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815369 上传时间:2024-07-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3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5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25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5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5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21.1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5高考物理回归课本基础知识填空(含答案)热力学定律知识点填空1焦耳的实验(1)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 ,它不从外界 ,也不向外界 。(2)代表性实验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 。通过电流的 给水加热。(3)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 无关。2功和内能(1)内能微观: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宏观:只依赖于热力学系统 的物理量。(2)功和内能: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内能的增加量等于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即U=W。(3)U=W的适用条件是 过程。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 ;系

2、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 。3热和内能(1)热传递条件:物体的 不同。热传递:热量总是从 物体向 物体传递。(2)热和内能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 变化的量度。表达式: 。(3)热传递与做功在改变系统内能上的异同。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 的改变。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 ;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 。4热力学第一定律(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与 。两者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2)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 与外界对它所 的和。(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 。5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 ,也

3、不会凭空 ,它只能从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2)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各种形式的能可以 。各种物理现象可以用 联系在一起。(3)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第一类永动机:人们把设想的不消耗 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 ,所以不可能制成。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1)热传导的方向性: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 的。(2)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 物体传到 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阐述的是传热的 。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表述(1)热机热机工作

4、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燃烧燃料,把燃料中的 变成工作物质的 。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物质对外 ,把自己的内能变成 。热机的效率:热机输出的 与燃料产生的 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热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2)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 ,而不产生其他影响。(该表述阐述了机械能与内能转化的方向性)(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其他描述一切宏观自然过程的进行都具有 。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 的。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4)第二类永动机定义:只从 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虽然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 ,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任何情况下

5、,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库,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为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热库。试卷第3页,共3页参考答案:1 能量 吸热 放热 上升 热效应 方式【详解】(1)123绝热过程:系统只由于外界对它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2)45代表性实验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中的水,引起水温上升。通过电流的热效应给水加热。(3)6实验结论:要使系统状态通过绝热过程发生变化,做功的数量只由过程始末两个状态决定,而与做功的方式无关。2 自身状态 绝热 增加 减少【详解】(1)1内能宏观:只依赖于热力学系统自身状态的物理量;(3)2U=W的适用条件是绝热过程

6、。34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的内能增加;系统对外界做功,系统的内能减少。3 温度 高温 低温 内能 U=Q 内能 转化 转移【详解】(1)1热传递条件:物体的温度不同。23热传递: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2)4热量:它是在单纯的传热过程中系统内能变化的量度。5表达式:U=Q。(3)6做功和热传递都能引起系统内能的改变。78做功时是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热传递只是不同物体(或一个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4 做功 热传递 热量 做的功 QW【详解】(1)12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与热传递。两者在改变系统内能方面是等价的。(2)34热力学第一定律:一个热力学系统的

7、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3)5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 QW。5 产生 消失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相互转化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 能量守恒定律【详解】(1)12345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2)6各种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7各种物理现象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联系在一起。(3)8第一类永动机:人们把设想的不消耗能量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9第一类永动机由于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所以不可能制成。6 不可逆 低温 高温 方向性【详解】(1)1热力学第二

8、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2)234德国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在1850年提出: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阐述的是传热的方向性。7 化学能 内能 做功 机械能 机械功 热量 完全变成功 方向性 不可逆 单一 能量守恒定律【详解】(1)1234热机工作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燃烧燃料,把燃料中的化学能变成工作物质的内能。第二个阶段是工作物质对外做功,把自己的内能变成机械能。56热机的效率:热机输出的机械功与燃料产生的热量的比值,用公式表示为= 。(2)7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

9、响。(3)8一切宏观自然过程的进行都具有方向性。9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是不可逆的。(4)10定义:只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11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虽然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任何情况下,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库,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为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热库。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知识点填空1黑体与黑体辐射(1)热辐射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 有关,所以叫热辐射。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 而有所不同。(2)黑体定义:某种物体能够 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

10、不发生 ,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 有关。(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着波长 的方向移动。2能量子(1)定义: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 ,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 地辐射或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 叫做能量子。(2)能量子大小:= ,其中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Js(一般取h=6.6310-34 Js)。(3)能量的量子化:微观粒子的能量是 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

11、 的。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1)光电效应: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 从表面逸出的现象。(2)光电子: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 。(3)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存在着 电流: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 。存在着遏止电压和 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 (填“能”或“不”)发生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具有 性:光电效应中产生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9s。(4)逸出功: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 值,用W0表示,不同金属的逸出功 。4光子说及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1)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被称为 ,频率为的光

12、的能量子为 ,其中h=6.6310-34Js。(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表达式:h= 或Ek= 。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 ,这些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 ,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 。5光的波粒二象性(1)光的本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具有 性,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 性,即光具有 性。(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关系式关系式:= ,。意义: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 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和频率是描述物质的 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和揭示了光的 性和 性之间的密切关系。6粒子的波动性(1)粒子的波动性德布罗意波:任何 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相

13、对应,这种波叫 ,又叫德布罗意波。物质波波长、频率的计算公式为,。我们之所以看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的动量太 ,德布罗意波长太 的缘故。(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实验探究思路: 、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 或衍射现象。实验验证:年戴维孙和汤姆孙分别利用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 。说明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原子、分子的 ,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和关系同样正确。7阴极射线(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 ,A是金属环制成的 ;把它们分别连接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2)实验

14、现象: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 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3)阴极射线: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 发出的某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 。8电子的发现(1)汤姆孙的探究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和磁场,根据 情况,证明它是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换用 的阴极做实验,所得 的数值都相同,说明这种粒子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3)进一步研究新现象,不论是由于正离子的轰击、紫外光的照射、金属受热还是放射性物质的自发辐射,都能发射同样的 电子。由此可见,电子是原子的 ,是比原子更 的物质单元。(2)密立根“油滴实验”精确测定 。电荷是 的。9汤姆孙的原子模型(1)汤姆孙原

15、子模型: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 , 弥漫性地 在整个球体内,电子 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汤姆孙模型称为“西瓜模型”或“ 模型”,如图。(2)粒子散射实验: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 、 、 、荧光屏等几部分组成,实验时从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应处于 中。实验现象a 的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 的方向前进;b 粒子发生了 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 ,它们几乎被“ ”。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 模型。10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核式结构模型:1911年由卢瑟福提出。在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 。它集中了全部的 和几乎全部的 , 在核外空间运动。1

16、1光谱(1)定义:用 或棱镜可以把各种颜色的光按 展开,获得光的波长(频率)和 的记录。(2)分类线状谱:光谱是一条条的 。连续谱:光谱是 的光带。(3)特征谱线:各种原子的发射光谱都是 ,说明原子只发出几种 的光,不同原子的亮线位置 ,说明不同原子的 不一样,光谱中的亮线称为原子的 。(4)应用:利用原子的 ,可以鉴别物质和确定物质的 ,这种方法称为 ,它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样本中一种元素的含量达到10-10 g时就可以被检测到。1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1)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 的一条重要途径。(2)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满足巴耳末公式:(n=3,4,5

17、)式中R为 常量,R=1.10107 m-1,n取整数。(3)巴耳末公式的意义: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 光谱,即辐射波长的 特征。13经典理论的困难(1)核式结构模型的成就:正确地指出了 的存在,很好地解释了 。(2)经典理论的困难:经典物理学既无法解释原子的 ,又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 。14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1)轨道量子化原子中的电子在 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 。电子运行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也就是说电子的轨道是 的(填“连续变化”或“量子化”)。电子在这些轨道上绕核的转动是 的,不产生 。(2)定态当电子在不同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原子在不同的状态中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

18、的能量是 的,这些量子化的能量值叫做 。原子中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 。基态:原子能量 的状态称为基态,对应的电子在离核最 的轨道上运动,氢原子基态能量。激发态:较高的能量状态称为激发态,对应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氢原子各能级的关系为:。(,)(3)频率条件与跃迁当电子从能量较高的定态轨道(其能量记为)跃迁到能量较低的定态轨道(能量记为,)时,会放出能量为的光子,该光子的能量 ,该式称为频率条件,又称辐射条件。15玻尔理论对氢光谱的解释(1)氢原子能级图(如图所示) (2)解释巴耳末公式按照玻尔理论,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为h= 。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n和2正

19、好代表能级跃迁之前和跃迁之后所处的 的量子数n和2。(3)解释气体导电发光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原子受到高速运动的电子的撞击,有可能向上跃迁到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 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 ,最终回到基态。(4)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 ,由于原子的能级是 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 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5)解释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构, 各不相同,因此辐射(或吸收)的 也不相同。16玻尔模型的局限性(1)成功之处玻尔的原子理论第一次将 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

20、 的概念,成功解释了 光谱的实验规律。(2)局限性保留了 的观念,把电子的运动仍然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 运动。(3)电子云原子中的电子没有确定的坐标值,我们只能描述电子在某个位置出现 的多少,把电子这种概率分布用疏密不同的点表示时,这种图像就像 一样分布在原子核周围,故称 。试卷第13页,共10页参考答案:1 物体的温度 温度 完全吸收 反射 温度 增加 较短【详解】略2 整数倍 一份一份 最小能量值 h 量子化 分立【详解】(1)123物理学中对能量子的定义:普朗克认为,振动着的带电微粒的能量只能是某一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当带电微粒辐射或吸收能量时,也是以这个最小能量值为单位一份一份地辐射或

21、吸收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叫做能量子。(2)4能量子大小计算公式为:=h(3)56能量的量子化的含义是: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或者说微观粒子的能量是分立的。3 电子 电子 饱和 越大 截止 不 瞬时 最小 不同【详解】(1)1照射到金属表面的光,能使金属中的电子从表面逸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2)2光电效应中发射出来的电子称为光电子。(3)34光电效应的实验存在着饱和电流,在光的颜色不变的情况下,入射光越强,饱和电流越大。56光电效应的实验存在着遏止电压和截止频率,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截止频率时,不发生光电效应。7光电效应具有瞬时性,光电效应中产生电流的时间不超过10-9s。(4)89

22、使电子脱离某种金属所做功的最小值,称为逸出功,不同金属的逸出功不同。4 光子 h EkW0 h-W0 h 逸出功W0 最大初动能Ek【详解】(1)12光子说:光不仅在发射和吸收时能量是一份一份的,而且光本身就是由一个个不可分割的能量子组成,这些能量子被称为光子,频率为的光的能量子为h,其中h=6.6310-34Js。(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34表达式h= EkW0或Ek= h-W0567物理意义:金属中电子吸收一个光子获得的能量是h,这些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的逸出功W0,剩下的表现为逸出后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k。5 波动 粒子 波粒二象 粒子 波动 粒子 波动【详解】(1)123光的本性光的

23、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表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现象表明光具有粒子性,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2)45678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关系式关系式:, 。意义:能量和动量p是描述物质的粒子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和频率是描述物质的波动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和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6 运动 物质波 大 小 干涉 干涉 波动性 波动性【详解】略7 阴极 阳极 荧光 阴极 阴极射线【详解】(1)12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极,它们分别连接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2)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玻璃壁上出现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3)45荧光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

24、种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8 偏转 负电 不同材料 比荷 带电粒子 组成部分 基本 电子电荷 量子化【详解】略9 球体 正电荷 均匀分布 镶嵌 枣糕 粒子源 金箔 放大镜 真空 绝大多数 原来 少数 大角度 大于90 撞了回来 核式结构【详解】(1)12345汤姆孙原子模型:汤姆孙于1898年提出了原子模型,他认为原子是一个球体, 正电荷弥漫性地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镶嵌其中,有人形象地把汤姆孙模型称为“西瓜模型”或“枣糕模型”。(2)粒子散射实验:6789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由粒子源、金箔、放大镜、荧光屏等几部分组成,实验时从粒子源到荧光屏这段路程应处于真空中。实验现象

25、a1011绝大多数的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b12131415少数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的角度甚至大于90,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16实验意义: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汤姆孙的原子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10 原子核 正电荷 质量 电子【详解】略11 光栅 波长 强度分布 亮线 连在一起 线状谱 特定频率 不同 发光频率 特征谱线 特征谱线 组成成分 光谱分析【详解】略12 原子结构 里德伯 线状 分立【详解】(1)1许多情况下光是由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产生的,因此光谱研究是探索原子结构的一条重要途径。(2)2巴耳末公式中R为里德伯常量,R=1.10107 m-1

26、。(3)34巴耳末公式的意义在于以简洁的形式反映了氢原子的线状光谱,即辐射波长的分立特征。13 原子核 粒子散射实验 稳定性 分立特征【详解】略14 库仑引力 圆周运动 量子化 稳定 电磁辐射 量子化 能级 定态 最低 近 【详解】略15 Em-En 定态轨道 激发态 不稳定 光子 两个能级之差 分立 分立 能级 光子频率【详解】(2)12解释巴耳末公式按照玻尔理论,从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辐射的光子的能量为h=Em-En。巴耳末公式中的正整数n和2正好代表能级跃迁之前和跃迁之后所处的定态轨道的量子数n和2。(3345解释气体导电发光通常情况下,原子处于基态,基态是最稳定的,原子受到高速运动的电

27、子的撞击,有可能向上跃迁到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是不稳定的,会自发地向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放出光子,最终回到基态。(4)678解释氢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原子从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的光子的能量等于前后两个能级之差,由于原子的能级是分立的,所以放出的光子的能量也是分立的,因此原子的发射光谱只有一些分立的亮线。(5)910解释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特征谱线不同的原子具有不同的结构,能级各不相同,因此辐射(或吸收)的光子频率也不相同。16 量子观念 定态和跃迁 氢原子 经典粒子 轨道 概率 云雾 电子云【解析】略原子核知识点填空1天然放射现象和三种射线(1)对天然放射现象的认识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

28、 发现某些物质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物质发射 的性质称为放射性,具有 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元素自发地发出 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原子序数 或 83的元素,都能自发地发出射线,原子序数 83的元素,有的也能放出射线。(2)对三种射线的认识射线:是高速粒子流,实际上就是 ,速度可达到光速的,其 作用强,穿透能力较差,在空气中只能前进几厘米,用一张纸就能把它挡住。射线:是高速 ,它的速度很大,可达光速的99%,它的电离作用较弱,穿透能力较强,很容易穿透黑纸,也能穿透几毫米厚的 。射线:呈电中性,是能量很高的 ,波长很短,在10-10 m以下,它的电离作用更小,穿透能力更强,甚至能穿透几厘米

29、厚的 和几十厘米厚的混凝土。2原子核的组成(1)质子的发现1919年, 用镭放射出的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从氮核中打出了一种新的粒子,测出了它的电荷和质量,确定它是氢原子核,叫做 ,用 或 表示,其质量为mp 。(2)中子的发现卢瑟福的预言:原子核内可能还有一种 的粒子,名字叫中子。查德威克的发现:用实验证实了中子的存在,用 表示,中子的质量非常接近质子的质量。(3)原子核的组成核子数:质子和中子质量差别非常微小,二者统称为核子,所以 数和 数之和叫核子数。电荷数(Z):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总是质子电荷的 倍,通常用这个整数表示原子核的电荷量,叫做原子核的电荷数。质量数(A):原子核的质量等于核内 和

30、 的质量的总和,而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几乎相等,所以原子核的质量几乎等于单个核子质量的整数倍,这个倍数叫做原子核的 。3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放出粒子或 ,由于核电荷数变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变了,变成另一种原子核,我们把这种变化称为原子核的衰变。原子核衰变时电荷数和质量数都 (2)衰变类型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进行衰变时,质量数 ,电荷数 ,的衰变方程: 。衰变:原子核放出粒子的衰变。进行 衰变时,质量数 ,电荷数 ,的衰变方程:。(3)衰变规律: 守恒, 守恒。4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2)特点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 ,甚至差别非常大。放

31、射性元素衰变的快慢是由 决定的,跟原子所处的化学状态和外部条件 。(3)适用条件:半衰期描述的是 ,不适用于少数原子核的衰变。(4)半衰期公式:N余= ,m余=,其中为半衰期。5核反应和人工放射性同位素(1)核反应定义:原子核在其他粒子的轰击下产生 的过程。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卢瑟福用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核反应方程。遵循规律: 守恒,电荷数守恒。(2)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具有 的同位素。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1934年, 发现经过粒子轰击的铝片中含有放射性磷。发现磷同位素的方程。(3)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优点资源丰富,应用广泛。放射强度容易控制,可以制成各种所需的形状,废料容易处理。现在凡

32、是用到射线时,用的都是 同位素,而不用天然放射性物质。(4)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在工业上可以用 射线来探测工件内部裂痕,称为 射线探伤。农业上用 射线照射种子,会使种子的 发生变异,从而培育出优良品种。利用作为 来研究农作物对磷肥的吸收情况。(5)辐射与安全:人类一直生活在放射性的环境中, 的射线对人体组织有破坏作用。要防止 对水源、空气、用具等的污染。6核力与四种基本相互作用(1)核力:原子核里的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核力, 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2)核力特点核力是核子间的 的一种表现,在原子核的尺度内,核力比库仑力 。核力是 ,作用范围在1.510-15 m之内。核力在大

33、于0.810-15 m时表现为 ,超过1.510-15 m时,核力急剧下降几乎消失;而在距离小于0.810-15 m时,核力表现为 。每个核子只跟 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这种性质称为核力的 。核力与核子是否带电无关,质子与质子间、质子与中子间、中子与中子间都可以有核力作用。7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的比例(1)较轻原子核:质子数和中子数 。(2)较重原子核:中子数 质子数,越重的原子核两者 。8结合能与质量亏损(1)结合能原子核是 凭借核力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要把它们分开,也需要 ,这就是原子核的结合能。(2)比结合能原子核的结合能与 之比,称做比结合能,也叫 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

34、 ,原子核越 , 的核的比结合能最大,最稳定。(3)质能方程物体的能量与它的质量的关系是:E= 。(4)质量亏损原子核的质量 组成它的核子的质量之和的现象。9核裂变(1)核裂变重核被 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质量差不多的新原子核,并放出 的过程。(2)铀核裂变用中子轰击铀核时,铀核发生裂变,其产物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种典型的反应是 (3)链式反应当一个中子引起一个重核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再引起其他重核裂变,且能不断继续下去,这种反应叫核裂变的 。(4)链式反应的条件铀块的体积 或等于临界体积或铀块的质量 或等于临界质量。有足够数量的 中子。10核电站(1)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它的核心设施是 ,它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燃料: 慢化剂: 、 和普通水(也叫轻水)。控制棒:为了控制反应速度,还需要在铀棒之间插进一些镉棒,它吸收 的能力很强,当反应过于激烈时,将镉棒插入 一些,让它多吸收一些 ,链式反应的速度就会慢一些,这种镉棒叫做 。(2)工作原理核燃料 释放的能量使反应区温度升高,水或液态的金属钠等物体在反应堆内外 ,把反应堆内的 传输出去,用于 。(3)核污染的处理在反应堆的外面需要修建很厚的 ,用来屏蔽裂变产物放出的各种射线,核废料具有很强的 ,需要装入特制的容器, 。11核聚变(1)聚变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