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卷附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卷附答案解析.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2024学年临沂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入学摸底检测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关于中国古代有无悲剧的问题,最先并没有在中华本土引起辩难,而是在域外文化界发生了争议。十八 世纪三十年代,赵氏孤儿的法文简译本在杜赫德编的中国通志上刊出时,编者竟鄙薄说:“在中 国,戏剧跟小说没有多少差别,悲剧跟喜剧也没多少差别”,“中国戏剧不遵守三一律”,“也不遵守当时 欧洲戏剧的其他惯例,因此不可能跟当时的欧洲戏剧相比然而嗣后不久,英国的李却德赫尔德却辩 驳道:“赵氏孤儿就它的布局或者结构来谈,跟希腊悲剧是很相近的“,双方的观念,针锋相对,
2、可 以看作是当时西方文化界在中国古代有无悲剧问题上的舆论的代表。中国的问题,终不会永远只由外国人去谈论、裁决。1904年,蒋观云发表了中国之演剧界,率先引 进“悲剧”概念并极力推崇悲剧是“有益人心”的伟业,但在总体上却认为:“我国之剧界中,其最大缺憾, 诚如普者所谓无悲剧。”1912年,王国维的宋元戏曲考问世,明确断言元代“有悲剧”,并具体指出“其 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蒋、王的文章揭开了由中国人 自己判定中国古代有无悲剧的学术论战历史的第一页。这场论战,自1904年迄今,一直没有停止,而论战的关键在于确立怎样的判定中国古代悲剧的科学标准。 1980年5月,国内
3、部分文艺理论专家第一次就判定中国古代悲剧的科学标准进行理论上的深入讨论,提 出了“人物典型说,“悲主喜宾说,“审美情感说,等五种观点。尽管“五说”莫衷一是,却大都注意了从中国 古代戏曲的实际出发,试图用最精练的语言,表述中国悲剧的基本民族特征。只是这“五说”有意无意地 绕过了早已构成体系的西方悲剧理论的门墙。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历来被认作是西方悲剧理论的经典。诗学中关于悲剧的两大原则性界定 其一,只有身世显赫的大人物才能充当悲剧的主角;其二,悲剧的结尾只能是“由顺境转入逆境”常 常使我们望而生畏,自愧弗如。这显然是一种未能完全知己知彼而轻易妄自菲薄的心态。超然客公众号 不错,作为西方悲剧范型的古
4、希腊悲剧都是以名声显赫的著名人物充当悲剧主角。但在西方悲剧史上, 这一法则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复兴和嗣后的启蒙运动时期,这一传统观念便有所突破。特别是到 启蒙运动时期,创作上出现了第一部市民悲剧莱辛的萨拉萨姆逊小姐,于是宣告了仅由身世显 赫的大人物独霸悲剧剧坛的历史的结束。因而在西方悲剧的“变革”中,大人物和小人物一齐登上了悲剧 舞台。如果我们再将审视的目光投向中国古代剧坛,便不难发现,中国古代戏曲中,既有以大人物为主 角的悲剧,如汉宫秋梧桐雨等,也有以小人物为主角的悲剧,如窦娥冤雷峰塔等。仅 就这种意义而言,中国古代悲剧可谓毫不逊色。中国无悲剧论者,往往认为“先离后合,始穷终达,这是中国
5、剧的常套“,其结局必终于团圆”,并以此 来否定中国古代悲剧的存在。其实,拿诗学中关于悲剧结尾只能是“由顺境转入逆境的模式来规范, 中国古代戏曲中一般被认可为悲剧的作品,也有并不是“终于团圆”的。例如梧桐雨第四折,就只写 到唐明皇幸蜀还京,独自退居西宫后对杨贵妃的苦苦思量,让全出戏在雨打梧桐、泪染龙袍的悲凉、凄 清境况中落下了帷幕。汉宫秋第四折,也只是在汉元帝独返咸阳,孤处昭阳,闻雁叫而增悲的舞台 气氛中结束了全剧。这些作品,一概不是先离后合,始穷终达,也都没有以团圆终其结局,倒是符合了“由 顺境转入逆境”的“常规”。即使就我们认可为悲剧而遭一些人反对的结尾“终于团圆的某些作品看,也明显存在着结
6、局表面团圆而 内里悲痛的现象。最有代表性的例证莫过于窦娥冤。窦娥冤第四折写到生父与死女相认,冤狱 终于平反,大仇得以申报,善和恶都在冥冥之中有所报应,构成了一种带喜剧性的结局。但是,舞台上 以“魂旦”行当主唱的窦娥的鬼魂,实质上是以“冤魂”身份出现的一个特殊的悲剧形象,是生时的悲剧主 角窦娥在特定的艺术环境中的复活。她是冤死的鬼,却又是“急煎煎把仇人等待”的不甘屈服的“人工她 鸣冤,诉苦,告状,复仇,将生时遭受的种种苦难乃至屈死后的“一灵儿怨哀哀都血泪俱迸地倾吐了出来。关汉卿在结局中让窦娥继续“活”下来,自己来凭吊,自己来见证,自己来洒泪,让已经感受过窦娥 苦难的台下观众,同台上虽死犹生的窦娥
7、一起,再感受一次全剧的悲哀,并使这般悲哀感受升华到感天 动地泣鬼神的境界。这种带“喜剧性”的悲剧结局,放到悲剧美学的天平上衡量,实质上是一种富有“悲剧 性”的悲剧结局。综上所述,中国古代之有悲剧,难道还有什么疑义吗?(选自杨建文中国古典悲剧史,有删改)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杜赫德、蒋观云等人认为中国古代无悲剧,是因为中国戏剧既不遵守三一律,也不遵守当时欧洲戏 剧的其他惯例。B .“这显然是一种妄自菲薄的心态”中的“这 是指诗学中关于悲剧的两大原则性界定常使我 们望而生畏,自愧弗如。C.梧桐雨和汉宫秋都是以身世显赫的大人物为主角,且结局并非终于团圆,是
8、符合诗学 关于悲剧的界定的。D.文章结尾,给人一种针对西方编者的鄙薄和某些国人的遗憾,给以有力的驳斥之后的扬眉吐气之感。 超然客公众号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判定中国古代有无悲剧,不能只依据西方的悲剧理论,还要结合中国悲剧的基本民族特征。B.既然西方戏剧中也有以小人物为主角的悲剧,那么就应该取消以主角的身份地位判定悲剧的标准。 C.即使完全用西方的悲剧理论来评判中国古代戏曲,中国古代也是有许多毫不逊色的悲剧的。D.莱辛的萨拉萨姆逊小姐的出现标志着西方悲剧都是以身世显赫的大人物充当悲剧主角时代的结 束。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作者观点的一项是(3分)A.
9、哈姆莱特讲述丹麦王子对谋杀他的父亲、骗娶他的母亲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最终付 出生命的代价的故事。B.西厢记叙写书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郑恒等人 的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C.桃花扇讲述了侯方域与李香君相恋却因权臣干预而离散,最终于国家灭亡之后斩断情根、双双 入道的故事。D.茶馆讲述了裕泰茶馆在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惨淡经营, 最终仍走向衰败结局的故事。4 .窦娥冤不符合诗学中关于悲剧的评判标准,“大团圆式”的结局甚至带有“喜剧性”,为什么 作者认为它是悲剧?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5 .作者如何证明中国古代是
10、有悲剧的?请根据材料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老辕马申平这次回乡,听说了一个诡异事件,就是死去多年的王大鞭子和他的老辕马又复活了。每天半夜的时候, 都会听见黄岗梁上有鞭子响。在月明之夜,还可以看见王大鞭子赶着大车,在山路上快速奔驰。三匹稍 子马跑在前面,驾辕的还是他的那匹老辕马。老辕马的脖子上仍然挂着铜铃,阵阵铃声听得清清楚楚。 讲述者言之凿凿,引起我的极大兴趣。这天夜里,我便求人做伴,开车前往黄岗梁上一探究竟。那天夜 里恰好有月亮,我把手机的电充得足足的,一心要录一段视频,引爆朋友圈。黄岗梁,是我们村后的一座大山,翻过山便是草原。山
11、路特别长,也特别陡,弯弯曲曲。即便是现在 开着小汽车,也要爬行二十分钟。当年,王大鞭子和他的老辕马,就每天往返在这条路上。他们的故事, 也就发生在这黄岗梁上。那时的王大鞭子和老辕马都很年轻,在我们少年眼中,他们的身上满是神秘光环。王大鞭子的身材并不 高,但是他手里的鞭杆和鞭绳却特别长。据说王大鞭子的鞭子打得特别准,如果拉套的稍子马捣乱,他 啪的一鞭子过去,不偏不倚,保准打在它的耳根子上。这是马全身最疼痛的地方,多么烈倔的马,都经 不起他这一鞭子,它会疼得全身发抖,立刻变得老老实实。但是王大鞭子却从来没有打过他的辕马。这 匹辕马一直跟着王大鞭子,给他的车驾辕。它身材高大,力气超群,上坡拉套,下山
12、坐坡,没有一匹马 赶得上它。而且它性格温和,充满智慧,能够及时准确领会主人的意图。就算是王大鞭子有时在车上睡 着了,它也能够自己驾着大车前行,躲避过往车辆。这些还不算奇,最奇的是那年它曾经在黄岗梁上冒死救过王大鞭子一命。据王大鞭子自己回忆说,那是个风雪天气,他赶着大车从黄岗梁上下来。坡陡路滑,车上拉的是盐, 属于重车。一路上,他不敢坐车,一手持鞭,一手紧紧抓住车闸把手,就那么步行走在老辕马身边。老 辕马呢,更是抖擞精神,两条后腿不断往后坐,用整个身体稳住千斤车辆。人马一心,大车慢慢前行。 当走到一个隘口的时候,路边树丛里突然窜出几只狼来,扑向前面的稍子马。人和马同时一惊。王大鞭 子立刻放开车闸
13、把手,抡起鞭子打狼。这王大鞭子真不是白叫的,一鞭子一个,把那几只狼抽得连滚带 爬。但是这时稍子马却乱了套,拉车狂奔。尽管老辕马拼命后坐,但是因为王大鞭子放开了车闸,大车 瞬间失去了控制,轰隆隆顺着山道飞速下滑。王大鞭子丢了鞭子,奔跑着去拉车闸,却不料被车撞倒, 眼看葬身车轮之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老辕马拼死回头,一口叼住了王大鞭子的衣服,就那么拖着他,又驾着大车, 一路滑到了坡底,避免了车毁人亡的重大事故。事后王大鞭子给老辕马又磕头又作揖,感谢它的救命之 恩。后来王大鞭子和老辕马都老了。生产队分家的时候,人们生生把大车拆开分掉了,还有人要杀老辕马。 这时王大鞭子上前抱住老辕马的脖子说:谁要
14、杀它,就先杀了我。结果他什么都没要,就要了老辕马。 那些年,在县城工作的我经常回村探亲。每次回去,几乎都会看见王大鞭子在山坡上放他的老辕马。一 人一马,人抽烟,马吃草,好像是一幅风景画。于是每次都特意走过去,和他聊一会儿天。在我的印象里,王大鞭子一直都在发牢骚。他咒骂的对象,总是一些基层官员,说上面的经都是好经, 硬是让下面的“歪嘴和尚丝合念歪了。他咒骂的内容,根据不同时期的热点不断更新。比如他去世之前, 骂得最厉害的是毁坏山林、破坏生态,他说:再这么整下去,老子往后连个放马的地方都没有了。在他 吐沫横飞“控诉”的时候,老辕马总是停止吃草,站在一旁静静地听,有时候还打着响鼻,好像表示赞同。 王
15、大鞭子和老辕马的死,还真的与毁林建房有关。以前黄岗梁山上山下,到处都草木葱茏,后来这里发 现了铁矿,人们蜂拥开采,房地产开发商也随即而至,围绕铁矿到处建房。大片山林草地被毁,许多山 头成了和尚头。王大鞭子只好去更远的地方放马。那天,他不知怎么掉进一个探矿的废坑里,摔断了腿, 出不来了。老辕马急了,就跑回村里去找人。可是村里只有老人和小孩,老辕马嘶鸣刨地,甚至用嘴去 扯他们的衣角,他们却弄不懂它的意思。最后,老辕马只好又跑回去,自己跳进坑里去救主人。结果, 他们双双被困死在里面。被人们找到后,王大鞭子和老辕马被一起葬在这黄岗梁上那么,他们现在 跑出来,想干什么呢?回忆之间,我的车子已经爬上了黄岗
16、梁山顶。月光下的黄岗梁,一片静谧安详,大小山头和沟壑都在 沉睡,夏风里飘来野花和青草的幽香。但是矿区那边,灯光乱射,机器轰鸣,可以感觉到正有巨口在向 这里一点点逼近。时间已经到了午夜,我们的注意力,立刻全都集中到了那若隐若现的山路上。谁也不说话,屏息静气等 待着神秘幽灵的出现。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但是山路上却静悄悄的,没有任何动静。又 等了一个小时,当我带着被欺骗的感觉,准备开车返回的时候,我的耳边,却清晰地听到了一声马嘶, 接着,又是一声清脆的鞭响,啊!王大鞭子,老辕马!我的目光探照灯一样循声看去,同时举起了手机,按下了拍摄键,但是没有, 山路上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而且更令我沮
17、丧的是,同来的人竟然说他们什么也没有听见。我们只好驱车下山。我把车子开得很慢很慢,借着明亮的车灯,我搜索着每一寸路面。我多么希望, 王大鞭子和老辕马,真的能突然出现啊!(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老辕马讲述了“我”夜访黄岗梁,希望录得老辕马和王大鞭子的魅影,最后不得而归的故事。B.生产队分家时,有人要杀老辕马,王大鞭子护马的行为充分展现了他重情重义、善良悲悯的性格特 点。C.王大鞭子因山林被毁影响到他放马而义愤填膺,老辕马在一旁打着响鼻赞同王大鞭子的“控诉”。D.老辕马拼死救主,最后双双殒命于人类废弃的矿坑,使小说充满了悲剧意味。7 .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
18、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句子中对黄岗梁山路的描写,交代了王大鞭子和老辕马故事发生的环境,为后文老辕马雪天救主 的情节做铺垫。8 .句子变换故事讲述者身份,既将老辕马雪天救主的情节讲得绘声绘色,又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性。 C.句子中月下黄岗梁的幽静环境和矿区的喧器场景形成对比,表现了现代化进程中工业文明对农耕 文明的破坏和侵蚀。D .句子中“我”希望王大鞭子和老辕马真能出现,只是“要录一段视频,引爆朋友圈”,首尾相呼,结 构严谨。9 .这篇小说富有传奇色彩。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这篇小说的传奇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10 有人评价小说中的王大鞭子是一个意味深长的存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
19、“意味深长”之处。(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景公问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有管仲夷吾保乂齐国,能遂武功而立文德,纠合兄弟,抚存冀州,吴越 受令,荆楚憎忧,莫不宾服,勤于周室,天子加德。先君昭功,管子之力也。今寡人亦存齐国之政于夫 子,夫子以佐佑寡人,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晏子对曰:“昔吾先君桓公能任用贤、举事不私, 听狱不阿,鳏寡无饥色。不以饮食之辟害民之财,不以宫室之侈劳人之力,节取于民而普施之。府无藏, 仓无粟。上无骄行,下无谄德,是以管子能以齐国免于难,而以吾先君参乎天子。今君疏远贤人而任馋
20、 谀,使民若不胜,藉敛若不得,厚取于民而薄其施,府藏朽蠹而礼悖于诸侯,菽栗藏深而怨积于百姓, 君臣交恶而政刑无常,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又恶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 ”(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节)材料二:臣闻帝王之治,欲攘外者必先安内,书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 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唯是百姓愁苦思乱,民不聊生,然后夷狄盗贼乘之而起。盖安民可以行义, 而危民易与为非,其势然也。独昨岁以元年,蠲赋一半,国用不足,又边费重大,内帑空乏,不得已差 四御史分道督赋,三督御史清理屯监,皆一时权宜以佐国用之急。而人遂有苦其搜刮者,臣近日访之外 论,皆称不便,缘各御
21、史差出,目见百姓穷苦亦无别法,清查止将官库所储,尽行催解。以致各省库藏 空虚水旱灾伤视民之死而不能赈两广用兵供饷百出而不能支是国用未充而元气已耗矣。昔汉昭帝承武帝 多事之后,海内虚耗,霍光佐之节俭省用,与民休息,行之数年,百姓阜安,国用遂足。然则与其设法 征求,索之于有限之数以病民,孰若加意省俭,取之于自足之中以厚下乎。仰惟皇上即位以来,凡诸斋 醮土木淫侈之费悉行停革,虽大禹之克勤克俭不是过矣,然臣窃以为,矫枉必须过正,当民穷财尽之时, 若不痛加省节,恐不能救也。伏望皇上轸念民穷,加惠邦本,于凡不急工程,无益征办,一切停免,敦 尚俭素以为天下先。(节选自张居正陈六事疏,有删节)11 .文中画波
22、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 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以致各省库藏空A虚B水旱灾伤视C民之死而不能赈D两广用兵供饷百E出而不能支F是国 G用未充而元气已H耗矣1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仲夷吾,即后文所说的管子,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后来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B.府藏,古时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叫“府 贮藏财物的仓库叫“藏”,文中泛指仓库。C.病,文中是“劳苦,困苦”的意思,与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中的“病”的用法相同。D.克,是“能够”的意思,与谏太宗十思疏“能克终者盖寡”中的
23、“克”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齐景公认为先君桓公的显赫功业有赖于管仲的辅佐,他希望晏子辅佐自己成就同等功业。B.晏子打破了景公的美梦,劝谏景公想要“彰先君之功烈”,就要像先君一样选贤任能、勤政爱民。C.张居正认为目前国用不足,与皇帝即位的第一年国家减税一半,边防开支大,百姓穷苦无力缴税有 关。D .晏子和张居正都很会把控对话的节奏,先理性分析国情,再赞扬当今国君好的行为,最后提出具体 的建议。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臣恐国之危失,而公不得享也。又恶能彰先君之功烈,而继管子之业乎?(2)唯百姓安乐,家给人足,则虽有外
24、患而邦本深固,自可无虞。14 .晏子和张居正在劝谏君主时都表达了民安则国强的主张,他们的对民政策分别是怎样的?请结合 材料概括。(3分)(-)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题宣和溪山秋色小景清弘历雨郭烟村白水环,迷离红叶间苍山。恍闻谷口清猿唳,艮岳秋光想像间。【注释】此诗是乾隆皇帝在宋徽宗所画溪山秋色图上所题的一首诗。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画家作画时采用了鸟瞰之法取景,营造出无限辽阔深远的意境。B .“烟”和“迷离”,将烟岚雾气迷漫,群峰隐现其间的缥缈之感描绘了出来。C.画中苍山耸立,峡谷深幽,猿
25、猴的清唳之声,为迷蒙的溪山秋色增添了一抹凄清的韵味。D.诗歌最后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欣赏,又指出更多风光尽在画作之外。16 .古人说:“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请结合内容分析这首题画诗是运用哪些手法来表现 画作精妙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孔子教导弟子,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德行,在论语学而中, 夫子教导说,一个君子,不追求物质条件的安逸和享受,要“, 1 可以说是好学了。(2 )陆游在书愤中回忆早年在前线的征战生活, , 两 句让我们看到了他浩气如山、雄放豪迈的气概。(3 )古人
26、焚香、熏香,既有生活需要,也是一件雅事。我国古代诗文中就有不少描写焚香、熏香之事 的句子,比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树坐落在一座庙里。这个庙不大,顺山势分为三进,第一进是主院,老银杏独占了整个院子,倒把佛殿 挤到了一旁。要进庙先要爬几十级的台阶。当你站在坡下仰望庙门时,门里不见墙、不见殿、不见人。 塞满一座山门的就是一棵树,不,只是树身的一截。等到拾级而上,渐入院中,树落平地,天呐,这哪 里是一棵树,就是一座山,一座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上下奔走的山脉。这银杏树因为 ,树身早已 不是我们想象的一整棵躯干,它矗
27、立于地已分化成数股或粗或细的身杆,被风雨打磨成铁石之色。横出 左右,相互扭曲、交错、攀绕,成沟成崖,陡峭崎岖。多年来,雨水顺沟壕蜿蜒渗流,如河川经地。树 上尘落土埋,鸟窝鼠洞,又生出许多杂草、小树等二代三代的生命,莽莽然一座十万大山。庙外存有一 块刻石,上书“象山树”三个大字,意为树大如山,年代已不可考。游客们看了,。18 .在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可以改写成“人眼如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上下奔走”。从语义上看二者基 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 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很多人的脸上经常长痘,
28、尤其是身处青春期的同学。皮肤长痘是一件很让人恼火的事,不抠吧,看着闹 心,抠破了则容易留疤,大家都不知道该拿它怎么办。有人说,因此,很多本是“无辣不欢用勺人为 了不长痘纷纷拒绝吃辣。实际上,长痘的原因很多,从饮食的角度来看,。我们长的痘属于座疮的一种。中国座疮治疗指 南(2019修订版)提到的饮食措施中,没有提到预防座疮需要戒辣,只是说:“限制高糖和油腻食品, 适当控制体重,避免不熬夜等均有助于预防瘗疮发生。”也许有人会说:“那为啥我每次一吃完辣的食物,脸上的痘痘就马上蹦出来? ”那是因为,辛辣的食物往 往伴随着高糖高脂,比如红油火锅、水煮肉片、辣子鸡等,这些食物会导致皮肤长痘。可见,。20
2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一就”,请分析它的作用和表达效果。(3分)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6分)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 意。(4分)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先生曾言:“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大概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他所愿 意做者,一部分是他应该做者。”上面的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30、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参考答案LA【解析】中国戏剧“不遵守三一律”是杜赫德的观点,蒋观云并未提及此观点;“遵守三一律”也不是判 断悲剧的标准。1 .B【解析】从文中可以看出,西方以主角的身份地位来判定悲剧,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大人物有大 人物的悲壮,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辛酸,没说应该取消这个评判标准。3 .C【解析】作者的观点是“中国古代是有悲剧的”,无论是从悲剧主角还是从结局来分析。A项哈姆莱 特是外国悲剧,不是中国的;B项西厢记是喜剧,D项茶馆是现代戏,不符合古代的条件。4 .答案要点:窦娥虽然是小人物,但西方判定悲剧的标准后来也有所变化,西方也有以小人物为悲剧 主角的。窦娥冤的结局其
31、实是“团圆”的表象、悲剧的实质,窦娥只能在死后以“冤魂”的身份为自 己鸣冤、复仇,大仇得报的表象之下是深沉的悲苦和控诉,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性。(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5 .答案要点:首先指出这场论战由来已久,关键在于确立一个科学标准,驳斥中国无悲剧论者只依据 西方的悲剧理论判断中国古代无悲剧不科学。然后指出西方判定悲剧的法则本身也是在发展变化的。 接下来退一步讲,举例证明,即使按照西方的判定悲剧的理论,中国古代也有合其标准的悲剧。以 窦娥冤为例,进一步反驳某些人不正确的看法,从本质上证明了其悲剧性。(评分参考:每点2分,学生根据论证过程、论证方法等围绕“驳论”
32、任答三点即可,共6分。言之成理 即可酌情给分)6c【解析】王大鞭子主要是对开采铁矿毁坏山林、破坏环境感到义愤填膺,老辕马“好像表示赞同是“我” 对老辕马行为的猜测,表现老辕马通人性。7 .D【解析】结尾“我”希望王大鞭子和老辕马真能出现,不只是“要录一段视频,引爆朋友圈”,更是希望 他们真的还在,寄托了作者对人类在快速前进的同时,如何给蹒跚行走的特定人群以适当的人文关怀的 思考。8 .故事奇:情节上设置悬念,开头的“诡异事件”和结尾“我”听到马嘶鞭响,老辕马两次救主,无不充满 神秘色彩,增加了小说的传奇性。形象奇:将人物神秘化,比如少年眼中的王大鞭子,鞭子打得特别 准;将老辕马人性化,比如文中
33、几次写老辕马善解人意,突出老辕马超乎寻常的灵性,增加了小说的传 奇性。(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4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9 .王大鞭子勤劳善良、重情重义,他辛劳一生,本该安享晚年,可现代化的车轮碾压了他和老辕马的 田园牧歌式生活,不禁让人思考,人类在快速前进的同时,如何给蹒跚行走的特定人群以适当的人文关 怀。王大鞭子为生产队奉献了一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他和老辕马再无用武之地,成了时代的弃儿, 引发读者对现代人人生困境的深思。(评分参考:每点3分,共6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0.BDF(评分参考:每处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原句为:以致各省库藏空虚,水旱灾伤视民之死
34、而不能赈,两广用兵供饷百出而不能支,是国 用未充而元气已耗矣。意思是:这导致了各省省库空虚,遇到水灾旱灾,眼睁睁地看着百姓冻饿至死却 无法赈济,两广的军队提供的粮饷支出很多(国家)却无法支持,这是因为国用没有充实但元气已经被 消耗很多了。11 .C【解析】两个“病”的用法不同。文中的是使动用法“使劳苦,故病且怠中的“病就是“困苦” 之意,不是使动用法。12 .D【解析】“赞扬当今国君好的行为”“提出具体的建议”是张居正的行为,选文中晏子没有赞扬景公的 行为,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13 . (1)我担心国家有危险,而您不能享有它。又怎么能彰显先君的功绩而继承管仲的霸业呢?(评分参 考:“危失”“
35、恶”“业”各1分,句意1分)(2)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的钱粮)供给足够,那么即使有外敌进犯但国家根基深厚,自然也 不用担心。(评分参考:“给”“虽”虞”各1分,句意1分)14 .晏子认为,国若不能过度损耗民财,不能过度役使民力,要节取而普施。张居正认为,朝廷应尚 俭节用,停止无益的征办,与民休息。(评分参考: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景公问晏子说:“从前我们的先君桓公,有管仲治理齐国,能成就武功而建立文德,联合兄弟国家,安抚 冀州,吴越两国都听从号令,使楚国感到忧惧,诸侯没有不归服的,尽力于周室,周天子嘉奖其德行。 先君功德显赫,是管子的功劳。现在我也想
36、将齐国的政事委托给先生,先生辅助我,光大先君的功绩, 完成管子的大业。”晏子回答说:“从前我们的国君桓公,才能胜任,重用贤人,办事没有私心,审理案 件不偏私,鳏寡之人面无饥色。不因自己饮食奢侈而耗损百姓的财力,不因自己宫室的奢华而辛劳百姓 的力量。有节制地取之于民,而能遍施百姓。库府没有什么储藏,仓库里没有粮食。君王没有骄横之行, 臣下没有谄媚之德。所以管子能够使齐国免于灾难,而让我们的先君与天子并立。现在君王疏远贤人, 而任用谗谀之人,役使百姓唯恐没有竭尽全力,收取赋税唯恐不能倾尽其财;向百姓索取的多,而向其 施舍的少。库府储藏的东西都腐烂了,违背诸侯礼义;粮食深藏起来,而与百姓结下怨恨;君
37、王与臣子 关系紧张,而政策刑律变化无常。我担心国家有危险,而您不能享有它,又怎么能彰显先君的功绩而继 承管仲的霸业呢?” 材料二:我听说帝王的治理,想要抵御外敌一定要先安定内部。尚书上说人民是一国之本,根基牢固了国家 才会安定。只有百姓安居乐业,家家户户(的钱粮)供给足够,那么即使有外敌进犯但国家根基深厚, 自然也不用担心。但若百姓忧愁困苦想要生变,民不聊生,此后夷狄盗贼就会趁虚而入。大概安居乐业 的百姓能行仁义,生活不好的老百姓容易为非作歹,形势是这样的。去年因为是元年,国家减少一半的 赋税,结果国用不足,边防开支又大,国库空虚,不得已派四个御史分道监督收税,三位督御史清查整 理仓库,这虽然
38、是补缺国用的权宜之计,但有的百姓受不了这种搜刮,我近日听取了地方官的议论,都 说这事情很难办,因为各位御史作为钦差出去了,亲眼目睹百姓的穷苦,又没有另外的办法(收到这么 多赋税),只好把地方的官库储存调到京城以备国用。这导致了各省省库空虚,遇到水灾旱灾,眼睁睁 地看着百姓冻饿至死却无法赈济,两广的军队提供的粮饷支出很多(国家)却无法支持,这是因为国用 没有充实但元气已经被消耗很多了。往昔汉昭帝即位之时,承接汉武帝年间的多事之后,国家损耗严重。 霍光辅佐他用节俭省用的方法,让民众休养生息,施行几年之后,百姓安居乐业,国用于是就足够了。 然而与其想方设法征求赋税,向存粮有限的百姓征税来使百姓劳苦挨
39、饿,怎能比得上留意省俭,在自己 的生活合理开支可以维持的情况下让百姓更富足一些呢。皇上即位以来,凡是那些斋蘸仪式,大兴土木 之类的奢侈而不必要的开支都停止中断了。即便是大禹那样的克勤克俭都不过如此。可是我私下认为矫 正错误一定要超过一定的限度(指这件事情的紧迫性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矫枉过正),否则在人民穷困, 国家财富消耗殆尽的时候,如果不立即坚定地节省,恐怕就无药可救了。跪请皇上轸怀人民的困难,加 固国之根本,凡是不急的工程,没有益处的大肆征办,一切都应停止,您自己则应该崇尚节俭,做天下 人的表率。15 .C【解析】“清猿唳”是诗人想象之景,并不是画中之景,所以不可能“增添了一抹凄清的韵味”。
40、16 .直接描写:诗歌运用“雨郭”“烟村”“白水”“红叶”“苍山”等画中景色(意象),让山川美景跃然纸上。 侧面描写:通过观者的反应表现画作精妙,“恍闻谷口清猿唳”是诗人观后感觉。运用想象(虚实结 合):“恍闻谷口清猿唳”是诗人想象之景,画中山色清幽,让人不禁想到清猿。直抒胸臆:“艮岳秋光 想像间”告诉欣赏者,画外还有无限的秋色,需要运用想象,才能领略到更多风光,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 的效果。(评分参考:每点2分,共6分,任答三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17 . (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3)示例一:烟斜雾横焚椒兰也示例二:燎沉香消海暑(评分
41、参考:每空1分,有错字、漏字、多字均不得分)18 .示例:年深日久赞叹不已(评分参考:每空1分,答案不唯一,不是成语不给分)19 .原句用“天呐”,表示惊叹,能更强烈地表达看到这棵老银杏树时的惊奇之情。原句这哪里是.工 加强语气,更能强调看到这棵老银杏树时的惊奇之情。原句句式从短到长,语义表达从粗略到细致, 层层递进,表意更精确。(评分参考:第点各2分,第点1分,共5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0.结构上, “一就”起到紧密关联两个分句的作用;语意上,“一就”表示后面分句所述的结果和前 面分句所述的行为关联性很强。和问句结合,突出了人们的困惑。(评分参考:答出一点给2分,两 点3分。其
42、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1 .示例:吃辣是长痘的主要原因吃辣和长痘并没有必然联系高糖高脂才是长痘的罪魁祸首(评分 参考:每处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22 .在“油腻食品”后加“的摄入量”。“避免不熬夜”改为“避免熬夜,(评分参考:改对一处给2分,两处4分)【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在“油腻食品”后加“的摄入量”;二是不合逻辑(否定失当), “避免不熬夜”改为“避免熬夜”。23 【解析】愿意做者,兴趣爱好也;应该做者,责任也。兴趣爱好随心随性,多么自在;责任强调担当,难免束缚。 二者可能冲突,也可能融合,如何处理好兴趣爱好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是人生的必修课。兴趣爱好和责任之间的关
43、系,大致可分三个境界。第一种人一生都在做自己愿意做的事,释放个性,追 求自我,活得恣意,可谓让人羡慕的一生,但这种人轻忽责任,不可取。人之为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 推脱不了的责任需要承担。第二种人能将二者兼顾,自然不失为一种智慧,值得肯定。第三种人放弃自 己的兴趣爱好,勇担家国重任的人,或是将家国重任变成自己的兴趣爱好的人,则可称得上伟大了。作 为新时代的青年,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国家的发展关联起来,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参考立意】1 .化“该为”为“愿为”,以“可为”成“有为化2 .责任与爱好并举,大我和小我共存。3 .担当大责任,发展小爱好。4 .该做之事养品性,愿做之事娱心情。5,该做之事不推脱,愿做之事尽力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