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门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docx(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门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为推进 “十四五”时期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国家 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浙江省水生态环境 “十四 五”规划、台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规划,制 定本规划。一、背景与形势(一)“十三五”水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十三五”期间,三门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省、市水污染 防治行动计划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五水共治” 和“水十条”为抓手,统筹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协同 共治,2020 年,全县水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地 表水好于类水质断面比例稳定维持在 100%,集中式饮用 水水源地水质达标
2、率稳定维持在 100%;“十三五”期间近岸海域三类以上海水比例有所提升。斩获浙江省“五水共治”(河 长制)工作优秀县“大禹鼎”。实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程。全面完成县级饮用水 水源佃石水库规范化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县级水源地安全 保障达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进“千吨万人”及其他 乡镇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开展 6 个“千吨万人”级饮用水水源 地“划、立”及规范化管护工作。完成乡镇级及以下饮用水水 2 源环境基础信息系统填报工作。深化水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完成消劣和排污口整治,累 计完成 75 条劣类水体消劣和 389 个排污口整治。完善基 础设施建设,完成 2 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管网
3、建设、 改造 178.435 公里。“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 累计完成 9 个乡镇(街道)、4 个工业园区、41 个生活小区 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深入推进“六小行业”整治,整改“六 小行业”580 余家、关停 26 家,截污预处理设施设置率、纳 管率均为 100%,排水证办理 1165 余家。深化工业污染治理, 完成 18 家涉水特色行业污染整治、71 家落后和严重过剩企 业淘汰、267 家“散乱污”行业企业整治,完成 22 家电镀 (含 表面处理)、农产品加工、医化、合成革等重污染行业深化 整治提升。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完成 275 个行政村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95
4、个已接收的日处理能力 30 吨及以上的处 理设施标准化运维;累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165.6 万亩、 农作物综合防治和农药减量控制技术 32.3 万亩、水肥一体化 技术 8000 亩、有机肥 3 万吨、沼液 3 万吨,有机肥应用 3.2 万亩,建立“肥药双控”示范区 2 个、绿色防控示范区 5 个、 建设氮磷生态拦截沟渠 2 条;畜禽养殖污染整治 498 家,落 实治污设施和消纳规模猪场 86 家,创建美丽牧场 4 个;完 成养殖塘生态化改造 3.6 万亩、贝藻养殖 1.5 万亩,生态健 康养殖面积达到 18 万亩,累计推广配合饲料替代鲜活饲料 投喂海水池塘面积 11.4 万亩,创建水产养
5、殖示范场 35 家, 海水网箱 1960 只,创建水产养殖示范场 21 家。全面完成辖 3 区港口、码头污染治理,落实海事、港航口岸和渔业管理、 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等五部门联合监管机制,确保“联单 制度”落实情况闭环管理。开展水生态修复工程。累计完成河湖库塘清污(淤)158.6 公里,清淤总量 211.9 万方;开展流域整治共计 17.83 公里,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24 平方公里; 1737 公里河道保洁率 100%。累计打通断头河 11 条、创建“美丽河湖”3 条,累积实 施增殖放流淡水苗种 5965.9 万单位。推进海洋生态环境治理。完成 7 个入海排污口整治提升; 整治修复海岸
6、线总长度 27.3 公里,全县 5 个渔港“港长制”覆 盖率 100%;持续开展增殖放流,累计放流海水鱼虾蟹贝类 苗种 0.51 亿单位。深化“河长制”推动全民治水。广泛发动“河保姆”、“河小 二”作用,构建全民皆兵的协同作战机制。设立县、镇两级河 道警长 56 名、库长 49 名;开展县、镇、村三级河长 APP 集 中巡河,联动生态环境、公安、建设、水利等 15 个职能部 门执法。深入实施“四个一”制度,即“一月一提醒、一月一督 查、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评” 。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多 形式、全方面地开展宣传活动,营造全民治水。(二)面临的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7、家 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在全 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向美丽中国建设目标迈进的第一 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 4 新发展格局,浙江省将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新征程, 台州市将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为战略牵引, 三门县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幸 福美好生活,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一是国家层面提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努力实 现由水污染治理为主向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等流域要素 协同治理、统筹推进转变,新发展阶段要求水生态环境保护 构建新格局。二是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
8、会主 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 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 范”为水生态环境保护带来新机遇。三是台州市五届五次党代会提出积极践行 “绿水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构建美丽台州升级版,融入浙江新 时代 “富春山居图”。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强调实施美丽台 州提档行动,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城乡 一体的全域大美格局,对水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四是三门县提出建设科技型、生态型、湾区型长三角卫 星城市,全面开启三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人民群众创造 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顺应群众对美丽河湖的向往,全面恢 复“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
9、象,要求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实现新的突破。(三)存在的主要问题水环境质量尚不能实现全面稳定达标。善岙蒋、外黎渡、 5 三小断面等部分断面水环境质量不能实现逐月稳定达标。主 要成因包括:一是城镇生活污染治理有待加强。城镇及乡村 二三级管网未全覆盖,管网缺少有效的维护,管网存在混接、 破裂、淤泥封堵等现象。三门县污水处理能力仍存在缺口, 三门县健跳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 BOD5 浓度较低,管网运维 有待加强。二是农村生活污染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存在农村 生活污水治理终端未全面覆盖,污水收集不到位的情况; 已 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实际运行效果不理想,存在农 村污水处理工艺不合理或处理能力不足、曝气
10、不足、回流和 排泥不正常等问题,导致整体达标率不高,存在污染附近河 道水质的风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终端标准化运维覆盖不全 面,存在终端发生故障修复不及时的情况。三是农业污染治 理有待加强。三门县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农业退水直接 排入河道,未采取有效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措施。 四是工业 污染防治有待加强。三门县工艺品、机电、汽配、橡塑等行 业发达,企业周边露天堆放废橡胶、物料、生锈钢材的现象, 其表面污染物、铁锈等雨天易进入河道。三门县还存在黄坦 洋橡胶小微园区、永丰工业园区等“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还未 完成,洞港工业园区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备等情况。部分河道水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有待进一步加强。三
11、门 县珠游溪、亭旁溪等河流及其支流存在自净能力下降的问题。 城市区块部分河道为硬石护岸,部分河道蓝绿空间被侵占, 河道空间减小。岸边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杂物堆放侵占 河 (湖) 岸线,且地表径流会将污染物带入水体,污染水质。 6 部分河道岸边存在违章搭建,水环境管护不到位。环境风险隐患依然存在。部分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隐患 依然存在。辖区内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存在饮用水安 全风险。成因包括:佃石水库、石门水库、王申坦水库等水 源地保护区内均存在村庄,人类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 垃圾对水源存在污染风险,佃石水库保护区内部分村庄污水 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不到位,出水水质存在不达标现象;饮用 水水
12、源地内均存在农田、经济林种植等,导致水源地存在污 染物累积性风险。佃石水库、 白溪、施家岙水库因存在交通 穿越,交通运输带来一定环境风险隐患。佃石水库富营养化 指数主要处于中营养水平,4,5 月份气候交替温度升高,容 易造成藻类过度繁殖。三门县历史污染地块、化工企业等污 染土壤和地下水,对周边水体存在一定的潜在污染风险。海洋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三门县大部分近岸海域水 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部分近岸海域面积处于富营养 化状态。存在生活、工业、农业等直接或间接入海的入海污 染源影响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根据 2020 年三门县入海污染 源排查,全县仍存在工业企业入海排污口未经环保部门审查 批准,
13、存在直排或雨污混流现象。另三门县是养殖大县,养 殖塘排口占全县排口的 57.9%,养殖尾水点多且分散,不利 于集中处理,监管难度大。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 7 务院的决策部署, 忠实践行 “八八战略”、奋力打造 “重要 窗口”,围绕打造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标杆县、 美丽台州建设样板区目标,突出流域特色,坚持问题导向与 目标导向, 以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和水生态健康为核心,污 染减排和生态扩容两手发力,坚持系统治水、精准治水、科 学治水、依法治水、智慧治水, 以保障饮用水安全、改善水 环境、修复水生态、优化配置水资源、强化水环境管控为重
14、 点,创新机制体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持续改 善水生态环境质量,构建健康水生态环境。(二)基本原则统筹谋划,系统治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 同体的科学理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不 断强化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江河湖库、陆域海洋协同 治理。尊重自然、保护优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进一步 推动治水从分散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问题导向,精准治水。 以三门县水生态环境问题为导向 从根源出发突出精准治水,以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为抓手,从根本出发突出精准施策,防止“一刀切”和“拿来主 义”,进一步推动治水从经验治理向精准治理转变。智慧治污,科学治水。依托社会智能化发
15、展,充分运用 智能化智慧化技术手段,强化治水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 研发应用,全面实现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智慧治污和科学治 污,推进数字化监管,进一步推动治水从传统治理向智慧治 理转变。 8 建章立制,依法治水。 以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固化治水 经验,强化制度落地、责任明晰、工作落实,强化水域、岸 线管理,充分保障治水效能,进一步推动治水从突击治理向 依法治理转变。共保共治,全民治水。强化舆论宣传,营造全民治水氛围,建立可持续的治水公众参与引导机制,构建水激励机制 和反哺机制,带动各方责任主体的治水积极性,形成各方力 量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进一步推动治水从“政府 治水”到“全民治水”转变。
16、(三)规划目标1.规划目标“十四五”期间水环境质量稳中有升,水生态系统功能逐 步恢复,河流实现“水清岸净”到“水美岸绿”的转变,水生态 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台州市领先水平。水环境质量方面:力争到 2025 年,县控及以上断面达 到或优于类水质比例保持 100%,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达标率保持 100%,“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 持 100%,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保持 100% ,近岸海域优良率 有所提升,主要入海河流(溪闸)水功能区达标率保持 100%, 主要入海河流(溪闸) 考核断面为善岙蒋断面。水生态环境方面:水生态修复工作全面铺开,河湖缓冲 带得到修复,到 2025 年,建设河湖
17、缓冲带 5 公里,湿地保有量达 58.1 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 56.8%。水资源保护方面:到 2025 年,万元 GDP 用水量、万元 9 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均为 16%, 基本水面率不低于 4.27%,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 35%,海岛自然岸线保 有率不低于 93%,海洋自然保护地占全县管辖海域面积完成 上级下达任务。水生态环境亲民方面:到 2025 年,创建 “美丽河湖”2 条,初步形成市民出行 “15 分钟”亲水圈。2.具体指标体系衔接国家、省、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指标, 结合三门县特点,设置三门县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 指标体系,具体见表 1。表 1 三门县“
18、十四五”水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类别序号指标2020 年值2025 年目标指标属性常 规 指 标水 环 境1地表水县控以上断面达到或优于类 水质比例(%)100100约束性2地表水劣 V 类水体比例(%)00约束性3地表水县控及以上断面 V 类水质比例 (%)00预期性4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0预期性5“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100预期性6县控以上断面水功能区达标率(%)100100预期性7省控交接断面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100100预期性8“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建成预期性9近岸海域水质优良(一、二类比例) (%)0.25%有所提升预期性10
19、主要入海河流(溪闸) 水功能区达标 率(%)100100约束性水 资 源11达到生态流量(水位) 底线要求的河 湖数量(个)-完成国家下 达任务预期性12重点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95预期性13万元 GDP 用水量下降率(%)-16预期性1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16预期性水15湿地保有量 (万亩) /湿地保护率 (%)58. 1/56.858. 1/56.8约束性 10 类别序号指标2020 年值2025 年目标指标属性生 态16湿地恢复(建设) 面积(km2 )-完成上级下 达任务预期性17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试点评价水体数 量(个)-完成上级下 达任务预期性18河湖生态缓冲
20、带修复长度(km)-5预期性19基本水面率(%)4.274.27预期性20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35约束性21海岛自然岸线保有率(%)-93约束性22海洋自然保护地占全县管辖海域面积 比例(%)-完成上级下 达任务约束性亲民指 标23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控制比例(%)00预期性24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率(%)-全部消除预期性25重现土著鱼类的江河湖库/重现土著水 生植物的江河湖库-按上级要求预期性26创建美丽河湖数量(条)-2预期性27城乡居民 15 分钟亲水圈覆盖率(%)-85%预期性(注:本表中的指标项和具体目标最终将根据国家、省、市有关规划修改调整。)三、主要任务十四五期间, 以饮用水保护
21、、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 修复、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管控、海洋环境保护修复六大行 动为抓手,实现饮水安全得到保护、水环境质量得到提升、 水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水资源得到保护、水环境风险得到防 控、海洋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和规范化建设。持续推进饮用水水 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定期开展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调查评 估。综合采取生活污染整治、生态修复与建设、水源集雨区 退耕还林、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等措施改善水源水质。完善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勘界立标,强化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有条 11 件的地区推进实施二级保护区物理或生态隔离。推进县级饮 用水水源地“一源
22、一策”保护方案编制和规范化建设,到 2025 年,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深入实施“千 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依法责令限期拆除或关闭保 护区内违法违规项目。持续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逐 步推进“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和水质提升工作,定期 开展从水源到水龙头各环节的水质监测,开展农村水源地环 境状况调查评估。推进城乡饮用水源一体化建设。到 2025 年,全面完成三门县“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综合整治,“千 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 100%。 (市生态环境局 三门分局牵头,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住建局、 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卫生健康局等
23、参与)积极推进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积极推进湖库库尾、 入库支流等敏感地区生态缓冲拦截区,入库口等重要节点生 态湿地建设。持续推进实施饮用水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加 大生态补偿实施力度。 (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应急管理。完善饮用水水源地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增强饮用水水源地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风险防范建设。加强对道路、 水路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管理,落实水源保护区及周边沿线 公路等必要的隔离和防护设施建设。到2025年,完善施家岙 水库饮用水水源地S74省道应急池、导流沟等建设。(市生态 环境局三门分局、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县应急管理局等参与)推
24、进水源地智慧化管控和生态风险预警。充分利用饮用 12 水水源地矢量数据,利用无人机、遥感卫星等技术手段对饮 用水水源保护区开展定期巡查,开展饮用水水源有机污染物 全指标分析,摸清污染来源及风险点位实现精准管控。完善 饮用水水源长效管护机制,建立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生物 预警监测系统,加强重点湖库和主要入库溪流水质自动监测 能力建设,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水质自动站建设。做 好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藻类防控工作。 (市生态环境局 三门分局牵头,县水利局等参与)探索实施累积性风险防控。根据国家要求,探索开展饮 用水水源有机特征污染物分析、新污染物监测防控和生物毒 性监测。建立水源地污染溯源与防
25、控体制机制。探索开展重 点湖库、河流底泥有害污染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累积风 险监测与调查评估,分析部分水源地背景超标原因,并根据 实际情况开展治理修复工作。(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 县水利局等参与)(二)全面实施水环境治理,保障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1.全面深化“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面推进生活小区、其他类“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建立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城镇雨污分流改造,做到“能 分则分、难分必截”。现有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有条件的须 进行改造;阳台污水合流制的小区进行分流改造;新建生活 小区、农村村居建设等必须严格按照“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标 准,实行雨污分流,阳台污水设置独立的排水系统
26、,有条件 的充分利用地下建筑空间,推行管廊建设。实施城市地下管 13 线换新行动,全面排查污水管网风险隐患,对存在隐患的管 网进行更换。深入开展“六小行业”、农贸市场、沿街店铺、 企事业单位等其他类建设单元的雨污分流改造。到 2025 年 全面完成城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在完成镇 (街道) “污水 零直排区”建设后,进一步扩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范围,积 极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向城郊、工业园区周边等重点区 块延伸。建立健全镇(街道) “污水零直排区”管网档案管理 和运行维护等长效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污水零直排区”数字 化管理系统,构建“权责明确、覆盖全面、设施完好、畅通安 全、运行高效”
27、的排水设施网格化管理体系,形成“管理无缝 隙、责任全覆盖”的管理格局。 (县治水办、县住建局、县综 合执法局牵头)全面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巩固扩面提升 建设成果。深入开展企业内部和工业园区 ( 工业集聚区 ) 的 雨污分流改造,做到厂区可能受污染的初期雨水、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的清污分流和分质分流。工业企业加强厂区初期雨 水、事故污水收集处理,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纳管或排 放。深入推进化工、电镀等重点行业废水输送明管化改造。 加强管网及配套构筑物标识化建设,规范排污口设置。工业 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延伸到工业小区和工业集聚点,巩 固提升已实施“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业园区。工
28、业园区内含 有生活小区和商贸等其他类区块的与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分 区建设、同步推进。2021 年完成亭旁工业区、永丰工业园区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2022 年完成三门健跳临港型工业园、 14 三门黄坦洋橡胶小微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到2025 年, 基本完成工业园区 ( 工业集聚区 )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市 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2.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全力实施污水处理厂能力提升和改造。“十四五”期间, 力争污水主干管网全覆盖,基本消除生活污水收集设施建设 空白,彻底消除区域处理能力不匹配现象,补齐“污水零直排 区”建设后污水处理能力缺口。积极推行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地 埋式
29、建设模式,鼓励污水处理厂互连互通、削峰填谷。“十 四五”期间,实施一批污水厂新(扩) 建、提质增效工程, 包括三门沿海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改造工程,1.6 万吨/日的 出水水质由一级 B 达到准类;三门县蛇蟠乡污水处理厂建 设工程;三门县洞港污水处理厂0.5 万吨/日建设工程。到2025 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 98%以上,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 匹配的污水收集处理系统。 (县住建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门 分局牵头,县综合执法局等参与)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和污水源头管控。全面推进雨 污合流管网改造及污水管网运行维护工作,提高污水收集系 统的污染物输送效率,推进低浓度城镇污水处理厂 “ 一厂一 策”系
30、统化整治,城市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 BOD 浓度提高 到 100mg/L 以上。污水处理厂需建立完备的设备运行管理和 检修制度,进一步完善在线监控系统,数据完整率在 90%以 上,联网率在 95%以上。全面实施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 可制度,依法核发排污、排水许可证,切实加强对排水户污 15 水排放的监管,未取得许可证或不按照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水 的,严格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 进一步强化涉水环境执法监管,重点打击重污染行业企业环 境违法行为,尤其是对超标、超量排放或偷排工业废水等影 响城镇污水处理厂安全稳定运行的行为要严厉查处,加强对 纳管企业总氮、盐分、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
31、害污染物的管控, 并开展其对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影响评估,建立长效管控机 制。 (县综合执法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等参与)加强城市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和长效运维。加强污水收集 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优先解决已建城镇污水处理厂配 套管网不足的问题,重点区块雨污分流改造与污水收集管网 延伸工程做到同步配套。对在建或拟建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 要同步规划建设配套管网。加快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 乡结合部截污管网、污水提升泵站及老旧管网改造。新建区 块必须实行雨污分流、管网配套。“十四五”期间,推进全县 污水管网建设,污水管网建设总长度约 181.64 公里;根据管 网检测报告对破损点进行开挖和非开
32、挖修复。建立管网智慧 化运维管控系统,加强对已建排水设施的日常养护,严格实 施管网巡查、检测、清淤和维修等机制,切实落实日常养护、 管理责任。落实排水管网周期性检测评估制度, 完善基于 GIS 系统的动态更新机制。(县住建局、县综合执法局牵头)加强污水处理厂污泥规范化处置。按照“稳定化、无害 化、减量化、资源化”要求,规范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建立 污泥的产生、运输、储存、处置全过程监管体系,禁止处理 16 处置不达标的污泥进入耕地,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 (县综合执法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3.加强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运维。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污 水治理,开展农村生
33、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改造与标准化建设, 实施农村生活污水 “强基增效双提标”,对城镇污水一二级 管网已经覆盖到位,具备截污纳管条件的农村,按照“应纳尽 纳、应治尽治”原则,连接终端出水至城镇污水管网,实施进 厂二次处理,平原地区的农村生活污水尽量纳管。分批对早 期建设的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污染治理设施实施提标改造。 加大农家乐、 民宿等污水治理力度,规范餐饮含油污水隔油 处理。到 2022 年, 日处理能力 20 吨及以上的处理设施标准 化运维全覆盖;到 2025 年,完成 15 个村污水纳管、20 个村 农污治理设施建设、231 个农污治理设施提升改造;到 2025 年,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
34、村覆盖率达到 95% ,力争出 水达标率达到95%,实现既有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全覆盖。 加强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监测,对日处理能力 20 吨及以上的 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加密监测频次。 (县住 建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参与)推进农业种植面源污染治理。全力推进肥药“两制”改革, 落实化肥、农药投入“双定额”。深入开展规模主体免费测土 配方服务,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养分替代、秸秆还田、 绿肥轮作、缓 (控) 释肥和水肥一体化、侧深施肥技术等项 目,大力开展绿色防控试点区建设,推广农业防治、生态调 17 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到 2025 年,
35、创建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 5000 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 覆盖率 90%以上、农药减量控害增效工程实施面积达 17 万 亩,保持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深入推进种植业氮磷生态拦截 沟建设,到 2025 年,累计建设氮磷拦截沟渠 5 条,每条建 设长度 1000 米以上。加强农业污染监测,建设一批土地质 量、施肥效应长期定位监测点和动态监测点。推进化肥农药 废弃包装物回收处置试点建设,完善化肥农药废弃包装物和 废弃农膜回收处理机制,到 2025 年,全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率达到 100%。(县农业农村局牵头)推进畜禽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优化畜牧 业区域布局, 以地定畜、 以种定养,根据耕地承
36、载能力确定 畜禽养殖规模上限。落实规模养殖场主体责任,加强治理设 施的日常维护,确保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全面推进排泄 物定点定量定时农牧对接、生态消纳和纳管处理。加快发展 生态循环型畜牧业生产,促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积极 推进“农牧结合” 、“果牧结合”和“林牧结合”的现代农业园区 建设。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严格执行环评管理制度。完 善畜禽养殖污染线上信息化防控预警和线下日常检查制度, 确保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 100%。加快推进 美丽牧场建设,集成现代先进养殖技术,分层推进美丽牧场 建设。到 2025 年,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率达 99%以上。(县 农业农村局牵头,市生态
37、环境局三门分局参与)全面推进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科学规划水产养殖布局, 18 依法加强养殖水域滩涂统一规划,科学划定禁止养殖区、限 制养殖区和允许养殖区。大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开展水产 健康养殖示范创建,发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科学布设网箱 网围,推进养殖网箱网围布局科学化、合理化,禁止在饮用 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等开展网 箱网围养殖。全面推进水产养殖尾水的生态化治理,提高水 产养殖尾水循环利用率,开展水产养殖集中区域水环境监测。 推行全域养殖尾水治理,开展 “一区一策”分类治理方法, 通过生物滤坝、生物膜、红树林等手段,实现养殖尾水的综 合治理。创建国家级、省级渔业健康
38、养殖示范场,综合提升 水产养殖环境,保障水产品质量,实现水产品的绿色化提升。 到 2022 年,规模以上水产养殖场基本实现养殖尾水“零直排”。 推进产业数字化科技化提升。建设数字化、集约化的高效标 准化养殖示范基地,发展节能、节水、高效益、 自动化的环 保型设施渔业,建立养殖标准化、数字化生产智能管理决策 系统。(县农业农村局牵头)4.深化工业污染防治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 分区管控,严格涉水项目的生态环境准入。严格控制缺水地 区、水污染严重地区和敏感区域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 推动高耗水企业向水资源条件允许的工业园区集中,提高造 纸、农副食品加工、医化、人造革等
39、行业园区集聚水平,加 快化工园区认定和规范提升。实施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升级工 程,推动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能源梯级利用、资源循环利用 19 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等。结合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行动,抓 好散乱污企业整治,持续压减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通过提 标改造、兼并重组、集聚搬迁等方式,推动传统产业向园区 集聚发展。持续推行清洁生产,强化纺织、金属制品等传统 行业绿色化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应用先进节水工艺装备, 大力推进减污、节水、废水处理及回用的绿色制造技术改造。 (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强化重点行业管控。深化造纸、农副食品加工、医化、 人造革等重点行业达标排放专项治理,完善重污染行业废水 长效
40、监管机制。全面推进重点工业企业氮磷达标排放。开展 重点工业园区及特色涉水行业集中区块废水集中治理。积极 推进小微企业工业废水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治理模式。严格 重污染行业重金属和高浓度难降解废水预处理和分质处理, 对已纳管工业企业开展排查评估。 以实施排污许可证管理为 核心,深化涉水行业环境管理,将有毒有害污染物相关管理 要求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加强化学品生产企业、工业集聚区 等地下水污染源对地表水的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风险防范。 (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5.加强港口码头船舶污染防治全面规范港口码头等环保手续。完善污染治理设施与能 力建设,建立健全含油污水、垃圾接收、转运和处理机制, 做到含油污
41、水、垃圾按规定上岸处理。到 2025 年,实现船 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污染物来源可溯、去向可寻, 基本形成衔接顺畅的船舶港口污染治理体系。到 2025 年, 20 内河运输船舶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实现应收尽收,内河港口污 染物接收、转运、处置单证电子化率达 80%以上。 (县交通 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三门海事处牵头)全面开展港口码头问题集中整治。对非法经营码头、或 经整改后仍达不到生产、环保、安全要求的码头,依法予以 取缔。对合法合规的码头,完善环保治理设施,加强环境督 查监管。 (县交通运输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等参 与)6.加强入河排污口整治与规范化建设综合运用卫星遥感
42、、无人船声呐航测和人员现场踏勘等 手段,实现排查范围及对象应查尽查,重点开展珠游溪、亭 旁溪等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采取自动在线监测、人工取样 监测等方式系统开展入河排污口水质水量监测,按照“一口一 策”原则,实施分类管理,落实整治措施。开展主要排放口智 慧化监管。“十四五”期间,完成30 个以上入河排污口整治。 (县治水办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县综合执法局、县 建设局等参与)严格落实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制度。企事业单位排污口、 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排污口实行设置审核制。在河流湖泊新建、 改建、扩建涉及上述入河排污口的建设单位应当严格审批管 理,原则上不得新增城镇和园区管网覆盖范围内的企事业单
43、位排污口。企事业单位排污口、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入河排污 口设置单位应在出厂区前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要求设置 规范化排污口。 (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 21 7.保障国控断面稳定达标统筹生态环境、建设、水利、农业、行政执法等部门共 同推进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活污水治理齐头并进,同步 推进治危拆违、清淤等工作。统筹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 等综合治理。开展国控断面巡航、溯源工作,借助声呐船、 无人机等科技手段全面走航排查三小断面和石岩水厂断面 所在水体,编制调查分析报告和“一点一策”治理方案。 到 2025 年,完成国控断面流域(珠游溪、亭旁溪) 综合治理。 (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县治水办
44、、县水利局、县住 建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参与)(三)强化水环境保护修复,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1.严格保护重要生态空间树立河湖水域严格保护意识,加强自然河湖、湿地等水 源涵养区空间保护,严格落实生态红线管控,稳步实现退耕 还湿、退耕还滩、退养还滩,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牵头,县水利局等 参与)全面加强河湖岸线管控,加大水域保护力度,严禁非法 侵占水域,推进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和河湖岸线管理保护。依 法严厉打击侵占河湖水域岸线、填湖造地等行为,严格控制 建设项目建设和开发的强度,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建筑物、 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他工程设施,应当符合河湖岸线相 关
45、管理规定,依法申请许可。到 2025 年,全县基本水面率 保持 4.27%。(县水利局牵头,县自然资源规划局、县综合执 22 法局参与)2.推进河湖岸线生态化建设开展河岸生态化改造与生态缓冲带修复。推进亭旁溪生 态缓冲带建设,根据三门县相关道路工程,合理规划建设地 理位置,到 2025 年,建设生态缓冲带 5 公里。(市生态环境 局三门分局、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规划局牵头)3.实施河湖综合整治实施珠游溪大岩山嘴至善岙杨桥段、清溪流域综合整治, 加强寺后溪、石羊溪、上枫坑溪等支流整治。开展沟塘、坑 塘、池塘等水系末端的小微水体环境综合治理,以水生态修 复、水系连通、护岸绿化等多种方式提升小微水体
46、水生态环 境质量。到 2025 年,完成上级下达小微水体建设任务。(县 水利局、三江口指挥部、县治水办牵头)持续开展河湖库塘清淤,加强淤泥检测、清理、排放、 运输、处置的全过程管理,实施清淤轮疏长效机制,定期实 施河塘清淤工程。“十四五”期间,持续开展河湖库塘清淤疏 浚;实施三门县开发区工业园区内河疏浚工程。 (县治水办 牵头,市生态环境局三门分局、县综合执法局参与)4.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加强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域、重点治理区的水土流失预 防监督和综合治理,开展封育治理、坡耕地治理、沟壑治理 以及水土保持林种植等综合治理,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 设,维护河湖源头生态环境。推进县政府规范建立水土保持
47、 目标责任制度,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规范事中 23 事后监管,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十四五”期间, 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县水利局牵头)5.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湿地面积总量管控,推进退化湿地修复。采取湿地 封育保护、退耕还湿、湿地生态补水、生物栖息地恢复与重 建等措施恢复重点湖库、河流沿岸湿地面积,恢复湿地生态 功能,保护原生特色湿地景观。持续推进国家级、省级、县级湿地、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到 2025 年, 全县湿地保有量达 58.1 万亩,湿地保护率达到 56.8%。 (县 自然资源规划局牵头)6.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探索开展三门县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评估,摸清水生态 家底。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实施禁休 渔制度,科学合理地划定 “禁渔区”和设立 “禁渔期”,加 强休渔禁渔管理。科学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强增殖放 流活动的科学引导和规范管理,禁止向天然开放水域放流外 来物种、人工杂交、有转基因成分的物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 态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水域生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