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样卷(12套).pdf

上传人:资**** 文档编号:97746416 上传时间:2024-06-25 格式:PDF 页数:72 大小:3.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年高考语文样卷(12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2024年高考语文样卷(12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年高考语文样卷(12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高考语文样卷(12套).pdf(7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线20242024年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样卷语文样卷(一一)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分分)(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5 5小题,小题,1919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陶渊明在他的“自况”文五柳先生传中,塑造了一位“不慕荣利”的五柳先生形象,里面有一句引起颇多关注的话:“好读书,不求甚解。”读书方法方式很多,有的人看得“僵”,便对“不求甚解”非议或曲解。其实,在另一首移居诗中,陶渊明还有“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两句,可见他对阅读,是有不同对待的。在管锥编中,钱钟书专门引用了古人对此两语的释读:仇兆鳌选

2、林云铭挹奎楼选稿卷二古文析义序中,有“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南村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若不求解,则义之析也何为乎?”仇兆鳌是明末清初学者,他的杜诗详注至今是人们倚重的杜甫诗歌注本。他选的这篇文章作者林云铭,是明末学者。钱钟书引号中“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后面,原文还有“后人不明此意,为卤莽者藉口”。这位林云铭,把陶渊明的两句话解析到位:“不求甚解”,就是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了文章主旨;陶渊明读书当然求“解”,不然在读“奇文”时分析“疑义”干啥?钱钟书大致同意林云铭的解说,自然也包括陶渊明要表达的意思,不过他还是借了他人句子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窃谓陶(渊明)之不求

3、甚解如杜甫漫成之读书难字过也;陶之疑义相与析又如杜甫春日怀李白之重与细论文也。”以“重与细论文”比附“疑义相与析”,看来这一句的理解,大致清楚。对于杜甫“读书难字过”,人们的解释也颇有不同。字面意思,即书中难识读的字,任其过去,钱钟书以此比附“不求甚解”,显然是一样看法。可有人认为杜甫强调“无一字无来历”,怎么可以如此读书?应该作:经眼之字,难以轻易放过云云,这是往好处解说的一般读书态度。接着前面征引的两句杜甫诗,钱钟书再引一西方学者的话:“培根论读书云书有只可染指者,有宜囫囵吞者,亦有须咀嚼而消纳者;即谓有不必求甚解者,有须细析者。”英国学者培根论读书的篇章,颇有名气。他认为,有的书略略染指

4、即可,有的书可以粗粗一通翻过,有的书却需要细细阅读,慢慢消化。说得够明白。可钱钟书却认为此说“语较周密,然亦只道着一半”,还说得不够全面。钱钟书的看法是:“书之须细析者,亦有不必求甚解之时;以词章论,常只须带草看法,而为义理考据计,又必十目一行。”即使是必须细加考索分析的书,有时也可以“不求甚解”读过。这看你此时的阅读需要。倘若你欲领略其中修辞铸句的效果及蕴藏之文气,可以扫眼过去,总括把握,以求文气通畅,品得深致韵味;假若要写作论文,则须细细读来,紧扣其中脉络,一字不可放过。钱钟书总结:“一人之身,读书之阔略不拘与精细不苟,因时因事而异宜焉。”这就周全了。除去前人所谓的书可以“染指”“囫囵吞者

5、”“须咀嚼而消纳者”外,一个人读书或“阔略不拘”,或“精细不苟”,也该因时因事不同而有所差异。体会一下自己的读书过程,钱钟书的补充确实说出了那种特别感受。朱子语类卷一九有“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不过,对于朱熹说辞中的一个字,钱钟书认为可探讨:“朱熹虽以如鸡伏卵喻熟读,而此节熟字颇乖义理,论语岂不当熟读哉?”朱熹说: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打眼看去,没什么毛病,可细分析,就出现了钱钟书提的问题:难道论语不须熟读?这个“熟”字,钱钟书认为在此处“颇乖义理”,逻辑道理上不通。朱熹意思大致还是清楚的,钱钟书给他圆场:“熟当作热字为长,谓快读也,与冷字相对。”完全正确,朱熹正是“热读”即“快读”的意

6、思。为何“热”与“快”相联系呢?钱钟书再举例:“如陶奭龄小柴桑喃喃录卷上论草书云:热写冷不识,热与急每相连属”陶奭龄是明代文人,他说的这种情况很有趣,一些人写字时极快,笔底飞龙缠绕,等写完后,你问他其中某字,他也不能辨识。过去用毛笔、钢笔时,这种情况多见,是可进笑话书的真事。钱钟书引用此例,是要证“热”在此是“急”的意思。还有一个“热慌”的词,钱钟书认为“即今语急忙也”。“热”字厘清了,“热读”意思就出来了。可钱钟书还不直说,又用他人说辞:“热读略类董说西游补第六回所谓用个带草看法怀素看法。”西游补是明末董说的一部西游记续书作品。怀素乃草书大家,运笔行云流水,极是快畅。热读即快读也。证明完毕,

7、回到朱熹孟子要“热读”上,钱钟书说:“盖孟子词气浩乎沛然,苟十目一行,逐字数墨,便拆碎不成片段,难以领会其文澜之壮阔。”孟子文章,条理畅达,气势流贯,读来胸中有浩然之气。正该是“热读”“快读”的作品。反之,“冷看则正是二程之论语逐句看也”,“冷看”,自然是逐句追究清楚地细细“慢读”。综合全文下来,钱钟书对于陶渊明的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算是说清楚了。在笔者,“不求甚解”经过一番“疑义相与析”,与自己有限的阅读经验全然吻合起来。(摘编自杨建民钱钟书谈读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钱钟书注意到了陶渊明对阅读情形的两种不同表述,在他

8、的管锥编中专门引用了古人的相关释读进行阐述。B.有人主张“不求甚解”即不过分穿凿附会而失去文章主旨,对书中难识读的字无须理会,钱钟书则认为不应轻易放过。C.无论是“不求甚解”还是“疑义相与析”,都与陶渊明的“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满足。D.钱钟书对于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及“疑义相与析”有两方面甚至多方面的理解,也包含陶渊明要表达的意思。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仇兆鳌认为“陶靖节读书不求甚解,所谓甚者,以穿凿附会失其本旨耳”,他对“不求甚解”的理解没有林云铭通透。B.钱钟书以杜甫漫成诗句“读书难字过”对“不求甚解”作类比性阐释,是往坏处解说读书态度,

9、这一点有别于通行的观点。C.钱钟书对名人培根论读书的观点有所补充,他认为读书之“阔略”与“精细”,应因时因事而定,言语之中充满自信。D.钱钟书认为有些书必须细加考索分析,不可用“不求甚解”的方法读,作者结合自己的读书实践,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钱钟书观点的一项是(3分)A.诗易春秋不可逐句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程颐)B.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张潮)C.士大夫三日不读书,则义理不交于胸中,对镜觉面目可憎,向人亦语言无味。(黄庭坚)D.为学须是先立大本。其初甚约,中间一节甚广大,到末梢又约。(朱熹)4.作者的“阅读经验”与

10、钱钟书的哪些观点“全然吻合”?请简要概括。(4分)5.世说新语中王孝伯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这里的“熟读”应如何理解?结合文本内容试作分析。(6分)语文样卷(一)语文样卷(一)2(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遇仙记申平苏东坡当时正在罗浮山冲虚观里睡觉,起夜时忽然发觉自己的嘴不见了。长嘴的地方光溜溜的,只剩下鼻子在上面呼呼出气儿。啊呀呀,我的嘴呢?人若无嘴,如何吃饭说话?岂非怪物也!东坡先是躺在那里仔细回忆,想厘清嘴是啥时丢的。昨日,他在博罗一个叫泊头的码头上岸,然后来到了罗浮山上。昨晚上,还和冲虚观道士邓守安等

11、吃斋饭、饮过香茶,之后邓道士就安排他和儿子苏过住在观里。睡前,他又向儿子讲述了一些写诗之道,之后上床睡觉。睡前他还曾叩齿呢,怎么睡了一觉,嘴却不见了呢?哦,这嘴肯定是丢在床上了,双手急忙摸索,没有;那就掉地上了,点起灯来去照,也没有。接着他就从屋里找到了屋外。月色如银,笼罩着冲虚古观。东坡不想惊动苏过,更不想惊动邓守安,害怕他们看见自己的怪模样,便独自低着头,在道观里寻找起来。依然没有找到。不觉间就出了门,一直找到白莲湖边。山峦朦胧,湖水泛着光波,耳畔还传来怪鸟的叫声。东坡心里,就有诗情奔涌起来。他很想吟几句,却发不出声对,自己没嘴了呀!湖水如镜,忽见湖面上似有玉影浮动。正待仔细望去,却听见一

12、声女人的惊叫传来。东坡也是一惊,这深更半夜的,湖里竟有女人洗澡?他急忙收回目光,大气也不敢喘,转身欲走,却已经晚了。他的耳边先是响起一阵环佩寒窣之声,接着嗅到一股芝兰之香,有个人影,已经顺着小桥过来。何方狂徒在此偷窥?东坡本欲分辩,怎奈无嘴,只好硬着头皮迎上前去,以证清白。你是谁?为何不语?女人喝道,声音威严。东坡只好一只手把那空白处捂住,另一只手拼命摆动,表示自己非常无辜。这时候他已经看清楚了,眼前是个美丽的村姑,脸如满月,眼如亮星。他觉得她很眼熟,却又一时不知在哪里见过。谁知村姑却已认出了他,开口笑道:咦,这不是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吗!东坡一边用力点头,一边拿眼神询问:你是谁?你怎么认识我?村

13、姑说道:我是何仙姑呀,见了本仙还不快拜?东坡想起了昨晚邓守安的话,罗浮山乃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开创者为晋代葛洪。葛稚川曾经在这里筑炉炼丹,采药救民。罗浮山最高峰飞云顶,据说是八仙的聚会之所;而眼前的白莲湖,便是何仙姑的沐浴之地。东坡急忙双手合十,弯腰作揖,不提防没嘴的地方却暴露出来。何仙姑一见,笑得花枝乱颤,手指着他说:你你你的嘴呢?东坡只好以动作和表情,诉说他的不幸,不想何仙姑明白之后,竟然说道:你呀,真是活该!东坡的眼神,就有点不乐意。却听何仙姑说道:苏东坡,大文豪,你别不高兴哈!你回想一下,你以前遭贬黄州,如今又遭贬岭南,不都是你那张嘴惹的祸吗?何仙姑说着,玉手朝白莲湖一指,水面

14、上竟然出现了一些图像。东坡望去,发现那些图像,有他正在讥讽宰相王安石,说人家不懂写诗的;有他和司马光辩论,说人家是“司马牛”的;还有他给太子上课,严厉训斥那个未来皇帝的;还有他嘲笑章惇的东坡见了,不由惊出一身冷汗,但是他的眼神却依然不服,意思是:这些也不一定全是我的错呀。何仙姑朝他撇了撇嘴,讥笑道:你看你,嘴都丢了还不服气。不服气,那你的嘴就永远找不回来了。东坡一听,急忙连连作揖。就听何仙姑继续说道:唉,要说你也真是挺可怜的。一大把年纪了,又被贬到这蛮荒之地来。你要是再没了嘴,却是如何是好呀。罢了,我不帮你谁帮你呢。东坡急忙再拜,感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不过嘛,何仙姑的话却又来了转折,东坡的心

15、随之一紧。不过嘛,你以后一定要记住四句话,也算是我赠你的一首诗吧。你且听好了啊:东坡先生到罗浮,会仙桥上遇仙姑。是非只为多开口,记得朝廷贬你无。东坡默念一遍,连连点头。那好,你速回冲虚观吧。有人等你呢。何仙姑说完,倏然不见了。东坡心中怅然,只好转身往回走,蓦然看见冲虚观门前有个男人站在那里。这人好生奇怪,服饰似有不同,而且他的脸上,竟然长着两张嘴。他也不说话,只向东坡招了一下手,就转身向冲虚观另一侧走去。东坡想喊:先生你站住。可惜无嘴,只好在后面跟着。那怪人在前面走着,一直走到葛洪当年留下的洗药池前。东坡惊讶地看到,他从脸上把多余的那张嘴取下,然后蹲下身去,竟在水里洗濯起来。东坡近前细看,越看

16、越觉得他手里的嘴分明就是自己的嘴。他左洗右洗,还不停揉搓,搞得东坡长嘴的地方隐隐作痛。许久,他才站起身,又走。这次来到了葛洪炼丹炉旁,奇怪,那里炉火正红。那人毫不犹豫,嗖的一下,就将嘴投入火里。东坡急得想喊,却依然发不出声,只好跺脚。那人却不理他,半晌,用铁钳将嘴夹了出来,红彤彤的,冒着火光。那人看了看,吹了吹,点了点头,嗖地就往东坡的脸上甩过来。东坡大叫一声,从床上坐起来,摸摸脸,嘴巴尚在,呼呼地喘了口气。回想梦中奇遇,不由叫了一声:何仙姑,葛稚川,苏某有礼啦。(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2年第13期,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呼呼出气儿”写

17、出没嘴的窘境,“大气也不敢喘”刻画了紧张的情绪,“呼呼地喘了口气”表达如释重负的心理。B.何仙姑对苏东坡说了很多话,而长着两张嘴的葛洪却一言不发,二者形成对比,表明他们对苏东坡的看法不同。C.小说善用多种手法刻画人物,通过侧面描写刻画了苏东坡的“忠直”,通过正面描写刻画了何仙姑的“爽直”。D.遇仙记登泰山记石钟山记都以“记”为题,但前者重在设置情节,刻画人物,后两者侧重写所见所感。7.关于小说情节设置的“合理性”“戏剧性”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将故事发生的地点选择在“八仙的聚会之所”罗浮山,使得历史人物苏东坡与神话人物何仙姑的相遇具有合理性。B.小说将苏东坡丢嘴、找嘴作为叙

18、述的重要情节,苏东坡面对何仙姑的误解,因为无嘴而难以辩解的情形富有戏剧性。C.何仙姑“笑得花枝乱颤”是因发现东坡“偷窥”自己洗澡气极而笑,也是对其遭遇幸灾乐祸,因果明确,具有合理性。D.苏东坡“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使得本来荒诞的故事情节回归现实,这种出人意料的结构安排富有戏剧性。8.小说结尾,苏东坡发现“嘴巴尚在”,你认为此后的苏东坡是会继续心直口快,还是会谨言慎行?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4 分)9.有评论者认为,这篇以遇仙为题材的小说在诸多方面皆有不同于凡俗的“仙气”,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6分)语文样卷(一)语文样卷(一)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5(35分分)(一一)文言文阅

19、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5 5小题,小题,2020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01414题。题。材料一:材料一:武王问于太公曰:“治国之道若何?”太公对曰:“治国之道,爱民而已。”曰:“爱民若何?”曰:“利之而勿害,成之勿败,生之勿杀,与之勿夺,乐之勿苦,喜之勿怒,此治国之道。使民之义也,爱之而已矣。”(节选自刘向说苑政理)材料二:材料二:上念山林川泽,皆与民共,命自居庸以东,与天寿山相接,禁樵采,余俱弛禁。工部奏修军器,请征布漆于民。上命给钞市之。上曰:“古者土赋,随地所产,不强其所无。比年如丹漆、石青之类,所司不究物产,概下郡县征之。小民鸠敛金币,博易输纳,而

20、吏胥因以为奸。其一切禁止。”遣监察御史分巡天下,考察官吏。进户部尚书郭资太子太师,命致仕。蹇义、夏原吉言其偏执妨事,且多病。上问杨士奇,对曰:“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不得下究。”上问其故。对曰:“诏书数下蠲免灾伤租税。不听开除,必令有司依额征纳,此其过之大者。”上颌之。青州民刘中等奏:“自永乐中岁歉,流徙畿南枣强县凡二百余户,居二十年,已成家业。今有司遣还山东,乞附籍枣强。”上谓夏原吉曰:“彼此皆吾土,但得民安即已。唐宇文融括流民,过期不首者谪边。州县承风劳扰百姓逃窜尔其申饬有司以此为戒。”上御文华殿,与侍臣论历代户口盛衰。上曰:“户口之盛衰,足以见国家之治忽。其

21、盛也本于休养生息,其衰也必有土木兵戈。汉武承文、景之余,炀帝继隋文之后,开元之盛,遂有安史之乱,岂非恃富庶不知做戒乎?汉武末年乃悔轮台,炀帝遂以亡国,玄宗卒至播迁,皆足为世大戒。”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驻跸虹桥,谕诸将曰:“朕深居九重,岂不自逸,但朝夕思念保民,故有此行。今渡河道路所经,皆水潦之后,秋田无获,朕甚悯焉。其将士有扰民者,杀无赦!”(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州县A 承B 风C 劳D 扰E 百姓F 逃窜G 尔H 其I申J 饬K 有司L 以M 此N 为O 戒11.下列对文中加

22、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指给予,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思相同。B.修,指修治、修造,与过秦论中“修守战之具”的“修”意思相同。C.市,指买,与望海潮(东南形胜)中“市列珠玑”的“市”意思不同。D.卒,指最终,与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卒获有所闻”的“卒”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皇上认为主管官吏不去调查出产的物品,全都令郡县向百姓征敛,官吏趁机行奸作恶。这些要全部禁止。B.杨士奇认为郭资不遵诏书,令地方官员仍按旧额征税,这是他为政最大的过错。皇上取消他晋升的任命。C.青州百姓请求将已成家业的二百多户附入枣强户

23、籍,皇上认为都是自己的国土,只要百姓安居乐业即可。D.皇上同侍臣谈论历朝历代户口,他认为户口繁盛是因为休养生息,户口减少一定是因为大兴土木和战争。13.把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资强毅能守廉,人不得干以私。但性偏执,甚至沮格恩泽。(4分)(2)车驾巡边,发京师,英国公张辅、阳武侯薛禄帅师从。(4分)14.武王向太公询问的“治国之道”在材料二中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内容加以概括。(3分)(二二)古代诗歌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本题共2 2小题,小题,9 9分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重游曲江重游曲江韩韩堡堡追寻前事立江汀,渔者应闻太息声。避客野鸥如有感,损花微雪

24、似无情。疏林自觉长堤在,春水空连古岸平。惆怅引人还到夜,鞭鞘风冷柳烟轻。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在首联紧扣诗题,写自己重游曲江,追忆往事,在旁的渔者看到后也为之叹息。B.第六句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水面初平云脚低”都写出了春天水面涨平的情景。C.第八句以料峭春风、如烟柳枝的景色收束全诗,增添了诗人的惆怅意绪,含蓄隽永。D.全诗用字精当,“自”“空”等字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景物之中,虽雕琢而不失本色。16.古诗词中常存在逻辑现象。钱钟书曾说“否定命题总预先假设着肯定命题,诗人常常运用这个道理”,请从这一角度简要赏析“损花微雪似无情”一句。(6分)(三三)名篇名句

25、默写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本题共1 1小题,小题,6 6分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1)“礼”是儒家思想核心之一。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对子路的发言态度“哂之”,认为他”,这说明“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2)现代社会,择师已不能以年龄、身份为评判标准,而是要看其懂得道理的先后和技艺学问的深浅。这正如韩愈师说中所说的”。(3)诗词中诗人自问自答,有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引发读者思考。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等。三、语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分分)(一一)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本题共2 2小题,小题,1010分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海啸是一种具有极强破坏力的海浪。海水剧烈地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有时浪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能量,它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冲向沿海地带。1960年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就冲击了整个太平洋沿岸。海啸通常由风暴潮、火山喷发、水下坍塌滑坡和海底地震等引发。其中,A,历史记录显示,特大海啸基本上都是海底地震所引起的。大多数海底地震发生在太平洋边缘地带,称为“亚延地带”。海底地震发生后,边缘地带发生裂缝。这时部分海底突然会上升或下降。海水会发生严重颠簸,犹如水中抛入一块石头一样会产生“圆形波纹”,故而引发海啸。此外,地震海啸的产生还会受海底地震震源断层、

27、震源区水深条件、震级、震源深度等条件影响。比如,震源位于深水区比浅水区更易产生海啸。当震源断层表现为错动时,不会产生海啸,而如果震源断层表现为倾滑,B。语文样卷(一)语文样卷(一)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信息化时代,海量的信息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而教育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说:“人类的精神生活中最独特的一件事情,是人们会不断地超越所给的信息。”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

28、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甲”,到了大雪节气,河流湖泊结冰,北方一些地区已经能看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景象。大雪这一天未必会下雪,但天气较小雪时节更为寒冷。古人根据这一天的气温和降雪情况预测来年的天气和粮食丰歉情况。“大雪纷纷落,明年吃馍馍”,就是“瑞雪兆丰年”的另外一种说法;“大雪晴天,立春雪多”,意思是如果大雪当天是大晴天,第二年立春的时候可能会出现降雪。大雪时节,我国北方基本进入农闲时期;而江淮及以南地区小麦、油菜仍在缓慢生长,农民还要施好肥,为安全越冬和来春生长打好

29、基础。柳宗元的江雪,可能是许多人最早会背的与雪相关的诗之一。大雪漫天飘飞,无尽寥廓的远山、江面,万籁俱寂,只有一叶孤舟上的“菱笠翁”在雪中垂钓,有一种空旷幽寂的美感,让我们即刻感受到什么是“诗意”。关于雪,诗人们也有许多奇思妙想。“”,这种惊喜,像不像你的南方朋友第一次看见雪?“丙”,这两句听起来心情就比较好,是唐诗版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顺应时节,休养生息,大雪的物候已经告诉我们,新的希望正在萌动。20.为丰富内涵、增添文采,作者想要在文中引用一些谚语或诗句,请从下列谚语和诗句中选出三句,填入文中三个空缺处。(填序号即可)(3分)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寒风迎大雪,三九天气暖冬雪是个宝,春

30、雪是根草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甲7丙21.将画直线的句子改写成句式整齐的句子,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可改变原意。(3分)22.为了普及二十四节气常识,学校国潮小组设计了一组图文书签,其设计文字如:“春分昼夜无长短,春意与你分一半。”“冬至不管汤圆还是饺子,都是一团和气。”请你根据文段,为大雪节气也设计这样一条书签文字。要求:突出节气特点,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语文样卷(一)语文样卷(一)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52024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31、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样卷语文样卷(二二)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5(35分分)(一一)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I I(本题共本题共5 5小题,小题,1919分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经过近万年的人工选择,人类把粮食作物驯化成了一年生栽培种。水稻在经历了矮化育种(第一次绿色革命)和杂种优势利用(第二次绿色革命)后,单产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即便如此,种植水稻的比较效益依然低下。概括起来,一年生稻作生产方式存在种子投入量大、劳动力和农机具投入大、水土流失加剧、土壤结构破坏和养分失衡等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如果能够创制出像果树、甘蔗一样的稻作新类型,即多年生稻,就可以种植一次,连续收

32、获多年。自第二年(季)起,不需要犁田耙田、买种育秧、移栽等生产过程,中间只需和水稻一样的田间管理,可以极大地减少稻作生产环节,实现稻作生产轻简化,进而节本增效,提高种粮效益。我们常说的水稻,即亚洲栽培稻,经过近万年驯化和人工选择,是没有多年生性的,因此,寻找具有多年生性的种质资源成了创制多年生稻的关键因素。地下茎是许多植物实现无性繁殖和维持多年生的重要器官,是培育多年生作物的重要供体。稻属有22个野生种,其中的长雄野生稻因具有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且与水稻具有相同的AA基因组,因而被看作是培育多年生稻的理想材料。但在实践过程中,长雄野生稻与栽培稻间存在严重的种间生殖隔离,如杂交幼胚致死、杂种不育等

33、,极大地限制了长雄野生稻包括多年生性等有利性状(基因)向栽培稻转移的进程。国内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当属四川农科院的李勤修研究员,他于1977年将柳州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后代与长雄野生稻继续杂交,获得了具有地下茎的杂交一代植株,期望继续选育出宿根杂交稻并实现“一次制种无性繁殖用多年”的目标,但经过20年的努力并未成功,高产与越冬性不能兼顾,很难培育出高产的宿根稻。1996年,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陶大云研究员开展了大量的栽培稻与长雄野生稻种间远缘杂交研究,其中一个杂交组合,母本为泰国水稻研究中心的品种RD23(泰国主栽的优质稻品种),父本为来自尼日尔的长雄野生稻,在授粉后3天,通过幼胚挽救技

34、术成功获得了具有部分育性、地下茎发达的杂交一代植株。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基于这一杂交组合继续进行多年生稻艰辛的创制工作,直到2018年才成功审定了第一个多年生稻品种“多年生稻23”,距离成功配制这一种间杂交组合已过去整整22年。实际上,研究团队之前想象的多年生稻应该是像长雄野生稻那样具有非常发达的地下茎,同时稻穗又像栽培稻那么结实。经过几年的实践,研究人员发现这基本无法实现且没有生产意义。如果地下茎发达,多年生性极强,那么籽粒结实率就会显著下降,也就无法获得高产。实践中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根源还在于基础理论的薄弱,因此,研究转向了基础理论。通过大量细致的研究,研究团队发现了两个显性互补基因控制长

35、雄野生稻地下茎发生的遗传规律;第一次从头测序组装了长雄野生稻基因组,解析了长雄野生稻地下茎遗传网络。这些研究结果为多年生稻创制提供了遗传理论基础。在育种方法方面,基于基础理论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构建了成熟稳定且高效的多年生稻分子育种技术体系。在品种创制方面,研究团队通过筛选携带长雄野生稻多年生性不同遗传位点组合的材料,克服了种间远缘杂交存在的杂种不育等野生种质资源利用普遍存在的问题,按照现代栽培稻的标准,经过12代连续自交、长达20余年的选育,育成了13份多年生稻候选品系,最终筛选出PR23、PR24、PR

36、25、PR101、PR107 等5个多年生稻品系。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组织下,从2017年起,多年生稻在云南12个州市的76个县市区累计种植20多万亩,在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及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缅甸、泰国、乌干达、科特迪瓦等国家进行试种,收益可观。多年生稻创制了以“免耕”和“越冬”为核心的颠覆性多年生稻轻简化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分为“一种两收”和“一种多收”两种模式,在受到越冬期低温影响的稻桩无法越冬的双季稻区,可以布局“一种两收”模式。而在具备越冬条件的双季稻区,可以布局“一种多收”模式,实现一种多收。根据团队连续多年的试种研究,目前培育的多年生稻品种连续种植4年8季,

37、平均产量(6.8吨/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吨/公顷)相当,但在第5年起由于杂草等问题,产量开始大幅度下降,需要重新种植。与一年生稻生产方式相比,多年生稻自第二季不再需要买种、育秧、犁田、耙田和插秧等生产环节,每季每公顷节约劳动力68至77人次,节约生产投入46.8%至51%。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更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基于免耕生产方式,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改善了稻田耕层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每年分别以0.95吨/公顷和0.11吨/公顷的速率增加,从而有利于生态保护,尤其是在我国南方梯田稻区,由于不用重复犁田、耙田,从而减少用水次数和用水量,能够减少水资源

38、投入,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扰动),保护生态环境。多年生稻育种工作得到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美国国家地理协会科学家、美国土地研究所原副所长杰瑞格洛弗高度评价多年生稻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未来更多科学家对谷物多年生性的持续探索,将会产生划时代新发现。2022年,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公布“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创制的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该榜单,成为当年中国唯一入选也是农业类唯一入选的科学突破。(摘编自新华文摘2023年第5期)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比较效益,文中是用一年生稻的种植效益与种植多年生的其他作物相比较而言的

39、。B.种质资源,文中指科学家寻找到的具有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的长雄野生稻。C.远缘杂交,不同种属间物种的杂交,在育种意义上可以改良旧物种、创制新物种。D.免耕,文中指多年生稻的生产技术,该技术可以省却犁田、耙田、除草等种植管理环节。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类驯化的一年生稻虽然单产和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已经不适合生产经营。B.李勤修、胡凤益等科研人员研究多年生稻遇到的问题是一样的,即多年生性与高产之间存在着矛盾。C.在育种方法研究、品种创制、技术推广等方面,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D.多年生稻种植技术特别适用于南方

40、的梯田稻区,可以减少水资源投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多年生稻种植一次收获两次或多次,可以减少种植环节,节省劳动力,有效改善稻田耕层土壤结构。B.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等有利性状突破种间生殖隔离向栽培稻转移是多年生稻研究的瓶颈问题。C.解决了多年生稻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探索与实践就能有明确的方向,就能克服遇到的实际困难。D.多年生稻在实验中连续种植4年,平均产量比一年生稻还略高一些,若第5年再种植,产量会大幅下降。4.给这篇文章写一则内容提要。(4分)5.山东某市是小麦玉米主产区,勇于扛起“中国饭碗”担当,2022年率先在全国提出“吨

41、半粮”(一年两季粮食亩产达到一吨半)示范区创建计划。你觉得多年生稻研究对于该市“吨半粮”计划有什么启发?请根据文本简要说明。(6分)语文样卷语文样卷(二二)语文样卷(二)6(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文本一:鼓书艺人鼓书艺人(节选节选)老老舍舍宝庆唱的是压轴戏。他的桌围子是红哔叽的,没绣花,用黑缎子贴了三个大字:方宝庆。桌围子刚一绑上,园子后面的门就开了,人开始往外涌听过那个穿高跟鞋的娘儿们,谁还要再听一个男人家唱?只有少数人没走,他们也腻歪了,不过总得有点礼貌。门帘一掀,汽灯的亮光,照得宝庆那油光锃亮的秃脑门闪出绿幽幽的光。他走上台来的工夫,对

42、观众的掌声,不断报以微笑,同时不住地点着头。他穿着一件宽大的海蓝色绸长衫,千层底的黑缎子鞋。他上场时总是穿得恰如其分。他沉着地走向鼓架,听众好奇地瞧着,他才不在乎那些弃他而去的人呢,那不过是些无知的人,他对自己的玩艺儿是有把握的。那些熟座儿会欣赏他的演唱。走几个年青人没什么要紧。他们到书场里来,也不过就为的是看看女角儿他的鼓点很简单,跟秀莲敲的相仿佛。不过他敲得重点儿,从鼓中间敲出洪亮悦耳的鼓点来。他的眼睛盯着鼓面,有板有眼地敲着。鼓到了他手里,就变得十分驯服。他的鼓点支配着小刘的弦子,他这时已经弹得十分和谐动听。唱完小段,宝庆说了两句,感谢听众光临指教。今儿是开锣第一天,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

43、,请大家多多包涵。他说,要不了几天,就能把场子收拾利落了。他本想把这番话说得又流利又大方,可是到了时候,本来已经准备好了的话,一下子又说不上来了。他一结巴,就笑起来,听众也就原谅了他。他们衷心地鼓掌,叫他看着高兴。他介绍了他要说的节国故事长坂坡。他还没开口,听众就鸦雀无声了。他们感觉得出来,他是个角儿,像那么回子事。宝庆忽然换了一副神态。他表情肃穆,双眉紧蹙,两眼望着鼓中间。他以高昂的唱腔,进出了第一句:“古道荒山苦相争,黎民涂炭血飞红”听众都出了神,肃然凝听,大气儿也不敢出,宝庆的声音如波涛汹涌,浑厚有力,每一个字儿都充满激情。他缓缓地唱,韵味无穷。忽而柔情万缕,忽而慷慨激昂,忽而低沉,忽而

44、轻快,每个字都恰到好处。宝庆的表演,把说、唱、做配合得尽善尽美。他边做边唱:“忠义名标千古重,壮哉身死一毛轻。”他也能凄婉悲恸,摧人肺腑:“糜夫人怀抱幼主,凄风残月把泪洒”只有功夫到家的人,唱起来才能这样的扣人心弦。宝庆一边唱,一边做。他的鼓楗子是根会变化的魔棍,演什么就是什么。平举着,是把明晃晃的宝剑;竖拿着,是支闪闪发光的丈八长矛;在空中一晃,就是千军万马大战方酣。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一抬脚,又上了马。秀莲和琴珠唱的时候,也带做功。可是,秀莲没有宝庆那样善于表演,琴珠又往往过了头。宝庆的技艺最老练。他的手势不光是有助于说明情节,而且还加强了音乐的效果。猛的,他在鼓上用力一击,弦子打住了

45、,全场一片寂静,他一口气像说话似的说上十几句韵白。再猛击一下鼓,弦子又有板有眼地弹了起来。这段书说的是糜夫人自尽,赵子龙怀抱阿斗,杀出重围。他唱书的时候,听众都觉得听见了杂沓的马蹄声和追兵厮杀时的喊叫。最后,宝庆以奔放的热情,歌颂了忠义勇敢的赵子龙名垂千古。他说这段书的时候,时而激昂慷慨,时而缠绵俳恻,那一份爱国的心劲儿,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他一躬到地,走进了下场门。演出结束,一片叫好声,掌声雷动。宝庆擦着脑门上的汗珠,走到台前来谢幕。又是一片叫好声。他说了点什么,可是听不见。大家都叫:“好哇!好哇!”“谢谢诸位!谢谢诸位!”他笑容满面,不住地道谢。“明儿见!请多多光顾,玩艺儿还多着呢

46、!务请光临指教。”说着话,他抻了抻海蓝的绸大褂儿,褂子已被汗湿透,紧紧地贴在脊梁骨上了。(有删改有删改)文本二:文本二:在小说鼓书艺人中,老含从1938年夏方宝庆一家离开武汉赴重庆的船上写起,到1945年秋抗战胜利之后,他们一家人又告别重庆,乘船返回“下江”止,一共写了七年,几乎像编年史一般写了他们这些年的遭遇。王瑶先生曾经评价老舍先生说:“我们在老舍先生几乎所有的作品中都看见了作者本人。在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下,奔涌着作者迷惘、忧郁或愤激、爱恋的情感。他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方宝庆一家的遭遇,在某种程度上是老舍先生的真实经历。1938年7月,武汉告急,老舍一行乘一艘破船仓皇流亡重

47、庆,一路历经坎坷。在重庆期间,老舍和著名鼓书艺人富少舫、富淑媛父女来往颇多,他们便是方宝庆父女的原型。(摘编自韩宇瑄论鼓书艺人)在老含创作道路中的“变轨”意义)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本一中方宝庆的登台亮相与红楼梦中王熙风初次出场的方式相似,都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艺术效果。B.演出一开始就有人向外涌,结束后现场一片叫好声、掌声雷动,方宝庆以精湛、投入的表演,彻底征服了观众。C.作者在文中以听众的反应衬托说书人技艺精湛,这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的表现手法相同。D.老舍是语言大师,他通过动作化、个性化的语言,长短、整散结合的句式,将

48、方宝庆的表演描绘得精彩纷呈。7.关于“宝庆一边唱,一边做”这一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方宝庆运用“道具”鼓楗子极为娴熟,得心应手,这为他的说书表演增添不少光彩。B.“平举”“竖拿”“一晃”等舞台动作令方宝庆汗流浃背,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C.方宝庆表演时将“鼓楗子”舞作“宝剑”“丈八长矛”状,契合了说书的情节内容。D.“他一弯腰,就算走出了门”中“算”有“当作”之意,体现了舞台动作的虚拟性。8.方宝庆做人做艺都“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4分)9.王瑶先生认为老舍的艺术世界“是一个主客观交融的世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

49、(35(35分分)(一一)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本题共本题共5 5小题,小题,2020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01414题。题。材料一:材料一: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下)材料二:材料二:越王曰:“寡人躬行节俭,下士求贤,不使名过实,此寡人所能行也。多贮谷,富百姓,此乃天时水旱,宁在一人耶?何以备之?”范子曰:“百里之神,千里之君。汤执其中和,举伊尹,收天下雄隽之士,练卒兵,率诸候兵伐桀,为天下除残去贼万

50、民皆歌而归之。是所谓执其中和者。”越王曰:“善哉,中和所致也!寡人虽不及贤主、圣王,欲执其中和而行之。今诸侯语文样卷(二)语文样卷(二)之地或多或少强弱不相当兵革暴起,何以应之?”范子曰:“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越王曰:“何谓保人之身?”范子曰:“天生万物而教之而生。人得谷即不死,谷能生人,能杀人。故谓人身。”越王问范子曰:“何执而昌?何行而亡?”范子曰:“执其中则昌,行奢侈则亡。”越王曰:“寡人欲闻其说。”范子曰:“臣闻古之贤主、圣君,执中和而原其终始,即位安而万物定矣;不执其中和,不原其终始,即尊位倾,万物散。文武之业,桀纣之迹,可知矣。古者天子及至诸侯,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材料 > 医药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