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宜昌:绿水乡韵古城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宜昌:绿水乡韵古城新.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宜昌:绿水乡韵古城新 活动也丰富多彩,沿水江畔九码头的杂耍摊,沙滩坪坝的小曲评弹,解放路的汉剧院与东门口的灯影子戏,大凡都存在老一辈的记忆里。 当年说评书的就在陶珠路那一块,时时常有嘹亮的唱词飘下来,绕在类似吊脚楼的茶居水阁的画梁中。任何一家茶居都是雕镂的窗棂,透着微甜的气息,硬木圆桌铺着细密的桌布。呷茶听书的三教九流抱起大瓦壶仰起颈猛喝,茶水从两腮淌下,仅为解渴。说书人在讲坛上一拍惊堂木,“诸位看官”便是起先,水浒说唐薛仁贵在此重复上演。除了茶馆、酒楼,也有人在码头搭棚说评书,极为喧闹。 自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辟宜昌为通商口岸,纯粹的码头文化中被涂上了一抹困难的颜色。航运快速发展
2、,时有“九帮三十六码头”之称。宜昌开埠旧影中讲到,当时洋码头与老码头相接,依次是招商局码头、大阪洋行码头、隆茂洋行码头、海关码头等。郭沫若在初出夔门中就有这样的文字:“宜昌的江面飘着万国旗”。 这一切给三峡人带来巨大的苦难,洋船入侵,强行夺走两岸渔坊,对长江上游经济的剧烈冲击可想而知,传统木船无力与洋船竞争,船主败尽家业,船工失业,两岸纤夫力夫的生活水深火热。即便如此,土生土长的宜昌人深爱着这片热土,他们照旧坚韧不屈地劳作在峡江与码头之上。民国初年,宜昌城大约有10万人口,其中靠码头吃饭的就有两万多,他们大都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用血汗钱养家糊口,再加上来自各方的压迫榨取,生活之艰难可想而知。船工
3、纤夫们沿江缓行,艰难走过历史岁月,直到今日,那峡江号子中依旧流淌出民众不屈的坚毅与韧性。 抗战中,在宜昌的码头,曾经出现过万人跪扶张自忠将军灵柩登轮的感人场景。宜昌沦陷后,民众抢运下大批人员、设备与物资入川,只给日寇留下空城,上演了一出悲壮的民族救亡之剧。三峡人对这段历史与蒲兰田君纪念碑(此君强行攫取了长江上游通行证)的感情一样,始终非常困难。他们没有遗忘那段苦痛与抗争的历史,也没有完全否定蒲兰田们开拓的轮船运输的功绩。历史与石碑的存留就是把功与过自自然然呈现出来,除了静默回望过去、守望今日,还要热切地期望将来。 青山绿水酿造的鲜活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若干个头衔勋
4、章一般装饰着宜昌的华服。葛洲坝、三峡工程的建立,给宜昌带来振兴;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使宜昌站在了新的腾飞点。 除了三峡工程、葛洲坝工程、清江隔河岩工程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外,还有那些镶嵌在水利水电网上明珠一样的小水电工程体系,它们是宜昌水利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一部分,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山区脱贫致富起到了不行估量的作用。 宜昌的中小河流水能总隐藏量达到175万千瓦,超过1万千瓦的有香溪河、九畹溪、黄柏河等27条河流,套用当地一句趣谈:“咱们的长江啊,包括它的各个支流,一滴水从源头跑到下游,过那么多水电站,一滴水就是一分钱!” 醇厚水土浸透的鲜甜,属于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这里生活味道极其浓郁,豐
5、饶醇厚的文化不再只是夹在史籍方志中的书签,它们变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巴楚文化的独特性与包涵性与老百姓的生活浑然一体,融进一粥一饭、一言一行之中,不仅本色不失,还接纳了多数“他的”“新的”,图的是日常的便捷与舒坦、怡然与鲜甜。 渐渐地,这种鲜甜融入了蒸蒸而上的旅游文化。有滋有味的城市生活引得游人流连忘返,本土美食应有尽有,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小面、热干面、萝卜饺子等几十个种类的“过早”食品,醇美鲜香;彭孝子为母卧冰求虾的故事,使你在喝下冰凉细嫩、滑糯清爽的“彭桂花凉虾”时,还能平添一份感动;过去卖糖人挑着大块糖饼走街串巷的场景不再,而今敲糖裹上洁白的糯米粉傲慢地站上了专柜台面。除此之外,以柑橘
6、、核桃、板栗为代表的果品,以腊肉、腊香肠、腊蹄膀为代表的腊味,以豆豉、鲊辣椒、懒豆腐为代表的农家菜,都以其地道的风味招徕多数游人。 除了城市旅游,风情独特的景区也吸引了中外的观光客。宜昌市是全国11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2000年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列。境内共有9处国家级AAAA级景区,其中三峡观坝旅游区、三游洞风景区与西陵峡口风景名胜区,著名遐迩。 翻旧立新的腾飞 宜昌是长江流域内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此地江山连蜀楚,天钟神秀在西陵”,也是整个湖北最为精致的城市之一。说到城市发展规划,宜昌人明白居家过日子的实际,他们虽酷爱传统文化,但更追求握在手中的那捧实惠的生活。老城变新城,仿佛只在挤眼
7、之间,城区内跟不上新时代步伐的“旧物”几乎被涤荡一尽。早期宜昌,码头外隔着老城墙粗重的弧线,城墙古老而残缺,布满历代斑斑驳驳的伤痕。城墙里边,密密麻麻全是低矮的飞檐式建筑,以吊脚楼为主。老房子与老街一体,中间枝枝杈杈藏着幽深的巷子,那里有老宜昌人共同的记忆。 老街已所剩无几。在沿江大道上还存留一老巷子,虽不能说硕果仅存,却也是凤毛麟角。巷子叫邮政巷,因曾在此设立邮政局而得名,墨绿的瓦头、斑驳的大字显得朴拙而又温厚,蓊郁的参天古树矗立在巷子口。细巷长长的、瘦瘦的,曲曲又弯弯,幽光发亮的青石路细致从容地向深处延长进去,润泽的墙面上铺满了青翠的爬山虎,绿叶之下当年刷上的“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大字依
8、稀可见,墙的上端还挂着茶肆的红灯笼。邮政巷另一头的老阁楼都被拆除,砖混结构的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又一座座被重新规划,老房子的居民现已分散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新城早就建起,老城立即跟上脚步,成为新的新城。这里的风格统一,不再是新旧之间,而是新与新之间了。亚栈路被拓展成港口文化一条街,百年前的英伦风情在此再现。二公路与解放路之间耸立着天主教堂,圣诞节时人群攒动,要的是应景的喧闹。过去荒芜的铁路坝换身活力四射的商业中心,夷陵广场、均瑶广场放开怀抱,国贸大厦、东方杰座、宣化大楼如雨后春笋。城市环境宜人,住房条件不断改善,从解放前的棚屋,到公房时代的单元楼,从“房改房”时的私有宿舍,再到新千年以来整齐的
9、现代住宅小区,花园别墅、空中庭院、高层板式等国际化、多元化风格的建筑走入宜昌人的日常生活。 儿童公园、东山公园、松湖公园,在铁灰的钢筋水泥中给人们带来葱郁的绿荫。宜昌作为园林城市,目前城区主要街头路段绿化面积己达25万平方米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至10.53平方米左右,百里洲的梨花、牛轧坪的松柏等都是注意生态、环境爱护的累累硕果。 宜昌这颗东部的明珠,无论怎么发展,无论如何现代,都是那么疼惜自己的羽毛。它走的是一条“清洁”无烟之路,除了占据肯定比例的造纸与磷化工外,几乎全是诸如纺织类的轻工业、新型建材产业、绿色健康食品产业以及新医药产业等。当然,还有属于重头戏的旅游业与水电产业。 从磨基山上极目远眺,整个宜昌城尽收眼底。远处江面上,夷陵大桥、宜昌长江大桥、西陵大桥等珠链一样串在流水的脖颈上,规划完整的防护堤使江滩与聚居地分隔开来,近处大地上高楼直入宵端,商厦云集。这颗漂亮绚丽、生气勃勃的现代都市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第6页 共6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第 6 页 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