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十三五” 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云港市“十三五” 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连云港市“十三五”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 提 交 稿 )二一六年十月目 录一、“十二五”连云港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1(一)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二)互联网产业发展起步良好1(三)互联网与产业融合不断加深3(四)互联网在社会服务领域应用全面推进4(五)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日趋活跃5(六)存在的主要问题5(七)面临的形势7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11(一)指导思想11(二)基本原则11(三)发展目标12三、主要任务14(一)做大做强互联网产业14(二)推进“互联网+”工业15(三)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16(四)推进“一带一路”互联网平台建设18(五)推进“互联网+”海洋19(六)推进“互
2、联网+”服务业20(七)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23(八)加强互联网人才资源建设24四、重点工程26(一)重点技术支撑工程26(二)互联网产业园建设工程27(三)企业互联网化提升工程28(四)互联网促进智能制造工程30(五)创业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工程31五、保障措施32(一)建立协调机制32(二)落实支持政策32(三)树立典型示范33(四)构建诚信体系33(五)保障信息安全34 序 言互联网经济是基于互联网所产生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十二五”期间,我市高度重视互联网经济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向国民经济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企业两化融合有效促进了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转变,信息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建设显著提
3、高了人民群众生活与消费水平,政务信息化建设有力推动了社会管理模式创新和公共服务水平,电子商务发展成为变革传统产业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展望未来,大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将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为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和连云港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精神,顺应发展大势,抢占发展先机,打造具有竞争优势和富有特色的互联网经济业态,为完成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赋予我市的光荣使命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港城注入新动力,按市政府要求,制定连云港市“十三五”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2-一、“十二五”连云港互联网经济发展情况(一)互联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1宽带网络建设与普及
4、水平稳步提升“十二五”以来,全市围绕连云港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全面构建“宽带、融合、泛在、安全”的信息网络体系,宽带网络建设与普及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覆盖全市城乡的立体通信传输网络基本形成。截至2015年底,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近50亿元,建成光缆总长度177万纤芯公里,城域网出口带宽达660G,移动交换机容量达981万户,建成宽带网络端口达到154.4万个。固定宽带网络接入能力明显提升,其中城市家庭50M及以上宽带覆盖率达48%,农村家庭12M及以上宽带覆盖率达86.9%。2015年江苏省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指数报告显示,连云港区域信息化总指数为8
5、0.5,位居全省第十一,苏北第三。2无线网络覆盖水平显著提高“十二五”期间,我市移动互联网建设与应用获得高速发展。截止2015年底,全市建成无线网络基站17561个,其中4G基站达到7999个,4G网络已经实现城区、乡镇和主要道路的全覆盖。全市WLAN接入点(AP)数7132个,90%的景区实现免费WiFi覆盖,产业园区3G和4G网络覆盖率达到98%以上。(二)互联网产业发展起步良好1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得到初步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以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基于国产CPU的嵌入式信息终端软硬件产品、智能网络安全监测工具软件、口岸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软件和港口
6、综合业务管理软件为代表的特色软件产品群。截止2015年,全市获得“双软”认定的软件企业25家,软件业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产业年增幅保持在20%以上。开发区软件园获评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杰瑞创意产业园集聚软件开发、电子商务、动漫创意类互联网企业31家,海州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赣榆海洋经济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初具规模。“十二五”期间,全市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分别达到64.1亿元与29.3亿元,是“十一五”期末的2.4倍和1.2倍。2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特色近年来,我市重点抓好服务港口、物流业和智慧医疗等的物
7、联网示范应用,努力培育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在“智能交通物流”港口物联网应用、“智能医护”物联网应用等多个领域取得技术突破,并获得评省级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资金支持。电子口岸承担的“国家集装箱海铁联运物联网(连云港-霍尔果斯)示范工程”项目纳入国家交通部试点计划。连云港市大数据中心、连云港徐圩新区云计算中心等一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将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强有力的大数据和云服务支撑。3电子商务市场初具规模2015年,全市企业共开设网店约2.4万家,有20家注册自建平台,从业人员约5万名,涌现了一批诸如天马网络、指尖商城、韦希网络等业绩较为突出的电商企业。连云港电子口岸公共信息平台、中国水晶网
8、上商城、连云港特产网、连云港花卉网、连云港紫菜网、连云港菜篮子网等立足产业、独具特色的网络运营平台正在崛起,电商园区及示范基地建设有序推进。全市目前在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3个,入驻企业达400多家。东海县水晶文化创意产业园、灌南县新集碾房村等获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示范基地和示范村,引领我市“互联网+”经济发展。2015年,淮海工学院科技园等5个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东海县房北村等9个行政村获评市级电子商务示范村,海州智慧物流园被认定为市级电子商务重点培育园区,四季沐歌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1个企业被认定为市级电子商务重点培育企业。(三)互联网与产业融合不断加深1互联网助推农业现代化
9、提速“十二五”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联网示范和农业服务网站等建设。搭建并完善连云港农业信息网和手机WAP网站,实施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计划,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和乡村配送体系,创建了一批省市级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村。灌南县张店村、东海北沟村、赣榆海后村和灌云乔荡村等获批省农产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连云港西诺花卉有限公司被评选为江苏省农业电子商务示范单位,东海县双店镇北沟村和赣榆区海头镇海后村被评选为省“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建成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园区5个,新增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点24个,养殖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智能监测点10个,实现对10万亩粮油高产示范片的土壤墒情、作物长势以及病
10、虫害防控的智能控制。在海洋渔业生产、销售和海域管理方面,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重点,形成了一批“物联网+渔业”智能水产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海头苏鲁海产品市场、连岛-高公岛渔港水产品交易市场,成为区域性大中型水产品线上线下物流中心。2互联网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以来,全市不断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130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和省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59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恒瑞医药、正大天晴、豪森药业、康缘药业等医药行业企业在物料输送、产品包装、质量检测等关键环节建设智能化质量检测体系,实现了产品质量在线自动检测、报警和诊断分析,康缘药业建成国内最大的智能化中药
11、提取精制工厂。博鹏重工、天明装备、天宏装备等装备制造业在原材料供应、仓储物流、生产管理等环节均已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产品信息全程跟踪。日出东方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和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凭借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成果,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5年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四)互联网在社会服务领域应用全面推进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智慧江苏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智慧港城建设,电子政务、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国土等重点领域信息化工程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连云港政务“两微一端(微博、微信、客户端)”发布平台成为我市政务公开的重要载体、通达民意的桥梁纽带、宣传
12、港城形象的靓丽窗口。市公安局“微警务”移动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连云港公安微警务”微信服务号已上线,成为服务民众、建设平安港城的重要信息交互平台。“掌上公交”APP利用卫星定位、无线传输技术,提供公交车辆实时到站、换乘、线路、站点等查询功能,是广大市民乘车时的好帮手、好工具。“智慧连云港”、“无线城市”门户网站先后发布,12345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受理渠道进一步拓展,已建成集电话、城管通、视频监控、网站、传真、电邮、微博、微信“八位一体”的综合集中受理平台。东海县获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县建设,智能徐圩建设工程“一张图”二期工程顺利完工,率先在全省各市中实现省市县(区)三级联通。(五)互联网创新创业活
13、动日趋活跃从2014年起,我市加快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建设步伐,打造科技创业城等8家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和连云港水晶街创业孵化基地等31家市级创业示范基地。全市拥有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10余家和60余个可供开展创业培训的场所,设立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创客空间。2014年以来,举办在连高校创业培训班共327班次,培训大学生人数9735人。“大学生村官创业学院”已开班6期,300余名大学生村官接受培训。全市组织20个创业团队参加中国创翼”(2015)青年创业创新大赛,2个团队荣获“银翼奖”,1个团队荣获“创翼之星”荣誉称号。在首届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1人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标兵”第二名和最佳励志
14、奖。(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全省互联网经济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看,我市互联网经济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互联网经济生态尚未形成我市互联网产业缺乏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企业、领军人物、品牌和创新性产品。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和创投机构等关键资源数量少,整合度不足,对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能力较弱。重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较好,但周围商业配套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特色化、功能齐备的互联网服务支撑体系,互联网创新创业生态圈尚未形成。与省内城市相比,我市互联网文化氛围不浓。传统产业对运用互联网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借助互联网转型的紧迫感。许多企业与互联网融合互促的主动性不强。2互联网人
15、才发展环境需要改善我市互联网产业处于发展初期,人才队伍基础薄弱。相对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我市互联网产业人才不仅数量少,结构也不合理,缺少懂技术,懂管理,熟悉互联网的复合型、领袖型的中高端人才。由于产业规模较小,软件与互联网企业高端研发人才稀缺,专业实用型人才招聘困难。人员流动频繁,年均流失率近20%,大量中小型工业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互联网创业人才数量少,成长缓慢,缺乏专业的运营团队。互联网人才资源成为制约我市互联网经济长远发展和创新发展的短板。3电子商务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市电子商务起步较晚,大部分电子商务的贸易主要通过第三方商务交易平台运作,自营平台进行网上交易的电商企业相
16、对较少,电子商务发展总体水平不高。从区域分布来看,市区近两年发展较快,部分县发展缓慢。4跨境电商发展速度与城市定位不相适应近年来,我市相关物流企业已开始试水跨境电商,连云港保税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出口加工区进口商品保税展示中心已具备跨境进口电商的部分功能,一些外贸公司已试水跨境出口电商业务。但从统计结果看,我市企业电子商务海外市场扩张表现不足。在2014年统计的电子商务交易金额中,面向大陆区域以外的销售和采购金额占比较低,分别为12.3%和4.8%,与我市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节点城市定位不相匹配,跨境电商在我市应有较大的发展空间。5互联网投融资环境欠佳互联网行业是高风险行业,风险投资是互联
17、网行业的命脉。风险投资资金不足,使互联网行业企业难以募集到发展所需资金,将导致大量初创或发展期互联网企业倒闭。互联网融资主要发生在早期A、B轮,我市专注早期种子天使投资的机构偏少,投资理念较为保守,对轻资产的互联网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的能力和意愿较弱。(七)面临的形势1互联网经济正迎来高速发展期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深入渗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资源配置方式,促进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组织形态的创新,不断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引发了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布局的巨大变革,已成为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实现的核心。2015年,国家确立了“互联网+”战略,制定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全国各省
18、市推进“互联网+”的进程正在加快,“互联网+”政策环境将更加优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运维主要模式,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发展热点。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的不断推出,用户需求大幅增长,商业模式日渐成熟,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市只有顺势而为,加速融入互联网,在求新求变中抢占发展先机,继续推动产业转型发展,在转型发展中开辟新天地,才能实现我市经济的腾飞。2消费互联网蓬勃发展,产业互联网正在崛起在互联网发展的前二十年中,我国的互联网行业处于由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把控主要命脉的消费互联网时代,以搜索、电商和社交为经营领域的BAT代
19、表消费互联网已达到顶峰状态,消费互联网产业向更深层次加速发展。在电子商务和区域特色社交领域,推动全民创业,提升消费互联网的应用与发展仍然是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应用进程逐渐从个人转向企业,以价值经济为主要盈利模式的产业互联网将逐渐兴起。产业互联网的到来意味着各行业如制造、医疗、农业、交通、运输、教育的互联网化,不仅创造出高价值产业形态,也创造出不同于消费互联网的全新价值经济。这种转变给所有新的投资方向和产业发展方向指明了一条清晰而明确的路径,我市也不例外。3跨境电商兴起,外贸“互联网化”趋势显现2013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跨境电子商务受到越来越
20、多的企业青睐。2015年更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之势。未来,在“一带一路”、“互联网+”等国家战略带动下,我国保税区试点跨境电商的区域会越来越多。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日益宽松的政策环境将使跨境电商市场日益火爆。尤其是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电子商务合作,将成为贯穿东西方贸易的“网上丝绸之路”。我市是“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在发展跨境电商方面,除了获得政府政策上的优先支持,港口、物流体系、水晶产业带都是先天优势。为此,我市应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顺应跨境电商的发展潮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等现有保税区,建立高标准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成为江苏
21、乃至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促进“互联网+外贸”新业态更好更优发展,真正使跨境电子商务成为我市发展新的增长极。4城市间对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资源争夺日趋激烈苏北五市均把发展互联网产业作为强化城市未来竞争优势的战略举措,制定扶持政策和行动计划,力求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而这必将加剧城市间对发展互联网所需的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的争夺。盐城市重点发展以大数据为主的智慧产业,成功获批江苏省大数据产业园、省级软件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相继制定了盐城智慧科技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智慧科技城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给予落户项目从资金、科技、人才等多个方面的扶持。宿迁市围绕线上线下融合推动电
22、子商务快速崛起,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宿迁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460亿元,同比增长74.9%,电子商务产业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其它周边城市如淮安、徐州也制定措施大力推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我市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发展,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连云港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对加速互联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未来,我市应抓住实施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09-2020年)和江苏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方案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积极实施“互联网+”
23、行动计划,努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5网络与信息安全挑战更趋严峻互联网信息来源海量化,信息传播和聚合能力空前增强,信息内容形态和交互模式日益复杂,对不良信息的管理面临严峻挑战。以智能终端和应用商店为代表,网络、系统、终端、应用的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应用层和终端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互联网新技术、新服务模式的涌现,潜在的新的安全问题随之出现。云计算在实现跨地域虚拟化服务模式的同时,也带来大规模数据流动引发的安全问题。互联网网络形态、流量分布和网络架构的加速演化,对互联网网络安全、互联互通、性能质量等提出新的管理挑战。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
24、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全面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互联网经济的意见和中国制造2025江苏行动纲要的要求,按照江苏省十三五互联网经济发展规划和连云港市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以互联网应用和创新为两大动力引擎,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互联网发展环境,集聚互联网高端人才,推动互联网产业和应用快速发展,促进互联网创新创业。实施“1341”互联网发展战略(即建成一个承载“一带一路”产业发展的互联网平台;建成智能装备产业园、中国水晶电商城和连
25、云港大数据产业园三个产业园区;推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创新创业深度融合;坚持互联网人才建设优先战略),使互联网经济成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升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通过重点突破、跨界融合、补足短板、开放共享,着力培育互联网领军企业,推进互联网产业和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二)基本原则重点突破原则。紧紧围绕建设国际化港口城市总体目标,重点创新突破数字港口、大宗商品交易、智慧物流技术、业态与商业模式,成为“一带一路”交汇点上优势互补、资源互通、合作共赢的互联网经济平台。市场主导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鼓励企业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政府大数据中心建设与市场化应
26、用。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监管政策,形成共同参与、共享开放、有序竞争的互联网经济良好氛围。跨界融合原则。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鼓励传统产业树立互联网思维,促进各类企业积极向互联网跨界发展。以融合促创新,推动跨界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人才优先原则。把引进和培养互联网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第一要素、第一推动力”,引进一批掌握互联网前沿技术创新人才与创投团队,培养一批具有国际化战略眼光、互联网思维和卓越领导力的优秀互联网企业家。使人才成为互联网经济的有力支撑。(三)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互联网基础设施完备、产业规模壮大、融合应用深入、创新创业广泛、发展环
27、境优越的良好局面。通过实施“1341”互联网发展战略使互联网产业成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建设“智慧港城”和提升民生服务的有力支撑。互联网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宽带、融合、泛在、共享、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到2020年,实现4G网络城乡全面覆盖,市、县城区公共区域免费无线网络(WiFi)全面覆盖,工业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智能制造和两化深度融合能力明显增强。城镇楼宇光纤覆盖率达到99%以上,城区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000M,农村互联网宽带接入能力普遍达到100M,家庭互联网宽带普及率达到85%以上,3G/4G用户普及率超过120部/百人。互联网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28、显著提升。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保持20%以上的较高速增长,电子商务交易实现突破。到2020年,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实现年业务收入50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00亿美元。培育5家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位居全省百强的互联网企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深入推进。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成为提升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能力的主流支撑。企业互联网集成创新效果显著,互联网服务产业链初步形成,互联网与传统工业农业服务业和新兴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全面提升。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到98,传统企业互联网渗透率超过70%,形成网络经济与实
29、体经济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互联网人才队伍显著壮大。建成一支总量与结构合理的互联网人才队伍,人才保有量达到或领先苏北平均水平。到2020年,新增软件与互联网经济领域人才1000名,其中本科以上层次达到70%,培育省级优秀软件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团队3个,培养互联网高端领军人才30名。建成省级互联网产业人才培训基地1-2个,市级培训基地5个,开展各类互联网产业技术、运营、服务、安全保障和管理实操类培训3000人次以上。互联网发展环境更加优越。着力打造有利于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政策与基础环境,形成优越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到2020年,创建3-5个服务功能完善、投资体系健全、产业特色明显的互联网产业
30、园,建成5个孵化功能完善、创业人才集聚、产学研联合紧密的互联网众创园,打造5-8个创新效应显著、规模效益良好的市级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培育5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建成百亿级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1家,互联网人才培养和服务体系显著改善。三、主要任务(一)做大做强互联网产业优先发展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为主的新信息技术产业。推进大数据产业园、智慧物流园、中国水晶电商城、智能装备产业园及电子商务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建设,重点发展港口物流、医疗卫生、金融、教育、旅游、政务等行业应用软件,并积极向信息安全、信息监测、智能安防、动漫创意、网络及移动游戏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拓展,鼓励软件企业积极参与智慧城市、智能工厂、
31、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健康等平台的开发与运营管理。到2020年,力争新信息技术产业产值300亿元。推动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的平台经济发展。建设连云港市大数据中心,积极支持各类企业综合运用互联网、云计算、移动通信、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社会各界提供多样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综合信息解决方案和服务。引进和培育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领域的高端创业人才和领军企业,引进和培育一批为传统企业提供互联网解决方案、数据挖掘分析、平台软件开发与运营管理的综合型互联网企业。在健康医疗、交通物流、装备制造、电子商务、智慧城市等方面建成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互联网应用平台,培育一批社会级应用服务提供商。到2020年,力争形成互
32、联网平台经济规模100亿元。实施互联网企业培育计划。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成长环境、提供优质共性服务,催生、引进和培育互联网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2020年,培育互联网企业5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企业5家。(二)推进“互联网+”工业 加强工业互联网应用。加快引进吸收工业互联网总体架构及其关键技术,鼓励企业开展基于 IPv6协议、5G网络、软件定义网络(SDN)、工业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试点。加快开展面向智能监测、远程诊断、产品追溯等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示范。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运用互联
33、网开展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营销服务等覆盖率达到60%,关键管控软件普及率达到65%,电能在线监测数据平台覆盖率达到50%。大中型企业互联网应用实现全覆盖,企业资源计划(ERP)、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数据管理(PDMPLM)、供应链管理(SCM)等重点管控系统集成覆盖率达45%。加快推进智能制造。加快大型智能工程机械、高效农业机械、智能矿产机械、自动化港口机械、智能数控机床等各类智能装备的研发,促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在重点产业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促进物联网技术、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AM)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促进制造工艺的仿真优化、状态信息实时监
34、测和自适应控制、工艺流程改造和基础数据共享。到2020年,智能制造水平显著提高,创建智能工厂10座,新增工业机器人500台,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速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引导消费电子、家居、轻纺等制造企业建立开放创新交互平台、在线设计中心,充分对接用户需求,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众包研发设计模式。支持机械、船舶、汽车、电子信息等制造企业加快构建产业链协同研发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设计模式。鼓励企业互联网应用从销售环节向生产制造全过程拓展,为产品优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加强工业大数据开发与利用,形成基于网络、数据驱动、线下资源线上配置的新型生产方式,实现从制造向“制造
35、服务”的转型升级。到2020年,培育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00家,制造业服务化骨干企业80家。(三)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利用互联网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在稻麦等粮食作物生产区域构建天地一体的农业物联网测控体系,实施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种等精准化作业。建立全面汇聚农业资源环境、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产品物流和质量管理各环节信息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提升农业农村经济信息及时性和准确性。加快建设覆盖科技服务、人才服务和咨询服务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降低农户对科技、人才和服务的获取成本,提高城乡信息服务均
36、等化水平。到2020年,规模设施农业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6%以上,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60%以上。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产品、农资批发市场对接电商平台,积极发展以销定产模式。完善农村电子商务配送及综合服务网络,着力解决农副产品标准化、物流规范化、冷链仓储建设等关键问题,发展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建设连云港农业云,逐步实现行政村、农民产业合作组织全覆盖,全面对接汇聚国家一级农产品批发市场数据,为我市农产品电商发展提供统一的开放平台,打造农产品电商品牌。到2020年,建成10个电商镇、20个电商村,全市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30亿元。发展互联
37、网+渔业。以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推进智能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形成一批“互联网+渔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技术装备融合,发展创意渔业、智慧渔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强化水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价值整合,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将连云港逐步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的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和物流集散中心。(四)推进“一带一路”互联网平台建设推进智慧化港口建设。依托“一带一路”战略,以“互联网+”引领港口与口岸智慧化建设和管理体系构建, 实现港口“物流自动化、服务便捷化、调度可视化、管理高效化、监控立体化、环境清洁化”。全面提升物联网、GIS、3S技术和下一代通信技术在港口建设中的应用水平,全面整
38、合港口、海关、检验检疫、物流园区、运输仓储等业务和监管数据,建成全面支撑港口智能化生产和物流服务的云计算平台。建设港口大数据平台,实现港口物流大数据全面融合与深度挖掘,为产业链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推进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业务发展,实现“一单到底”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强化港口“一带一路”辐射能力和国际化水平,实现与陆桥沿线省份和苏北五市物流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三互三个一”口岸服务。到202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4亿吨以上,基本实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示范标杆港口目标。推进智慧物流园区建设。以上合组织连云港国际物流园、金港湾保税物流园、亚欧大陆桥跨境电商产业园、连云港保税物
39、流中心等的智能立体仓储、物联网应用、大数据分析和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为重点,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物流园区群。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园区与港口信息无缝对接,提升园区对商贸、制造业和国际物流的承接能力,探索国际国内物流一体化运作模式。通过对园区仓储、运输、甩挂站点设施的标准化、智能化改造,提升园区对货物运输、储存、加工、配送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开展大陆桥甩挂运输系统示范项目建设,促进园区与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海关、检验检疫等的信息互联互通,打通物流信息链。推进园区电子交易平台建设,建成大陆桥物资资源集中采购平台、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中西亚大宗商品出口加工和中转跨境电商平台和连云港铁矿石国际交易
40、中心,显著提升大宗资源产品贸易额。到2020年,打造作业自动化、过程可视化、产品追溯化、设施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的智慧物流示范园区2个,年大宗商品线上交易100亿以上物流园区1个。 培育港口与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发挥港口集团在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系统研发运营能力上的优势,培育专业从事港口物流信息与数据服务的高水平互联网企业。着力打造集港口、口岸、商贸和物流于一体的多式联运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港口在服务链整合、配货配时、保险、金融等领域的高端服务,打造国家级物流信息交换节点,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专注于港口物流信息与数据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培育一批面向物流产业各个领域提供创新服务的互联网企业。到2020年,
41、培育省级港口物流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军企业1家。(五)推进“互联网+”海洋 完善海域动态监测管理体系。推动海洋监测智能设备与技术的广泛应用,建立全方位海洋动态监测体系,不断提升海域动态监管能力。拓展无人机三维立体监管平台应用,对接国家海洋卫星数据,构建由海域使用动态监控与指挥办公、海域使用动态监视监测业务管理、海域动态评价与决策支持组成的海洋立体观测系统。推进县级海域动态监管能力建设,构建“天上探、地面测、视频看、网上管”的一体化监控网络,实现海域监视监测全覆盖。完善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体系。推进精细化海洋监测与预报服务,鼓励利用互联网开发创新多样化的海洋信息服务产品。推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模式的研究与
42、示范,完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评价体系。构建海洋环境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充分整合海洋渔业信息资源,汇集海洋环境、经济、管理等大数据,提升海洋行业科学决策能力与管理水平。探索建立涉海部门监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促进各类监测信息的集成共享和综合应用。完善海洋生产管理体系。推进海洋生产管理精细化。推广海产养殖物联网应用,建立现代渔业管理与生产技术服务云平台,实现水产品网上全程溯源监控。打造安全优质的专业水产品购物网站和综合性水产品展示交易平台,实现水产经济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强化物联网与渔业船舶在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融合,提升渔船救助、船员管理、出入港等安全应急管理效率,打造智慧船联网。建立各类特色产业平台
43、,形成一批海洋新兴产业网上智创平台与整合服务平台,推进产业聚集、资源共享,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平台互联互通。(六)推进“互联网+”服务业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商务企业,提升我市在全省电商产业的占比。吸引大型平台电商在我市建设数据中心、区域呼叫中心和物流配送基地,带动传统商贸企业借助第三方电商平台开展网上销售。鼓励龙头企业、特色商品市场和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建设垂直型电子商务销售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发展O2O经营模式,开展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电子交易。加强亚欧大陆桥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推进大陆桥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和资源集中采购网络平台、出口加工区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中国中
44、西亚综合类大宗商品出口加工和中转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覆盖报关、退税、国际物流、海外仓储、汇兑服务全流程的跨境电商业务体系,提升我市与国外市场需求的对接效率。面向我市9个重点行业构建联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电商平台,推动各类专业市场线上转型。积极发展移动电商业务,支持从事同城配送、社区服务和个性化业务的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到2020年,力争打造3个国内知名行业平台品牌,培育和创建3-5个高水平电子商务产业园,5-8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全市网络零售额达到280亿元。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政府管理和社会服务。加快互联网和政府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提升政府科学决策能力和社会治理水平。建成市、县
45、(区)、乡镇三级政务大厅智能化系统和政务服务中心门户网站,实现政务管理及社会服务系统互联互通。建立完善的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信息库和宏观经济库等基础数据库,实现公安、卫生、环保、民政、信用等部门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综合利用。推进公共信用体系建设,完成“一网三库一平台”(诚信连云港网、社会法人信用数据库、自然人信用数据库、金融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围绕交通、消防、住建、旅游、国土等领域,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完善智慧教育基础环境建设,加强优质特色教育资源推广应用,提高教育智慧化水平。推动政务移动办公和移动执法,促进政府转变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到2020年,市、县(区
46、)、乡镇级机关网站建设全覆盖,移动政务办公覆盖率超过95%。积极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建立全市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建立人口、服务资源、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决策支持等5个数据库,支持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等6个信息化应用服务,推进“互联网+健康医疗”信息惠民利民服务。建立跨区域双向转诊服务应用,促进有序就医。探索建立面向城乡居民的全科医生健康管理服务系统,促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医疗等新兴技术在健康服务中的使用,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康复治疗、健康咨询与评估、疾病筛查、跟踪随访服务,提升智慧化医疗服务水平。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建档管理率达到90
47、%以上,县级以上医院面向基层远程医疗服务比例达到70%以上。积极开展互联网+设计服务。支持企业利用互联网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推进企业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促进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产品众包设计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软件企业挖掘细分市场需求,为制造企业开展个性化设计、软件产品支持和外包服务。促进各类设计研发加速拥抱互联网,打造一批主题鲜明、辐射力强、带动效应显著的互联网创意设计和工业设计品牌,逐步实现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协同发展。重点培育基于互联网众包设计模式的水晶工艺品、旅游创意产品设计企业,提升我市水晶产业设计水平和优质旅游资源挖掘推广能力。到2020年,建设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
48、-3家,培育2-3家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企业。发展互联网旅游。建设完善旅游资源基础信息数据库,推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产业运营管理和旅游市场营销推广平台建设与应用,建成港城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移动通信开发个性化、智慧化、趣味性的“智慧旅游”项目。实现花果山、孔望山、渔湾、连岛、桃花涧、海上云台山、大伊山等主要旅游景点的智能化管理,为管理部门提供实时景点游客承载量查询、游客分流决策和紧急救援信息服务,为旅游者提供全面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的信息服务。到2020年,全市4A以上景区全部建成智慧景区,3A以上景区及3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点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七)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 支持众创空间全面发展。实施“互联网+创业港城”行动,重点支持和打造一批高水平的新型“互联网+”众创空间。鼓励创建各种形式和规模的创新工场、创客空间、车库咖啡、创客实验室和智慧小企业创业基地。充分调动各国家和省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