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南(00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南(001).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南一 、水稻秸秆还田技术(一)水稻秸秆粉碎旋耕还田1.技术路线水稻机械收获 秸秆粉碎抛撒 泡田 搅浆平地 机械插秧。2.技术要点在水稻收获前 10 天-15 天,对有明显水层的稻田四周进行 开围沟排水;潜育型水稻田在开好围沟的基础上,每隔 30m-40m 加开一条腰沟。选用带有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水 稻收获的同时将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于地表。秸秆粉碎长度 5 cm 左右、呈撕裂状,平均留茬高度15cm,粉碎长度合格率 95%,漏切率1.5%;通过加装均匀抛撒装置板控制秸秆抛撒 力度、方向和范围,抛撒均匀,覆盖整个作业幅宽。后茬油菜。 在正常土壤墒情条件下,选用
2、65 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置撒肥机 施用基肥,表土处理深度为 15cm-20cm。旋耕后按 1.8m-2.2m 开 沟分厢后直播或移栽油菜,直播油菜时可以采用旋耕-灭茬-开沟 -施肥-播种一体机作业;如遇整地播种时连续降雨且茬口紧张可 以采用旋耕-灭茬-开沟一体机作业,待厢面无水时采用人工或无 人机撒施肥料和播种。基于秸秆还田腐解规律和养分释放特征,秸秆还田的田块实行氮肥适当前移。后茬小麦旋耕、灭茬、施肥0 2 0作业同油菜。旋耕作业后当天或 2 天内播种,播种深度 3cm-5cm。 播种后开沟。根据温度、墒情、秸秆还田整地质量等因素适当调节播种量,并在表土墒情适宜时镇压保墒,力争一播全苗、壮苗
3、。(二)水稻秸秆粉碎覆盖还田1.技术路线水稻机械收获 秸秆粉碎抛撒 覆盖 泡田 搅浆平地 机械插秧。2.技术要点适用于茬口紧张的晚熟-单季稻-油菜轮作或双季稻-油菜轮 作种植区域。选用带有秸秆切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在水稻 收获的同时将秸秆就地粉碎,均匀抛撒在整个作业地表并形成覆 盖,秸秆粉碎长度10 cm,平均留茬高度以 40cm-50cm 为宜, 粉碎长度合格率95%,漏切率1.5%;通过加装均匀抛撒装置 板控制秸秆抛撒力度、方向和范围,抛撒均匀,覆盖整个作业幅 宽。后茬油菜。适用于油菜免耕直播种植,尤其适用于茬口紧张 的晚熟一季稻或晚稻田直播油菜。施肥在水稻收获后一周内完 成。施肥后立
4、即根据土壤墒情状况采用圆盘开沟机并配套拖拉机 动力 50-80 马力开沟抛撒沟土覆盖厢面,盖土不宜过厚,以防影响油菜出苗。二、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一)秸秆翻埋还田技术模式1.技术路线机械收获 秸秆粉碎抛撒 翻埋整地 机械耙地 起垄镇0 3 0压 播种。2.技术要点适用于玉米-油菜、玉米-小麦轮作或玉米单作种植区域。玉 米收获后秸秆粉碎覆盖地表, 留茬高度低于 10cm,秸秆粉碎长 度以 10cm 内撕裂状为宜,均匀抛撒覆盖地表。采用大马力拖拉 机配套大型翻转犁或大型翻地犁进行翻耕作业,翻深 30cm 以上, 深浅一致、扣垡严密、不重不漏、地表无秸秆残茬。翻后用对角 耙进行耙耢联合作业,作业时与播
5、种方向成 30。-45。夹角,耙 深耙透,耙碎耢平,以作业 2 遍为宜。耙后起垄并及时镇压,达到待播状态。(二)秸秆粉碎还田联合整地技术模式1.技术路线机械收获 秸秆粉碎抛撒 联合整地 播种。2.技术要点采取双轴或三轴的秸秆全量还田联合整地机进行作业,一次 完成秸秆粉碎、机械灭茬、深耕碎土和起垄镇压作业,使粉碎后的秸秆和根茬混埋在耕层之下,耕深 25cm-30cm。三、玉米、水稻秸秆粉碎捡拾回收离田要求大力推广使用具有筛土除尘功能的秸秆打捆机具,增加饲料 小方包机具的保有量,提升作业能力。鼓励使用茎穗兼收型玉米 收获机,作业时秸秆不落地直接粉碎喷出装车离田。鼓励使用半 喂入式水稻联合收获机,收
6、获后秸秆整秆平铺地上,再捡拾打捆不带土。使用常规卷压式圆捆捡拾打捆机或活塞式方捆捡拾打捆0 4 0机,在打捆离田作业时只可采取“一遍搂草打包”方式,捡拾器 弹齿需调整到高于垄台 3cm 以上,打捆机捡拾率为 80%左右,剩 余含土量高的秸秆残留物下步应进行还田处理,严禁进行“二次 搂草、二次打包”,或将打包机弹齿捡拾器调低入土,增加秸秆 打包带土量,造成表土流失。对春季地表站秆和秸秆落地的地块, 直接采用 120 马力以上拖拉机牵引黄贮饲草捡拾打包机进行离 田作业或采用锤爪式(或锤片式)秸秆还田机进行秸秆粉碎还田作业。四、秸秆离田后残余物还田处理技术(一)玉米秸秆离田后残余物还田处理玉米秸秆离
7、田后,可用秸秆粉碎还田机对地表残留部分秸秆 和“趟底子”进行二次粉碎抛撒清理,春季在原垄上直接使用免耕播种机播种。也可灭茬后进行松、翻、耙、旋作业。(二)水稻秸秆离田后残余物还田处理水稻秸秆离田后,可直接选择翻埋、旋耕、原茬搅浆三种整地模式进行耕整地。五、离田秸秆垛放安全管理要求要落实好垛放场地,做到 “六不靠”:即不靠村屯、不靠山 林、不靠路边、不靠电力设施、不靠水源地、不靠棚室设施和畜 禽圈舍。同时,对秸秆堆采取灭虫杀菌等封闭措施,加强安全防火巡查检查,防止发生虫灾、火灾,确保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六、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所使用秸秆,应无霉变、无杂物。在加工前0 5 0应做除尘、除杂
8、处理。(一)秸秆黄贮饲料采用自然发酵法,把秸秆投入密闭的设施里,经过密闭厌氧 微生物发酵,调制成具有酸香味、适口性好、可长时间贮存的粗 饲料。具有营养损失少、饲料转化率高、提高适口性、便于长期保存、消化利用率高等优点。(二)秸秆碱化、氨化饲料借助于碱性物质,使秸秆内部的氢键结合变弱,酯键或醚键 破坏,纤维素分子膨胀,溶解半纤维素和一部分木质素,反刍动 物瘤胃液易于渗入,瘤胃微生物发挥作用,从而改善秸秆饲料适口性,提高秸秆饲料采食量和消化率。(三)秸秆压块(颗粒)饲料将秸秆经机械铡切或揉搓粉碎,配混以必要的其他营养物 质,经过高温压制而成的高密度块状饲料或颗粒饲料。秸秆压块 饲料具有体积小、比重
9、大、不易变质、适口性好、采食率高等优点,可作为商品性饲料进行长距离运输,弥补饲草缺乏。(四)秸秆揉搓丝化饲料通过对秸秆进行机械揉丝加工,使之成为柔软的丝状物,有 利于反刍动物采食和消化的物理化处理手段。秸秆揉丝加工是一 种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加工方式,效率约为秸秆粉碎的 1.2-1.5 倍,经揉丝机加工的秸秆可直接饲喂,也可进一步加工制作高质量的粗饲料。0 6 0(五)秸秆微贮饲料将经过机械加工的秸秆贮存在一定设施(水泥池、土窖、缸、 塑料袋等)内,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进行微生物发酵处理,使秸 秆变成带有酸、香、酒味,家畜喜食的粗饲料。根据贮存设施的 不同,秸秆微贮的方法主要有:水泥窖微贮法、土
10、窖微贮法、塑料袋微贮法、压捆窖内微贮法等四种。七、秸秆燃料化利用秸秆颗粒燃料生产关键技术。利用农作物秸秆制作生物质燃 料颗粒,可大大提高废弃资源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大大降低因废 弃资源秸秆处理不当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损害,符合循环经济减 量、再利用,循环往复的原则要求,对国家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秸秆 经滚筒筛去除杂物后,利用切碎机进行粉碎,粉碎后经输送机送 至热风炉烘干系统进行热风干燥,烘干后在传送过程中,通过旋 风分离器将湿气排走。成型后的燃料经冷却后也通过旋风分离器 对成型燃料和湿气进行分离。出料生物质燃料温度高达 80 -98, 结构较为松弛
11、,容易破碎,须经过逆流式冷却系统,冷 却至常温后方可入库。冷却后产品经计量后,入袋包装,送入成品库。八、秸秆基料化利用麦秸、玉米秸、稻秸和大豆秸等秸秆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 等大分子有机物组成,可以作为草腐生菌的碳源,通过搭配牛粪、麦麸、豆饼或米糠等氮源,经过高温发酵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0 7 0下,栽培出美味的食用菌。该技术既可运用于一般农户生产,也可运用于工厂化、产业化规模生产,操作方便。1.技术路线秸秆+辅料 发酵 灭菌 接种 食用菌培育。2.技术要点(1)培养料配制。如双孢蘑菇种植的基料中,稻麦秸秆使 用量可达 40%-50%,混入猪、牛类 40%-50%,再加入其他辅料(如 过磷酸钙
12、0.8%,尿素 1%,石膏 1.5%,石灰 0.5%左右),经发酵后作为草腐菌原料。(2)发酵。经均匀搅拌处理的培养料送入隧道后堆成高 2.5m 的料堆,条件适宜情况下料温会快速升至 70。C-80。C,一般第 3 天料温开始下降。这时需打开隧道,用批料机把培养料转到另一个隧道继续发酵。一次发酵时间共 14-15 天,倒 3 次仓。(3)灭菌。经过发酵后的培养料需要抛入二次发酵隧道进 行巴氏灭菌,时间 7 天。要用抛料机将料抛成松散一致的宽 4m、 高 1.8m-2.1m 的料堆,填料后 4 小时左右可关闭隧道舱门进行均 衡升温,使不同层次的料温趋于一致。料层温度稳定一致后,采 用循环风将料温
13、逐步升到 58。C。 当料温升至 58。C 时,恒温保 持 8-10 小时。严禁料温高于 60。C 或低于 55。C,否则会影响 灭菌效果。巴氏灭菌后逐渐将料温降到 48。C-50。C,保持 100小时。(4)接种。当培养料呈深棕色或褐色,培养料布满白色放线菌,无氨味,无异味,略带甜面包香味,培养料柔软富有弹性、0 8 0不粘手,容易被拉断时,发酵工艺全部结束,可以通风降温至 30。C 以下,制备工作完成。接种工具清洁,消毒剂消毒后使用。 播种量的 2/3 菌种均匀地酒在料面,用手指将菌种耙入 1/3 深料层,再把余下的 1/3 菌种撒播在料面,然后压紧拍平培养料。(5)培育。接种后的整个发菌期的管理主要是调节控制好 菇房内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保持一定空气湿度和料面湿度, 必要时地面汽水或在菇房房间喷石灰水,增加空气湿度,促进菌 种萌发和菌丝定植。检查物料温度不高于 28。C。空气湿度在 85-95%,过高过低都不利于其生长。中午气温高进行通风换气,每天 10-15 分钟,防止风直吹食用菌。0 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