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867414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62.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docx(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应急救援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1、高寒高海拔雪域救助遇险人员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oA,可利用直升机实施人员转移B.可利用绳索系统实施人员转移C.可采取保护性措施共同徒手下撤D.可现场移交给景区工作人员或向导,让其自行下撤2、(A)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属神经性毒 物。A.硫化氢 B. 一氧化碳C.甲烷 D.氨气3 (B)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极易与血红 蛋白结合,造成人体组织缺氧,甚至死亡。A.硫化氢 B. 一氧化碳C.甲烷 D.氨气4、(C)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当空气中含量达25% 30%时可引发急性中毒。A.硫化氢C.甲烷B. 一氧化

2、碳D.氨气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44、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 100至 500万的为(C)城市。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45、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 50至100 万的为(D)城市。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46、根据国家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 50万以 下的为(E)城市。A.超大B.特大C.大D.中等E.小47、 (A)是指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 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 市区的联合体。A.重点城市群B.城市联合体C.城市经济圈D.城市一体化48、我国位于世界环太平洋地震带和(

3、B)两大地震带之 间。A.洋脊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D.地中海地震带49、我国四大地震带区域是青藏高原地震区、华北地震区、 东南沿海地震带和(A)。A.南北地震带 B.郑城营口地震带C.汾渭地震带 D.东南沿海地震带50、 (A)是指表征地震强度大小的量度。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烈度51、 (B)是指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烈度52、 (C)是指震源到地面(震中)的垂直距离。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烈度53、(D)是指地震引起的地面震动及其影响的强弱程度。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D.烈度54、 (D)是指衡量抗震

4、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由抗震设 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以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A.震级B.震中距C.震源深度 D.抗震设防标准55、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人口密集地区发生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初判为 (C)地震灾害。A. 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别重大56、(C)地震灾害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 (含失踪)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地震灾害。B. 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别重大57、当人口较密集地区发生7.0级以上地震,人口密集地 区发生6.0级以上地震,初判为(D)地震灾害。C. 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别重大58、(D)地震灾害是指造成

5、30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占地震发生地省(区、市)上年国内生 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灾害。D. 一般B.较大C.重大D.特别重大59、(A )是地震灾害中极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的典型灾 种。A.建筑倒塌B.建筑火灾C.基础设施损毁D.山体滑坡(崩塌)60、地震发生后,通常出现“断乱慢”问题,(A)主要是 指震区整体或局部处于断网、断电、断路等状态。A.断B.乱C.慢61、地震发生后,通常出现“断乱慢”问题,(B)主要是 指震区救援救灾活动初期统筹指挥乏力的一种现象。A.断B.乱 C.慢62、地震发生后,通常出现“断乱慢”问题,(C)主要是 指应急联动、救援力量、应急资源等响应和

6、到场实施救援 救灾出现的迟缓现象。A.断B.乱C.慢63、消防救援队伍地震救援重型队人员规模不少于(A) 人。A. 100 B. 80 C. 60 D. 4564、消防救援队伍地震救援轻型队人员规模不少于(C) 人。A. 100 B. 80 C. 60 D. 4565、地震救援(B)是指按照所在单位编制数的规定比例 预混预编的机动队伍,其配备地震救援专用装备,日常开 展基础技能训练和演练。A.前突小队B.专业队伍C.机动力量D.社会应急力量66、地震灾害救援,消防救援队伍梯次调动力量主要包括 前突力量、辖区大队(站)执勤力量、辖区支队力量、总 队地震救援专业力量、(A)、震区邻近省份的地市力量

7、、 全国跨省增援力量。A.省份内机动力量 B.军队力量C.行业领域专业队伍D.社会应急力量67、地震灾害救援,力量梯次调动的程序是(A)。省份内机动力量 辖区大队(站)执勤力量 震区邻 近省份的地市力量 总队地震救援专业力量 前突力 量辖区支队力量全国跨省增援力量A.-B.-C.-D.一一-一一-68、偏远山区“三断”情况下地震灾害救援,可采取(D)快速机动投送。A.徒步B.骡马C.摩托化 D.直升机69、地震救援专业队遂行任务,携行装备物资应实施(A)、 模块化运输投送。A.标准化B.专业化C.智能化D.扁平化70、地震救援专业队遂行任务,携行装备物资应实施标准 化、(D )运输投送。A.模

8、块化B.专业化C.智能化D.扁平化71、地震发生后,(D)小时为救援黄金期。A. 12 B. 24 C. 48 D. 7272、地震发生后,消防救援队伍遂行任务应携行(D)小时自我保障物资。A. 12 B. 24 C. 48 D. 7273、地震发生后,消防救援队伍遂行任务,单兵携行的装 备物资主要有(A)、防潮垫、睡袋、指南针、高能量食 品、饮用水、急救包等。A.单兵帐篷 B.手持扩音器C.北斗有源终端 D.呼救器74、地震发生后,(A)应迅即就近就地了解震情灾情, 第一时间报告震区灾情信息。A.灾情速报员 B.前突小队C.专业队 D.机动力量75、地震发生后,(B)应第一时间赶赴震区侦察灾

9、情、 报告信息。A.灾情速报员 B.前突小队C.专业队 D.机动力量76、地震发生后,(D)是实施救援救灾的重要环节,直 接影响救援救灾效率。A.力量编成B.人装集结C.应急通信D.装备物资储备77、目前配备的翼龙n无人机空中应急通信平台,信号覆 盖范围约为(B)平方公里。A. 5 B. 50 C. 100 D.300 以上78、 (A)是指救援人员在垂直方向上破拆障碍物,开辟 进攻或营救通道。A.纵向破拆B.横向破拆C.斜向破拆D.快速破拆79、 (B)是指救援人员在水平方向上破拆障碍物,开辟 进攻或营救通道。A.纵向破拆B.横向破拆C.斜向破拆D.快速破拆80、顶撑是指利用(A)、液压顶杆

10、、液压钳等,将重物 顶升或使物体间分离的一种救援技术。A.起重气垫B.重型支撑套具C.混凝土砌块 D.方木、板材81、支撑是指利用方木、板材、(B)等,对营救通道和 不稳定建筑构件进行支护加固的一种救援技术。A.起重气垫 B.重型支撑套具C.混凝土砌块 D.液压顶杆82、(A)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对重物实施起吊、牵引、 平移的一种救援技术。A.移除B.破拆C.顶撑D,支撑83、在可能发生建筑大面积二次倒塌的现场,应充分做好(C) OA.重装防护C.支撑加固B.利用搜救犬搜索D.动态监测84、在坍塌隧道可能发生局部二次坍塌的现场,可采取(D) 技术处置措施。A.仪器检测B.搜救犬搜索C.回填反压

11、D.灌浆加固85、在坍塌隧道可能发生局部二次坍塌的现场,可采取(D) 技术处置措施。A.仪器检测B.搜救犬搜索C.支撑加固D.灌浆加固86、带电环境下救援作业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B)。A.利用仪器实施漏电检测B.视情穿戴绝缘装具C.身体部位不得接触裸露电线D.防止跨步电压触电87、地震灾害救援中,(B)是指为受灾群众住宿、救灾 物资中转贮存、灾后应急医疗救治等提供保障支持的帐篷。A,单兵帐篷B.救灾帐篷C.指挥帐篷D.通信帐篷88、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B),占比达48%以上。A.地震B.洪水C.干旱D.森林火灾89、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

12、降雨量5099.9毫米为(A) oA.暴雨B.较大暴雨C.大暴雨 D.特大暴雨90、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 降雨量100249.9毫米为(C) oA.暴雨B.较大暴雨C.大暴雨 D.特大暴雨91、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 降雨量不小于250毫米为(D)。A.暴雨B.较大暴雨C.大暴雨 D.特大暴雨92、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 降雪量5.09.9毫米为(A) oA.大雪B.暴雪C.大暴雪 D.特大暴雪93、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 降雪量10.019.9毫米为(B) oA.大雪C.

13、大暴雪B.暴雪D.特大暴雪94、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降雪量20.029.9毫米为(C) oA.大雪 B.暴雪C.大暴雪 D.特大暴雪95、根据我国降水量等级(GB/T285922012),日 降雪量不小于30毫米为(D)。A.大雪B.暴雪C.大暴雪 D.特大暴雪96、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 10.8m/s-17.1m/s (风力 6-7 级)为(A)。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 E.强台风 F.超强台风97、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热带气

14、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17.2 m/s-24.4 m/s (风力8-9级)为(B) o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 E.强台风 F.超强台风98、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24.5 m/s-32.6 m/s (风力 10-11 级)为(C) o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5、地下有限空间站级救援分队,人员规模不得少于(C) 人。A. 6B. 10C. 12D. 166、地下有限空间支队级救援队依托特勤消防救援站或其 他救援专业队组建,人员规模不得少于(A)人。A. 24B. 45C. 60D

15、. 1007、地下有限空间站级救援分队下设1个安全侦检组、2 个救援作业组和1个(D),每组不少于3人。A.管理指挥组B.通信联络组C.综合保障组D.紧急干预组8、地下有限空间支队级救援队下设1个管理指挥组、(B)个安全侦检组、4个救援作业组、1个紧急干预组。A. 1B.2C. 3D.49、下井作业前,安全侦检组应利用(C)、漏电检测仪等 仪器检测坑井水深、带电等情况。A.水深仪B.流速仪C.测距仪D.热成像仪10、下井作业过程中,通常可采用(A)、呼救器、骨传 导通信装备等方式保持上下通信。D.台风 E.强台风 F.超强台风99、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热带

16、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32.7 m/s-41.4 m/s (风力 12-13 级)为(D) o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 E.强台风 F.超强台风100、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41.5 m/s-50.9 m/s (风力 14-15 级)为(E) oA.热带低压B.热带风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 E.强台风 F.超强台风101、根据我国热带气旋等级(GB/T 19201-2006), 热带气旋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达到或大于51.0 m/s(风力16级或以上)为(F )。A.热带低压B.热带风

17、暴C.强热带风暴D.台风 E.强台风 F.超强台风102、根据我国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A )洪峰流量重现期为510年一遇。A. 一般洪水B.较大洪水C.大洪水 D.特大洪水103、根据我国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 T 22482-2008), (B )洪峰流量重现期为1020年一遇。A. 一般洪水B.较大洪水C.大洪水 D.特大洪水104、根据我国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C )洪峰流量重现期为2050年一遇。A. 一般洪水B.较大洪水C.大洪水 D.特大洪水105、根据我国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 (D

18、)洪峰流量重现期为大于50年一遇。A. 一般洪水B.较大洪水C.大洪水 D.特大洪水106、长江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流经青海、西藏、四 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 等11个省份,汛期洪水通常由(A )形成,频率高危害 大。A.暴雨B.上游融雪C.冰凌D.工程事故107、融雪洪水是指在有大量积雪或冰川发育地区,积雪 (冰)大面积集中融化导致河道水位急涨所形成的洪水, 一般发生在(C ) OA. 23月B. 34月C. 45月D. 56月108、在流域的中上游兴建能调蓄洪水的(C),能有效 拦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A.堤防B.河道C.水库D.蓄洪区109、水库规模通常按库

19、容划分,1亿立方米以上的称为(A ) oA.大型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坝塘110、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划分,1000万1亿立方米的称 为(B )。A.大型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坝塘111、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划分,10万100。万立方米的 称为(C ) OA.大型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坝塘112、水库规模通常按库容划分,小于10万立方米的称为(D ) oA.大型水库B.中型水库C.小型水库D.坝塘113、天然河道中的最大流速一般出现在水面以下(A) 米处。C. 0.4-0.5D. 0.6 及以上114、急流是指深度超过0.6米,流速超过(D)米/秒的 水流。A. 0.

20、1B. 0.5C. 1.0D. 2.0115、(A )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 即江河洪水漫滩以后,堤防开始临水,需要防汛人员巡查 防守。A.设防水位B.警戒水位C.保证水位D.汛限水位116、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需要开始 警戒并准备防汛工作的江河湖泊水位是(B)。A.设防水位B.警戒水位C.保证水位D.汛限水位117、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 御过的最高水位,称为(C )。A.设防水位B.警戒水位C.保证水位D.汛限水位118、汛期为上、下游防洪及水库安全运行而设立的允许 最高蓄水位是(D )。A.设防水位 B.警戒水位C.保证水位 D.汛

21、限水位119、(A )是指最较大洪水时,应在规定的地点和宽度 开口或按规定漫堤作为泄洪通道的区域。A.行洪区B.分洪区C.蓄洪区D.滞洪区120、(B )是指利用湖泊、洼地及修筑围堤或利用老的 坪垸加高加固,以滞蓄洪水的区域。A.行洪区B.分洪区C.蓄洪区D.滞洪区121、利用低洼地区分蓄超过河道安全泄量的超额洪水的 地区是(C) OA.行洪区B.分洪区C.蓄洪区D.滞洪区122、平原河湖洼地、滩地或低矮珏区,随河流水位上涨 至一定水位时自然地或人为地滞蓄洪水的区域是(D)。A.行洪区B.分洪区C.蓄洪区D.滞洪区123、总队级(重型)救援队,由总队组建,人员规模不 少于(B) oA. 60

22、人B. 100 人C. 120 人 D. 150 人124、总队级(中型)救援队,由支队组建,人员规模不 少于(B) oA. 60 人 B. 100 人C. 120 人 D. 150 人125、总队级(轻型)救援队,由支队组建,人员规模不 少于(B ) oA. 60 人B. 100 人C. 120 人 D. 45 人126、站级救援分队,由大队组建,人员规模不少于(D) oA. 6 人B. 10 人C. 12 人 D. 16 人127、潜水救援分队,由支队组建,人员规模不少于(D)oA. 6 人B. 10 人C. 12 人D. 16 人128、(A )是指在岸基利用抛投救生、救生衣、水面漂浮绳

23、等器材营救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129、 ( B)是指采取涉水、游水、潜水等方式营救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130、(C )是指利用消防船(艇)、冲锋舟、橡皮艇等 营救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131、( D)是指架设绳桥系统营救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132、 ( E)是指利用

24、直升机、举高车、挖掘机、码头起 重机等特种装备营救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133、 (F )是指利用消防梯、救生软梯、救生绳等与消 防船(艇)、冲锋舟、橡皮艇、重型工程机械等联合营救 水域遇险人员的方法。A.岸基救助法B.入水救助法C.船艇救助法D.绳桥救助法E.载运救助法F.接力救助法 134、急流救援中,常称河流(A)是指朝向下游方向的 右手方向。A.右岸B.左岸C.侧岸D.下岸135、急流救援中,常称河流(B)是指朝向下游方向的 左手方向。A.右岸B.左岸C.侧岸D.下岸136、救援舟艇中,(A)适用于急流救

25、援。A.动力冲锋舟 B.动力橡皮艇C.折叠式冲锋舟 D.无动力救援桨板137、规格3.8米(长)的橡皮艇,额定载员(A )人。A. 24B. 46C. 68D. 810138、规格4.2米(长)的橡皮艇,额定载员(D)人。A. 24B. 46C. 68D. 8-10139、规格6米(长)的冲锋舟,额定载员(C)人。B. 11A. 10C. 12D. 15140、橡皮艇与舷外机功率应相适配,规格3.8米(长) 的橡皮艇应适配(D )马力的舷外机。A. 15 匹B. 18 匹C. 20 匹D. 30 匹141、橡皮艇与舷外机功率应相适配,规格4.2至4.7米(长) 的橡皮艇应适配(C)马力的舷外机

26、。A. 15 匹C. 40 匹B. 30 匹D. 60 匹142、冲锋舟与舷外机功率应相适配,规格6米(长)的 冲锋舟一般适配(C)马力的舷外机。A. 30 匹B. 40 匹C. 60 匹D. 75 匹143、救援舟艇入水前,现场指挥员应对作业中可能出现 的(C)进行充分评估,并强调行动要点。A.天气变化B.环境温度变化C.安全风险D.舟艇数量144、关于救援舟艇舷外机操控,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A.缓慢加速B.平稳驾驶C.避开障碍D,可直接穿越水草145、关于救援舟艇舷外机的动力,下面描述正确的是(D )。A.上游突发洪水时应熄火B.急流中对礁救援时应熄火C.行进至滚水坝处应熄火D.急

27、流中应常态保持动力146、(A )是舷外机作业过程中出现过热的主要表征。A.动力下降B.停机熄火C.尾气过多D.噪音过大147、舷外机出现“烧机油”的常见原因和表征是(CoA.机油比例过高,尾气呈白烟状B.机油比例过低,尾气呈青烟状C.机油比例过高,尾气呈青烟状D.机油比例过低,尾气呈白烟状148、救援舟艇行进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注意观察水流情况B.舟艇保持平稳C.避开障碍或漩涡 D.可直接穿越滚水坝149、救援舟艇倾覆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采取翻艇自救技术B.队员个人自救C.队员之间互救 D.等待紧急干预小组救助150、救援舟艇作业中,导致救援人员溺水伤亡的主要原

28、因是舟艇动力不匹配、(C)、紧急避险不当、舟艇乘员 超载等。A.指挥员未遂行指挥B.安全员未遂行观察C.个人防护不到位 D.指战员出现痉挛或失温151、水域救援中,未规范穿着(A)是导致救援人员伤 亡的重要原因之一。A.急流专用救生衣 B.湿式水域救援服C.干式水域救援服 D.水域救援头盔152、急流专用救生衣是一种由(D)及附件组成的背心 式水域救生装备,一般由浮力材料、紧固装置、裆部固定 带、附件卡扣、快速解脱装置、反光带等组成。A,充气浮力材料 B.固体浮力材料C.泡沫浮力材料D.高分子浮力材料A.呼喊C.绳语B.手机D.旗语11、地下有限空间救援,(A)、埋压、溺水、坠落、砸 伤等易导

29、致救援人员伤亡。A.中毒B.透水C.蛇虫叮咬D.挖掘机误操作12、下井作业过程中,出现救援人员中毒、受伤、失联等 险情时,(D)应第一时间展开紧急救援作业。A.管理指挥组B .安全侦检组C.救援作业组D.紧急干预组13、在有坍塌风险的井下、坑道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 的是(A) oA.现场指挥员应对安全风险深入评估B.视情对井口、侧壁进行适当支撑加固C.安全员做好全程观察和预警D.宣传员深入井下、坑道,贴近拍摄作业过程14、 (A)通常是指大型核设施发生意外事故,以及放射 源丢失、被盗、失控或者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失控, 造成人员放射性损伤和环境放射性污染。A.核与辐射事故 B.生物事故C.

30、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153、急流专用救生衣应足以为救援人员和被救者同时提 供水面浮力,国际救援中要求其浮力应不小于(B)千克。A. 5B. 7.5C. 10D. 12154、湿式救援服主要用于保护水域救援人员免受(B)伤 害。A.湍急水流 B.低温C.尖锐物 D.污染水体155、干式救援服主要用于保护水域救援人员免受(D) 损伤。A.湍急水流 B.低温C.尖锐物 D.污染水体156、高音口哨常扣于(B)的附件扣上,用于紧急情况 下示警。A.头盔 B.急流专用救生衣C.水域救援服 D.绳包157、在较低水温中长时间作业易出现失温症状,人体在 水域中失温速率约为空气中的(D)倍。A. 5B. 10

31、C. 20D. 25158、抗洪抢险中转移群众时,所有乘员应(A)。A.穿着救生衣 B.人员之间手拉手C.严禁饮水进食 D.面向行驶方向159、抗洪抢险中转移群众时,所有乘员应(A)。A.固定乘坐位置 B.人员之间手拉手C.严禁饮水进食 D.面向行驶方向160、抗洪抢险中转移群众时,所有乘员应(A)。A.紧拉船边绳B.人员之间手拉手C.严禁饮水进食 D.面向行驶方向161、为抢抓溺水者救援时机,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A.岸基喊话引导自救B.救援人员入水救援C.利用救援舟艇、水上救生机器人等救援D.利用无人机抛投救生衣(162、救援人员入水救助溺水者时,活饵救援作业单元(组) 应不少于(B)

32、人构成。B. 3A. 2C. 4D. 5163、入水救援时,救援人员从溺水者(C )接近最安全。A.正面B.侧面C.后面D.下面164、救援人员泳姿救助溺水者时,应(D)。A.从正面接近落水者B.询问其身体状况C.为其脱除浸水外衣D.防止落水者意外纠缠165、对营救上岸的溺水者,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立即通知医疗救护力量到场B.视情采取现场急救措施C.视情采取防寒保暖措施D.视情后送医院救治166、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作业的程序为(A)。A.(清理口腔异物)一(打开气道)一(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循环)B.(清理口腔异物)一(胸外按压一人工呼吸循环) 一(打开气道)C.(打开气道)一(清

33、理口腔异物)一(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循环)D.(清理口腔异物)一(人工呼吸一胸外按压循环) 一(打开气道)167、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部按压频率要求为 (B )次/分钟。A. 6090 B. 100-120C.120-150 D.150-200168、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成年人胸外按压次数 与人工呼吸次数比例要求为(C),连续操作5个循环为 一个周期。B. 30:1A. 20:1C. 30:2D. 40:2169、对溺水者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时,按压深 度应达到胸腔深度的1/3,约为(D )厘米。A. 23B, 34C. 45D. 56170、潜水方式可分为常规潜水和(A)两大

34、类。A.饱和潜水 B.空气潜水C.自携装具潜水 D.水面供气潜水171、(A)是指相对饱和潜水而言,潜水员在水下或高气 压下暴露时间24小时以内,机体各组织尚未被中性气体 (惰性气体、氮气、氢气)所饱和的潜水。A.常规潜水 B.空气潜水C.自携装具潜水 D.水面供气潜水172、 ( A)是指潜水员在高于常压的环境压力下长时间 停留,其体内组织中所含呼吸气中的惰性气体成分达到饱 和状态的潜水技术。A.饱和潜水 B.空气潜水C.自携装具潜水 D.水面供气潜水173、常规潜水按照呼吸介质划分,可分为常规空气潜水、 常规氮氧混合气潜水、常规氮氧混合气潜水,其最大安全 作业深度分别为60米、50米、(D

35、)米。A. 40B. 60C. 80D. 120174、常规空气潜水按照使用装具划分,可分为自携式装 具潜水和水面供气式装具潜水,其最大安全作业深度分别 为(A)米、60米,消防救援队伍目前大多采用此方式。A. 40B. 50C. 80D. 100175、饱和潜水按照呼吸介质划分,可分为空气饱和潜水、 氮氧混合气饱和潜水、氮氧混合气饱和潜水,其最大安全 作业深度分别为15米、36.5米、(D)米。A. 100B. 120C. 200D. 300176、( B)技术要求高,系统分为固定式和机动式两类, 通常由潜水钟、甲板加压舱、高压救生舱、生命支持系统、 吊放回收装置、电气设备及通信系统等6个部

36、分组成。A.常规潜水 B.饱和潜水C.自携装具潜水D.水面供气潜水177、潜水作业深度不超过40米时,潜水员在水中的最大 上升速度不应超过(B) oA. 6米/分钟C. 18米/分钟B. 9米/分钟D. 20米/分钟178、根据空气潜水减压技术要求(GB/T 12521-2008) 规定,空气潜水作业后(B )小时内,潜水员不应进行反 复潜水。A. 8B. 12C. 24D. 48179、关于潜水救援,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A.潜水员应取得相应的专业资格B.潜水水域的水流速度不应大于0.5米/秒C.潜水员同时下水作业人数不应少于2名D.使用供气式潜水装具潜水时,可不受潜水时间限180、车辆

37、人员坠水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oA.迅即利用救援舟艇搜救水面待救人员B.现场指挥员对水域状况进行评估研判C.对落水车辆进行准确定位和打捞D.对落水者身份进行辨识181、车辆人员坠水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 oA.现场指挥员应充分评估水域深度及水域状况B.现场指挥员应充分评估消防救援人员潜水能力C.现场指挥员应充分评估为落水者提供生命支持的D.现场指挥员应充分评估与其他救援力量协同救援 的可能182、车辆人员坠水救援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A) o A.上游截流或放空,直至坠水车辆暴露出水面 B.准确定位后牵引至岸边或直接利用起重机起吊 C.利用打捞船舶实施打捞作业D.利用浮

38、力系统使落水车辆上浮183、排水排涝作业中,(A )、溺水、中毒、中暑、害 井倒吸等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A.触电B.蛇虫叮咬C.涉水过深 D.身陷淤泥184、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根据(A),前置预置救援力 量。A.气象预报B.会商研判C.指挥员判断D.专家建议185、应对雨雪冰冻灾害,根据(D)和应对方案,总队、 支队应派出工作组赴重点地区督导检查各项准备措施落 实。A.气象预报 B.会商研判C.指挥员判断D.专家建议186、应对雨雪冰冻灾害,针对救援人员防护,应落实(A) 储备。A.防寒保暖物资 B.铲冰除雪装备C.重型除雪设备D.融雪药剂187、进入冬季,消防救援队伍要针对季节和遂行任务特点

39、,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动员、(A)等教育。A.安全行动B.装备检查维护C.执勤备战检查D.前置预置力量188、铲冰除雪地面作业,接近建筑物时,应重点针对(A ) 坠落伤害作评估预防。A.屋檐冰锥B.屋面积雪C.窗户玻璃D.玻璃幕墙189、冰域救援中,(A )、溺水等易导致救援人员伤亡。A.失温 B.肌肉痉挛C.冰层较薄 D.作业距离过长190、冰域开阔、冰层较薄,救援人员一时无法接近河流、 湖泊中遇险人员时,可选用(A)方法救援。A.破冰接近B.无人机投送救生衣(圈)C.强行接近D.水域机器人接近191、遂行冰域救援任务,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A)。A.冰域救援服B.常规抢险救援服C.湿式救援服D

40、.潜水救援装具192、遂行冰域救援任务,对冰面作业人员应实施绳索保 护,落实(C)措施。A. 一端设置牢固锚点B. 一端连接救生圈C.人员一对一跟进保护D.绳索下方全程加设保护193、冰域救援中,对救援人员应采取(D)措施。A.体温检测B.热水冲洗C.就地休息D.跟进防寒保暖194、雨雪冰冻灾害救援,人员归队后,应跟进落实(A ) 措施。A. “三热”保障 B.健康跟踪C.体温检测D.视情洗消195、(A )是指遂行500米以上高地遇险人员搜索营救 的活动。A.山地救援B.高山救援C.丘陵救援D.高原救援196、当海拔达到(B)米时,是目前救援队伍能力的极 限高度。A. 3000B. 4000

41、C. 5000D. 7000 及以上197、关于山地救援,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C)。A.地方向导引导B.属地多部门多力量协同行动C.调动具有野外作业经验的队伍遂行任务D.防寒保暖物资、随队卫勤等可后续跟进198、山地救援过程中,可依托粗大树木、稳固岩石作为(A) oA.紧急避险掩护点 B.救援绳索系统下降点C.救援绳索系统提升点D.救援绳索锚点199、山地救援过程中,利用横渡技术转移伤员时,应尽 可能选用多功能担架、(A)等作为载具。A,折叠担架B.船型担架C.简易担架D.医用担架200、高寒高海拔雪域救助遇险人员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B ) oA.在地方向导的指引下展开救援行动8、 减轻登

42、高负荷,个人保障物资后续跟进C.对被救者检测血氧饱和度D.对被救者采取必要的防寒保暖和供氧措施15、 (D)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侵袭性、 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事故C.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16、 (C)是指由于人或自然活动因素,引发危险化学品 泄漏、污染、爆炸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事故C.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17、 (D)是指极端分子人为制造不符合国际道义的攻击 方式。A.核与辐射事故B.生物事故C.化学事故D.恐怖袭击18、 (D)是指在周围介质中瞬间形成高压的化学反应或 状态变化,通常伴有强烈放热

43、、发光和声响。A.燃烧B,闪燃C.自燃D.爆炸19、 (A)是指物质因状态变化导致压力发生变化而形成 的爆炸。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D.核爆炸20、 (B)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 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A.物理爆炸B.化学爆炸C.粉尘爆炸 D.核爆炸21、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安全员应设于(A)位置。A.便于观察预警B.便于搜索营救C.便于随舟艇展开 D.便于现场急救22、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应设置(D),负责出现突 发情况实施紧急救援行动。A.战术编成小组B.侦察检测小组C.搜索营救小组D.紧急干预小组23、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

44、,现场指挥 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短时强降雨 B.长时间强降雪C.转移作业区域D.出现山体滑坡或崩塌征兆24、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 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短时强降雨 B.长时间强降雪C.转移作业区域D.建筑出现二次倒塌征兆25、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 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短时强降雨 B.长时间强降雪C.转移作业区域D.上游出现突发洪水26、各类灾害事故救援现场,遇有(D)情况,现场指挥 员应当果断下达紧急撤退命令,并发出撤退信号。A.短时强降雨B.长时间强降雪C.转移作业区域D.地铁内出现大量洪水倒灌27、灾害事故救援现场实施警戒时,下面描述不正确的是(D) oA.合理划定警戒区域,布置警戒人员和警戒标志B.清除警戒区域内一切无关车辆和人员C.禁止被疏散和营救出的人员再次返回现场D.警戒范围一经划定不得调整和更改28、野外救援应遂行(D)装备物资,严防发生失温病症。A.防暑降温B.C.防病防疫D.29、野外救援应采取(A)A.防暑降温B.C.防病防疫D.防毒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