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时作业:散文(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课时作业:散文(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散文(二)分析基本特征,掌握表现手法(一)高考与模拟一、(2012上海)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冬阳童年骆驼队林海音骆驼队来了,停在我家的门前。它们排列成一长串,沉默地站着,等候人们的安排。天气又干又冷,拉骆驼的摘下了 他的毡帽,秃瓢儿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大气中。爸爸在和他讲价钱。双峰的驼背上,每匹都驮着两麻袋煤。我在想,麻袋里面是“南 山高末”呢?还是“乌金墨玉”?我常常看见顺城街煤栈的白墙上,写着这样几个大黑字。 但是拉骆驼的说,他们从门头沟来,他们和骆驼,是一步一步走来的。另外一个拉骆驼的,在招呼骆驼们吃草料。它们把前脚一屈,屁股一撅,就跪了下来。爸爸已经和他们讲好价钱
2、了。人在卸煤,骆驼在吃草。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 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满在 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了起来。老师教给我,要学骆驼,沉得住气的动物。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慢慢地嚼,总 会走到的,总会吃饱的。也许它天生是该慢慢的,偶然躲避车子跑两步,姿势就很难看。骆驼队伍过来时,你会知道,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 “当、当、当”地响。“为什么要一个铃铛? “我不懂的事就要问一问。爸爸告诉我,骆驼很怕狼,因为狼会咬它们,所以人类给它带上铃铛,狼听见铃铛的
3、声音,知道那是有人类在保护着,就不敢侵犯了。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我对爸爸说:“不是的,爸!它们软软的脚掌走在软软的沙漠上,没有一点点声音,你不是说,它 们走上三天三夜都不喝一口水,只是不声不响地咀嚼着从胃里反刍出来的食物吗? 一定是拉 骆驼的人类,耐不住那长途寂寞的旅程,所以才给骆驼带上了铃铛,增加一些行路的情趣。”爸爸想了想,笑笑说:“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冬天快过完了,春天就要来,太阳特别地暖和,暖得让人想把棉袄脱下来。可不是么? 骆驼也脱掉它的绒袍子啦!它的毛皮一大块一大块地从身上掉下来,垂在肚皮底下。我真想 拿剪刀替它们剪一剪,因为太不整齐了。拉骆驼的人也一样,他
4、们身上那件反穿大羊皮,也 都脱下来了,搭在骆驼背的小峰上。麻袋空了,“乌金墨玉”都卖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 响得更清脆。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我又问妈:“夏天它们到哪儿去? ”“谁? ”“骆驼呀! ”妈妈回答不上来了,她说:0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谓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冬阳底下 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 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就这样,我写了一本城南旧事。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
5、临于我的心头。1 .第段画线句的作用是o (2 分)2 .对骆驼挂铃铛的解释,我”的想法比爸爸的想法“更美”在哪里?(3分)3 .作者多处描述骆驼队,对此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6分)A.第段由一句话构成,简洁而有画面感,将骆驼队这一描述对象凸现出来。8 .第段先写骆驼群的沉默,再写拉骆驼的人头上冒的热气,有比较的意味。C.第段中画线的“但是”一词有强调的作用,语意上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D.第段“屈”、“撅”、“跪” 一连串动作的描写,让人们感觉到骆驼的温顺。E.第段不用对话描写而是转述爸爸的话,改变了表达方式,行文富有变化。F.第段描写了冬天快过完时的骆驼队,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
6、。4 .有人评论林海音的文字“细致而不柔弱”,结合这一评论,赏析第段画线句。(3 分)5 .最后三段和前文叙述视角不同,传递的情感也有差异。请根据前后两部分内容,对此加以分析。(4分)6 . “冬阳”在行文中着墨不多,却是标题的一部分。联系全文,对此加以评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两株玉笺树(节选)陈忠实清明前一日后晌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 阴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早 早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 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 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
7、得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天气很好。湿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原坡和河川满眼都是蓬勃的 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的杏花的粉 白。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绪得到了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 的滋润,竟是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 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分枝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 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那 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一根细细的枝条 上,洁白如
8、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 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着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玉兰花 在我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有这一缕不寻常的惊喜,这是开在自家 屋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亲手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 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浦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 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了便 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得着我的用心
9、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 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 发苞开花的规定期树龄,不仅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非常的征 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变得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月,各种树叶都变成深绿 近青的颜色,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 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蟒槽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烧了根,等等。后两种 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蟒靖啃食树根 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蟒螭,一只也未见到。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根自 身发
10、生了什么病患。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 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解过来?如果等过几年它不仅缓解不了反而病情加重 以致枯死了,那我岂不是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镶头刨挖的一瞬,却似乎 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镶头来。 突然想到,还是任它继续存在着吧,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 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万一病患发展到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 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了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 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
11、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 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镇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 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就不单是 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有删改)7 .简述第二段景物描写的作用。8 .请概括说明文章中这两朵玉兰花有什么特点。描写这两朵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9 .结合全文,仔细品味文章最后“多了一缕人生况味的感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 谈谈你的理解。10 .下列对散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文章开头写上坟烧纸和跪拜的
12、行为,是为了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表达我 对生老病死的思考。B.作者突然看见玉兰树开花了,内心微颤,惊喜得轻叫一声,这说明他根本没想到这 棵玉兰树还会开花。C.文章先写玉兰花开,再写玉兰树的遭遇,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D.玉兰树得以保存下来,是因为作者把玉兰树视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是对生老病死参悟的结果。E.文章以“一棵玉兰树”为线索,通过这棵曾经快要病死今又开花的玉兰树,表达了 对父母的感恩与思念之情。(二)专题过关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天池刘白羽古人云“人在画图中“,我到天池就有这种感觉。在这一天内,我觉得风是蓝,的,阳 光是蓝的,连我这个人也都为清冷的蓝色所渗透了。
13、早晨,车子从公路转入崎岖的山谷盘旋上山。沿途林木逐渐变化,分为三段。山下开阔 河床中,冰凌般潺潺急流奔涌而下。这里,老榆成林,一株株形状古怪,如苏东坡所说,“如 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山腰是密密层层的杨、柳、枫、槐,秋霜微染,枝头万叶如红或 黄的透明琉.璃片,在阳光中闪烁、摇曳。而山顶,天山雪水汇为悬空而落的飞泉,在森然 壁立的峡谷中涛声滚滚,一望无际的墨绿色的云杉傲然挺立。我走到山坡别墅,这时整个天池在我的面前展开,这不像自然景色,而像一幅油画。你 看,这广阔的湖面,被满山云杉映成一片深蓝,又印上雪白的群山倒影。这时我才明白我并 未到达山之顶峰。你看,天池那面还有层层叠叠更高的白峰,名叫博
14、格达峰。这庆池, 显然是更高天山上的雪水在这里汇集而成的。偶然一阵微风从空中拂面而来,吹皱一湖秋水, 那粼粼波纹,摧动蓝的树影、白的山影,一切都微微颤动起来。同游的人们都欢欢喜喜奔向 天池边去了,我倒希望一个人留在这明亮的阳台上,沉醉于湖光山色之中,静静地、细细地 欣赏这幽美的风景。在我的记忆里面,这天池景色,也许可与瑞士的湖山比美,而天池别有 她自己的风度。灌蓝的湖水、雪白的群峰、密立的杉林,都显示着深沉、高雅、端庄、幽静。 的确,天池是非常之美的。但,奇怪的是这里并不是没有游人欢乐的喧哗,也不是没有呼啸 的风声和明啾的鸟鸣,但这一切似乎都被这山和湖的宁静淹没了,静得使你连一点声音也听 不见
15、。如果让我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池之美,那就是静。从第一眼瞥见天池到和她告别,我不愿用一点声音,来弹破这宁静。但在宁静之中却似 乎回旋着一支无声的乐曲,我不知它在哪儿,也许在天空,也许在湖面,也许在林中,也许 在我心灵深处,“此时无声胜有声”。不过这乐曲似乎是贝多芬的,只有贝多芬的深沉和雄 浑,才和天池的风度相称。是的,在天池的一日,我的心境是宁静的,这是我最珍爱的心境。午餐后,睡了一会儿,我不愿惊醒别人,独自走到廊上,再次仔细观察天池:雪峰与杉 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雪山后面涌起的白云被强烈阳光照得白银一样刺眼。一片金黄 色的杨树林显得特别明丽灿烂。我再看看我的前后左右,原来我所在的红顶房屋就
16、在云杉密 林之中,我身旁就耸立着一株株高大的云杉。云杉一株一株挨得很紧,而每棵树都笔直细长 地冲向天空,绿色森然。山光湖色随着日影的移动而变幻。忽然,静静的天空飞卷着大团灰 雾,而收敛的阳光使湖面变成黑色,震颤出长长的涟漪。不知为何,我的心忽然紧皱起来, 我不知道如果狂风吹来暴雨,如果大雪漫过长空,那时天池该会怎样呢?幸好,日光很快又 刺穿云雾而下,湖光山色又变得一片清明。我们就趁此时离开天池下山。山路崎岖弯转,车行甚速。一路之上,听着飒飒天风、潺潺冰泉,我默默冥想:天池风 景,是那样宁静而又变幻多姿,是那样明朗而又飞扬缥缈。我觉得在天池的这一天,自己进 入了一个梦的境界。待驰行到山下公路上,
17、我回头再望,博格达峰在哪里呀?群峰掩映,暮 霭迷茫,一切都沉入朦胧的紫色烟雾中,天池也在“夕阳明灭乱山中”了。(原文有删改)1 .简要回答文中的天池在作者的笔下有着哪些特点。2 .结合文意赏析文中两处画线的语句的表达技巧。3 .作者在第4自然段里说:“是的,在天池的一日,我的心境是宁静的,这是我最珍 爱的心境。”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在天池的一日,我的心境是宁静的”。4 .文章第4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天池及其四周的美景。请你结合文章,选择几 个角度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散文(二)(一)高考与模拟1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全面。首先应概括出此句的内容,然后和文章主旨之一 童年的好奇、天
18、真以及童年的美好生活,相统一。答案: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突出“我”观察的仔细,表现了儿童的好 奇和天真。2 .解析: 对文中爸爸的解释和“我”的解释分别加以概括,然后从两个角度做答即 可。答案: 爸爸认为挂铃铛是骆驼安全的需要,是从实用角度讲的;“我”认为挂铃铛是 人的需要,是从情感需求角度讲的;“我”的想法富有情趣,所以更美。3 . CF C项中“与上文没有形成转折”不当,应该“是一种转折”,从而否定了煤栈 墙上的大黑字。F项中暗示我对骆驼的感情发生改变”不当,“我”对骆驼的感情始 终未变。4 .解析: 根据画线句的用词特点,加上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结合骆驼“不着急” 的性格特点
19、即可得出答案。答案:(示例)用两个“慢慢”修饰“走”和“嚼”的动作,两个“总会”修饰“走 到”和“吃饱”,两两呼应,写出骆驼不着急的性子,意味深长。用词朴素,句子简短,表 达恰到好处,不见柔弱。5 .解析: 此文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就是以“我”小时候的眼光写骆驼, 表现了童年的美好;后一部分,也就是最后三段,从“我”长大后的角度来抒发一种对童年 的怀念。认真审题后对原文内容主旨加以概括可以得出答案。答案:前一部分以孩子的视角,写出了 “我”对世界的好奇以及童年生活的美好;后 一部分(最后三段)以成年人视角,表现出作者对童年的追念和珍惜。6 .解析: 标题与全文的内容肯定有内在联系,而且
20、还往往具有点明观点,交待时间、 地点,烘托气氛,奠定基调,成为线索等作用。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积累,选择角度,结合 中心来作答。答案:(示例)“冬阳”在行文中虽然着墨不多,但与全文都有内在联系。“冬阳”点 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冬阳的温暖烘托了童年生活的温馨美好,为全文奠定温暖的基调。这 样写足见作者构思之巧。7 .答案: 通过对美好春景的描写,引出下文要描写的对象玉兰树。借生机勃勃的春景与下文遭遇过生存劫难的玉兰树相对比,表达其生命的顽强与美 好。8 .答案: 特点:鲜嫩、纯洁、生机勃勃。在描写玉兰花时作者运用.了拟人和比 喻的修辞手法,如“自在而又尽情地展示在一根细细的枝条上”,作者将玉兰花拟
21、人化;“洁 白如玉”则是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出了这两朵玉兰花的鲜嫩、纤尘不染。9 .答案:生命是顽强的,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这一棵幼小而又带 病的玉兰树最终能开花,正是生命顽强的完美体现。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生命都是平等的,只要它是生命,就应该尊重。这棵玉兰树 虽然带病,但也是生命,也值得人们尊重。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的生命,更显珍贵。10 . CD A. “引出下文写我要回到老家小屋”分析不当。B. “根本”过于绝对,由文 中“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 一句可以看出,玉兰树的病情已经有了 好转,作者也庆幸自己没有挖掉它。E.抒发的是对生命的思考。(二)专题
22、过关检测1 .答案:(1)湖水湛蓝;(2)深沉,高雅,端庄,幽静;(3)宁静而又变幻多姿;(4)明 朗而又飞扬缥缈,如梦如幻。2 .答案:(1)景物描写。作者在描写之中又辅以对比和拟人,表现了湖水、山峰、树 林之美,突出了天池在形象、气质、品格诸方面之美丽、美好。(2)心理描写。作者看到雾罩湖面,阳光收敛,顿时对天池感到担忧和紧张,表现了作 者对天池的强烈的喜爱之情。3 .答案:(1)因为天池深沉、高雅、端庄、幽静,“我”深受感染,所以心境是宁静 的。(2)因为天池周围所有的声音都似乎被它淹没了,而天池静得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作 者不愿打破这种静,所以心境也会宁静。(3)天池美不胜收,作者被它深深吸引,乃至沉醉 于其中,心境自然宁静。4 .答案:(示例)(1)从听觉上描写了天池及其四周的美景。如文中的“似乎回旋着一 支无声的乐曲”,就是写作者身处天池时,听觉器官上梦幻般的感受。(2)从视觉上描写了 天池及其四周的美景。如“雪峰与杉林、白与黑相映,格外分明”等语句,从视觉上形成一 幅美丽的画面,让人如亲临其境,从而使读者真切感受到天池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