均:屈原的字。1 .下列对这首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用“远接“最长”“争强”等词语表明楚国国运由来久长,也曾有过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的发展鼎盛时期。B.颔联以章华台歌舞之短暂与云梦泽风烟之永恒作强烈对比,写出了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反差,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C.颈联由历史的回顾转为写景,描绘了一幅凄凉败落的景象。这既是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又是楚国衰亡 的象征。D.整首诗以议论起笔,以议论结尾,中间两联写景,在对历史的追忆和现实景物的描写中抒发诗人炽烈 的情怀。2 .陆游这首诗的尾联和书愤一样,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请分别结合诗句
34、分析二者表达的含义。1. D2.哀郢尾联的“灵均恨。运用了屈原的典故,既强调了屈原在离骚中无法尽情宣泄的家国之 恨,也借屈原的千古遗恨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表达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对屈膝苟安、腐败昏原的 南宋朝廷的怨愤。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运用了诸葛亮的典故,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追慕先贤的业绩,既表 达诗人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也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解析】1 .本题考核擦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以议论起笔,以议论结尾”错误。应是“以记叙起笔,以抒情结尾”。故选D。2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表现手法以及表达的情感的把握能力。哀郢尾联在前面对比
35、的基础上道出了本诗的主旨。离骚还没有写尽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满 腔悲愤,屈原的爱国深情,千秋之后仍深深地感染着像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以致不能自已,泪满衣 裳。“灵均”是屈原的字,“灵均恨。既是屈原在离骚中所无法尽情宣泄的家国无穷之恨,也是陆游 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与屈原共命运的叹息。因为爱国而获罪的陆游,把屈原引为异代知音,对屈原的 不幸遭遇有着深切的同情和强烈的共鸣。所以运用屈原的典故,借以表达了对国土丧失的痛惜,对屈膝 苟安、腐败昏鞍的南宋朝廷的怨愤。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 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用典明志,运用了诸葛
36、亮的典故,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追慕先贤的业 绩,叹息南宋朝廷中就没有一个可以与之相比之人,表达了诗人对朝廷不思恢复中原的气愤和一腔郁愤 的爱国之情,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读史陆游夜对遗编叹复惊, 功名多向穷中立, 万里关河归梦想, 人间只有躬耕是,古来成败浩纵横。 祸患常从巧处生。 千年王霸等棋秤。 路过桑村最眼明。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破题,提示本首诗立足于评述古代浩如烟海的成败之事。B.颔联以对比写困境和机巧对功名、祸患的意义。C.颈联用比喻写王霸事业难以预料,回应领联。D.尾联卒章显志,其躬耕田园的想法让人不
37、胜嘘唏。2 .诗人读史,产生了哪些感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 .A(”本首诗立足干评述古代成败之事错误。“万里关河归梦相”说的是自己的痛苦,”人间只有躬耕 是,路过桑村最眼明”说的是自己的向往。)2 .感伤历史往事的。诗人因阅读历史典籍而感叹成败之事浩如烟海,穷达祸福相伴相生,王霸事业如 棋不定。悲慨自身及国家命运。诗人由史及今,认为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象,从而流露出对自己壮志未 酬、报国无路,以及祖国没能统一的悲慨。向往田园生活。因理想得不到实现,而认为只有躬耕田园才是正确明智之举,因而路过桑村眼睛才最 为明亮。(每点2分)【解析】“夜对遗编叹复惊,古来成败浩纵横意思是:我在深夜
38、研读史书,古往今来成败之事浩如烟 海,真是令人吃惊啊。令人感叹的是“功名多向穷中立,祸患常从巧处生”,功名往往在困境之中取得, 祸患往往相伴相生。“千年王霸等棋秤“,王霸事业亦如棋局一样难以预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感 伤之情。“万里关河归梦想。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象。诗人心系天下,可收复万里关河只能在梦中想 象,无法在现实中实现,表达了对壮志未酬、报国无路,以及祖国没能统一的悲慨。“人间只有躬耕是,路过桑村最眼明”意思是:人世间恐怕只有躬耕田园才是明智的选择吧,路过桑村 时眼睛才最明亮。表达了诗人因理想得不到实现而认为只有归隐田园才是明智之举。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破阵子
39、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第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2.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1. D2.看破虚幻的世界,放弃过往的无谓名利。
40、体现出作者处世豁达的人生态度,旷达自然,超凡脱俗。 穿着蜡屐登山率真地饮酒,带上筑杖自在地行走,身体自由,心灵宁静。体现出作者宁静从容的心 境,诠释着作者退居后乐观淡泊的精神追求。闲暇之时在溪边题诗,听着远处传来烟霭外采菱人的歌声。写作者对官场失望之后徜徉在山水之间, 不问世事,抒写闲适情趣,力求解脱之道的旷达胸怀。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感愤陆游今皇神武是周宣,谁赋南征北伐篇?四海一家天历数,两河百郡宋山川。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土虚捐少壮年!京洛雪消春又动,永昌陵上草羊羊。【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十年冬,时年59岁的陆游已退居于山阴家中。周宣:即西周周宣王,他 任用贤臣仲山甫等人讨
41、伐周边部族,使衰落的周王室权威得到恢复。京洛:指北宋都城汴京和洛阳。永昌陵:指宋太祖赵匡胤陵墓,在今河南省巩义市。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题目可知本诗为感怀诗,诗人表达自己对国家政事的看法,抒发浓郁深沉的感慨。B.首联诗人把宋孝宗比作周宣王,赞美皇帝神武,只是遗憾当朝缺乏能征善战贤臣。C.颔联写四海之内百郡山川为宋土,这是天命所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信心与期待。D.颈联写当权的大臣们拘守“合约”、不愿北伐,有志报国之士宏愿落空、虚度年华。2.本诗和陆游的书愤,两首诗尾联所运用的手法、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 B 2本诗尾联运用了寓情于景(
42、象征)手法,表达了重振太祖雄风、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书愤尾联以 诸葛亮自比,追慕先贤的业绩,表达诗人恢复中原之志无法实现的悲愤。【解析】。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 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本题 选不正确的一项。B项,“赞美皇帝神武”错误。首联两句的意思是,希望孝宗皇帝能像周宣王一样任用 贤才北伐,从而收复中原。不是赞美皇帝。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比较鉴赏的能力。比较鉴赏题有如下设题角度:从大方面看,比较阅读题一般从“求同”、 “求异”两个方面来设计问
43、题;从小方面看,可以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本题要求分析两首诗尾联所运用的手法、抒发的情感的不同之处。解题时先 理解尾联的内容,再分析手法和情感。本诗尾联的意思是,北宋都城汴京和洛阳冰雪消融,春意萌发, 宋太祖陵墓上的草茂盛的生长。运用了寓情于景(象征)手法,大地回春,雪消草长,春草的茂盛象征 着生机,表达了重振太祖雄风、收复中原的坚定信念。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 间”的意思是,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尾联以诸葛亮自比,追 慕先贤的业绩,表达诗人恢复中原之志无法实现的悲愤。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秋
44、思陆游半年闭户废登临,直自春残病至今。帐外昏灯伴孤梦,檐前暴雨滴愁心。中原形胜关河在,列圣忧勤德泽深。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注】列圣:指历代帝王。大梁:北宋都城开封的古称。秋砧:秋日捣衣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叙事,作者说自己秋日里不去登高望远,而在这半年中一直闭门养病,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B.首联两句作者采用倒装的写法,次句点明自己“半年闭户废登临”的原因:从晚春至今都抱病在身。C.颔联描绘了一幅画面感强的秋夜难眠图,用“昏灯伴”“寒雨滴”衬托了作者的孤老之状和愁苦之深。D.颈联写中原山河壮美,地势险要,希望南宋朝廷像历代明君那样忧劳国事,守住中原,恩泽
45、天下。 2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 . D2 .想象中原遗民被外侵敌侵占,处于悲苦流泣之中;秋日时节,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的捣衣声,让人 思念流离失所的亲人。表达了诗人的故国之思(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希望南宋朝廷能够恢复中原的愿 望。【解析】【14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 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 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 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
46、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 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守住中原,恩泽天下”分析 错误,从诗歌的创作背景及现实情况来看,南宋朝廷己偏居江南,中原己被金国占领。“中原形胜关河 在,列圣忧勤德泽深。颈联陆游所写是希望南宋收复中原大好河山。【15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这首诗的尾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这是考查理解句子含义和分析诗歌情感 的能力。首先要破译尾联诗句,把握表层含义,“遥想遗民垂泣处,大梁城阙又秋砧。尾联是说想象中 原移民在被外敌侵占的地方悲苦哭泣,北宋的故都大梁城外又响起秋天捣洗衣服的声音;然后结合诗人 生平和时代背景,理解主旨来分析深层含义。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 陶,他的作品中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陆游坚持抗金,讨伐投降派,抒发慷慨激昂的报国热情和壮 志未酬的悲愤。陆游年轻时就以慷慨报国为己任,把消灭入侵的敌人、收复沦陷的国土当作人生第一要 旨,但是他的抗敌理想屡屡受挫。于是,他的大量诗歌,既表现了昂扬的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