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和新版说明书.doc

上传人:知*** 文档编号:97840272 上传时间:2024-07-0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770.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和新版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和新版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和新版说明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和新版说明书.doc(5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一部分:文本第二部分:图纸 第三部分:说明书 第一部分:文本 目录第一章 现实状况概况1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7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12第四章 城市计划依据和计划标准13第五章 城市性质和职能及发展目标14第六章 城市规模15第七章 城市用地布局计划19第八章 城市交通计划21第九章 城市绿地系统计划22第十章 城市给水系统计划23第十一章 城市排水工程计划24第十二章 城市供电工程计划25第十三章 城市环境卫生计划26第十四章 城市电信工程计划27第十五章 综合防灾计划28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计划29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编制目标 为深入指导某县在新世纪初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把某县建设成为含有

2、民族特色现代化国际商贸城为战略目标,特编制本计划。第二条 编制依据 1.中国城镇计划法 2.城市计划编制措施 3.城市用地分类和计划标准第三条 编制标准 1.坚持以民为本标准。 2.坚持生态优先标准。 3.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建设实施标准。 4.坚持阶段开发、适时推进过程控制标准。 5.坚持社会、经济、环境可连续发展标准。 6.坚持计划科学性和现实性标准。 7.坚持有效利用土地,合理安排生产和生活用地标准。 8.坚持关键突出、布局合理、结构清楚、功效完善标准。第四条 计划期限 基期 近期 中期 远期2030年第五条 计划区范围 计划范围为某县县域范围(324公顷) 县域空间层次第六条 城市发展战略

3、目标 城市计划和建设要以建成含有高质量生态环境、高效能基础设施、高度发达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高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含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城市为目标,完善产业结构,使城市整体实力有大幅度提升。把某县建设为经济繁荣、功效完善、科技发达、教育优异、环境优美、生活方便、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含有民族特色现代化旅游城市。第二章 城市性质、规模第七条 城市性质 某县是大理白族自治州西北部中心城市,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以梅子等多种特产农业和各类风景名胜旅游业为主生态型城市。第八条 城市规模 近期()全县总人口近期,县域人口为30万人,县城人口为6.1万人;远期2030年,县域人口为35万人,县城人口为8.9万人。

4、第三章 城镇体系布局第九条 城镇发展战略 要抓住此次计划给某县发展带来机遇,充足利用某县在全大理白族自治州所占关键位置,正在建设能源交通设施所形成优势;大力培育市域内中心镇相互依靠、相互补充,使主城社会经济不停增加同时,周围村镇也得到协同发展第十条 城镇发展技术政策 1.全方面节省用水,建成节水型城市。调整产业结构,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在确保城市生活用水前提下制订工业、农业、生活方面节水标准,激励采取多种节水设备和技术,加强中水回用,建立累计收费制和奖惩制,确保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2.保护城市生态。充足利用城区内零星地块和在全新世地震断裂“只拆不建带”进行绿化,绿化市区周

5、围荒山和市区内砂砾地,保护近郊植被。保护现有水面并尽可能地扩大城区内水面,处理后城市污水应尽可能地用作绿化水源。 3.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确保农副产品一定自给率同时,满足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 4.在对“三废”和噪声进行治理,对污染严重企业实施关、停、并、转同时,要尤其注意采取清洁能源改善城市燃料结构、周围地域防风林带建设、经过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 5.重视减灾防灾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应用。第十一条 城镇分布 县城范围东到214国道、北至茈碧湖风景区,西至老城区,南至凤羽大沟。计划范围面积为25.45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为994.4

6、4公顷。第四章 土地利用计划和空间布局第十二条 用地功效布局 1.西部、凤羽坝东部、邓川西部、凤羽南部、乔后北部、东半部为不宜 2.坝东、西两侧为适宜性差 3.东南石所东部和西部,县城东北部为较适宜 4.西南、中部为适宜因为主城区周围土地肥沃地势平坦适宜种植作物,本着节省农田标准,我在计划时尽可能不占用征用农田土地。所以以设计以改造为主,新建新区为辅。城市布局形态为集中式布局。第十三条 用地调整标准和方法 1.城镇结合、统筹安排 2.城市布局和区域土地利用、山水生态、交通网络相互协调3.功效协调、结构清楚4.城市布局要保障城市功效整体协调、安全和运转高效。5.工业生产协作、设施共享;交通条件;

7、污染和隔离6.废气(有害气体工业不宜过分集中,考虑风向、风速,设防护带)7.废水(上下游,回用);废渣;噪声(远离居住区,防护绿带)8.居住用地、文教用地应部署在环境很好地段9.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要和科研、高校设施毗邻10.易燃、易爆、危险品仓储避开居民区,确保隔离地带11.城市自然、人文景观保护12.对外交通设施合理计划和方便利用13.关键城市建设用地位置第十四条 公共设施用地现实状况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现实状况总用地49.8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面积16.3%,人均18.72行政管理办公用地现实状况占地35.7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面积11.7%,人均13.42平方米。文化设施用地1.1

8、132占城市建设总用地1.09%,人均0.4184平方米。没有体育用地。医疗卫生用地,3.34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09%,人均为1.257平米。宗教用地0.1879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0.006%,人均人均0.07平方米。第十五条 公共服务设施计划 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计划总用地38.62公顷,占城市总建设用地面积8,人均8.4。第十六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计划 现实状况商业服务设施用地为93.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30.55%,人均35.02平方米。计划商业服务设施用地112公顷,占城市总用地面积23.2%,计划人均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为24.3平方米。商业用地大部分

9、集中于两条河流划分中间地块。计划将商业金融用地整合在城市原有主干道上,形成于地热国相呼应商业金融中心,商业主轴线贯穿整个老城和新城。将商业,金融、服务业、饮食整合后结合绿地,地热国自然资源,形成商业带和商业中心。某县主导产业就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从而能吸引城市向南发展。第十七条 居住用地现实状况现实状况某县城,居住用地规模115.08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7.67%.人均居住用地面积为43.26平方米。其中二类居住用地为78.6公顷,占总用地25.77%,人均29.54平米。三类居住用地38.5公顷人均占总用地11.8%,人均13.7平方米。没有一类居住用地。存在问题,因为在二类居住用地中间还存

10、在三类居住用地,所以居住用地综合评价偏低。居住环境不尽如人意。在居住用地分布看来没有统一布局考虑,只是按城市原来发展模式自由布局。其中公共配套设施不全。第十八条 居住区计划布局据城市人口估计,住区计划规范,城市发展战略及城市发展目标等综合考虑布局某县城城市居住区。计划县城居住用地关键沿城市边缘部署。部分商业用地配套居住用地,工业用地配套居住用地,住区基础在周围公共服务设施边界服务半径内。住区拥有便捷交通服务系统,居住用地周围全部有城市次级干道联络。计划城市建设用地为482.8公顷,计划人均居住用地37.02平方米。二类居住用地37.5公顷,是城市建设用地35.26%。第十九条 工业用地计划现在

11、某县工业没有得到好发展,关键以轻工业为主导工业,农作物加工不成规模,某县经济农作物加工含有中远期发展一定工业规模条件。所以,从引导发展角度看,计划将工业区放在东部中心位置,以配套对应设施。现实状况工业用地2.6391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0.86%,人均0.99平米人均工业用地面积。计划工业用地面积13.225公顷,占城市建设总用地面积2.739%,人均用地面积为2.87平方米。第二十条 物流仓储用地计划 物流仓储用地关键布局在县城东方,关键服务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现实状况物流用地为0. 计划用地面积为6.2766公顷,人均1.3平米。第五章 环境保护第二十一条 环境治理目标 遵照可连续发展战

12、略,合理利用资源,加大治理力度,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得到控制和保护,环境质量有显著改善,城市生态进入良性循环。第二十二条 空气环境保护1.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合理计划。市中心区周围水泥厂必需外迁。关停新疆建材陶瓷厂、市地毯厂、永红针织厂等13家污染严重企业。 2.开发、利用、推广新能源,提升清洁能源所占比重。加紧天然气管道输配系统建设和车用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汽车改装、加气站建设,加大风电建设力度。3.加大治理汽车尾气力度,推广双燃料车、电喷发动机汽车等车型。 4.提升现有能源利用率:包含热电联供,取缔小锅炉房,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和片区锅炉房,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限制使用劣质煤,推广煤炭洗

13、选加工及型煤。 5.提升现有能源利用率:包含热电联供,取缔小锅炉房,建设集中供热锅炉房和片区锅炉房,大力推广清洁能源,限制使用劣质煤,推广煤炭洗选加工及型煤。 第二十三条水环境对策 1.要经过多种方法确保绿化生态用水,发明可连续发展绿色环境。 2.采取有效方法,预防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生态恶化环境问题。 3.合适提升水价,推广应用中水回用、工业废水回用技术,做好节水工作。4.对水源保护区内现有工业治理。 第二十四条噪声控制对策1.深入强化“噪声控制达标区”创建及巩固。2.严格控制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及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污染,降低交通噪声。第二十五条固体废物处理对策1.提升工业废渣利用率,对医院

14、固体废弃物实施密闭运输、集中焚烧。2.从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入手,改善对生活垃圾处理,建设垃圾堆肥场、焚化场、填埋场。第二十六条教育和综合治理1.树立人类居住小区可连续发展思想,加强对城市生态保护意识宣传教育。 2.对水源保护区实施有效管理,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全方面节水,建成节水型城市。 3.采取多种高新技术节省能源,节省资源。4.加强法制管理,实施综合治理和“三同时”。严格限制高耗能或污染较大工业项目上马。第六章 文物保护 第二十七条 文物保护 “旧州三塔”、“九气台真武阁”、“马家祠堂”、“施介旧居”等四项。最终“凤羽古建筑群”、“旧州三塔”、“九气台真武阁”等三项列为云南省第七批关键文物保护

15、单位。第七章 绿化、景观系统 第二十八条 绿地计划指标 人均公共绿地7.0m2,绿地率达25%;人均公共绿地7.3m2,绿地率达27%;人均公共绿地8.0m2,绿地率达30%。 第二十九条 绿地现实状况 绿地面积10.72公顷,人均面积只有4.03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2.037公顷,防护绿地8.69公顷,广场绿地为0.所以我们可知城市绿地系统不完善。人均绿地率不足。在城市东北方有部分防护绿化带而外,在城市中仅拥有少许道路交通绿地。 第三十条 各类绿地计划布局 计划城市绿地和广场用地面积57.9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2%,人均绿地广场用地12.6平方米。其中公园绿地40.1公顷,人均8.7

16、2平方米,防护绿地8.69公顷,人均1.89平米。广场用地9.125公顷。人均1.98平米。第八章 道路交通计划 第三十一条 城市交通现实状况 道路交通设施用地26公顷,人均10.6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9.31%。城市道路用地占26公顷,人均9.77平方米,占城市建设总用地8.5%。交通枢纽用地占1.977公顷,人均0.74平米。交通场站用地占0.41公顷。人均0.15平米。因为现实状况城市道路密度大不过因为道路宽度不足造成道路拥挤现象严重,道路绿地部署极少,也影响了城市环境优化。 第三十二条 道路交通计划 对城区交通组织,计划在结合动、静交通分析基础上,某县城区道路系统采取方格网和自由结合

17、路网形式,在保留原有城市主干道同时新增加了两条城市主干道,“两横两纵”形成城市关键道路骨架,道路采取三级,即主干路36米,次干路15米,支路7米。交通干道为两横两纵部署采取三块板模式。服务全城,服务半径为1.25公里。计划道路交通施用地72.4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15%,人均道路交通设施用地面积15.75平米。其中城市道路用地占54.55公顷,人均11.865平米。交通枢纽用地8.2079公顷,人均1.785平米,交通场站用地为14.48公顷人均3.15平米。 第三十三条 对外交通计划 城市对外交通关键是靠省道和国道连接,新区计划为行政中心,也是省道连接点,成为某县南大门,而在地热国一

18、侧对公路进行了改造,设计地热国外围道路和省道相连另外一侧直接对外,充足避免内部交通和外部车辆碰撞。国道214南往丽江北上昆明,东南向保山德宏。是城市对外关键道路,西边联城市对外交通省道,北方向茨碧湖连接对外交通。第九章 市政公用设施计划 第三十四条 给水计划标准 1 城市给水工程计划关键内容应包含:估计城市用水量,并进行水资源和城市用水量之间供需平衡分析;选择城市给水水源并提出对应给水系统布局框架;确定给水枢纽工程位置和用地;提出水资源保护和开源节流要求和方法。 2 城市给水工程计划期限应和城市总体计划期限一致。 3城市给水工程计划应重视近期建设计划,且应适应城市远景发展需要。 4 在计划水源

19、地、地表水水厂或地下水水厂、加压泵站等工程设施用地时,应节省用地,保护耕地。 5 城市给水工程计划应和城市排水工程计划协调。 6 城市给水工程计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 第三十五条 城市生活用水量估计 依据对县城人口规模估计,远期(至2030年)为5.8万人,依据某县实际情况,远期取220-450升/人估计远期用水量为1.276万吨/d2.61万吨/d 第三十六条 工业用水量估计 估计远期0.173万吨/d0.326万吨 第三十七条 消防用水量估计 估计远期35L/S 第三十八条 未预见用水量估计 估计远期0.0262314万吨/d0.082215万吨/d 第三

20、十九条 排水工程计划标准 1城市排水工程计划期限应和城市总体计划期限一致。在城市排水程计划中应重视近期建设计划,且应考虑城市远景发展需要。 2 城市排水工程计划关键内容应包含:划定城市排水范围、估计城市排水量、确定排水体制、进行排水系统布局;标正确定处理后污水污泥出路和处理程度;确定排水枢纽工程位置、建设规模和用地。 3 城市排水工程计划应落实“全方面计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保护环境、造福人民”方针。 4 城市排水工程设施用地应按计划期规模控制,节省用地,保护耕地。 5 城市排水工程计划应和给水工程、环境保护、道路交通、竖向、水系、防洪和其它专业计划相协调。 6 城市排水工程计划除应符合本规

21、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强制性标准要求。 第四十条 排水量估计 排水3.1557.691万吨/d 第四十一条 雨水工程计划 源县采取雨污分流排水计划。雨水管计划根据地形走势,自然地形,自然坡度及道路坡度,依据雨量计算流量,同时满足排水管最小自净流速要求定出雨水管径DN1000-DN1500之间。依据道路竖向结果,按就近入河标准,雨水就近排入凤羽河和海尾河。根据暴雨公式:q=a(1+0.96*lgp)/t+13p0.09式中:q-暴雨强度 p-重现期 t-汇流时间 第四十二条 污水工程计划 污水厂部署根据“上游取水,下游排水”标准建在城区南部,靠近海尾河。污水管道计划至主次道级。沿城镇次干道部

22、署。系统部署及管道铺设按支管搜集在排入主管进入污水厂再排入海尾河。 第四十三条 供电工程计划标准 1 城市电力计划编制内容,应符合现行城市计划编制措施相关要求。 2 应依据所在城市性质、规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地域动力资源分布、能源结构和电力供给现实状况等条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城市可连续发展方针,因地制宜地编制城市电力计划。 3 部署、预留城市计划区内发电厂、变电所、开关站和电力线路等电力设施地上、地下空间位置和用地时,应落实合理用地、节省用地标准。 4 城市电力计划编制,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第四十四条 供电负荷估计 此次计划用电负荷估计采取

23、人均综适用电量发进行估计。因为某县社会经济发展相对平缓,城市用电关键是居民,商业用电,所以估计在2030年计划期末城市居民人均用电量按:1000kwh/人年计算。则2030计划年限城市用电量达:4500万kw。 第四十五条 城市供电工程计划 某县城近期以35kv变电站为城区供电电源,中远期伴随城区发展对35kv变电站扩容改造以满足对供电需要。城区供电电压为10kv,线路走向依靠道路作为通道,城区关键道路电力线采取电力电缆沟敷设,其它等级道路采取电力电缆沟敷设。 第四十六条 电信现实状况 某县通讯站有一个,县城电话普及率为75%,铺盖整个城区。 第四十七条 电信工程计划 依据国家机关要求结合某县

24、发展情况,2030年电话普及率达90%,电信光缆覆盖率达成75%,使每个居住新区全部能通上网,政府部门,部分商业建筑全部能覆盖到。关键经过次干道敷设电信电缆其它等级一道路架空布线为主。 第四十八条 城市环境计划目标 1 城区环境设施部署合理、美化环境、方便使用,整齐卫生和有利于环境卫生作业。2 远期生活垃圾袋装分类,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水冲式公厕所占百分比达100%,粪便排入污水管道纳入污水处理系统,无害化处理达100%。 第四十九条 环卫实施计划 1 加强环境卫生机构及环卫人员配置,合理配置环境卫生各项设施用地和专用设备。2 废物箱设置:商业街设置间距25-50米,交通干道设置间距为50

25、-80米,通常道路设置间距为80-100米。3 公共厕所计划和设计按城市公共厕所计划和设计标准要求,按每平方公里不少于3个设置。人口密集街道和商业闹市区道路,公厕之间间距为300-500米,通常街道间距为800米以内。公厕计划为水冲式,公厕粪便应排入污水管道。第十章 防灾减灾计划 第五十条 抗震工程计划 某县在地震带上,在城市遭到地震破坏时,要能确保大家能系统安全抵达安全地域。城区内关键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全部要按抗震设防烈度做好工程地质和抗震工作。对原有建筑、构筑物,尤其是生命线工程全部要按抗震设防烈度完成抗震加固工作。 疏散道路选择立足于现有道路功效及交通能力,关键保障疏散人员救灾物资能快

26、速、有效、安全被运输到,路宽大于15米。 疏散场地根据就近标准。场地能够是中小学操场、街心花园,路旁绿化等。同时考虑通信、医疗、供水、供电、粮食、交通公厕等公用配套设施。不少于两个出入口和主次干道相连接,路宽大于10米。 第五十一条 消防计划 计划时在新区设置了一个消防站。靠近凤羽河便于消防取水,在水量不足时候要设置消防水池。消防给水管道和城市自来水管道共用,计划部署成环状形式。消防给水管道用水关键依靠城市供水系统,充足利用城区内经过河道。第十一章 人防工程计划 第五十二条 人防工程计划标准 1、防空规模:关键应付局部战争,并考虑局部战争升级防敌实施核攻击可能。2、防护兵器:应付高技术空袭兵器

27、。3、防护目标:防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防护关键目标为主。4、防护强度:应付敌高新兵器高精度、高威力破坏。 第五十三条 计划依据 1、中国人民防空法2、中国城市计划法3、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4、国务院、中央军委、大军区、省相关人防工作方针、政策。 第五十四条 人防工程计划 城市防护是城市在组织经济和市民生活功效之外一项关键功效,而人民防空是城市防护一个关键部分。人防工程计划应能使计划期内人防工程建设尽可能好满足城市防护需求,含有较高防护效益。人防工程计划确定了城市在计划期内人防工程发展水平、建设关键、布局步骤,是搞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增强城市功效关键确保;人防工程计划能够确保人防工程建设相关

28、键、有序、合剪发展,避免随意性、不均衡性,降低浪费,提升工程利用率;人防工程计划能够确保人防工程建设和城市建设同时、协调发展,尤其是城市地下空间开发计划保持协调一致,对城市建设额人防建设全部含相关键意义。第十二章 分期建设计划第五十五条 近期计划标准 1. 综合计划、关键实施标准 综合计划各项建设,根据总体实施方案,分阶段,相关键地推进;相关键抓好关键工程,标志性工程建设,避免全方面开花、面面俱到;正确处理好近期建设、中期发展和远景计划关系。 2. 环境优先、基础先行标准 环境建设是可连续发展关键一环,也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根本前提,环境建设应放在优先地位;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区建设基础,基础设施先

29、行建设符合城区建设客观要求。 3. 统筹兼顾、配套齐全标准 城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有很强程序性、相互制约性和关联性。建设中必需统筹兼顾,既要突出关键,又要兼顾全方面,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应配套齐全。 4. 政府推进、市场运作标准 城区建设应该充足发挥市场经济优势,根据市场经济规则运作;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和管理协调职能,主动进行招商引资,加紧城区建设。第五十六条 近期计划建设 1.计划年限为-。2.近期计划人口()总人口为27000人。3.近期计划用地()总用地为324公顷。4.近期计划项目:(1) 公共建筑用地:结合城北地热国,修建配套公共建筑和服务设施,对称中心进行偏移,时商业

30、中心和地热国连成一线,逐步对新城进行改造,扩建学校,商场,整合服务用地。(2) 道路广场:配合商业服务类建筑配置小广场,对原有城区道路进行改造,和原有主干道南向平行和垂直在建两条主干道,对新区道路同时修建。(3) 公路交通用地:对原有客运站进行了搬迁,更靠近国和省道一侧,关键是预防客运车和城内车辆发生冲突。(4) 居住用地:近期关键是考虑新区建设,原有居住用地进行整合。(5) 绿地:结合原有公园和中心广场,加强绿化建设,对原有进行扩建改造,可将绿地公园连接起来。第十三章 实施计划关键方法 加强对城市计划建设领导。成立由某县各单位及自治区、某县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责任人参与某县计划建设管理委员会,

31、协调各方面意见,处理重大问题,以确保计划能顺利实施。 修改、完善、补充、城市计划管理法规、条理、方法,建立维护计划严厉性法制体系。加强监督机制,严格依法行事,按计划办事,任何违反计划行为全部要依法处理。 计划管理权必需集中在市政府,为加大对违法建设及乱修乱建执法力度,应充足发挥城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对违法建设监督查处作用。 向社会宣传计划,让社会了解计划,让公众参与计划,使计划得到全社会关心,把实施计划变成自觉行为。多方筹集城市基础设施资金及认真研究社会公益事业实施措施,使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服务。 在总体计划指导下,立即编制分区计划、控制性具体计划、村镇计划及各专题计划,组织力

32、量进行研究处理包含多学科、多部门、影响计划实施问题。充实计划设计和管理人员,努力提升计划设计和管理技术水平、装备水平,逐步实施以城市地理信息系统为依靠设计管理系统。第十四章 附则 本计划由计划文本、计划图纸和附件(包含说明书和现实状况基础资料汇编)三部分组成,计划文本和计划图纸含有相同法律效力,并应一并使用。 本计划自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同意之日起实施。本计划可按中国城市计划法第二十二条要求进行调整。 本计划由某县计划管理局负责解释。第二部分:图纸目录(1) 区位分析图(2) 坡度分析图(3) 高程分析图(4) 用地评定图(5) 用地现实状况图(6)用地布局图(7)功效结构图 (8)道路交通

33、计划图 (9)道路竖向设计图(10)给水计划图 (11)雨水排水计划图(12)污水排水计划图(13)电力电信计划图(14)绿地系统计划图(15)近期建设计划图第三部分:说明书目录第一章 现实状况概况11.1区位条件11.2自然环境11.3人文社会11.4经济资源1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第二章 发展条件分析72.1农业发展条件72.2某县温泉旅游现实状况分析82.3温泉生态旅游发展政策机遇102.4温泉生态旅游发展市场机遇102.5温泉生态旅游发展政府大力支持102.6温泉生态旅游发展挑战102.8水利建设现实状况分析11第三章 城市发展战略123.1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123.2 城市发展战

34、略12第四章 城市计划依据和计划标准134.1城市计划依据134.2城市计划标准134.3城市用地规模估计13第五章 城市性质和职能及发展目标145.1城市性质确实定145.2城市职能145.3城市发展目标14第六章 城市规模156.1人口规模估计156.2城市人口规模估计156.3城市计划建设用地18第七章 城市用地布局计划197.1城市总体布局标准197.2影响城市发展方向选择原因197.3用地评价和选择197.4城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计划207.5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计划207.6居住用地计划207.7工业用地计划207.8物流仓储用地计划20第八章 城市交通计划218.1计划标准21

35、8.2城市道路计划218.3对外交通计划21第九章 城市绿地系统计划229.1城市绿地现实状况229.2计划标准229.3计划城市绿地系统和广场用地计划22第十章 城市给水系统计划2310.1给水计划标准2310.2用水量估计2310.3 给水量估计23第十一章 城市排水工程计划2411.1排水计划标准2411.2雨水工程计划2411.3污水工程计划24第十二章 城市供电工程计划2512.1供电工程计划标准2512.2负荷估计2512.3城市供电工程计划25第十三章 城市环境卫生计划2613.1计划目标2613.2环卫设施计划26第十四章 城市电信工程计划2714.1电信现实状况2714.2电

36、信工程计划27第十五章 综合防灾计划2815.1消防工程计划2815.2人防工程计划2815.3 抗震工程计划28第十六章 近期建设计划2916.1 近期建设标准2916.2 近期建设计划29第一章 现实状况概况1.1区位条件某 即洱海之源,因高原明珠洱海起源于此而得名。在云南省西北部,大理白族自治州北部,北纬25412616、东经993210020之间。东邻鹤庆县,南接大理市、漾濞县,西毗云龙县,北连剑川县,总面积2533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距省会昆明471公里,距州政府下关73公里。境内居住白族、汉族、彝族、回族、藏族、傣族、纳西族等多个民族成份。被誉为“鱼米之乡”、“高原之乡”、“温泉之

37、乡”、“兰花之乡”、“如牛之乡”、“梅子之乡”、“唢呐之乡”1.2自然环境 某县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干湿季节分明,光照充足,“四序恒温”,温暖宜人,境内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特征显著。“一山分四季,十里不一样天”在境内是常见气候现象,气温和降雨量通常随海拔高度分布差异很大,通常情况气温随海拔高度增高而降低,雨量随海拔高度增高而增多。平均气温随海拔增高递减率为0.63C/100米左右。某坝区(温凉层)年平均气温13.9C,多年平均降水732毫米,年日照20612439小时。有300天左右平均气温在1030C之间。县境内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黑潓江水系属澜沧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41条

38、,293千米,山溪227条,417千米;弥苴河水系亦属澜沧江流域支流,入河支流51条,327千米,山溪149条,232千米,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占洱海平均径量59%,是注入洱海关键水源。每平方千米平均产水量42万立方米,地表水年降水总量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12亿立方米,过境流水9亿立方米,累计21亿立方米,水资源丰富、水量充沛。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20.7万千瓦,至水电装机40300千瓦,还有很大潜力可供开发。1.3人文社会某是多民族聚居县,多民族聚居决定了某县宗教信仰多样性。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和在原始宗教基础上发展起来本主崇敬在某有着悠久历史,拥有广泛群众基础。

39、在少数民族中除回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以外,其它民族不一样程度地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和本主、土主。,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信教群众有3万多人,共有小寺小庙464个,其中佛教82个,道教2个,伊斯兰教7个,基督教1个、儒释道三教合一12个,本主庙235个,土主庙22个,宗教祠堂29个,山神庙46个,土地庙16个。1996年经过登记开放宗教活动场所30个,其中清真寺7个,佛教寺院20个,道教宫观2个,基督教聚会点1个。某,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全县相关键文物保护单位27个,其中省州级各3个。唐初浪穹诏主丰时设治颖州巷、筑凤凰台、凿白沙井,南诏统一六诏时白洁夫人率兵抗敌,明将傅友德和元右臣

40、普颜笃大战佛光寨,明建文皇帝避难眠龙洞、躬耕石龙寺等等,全部留下许很多多传说和遗址。某是清华园最早共产党员施滉家乡,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孕育了滇西北最早革命武装。某,各族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是“神话王国”和“天女撒歌地方”,是著名“白族唢呐之乡”。1.4经济资源1.4.1物产资源某坝区沃野平畴,分布有宽广水域。主产稻谷、蚕豆、烤烟、油菜及多种蔬菜,其中大蒜种植已发展成产值超亿元新兴产业。自然繁衍和人工种植、养殖水产品种类多、产量大。鱼类品种达10科36种,关键有草鱼、鲤鱼、鲢鱼、鳙鱼、武昌鱼、鲫鱼、檀香鱼等;莲根、慈姑、筊瓜、海菜产量大品质优。得浇灌之利,享田渔之饶,某向为“鱼米之乡”

41、。且水草丰茂,饲料充足,乳牛喂养历史悠久,某是全国著名“乳牛之乡”。山区土地广袤,牧草丰盛,主产玉米、洋芋、荞麦、芸豆,林果和畜牧业发展极具潜力。境内适于梅子生长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优渥,所产鲜梅个大肉厚,种植、加工、销售相连接梅子产业已经崛起,某已成为名副其实“梅果之乡”。食用野生菌资源丰富,松茸、鸡土从、牛肝菌等远销省内外。某野生动植物资源多样性特点突出。境内高山、亚高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含有亚热带至高山寒温带多种自然环境。现存蕨类以上高等植物700多个,种子植物15个地理成份齐全,有云南红豆杉等国家级珍稀濒危植物11种。在关键森林植被类型中,针叶林地域分布最广。常见树种分属43科、95属、

42、249种。鸟类有上百种。罗坪山至点苍山一线及西部广大山区是候鸟迁徙关键通道。其中久负盛名鸟吊山,候鸟南迁时节百鸟翔集,蔚为壮观。境内有国家关键保护野生动物22种,其中一类有金钱豹和黑鹿两种。伴随山林经营体制改革推进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森林覆盖率不停回升,部分曾绝迹野生动物种群活动也相继出现。中草药材品种多、蕴藏量大,植物类达860种,动物类也有10余种。花卉资源中,兰科植物约有16属、120种。某,家养兰花历史悠久,名品迭出,是全国著名“兰花之乡”。(生物资源)某境内已发觉矿种25个,已知矿产地50余处。金属矿有金、银、铅、锑、铜、锌、锰、铁、钛、镁、铝等,其中钛矿品位高,颇具开发价值。非金

43、属矿关键有岩盐、硅藻土、大理石、石灰石、褐煤、泥炭(草煤),尤以建筑石材储量大、品质优,焦石、腊坪墨色大理石被誉为“黑金花石”。(矿产资源)1.4.2旅游资源 某,自然风光旖旎,风景名胜众多。旅游景点有200余处,可分为西湖、茈碧湖、海西海、鸟吊山等景区。西湖水乡湖中有村,村中有湖,柳岸芦湾,烟渚渔歌,“翛翛然有江南风景”。茈碧湖清如碧玉,不仅以盛产珍稀古生物“茈碧花”而著名,还因里海北岸、罴谷山麓宛若世外桃源梨园景色而令人神往。海西海青山拥翠,漪澜恬静。鸟吊山松涛窸窣,杜鹃灿烂,更有百鸟朝凤奇观。境内还有很多奇峰幽洞、林海甘泉、雾霭蒸腾温泉和如瑞雪飘落般梅园。湖光和山色,冷水和热水,众多人文

44、景观,浓郁民族风情,和地处丽江、大理、迪庆三大风景区枢纽地带,某旅游业发展不仅含有资源优势,更含有难得区位优势。某,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全县相关键文物保护单位27个,其中省州级各3个。唐初浪穹诏主丰时设治颖州巷、筑凤凰台、凿白沙井,南诏统一六诏时白洁夫人率兵抗敌,明将傅友德和元右臣普颜笃大战佛光寨,明建文皇帝避难眠龙洞、躬耕石龙寺等等,全部留下许很多多传说和遗址。某是清华园最早共产党员施滉家乡,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老区,孕育了滇西北最早革命武装。某,各族人民勤劳智慧、能歌善舞,是“神话王国”和“天女撒歌地方”,是著名“白族唢呐之乡”。1.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5.1综合 县域经济较快增加,初步核实,某县地域生产总值完成313215万元,比上年增加14.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111012万元,增加6.8%;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6538万元,增加27.5%;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5665万元,增加9.7%,三次产业结构由37:31:32调整为35:34:31,人均生产总值11267元,增加13.8%。1.5.2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建成标准化出口农产品种植基地28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面积达58.3万亩。整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24513万元,比上年增加16.2%,其中:农业产值96864万元,增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