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微学本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之道》微学本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孔子闻之而怒,告门弟子日:“参来,勿内。”曾皙自以为无罪,使人请于孔子。子曰:“汝不闻乎?昔瞽嗖有子曰舜,舜之事瞽嗖,欲使之,未尝不在于侧,索而杀之,未尝 可得。小槿则待过。大杖则逃走。故瞽嗖不犯不父之罪,而舜不失蒸蒸之孝。今参事父,委身以待 暴怒,瘦而不避,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 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遂造孔子而谢过。瞎子。瘦:杀。【注】曾子:名参,孔子的弟子。曾皙:曾参的父亲,孔子的弟子。嗖: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向也参得罪于大人向:向着,朝向。B.参来,勿内内:通“纳”,使进入。C.援琴而歌歌:唱歌。D.委身以待
2、暴怒委身:放弃身体2、与“欣然而起”的“而”字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徐而察之B.索而杀之C.垂拱而治D.吾恂恂而起,视其缶 3、与“知其体康也”中的“其”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吾其还也B.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C.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D.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曾参由于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但他毫无怨言,援琴而歌,希望父亲听见歌声知道自己的身体健康。B.本文主要记叙曾参误伤瓜根而遭到父亲毒打的故事,说明作为父亲不应该对儿子下毒手。C.本文引用孔子的故事,意在谴责曾参作为儿子,不应该陷父亲于不义,在父亲暴怒之下
3、危及生命 时,要赶快逃开。D.孔子所认为的孝是作为儿子在父亲暴怒之下危及生命时,要赶快逃开,以免陷父亲于不义。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汝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 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 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C.妻适市反适: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6 .翻译下列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7 .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4、【微专题经典阅读】曾子“三省吾身”的内涵曾子是儒家学派早期的杰出代表,他在论语学而“三省吾身”章中提出了“吾日三省吾 身,为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的反省式人生哲学。作为孔孟之间的传承 人物,曾子在孔子修身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修心的观点,对孟荀及后世“心性论”产生了一 定影响。曾子的人生理想是成为道德高尚的 君子,并向往圣人的境界。曾子的自省与修心哲学对当 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儒家文化的一大特色就是重视修身,论语学而的“三省吾身”章是儒家修身思想至关重 要的篇章,即“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的修身思 想是
5、儒家修身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深入理解何为“吾日三省吾身“,对于我们认识曾子的修身思 想,了解儒家的修身文化大有裨益。1. “谋”与“忠”。“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曾子每日三省己身的第一个层次,指的是对自己的事业负责,或可理解 为对别人交代的事情尽心。皇侃认为:“为人谋而不忠乎者,忠,中心也。言为他人图谋事, 当尽我中心也,岂可心而不尽忠乎?所以三省视察,恐失也。”刘宝楠这样训解到:“诚、实义同。 诚心以为人谋,谓之忠,故臣之于君有诚心事之,亦谓之忠。”曾子每日反省自己是否替别人尽心 竭力地办事,尽忠在为人谋中能够发挥基础性作用。中国人对“忠”的追求,贯彻古今。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尽忠的例子不胜枚举
6、。而在今日, 我们可以赋予“忠”更加丰富的含义,所谓“忠”,已脱离了封建时代的君臣关系,我们为人尽忠 的对象已更加广泛。以诚心做事,对自己应当完成的事情尽职尽责,是忠于自己的本心。对他人相 托之事尽力,则又是忠于朋友之交,忠于同事之谊,甚至于素不相识之人的托付亦能完成,是忠于 一诺千金。对于“忠”的反思实际上是另一种检验自己是否知行合一的标尺。以“忠”与否的行为 与“与人谋”的初心核验,义正心诚,有始有终才是君子应当具备的道德品格与人生追求。2. “交”与“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曾子每日三省己身的第二个层次,即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注重“信”。 郑玄注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刘宝楠 进一步
7、解释“同志者,谓两人不共学而所志相同。” 刘宝楠论语正义记载:“说文解字云:交,胫也。从大,象交形。朋友与己两人相会 和亦得称交。”说文解字云:“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根据经学家的解释,这里的“朋 友”应当定义为志趣相投,共同学习,并且有共同追求的人。中国古代有“五伦”之说,即:父母、 君臣、夫妇、兄弟和朋友,其相应的伦理道德要求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和 朋友有信。因此,“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是曾子每日三省己身的重要方面。在与朋友交往的过程 中,只有以诚信的态度对待朋友,才能够取得朋友的信任,做到言而有信,进而达到“义”的要求。 所以曾子以是否能够信守于人而自省。钱穆也
8、曾经评价到:“朋友一伦,重在信。我信你, 你信我,互信才能互助,相亲相爱。”论语学而:“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 其解释为:“所守的约言符合义,说的话就能兑现。”从这句话出发,我们可以对“与朋友交而不 信乎”做进一步的 解读。朋友即为志同道合之人,在与朋友相交的过程中,所做的约定应当是符合 “义”的,因为符合“义”,所以必须守信。也正因为其符合“义”,故而不失信。因此曾子对和 朋友交往的反省,内涵是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反思自己行为是否做到“信”之前,必然有关于与 朋友所订之约,所作之事是否符合“义”的思考。因此,“信”与“义”既是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准 则,又是个人理应具
9、备的道德品质。做人应谨守诚信,秉持忠义,提高自身修养,结交君子,从“义” 出发,信守于“义”,才能在社会交往中产生正面的影响。3. “传”与“习”。“传不习乎”是曾子每日三省己身的第三个层次,曾子在反省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之后, 进一步反省自己有没有充分温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学业,有没有完整回顾已学的知识,以检脸自己 的学习成果。儒家重视修身,而修身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修德。曾子以自己本身的学习作为反思对 象,以求道德的不断内化。而此句的“习”,既是三省吾身的重要途径,也是曾子省身哲学的最终 目的。刘宝楠论语正义谈到:“郑注云:鲁读传为专。今从古藏氏庸辑郑注释云: ,此传字。从专得声。鲁论故省用
10、作专。郑以古论作传。于义益明。故从之。吕氏春秋曰: “古之学者说义必称师,说义不称师,命之日叛。所专之业不习。则惰弃师说,与叛同科。故曾子 以此自省。“反省师长所传 授的符合于“义”的知识,既是对师长尊敬的表现,也是对自身道德发 展的要求。“传”和“习”要实现互 动互促,通过“传”来指导和影响“习”,再通过“习”力口深 对“传”的理解和认识,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互相促进,教学相长。“传不习乎”是曾子每 日三省己身的路径。“三省吾身”的前两个层次讲的是更好地尽忠和谋划,履行 自己对他人和社会 的责任,而反省的结果最终必然要归结到“习”字之上,只有通过“习”,反省才是有作用有意义 的,“习”所
11、强调的是内省的自觉性和效率。“学习”是贯穿人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线索。“学”是接纳和吸收新知识的过程,“习”是温习 和回顾旧知识的阶段,“学”和“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构成了循环上升、不断进步的学习过 程。所以“学”和“习”二字通常放在一起讲。而“学习”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文化知识,也涵盖生 活各个层面。只有通过回顾自己所学的知识和已经获得的实践经验,才能于反思之后获得进步和发 展。“学习”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过程,在“学习”中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学习过程,对 自己的言行负责。“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有不同的指向,但是它们 内在的 逻辑理路是统一的。朱熹亦认为
12、,“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忠”与“信” 都可以落实于“习字的功夫之上。“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是对事业和他人尽责, 是外在的要求,“习”是对自己负责,是内在的对自己的规范。为人谋和与朋友交都是个人不断学 习的过程,“习”在促进“忠”、“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习”的功夫在一定程度上会 影响甚至是决定修身水平的高低,只有通过不断地、更好地“习”,才能够谨守“忠”、“信”与 “义”,才能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事实上,曾子在儒家“修身”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更 加重视“修心”的道德实践。【微技能阅读赏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永远的布衣曾子孙守名说曾子是位
13、布衣,似乎有些牵强,史载他为了养活父母曾经在莒地做过很短时间的“得粟三秉” 的官职;但我总觉得他的这个官做得多少有些身不由己,曾子的骨子里有着太多的铮铮之音,与那 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远离喧嚣与尘世的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不同,他的不苟同于权贵更 多的是一种济世的理想和品格。曾子的话语中不时地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临大节而不可 夺也”,“仁以为己任”,这种掷地有声的精神气概,堪与日后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相媲美。从这一点上可以想见他的为官从政绝非倾慕权势,最多也只不过是生活艰难 中的一种无奈之举。说他是位布衣,是位地地道道的知识分子,其
14、实也并不为过。站在荒烟蔓草的曾庙中,心中涌出无限的凄凉。相对于儒学的另两位大师孔孟,这个世界有着 太多的不公。“至圣先师”孔子的身后,我们可以列出许许多多的荣耀,孔府、孔庙、孔林,至今 车如流水马如龙。亚圣孟子的享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逐院前进,起伏参差, 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前来参拜者也是络绎不绝。那么我们的宗 圣曾子呢?面容清瘦、身材修长的曾参当初是奉父命至楚从学于孔子的,两年后随师入卫,自卫返回鲁国 的时候,他的生活几乎陷入了绝境,“敝衣而耕,常日不举火”,但他并没有因为家境的贫寒而不 思进取。他深知自己是后进弟子,在众多的师友之中处于劣势
15、,因而他发愤苦学,不敢稍有懈怠。 无论寒暑,哪管春秋,读书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全部。曾子广为涉猎,学有思,习有问,这种异于常 人的刻苦执着精神终于得到了孔子的认可和赏识。公元前482年,孔子最为赏识的弟子颜回病故后, 曾子以其才学和品格真正成为了孔子的主要继承人。三年后,七十三岁的中国儒学大师孔子终于走完了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征程,在一个暖阳初 升的早晨驾鹤西去。临终之际,他将儿子孔鲤的遗孤托付给曾子,叮咛再三,含泪长逝。悲痛欲绝 的曾参哀毁过度,昏厥数次。如今想来,曾参那时必定感知到肩上担子的沉重,守丧三年后,他毅然决然地担负起承传儒学 的大任。日以继夜,晨昏达旦,他不断地咀嚼着夫子的教诲,慢慢
16、地浸润着高远的思想和深邃的哲 理。终于,他形成了自己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和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这些观念 为中国的政治体系的形成、官吏自身修养的熏染和伦理价值取向的定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曾庙门前,我的脑海里面无数次出现了曾参独自沉思的情景。在人生的航线上,曾子是位 懂得为自己定位的人。在那个洪荒时代,凭着超前的理念和治国的方策,他完全可以走上政途,必 然会获得君相的垂青。事实也果真如此,当曾参五十岁时,齐国聘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 然而自感责任在肩,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他只能放弃,此时的曾子要用思想的光辉照亮整个 社会前行的路途。曾参对孔子的孙子循循善诱,把自己
17、的思想如春风雨露般地洒落在孔汲的心田。在中国历史上, 此后我们看到过好多临终托孤的催人泪下的场面,然而,孔子的这次托孤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被封为“宗圣”,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 遗言,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我曾数度前往位于山东嘉祥的曾庙,去凭吊这位以自己的建树跻身于儒学五大圣人之一的曾子, 然而残阳如血下的凄凉之感总是在不经意间涌上心头。曾子故里之争销烟仍在弥漫,我的心此时却 隐隐作痛。曾子,不管出生在何处,他留给我们后人的只有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回头再望一眼暮色苍茫中的曾子庙,此时,霞光正从西边的天空悄然升起
18、,一道道美丽的光波 穿越亘古时空就那么静静地洒落在林立的碑碣和森然的古柏上,这让我到底感到了些欣慰。布衣曾 子,正沿着荒草凄凄的小径,朝着霞光迤通走来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曾子虽然当过官,却并非倾慕权势,只不过是生活艰难的一种无奈选择,由他的铮铮之言可以看 出他济世的理想和品格。B.第三段用对比手法来写曾庙与孔庙孟庙,作者心中有无限凄凉,因为曾庙没有孔庙和孟子享庙的 大气考究,也没有络绎不绝的参拜者。C.孔子临终前将孙子孔汲托付给曾子的遗言具有非凡意义,若非如此,曾子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政治 观和孝道观,也不可能继承和发展儒学学派。D.文章引用的古文或
19、警句,不仅佐证了作者的观点,使文章更有说服力,而且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增加了文采,彰显了文化底蕴。E.文章融描写、抒情、议论为一体,语言于深沉中见赤诚,于温婉间现真情,概括分析了曾子的经 历和成就,表达了对曾子精神和品格的赘美。2 .结合全文,请分条陈述曾子留给后人的有哪些“伟大的精神和卓绝的品格”。(4分)3 .试分析文章的结尾一段有何妙处。(4分)4 .文中作者的感情由“无限凄凉”转为感到“欣慰”,试探讨其原因。并结合实际谈谈“布衣曾子” 的选择对你的启示。(8分)【微写作深度学习】钱理群先生曾提出,我们的一些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即经过精心打扮甚 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
20、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个人利益。针对此类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这是 传统读书人道德修养缺失所致。请结合本课所学加以对此谈谈你的理解与看法。字数不少于400字。100200300400|I I I I I I I I 500参考答案:【微知识知识扫描】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大学之道,在明(形作动,弘扬)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止 (目标,指“至善”)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性情安和);安而后能 虑(思虑精深),虑而后能得(收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
21、*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获得知 识)。致知在格物(推究事物原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一律)皆以修身 为本(根本)。大学之道(古义: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今义:实施高等教育的学 校)(1)在明明德(形作动,弘扬) (2)先齐其家(使动,使整齐)明(1)在明明德(动词,彰明) (2)在明明德(形容词,美好的)道(1)则近道矣(名词,规律、道理)(2)不足为外人道也(动词,说)(3)道芷阳间行(动词,取道)(4
22、)会天大雨,道不通(名词,道路)*修(1)先修其身(动词,修养)(2)修守战之具(动词,修理、整治)(3)邹忌修八尺有余(名词,长,这里指身高) *(1)在止于至善(在于至善止)(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古之欲于天下明明德者)【微练习传记阅读】1 . A向:刚刚。2 . B例句与ACD均为修饰,B顺承。3 . C与例句都是指他的,A还是B难道D自己4 .C 不是“引用孔子的故事”而是孔子引用“瞽嗖”的故事5 . D只是6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他学会欺骗啊。7 .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做人,都必须讲个“信”字,要说到做到,不能说谎。译文:曾子锄瓜,不小心锄断了瓜的根。父亲曾皙非常生气,举起一根大
23、棍来击打他的背。曾子倒地 不省人事许久。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曾子高兴地(从地上)爬起来,走近曾皙问候道:”刚才我得罪 了父亲大人,您为教导我而用力打我,您的身体没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吧?”退下去回到房里,曾子 边弹琴边唱歌,想让父亲听见以知道他的身体健康无恙。孔子听说了这件事很生气,告诉门下弟子:”如果曾参来了,不要让他进来。”曾参自认为没有 过错,托人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你没听说过吗?昔日瞽叟有一个儿子叫舜,舜侍奉父亲瞽叟,父亲使唤他,他总在父 亲身边;父亲要杀他,却找不到他。父亲轻轻地打他,他就站在那里忍受,父亲用大棍打他,他就逃 跑,因此他的父亲没有背上不义之父的罪名,而他自己也没有失去为
24、人之子的孝心。如今曾参侍奉 父亲,放弃身体来等着被父亲暴打,父亲要打死他,朝死里打也不躲避。他如果真的死了就会陷他 父亲于不义,相比之下,哪个更为不孝?你不是天子的百姓吗?杀了天子的百姓,那罪过怎么样?”曾 参听说了这些话,说:“我的罪过很大啊! ”于是拜访孔子为自己的过错道歉。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去吧, 我从街上了杀猪给你吃。”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 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小孩子并不懂事, 什麽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需要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如果哄
25、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说完,曾子便杀 了猪给孩子吃。【微技能阅读赏析】8 .BC【解】B.作者感到无限凄凉的原因是曾子在后世没有受到应有的尊崇,作者为之感到不 公;C 两个“不可能”说法太绝对,从原文“如果没有这次令后人一再感慨万千的孔子临终遗言, 也许儒学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会是一场虚幻的大梦”可知,这只是作者的推测。2. (4分)积极进取,刻苦执着,成为孔子的主要继承人;坚持理想,放弃名利,为传承儒 学拒绝了齐楚晋国的厚聘;信守承诺,勇于担当,不辱师命,教化孔汲并且继承和发扬了儒学。(4 分)3. (4分
26、)再次描写曾庙,将光美丽、静谧森然的环境与前文荒烟草的曾庙形成对比,使文章 结构更完整。(2分)用象征、想象手法,以光迤迹象征曾子思想永放光芒,升华主题,委婉含蓄, 耐人寻味。(2分)4. (8分)作者“无限凄凉”的原因是看到曾庙荒烟草,联想起门庭若市的孔庙孟庙,感叹世 界的不公,为曾子痛心。然而,转念一想,以曾子淡泊执着的境界,也未必太看重这些后人予以的 盛名与浮华。一个本来就对功名漠然的人,也许更喜欢这种清净,所以作者转而“欣慰”。(分情感 变化的原因,4分)曾子选择坚守理想放弃名利可以启示我们,一个人若眷恋功名权势,就很难甘守清贫,专心 于研究,就很难独守寂寞,有所成就。那些成大家者,成大业者,只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和事业,并 不关注身前生后的舆论和评价。(或:从曾子在劣势中选择奋起直追、刻苦执着可以启示我们,先天 不足后天补,勤能补拙,所以处在劣势中的人永远都不需要悲观丧气,更应该勤奋努力。或者谈曾 子选择信守承诺,担当重任的启示也可。联系实际谈启示,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