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原理会计工作组织授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原理会计工作组织授课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原理会计工作组织授课教案 第七章 会计工作组织 本章是在全面、系统地学习会计理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基本程序和会计实务的基础上,阐述如何组织会计工作的问题。 本章学习内容: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概述 其次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第三节 内部会计管理 第四节 会计法规 第五节 会计档案管理 第六节 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机构组织和岗位设臵 本章学习目的: 了解正确组织会计工作的意义和组织会计工作的内容; 熟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的设臵、会计人员的职权、会计人员的条件、会计法规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 明确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机构组织和岗位设臵。 本章学习重点与难点:会计法规和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会计电算
2、化的机构组织和岗位设臵。 本章教学课时支配:8 学时 授课提纲: 第一节 会计工作组织 概述 一、会计工作组织定义及意义 所谓会计工作组织,就是依据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制定本单位会计制度与执行,设臵本单位会计机构,配备本单位会计人员,以保证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的活动。 正确地组织会计工作对于会计单位经营活动的良好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会计单位发生的全部经济业务都要通过会计这个经济信息系统加以反映和限制,良好的会计工作组织,可以让会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刚好而精确地通过会计这个经济信息系统反映给决策者。就会计工作本身来讲,它也是特别严密细致的,若会计信息系统在任何一
3、个环节出现错误、遗漏,都会使全部核算结果发生差错,从而可能导致错误的经济决策。 二、会计工作组织内容 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会计机构的设臵;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制度的制定与执行。 值得留意的是,本章的内容主要围绕会计单位的会计工作组织绽开。放在更为宏观的层面,我们还会看到政府对会计单位会计工作的行政组织与管理。比如国家财政部设有会计管理司,管理全国的会计工作,主要负责拟定全国性的会计法令、规章、制度、规划和组织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会计职称考试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设有会计管理处,管理本地区的会计工作。 三、会计工作组织实施时留意问题 各单位组织会计工作时应留意以下问题: 必需根据国家对会
4、计工作的统一要求来组织会计工作。会计工作的组织受各种法规、制度的制约,比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总会计师条例、会计专业职务试行条例、会计档案管理方法、会计电算化管理方法等。 依据各会计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特点来组织会计工作。各会计单位应依据自身的特点,确定本单位的会计制度,对会计机构的设臵和会计人员的配备作出切合实际的支配。 在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前提下,讲求工作效率,节约工作时间和费用。 其次节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一、会计机构 会计机构是组织领导和干脆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 建立和健全会计机构,是加强会计工作,保证会计工作顺当进行的前提。为此,各单位必需单独设臵会计机构。 由
5、于会计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之间关系非常亲密,所以往往把两者合并在一起,设臵一个财务会计机构,统一办理财务管理工作和会计核算工作。 尽管任何单位都须要设立会计机构,但在详细设计时,除了遵守相关法规的要求外,还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量体裁衣,如单位规模小、会计业务简洁,可不单独设臵会计机构,但应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或依据代理记账管理暂行方法托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持有代理记账许可证书的其他代理记账机构进行代理记账,以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而规模大的会计单位必需单独设臵会计机构,会计机构内必需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比如设臵财务组、存货组、工资组、成本费用组等,分别进行不同经济业务
6、的核算。 二、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的设臵 设臵会计机构后,就应当配备会计人员及机构负责人。不具备单独设臵会计机构条件的,则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应具备一些必要的条件,比如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具有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主管一个会计单位或者会计单位内会计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的时间不少于二年;熟识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驾驭本行业业务管理的有关学问;有较强的组织实力;身体状况能够适应本职工作的要求等。 国有大中型会计单位在人员配备上执行总会计师制度。国务院 11010 年发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其次条规定:全民全部制大中型企
7、业单位设臵总会计师;事业单位和业务主管部门依据须要,经批准可以设臵总会计师。其职责是严格维护财经纪律、精打细算、开拓财源。总会计师是会计单位行政领导成员,组织领导本单位的财务、成本,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参加本会计单位重要经济问题的分析和决策。 由于各单位规模大小和业务量多少不同,会计人员的配备也不尽相同,一般以岗位来配备会计人员。就大、中型工业企业来说,主要设臵会计主管、出纳、资金、材料、固定资产、工资、往来结算、成本、利润核算岗位和总帐报表、稽核、综合分析等岗位。这些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也可以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 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既要各负其责,又要同其他岗位的会
8、计人员亲密协作、相互协调,以保证会计工作顺当进行。 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为了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国务院于 11018 年 9 月颁布了会计人员职权条例,随后,又于 11015 年 1 月以法律形式会计法对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1、会计人员的职责 会计人员主要担当五个方面的职责。 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人员必需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切实做好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必需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原始依据,做好记帐、算帐、报帐工作,做到手续齐全、内容真实、数字精确、帐目清晰、日清月结,并按规定刚好地向单位内外有关各方供应会计信息。 实行会计监督 会计人员应对会计实务中不真实、不合法的事务有反
9、映和处理的责任。会计人员必需以国家财经法纪为准绳,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实行会计监督,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当拒绝受理;对于违反国家财经法纪的收支,应当制止或拒绝办理;对于贪污舞弊、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犯罪行为和严峻损失奢侈行为,应当制止、揭露和斗争,并向单位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或审计机关报告。 会计人员还必需监督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和安排的贯彻执行状况。 拟订本单位办理睬计事务的详细方法 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制度是各单位处理睬计事务的基本依据。会计单位应依据国家统一的会计法规和制度结合本单位的详细状况,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适用的会计规章制度,拟定办理睬计事务的详细方法。例如
10、,制定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费用开支和报销制度等。 参加拟订经济安排和业务安排,编制并考核、分析财务预算或财务安排的执行状况 经济安排和业务安排是会计单位从事经济活动和业务活动的重要依据,也是会计人员编制各种财务预算或财务安排的重要依据。会计人员参加拟订经济安排、业务安排,不仅可以起到参谋作用,而且还有利于编制各种财务预算或财务安排。 会计人员不仅要依据经济安排和业务安排编制切实可行的财务预算或财务安排,而且还应当考核、分析财务预算或财务安排的执行状况,提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和措施。 办理其它会计事务,如会计档案的保管等。 会计法还从法律上爱护并激励会计人员
11、为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坚持原则,履行自己的职责。其 29 条规定:单位领导和其他人员对依照本法履行职责的会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赐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会计人员的权限 与职责相对应,会计人员在执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也被给予了三个方面的权限。 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仔细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攻策,遵守国家财经纪律和财务会计法规。如有违反,会计人员有权拒绝付款、报销或执行,并向本单位领导、上级主管部门或税务部门报告。否则会计人员也应当担当责任。 有权参加本单位制定定额、编制安排、签定经济合同,参与有关生产经营管理睬议;有权要求本单位有关部门、人员供应同财务会计工作
12、有关的状况和资料。 有权监督、检查本单位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和财产保管、收发计量、检验等状况。 会计人员的条件及专业技术职称 会计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或素养,是经济管理工作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会计人员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外,还必需符合下列条件: 1、熟识法规 会计人员应当熟识国家财经法规和统一的财务会计制度,以身作则,坚持原则,维护各方利益。 2、熟识业务 会计人员应当熟识会计专业的理论和技术方法,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会计监督以及会计制度设计方面的学问和技能。 3、酷爱工作 会计人员应当酷爱本职工作,仔细履行应尽的职责。 4、秉公办事 会计人员处理睬计事务时,应当讲求职业
13、道德,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廉洁奉公。 为了调动会计人员的主动性,激励他们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对于具备相应条件的会计人员,依据学识水平、业务实力和工作业绩,并通过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统一考试合格,授予会计员、助理睬计师、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的技术职称。 三、 会计工作交接 会计人员一旦发生更换,就必需办理交接手续,财政部于 11016 年 6 月发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对其交接手续进行了比较明确的规定。 1、对离任会计人员的规定 对于离任会计人员,须遵照如下步骤办理移交手续: 已经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应填制完毕。 尚未登记的帐目应登记完毕,并在最终一笔余额
14、后加盖经办人员印章。 整理应移交的各项材料,对未了事项写出书面材料。 编制移交清册。 2、对接替会计人员的规定 对接替工作的人员,相应的接替手续为: 现金、有价证券必需与会计帐簿记录保持一样,不一样时,移交人员必需限期查清。 会计凭证、帐簿、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需完整无缺,否则,必需查清缘由并在移交清册中注明,由移交人员负责。 银行存款帐户余额与银行对帐单核对,如不一样,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各种财产物资和债权债务的明细帐与总帐余额必需相符;必要时要进行抽查。 移交人员经管的票据、印章和其他实物等,必需交接清晰。 3、对交接工作进行监督的人员规定 对于一般会计人员的交接由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
15、、会计主管人员负责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交接,由单位领导人负责监交,必要时可由上级主管部门派人会同监交。 四、 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 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方式。一是集中核算,二是非集中核算。 1、集中核算 也就是把整个会计单位的主要会计工作集中在会计单位的一级会计部门进行,各级基层单位只定期将原始凭证和汇总凭证送交单位会计部门,由会计部门进行系统、全面的核算,包括登记各种帐薄、成本计算、直至编制会计报表。 实行集中核算形式,可以削减核算层次,精简会计人员。但在单位规模大、业务量多的状况下就不利于各部门刚好利用核算资料进行日常考核和分析,不利于限制经济活动进程
16、。因此,这种形式仅适用于规模小、业务量少的企业会计单位和行政事业会计单位。 2、非集中核算 非集中核算,又称分散核算,就是会计单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要逐级分解,落实到分厂、车间 乃至工段,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考核;单位会计部门也要建立厂部、车间各级会计机构,进行分级核算,厂部在分厂、车间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核算。例如,工业企业会计部门把车间成本核算工作分散在各车间进行。各车间设臵和登记生产费用明细帐,月终时要计算各自的产品成本,并向会计部门编报车间成本报表。 非集中核算适用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会计单位或设有总厂、分厂的企业会计单位。 须要留意的是:集中核算和非集中核算是相对的。就同一个企业来
17、说,对于各生产车间,一般实行非集中核算;对于其他部门,一般实行集中核算。但无论 实行哪一种组织形式,各部门对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的结算业务,都应当通过会计部门集中办理。 第三节 内部会计管理 建立健全会计单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会计管理,是贯彻执行会计法规、制度,保证单位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措施,是会计工作组织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内部会计管理原则 建立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会计管理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合规性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当执行国家的法规和统一的会计制度。 2、符合实际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当体现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管理的特点和要求。 3、规范化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
18、当全面、科学和合理规范本单位的各项会计工作,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实行定期检查。 4、不相容职务相分别原则。内部会计管理应坚持不相容职务分别的原则,如负责保管资产的人员不得兼任会计记录工作,以便防止对资产的贪污盗窃行为。 二、内部会计管理主要内容 内部会计管理是一项困难而系统的工作,涉及面广、内容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的要求,会计单位应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实行如下主要内部会计管理: 1、岗位责任管理,包括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设臵、各工作岗位的职责和标准设定以及岗位轮换等。 2、账务处理程序管理。详细包括会计科目及其明细科目的设臵和运用;会计凭证的格式、审核和传递;会计核算方法的确定等。 3
19、、内部牵制。内部牵制涉及组织分工;出纳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条件等。 4、稽核。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详细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等。 5、原始记录管理。详细包括原始记录的填制;原始记录的格式;原始记录的审核;原始记录填制人的责任;原始记录签署、传递和汇合。 6、定额管理。包括确定定额管理的范围,制定和修订定额;定额的执行;定额考核和奖惩。 7、计量验收管理。详细包括计量检测手段和方法;计量验收管理的标准;计量验收人员的责任和奖惩。 8、财产清查管理。财产清查管理涉及财产清查的范围和组织;财产清查的期限和方法;对财产清查中发觉问题的处理;对财产管理人员的奖惩。 9、财务收支审批管理。详细包括财务
20、收支审批人员和审批权限;财务收支审批程序;财务收支审批人员的责任。 10、成本核算管理。包括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方法、程序和开展成本分析等。 应当强调,各会计单位建立那些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实行那些内部会计管理,主要取决于会计单位内部的经营管理须要,不同类型、规模和业务的会计单位,其内部会计管理要求是不完全一样的。 第四节 会计法规 一、会计法规概述 会计法规是有关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条例、准则和制度的总称。它是以肯定的会计理论为基础,依据国家财经方针和政策制定的会计工作应当遵循的各项原则和方法方面的法规。会计法规具有强制性、约束性、指导性和规范性。 制定和完善会计法规体系,对于依法从事会计工
21、作,规范会计行为,充分发挥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的总目标,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法,即会计法;其次层次是会计准则;第三层次是会计制度。 二、会计法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的根本大法。它是最高层次的会计法规,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法律依据。它体现着国家对全部会计行为的基本的、强制性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颁布于 11015 年,同年 5 月 1 日施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的深化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旺盛,分别于 11013 年 12 月和 11019 年 10 月对会
22、计法进行了修订。 制定会计法的目的,是为了以法管理睬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会计法共分七章五十二条,主要内容包括:总论;会计核算;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规定;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法律责任和附则。其中: 总论部分,对制定会计法的目的、适用范围、各单位领导和会计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做了法律规定; 会计核算和公司、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规定部分,对会计核算的内容、标准和程序做了法律规定; 会计监督部分,对会计监督的内容以及外部监督做了法律规定; 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部分,对会计机构设臵和会计人员的配臵原则、会计人员的职权范围、任免
23、做了法律规定; 法律责任部分,对单位行政领导、其他有关人员和会计人员违反会计法应赐予的处分或惩处做了法律规定。 三、会计准则 会计准则是依据会计法制定,它是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绳,又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 会计准则对会计各项会计业务处理程序和方法作出了统一的规定。由于会计准则主要是针对会计核算而制定,所以会计准则又称会计核算准则。我国于 11012年 11 月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颁布了我国第一个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2022 年 2 月对已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全面修订和完善。 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规范了全部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保证了会计信息质量。同时,使我国会计与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接
24、轨,实现了我国会计的国际化。 我国的会计准则分为基本准则和详细准则两个层次。 基本准则对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会计核算的主要方面作出了规定,即对有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基本原则和一般要求作出的规定。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会计的基本前提; 会计的一般原则; 会计要素准则; 会计报表准则。 详细准则是依据基本准则的要求,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及其程序所作的详细规定。它是运用性准则,具有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特点。我国详细准则共 38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基本业务准则; 会计报表详细准则; 特别行业、特别业务准则。 有关基本准则内容已在其次章中详述,详细准则将在相关会计专业课程中介绍,在此不
25、作阐述。 四、会计制度 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当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它依据会计准则制定。 会计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制度是指有关会计方面的全部会计制度,包括会计工作制度、会计人员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制度等。狭义的会计制度是指会计核算制度。由于会计核算制度是会计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习惯上把会计制度理解为会计核算制度。 例如: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制度就是会计核算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会计科目表和会计科目运用说明;会计报表的种类和格式及其编制说明。此外,还包括附录部分,是主要会计事项的分录举例。 我国的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分别适用于全部的企业单位
26、和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部统一制定。 企业会计制度在 2001 年以前执行行业会计制度。财政部从 11012 年 12 月起依据企业会计准则按工业、商业、运输业、建筑施工业、金融业等行业和股份制公司接连颁布了十四个分行业和公司制的全国性的会计制度,各企业依据行业性质采纳相应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2000 年 12 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除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以及金融保险企业以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企业,执行本制度。后又接连颁布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二个会计制度。三个会计制度形成我国目前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体系。 预算会计制度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事
27、业单位会计制度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适用于中心、省、市、县、乡五级总预算会计核算;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科学探讨机构、大专院校等各级各类国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行政单位会计制度适用于国家政府机关的会计核算。三个预算会计制度于 19101 年 1 月起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实施。 五、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之间的关系 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都是为了规范会计行为,充分发挥会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作用而制定,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会计法规体系。 会计法是最高层次的会计法规,是约束一切会计行为的根本大法,统驭会计准则,为制定会计准则等其他层次会计法规供应法律依
28、据;会计准则是其次层次的会计法规,它是依据会计法制定的,也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起作承上启下 的作用;会计制度是操作性会计法规,它是依据会计准则制定的,是组织和处理睬计业务的详细规定。 第五节 会计档案管理 在安稳事务发生前后,为安稳公司供应审计服务的主审计师邓肯销毁了大量与安稳有关的业务文件。案情暴露后,邓肯辩解是安达信的律师示意他这样做的,他本人只是在履行别人的建议而已,而安达信则称:这是个别人所为。尽管双方相互推委责任,在 2002 年 6 月 15 日,经过美国联邦大陪审团 10 天的激烈辩论后,安达信仍旧被认定在销毁安稳公司文件一案中的阻碍司法罪成立。上述案例正显示了会计档案管理的重
29、要性。 安稳事务概况 安稳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巨头公司之一,在 2001 年财宝世界 500 强排名第 7 位。其 2000 年的销售额高达 1010 亿美元,每股股价曾高达 80 美元。而自 2001 年 10 月中旬,该公司宣布巨额季度亏损和可疑的资产负债表后,其股份一路下滑,跌至每股股份不足 1 美元。安稳股份的大幅下跌最主要的缘由是债权人和投资者失去信念,因为他们怀疑安稳所出示并经审计的财务资料是虚假的。从公开的资料看,安稳在会计处理上存在以下重大错误: 未将巨额债务入帐。安稳未将两个应纳入合并范围的特别目的实体的资产负债纳入合并会计报表,但却将其收益利润包括在安稳
30、的业绩之内。其中一个 SPE 应于 19101 年纳入合并报表,另一个 SPE 应于 11019 年纳入合并报表,该事项事发后安稳自愿重新作出会计处理并追溯到 19101 年重新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其对安稳利润累计影响约为 5 亿美元。 SPE 是一种金融工具。企业可以通过 SPE,在不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负债的状况下融入资金。华尔街通过该方式为企业筹集了巨额资金。对于 SPE,美国会计法规规定,只要非关联方持有权益价值不低于 SPE 资产公允价值的 3%,企业就可以不将其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报表。但是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只要企业对 SPE 有实质的限制权和担当其相关风险,就应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31、。从事发后安稳自愿重新对 SPE 做的会计处理上看,当时的做法明显是错误的。 将将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安稳从事的业务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通过与能源有关的合同及其他衍生工具获得收益,而这些收益取决于对将来许多不确定市场因素的预期。依据美国现有会计规定,可以依据目前市场状况和对将来的市场预期将这些预料在将来期间实现的收益作为本期收益入帐。安稳未对将来不确定的市场因素及假设予以充分披露。 公司在合同上利用某种支配,在帐上多记应收项目和股东权益 12 亿美元。该做法违反美国会计准则,导致虚增股东权益。事发后安稳按正确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调帐。 会计报表披露不便于投资者理解,
32、不够充分,有有意误导之嫌。 安稳的审计师是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针对上述安稳在会计处理上的重大错误,安达信提出如下申辩:1.关于 SPE 是否纳入合并范围。安达信称由于安稳未告知其与某一 SPE 的非关联股东签定的一份协议,导致安达信对于上文中提到的 3%要求测算有误,从而同意未将该 SPE 的资产和负债纳入合并范围,导致少记负债约 4 亿美元。但安稳发表声明称其并没有向安达信隐瞒上述协议。对于另一家 SPE,安达信的主席承认由于安达信的推断失误,导致少记负债约 1 亿美元。2.关于 19101 年度安达信所提出的利润调整并没有入帐。该调整占安稳当年净利润的 50%,安达信称此数并
33、不重要,因为要看安稳历年的利润状况。但事发后安稳已做追溯调整。3.关于将将来期间不确定的收益计入本期收益,未充分披露其不确定性。安达信承认,虽然能源合同的性质较为特别,金融衍生工具的业务比较困难,但这并不等于不须要照实做出正确完整的披露。会计师有责任不同意不全面完整的披露,更不能同意有误导可能性的披露。4.关于多记股东权益约 12 亿美元。安达信称由于 12 亿美元中只有 1.7 亿美元是记入经审计后的股东权益,但是金额并不重要,不必调整。其余金额都是 2001年发生的且未经审计,安达信在批阅安稳第 3 季度的季报时已对此予以关注。5.关于会计报表披露。安达信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 SPE 及金融
34、衍生工具均有提及,但由于安稳的金融业务数以一百零一计,其中一些特别困难,难以一一披露。 一、会计档案的含义 会计档案是按规定保存和备查的会计资料。包括会计凭证、会计帐簿和会计报表,以及财务成本安排、重要的经济合同等。会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它对于追查和明确历史上的经济责任、积累会计信息都有重要意义。 为了统一全国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和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财政部和国家档案管理局于 11014 年 6 月联合发布了会计档案管理方法,统一规定了会计档案的立卷、归档、保管、调阅和销毁方法。各单位应当依据国家的统一规定,制定并执行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管理方法。 二、会计档案的管理规
35、定 1、保管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会计部门根据归档要求整理立卷或装订成册。当年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一般由本单位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应由会计部门编造清册全部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不得自行封包保存。 2、调阅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应为本单位主动供应利用,向外单位供应利用时,档案原件原则上不得借出,如有特别须要,须经审批,但不得拆散卷册,并应限期归还。 3、保管期限 各种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依据档案类型的差异而分为永久保管与定期保管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分为 3 年、5 年、10 年、15 年和 25 年五种。各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详细由会计档案管
36、理方法规定。企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会计制度规定如图表 7-1 所示。 4、销毁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须要销毁时,由本单位档案部门提出看法,会同会计部门共同鉴定;编造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经本单位领导或上级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方可销毁。 各单位按规定销毁会计档案时,应由档案管理部门和会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监销人在销毁档案以前,应仔细进行清点核对,销毁后,在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 三、会计电算化单位会计档案管理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必需建立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 第一、电算化会计档案,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以及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
37、形式的会计数据等等; 其次、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磁、防火、防潮和防尘工作,重要会计档案要打算双份,存放在不同的地点; 第三、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要严格根据财政部有关规定的要求对会计档案进行管理,由专人负责; 第四、采纳磁性介质保存的会计档案,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 第五、电算化会计软件的全套资料以及会计软件程序视同会计档案,其保管期限截止该软件停止运用或有重大更改之后的五年。 图表 7 7- - 1 企业单位和建设单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档案名称 保管期限 备注 一、会计凭证 各种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和汇总凭证 15 年
38、银行余额调整表 3 年 二、会计帐薄 日记帐 15 年 明细帐 15 年 总帐 15 年 包括日记总帐 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存 5 年 协助帐薄 15 年 涉及外事和对私改造的会计帐薄 永久 三、会计报表 主要财务指标快报 3 年 包括文字分析 月、季度会计报表 5 年 包括文字分析 年度会计报表 永久 包括文字分析 四、其他 会计移交清册 15 年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25 年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25 年 第六节 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机构组织和岗位设臵 一、单位会计电算化的机构组织 实现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应依据工作的特点和实际要求,合理设臵会计部门的组织机构。目前,会计电算化的组织机构
39、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会计部门独立设臵电算化小组形式和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形式。 会计部门独立设臵电算化小组形式 这种组织机构是目前我国单位会计电算化采纳的普遍形式。其机构组织如图表 7-1 所示。 图表 7 7- -1 1 在这种组织形式下,各小组接受会计部门负责人的领导。会计部门单独配备计算机硬件设备和机房设施,完全由会计部门负责安排组织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软件选购、系统的运用和维护工作。这种单位一般以会计电算化为主,其他业务核算基本为手工处理。 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形式 这种组织机构是在办公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大型企业单位中会计电算化采纳的形式。其机构组织如图表 7-2 所示。 图表 7 7- -
40、2 2 . 这种组织形式下,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设备配臵、软件选用由单位统一管理,系统运用过程中的软件、硬件维护由网管中心负责,各部门设臵计算机网络终端。会计部门主要负责会计数据收集、整理、输入及系统运行,在单位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规划进行分步开展工作。会计部门内部组织机构的设臵取决于电算化的程度,一般可以比照独立设臵电算化小组组织方式进行设臵。 二、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岗位设臵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人员设臵与手工会计核算有很大的不同,人员设臵应按以下方面设臵。 1、信息主管。负责技术规划、网络通讯、会计软件、操作与维护等工作。 2、维护人员。负责日常计算机会计系统的软件、硬件维护
41、,包括整理硬盘、清除病毒、更换配件、备份数据、档案管理等。 3、操作人员。会计电算化后每一位会计人员都是操作人员,主要工作是将凭证输入计算机,经审核人员在计算机内审核后记帐,输出帐簿、报表等会计资料。操作人员岗位依据单位实际设臵,最基本的岗位应设臵有: 会计岗位:负责凭证的录入,输出和凭证的记帐、月未结帐、年终转帐工作。 审核岗位:负责对录入凭证的审核、复核工作。 出纳岗位。负责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及日记帐登记。 4、档案管理人员。负责对系统的文档资料、各种数据磁盘、系统磁盘和各类凭证帐表的存档保管工作。 5、财务管理人员。负责进行会计信息的分析、整理、参加决策和管理工作。 学习指导 本章要点
42、 一、 会计工作组织 概述 所谓会计工作组织,就是依据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制定本单位会计制度,设臵会计机构,配备会计人员,以保证有效地进行会计工作。 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会计机构的设臵;会计人员的配备;会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 二、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 1、会计机构设臵 会计机构是组织领导和干脆从事会计工作的职能部门。各单位必需单独设臵会计机构。 单位规模小、会计业务简洁,可不单独设臵会计机构,但应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而大规模的会计单位则必需设臵会计机构并建立明确的职责分工。 2、会计人员 设臵会计机构后,就应当配备会计人员及机构负责人。不具备单独设臵会计
43、机构条件的,则应当在有关机构中配备专职会计人员,还应当在专职会计人员中指定会计主管人员。 三、 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 在实践中,主要存在两种主要的会计工作组织方式。一是集中核算,二是非集中核算。 四、会计法规 我国会计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法,即会计法;其次层次是会计准则;第三层次是会计制度。 会计法是规范会计行为的根本大法。它是最高层次的会计法规,是制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法律依据。它体现着国家对全部会计行为的基本的、强制性的要求。 会计准则是依据会计法制定,它是从事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绳,又是制定会计制度的依据。 会计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当遵循的规则、方法和程序的总称。它依据
44、会计准则制定。 会计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相互关系。 五、 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在各环节的管理规定 复习思索题 1、会计工作组织包括哪些方面。 2、会计工作的组织方式有哪几种,详细如何组织核算。 3、试述会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4、会计法规体系由哪三个层次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组织单位会计电算化的工作形式有哪二种,如何设臵会计电算化岗位。 第28页 共28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第 28 页 共 2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