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 附答案 (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和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括号里)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4题每空1分,第5题 (1)(4)小题每小题2分,(2) (3)小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1 .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 .遥怜故园菊,o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 .峨眉山月半轮秋,o (李白峨眉山月歌)4 .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慨叹时世之凋敝丧乱,感叹人生之凄凉飘零的诗句是:a,O5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题目。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yfi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 河埠头,船椅,饭
2、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 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因为我再没有 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也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yu( )定 谨( )肃 蹊( )跷 忐 ) (2)下列词语的词性与“知道”的词性相同的一项是()A.撬动B.甜蜜C.太空D.秋天(3)文段中提到的“船”是一种交通工具。下列
3、诗句中没有写到交通工具的一项是()A.风正一帆悬B.马上相逢无纸笔C.单车欲问边D.闻道龙标过五溪(4)以上文段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文段中横线处应填写的书籍是O6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二)写作(50分)24 .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你是我最感激的人(2)阅读下面的材料,请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 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 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 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 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
4、,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 死在了野草丛中。作文要求:表达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不少于500字。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评价一、积累与运用(15分)1 .不知何处吹芦管2 .应傍战场开3 .影入平羌江水流4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每空1分,共5分)5 .预jin qi忑(每空0. 5分,共2分)(2)A(1分)提示:本题考查词性辨析。“知道”的词性是动词。A.动词;B.形容词; C.名词;D,名词。故选A。(3)D(1分)提示:A. “风正一帆悬”句意为:顺风行船,一叶白帆高高悬挂。写到了 “船”.“马上相逢无纸笔
5、”句意为:在马上匆匆相遇没有纸笔(写书信)。写到了“马”。C. “单车欲问边”句意为:轻车简从将去慰问边关守军。写到了 “车”。D. “闻道龙 标过五溪”句意为: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没有写到交通工 具。故选D。(4)朝花夕拾(或:五猖会)(1分)鉴略(1分)6. C(2分)提示:朝花夕拾是散文集,野草是散文诗集。7. A(2分)提示:本题考查句子的排序。句前一句介绍“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一,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如意”是中国传统 的吉祥之物,一般由玉或黄金材料制成,象征着顺心如意,表达了我国寄予世界的美好 祝愿。衔接此句的是第句,说
6、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主体建筑设计灵感来源,排除C、D 两项;紧接着句介绍“如意”最早出现在东汉、用途以及寓意,句介绍随着历史的 发展其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着广泛使用,最后与“今天,雪如意伫立于银装素裹的 山巅,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韵味”相衔接,可知句子语序应调整为:,排除B项。 故选A项。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8. 20宋(每空1分,共2分)9. 同“悦”,愉快(2)疑惑(3)对感到奇怪(4)于是,就(每空0. 5分,共2分)10.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每处0. 5分,共1分)提示:这句话有三 层意思,匡衡的简介,“勤学而无烛”的情况和“邻舍有烛而不逮”的现实,据此断句
7、 即可。11. (1)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分)(2)匡衡就凿穿墙壁 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对着烛光来读。(2分)12. 不能(1分)。“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才符合认知规律(1分)。 提示:本题考查对课内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要明确这两句话阐明了 “学”与 “思”的辩证关系,“学”是“思”的先决条件,先“学”后“思”才符合认知规律, 所以不能调换顺序。13. A(2分)提示: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著作不是论语,而是 学记。14. 甲文告诉我们学习要按时温习,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兴趣是学习的最大 动力,要有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
8、的学习方法(1分)。乙文告诉我们只有刻 苦学习,才能学有所成,且能否学有所成与学习环境的好坏无必然关系(1分)。【乙文参考译文】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灯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 匡衡就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对着烛光来读。同乡中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 境富裕,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对此感到奇怪,问匡衡, 匡衡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全部读一遍。”主人非常感慨,就把书借给他看, (匡衡)于是成为大学问家。(二)现代文阅读(25分)15. 儿子拉煤遇到一个上坡 靠自己的力量拉煤上了坡(每空2分,共4分)16. “猛地”是他突然的反应(1
9、分),“深深地”写出了他埋头躲藏的样子(1分),形象地 刻画出了他此时拉煤上坡遇到困难渴望有人来帮忙(1分),可看到来人是他曾经的老师 时,无比羞愧、无地自容的心理(1分)。提示:本题考杳对词语的赏析。解答时,要 结合词语所处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的表述对象,然后综合词义与表达效果这两方面 进行分析。A.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 夫的言谈、逸事。B.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如“温故知新”“不耻下问”“诲人 不倦”等成语就出自其中。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 徨故事新编等,散文诗集朝花夕拾,散
10、文集野草,杂文集坟热 风等。D.古人利用圭表实测天象,将每年白天最短的那天,叫“日短至”,又称冬至;白天时 间最长的那天定为“日长至”,又称夏至。7. 2022 北京海淀区七上期末】乐乐同学搜集到关于国家跳台滑雪中心的一段介绍,但 部分语句顺序不当。请你帮助他调整画横线处的语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位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主要比赛场馆之 一,被形象地称作“雪如意”。形似北斗七星的如意,最早出现在我国的东汉。它可 作为防身器物,战争中也用作指挥之物,寓意万事顺利,吉祥如意。它的主体建筑设 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饰物“如意”。作为吉祥之物,它在民间及宫廷中都有着广泛
11、的 使用。今天,“雪如意”伫立于银装素裹的山巅,展现出独特的中国韵味。A.B.C.D.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814题。甲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 (学而)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夏日:“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节选自论语十二章)乙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
12、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日:“愿 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注释】逮:及,到达。邑人:同乡。文不识:一个人的名字。大学:大学问家。8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共 篇,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2分)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不亦说乎(2)思而不学则殆(3)主人怪(4)遂成大学.10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限两处)(1分)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11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
13、之。12 .甲文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能不能调换顺序?为什么?(2分)13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节选自儒家经典著作论语。论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和教 学问题的著作。文中的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称为“至 圣先师”,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出自乙文。B.甲文提出了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学习态度。C.甲文采用语录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言简练,含义深远。乙文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为我们讲述了匡衡勤学的故事。D.子夏认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是修养仁德
14、的重要方法。“博学”即广泛学 习,“笃志”即坚定志向,“切问”即恳切地发问求教,“近思”即多思考当前的 事情。14 .读了选文甲、乙后,你得到了哪些学习启示?(2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甲)【2022 江西南昌二十八中七上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16分)上坡王广军他的父亲在一个煤球厂做工,每天拉一辆板车挨家挨户地送煤球。马上就要高考了, 父亲却累病了,他不得不回到家里。这天一早,母亲来到他屋里,几次欲言又止,但还是说了,你父亲感冒了,你就替他出一天工吧,有两户人家等着用煤球。他没有说话,心里感到一阵刺痛,起 身去了厂里。他拉起板车,装上了 1 000块煤球,又从老板那里
15、问了用户的地址和姓名,就上了 路。地点在邻村,也就五里多路,用不了半天就可以回来了。出村时,他始终低着头,担 心会遇到村里的熟人。他甚至感觉到有人想和他说话或用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背上如针 刺一般。出了村,他长出了一口气。这时才感觉拉板车有点费力,路上坑坑洼洼,他需十分 小心才行,因为刚出厂的煤球不结实,如果颠一下,很容易破碎。父亲就是成年累月地干 着这样的活儿,才挣出了自己的学费,他突然感到深深的愧疚。进了邻村,前面出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坡,他犯起难来,自己能上去吗?如果万一 上不去或者再倒回来,煤球岂不全部要摔坏吗?他在坡前停了下来,张望着,很想求助路 人推一下,但又不认识他们,如果人家拒绝
16、,该是多么难堪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有些焦急起来,这样等下去不是办法,只能求人帮忙了。 这时,从对面坡上走来一位上年纪的老人。他心头一阵欣喜,上年纪的人都很善良的,就 求他吧。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来人是他的初中老师!他清楚地记得,老师对他很好,在读初三时,他曾一度失去 信心,连学都不想上了,正是老师经常找他谈心,鼓励他说,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学生他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已经来到了身边,尽管他低着头,还是被老师认出了。但是,老师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说:“上吧,我帮你推。”他只好站起身,冲老师笑 了一下,心里充满了感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把板车的拉带挂在肩上,
17、运足了力气。 有老师帮忙,他心里有底了。上坡上到一半的时候,他明显感到了吃力,每迈一步都很费劲,但他咬着牙,憋足 了劲儿,一步步艰难地爬行。他想,幸亏有老师给推着,靠自己是无论如何也上不去的。快到坡顶的时候,坡也陡了,都有些迈不动步了,甚至板车要停下来。就听老师喊, 加油!用力!拉带深深陷进他的肩膀,豆粒大的汗珠子不停地落下,他又俯低了身子,咬 了咬牙,终于把坡上去了。皿坡后,他先是喘了一阵子气,才稳下心神。然后,他感激地道谢:“谢谢老师! ” 老师很平静地对他说:“我根本没有帮你,是你自己拉上来的,我只是在车后跟着而已。” 他吃惊地望着老师,老师冲他摊开双手。果然,老师的两只手上居然连一点煤
18、灰也没有。“你能行,要相信自己!”老师对他说完这句话就走了。望着远去的背影,他反复 咀嚼着老师的那句话,不由得泪眼模糊起来。(有改动)15 .文章围绕拉煤展开叙述,根据文意,在横线处补充相应的内容。(4分)母亲让儿子替父拉煤一 一拉煤遇坡老师主动帮忙一16 .品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可等那人走近了,他却猛地转过身并蹲下了身子,深深地埋下了头。 17 .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师的形象。(3分)18 .结合选文,分析标题上坡的含义。(5分)(乙)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921题。(9分)【材料一】“学霸”有很多含义,其中一种含义是指那些会学习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本文想为各位呈现一些经
19、心理学研究证实普遍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成为“学霸”。一、详尽发问法:连接新知识与旧知识研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的问题能够非常显著地提升学习成绩。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读懂了,实际上印象并不深刻,也没有真正理解。当我们对所学知 识进行各种“为什么”的发问时,我们会把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联系起来,用旧的知识来 解释新的知识,从而让新的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这样才是真正的“理解”,因而也 会记得更牢。二、心理意象法:用心作画印象深人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心理意象法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我们要做的就是 把抽象的学习内容放到一个心理图像里,这个心理图像可能是一个具体的物品、一幅
20、画面、 一个动态的故事。心理意象法把新的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场景联系起来,实现知识 整合,提升我们的记忆和理解。三、习题检测法:从内部主动回忆大部分学生都很不喜欢习题测验。但是,习题测验的确能够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 握和记忆。所以,我们能给学生的建议是适量地做高质量的习题,而这种习题最好是依据 自己的学习情况编写的。习题测验的过程必然是存在心理煎熬的,然而要看到它对学习的 巩固作用。四、分散学习法:不要“临时抱佛脚”如果你想在考试中发挥出色并能长期掌握知识,那就要用分散学习法了。对于学习来 说,有计划有间隔地完成学习任务是值得推荐的,因为有些人虽然可以考前突击记住大部 分内容,但是没有前
21、者来得牢固和持久。从长远的效果考虑,应该把“少量多次”作为首 要策略。分散学习10小时相比集中学习15或20小时,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而且, 研究还发现,有意识地进行这种分散学习的效果比偶然出现这样的分散学习的效果要好得 多。当然,这种方法的运用还是要考虑所学内容的特点。五、交叉学习法:促进思维快速转换交叉学习,是在一个学习阶段内学习多个技能,进行穿插练习。如果我们利用交叉学 习的方法,会得到比长时间学习同一种内容更好的学习效果。由于进行交叉学习,在做下 一类习题时,前面的知识点和习题种类仍然停留在学生的记忆中,因而学生能够更加清晰 地区分不同问题该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样,下次遇到这些问题
22、时,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 把问题归类到不同知识点上。因此,我们不妨把不同类型的学习材料交叉地编排在学习计 划中,这样能让我们在快速转换思维的过程中,对知识系统进行灵活的调整和明确的区分。(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材料二】罗马房间记忆法是一种古老的记忆术,当时的政治家为了发表长篇演讲,要记 下大量的资料,为方便记忆,便创造了这个方法。其特点就是利用自己的房间作为记忆的 “档案柜”,把记忆的对象与熟悉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材料三】学霸小高作息时间表(部分)6: 407: 00 起床7: 007: 10背诵一篇英语短文7: 107: 30 早餐7: 30-7: 50识记十个英语单词,挑战一道数学易错
23、题7: 5012: 00 上课12: 1012: 20学习英语语法12: 2012: 40 午餐12: 4012: 50背诵一首古诗词12: 5014: 00 午休14: 0014: 20阅读名著片段19 .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A.真正的“理解”需要让新知识融入已有的知识体系。B.习题测验是用内部主动回忆的方式来巩固学习的。C.有意识地分散学习对长期记忆而言效率更高。D.交叉学习是利用前面的知识来解决后面的问题。20 .材料二中的“罗马房间记忆法”与材料一中的哪种学习方法类似?请说明理由。(3分)21 .阅读材料三,具体分析学霸小高用到了材料一、二中的哪些学习方法。(3分
24、)(三)名著阅读(5分)22 .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1)下面是文文同学发表童年感言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一句她很难确定,请你帮她选择 正确的一项()(2分)童年生活不仅仅是自己经历过的,也包含曾经阅读过的,我曾经和杨红樱笔下活泼 可爱的马小跳一起嬉戏玩乐,也曾和郑渊洁笔下正义勇敢的皮皮鲁一同旅游探险,也曾 和林海音笔下懂事的英子一起缅怀爱养花的爸爸,这一切的一切,使我的 童年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色彩。A.还和鲁迅笔下的闰土一起在百草园里雪后捕鸟B.还和少年鲁迅一起在百草园里摘吃又酸又甜的覆盆子C.还和鲁迅笔下的闰土一起在三味书屋里放声朗读D.还和少年鲁迅一起在三味书屋里听老师讲美女蛇的故事(2)读书
25、卡片。(选择、填空)(每空0. 5分,共3分)填空题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 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性的(A.散文B.小说)集,原名旧事重提, 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 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A.选择题朝花夕拾共收入十篇作品,许多学生喜 欢反复阅读这几篇文章:怀念长妈妈的文章 ;揭露“名医们”巫医不分、故弄玄虚、 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最 使鲁迅感激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潦倒一早晨B.早年的时候),“夕”表示 晚年时期,“朝花夕拾”指鲁迅先生 在晚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 年时期的人和事。生的同乡好友oA.阿长与山海经B.二十四孝图C.范爱农D.琐记阅读片段扫开一块雪,露
26、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 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枇谷,棒上系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 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 便罩住了。运用描写,生动、清晰、准确地写出了 ,表现了儿 童好动的性格以及对捕鸟 的喜爱。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一)综合性学习(10分)23.七年级Q)班开展了以“红烛颂一一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下面是活动过 程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请你仿照画线句,为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同。(4分)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您 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o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2)为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 有一则不符合要求,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6分)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濂,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 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工作在第一 线,八十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三十多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