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859492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docx(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 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篇一教学目标(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 动画软件。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设计独立填写“我的发现” 一表。面棱长顶点(学生在学习时,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多种学习方法,既学到了知识

2、又 培养了能力。)汇报:师生共同归纳。(除了各部分的数量外,还要引导学生认识。)a.按棱的长度可分为3组,每组内4条棱平等且长度相等;b.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棱有3条,长度不一定相等;c.相交于一个顶点的3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d.长方体的.形状、大小是由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的;e.面的特殊情况。完成做一做,反馈订正。小结。五、课堂练习基础练习拿一个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然后说一说每个面的长和宽 是多少?计算棱长总和。综合练习(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2)长方体的三条棱长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3)有六个面、十二条棱、八个顶点的形体一定是长方形

3、。(4)长方形纸是长方形不是长方体。(5)有6个面,且6个面都是长方形,它一定是长方体。实践与应用(1) 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已知长是8厘米,高是7厘米,宽是多 少厘米?(2)用一根168厘米的铁丝,焊接成一个长方体教具,长20厘米,宽12厘 米,它的高是多少厘米?(3)用一根长10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9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 方体后,还剩多少厘米?小五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篇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设计范文教学目标(一)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

4、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三)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二)立体图形的识图。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影片;电脑 动画软件。学具: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 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 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 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教师:我们看到的这

5、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 体图形。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 吗?(请一位同学演示。)学生:不能。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 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体的空)。(二)学习新课1 .长方体的特征。(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学生:尖。教师:相交的这

6、点称为顶。(板书:顶。)(2)教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个顶?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顶:8个。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 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3)老师:长

7、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教师:(拿一个长方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 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 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 等?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练习: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个长方

8、体与第 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2.正方体特征。(1)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 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加上正方体。)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请看动回图像。(2)教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

9、点。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 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 系。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篇四教学目标:1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初步掌握各自特征和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动手操作 的实践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的能力。2 .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辩证 唯物主义观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 .师:我们学过哪些基本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2

10、 .出示一张纸。师:这是什么图形?(长方形)如果把这样大小的许多纸重叠 在一起,你们看,是什么形状?(长方体)3 .师:在日常生活中,长方体形的物体我们常见到,如保健箱、粉笔盒等等, 你们能说出一些来吗?(砖、墨水瓶盒子、教科书)师:长方体和正方体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联系很多,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很 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板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二、示范操作,认识面、棱、顶点1 .拿出一根萝卜,用刀切一刀,要求学生观察并且动手摸一摸切出的面。在学 生感受的基础上,告诉学生这叫做“面”。2 .将切出的萝卜平面朝下,再垂直切一刀,取出其中的一块,出示给学生看。师:这块萝卜有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

11、什么呢?(棱)3 .继续切,把萝卜一面平摆在桌面上,再垂直切一刀,出现了一个新情况,让 学生观察后回答,有几个面,有几条棱。师: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师:刚才我们通过切萝卜的活动认识了物体的面、棱、顶点。4 .教师出示长方体模型,学生取出长方体实物,进行观察,并且摸一摸长方体 的面、棱、顶点。然后回答:一个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三、认识长方体1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手中的长方体实物,并自学课本,同时在黑板上出示下列 自学题:(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图形?哪些面的面积相等?为什么?(2)长方体有几条棱?哪些棱的长度相等?(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2 .讨论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12、简要板书。(1)长方体有6个面,都是长方形。把上下面、左右面、前后面称为相对的 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2)长方体有12条棱,同方向的棱长度相等。(3)长方体8个顶点。3 .接着教师出示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告诉学生这也是长方体, 在它的6个面中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在长方体中,也可能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4 .指导学生进行想象。(1)师:以上我们学习了有关长方体的知识,回忆一下看,长方体有哪些 特征?根据这些特征,联系生活实际中你们见到的一些实物,说说它们的面、棱、 顶点(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各抒己见,进行讨论)。谁能说说教室这个长方体的 面、棱和顶点?(2)出示长方体模型

13、。师:你能看到长方体的哪几个面?一般我们能看到长方体的三个面。出示透视图。告诉学生:这幅图称为长方体的透视图。(3)尝试练习: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长方体,说明哪些不是长方体,为什么。5 .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指导学生观察模型,指着模型的一个顶点问:相交于一个顶点的有几条 棱?是哪三条棱?告诉学生: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长、宽、高。习惯上,我们把横的棱长称为长,纵的棱长称为宽,竖的棱长称为 高。(2)教师取出一个长方体模型,让学生指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再把 同一模型换三个位置,分别由学生指出它的长、宽、高。(3)要求学生拿出各自带着的录音磁带盒,要求:在教

14、师规定的统一摆放位 置,分别量出它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让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摆放位置,量 出长、宽、高并报出数据,让其他学生猜出报数据学生测量时的摆放位置。(4)尝试练习(略)。四、认识正方体1 .以练习一第1题,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是5厘米的立体图形为例,告诉学 生:“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也叫做立方体。”2 .学生取出正方体学具,教师要求学生动手量一量12条棱的长度,观察6个 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提出问题:发现了什么?3 过讨论,让学生阅读课本,根据课本的叙述,要求学生讲出:(1)正方体 的特征。(2)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五、总结比较(一)复习准备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已经学

15、习过的平面图形;再请每位同学用手摸一摸画出的 图形;然后老师说明这些图形都在一个平面上,叫做平面图形。教师摆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墨水瓶盒等。请学生先观 察,再请两三位来摸一摸,然后问:这些物体的各部分都在一个面上吗?学生:它 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它们的各部分不在一个面上,它们的形状都是立 体图形。教师:这些物体在原来的位置不动,我们还能在它们所占的位置上放别的物体 吗?(请一位同学演示。)学生:不能。教师:可见立体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教师请学生从教具中挑出长方体后,说明本节课要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有什么特 征,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留出写“正方

16、体”的空)。(二)学习新课1.长方体的特征。(1)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教师: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是由什么围成的?学生:面。(教师板书:面)师:我们分别学习了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请取出按照练习二十二第5 题要求制作的纸样,再请大家比较比较:1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征?2 .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3 .两者的关系怎样?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 标版六年级下册)篇五1、第一课长方体的认识长沙开福区自安小学石将敏教学内容 教材2729页例1、例2练习五第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形成长方体的概念。(2)认识长方体各个部分的

17、名称(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经历长方体的认识过程,体验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观察、操作和思维能力,渗透学习目的性的教育。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教学难点形成长方体的空间观念。教具准备 长方体、正方体的模型各一个学具袋1: 土豆、萝卜、橡皮泥、纸板、刀子、剪刀等学具袋2:长方体框架制作材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分类比较。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袋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请同学们 倒出来看一看。你们愿意玩吗?为了玩的方便,你能把这些物

18、品按照一定的特征分分类吗?(生分类)师: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根据什么标准来分的?(让 学生直观感受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区别)师:在这些立体图形中,有一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你能把它找出来吗?2、揭示课题。师:这些物体,它们的大小高矮都不一样,为什么都是长方体?长方体究竟有 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和研究。(板书课题:长方体的认识)二、操作实验,探究新知1、初步感知长方体的特征。举例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的?2、抽象概括长方体的特征(1)自主学习让学生从自己的学具中挑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物体。通过看一看,数一数,量 一量,想一想等方法,从长方体的面、棱、顶

19、点三个方面深入探讨长方体的特征。(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辩论师:哪一个小组愿意向全班同学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 正、质疑、辩论。可能发生争执的有:.对“相对”的理解;.一组相对的棱是4条,而不是2条。长方体每个 面的形状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4)验证特征。同学们说的特别精彩,老师很佩服,但是你们是怎样知道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 相同?学生回答可能出现如下情况:1、看出来的;2、量出来的;3、将长方体物体 放在纸上用铅笔描出一个面的轮廓,再用相对的面去比较;4、用剪刀将长方体盒 子的一个面剪下跟对面比较。5、用稍大的纸蒙在长方体物体的一个面上,四周压 下

20、痕迹,再跟其他的面比较等等。提问:你是怎样验证长方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的,用尺子量、用笔杆沿棱比较 等。(5)师生合作,抽象概括。师小结:刚才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研究了长方体的特征。长 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一组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 对的面完全相同。(课件演示:二组相对的面分别重合);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课件演示:三组相对的棱长度分别相等);长方体还有8个顶 点。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1)认识长、宽、高。师:我们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习 惯上,把水平方向的棱的长度作为长,把前后方向棱的长度作为宽,

21、竖着的棱的长 度作为高。(2)练习。请同学们从学具袋2中自己选择材料,动手插一个长方体框架。同桌指出自 己所制作长方体的长、宽、高。抽一名学生到台上指给大家看。发现问题及时纠正。4、认识立体图。认识透视立体图.(1)让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观察讲台上的长方体纸盒,(纸盒上各个面分别 标上数字16)如图:教科书29页透视图。问:最多你能看到几个面?(让学生报出所看到的面的号)(正面的同学只能看到一个面,还有能看到两个面的,最多也只能看到三个 面)(2)师:我们把这个长方体如果从右前方观察,所看到的这个长方体如果画 出来就是这样的.屏幕显示立体图.师:这个图中你们看到了哪几个面?哪几个面看不到?教师结

22、合多媒体的演示 告诉学生,看不到的面我们用虚线表示.(屏幕出现)(3)加强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出示下图,想象出与之对应的长方体.出示一组长方体,让学生说出所想象的长方体是其中的哪一个.电脑将长方体补充完整,让学生再次感知所想象的正确的长方体.三、巩固练习,拓展新知1、基本练习。(1)说出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2)改变长方体摆放的位置,分别说出它们的长、宽、高。(3)说出前面、左面、上面各是什么形状及它们的长、宽。上面没有标明数 据,你们是怎么知道它的长、宽?2、变式练习。(1)把一个长方体模型切成两个小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几个顶点?为什 么?(2)下面是一个残缺的长方体,你能想象出它左面

23、原来是什么形状,面积是 多少?(单位:厘米)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旁批:后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 标版六年级下册)篇六数学教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一、操作引疑:师:土豆块是不是长方体?同学们,你们已预习过课本,现在把你们手中的土 豆块切成一个长方体。想一想:切一刀,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生1:平的,叫做“面”。师:再切一刀呢?生2: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师:再切一刀呢?生3:出现三个面,三条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师:再把土豆切成一个长方体,比一比谁切得最像。二、研究长方体究竟有什么特征:学习小组合作研究:出示的研究题13

24、题,并把研究的数据填入表格中。研究题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各有多少?每个面分别是什么形状?集体交流:师:你是怎样数“面”、“棱”的?哪种数法比较好?生:面:前后、左右、上下(2+2+2或2X3)棱:有三组不同方向“棱” (4+4+4或4*3)师:观察本组同学的长方体土豆块,每个面都是长方形,有特殊情况吗?生:我们小组土豆块,有两个相对面是正方形。最后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体验有序思考的优点。研究题2:你觉得长方体的棱和面还有什么特征?用尺子量一量,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正 确,并填入表格中。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交流,共同探究。师:请每个小组把研究结果汇报,或有什么问题要质疑?生1:我们小

25、组发现相对的两个面形状一样,面积相等。生2:请问你们小组是怎样知道?生3:我们小组是动手量相邻两条边知道的。生4:我们小组是动手算出它的面积知道的。生5:我们小组是动手剪开比一比知道的。师:每个小组都能想出好办法,如果老师想做这个(实物演示)长方体框架共 需要多少长的铁丝?大家有什么方法来解决吗?生6:只要量出一个顶点引出三条不同的方向棱的长度。再乘以4,就得铁丝 长。生7:量出红颜色棱的长度,再乘以4;接着量蓝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最 后量黄颜色的棱长,再乘以4;把三次积加起来就是铁丝长。研究题3:正方体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正方体是特殊长方体?把数据填入表格中。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点

26、和不同点?生1:我们小组研究认为正方体和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的数目是一样。生2:我们小组研究发现正方体每条棱长都相等这点与长方体不同。生3:我们小组归纳出:把正方体说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它 是一种特殊长方体。三、实践应用:1、请同学们用橡皮泥和小棒制作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老师为大家 准备了不同长度的小棒(出示数据),请小组成员先交流,商量需要哪种长度的小 棒,各多少根?再派成员上来领取。小组同学动手操作,并展示、交流。师:同学们的“作品”真漂亮!老师想请教一下,你们小组刚才用了几根小 棒?使用小棒拼成框架什么特别的要求?另外用橡皮泥捏了几个点呢?2、你们能像教师这样,给长

27、方体框架穿上“衣服”吗(出示一个用纸做面, 包好了的长方体)想想看,应用剪刀剪出怎样的.纸片?再比较它们每个面的异 同。小组同学操作、汇报、交流。评析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活动给我的启发和反思是:1、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实现学习方式变革。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观察实物土豆,来丰富表象,再让学生动手操作切成长方体,来提高感性认识,最后通过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中理解,在操作中感 知,不仅拓宽了思路,获取了新知识,而且沟通了知识的内涵,领悟了学习方法, 转变学习方式,激活学习热情,达到全员主动参与“学数学”目的,培养了学生的 学习

28、能力。2、让学生经历“学数学”过程,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 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 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 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 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3、让学生经历“学数学”的过程,其核心问题是“学会思考”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积极有效的思考依赖 于合适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依据知识自身的重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9、改呈 现知识为呈现问题,能吸引学生充分参与数学学习过程,自觉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 和心智技能,从而促使数学学习活动有效地展开并不断深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 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 数学教学要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教学环境,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 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获取作为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教师:请用手摸一摸两个面相交处有什么?学生:有一条边。教师:这条边称为棱。(板书:棱)教师:请摸一摸三条棱相交处有什么?学生:尖。教师:相交的这点称为顶。(板书:顶。)(2)教

30、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长方体,参考讨论提纲来研究长方体的特征。投影片出示讨论提纲:长方体有几个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校的位置、长短有什么关系?长方体有多少个顶?学生讨论并归纳后,教师板书:长方体:面:6个,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棱:12条,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顶:8个。请学生观看动画图(用电脑软件或实物展示)出示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展示同上,要表示有四个面相等;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立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用数学课程标准来教学,必须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会运用数学 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

31、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 创新的精神。总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 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 标版六年级下册)篇七周次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3授课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学基本内容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011页的例1、例2,完成随后 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15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 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2、使学生

3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 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及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学法指导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教学环节设计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和梯形等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学习立体图形。像墨水瓶、罐头盒、魔方玩具、牙膏盒、排球、肥皂盒、台灯罩,这些物体的 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这组物体的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里面的一长方体 和正方体。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师:说

33、说你见过的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2、师拿一个长方体的纸盒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从不同角度看一个 长方体,最多能同时看到几个面?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出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 长度相等?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师:因为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所以我们可以这样来画长方体。教师板演画 法。3、出示用细木条(或铁丝)做棱,用橡皮泥粘成的长方体框架,观察一下: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通过观察得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零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引导学生总结出上面的两个问题,并

34、回答。4、 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说说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量出它的长、宽、 高。5、出示例2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学生自主观察思考,并在小组里交流。6、选择一个正方体实物,说说它的特征,量出它的棱长。7、师: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作业1、做练习三第1题。让学生思考:第三个图形有什么特别之处。你是怎样知道的?2、做练习三第2题。3、做练习三第3题。4、做练习三第4题。判断出摆出的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指一下长、宽、高(或棱长)的位置,再 说说分别是多少厘米。5、做练习三第5题。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

35、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 标版六年级下册)篇八周次2课次(本周第几课时)授课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教学基本内容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学第12页的例3以及“试一试”,完 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三第6、7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 对长方体面和棱特征的认识。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 数学思考。教学重点及难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教学方法及手段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学法指导讨论交流,并认真听讲思考

36、。集体备课预习阅读书本12页,并初步理解解教学环节设计一、复习特征、导入新课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1)正方体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厘米(2)要焊接一个长方体框架长10厘米、宽8厘米,高4厘米,一共需要多少 铁丝?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 进行学习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1、认识正方体的展开图1、出示正方体纸盒:师: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

37、流。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三、指导完成“练一练”1、完成“练一练”第1题2、完成“练一练”第2题作业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课后小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 标版六年级下册)篇九教学目标: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 正方体的特点。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 征?这两种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

38、形都是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一一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 的认识)二、探究新知(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 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我们为什么 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二)认识长方体。1 .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2 .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 告。面棱顶点长方体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2)汇报讨论结果。(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4 .引导

39、学生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 宽、高。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5 .练习: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教具)(三)认识正方体1 .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独立观察提纲:(1)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 有什么特点?(2)摸一摸,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吗?(3)找一找,正方体有几个顶点?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面棱顶点正方体 数量形状大小数量长度数量位置1.班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

40、完成的实验报告, 并完成教师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 何异同?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不同点:形状、大小、长短不同, 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12个棱长都相等。3.引导学生认识 长、正方体的关系:(四)新课小结这结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三、看书质疑(略)四、巩固练习(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第三步:出示8个顶点。教师:请完整地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先请同桌两人互相说,然后请一两位 同学拿着学具给全班同学说。)(3)老师:长方体是立体图形,画在纸上如何与平面图形区别呢?教师:(拿一个长方

41、体正对学生)请观察,你能看到几个面?哪几个面?请几位观察角度不同的同学回答。教师:看不见的棱画在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最后面画出的是长方形,其它的面 画出的是平行四边形。(介绍的同时用动画图像展示。)教师:出示长方体框架请观察,再出示框架的投影图。(如图)请指出框架上的 12条棱分几组?并指出哪几条棱是一组的?请指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教师:请量一量自己的长方体上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看一看长度是否相 等?教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练习:请分别说出下面两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第二个长方体与第 一个长方体有什么区别?(投影片)2 .正方体特征。(1)

42、展示动画图像:(或抽拉投影图)第一步:长方体中的长边缩短,使长、宽、高相等;(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3)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第二步:长方体中的短边伸长,使长、宽、高相等。教师:看一看新得到的长方体与原来长方体比较有什么变化?学生:长、宽、高变为相等,六个面都变成了正方形,长方体变为正方体。教师:请同学取出自己准备的正方体,(也叫立方体)观察,对照长方体的特征 来研究正方体的特征。(把课题补充完整一加上“正方体”。)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板书:正方体:面: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棱:12条棱长度都相等。顶:8个。请看动回图像。(2)教

43、师:请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说一说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讨论后归纳:长方体和正方体在面、棱、顶点的数量上都相同;在面的形 状、面积、棱的长度方面不相同。教师:看一看长方体的特征正方体是否都有?试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 系。学生: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教师板书集合图:(三)巩固反馈1 .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说出每个面的长和宽是多少?2 .根据图中数据口答填空。(投影片)(1)长方体的长是()厘米,宽( )厘米,高( )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厘米。(2)这幅图中的几何体是()体,12条棱长的和是()分米。(3)如图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

44、5厘米。它 上面的面长是()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厘米。3 .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J,错误的画X。(投影片)(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四)课堂总结及课后作业1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看图纸上的立体 图。2 .作业:教材P22练习五:1, 2, 3o课堂教学设计说明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已经能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进一 步认识它

45、们的特征。立体图形的具体研究,学生是第一次,所以首先要让学生了解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区别;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感受、观察、比较,认识到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二者的关系。平面图上的立体图形,学生接受比较困 难,在教案设计中,安排实物观察、动画图像的生动演示,来加深学生对图上虚实 线画法的理解,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看 立体图的能力。本节新课教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教学长方体的特征。共分三个层次进行:让学生通过感官了解长方体 的面、棱和顶;利用教具学具和讨论提纲,帮助学生自己去认识并概括出长方体的 特征;通过图像和练习,学生会看平面上的立体图,掌握长、

46、宽、高。第二部分教学正方体的特征。共分两个层次进行:利用长方体长、宽、高的变 化来认识正方体的特征,会看立体图;对比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 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扳书设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篇二小五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教案(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学目的1 .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3 .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 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二、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三、教学难点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四、教具准备教具:长方体框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台、长方台等;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