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九章测评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九章测评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初中同步测控优化设计物理八年级下册配人教版第九章测评(A)(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玉兔二号月球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大而且表面凹凸不平,是为了()A.增大压强,减小摩擦B.增大压强,增大摩擦C.减小压强,减小摩擦D.减小压强,增大摩擦2.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丙B.甲=乙=丙C.m甲=m乙=m丙D.m甲m乙=m丙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内部没有压强B.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对容器侧壁没有压强C.液体
2、内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相等D.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跟液体密度无关4.如图所示,小明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水中的某一深度处,记下U形管中两液面的高度差h,下列操作中能使高度差h减小的是()A.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B.将探头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C.将探头放入酒精中的同样深度处D.将探头在原深度处向其他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5.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下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打开,下游阀门B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两侧的压力相等B.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
3、B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两侧的压力相等6.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A.瓶口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B.瓶内气体把鸡蛋吸入瓶中C.瓶内空气压强变小,外界大气压把鸡蛋压入瓶中D.鸡蛋受重力作用7.如图所示,装有两种不同液体的烧杯置于水平面上,两液体没有混合。上层液体的高度为h,密度为0.8;下层液体的高度为2h,密度为。则液体对烧杯底部的压强为()A.2.4ghB.2.7ghC.2.8ghD.3gh8.如图所示,三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分别装有水、盐水和酒精。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根据杯中液面的位
4、置可以判定(盐水水酒精)()A.甲杯是水,乙杯是盐水B.乙杯是盐水,丙杯是水C.甲杯是盐水,乙杯是酒精D.乙杯是水,丙杯是酒精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28分)9.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棱长是a,则金属块的密度=(用m、a表示)。取6个这样的金属块,分别以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式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的金属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之比F甲F乙=,压强之比p甲p乙=。10.如图所示,潜水员下潜到海水中不同深度,需要使用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说明;图中橡胶潜水服能承受的海水压强约为 Pa。(海水密度取1.0103 kg/m3,g取10 N/kg)11.为解决山区缺水问题,一些农户
5、修建了水窖,在雨季将雨水收集到水窖中,以备干旱季节使用。小明家也修建了这样一个水窖,形状如图所示。为便于观察储水情况,小明在水窖底部安装了一个压力传感器,压力大小在显示屏上显示。压力大表示水窖中的水较。用水过程中发现,虽然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但每天压力大小下降却不相同,而且随着储水量的减少,压力下降得越来越快,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三、简答题(10分)12.蒸粽子时将碗倒扣在盛有适量水的锅中当支架,把装有粽子的盘子放在上方,如图甲所示。蒸好后打开锅盖,看到锅盖内表面有许多小水珠。熄火一会儿,发现锅中的水被“吸入”碗内,如图乙所示。(1)锅盖内表面为什么有许多小水珠?(2)锅中的水为什么会被“吸入
6、”碗内?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0分,共20分)13.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聪对实验器材做了一些改进,如图所示,在透明盒里放入一块海绵和砖块进行实验。(1)实验时,是通过观察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2)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可以选用两次实验。(3)分析比较图中甲、乙、丙三次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14.夏天,小明的妈妈为了躲避热辣的阳光,自行车的前把上安装了遮阳伞,可自从安装了这把伞后,妈妈骑车时总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这是为什么呢?为探究这个问题,小明制作了一个模型,并把它穿在一根铁丝上,在铁丝的上下各挂一只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然后用电吹风对
7、着模型吹气,结果发现: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大。(1)经过实验,小明认为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下方的空气流速;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下方的大气压强。(2)小明根据自己的实验给妈妈解释了为什么骑车时感觉车把被向上提起,小明的解释是。五、计算题(10分)15.小倩同学提了11 kg的水给树苗浇水,已知桶自身质量为1 kg,桶的底面积是510-2 m2(桶的厚度不计),桶中水深h为20 cm,提水时手的受力面积为 0.810-3 m2。(g取10 N/kg)求:(1)水对桶底的压力和压强各是多大?(2)提水时手受到的压强是多大?第九章测评(A)1.D解析 玉兔二号月球车的车轮表面凹凸不平,
8、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车轮做得比较宽大,可以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正确。2.A解析 因为甲、乙、丙都是实心圆柱体,所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FS=GS=mgS=gShS=gh;由题图知甲、乙、丙的高度h甲=h乙丙;由题图知甲、乙的底面积S甲S乙,高度h甲=h乙,所以V甲V乙;因为甲=乙,m=V,所以甲、乙圆柱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m乙;已知乙、丙的底面积S乙=S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由p=FS=GS=mgS可知,乙、丙圆柱体的质量关系为m乙=m丙;所以三个圆柱体的质量关系为m甲h丙h乙,因三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同,所以,由p=gh的变形式
9、=pgh可知,三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乙丙甲,因为盐水水酒精,所以,甲是酒精,乙是盐水,丙是水,故选B。9.解析 本题考查密度和压强的有关知识。金属块的密度=mV=ma3。甲、乙两种方式均为6个相同的金属块,则总质量相等,重力相等,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由于放置方式不同,底面积不同,则压强之比p甲p乙=6mg3a26mg2a2=23。答案 ma3112310.解析 据题图可知,潜水员下潜到海水中不同深度,需要使用抗压能力不同的潜水服,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据题图可知,穿橡胶潜水服的潜水员最大潜水深度是200 m,故橡胶潜水服能承受的海水压强约为p=gh=1 000 kg/m310 N/
10、kg200 m=2106 Pa。答案 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210611.解析 根据p=FS可知,传感器受到的压力大,说明传感器受到水的压强大,根据p=gh可知,水窖中的水较深;由题图可知,水窖上粗下细,每天用水量基本相同时,随着储水量的减少,水下降得越来越快,则压强变化越来越快,故每天压力大小下降不相同。答案 深水窖上粗下细12.答案 (1)锅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相对较低的锅盖,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珠。(2)熄火后,碗中的气体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锅中的水被“吸入”碗内。13.解析 (1)由题图可知,实验时是利用转换法通过观察海绵的形变大小来比较砖块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的。
11、(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多个因素有关,故在探究时需使用控制变量法。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该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故应选用甲、丁两次实验。(3)比较图中甲、乙、丙三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时,海绵的形变越大,故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答案 (1)海绵的形变大小(或海绵的凹陷程度)(2)甲、丁(3)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14.解析 (1)由题图知,模型上方是曲面,下方是直面,当用电吹风对着模型吹气时,模型上方的空气流速大于下方的空气流速,则模型上方的大气压强小于下方的大气压强,所以上面的测力计示数变小,下面
12、的测力计示数变大。(2)伞的形状与模型一样,当小明的妈妈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部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所以感觉车把像被人向上提起。答案 (1)大于小于(2)骑车时,伞上部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部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因此伞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15.解析 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1)水桶底受到的水的压强为p=gh=1.0103 kg/m310 N/kg0.2 m=2 000 Pa。水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pS1=2 000 Pa510-2 m2=100 N。(2)手受到的压力等于水及水桶的重力F=mg=(11 kg+1 kg)10 N/kg=120
13、 N。手受到的压强为p手=FS2=120N0.810-3 m3=1.5105 Pa。答案 (1)100 N2 000 Pa(2)1.5105 Pa第九章测评(B)(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下列四图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2.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中,下列哪处水的压强最小(水=1 g/cm3)()A.aB.bC.cD.d3.在无风的天气,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汽车向左行驶,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A.向A方向飘动B.向B方
14、向飘动C.向C方向飘动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4.如图所示,桌面上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平底杯子,里面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A、B两点到杯子底部的距离相等。已知水的密度水=1.0103 kg/m3,酒精的密度酒精=0.8103 kg/m3,则A、B两点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A.pApBB.pA”“”或“=”)11.在水杯中加半杯水,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深度,用嘴吹气,使水下冒气泡,深度越深,吹气越难,这种现象说明液体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用吸管可以将杯中的水吸到嘴里,这是由于的作用。三、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12.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邹同
15、学用一块海绵和两块规格相同的长方体砖块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仔细观察,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是通过比较海绵的程度来确定的。(2)分析比较图乙和图丙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3)分析比较图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4)进一步综合分析图甲、乙、丙和丁的实验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13.下图是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1)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选填“越大”或“越小”)。(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
16、的压强。(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的增加而增大。(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14.在探究实心圆柱体对地面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中学一小组的同学们认为此压强跟圆柱体的密度、高度h、圆柱体底面积S是有关的,但有怎样的关系看法不同。在老师的帮助下,小组的同学们从实验室里挑选了由不同密度的合金材料制成、高度和横截面积不同、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圆柱体做实验,测出实心圆柱体竖直放置时(如图所示)对水平桌面上海绵的压下深度,实验记录见下表。序号物体底面积S/cm2
17、高度h/cm海绵被压下深度/cm1合金甲圆柱体A1050.52合金甲圆柱体B101013合金甲圆柱体C201014合金乙圆柱体A1051.55合金乙圆柱体B101036合金乙圆柱体C20103(1)分析实验1、2或4、5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有关。(2)分析可以得出,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3)此探究过程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有、。(4)实验结束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某一合金甲圆柱体为研究对象,推导它对海绵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合金的密度为,圆柱体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表达式为。该推导出的表达式
18、(选填“能”或“不能”)应用于各类固体的压强的计算。四、计算题(14分)15.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底面积为200 cm2,未装水时的质量为0.2 kg。容器盛水后水面的高度为15 c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1103 Pa,(已知水=1.0103 kg/m3,g取10 N/kg,忽略容器壁的厚度)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3)水对容器向上的压力。第九章测评(B)1.C解析 冰鞋上装有冰刀、飞镖的箭头很尖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选项A和B错误;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而减小对地面的压强,选项C正确;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对路面的
19、压力很大,可增大对路面的压强,选项D错误。2.A解析 深度是指某点到液面的竖直距离,则由题图可知a点的深度最小,根据公式p=gh可知,a处水的压强最小。3.A解析 因为快速行驶的汽车使得马路中间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马路两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两边的气压大于马路中央的气压,树叶向马路中央运动。故选A。4.B解析 由题图可知,A、B两点的液面在同一直线上,分析可知,A、B两点所在液面上方的所装液体,水的重力小于酒精的重力,容器为相同的圆柱形,根据p=FS可知,pAp2。正放时,杯中的饮料柱是上粗下细的,一部分饮料压的是杯壁,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杯中液体的重力;倒放时,杯中的饮料柱下粗上细
20、,所以杯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饮料的重力,因此F111.解析 由于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故将一根吸管分别插入水中不同的深度,水越深,吹气越难。吸水时,吸管内空气变少,气压变小,杯中水面的气压大于吸管中的气压,所以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吸管中。答案 增大大气压12.解析 海绵受力后形状容易改变,其凹陷程度能够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图乙与图丙实验中砖对海绵的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压力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图乙、丁中海绵的受力面积相等,而压力不等,压力较大的丁图中海绵凹陷得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从而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答案 (1)凹陷(2)
21、当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3)乙和丁(4)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13.解析 (1)把水的内部压强的大小转换成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的大小来判断,液面高度差越大,表示水内部的压强越大。(2)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控制液体密度和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相等。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深度,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增大,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
22、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密度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体的高度差变大。答案 (1)越大(2)相等(3)深度(4)高度差变大14.解析 (1)分析实验1、2或4、5,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高度不同,对水平面的压强不同,故可得出结论:当圆柱体的材料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圆柱体的高度有关。(2)当圆柱体的密度相同时,实心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底面积无关,要求圆柱体的密度相同,对水平面的压强也相同,而底面积必须不同,故序号2、3或5、6符合要求。(3)在探究多个因素对压强的影响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来研究某一因素的影响,还利用转换法用海绵被压下的深
23、度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4)已知合金的密度为,圆柱体的高度为h,底面积为S,由压强的公式推导过程为p=FS=GS=mgS=VgS=gh。从推导过程可以看出p=gh这一公式只适用于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柱状物体,不能应用于其他类固体(如质量分布不均匀,非柱状物体等)的压强的计算。答案 (1)高度(2)2、3或5、6(3)控制变量法转换法(4)p=gh不能15.解析 (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gh=1.0103 kg/m310 N/kg0.15 m=1 500 Pa。(2)根据p=FS可得,水对容器底的压力F=pS=1 500 Pa210-2 m2=30 N。(3)容器的重力G容=0.2 kg10 N/kg=2 N,根据p=FS可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pS=1.1103 Pa210-2 m2=22 N,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则容器和水的重力G总=F=22 N,故水的重力G水=G总-G容=22 N-2 N=20 N,所以水对容器向上的压力F=F-G水=30 N-20 N=10 N。答案 (1)1 500 Pa(2)30 N(3)1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