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千灯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山市千灯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doc(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昆山市千灯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12月目 录一、昆山市千灯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一)“十一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11、经济增长快速健康,经济规模跨越式扩张12、产业体系和产业区块不断优化,产业知识化水平不断提高23、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富民强村力度大34、政府自身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35、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新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4(二)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41、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迫切42、劳动力素质亟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53、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及其就业比重有
2、待进一步提升54、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55、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软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6(三)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趋向6二、“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背景81、面对全球经济深刻调整态势,加快发展、更好发展是“十二五”的主旋律82、“创新、转型、提升、发展、民生”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发展导向83、“十二五”期间千灯依托现有良好基础,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8三、“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方向和目标9(一)“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9(二)“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主要发展要求91、经济发展:加快优化提升步伐
3、,初步形成以科技能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92、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人性化温情103、城市发展:扩张新城,改造古镇,形成各具特色的双城联动104、环境发展:加强规划,凸现生态,注重千灯地区整体环境营造11(三)“十二五”时期千灯镇主要发展指标111、 经济发展指标112、 城市发展指标123、人民生活指标124、生态建设发展指标12四、“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文化人口发展具体策略14(一)“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发展思路14(二)千灯“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主要思路17(三)“十二五”时期千灯镇文化发展思路20五、“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措施22
4、(一)积极创新政府管理体制机制,提高政府服务水平22(二)加紧完善基础体系建设,提升城镇发展管理水平22(三)深入探索融资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支持力度22(四)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增强城镇发展活力23(五)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增强城镇发展动力23(六)优化园区功能配套,增强产业竞争实力23(七)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24(八)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24附录:“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表29一、昆山市千灯镇“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十一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1、经济增长快速健康,经济规模跨越式扩张“十一五”时期千灯镇经济发展快速健康
5、。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特别是工业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更为迅猛,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后劲较为充足。2010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同比增长20%;全口径财政收入259579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796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0.76%和26.52%;工业产值290.5亿元,同比增长18.3%;服务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22.2%;高新技术产值109.67亿元,同比增长22.2%;农民人均纯收入18626元,同比增长12.3%。十一五期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长23.25%;全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0.4%;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1.8
6、9%;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13%;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3.63%。表1“十一五”期间千灯镇地区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年份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39.42 51.03 61.50 75.00 90年增长率(%) 29.29 28.12 21.75 21.95 20表2“十一五”期间千灯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年增长率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81556104491127222154171183080年增长率(%)29.2928.1221.7521.1818.75表3“十一五”期间千灯镇三次产
7、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第一产业5300300065800第二产业84038113060120285143990180764第三产业514386760486765105159135314合 计136006180664210050255729316078表4“十一五”期间千灯镇财政收入(万元)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全口径财政收入6027584891115346161466259579乡镇财政收入27222407495155761620779612、产业体系和产业区块不断优化,产业知识化水平不断提高 千灯镇的地区产业空间
8、较为清晰,现代工业园、现代农业园、现代商务物流园和城市建成区四大功能板块建设顺利,线路板、精细化工、精纺等千灯特色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沿沪产业带建设取得突破进展,半导体新材料园区、西班牙工业园区的产业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得到提升,新城商贸业日趋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优质粮油基地建设已显雏形,花卉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完善,果蔬休闲农业观光项目推进顺利。产业知识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的知识与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增加值与就业比重都有所增加。新材料、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不断壮大,加快集聚,科技创新稳步推进,节能减排有效落实。表5“十一五”期间千灯镇三次产业结
9、构比例(%)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第一产业2.11.81.61.31.7第二产业第三产业72.425.571.826.469.029.468.330.467.3313、城乡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富民强村力度大“十一五”时期,千灯镇城镇建设全面推进,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逐步提高,城镇环境持续优化,城镇功能得到提升。千灯古镇区得到有效保护开发,石浦集镇区不断改善,新城区建设取得巨大进展。 “十一五”时期千灯镇加快建设道路设施,并实施道路亮化工程,目前已经形成了“五纵五横”的网格式道路体系。全镇实现了统一供水,并且铺设污水管网系统。新农村建设深入进行,农
10、村改革扎实推进,村级经济不断壮大。千灯“三大经济合作社”建设稳步发展。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不断加快,村级集体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得到落实。农村财务管理、“三资”管理得到有效加强。与“十五”期间相比较,2010年千灯农民人均收入为18626元,年均增长13.63%。全镇24个行政村可支配收入全部超过百万元,其中有1个村可支配收入超千万元,3个村可支配收入超500万元。4、政府自身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进入良性轨道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政府服务水平不断优化,政府职能有效转变,政府效能有效提升,依法行政取得新进展,努力营造千灯良好的政务环境。同时,强化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思想理论素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11、活动扎实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政府信息化建设顺利启动,开始全面推行公文网上流转。社会事业方面,2009年,千灯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3523人,占到全镇居民医疗保险总人数的1/3,补缴金额7192万元,农保养老人员并轨城保工作进展顺利,并轨人数占到适龄人员的53.6%。2010年,千灯镇的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养老金发放率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全部为100%。全镇城镇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应保人数91.7%、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在职劳动力参加城镇医疗保险人数占比90%以上,享受城镇养老金待遇占比2/3左右。全面实施新的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升社会救助水平。文教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12、村级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22个村通过达标验收。昆山图书馆千灯分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创立举办文化旅游节、群众文化艺术节、阅读节和全民健身月等系列活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一步得到加强,户籍人口计划生育率100%,被苏州市委、市政府评为人口计生工作先进镇。改建、新建社区卫生服务站,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达10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农村体育设施“三个一”工程全面完成,投资1500多万元的两个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两个现代化影剧院已动工重建。加大对教育投入力度,新建少卿幼儿园和炎武小学并已正式开班招生。全镇的教育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13、。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亭林中学和石浦中学中考成绩优异。积极引进医疗卫生人才,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炎武社区、大唐社区顺利通过了苏州市卫生工作示范社区的验收,镇、村、社区卫生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会稳定有效防控。千灯积极推进社会治安专项整治,全力做好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开展平安千灯和法治千灯建设,不断推进“五五普法”进程,成立千灯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安全生产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并建立危险源监控系统,规范地区安全生产管理。5、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新镇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一五”时期,千灯产业区和新镇区绿化景观建设取得新进展,建立起市场化养护和村级养护相结合的绿化养护新模
14、式,大力加强村庄绿化、坚决拆除河道围网、加强河道清淤工程、完成自来水改造工程、实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千灯镇村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城区绿化状况获得明显改善,千灯生态环境优美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工业污染点源治理工程和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同步推进。2010年千灯全镇日处理生活污水量能力达1.5万吨,集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7%以上。(二)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紧迫问题1、资源环境制约日益突出,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迫切经济社会发展所受土地等资源刚性约束越来越大,生态保护、节能减排任务越来越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高经济效益和投资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愈益迫切,。必须加强培育新兴产业,加紧改造提
15、升传统产业,加快优化千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实现在产业体系的源头上突破资源环境的严峻制约。要进一步抓紧调整优化纺织、印染、服装等传统产业,努力整合提升精细化工、线路板等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做大汽车零配件、装备等制造业、积极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重点引进基地型、组团型等具有明显带动作用的龙头项目,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将是千灯在“十二五”时期需要重点考虑和发展的产业。2、劳动力素质亟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加快产业优化提升的压力下,我们要十分关注人力资本问题。有优秀人才,才有优异技术,才有优秀产业,要深刻认识到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先进制造业、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
16、础。千灯的劳动力队伍素质亟待全面提高,不仅要加快推进劳动技术的培训与强化,而且需引进一批高等级劳动力,大大增强人力资本的储量。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企业、部门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培育设立更多的研发机构和产学研联合体。这样,千灯经济的转型才有扎实的基础和强劲的推动力。3、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及其就业比重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千灯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还不尽合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比重亟需提高,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层次与水平不高的问题较为突出,与现代化城区建设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体系和设施亟待加强。
17、目前全国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清晰体现出服务化的趋势,经济结构特征从制造型、重型化转向服务型和轻型化,主要以知识、人才和创意为基础,实现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千灯要紧跟发展趋势,加大服务业发展力度。传统服务业要做优做精外,现代服务业更要与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城区发展的需要和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紧密衔接,并且为周边地区提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全方位服务。4、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千灯镇中心城区的聚集与辐射服务作用还不强,要进一步加强中心城区的功能与带动作用。加快中心城区商贸业建设,尽快建设形成中心商务区,促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繁荣,并且利用这一综合服务优势促进产业优
18、化升级。要按照昆山市的规划要求,加快把千灯建设成为昆山南部的中心城市,把千灯中心城区发展成为昆山南部区域的核心城区,并对昆山南部区域发挥强大服务带动作用。以千灯现代化新城的定位和样板地段建设为标杆,推进千灯城镇建设和城区有序扩张,加快镇区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丰富城镇内涵、提升城镇品味、增强城镇人文精神,打造千灯现代气息与古镇风貌和历史人文有机融合发展的独特城镇风格。5、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软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要进一步克服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快建设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软环境。加大力度完善社会保障,充分考虑和满足民生要求,积极落实城乡低保政策,认真做好农村低保扩面工
19、作,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保障范围。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健全社会安全监控体系。(三)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十二五”时期主要发展趋向清醒认识千灯镇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对未来发展方向将有更透彻更正确的把握。在“十一五”时期,千灯镇充分利用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敏锐抓住重大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推进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全面发展,重点建设汽车零配件、新材料、西班牙工业区、线路板特色产业、精细化工产业等五大特色产业基地。在支柱产业的带动之下,千灯镇经济规模不断扩张,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和提升,并且推动了城区建设、社会事业和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与农村改造的
20、良性互动。综合对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分析,目前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征主要表现为:1、在经济发展方面,千灯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发展阶段,从目前千灯人均GDP高达2万美元以上及庞大的经济总量规模明显体现这一阶段的特征。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将主要是在保持经济规模稳步扩张基础上,大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经济规模扩张的路径主要是围绕千灯支柱产业发展,在上下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延伸上下功夫,加快产业集聚,努力打造以高端环节和部门为核心的产业链。在大幅提升经济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发展策略上,关键是要进一步提升支柱产业的分工化和知识化水平,以分工协作为手段来做大规模化,以高端环节
21、和核心技术的知识化水平提高来提升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并充分利用知识化高度来强化对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和在产业扩散配置方面的能力。同时,千灯的产业体系要合理加强流动性,大力培育新兴产业,不断增强支柱产业,逐步改造和淘汰落后产业,持续优化千灯产业体系。 图52009年千灯镇与周边镇的人均GDP比较2、在社会发展方面,千灯镇目前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形态和内涵向现代社会形态和内涵快速过渡转型时期。现代社会的形态和内涵主要体现为城市化居住集聚、园区化产业集聚、规模化农业生产集聚、生态化环境文化氛围、同时辅以健全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发达社会服务网络、社区自我管理体系和秩序公正的法制体系。“十二五”时
22、期将是千灯全面加速现代化社会建设和完善时期,上述现代社会的形态和内涵将是千灯社会发展的主要导向。3、在城市发展方面,千灯已初具城市空间轮廓和局部现代城市形态,但总体上距离发达城区尚有较大差距。城市化是现代化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社会发展的鲜明体现。“十二五”时期千灯将跨入以城市化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道路,加快城市化建设及其城市服务体系完善是千灯镇在“十二五”时期的核心任务之一,以现代城市化建设创造产业发展新空间和新载体。4、在地区功能定位方面,“十二五”时期千灯镇将面临巨大的变化,即从单一的发展强镇目标而转向发展成为昆山南部中心城市,从独自发展走向协作
23、发展,走向互动发展,并且要求加强与其他邻近乡镇紧密合作,共同把昆山南部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综合实力强劲、生态环境优异、现代化发展快速的新增长极。二、“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背景1、面对全球经济深刻调整态势,加快发展、更好发展是“十二五”的主旋律“十二五”时期,由于内外部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不确定性大大增强。但我国及时调整发展模式和策略,开始实质性转向注重扩大内需和提高发展质量,切实关注民生,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步伐;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地位在国际的上升和综合竞争力的不断增强,总体上“十二五”时期我国仍然处于重要发展机遇期。 2、“创新、转型、提升、发
24、展、民生”是“十二五”时期我国主要发展导向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矛盾问题,突破的路径在于“以创新促转型,以转型促提升,以提升促发展、以发展促民生”。我国将进入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促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升优化,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3、“十二五”期间千灯依托现有良好基础,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现代化发展通过“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千灯经济社会的进一步腾跃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目前又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政策支持,如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促进政策、南部区域中心建设的政策支持等。因此,“十二五”时期千灯要坚决明确和实施“三城战略”,即以日月光科技城建设为龙头推进千灯产业
25、优化和提升,加快集聚研发型企业和新兴产业,优化提升千灯产业结构;以新城区建设为龙头加快城区现代化发展步伐,促进商贸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大幅增长;以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千灯社会发展水平,加快千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以“三城”建设为龙头和核心,将在正确的方向上有力推进“十二五”时期千灯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三、“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方向和目标(一)“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千灯镇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现代化水平全面跃升为目标,以加快现代城市化进程为基础,以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重点,并通过城市化发展的引导,加速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
26、展。培育和增强千灯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千灯镇作为昆山南部区域中心城区,把昆山南部区域发展成为昆山经济新增长极,深刻认识,积极实施“三城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科技新城、都市新城、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发展,全面带动千灯经济转型升级、城市优美现代、城乡协调融合的发展新局面。进一步突出千灯的区位优势、生态环境优势和历史文化优势,进一步提高千灯的地区影响和品牌效应,把千灯打造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圈和长三角区域有特色的现代化新城及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要发展基地。(二)“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主要发展要求1、经济发展:加快优化提升步伐,初步形成以科技能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制造业方面,加快建设科技新城,充
27、分发挥科技新城的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促进千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大幅提高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比重,逐步形成以知识投入和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为主要发展动力的产业体系和经济发展模式。加强大项目、大企业的带动集聚效应,加快如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调整改造并逐步淘汰传统落后产业。在服务业方面,加快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升做强传统服务业,重点是新城区的商贸业,以商贸业的繁荣促进各类服务业的全面发展。以古镇和历史文化深度开发为主导,紧紧围绕文化亮点,做大旅游业,并加大力度引入发展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新型服务业。物流商务区要大力引进现代新型生产性服务业,争取成为上海国际大都
28、市、特别是上海虹桥商务区的重要服务配套基地之一。在农业方面,继续坚持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和互动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农业产业在农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和生态效应等方面的综合性效应。2、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充分体现人性化温情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步伐持续加快,外来居住和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千灯面临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巨大要求。要紧紧围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通过体制机制创新,让全体社会成员充分公平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要加强营造千灯社会强烈的人性化氛围和特色,进一步完善健全教育医
29、疗、文化健身、生态环境、商贸服务、交通体系等社会服务设施,争取在“十二五”末千灯社会服务设施的人均水平达到昆山市的较高标准。完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保障水平,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不断提高城乡低保标准。要谋划设立政府、社会和个人参与的各类救助保障基金,大幅减少因各种原因(主要为就业、疾病、意外等)而造成的个人和家庭生活的巨大波动,要显著提升社会救助水平。3、城市发展:扩张新城,改造古镇,形成各具特色的双城联动加快城市发展是千灯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十二五”时期千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到,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社会空间和社会成员的居住活动空间,现代意义
30、上的城市建设更是创造一个重要的产业发展空间。要以超前的视野科学制订未来千灯20万人口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规划,并且要以高标准的建成小区样板为标杆,以块状区段集中规划建设稳步推进。至“十二五”时期末,千灯的城市化发展要基本形成总体框架轮廓,城市服务体系初步建成并发挥功能,若干区块全面建设完成,繁荣现代城区。千灯的城市化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产业区和居住商贸区要有机衔接,区城融合。中心城区建设要高度体现现代化水平及未来千灯城区发展的样板。城乡一体化同样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中,特别是要重视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形态、环境和服务的综合建设。千灯古镇的历史风韵要充分融合在千灯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风貌特色中。城市是有各
31、具特色的功能区块组合而成。千灯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利用自身特色和已有资源。如千灯古镇、石浦老镇等,要创新发挥地理位置优势和城区传统,改造成为具有鲜明特色功能和环境的千灯城市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千灯古镇保护、中心城区建设和石浦老镇)的联动发展效应,加快推进千灯城市化发展步伐,壮大城区发展的规模效应。4、环境发展:加强规划,凸现生态,注重千灯地区整体环境营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对环境的保护与对环境的要求都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要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政策导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高度关注千灯的环境问题。环境是一个系统问题,首先是生态环境,其次是产业环境,第三是社
32、会环境。第一,要高度关注农田保护和生态培育,坚决防止各种新的污染和污染源;第二,环境问题的根源在于产业及其发展模式,要不断优化和提升产业水平和产业结构,才能从根源上减少排放物和废弃物,大幅减少污染源。同时,产业和经济的集聚、集约发展模式要比粗放发展模式更有利于环境保护;第三,环境问题的关键在生态环境、产业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从更广义的角度考虑,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态问题,而且与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思想认识和生活方式密切联系。因此,要从上述三个方面充分做好对环境发展问题进行长期的应对。(三)“十二五”时期千灯镇主要发展指标新世纪的头十年,是千灯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的十年,在经济、社会、文化、农
33、村等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十二五”时期的继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十二五”时期将是千灯深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本规划构建了以经济发展、城市化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建设四个方面为主的“十二五”时期发展指标体系,共计33个指标。 1、 经济发展指标 地区生产总值(GDP),作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效益状况的综合性反映,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最核心指标,也是“十二五”时期评价千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指标。千灯镇从2002年开始经济进入飞速发展阶段,至2010年的GDP平均增速达到28%左右,经济发展保持良好的快速上升趋
34、势。由于“十二五”期间是经济转型和调整时期,预计到2015年,千灯的GDP平均增速可以保持在15-18%左右,人均GDP保持15%的增速。为重点反映 “十二五”期间千灯经济发展情况,还选择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三次产业结构、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外贸进出口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等其他经济指标。2、 城市发展指标 城市总人口和城镇化率是反映可持续发展和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指标,人均公益文化设施面积是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质量的具体体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城乡市场的繁荣程度。预计到2015年千灯镇人口总规模将达到25万左右。 3、人民生活指标 相关10项指标的选取标准是与民生关系密切,
35、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情况。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反映不同人口群体的收入水平,恩格尔系数衡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特点,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反映居住条件的改善程度,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出教育水平的变化,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反映社会保障水平及对保持社会稳定采取的管理措施和调控能力。社会安全指数则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指标,万人拥有人才数反映千灯人口素质的基本情况。到2015年,千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将达到5.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万元。4、生态建设发展指标 科学发展观要求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万元GDP能耗、水耗及工业废气废
36、水排放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污染和侵蚀程度,也反映了政府在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方面的努力程度和效果。绿地覆盖率反映政府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程度以及市民环保意识的高低。千灯镇“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10年2015年指标属性经济发展GDP增长速度23%16%预期性人均GDP增长速度23%10%预期性财政总收入4342预期性三次产业结构1.7:67.3:310.5:59.5:40预期性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比重44%48%预期性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2.5%2.5%预期性城市发展城市总人口(万人)1225预期性户籍人口城市化率7590%预期性人均公益
37、化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0.080.3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0预期性高等级公路密度公里/平方公里0.750.85预期性公共交通出行比例8%10%预期性人民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万元)3.15.5预期性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万元)1.862.8预期性城乡居民收入比1.672.0预期性城乡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100100%约束性社会救助率达到95%预期性人均受教育年限(年)1312.5预期性每百人医生数(人)0.70.5人预期性每万人拥有人才数12001900预期性生态建设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0.58吨标准煤0.50吨标准煤约束性城市绿化覆盖率4950%约束性资源综合利用率4580%约
38、束性四、“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社会文化人口发展具体策略(一)“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发展思路 1、“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发展指导思想 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为导向,以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千灯制造业基础扎实优势、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势、高规格新城区建设优势、千灯古镇历史文化优势的互动整合为基础,进一步增强千灯镇作为昆山南部中心城区的综合服务及辐射带动功能,全面提升千灯镇产业层次和水平,加快把千灯建设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圈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区。2、千灯镇经济发展策略(1)以昆山南部区域中心城区功能建设为契机,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充分利用
39、建设千灯镇作为昆山南部区域中心城区的重大发展机遇,及时调整经济发展方向,切实推进从追求规模数量增长到注重千灯镇综合服务功能的培育和建设。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千灯作为南部中心城区的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城区功能,拓展城区空间,优化城区结构,加强基础设施及其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的投入建设。在招商引资和产业引进方面要有利于增强千灯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重点引入如金融、贸易、物流、咨询、管理、科技等服务型产业、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和主导部门的高端制造业、及地区总部型企业,打造千灯服务型、辐射性、具有强大拉动能量的产业特色和经济功能。(2)以加快城市化发展为条件,创造新兴产业发展新空间。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全新的空
40、间载体,新兴产业主要以人力资本和知识科技作为主要资源要素,而高素质人力资本对工作、生活和社会环境具有极高的要求,因此,现代产业的主要布局是一般制造业转移周边地区,而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主要布局现代发达城区,正是现代城区环境及其服务业繁荣发展满足了这些产业核心要素的需求。因此,传统城区接纳传统产业,现代城区吸引新兴产业。千灯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优化提升的关键时期,要充分认识这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抓住主要因素,以城市化为核心,创造现代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空间,从而全面加快千灯的现代化步伐。(3)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基础,加强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效应。 随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经
41、济部门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互动效应也日益显著,这是区别于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一个重要特点。要紧紧抓住现代经济发展的这一要求,摆脱过去单一产业、单一区块、单一部门考虑决策的传统思维和做法,增强发展决策中的统筹协调,提高互动融合效应,加快全面发展步伐。除了前面强调的城市化、现代化和产业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其他重要的还有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产业发展中的产业链上下游互动发展关系、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过去十年间千灯在各个单一领域都做出了出色的成绩,取得骄人成绩。在“十二五”时期,要大大增强统筹协调、融合互动发展的力度,要认识到这是千灯发展中的重要动力和源泉。从千灯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
42、求考虑,在“十二五”时期,千灯第一要进一步加强以电子信息、汽车产业、机械装备等产业链为核心的上下游产业部门、相关配套协作部门的集聚、融合和互动发展;第二要加强现代农业园区与现代加工业、休闲旅游业的融合发展;第三要加强新城建设、古镇保护与商贸服务业、旅游业、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4)以创新沿沪产业带产业内涵为核心,承接上海都市圈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从全国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作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区域,也最先面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的压力,而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和长三角区域的核心城市,其调整转型压力和要求更为紧迫。调整和转型过程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对毗邻上海的千灯来说,更是重大发展机遇:一方面
43、,上海大量的一般制造业开始大规模对外转移;另一方面,上海又需要大量的新兴产业和服务业的配套部门和外围基地。千灯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又具有影响不断扩大的沿沪产业带园区群。在“十二五“时期,千灯要进一步明确思路,调整方向,有针对性地大量引入与上海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紧密配套联系的投资项目和企业,努力争取成为上海重要的高端制造业配套基地和现代服务业配套基地,从而融入上海经济圈的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体系中。3、“十二五”时期千灯镇经济发展的若干具体思路(1)要明确以大企业、大项目为龙头,积极吸引和引入相关配套协作产业。集聚产业规模,细化产业分工,做大产业链,扩张产业影响,形成千灯以电子信息、汽车配套、新材
44、料、新能源、现代医药为核心的现代制造业体系。(2)进一步推进千灯沿沪产业带的优化升级。从千灯沿沪产业带的发展进程看,从最初的吸引上海一般制造业转移,到目前的发展物流、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时期要转向主要以上海“四个中心”建设和上海“虹桥商务区”发展为目标,发展成为现代服务业延伸产业的集聚基地。特别要利用千灯优势的生态环境、交通区位和现代城市化设施,进一步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争取成为上海大都市的新兴产业: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研发设计、人才培训、医疗康复、后台业务等延伸业务的集聚基地。(3)进一步加强千灯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综合效应。农业发展的出路在于产业融合发展,强调综合发展效应。目
45、前千灯镇农业生态园区规模大、设施新、规划好,但是其综合发展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开发。农业生态园区必须加强与休闲旅游、会议会展、特色农产品营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部门紧密协作,从而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和产出。(4)充分利用千灯优越的资源条件:千年古镇、人文遗产、江南水乡、农业产业化模式、淀山湖色等,加强产业、资源的融合,大力提升和发展现代旅游业。特别是通过昆山南部四镇的紧密合作,组合各自最大旅游亮点,形成环淀山湖特色休闲旅游线路:周庄镇的江南水乡古镇风貌、锦溪镇的古玩博览市场风范、千灯镇的璀璨历史文化风情、淀山湖镇的农家湖鲜风味,形成对国内外、特别对北方地区具有强烈吸引力的旅游热望。(5)充分利用
46、千灯紧靠上海国际大都市、交通环境有效改善,加快城市化发展、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区、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和社会环境明显完善的时机,合理发展房地产业,形成人流集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效果。(6)把握千灯作为昆山南部区域性中心城区的机遇,加快发展都市型、服务型产业和设施。如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区域公共交通中心、昆山南部区域特色农产品市场、区域性现代化大型商业设施等,做大流量,做大影响,做出品牌。特别要加快如区域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法律服务、贸易服务、企业服务、创业服务等产业和服务部门,奠定千灯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区的产业功能和产业基础。(7)逐步优化调整纺织、线路板、化工等传统产业。特别如化工园区要严格控制进区企业的技术层次、产品市场、效益状况和规模因素,逐步把传统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以高端环节(研发、设计、中试、营销、创意等)和企业总部集聚区,而把实体生产加工部分逐步外移,争取在“十二五”时期末千灯镇的传统产业状况具有显著改善和优化,为千灯区域性中心城区营造更好地环境氛围。(二)千灯“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主要思路1、“十二五”时期社会发展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仅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而且要从社会及政治稳定的忧患视角把握社会发展的迫切性,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