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4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

上传人:侯** 文档编号:97743320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4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专题4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4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42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全攻略之备战2018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强、弱电解质的相关判断1概念和种类2电离、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相互关系3强、弱电解质与化合物类型的关系强电解质主要是大部分的离子化合物及某些共价化合物,弱电解质主要是某些共价化合物。分类举例强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HClO4、HBr、HI等强碱:NaOH、KOH、Ca(OH)2、Ba(OH)2等大多数盐:钠盐、钾盐、硝酸盐等弱电解质弱酸:CH3COOH、H2CO3、HF、HCN、HClO、H2S等;H3PO4、H2SO3是中强酸,也属于弱电解质弱碱:NH3H2O,多数不溶性的碱如Fe(OH)3、Cu(OH)2等、两性氢氧化物如Al(OH)3等水:是极弱

2、的电解质4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a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第一步电离程度远远大于第二步,如H2CO3电离方程式:H2CO3H+,H+。b多元弱碱电离方程式一步写成,如Fe(OH)3电离方程式:Fe(OH)3Fe3+3OH。酸式盐a强酸的酸式盐完全电离,如NaHSO4电离方程式:NaHSO4=Na+H+。b弱酸的酸式盐中酸式酸根不能完全电离,如NaHCO3电离方程式:NaHCO3=Na+,H+。二、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与影响因素1电离平衡(1)开始时,v电离最大,而v结合等于0。(2)平衡建立过程中,v电离逐渐减小,v结合逐渐增大,但v电离v结合。(3)当v电离=v结合时,达到电离平衡状态。2电离平

3、衡的特征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1)内因弱电解质本身的性质。(2)外因外界条件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离平衡向左移动,电离程度减小。加入能反应的物质: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增大。三、一元强酸(碱)与一元弱酸(碱)的比较1等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 比较项目酸c(H+)pH中和碱的能力与足量Zn反应产生H2的量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一元强酸大小相同相同大一元弱酸小大小2相同pH、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比较项目酸c(H+)c(酸)中和碱的能

4、力与足量Zn反应产生H2的量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一元强酸相同小小少相同一元弱酸大大多说明:一元强碱与一元弱碱的比较规律与以上类似。四、弱电解质分布系数的图像分析分布系数是指弱电解质溶液中,某一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常用表示。分布曲线是以pH为横坐标,分布系数为纵坐标,分布系数与溶液pH之间的关系曲线。1一元弱酸:以醋酸为例,对于总浓度为c的CH3COOH溶液,溶液中与CH3COOH相关的只有c(CH3COOH)和c(CH3COO)两种,则c=c(CH3COOH)+c(CH3COO),从图1中得出:CH3COOH分布系数为0,CH3COO分布系数为1,1随着pH的升高而增大,0随着pH的

5、升高而减小。当pHpKa时,主要形体是CH3COO。0与1曲线相交在0=1=0.5处,此时c(CH3COOH)=c(CH3COO),即pH=pKa,CH3COOH和CH3COO各占一半。这一结论可应用于任何一元弱酸(碱)。同时,只要知道某一元弱酸(碱)在一定pH的分布系数和酸(碱)的分析浓度,就很容易计算它在该pH时的平衡浓度。学#科网2二元酸:以草酸为例(碳酸与之相似),其与pH曲线如图2所示,0为H2C2O4、1为、2为。由图2看出,当溶液的pH=pKa1时0=1,pH=pKa2时1=2。当pHpKa1时,H2C2O4占优势;在pKa1pHpKa2时,为主要存在形体。由计算可知,在pH=2

6、.75时H占94.2%,而H2C2O4和分别为2.6%和3.2%,说明在H占优势的区域内,三种形体可以同时存在。考向一 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典例1 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滴入酚酞,NaNO2溶液显红色用HNO2溶液做导电实验,灯泡很暗等pH、等体积的盐酸和HNO2溶液中和碱时,HNO2中和碱的能力强0.1 molL1 HNO2溶液的pH=2HNO2与CaCO3反应放出CO2气体A B C D【答案】B1已知: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H+AlO2+H2OAl(OH)33OH+Al3+;无水AlCl3晶体的沸点为182.9,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AlCl3Al3+3Cl;PbSO4难

7、溶于水,易溶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SO4+2CH3COONaNa2SO4+(CH3COO)2Pb。下列关于Al(OH)3、AlCl3和(CH3COO)2Pb的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强电解质B均为弱电解质C均为离子化合物D均为共价化合物判断强、弱电解质的方法1电解质是否完全电离在溶液中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据此可以判断HA是强酸还是弱酸,如:若测得0.1 mol/L的HA溶液的pH=1,则HA为强酸;若pH1,则HA为弱酸。2是否存在电离平衡强电解质不存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1)一定pH的HA溶液稀释前后pH的变化:将pH=3

8、的HA溶液稀释100倍后,再测其pH,若pH=5,则为强酸,若pH7,则HA是弱酸。考向二 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典例1 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3H2O+OH,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 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NH4Cl固体硫酸NaOH固体加水稀释加热加入少量MgSO4固体A B C D【答案】C2H2S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SH+HS和HSH+S2。若向H2S溶液中A加水,平衡向右移动,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B通入过量SO2气体,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增大C滴加新制氯水,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D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忽略体积变化),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都减小外界条件对弱

9、电解质电离的影响以CH3COOHCH3COO+H+H0为例:改变条件平衡移动方向c(CH3COOH)n(H+)c(H+)c(CH3COO)电离程度导电能力电离平衡常数加水稀释减小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减弱不变加少量冰醋酸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增强不变通入HCl气体增大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强不变加NaOH固体减小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加CH3COONa固体增大减小减小增大减小增强不变加入镁粉减小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强不变升高温度减小增大增大增大增大增强增大考向三 强酸与弱酸的比较典例1 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序号pH111133溶液氨水氢氧化钠溶液醋酸溶液盐酸A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

10、,两溶液的pH均增大B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H)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DV1 L 与V2 L 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则 V1 V2【答案】D3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Cl)=n(CH3COO)=0.01 mo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种溶液的pH不相同B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3反应时,放出的CO2一样多C它们与NaOH完全中和时,醋酸溶液所消耗的NaOH多D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Cl)=n(CH3COO)考向四 强弱电解质的相关图像分析典例1 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 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V)

11、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B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的酸性弱C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D若1a4,则A、B都是弱酸【答案】A 学科网4在体积为1 L,pH均为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投入 0.65 g Zn,下列示意图中正确的是一元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稀释时的pH变化图像等pH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弱碱等pH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等浓度的一元强碱和一元弱碱等浓度的一元强酸和一元弱酸变化图像a、b意义a代表强酸或强碱;b代表弱酸或弱碱图像特点稀释相同倍数时,强酸、强碱pH变化程度大;无限稀释都只能无限趋近于7,但酸要小于7,碱要大于7

1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大,其导电能力一定越强B强酸和强碱一定是强电解质,不论其水溶液浓度大小,都能完全电离C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强电解质D多元酸、多元碱的导电性一定比一元酸、一元碱的导电性强2下表中物质的分类组合完全正确的是选项ABCD强电解质NaNO3H2SO4BaSO4AgCl弱电解质HFCaCO3HClONH3非电解质SO2CS2H2OC2H5OH3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H4)2SO4溶于水:(NH4)2SO4=2NHSOBH3PO4溶于水:H3PO43HPOCHF溶于水:HFHFDNaHS溶于水:NaHS=NaHS,HSHS24为了证明一水合氨(NH3H2O

13、)是弱电解质,常温下做以下实验没有意义的是A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B用pH试纸测出0.10 molL1 NH4Cl溶液的pHbcCa点的KW值比b点的KW值大Da点水电离的c(H+)大于c点水电离的c(H+)1225 ,两种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Ka1Ka2H2A1.31026.3106H2B4.21075.610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H2A的电离方程式:H2A=2HA2B常温下,在水中Na2B的水解平衡常数为Ka1C等浓度的Na2A和Na2B溶液,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大小关系:前者大于后者D向Na2B溶液中加入少量H2A溶液,可发生反应:B2H2A=A2H2B学&

14、科网13室温下,pH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和B,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稀释前,c(A)=10c(B)B稀释前,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大于 107 mol/LC用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为7D在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14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图所示,请回答:(1)“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2)a、b、c三点溶液的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3)a、b、c三点溶液中CH3COO物质的量最大的是_。(4)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溶液的pH也增大,可采取得措施是(

15、写出两种方法):_、_。(5)现有pH均为3的醋酸、硫酸两瓶溶液:a设两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依次为c1、c2,则其关系式 _(用,= 表示,下同)b取相同体积的两种酸分别加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后,再分别加入等量的锌粉,反应开始时放出氢气的速率依次为v1、v2,则其关系式_15(1)一定温度下,向1 L 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0.1 mol CH3COONa固体,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向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的值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其中存在的主要溶质微粒是NH3H2O。已知:A常温下,醋酸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均

16、为1.74105;b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则CH3COONH4溶液呈_(填“酸”、“碱”或“中”,下同)性,NH4HCO3溶液呈_性,NH4HCO3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_(填化学式)。(3)99 时,Kw1.01012,该温度下测得0.1 molL1 Na2A溶液的pH6。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该温度下,将0.01 molL1 H2A溶液稀释到20倍后,溶液的pH_。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的氢气_。A盐酸多 BH2A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将0.1 molL1H2A溶液与0.2 molL1氨水等体积

17、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12017新课标改变0.1二元弱酸溶液的pH,溶液中的、的物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pH=1.2时,BCpH=2.7时,DpH=4.2时,22016上海能证明乙酸是弱酸的实验事实是ACH3COOH溶液与Zn反应放出H2B0.1 mol/L CH3COONa溶液的pH大于7CCH3COOH溶液与NaCO3反应生成CO2D0.1 mol/L CH3COOH溶液可使紫色石蕊变红3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

18、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42015全国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变式拓展1【答案】DD正确。2【答案】C【解析】加水稀释促进电离,但氢离子浓度减小,A项错误;通入SO2,发生反应:2H2S+SO23S+2H2O,平衡

19、左移,当SO2过量时,溶液显酸性,而且酸性比H2S强,pH减小,B项错误;滴加新制氯水,发生反应Cl2+H2S2HCl+S,平衡向左移动,溶液pH减小,C项正确;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发生反应S2+Cu2+CuS,平衡右移,氢离子浓度增大,D项错误。3【答案】C【解析】由于n(Cl)=n(CH3COO),由电荷守恒知两溶液的n(H+)相同,溶液的pH相同,A错误;由于醋酸是弱酸,故c(HCl)c(CH3COOH),与足量CaCO3反应时,CH3COOH能够产生更多的CO2,与NaOH中和时,CH3COOH消耗的NaOH更多,B错误,C正确;由于CH3COOH是弱电解质,所以稀释相同倍数后,n(C

20、l)0.1 mol,n(Zn)=0.01 mol,金属Zn不足,所以最终生成H2的物质的量应相同,C错误;因为醋酸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H+CH3COO,随着反应的进行醋酸继续电离,醋酸中c(H+)降低比较慢,反应速率快,A、D错误,B正确。考点冲关1【答案】C错误。2【答案】A【解析】CaCO3虽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B错误;H2O是弱电解质,C错误;NH3是非电解质,D错误。学&科网3【答案】B【解析】H3PO4溶于水要分步电离:H3PO4H2POH、H2POHHPO、HPOHPO。4【答案】D【解析】若NH3H2O是强电解质,则0.010 molL1氨水中c(O

21、H)应为0.010 molL1,pH12。用pH试纸测出0.010 molL1氨水的pH为10,说明NH3H2O没有完全电离,应为弱电解质,A项正确;用pH试纸测出0.10 molL1 NH4Cl溶液的pHac,错误。C项,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错误。12【答案】DH2A=A2H2B,D正确。13【答案】D【解析】由图知,B为弱碱,稀释前,设c(AOH)=0.1 mol/L,则c(BOH)0.01 mol/L,则c(AOH)10c(BOH),A错误;稀释前A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B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碱抑制水的电离,则A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的浓度小于107 mol/L,B错误;用

22、醋酸中和A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醋酸是弱酸,生成的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C错误;M点A、B溶液pH相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所以M点A、B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D正确。14【答案】(1)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2)ba c2 v1 v2【解析】(1)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有关,离子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冰醋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冰醋酸不导电,故答案为:因为冰醋酸未电离,无自由移动的离子;(2)导电能力越强,离子浓度越大,氢离子浓度越大,则a、b、c三点溶液的氢离子浓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为cab,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bac,故答案为:bac(A2)c(H)c(OH)【

23、解析】(1)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加入CH3COONa固体,c(CH3COO)增大,平衡左移;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故的值不变。(2)弱酸弱碱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要根据对应的弱酸和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的大小,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对应离子水解的程度越小。醋酸和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相同,则醋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水解程度相同,所以醋酸铵溶液呈中性,根据反应方程式知醋酸的酸性大于碳酸,醋酸铵呈中性,则碳酸氢铵呈碱性;碳酸氢铵溶液呈碱性,则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碳酸氢根离子水解程度大于铵根离子,所以铵根离子浓度最大。(3)

24、99 时,Kw1.01012,该温度下测得0.1 molL1Na2A溶液的pH6,说明溶液呈中性,即A2不水解,故H2A为强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H2A=2HA2。0.01 molL1 H2A溶液的c(H+)=0.02 mol/L,稀释20倍后c(H+)=0.001 mol/L,则pH=3。因为含H+总数相同,所以产生氢气一样多。0.1 molL1 H2A溶液的c(H+)=0.2 mol/L,与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的产生物 (NH4)2A 溶液呈酸性,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NH)c(A2)c(H)c(OH)。直通高考1【答案】D时,释放出2个H+,同时水也会电离出H+,因此c(H+

25、)c(HA)=c(A2),错误。【名师点睛】该题综合性强,该题解答时注意利用守恒的思想解决问题。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问题,是高考热点中的热点。多年以来全国高考化学试卷几乎年年涉及。这种题型考查的知识点多,灵活性、综合性较强,有较好的区分度,它能有效地测试出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水的电离、pH、离子反应、盐类水解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围绕盐类水解的类型和规律的应用试题在高考中常有涉及。解决这类题目必须掌握的知识基础有:掌握强弱电解质判断及其电离,盐类的水解,化学平衡理论(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电离与水解的竞争反应,以及化学反应类型,化学计算,甚至还要用到

26、“守恒”来求解。学科&网2【答案】B【解析】A只能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B该盐水溶液显碱性,由于NaOH是强碱,故可以证明乙酸是弱酸,正确;C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但是不能证明其是弱酸,错误;D可以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但是不能证明其酸性强弱,错误。3【答案】C【解析】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Ba(OH)2+H2SO4BaSO4+2H2O,Ba(OH)2+NaHSO4NaOH+BaSO4 +H2O、NaOH+NaHSO4Na2SO4+H2O。A、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当氢氧化钡恰好和硫酸完全反应时,溶液的导电能力最小,故代表滴加硫酸时的变化曲线,A正确;B、b点是加入硫酸氢钠进行反应,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B正确;C、c点曲线为硫酸,曲线为氢氧化钠和硫酸钠,因为硫酸根离子浓度相同,中的钠离子浓度大于中氢离子浓度,所以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不相同,C错误;D、a点为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d为硫酸钠溶液,溶液都显中性,D正确。答案选C。4【答案】D而当无限稀释时,只能接近中性,酸不能变成碱,碱不能变成酸。23汇聚名校名师,奉献精品资源,打造不一样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