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879152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案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学目标1 .唯物史观: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认识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 本目的。2 .时空观念:从时空角度梳理中国古代基层组织的发展历程。3 .历史解释:通过解读史料,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4 .史料实证:通过分析户籍简、手实、户籍文书、户帖、黄册等实物史料,了解中国古代户 籍制度的演变历程,树立实证精神;5 .家国情怀:结合中国地理环境、古代治国理念、经济变迁、深刻认谡社会救济对国家治理的积极意义,培养家国情怀。重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难点: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原因;中国

2、古代基层组织的主要任务;中国古代社会救济的特点。课前准备、1 .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2 .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导入新课】【师】同学们阅读教材导语部分: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有5个小岛。洪武初年,在湖心旧 洲岛上修建了 9间库房,安放30个档案架,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到明朝后期,库房已 达到667间,遍布5个小岛,收贮黄册153万多本。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 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对封建国家而言,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 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因此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 学习

3、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新课讲授】【师】引用商君书“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得出结论 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那么历代王朝都采取了什么户籍管理制度?同学们阅读教 材学习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师】什么是户籍?1 .概念: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 定的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师】战国到秦汉时期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户籍制度?2 .战国秦汉时期(1)战国时期: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以五家 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

4、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 宦籍、商贾的市籍等。(3)汉朝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户籍上要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籍贯身份状貌等内容。政府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 调查。东汉末年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地主豪强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师】户籍制度的出现有何意义?户籍的出现标志着政治社会的大变革,即统治者掌握人民的方式从血缘族群转为地著。人民 因居地而著籍,户籍便取代过往的族群而成为统治者动员人力的主要依据。中国社会血缘性 质特别浓厚,即使长期的地著化,仍然保留不少血缘遗习。但从行政的角度来看,秦汉以下政府掌握民力主要依赖户籍制度,而不是族群。

5、自此,编户 齐民成为政府新的社会基础。【师】同学们阅读历史纵横的框目,找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户籍制度。3 .魏晋隋唐时期(1)两晋南朝西晋统一后,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 “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 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师】同学们思考东晋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东汉末年及三国时期连年战争、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流离失所,产生大量流民。为了区分本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和外来流

6、民,东晋时期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加以区分。【师】我们看隋朝是如何解决这户籍一难题的?(2)隋唐时期隋统一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政府通过人口核查将逃避登记的人口搜查出来,称 为“括户”。4 .宋元时期(1)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北宋初,客户占总人口的40%,到宋神宗熙宁五年,客户所占比例下降到30%,为国家承担 赋役的主户人口所占比例相应上升。【师】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税(2)元朝:

7、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 世代相袭,不得变动。5 .明清时期【师】同学们阅读史料分析明朝的户籍制度。材料:“人民之丁产事业,官府必有册;土田之鳞次栉比,乡里必有图。按图以稽荒熟,为 某人见业则不可隐;按册以稽某家某户占田若干、坐落某处,则税不可逋。”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提示: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1)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户籍册称“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1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户籍册编 成后,抄成4份,县府、布政司各存一份,一份呈户部。洪武四年首次修造“黄册”,此后10年一修,到崇祯十五年共2

8、7次编制黄册。(2)清朝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但由于政府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康熙年间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永停编审,名存实亡,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 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师】同学们阅读史料,总结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史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里 社保甲与行会等亦均以家族、宗族等实体组成)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 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起到所谓“结构功能替代物”的作用。费正清曾说:“地方长官 是中央政府任命的该地唯一代表。这种表面地位造成的结果,就是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 绅头

9、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据张研、牛贯杰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等整理 结论:(1)特点:地方自治色彩鲜明;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2)历史意义:节省了国家行政开支;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 度上推动了基层经济发展。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1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1)概况: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2)表现: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乡设三老,掌教化,设啬夫,掌讼狱、赋税;设游缴,掌捕盗。里设里正。乡、里之外有 亭,亭设亭长,负责传递政令和维护治安。乡官、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

10、业,有德行的人担任。唐朝时期: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明朝:实行里甲制,十户一甲,一百一十户为一里,设甲长、里长。2 .历代基层社会治理(1)概况: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2)表现秦汉时期:推行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互相监督。唐宋时期: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彼此之间相互监督。北宋王安石 变法时推行保甲制。明朝: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推行十家牌法,要求十家总编为一牌,开列各户姓名,由十家 轮流收掌,每日沿门按牌查看动静,发现有面生可疑之人,就向官府举报。清朝: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

11、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以十户为牌, 设牌长;十牌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至此,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 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 .起源(1)背景: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这就需要国家和社 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2)理论渊源:礼记周礼的记载及墨子孟子的阐发。(3)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 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2 .政府救济(1)地位: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2)表现仓储制度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 价。隋唐时期,政府既重视官

12、方储备,也大力 提倡民间积储。隋文帝置仓积谷,预防荒年, 还鼓励民间自置公共粮仓“义仓”,令各州 百姓在收获时按贫富分三等出粮,于当地造 仓积蓄。官仓救大灾,义仓防小灾。尊老养老秦汉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年高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C明处朝廷令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八十 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 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清的养济 院。3 .民间社会救济(1)地位:宋朝以后,宗族内部的救济活动逐渐兴起。(2)表现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影响深远。宗族通过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 冢等族产,在衣食、

13、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4 .政府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的差异(1)在古代社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 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农救济灾民。(2)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资助贫 困人口的教育、安葬无人埋葬的骸骨等。【师】同学们小组讨论中国古代救济和优抚政策的特点。提示:1 .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社会处于辅助地位。2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教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同时还会疏导和安置流民

14、,鼓励民间富 户救济灾民。3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振济。【深化探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以降曾试图对乡村社会进行直接管理,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治理主要依靠乡 官及律令与儒家纲常。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从此,乡村基层管理人员的身份是民 而不是官,没有固定的办公衙门和俸禄,这种困境在后世乡村管理中变成常态。自治组织在唐 宋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国家通过乡绅、信仰、乡约、宗族 等各种形式和力量对乡村实行间接控制。摘编、整理自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材料二在历史的长河中,宗族及其领袖一一乡绅是发展地方自治,推动基层治理的重要 力量明清以降

15、,宗族组织不仅遍布中国乡村,而且迅速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主要承担者。国家政权仅到县一级,县以下则主要依靠乡绅领导的宗族组织的自治。国家在县以下虽然也设 立保长、里长之类,但人数极少,且只负责赋税以及兵役、劳役等重大的国家事务。其他诸如 和谐稳定、文化教育、扶贫济困等,则完全依赖宗族等社会组织。韩海浪宗族与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宋时期乡官制度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古代乡村地方自治的作用。答案:(1)原因:乡官制度存在困境;乡村自治组织的发展;官员多,财政负担加重;人口大量增 加,政府难以直接控制。作用: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保证了国家赋税、兵役和劳役的征发;节约了国 家的行政成本,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导致了乡绅势力的膨胀O课后总结、整合思维导图,理解并记忆本节课的重难点。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一、户籍制度2.黄籍、土断3,输籍法、括户5.以职业定户籍,修造黄册二、基层治理三、社会救济【课后作业】记忆知识点,完成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