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97732149 上传时间:2024-06-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2.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某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某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试行版)编制:审核:审批:编制单位:20xx年xx月求多元化的建筑表现手法,塑造多样化表现某地方特色的建筑形象。城市新区1体现新时期新某山水城市风貌。民用建筑在借鉴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创造新的图式语言 及建筑表现技巧,塑造能延续传统文咏又富于时代精神的建筑形象,体现某地方特色的不断 发展创新。2形象塑造应注意与山水背景的谐调及城市轮廓线的变化,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 建筑混合组成的建筑群应注意形象风格及尺度感的统一性。顶部处理提倡探索创造多种含坡 顶元素或有坡顶意味的造型,丰富城市新区的建筑表现,3城市新区工业建筑的形象处理应注重与山水环境谐调。在此前提下按不同生产类别表

2、现其个性。4工业建筑生产线周边附属小体量,宜按民用建筑形象风格处理。无附属小体量的生产 厂房,宜利用其具有可变性的外维护墙及屋顶、细部、外观色彩等处理,打破笨重、单调、 压抑感、构建能与某山水环境尺度和谐的形象与风格。城市风景区1城市风景区建筑的形象风格,作为景观的构成要素,必须与原有自然景观高度融合, 当好自然景观的配角。2建筑形式的选用应与场所或景区的主题吻合,应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表意性。不同风 格的建筑之间应有一定距离并作绿化分隔,避免不同形式或风格的建筑杂陈一处而不相协 调。3.5建筑技术条件综合351普遍要求正确运用建筑结构、设备、材料等技术手段。共同塑造形象。强化设计过程 的专业协

3、调、配合.使建筑的形象表达与技术逻辑性一致。352充分发挥新技术的建筑表现力大力推广运用各种新技术、采用新结构、新设备、新材 料的同时,注重分析研究所带来的建筑表现可有性。充分运用,适当引导,增强建筑表现力。353工业建筑注重分析、区分生产工艺流程的固定不变部分与可调整变化部分;注重分析 厂房各个外维护面的可变程度;注重拟选用标准化构配件的建筑表现力,为控制体量、把握 尺度、塑造形象、体现风格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采用大跨度新结构屋顶应注意选取能融入 环境、比较轻盈美观的造型。运用地方材料1充分利用现有石、砂、瓦、竹、木等地方材料,增强建筑地方特色的表现。2通过设计上运用地方材料,推动其生产工艺

4、改进、性能提高、花色品种增加、产业规 模化生产,成为设计上可长期选用的来源。4市政公用基础设施4.1 基本原则4.1.1 强调发挥市政公用基础设施以人为本的功能,凸显功能的完善性。4.1.2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考虑设计达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1.3 考虑社会发展的不可预见性,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和设计规模,加大设计富余量,避免 反复开挖修复的浪费。4.1.4 予设计个性,精心创作,营造愉悦的环境氛围(在市区应慎重兴建高架路、高架桥)。4.2 城市道路4.2.1 道路路面1材料:路面设计首先要根据交通功能的需求,对路面材料、结构、形式等加以选择, 以提供有一定强度、耐磨、防滑的路

5、面,同时也要重视视觉的感受。目前可采用水泥混凝土 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或石材铺砌的路面。平整的沥青路面令人感到顺畅,石板路看上去 古老而亲切,与合适的建筑环境相配合会产生很好的某传统街道景观效果。2色彩:路面色彩的运用要注意色调、浓淡、质感等因素,还应注意和某当地的气候、 街道的性质、周围环境的配合。作为行车的路面主要为灰色或黑色,为有所区分也可采用彩 色水泥混凝土路面或沥青混凝土路面,步行街道的路面可更加丰富多彩。4.2.2 路缘石1材料:目前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石材加工的路缘石。2色彩: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缘石色彩比较丰富,商业步行街可采用鲜艳有变化的路缘 石,石材加工的路缘石基本上是

6、青灰色。4.2.3 人行道1在人行道设计中遵循“平整、抗滑、耐磨、美观”的原则,在有条件的工程大力提倡透 水型的人行道铺装、尽可能地涵养地下水环境。设计必须符合乘轮椅者、拄盲杖者的使用要 求,无障碍设施设计要规范、齐全。2材料:人行道铺装的基本要求是希望能够提供舒适、美观的路面。在阴雨潮湿的天气 能防滑,便于排水,在恶劣气候条件下亦安全,同时造价低廉。质感也要注意场地的大小, 大面积的可粗糙些,小面积的不可太粗糙。某炎热多雨,应选用吸水性强、表面粗糙的铺装 材料。目前可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街破、透水性街砖或石材铺砌的人行道,宜推选地方石 材作铺路材料。3色彩:在色彩设计上,要考虑地区的气候特点

7、,利用色彩的视觉特性来改善环境心理 感受。4工艺:鼓励改进混凝土预制工艺、提高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开发生产再生混凝土、 新型环保预制混凝土产品。4.3 城市桥梁4.3.1 桥梁结构形式1旧城核心区及一般老城区:旧城核心区及一般老城区建筑密集,交通繁忙,桥梁结构 设计宜采用线形简洁、施工便捷的梁桥形式,包括简支梁、连续梁、刚架梁等结构形式;当 需要体现历史文化或民族风情时,可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精华素材作风景区桥梁设计。2城市新区:城市新区的桥梁设计应结合新区的功能性质和建筑群的风貌特点,桥梁结 构的形式可变化多样,可根据实际具体情况定。在桥梁设计中宜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体现 某传统的特征。3风景区

8、:风景区桥梁要结合某地形地貌、河流和人文环境,应以景观桥设计为主,宜 采用梁桥和拱桥,桥梁结构的形式可变化多样,桥体应轻巧通透造型别致。结构设计中应注 意桥梁的比例协调、线形韵律优美,同时需注意各主要部位之间的结合处理做到自然流畅。 不宜设计高大挺拔,喧宾夺主的结构型式。4.3.2 桥梁外观装饰1材料是为外形服务的,根据桥梁的主题和体现风格来选择材料,桥梁装饰的繁简都不 能离开主题和风格,除了工业高新区和繁华的中西合璧的商业街,风景区及郊外的自然环境 应多考虑古典桥型,形成某桥梁建筑风貌的整体和谐性。2桥梁色彩:色彩是桥的外表面貌,要能体现出桥梁的美感设计时应根据桥型环境和周 围地域特点选用桥

9、梁的色彩。对桥梁的色彩不作硬性规定,需突出桥梁时,可大胆用色;需 融人环境时可用柔和的灰色调。3旧城核心区及一般老城区:应与城区传统的建筑环境相协调,人文历史相融合。4城市新区:应反映城市新区特点,突出某传统文化品位。装饰时应注重线条的装修以 及色彩和图案的搭配,在美观大方的前提下,力求做到某桥梁的独特。5风景区的桥梁装饰应注重某历史和地方风格。在运用色彩方面,宜以融合为主,采用 与环境色彩近似的调和色如浅绿、浅蓝和灰等,个别区域可采用强调色彩如红、黄、白;在 材质方面,宜采用清晰自然、亲切温和的木材和稳重、华贵的石材、或采用自然质朴的清水 混凝土。桥梁装饰需注意桥梁细部美学、桥头艺术、栏杆及

10、人行道铺装和装饰灯光等的和谐 统一处理。4.3.3 桥梁环境的营造1老城核心区及其它老城区:桥梁作为新建筑介入老旧城区应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某地 方文脉的传承性,必须对原环境的历史、文化背景、风俗民情等进行深入调查了解,从而构 思出与环境协调的、能导致人们心理上满意的桥梁造型,营造出与城市大环境和谐统一的环 境。2城市新区:应结合城市新区的区域定位和建筑群体风格,从桥梁结构样式、外观装饰 和桥梁布局及功能等多方面综合考虑,营造出协调一致、与某山水和文化相映生辉的城市风 貌。3城市景区:位于景区的桥梁,应结合自然环境和所在区域城市人文环境综合考虑,不 能够超越环境之上。可根据需要采用三种手法来处理

11、与环境的关系:即融合于环境之中,或 与环境相互渗透,或突出于环境之上,后者要慎用。4.4 道路附属设施4.4.1 道路绿化4.4.2 基本要求:1)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应综合协调统一布置。道路绿地中 不得裸露土壤。2)道路绿化应满足行车视线安全要求和行车净空要求。应适当留出景观视线口。3)道路绿化应综合考虑市政设施和构筑物与绿化种植点的水平间距和垂直间距,满 足现行国家相应技术规范要求。4)道路绿化应选用适合道路生存环境,能自然健康生长的乡土树种。5)道路绿化在满足绿化景观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采用自然生态布置方式,力求保 护生态环境,降低管理维护成本。2道路绿化布置:1)分

12、车绿带小于L5米宽不得种植乔木。种植浅根性乔木的分车绿带宜大于2.5米宽。 中间分车绿带大于5.0米宽可种植乔木,乔木集中种植间距不宜小于20.0米。2)分车绿带应分层次布置不同植物,同时考虑绿化景观要求、防视线干扰要求和安 全防护要求。3)行道树绿带种植乔木以等距规则式种植为主,行道树绿带较宽的地段可考虑采用 自然式种植。4)行道树绿带种植乔木不宜小于1.5米宽,种植间距不宜小于8.0米。行道树绿带小 于L5米宽种植乔木应对绿带进行保护处理。5)行道树树种宜选用冠幅大、分枝点高、适应性强、有花期、有季相变化的深根性 乔木。6)路侧绿带应结合具体环境条件采用多种方式绿化。商业区路侧绿带可结合花

13、池树 池、水池喷泉和建筑小品等设施综合考虑布置。风景区路侧绿带可结合游览道路、广场平台 和建筑小品等设施综合考虑。7)路侧绿带布置成休憩性绿地绿地面积不得小于绿地总面积的70%。绿地应综合考 虑绿化景观要求、使用安全要求,使用方便要求、使用者生理和行为心理要求、绿色环保生 态要求和管理维护方便要求等因素。8)广场绿化应结合广场性质不同,采用不同的绿化形式和不同的植物品种布置绿化。 集中成片绿地面积宜在广场总面积10%-25%之间。9)广场绿化应结合广场周边大量布置能容纳使用者的庇荫铺装地。铺装地绿地应种 植冠幅大、分枝点高、适应性强、有花期、有季相变化的乔木。3道路绿化与市政设施的结合布置:1

14、)道路绿化与市政设施应综合统一考虑布置,避免相互干扰,满足市政设施发挥其 使用功能的基本条件。2)行道树绿带和分车绿带种植乔木,种植中心点距离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 米。3)行道树绿带种植乔木距离路灯布置点不宜小于4.0米:距离道路交通设施布置点不 宜小于4.0米;距离广告灯箱布置点不宜小于4.0米;距离弯道起点不宜小于2.0米。距离 公共汽车站台外边不宜小于2.0米。4)小于3.5米的人行道和人行道路中种植乔木,行道树树池不宜高出路面,同时应对 树池顶面和树杆设置必要的保护设施。5)人行道上不宜设置可供休憩的花池和连续树池。442道路照明1城市道路照明设计需在城市规划指导下进行,以满

15、足道路照明要求为主,兼顾美观性 和经济性。达到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方便人民生活,防止犯罪活动和美化 城市环境的效果。照明设施应与四周环境相协调,注意照明设施的隐蔽与照明效果的关系。2路灯选型上与道路特征及周围建筑风貌相统一。路灯的布设要与道路绿化、行道树、 交通安全设施、其他市政设施位置相协调,以充分发挥其照明功能。路灯设计考虑节能要求, 控制应分为:平时照明、一般节日照明、重大节日照明三种控制方式。3道路照明基本要求:1)道路照明应保障车辆行车安全和行人行走安全,满足相应国家技术规范对照度的 要求。2)道路照明应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和维修方便等要求。4道路

16、照明布置1)道路照明应综合考虑城市性质、道路标准和道路景观要求。合理选择道路照明标 准和灯具造型。2)道路照明灯位布置应与道路绿化、道路标志设施、道路安全设施和道路其他市政 设施位置统一考虑,避免相互干扰,影响正常使用功能。3)道路照明灯位布置应结合道路断面设置、具体区域特殊要求和景观要求综合考虑, 一般宜规则对称或错位对称等距离布置。灯位布置距路缘石外侧距离不宜小于0.75米。4)道路照明在广场重点区域和道路交叉口区域应重点加强照明。5)道路照明同一路段灯具选型应统一,选型不宜超过两种。灯型选择应综合考虑照 明要求、景观要求和区域环境要求,力求与区域环境在造型、体量和色彩上相协调4.4.3

17、广场与停车场1广场与停车场铺装形式和色彩应体现某特色,并应与周边环境协调,铺装材料可多样 性。2铺装面材不能使用大面积釉光面和磨光面铺装面材,宜选用平整防滑的铺装材料,同 时满足易清洗、耐磨、耐腐蚀的要求。3铺装面材宜优先选择具有环保功能的新型科技产品。4停车场铺装宜选用透水性材料。444交通设施(含标线、标志牌、路牌、路障等)1道路交通设施布置应与道路绿化、道路照明和道路其他市政设施位置统一考虑,避免 相互干扰,影响正常使用。2标线设置遵照国家标准,结合某市路网特点,力求简洁明了。3标志牌设置不仅要满足交通指示功能,更要体现某作为国际旅游名城的特点,文字宜 采用中英文。旅游区标志牌应充分发挥

18、良好的引导作用。4路牌设置形式、风格宜统一,设置于各段道路进出口显要位置,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市区内主要旅游干道及人流量较大的交通要道配以城市交通地图共同使用。桥梁建设中,应 配以醒目的桥名碑(牌),以方便本地人和游客更好的了解某。445附属设施(含井盖、栏杆、垃圾筒、电话亭等)1各种管线井盖应选用耐压、环保材质,如:球墨铸铁、复合材料等。除在井盖上标识 管线的类型外:1)可以从文化艺术的角度将某的城市风貌在井面表现出来,让它看起来不仅仅是井 盖,更有一种文化品位。2)可以从商业的角度将广告放在井盖上,用复合材料做出不同颜色,让城市路面绚 丽起来。4.5 城区水利工程451范围界定城区水利工

19、程系指城区防洪(河道清障、疏浚、整治、堤防、护岸)工程、城区 排涝(泵站、水闸、沟渠)工程、城区壅水(蓄水、湖塘、堰坝、船闸)工程、城区取水(提水、 引水、输水)工程、古桂柳运河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城区湿地建设工程等,是某市水生态 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中的部分子项1o设计理念1某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是某市水资源可永续利用的战略举措,城区水利 工程设计应遵循某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原则,服从漓江大水系(即六江四库四湖- 湿地漓江、川江、小溶江、甘棠江、桃花江、小东江;青狮潭水库、斧子口水库、小溶 江水库、川江水库;杉湖、榕湖、桂湖、木龙湖;会仙湿地)工程建设布局和需要,强调与 周边

20、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沿革、水生态系统等环境因素相协调,突出某山水特色,反 映某城市风貌。2在处理亲水、防洪、排涝等不同性质矛盾时,应综合分析,权衡利弊。重视、倡导、 利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水资源可永续利用,体现人水和谐的设计理念。452城区防洪(河道清障、疏浚、整治、堤防、护岸)工程1城区防洪应优先选择河道清障、疏浚、整治的工程措施。2在老城区,应根据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敏感程度、保护对象等具体情况划分防洪保 护区,并经综合分析论证,选择最适宜的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老城改造时,应有意识、 有计划地提高新建重要基础设施和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面标高,使之高于设防标准的归槽洪 水位加相应超高

21、。3新城区防洪宜选择河道清障、疏浚、整治、护岸的工程措施,倡导人与洪水和谐相处 的新理念,一般不与洪水对抗,不设堤防,不人为增加城市防洪压力,而采取退让,并按设 防标准的归槽洪水位确定城市基础设施和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面标高,使重要基础设施和工 业与民用建筑的地面高于设防标准的归槽洪水位加相应超高,以达到城市防洪安全,降低城 市维护运行费用。4城区防洪(河道清障、疏浚、整治、堤防、护岸)工程的轴线根据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 建设规划布置。优先选择易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有利于生物栖息繁衍的假木桩、钢网笼、叠 石、缓坡等结构型式。一般不采用无修饰的刚性结构。5在河道岸线整治和护岸建设时,应遵从天然河道形态

22、,保持天然河道的蜿蜒曲折与断 面形状多样性。避免采用直线、折线、垂直驳岸等呆板的规则断面。6城区防洪(堤防、护岸)工程的临水面应设亲水步道与码头。亲水步道的宽度不宜小于 2.00mo与常水位之间的高差一般以为宜:码头之间的距离宜根据岸上街区 等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以200m400m为宜。7城区防洪(堤防、护岸)工程临水面的绿化应以草皮为主,辅以低矮的灌丛与花卉竹木, 禁止种植高大的灌丛与花卉竹木及高杆农作物。453城区排涝(泵站、水闸、沟渠)工程1排除城区涝水应以自排为主,优先选择清障整治、截弯取直、疏浚沟渠的工程措施。 保证行洪畅通。2对于必须修建泵站方能排除涝水的城区,应根据城市防洪规划和城

23、市建设规划确定泵 站建设位置,根据周边环境因素确定泵站厂房建筑造型和结构型式,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排涝沟渠的轴线应根据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布置。排涝干渠应采用明渠形 式,其结构型式和建筑处理方式等其他要求,比照453相关规定执行。排涝支渠可采用暗 渠形式,其断面设计标准应高于设防洪水标准12个等级,最小断面尺寸(宽x 高)b*hNL50m* 1.80m。每隔200m400m设置清污(通风)口,其结构型式和建筑处理方式应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满足运行管理方便的要求。454城区壅水(蓄水、湖塘、堰坝、船闸、)工程1为改善城区水面景观和通航条件,可修建城区壅水(蓄水、湖塘、堰坝、船闸)工程

24、, 其建设地点应根据城市水利规划、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确定,并以不影响行洪为前 提。2城区壅水(蓄水、堰坝、船闸)工程枢纽建筑物型式,应优先选择橡胶坝,尽可能采用 隐蔽闸室、隐蔽流道、隐蔽厂房、隐蔽电源,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3城区壅水(蓄水、湖塘、堰坝、船闸)工程水域沿岸的临水面,应设护岸、亲水步道与 码头,其结构型式和建筑处理方式等其他要求,比照453相关规定执行。455城区取水(提水、引水、输水)工程1为合理配置水资源,有限度地满足社会各部门生产生活需水要求,应根据“以水定建 设规模、以水定产业结构的原则,在不影响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和水资源可永续利用的 前提下,可修建城区取水(提

25、水、引水、输水)工程,其建设地点应根据城市水资源规划和城 市建设规划确定。2城区取水(提水、引水、输水)工程建筑物型式,应优先选择隐蔽取水口、隐蔽流道、 隐蔽厂房、隐蔽电源,使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经技术、经济、环境等综合分析论证,修建 明渠引水(输水)工程确有显著优点时,也可选择明渠引水(输水)方式,但在方案比选时,必 须考虑沿途水源保护、引水(输水)安全、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等一次性建设投资和持续性运 行维护费用。古桂柳运河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对于会仙湿地范围内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域,必须 按照文物保护法及相关规定,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予以保护,并根据经济建设、城市建 设、湿地建设、科学研究和旅游景区

26、建设等方面的发展进程,适时积极慎重地予以发掘、修 复、开发、利用。458城区湿地建设工程1湿地(根据湿地公约定义,湿地系指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的或暂时的沼泽地、 泥炭地、湿源或水域,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咸或淡、或半咸半淡的水体,并包括低潮时水 深不超过6.0m的海域)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在维持生态 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蓄洪防旱、涵养水源、降解污染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根据地形地质与水源条件,保留、恢复和建设尽可能多的城区 湿地工程。3城区湿地工程建设应根据城区湿地建设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确定建设地点和建设范 围,并根据其建设规模、所处地

27、理位置和重要性等因素,在其周边划定相应范围的缓冲地带。4对于生态系统脆弱的城区湿地,应采取围栏封育,有条件时辅以人工补水,促进生态 系统的恢复。5严格控制城区湿地的开发利用,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破坏城区湿地的违规行为。6城区湿地建设范围和缓冲地带,应由政府划界确权,树立标志,设立相应的管理机构, 配备相应的管理设施和管理人员,依照相关规定对城区湿地施行有效管理。5园林5.1 基本原则5.1.1 因地制宜,尊重自然山水环境,保持地方特色。5.L2在协调中寓以变化。1.1.3 发掘及延伸历史文脉,注重内涵,富于意境。1.1.4 以人为本,注重安全。1.1.5 保持植物多样性。1.1.6 注重环保

28、节能与智能设计。5.2 园林布局521城市绿地系统的完整性保护完善某城市是“一带、两江、三楔、双环、七组团、五景区”形成的绿地结构布局。造景及借景某是著名的山水城市,城市景观具有“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山、水、城交融特征,园 林布局应充分利用其自然山水条件造景及借景。522石亥U某石刻是全国摩崖石刻最多的地方,而宋代题刻居全国宋代题刻之最。在园林设计、建 设及使用时,应注重石刻的保护和石刻的展示,用石刻成为展示文化的载体。5.3 园林要素5.3.1 地形1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减少对地貌、水体、植被的破坏。以及对景观和江河、湖塘 等生态敏感区的影响。2师法自然,灵活运用峰、峦、坡、谷等山景元素

29、的主次高低、阴阳向背、陡缓,瀑布、 跌水、潭、溪、涧、池、湖、岛、半岛、堤等水景元素的曲折开合,创造出山环水抱,宛自 天开的园林山水景观。驳岸应以自然式为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3在自然山水之间的叠彩山、木龙洞、漓江、隐山与两湖的山、水、洞、石矶、石径、 林木之关系为设计的极佳范本。4石山应注重利用平台的台阶变化造景。伏波山丰富的台地空间实例可资借鉴。5.3.2 园路1园路应线形流畅,运用风景透视线,移步异景。2水边道路应与岸线若即若离,时常留出植物空间,以创造生动的岸边景观。3登山道选线应依山就势。4铺装材料可多样性,乡土材料为较佳选择。在可能之处应多考虑嵌草铺装。5路面应有一定的糙度,石材不

30、宜以锯光面直接铺设.以防雨天湿滑。6水中汀步每块宽度不宜小于50cm,汀步间距不宜大于15CMo5.3.3 园林植物1保护石山、滨水区等植物自然生态群落,促进乡土植物的合理利用。2应突出某亚热带风光,适地适树。各类推荐树木详见附录HM。3园林中木本植物与草本植物的比例应控制在8 口 2左右。4乔灌木的配置应灵活运用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等的多种变化,创造丰富的 植物空间和植物景观。5某处于桂花的最适生长地区,桂花是某园林植物的最主要骨干树种,但应慎用于城市 干道靠近机动车道侧。6银杏适于非石山及土壤丰厚处生长,而某是全国银杏第二大产地,应重视银杏造景。7应充分利用植物在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

31、意,深化意境。8城市中的古树名木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予严格保护。9某的石灰岩石山植物具有鲜明特色,石山绿化应重在封山,人工种植应慎重选择适合 石灰岩石山生态环境的树种。10应慎重引入外来景观植物,并符合生物安全的有关规定。11城市道路中间的绿化分车带应充分考虑穿越者的安全,其所种植植物的高度不应遮 挡两侧过往汽车的司机视线。5.3.4 园林建筑1园林建筑的选址、体量、造型、风格、材料、色彩应与自然山水景观融洽和谐。建筑 形式应当与自然环境相协调,注重地方特色。2园林景观建筑的屋顶宜采用坡顶或平顶坡顶相结合。3园林建筑外立面较适合采用的材料有:涂料、石材、木材,陶砖:仿石、仿砖、仿木 的

32、面砖、斩假石。应注重木材等软质材料在园林建筑中的应用。4园林建筑的门窗应慎用银灰色铝合金及不锈钢材料。5建筑物与道路广场间的绿地对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有重要作用,应尽量予以留出。若确 受条件限制,则推荐绿化型散水。5.3.5 园林小品1软质材料的应用:除常用的各种材料外,应注重木材等软质材料在园林小品中的应用。2边角处理:为保证使用者安全,各种小品不宜有锐利的边角。3山石造景:置石较适宜应用。掇山及塑石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但应慎重。6照明6.1基本原则1.1.1 足城市照明功能性原则城市照明应符合国家、地方对城市照明的相关规范,满足城 市建设、发展的夜间功能性照明的需求。1.1.2 美观性原则城市

33、照明应充分体现某山水与城市的特点,通过灯光造景、衬景来提升城 市品位。1.1.3 环保节能的原则城市照明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同时,要做好节能设计,合理控制照明亮 度及照明时间等经济指标。做好城市照明亮度等级的区域划分,避免夜间光污染的产生。6.2照明分类设计指引6.2.1 照度分区照度是照明设计中最主要的技术指标。照明设计在考虑水平照度的同时还应 考虑垂直照度,以表现立体感和质感,照度分析的一般规律为:市民及游客公共活动活跃程 度越高的地区照度越高,交通功能性越强的道路照度越高。1最高照度区:主要商业街区、重要的交通出入口、城市干线道线路、重要的交通设施 等。2次高照度区:市级行政办公区、一般商业

34、区、主要城市广场、旅游区、城市次干道等。3中等照度区:文化教育区、工业区、城市支路等。4低照度区:居住区、生态区等。6.2.2 光色分区不同光色可以营造不同的环境气氛。依据光色分布的一般规律进行光色分区, 即生活性强的区域和道路采用较低的色温,功能性强的区域和道路采用较高的色温。1高色温区(偏蓝白色):交通性主干道、重要的交通出入口、集散广场和交通设施等。2次高色温区(近天光色):城市次干道、工业区等。3中色温区(近日光色):市级行政办公区、旅游区等。4低色温区(暖黄色):商业区、居住区、绿化区、城市支路等。623照明环境气氛分区照明环境气氛分布的一般规律为:公共活动越集中的区域,灯光气 氛越

35、活跃。依据这一规律,规划将用地划分为四个分区:1高度活跃气氛区:商业区、大型城市广场、大型体育设施等。2中度活跃气氛区:行政办公区、历史文化旅游景点、公共休闲空间、城市次干道、城 市支路等。3低度活跃气氛区:居住区、绿化区、城市支路等。4非活跃气氛区:工业区、生态区等。6.3景观性照明6.3.1 建筑物照明建筑物照明宜根据建筑物所在的不同的地域范围,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功能 特点、建筑特色等,针对其不同需要.进行不同性质和功能的照明。同时,根据建筑表面材 质的光学特性和环境特征确定适宜的照度,使照明发挥最好的效果。6.3.2 商业街的照明商业街灯光设计应创造具有某山水特色的“灯光”文化和特色,重点

36、考虑 满足人们步行过程中对近距离照明的需求,在灯具造型、光源强弱、光色等方面的人性化设 计,同时还需将照明系统带来的安全感、方向感等因素表达充分。6.3.3 景观水体照明1自然水体:主要是两江四湖,要着重考虑水体的横向、竖向界面的照明效果,横向主刖s某市是举世闻名的国际性风景旅游城市。又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地貌形态以散 布的孤峰为主要特征,形成群峰环抱,绿水穿城,山、水、城互为依托的格局,这种城景交 融的特点使某独具一格。加上其自身源远流长、层次分明的古代文化,脍炙人口、千古传颂 的山水文化和名家辈出、绚丽多姿的乡土文化以及波澜壮阔、彪炳史册的抗战文化,共同构 成了某独具的城市特色。如今

37、,某的城市性质,社会、文化、经济背景已完全不同于以往年代,随着人口的增长 和城市快速的现代化进程,延续千年的古城风貌正受到巨大冲击。在不可避免的城市更新和 发展中,如何保护山水城市的格局,延续历史形成的地方传统和城市肌理,探索适应城市发 展需要、展现城市时代风采的新形式、新方法成为历史赋予某建设者的光荣责任。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需要将多年来在开发建设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形成的共识, 作一个阶段性的归纳和总结,帮助设计师深化对某的认识和了解,同时规范城市风貌控制的 具体范围和内容,明确设计引导的方向。通过导则的实施,繁荣设计创作,促进设计界对地 方传统的发掘和研究,推动城市建设文化的发展。从

38、而将某建设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品格和 精神气质的、充满魅力的、令人难忘的城市。本次编写的导则侧重于与城市风貌有关的设计方面的控制和引导,是对某市城市总体规 划中相关内容的深化和落实。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1 .总则;2.规划;3.建筑;4.市 政;5.园林;6.照明:7.色彩;8.标识。通过本导则的强制推行,进一步统一全市规划设计人员的思想意识,提高守法创新的规 划设计意识,提升规划设计的理念。通过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某市的规划设计水平,使某 市的规划设计工作上档次、上品位,探索出某独有的地方特色,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本导则由某市建设与规划委员会组织编写,并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要包括道

39、路、绿化带、桥梁等,应做好灯光造景、衬景的设计;竖向主要包括沿岸的建筑、 树木等,应通过夜间照明体现他们与水体相映成晖的自然关系;同时,满足四季视觉审美变 化的需求。2人工水体:该水体多处于公园、园林、广场等位置。灯光设计以体现环境为主,光颜 色宜柔和,注意细部与小尺度空间灯光设计。6.3.4 山体照明山体作为整个城市风貌的背景衬托,灯光照明采用轮廓照明及重点照明相结 合的手法衬托出某山体的清丽、秀美的特色。6.3.5 绿地照明1规划在道路沿线绿地内主要使用小品灯、庭园灯和地灯,丰富照明的层次感。2绿化植物的照明,应根据树形特征、树叶色态等采用多样化灯光照明。6.4功能性照明641街道照明1功

40、能特点:街道的照明,在功能上首要是满足安全性照明的需要,为城市交通工具、 行人等提供夜间活动所需要的环境亮度。主要道路灯光照明设计在满足安全照明基础上,还 应增加体现方向性的灯光标志设计。2形象作用:街道的照明是体现城市脉络风貌的最佳手段。在光源、光色、灯具外形等 方面,应从表现城市形象,烘托城市夜景风貌的角度进行设计。3环境关系处理:道路两边某些路段,行人道上的树枝叶过于高大、部分路牌广告载体 体量较大,因此,该类灯具体量、亮度在不对周边建筑产生光污染的前提下可适度加大。642城市设施指引性照明1城市设施包括:信息交流系统;交通安全系统;休闲娱乐系统;商业服务系统;无障 碍系统。2城市设施指

41、引性照明应能明确表达其功能特征,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并能使其与某 山水环境融合。6.4.3 居住区照明居住区室外灯光设计应在满足灯光照明亮度外,使用温暖舒适的的灯光色调照明,与整 个城市灯光照明相协调统一。同时控制好光源与地面的高差及与周边建筑的关系,避免光污 染。6.4.4 广场灯光夜景照明1广场空间的照明,应抓住广场固有特色,充分发挥广场的功能。应有足够的明亮度, 整个广场的明亮程度要均匀一致,灯具造型要符合亮化工程的整体效果,不能影响广场本身 的功能。2其他广场空间应以园林灯照明为主。商业广场需增加广告灯或霓虹灯的渲染,和整体 氛围协调的基础上,可采用亮丽的颜色,增加照明的多样性。3交通

42、集散广场、立交桥、人行天桥等广场可设置其他类型灯具,宜设置高杆灯,以保 证人车的安全,并可使灯光照明设备在空间上有层次感,丰富城市立面空间。桥梁灯光夜景照明应根据桥梁自身的形态特征,考虑从不同的方位和角度进行桥梁照 明设计,选取适当的亮度比,照明效果使得桥体在三维空间的环境中凸显它的大小细部,表 现桥梁总体艺术造型并与周围山水环境的相互映衬。6.5城市照明的技术因素照明对象与光源在进行具体的夜景照明设计时,必须研究照明对象的特点和表面材料 的光学特性,妥善处理好照明对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宜选用LED等节能高效的新型光源, 重点场所和建筑照明设计的光源具有的色温和显色性等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条文的规

43、定,在符 合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创造丰富的夜景空间层次感和色彩效果。652照明方式1为增强照明效果,并对照明对象周围环境形成正面影响,避免负面影响,夜景照明方 式可采用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漫射照明、半间按照明、间接照明等,可使用各类电控、 声控、光控、程控的霓虹灯、投光灯等照明方式,加强城市夜景层次。同时要避免不当的闪 光,以防使人感到疲劳、烦躁,造成交通安全隐患。2灯光照明设计时应考虑到光源设计宜满足以人为本的原则,光源应不刺激人们的视 觉,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休息等。3光源设计在满足照明需求、颜色、美观设计等同时,还应注重节能、环保等方面设计, 多使用间接发光体来控制能源消耗。653灯具灯

44、具的选择需考虑安全、经济、节能、美观、智能控制等因素,并根据不同的照 明需求来选择灯具。根据条件设置自动开关灯的控制系统,包括自动调压系统。在灯具造型 方面,可根据我市民族、历史、人文等特点,根据灯具的具体设置地点进行选择,并力求使 灯具跟环境、山水、建筑相融合。光污染控制使用灯光照明在营造某夜间风貌同时,应在设计之初考虑到光污染问题, 在设计时应该加以控制,重点因素为光源强度、光源射向、光色、光照时间等技术指标,同 时可多使用间接发光体来调节光照范围与周边环境的亮度差异。7色彩7.1基本准则1.1.1 现城市特点的原则城市建设中色彩的运用,需结合城市环境特点,明确城市定位。 城市色彩依托山水

45、的本色,以自然色彩为大基调色,合理运用人工色予以搭配和补充,充分 体现某山水风景旅游城市的城市特色。1.1.2 和谐求变的原则城市建设中,城市色彩在色温、色相等方面应整体上相对统一协调, 并通过局部色彩的变化,结合环境、功能的不同,达到城市色彩即和谐统一又变化丰富的效 果。1.1.3 尊重历史,衬托山水的原则城市色彩是在历史沉淀中形成,是城市文化的载体之一。 城市色彩应考虑延续历史文脉,反映城市变化为基础。重点衬托城市山水的自然风光,表现 山水园林城市的魅力与活力。1.1.4 功能性的原则城市色彩的运用要遵守色彩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性,通过合理的色彩运用 来强化城市规划效果,成为建立有序城市风貌的

46、辅助手段。7.2城市色彩定位721某作为“风景旅游、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群峰林立、绿水穿城”的独特自然景观及人文 景观。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温湿多雨的气候特点,较大数量的山体、大面积的水系和绿化成为 了我市环境基础色调的主要构成元素。因此,以灰绿色为主的偏冷色系形成了我市城市色彩 的背景色基调。722某市的城市色彩设计总体上以“明快、淡雅、和谐”为原则,以丰富的中性色系为主色 调,在此基础上,调整变化城市色彩的色相、明度及饱和度作为辅助色和点缀色,形成层次 丰富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总色调。7.3城市色彩控制分区7.3.1 老城核心区及其它老城区1本区内建筑色调必须考虑到周围环境的色彩特征,禁止使用

47、任何破坏周围环境整体色 调的建筑色彩。2历史街区及古建筑附近的新建筑色彩应与原有建筑相协调,营造和保持本区内在的建 筑特色风貌。3老城核心区内“两江四湖”自然风景区周围的建筑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采用清 新、淡雅的色彩为主色调。4老城核心区应强调商业街与历史建筑之间的色彩协调.注意商业广告色彩的设计,严 格限制大面积高纯度、高彩度的广告。5老城核心区内应注意夜景照明色彩的设计,两江四湖景区内山体、水体、建筑及道路 的夜景照明设计应通过对灯光照度、光色的合理运用,塑造出某山水城市“城在景中,景在 城中”的夜间景观。6其他老城区城市色彩控制应注重与老城核心区相协调,并与其他区域和谐过渡。7.3.

48、2 城市新区城市新区应能充分体现新区的精神面貌,同时还应考虑城市新区色彩与老城 区色彩的协调,与某山水色彩相协调。7.3.3 城市风景区某市景区与其他区域相互交融。形成了“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特色。对 风景区的色彩控制,应以表现自然、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是避免人工色对景观色的破坏,做 好色块面积大小的把握,尊重人工色服务于自然色的原则。7.4城市色彩构成要素及设计指引7.4.1 城市建筑色彩1建筑外墙色彩:根据某灰绿色调的自然背景色以及某湿热多雨的气候条件,建筑外墙 色彩应以明快淡雅的色调为主,能充分反映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性质特征。2建筑屋顶色彩:要考虑某登高远眺和登山观景的效果,应注意建筑第五立面的造型和色彩设计,坡屋面色彩应以灰色调为主,平屋面应设计丰富的屋顶绿化,以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