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学案 (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2《红烛》学案 (5).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1红烛教学目标1 .诵读诗歌,读出节奏、轻重、情感。2 .通过诵读,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托物言志的抒情方式,把握诗歌的意象,领悟“红烛”的象征意 义。3 .把握诗歌情感,品味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学习重难点1 .理解红烛的意象2 .探究诗歌的寓意。课前预习案一、文化常识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现人文思想。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 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 现作者的生活情趣。现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
2、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现代 诗的发现可以追源到清末,当时,一些从西方引进的诗作已开始用白话进行翻译,但是这些作品量 不是很大,所以鲜为人知。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现代 诗主要流派为新月派、九叶派、朦胧派。现代诗形式自由,意涵丰富,意象经营重于修辞运用,与 古诗相比,虽都为感于物而作,都是心灵的映现,但其完全突破了古诗“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 特点,更加强调自由开放和直率陈述与进行“可感与不可感之间”的沟通。现代诗的主流是自由体 新诗。自由体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内 容上主要是反映新生活,表
3、现新思想。二、知人论世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流水人。著名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曾参加新月 社,与徐志摩创办新月杂志。1946年7月15日因怒斥特务杀害李公朴等爱国志士而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闻一多的诗歌表现 了对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的痛恨,抒写了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 神。爱国主义是贯穿闻一多全部诗作的主线。他的诗风沉郁凝重,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的诗歌主张。主要作品有诗集红烛、死水。红烛写于1925年。1922年,诗人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1925年,当他怀着一 腔强烈爱国之情提前回国,看到的却是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政治腐败、
4、经济凋敝的惨景,于是他 心中的梦骤然破灭。诗人的感情由失望、痛苦转至极度的愤怒。红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创作的。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 .整首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围绕着核心意象又有什么分意象?2 .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请结合诗句分析。课堂探究案第一课时1 .诗歌一开始引用李商隐的诗句有何作用?(内容、结构)【结构归纳】本诗共九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外在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 字上面,凸显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 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这样一个哲理上。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 人生哲学上,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这首诗将唐代
5、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 与“”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2 .第二节说“一误再误。到第三节却说“不误,不误”,应怎样理解?3 .第六节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第二课时4 .全诗感情经历了多次的起伏抑扬变化,请简要分析。5 .结合诗句归纳总结“红烛”的形象和诗歌的抒情方式。6 .闻一多曾提出“三美”的主张,在这首诗中有何体现?课后作业案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在闻一多看来,不是唐朝成就了诗歌,而是诗歌成就了唐朝,故而诗歌成了唐朝的 O第一个从唐诗中选出 之作的当数严羽,他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颍黄鹤楼为第一。”在严羽打开
6、潘多拉盒子之后,七律桂冠便,莫衷一是。A.标志独树一帜言人人殊B.标志独占鳌头言人人殊C.标示 独占鳌头 众说纷纭D.标示独树一帜众说纷纭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五四以来,诗体大解放、自由诗盛行使新诗出现欧化和散文化的倾向,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 月诗派”,以唯美的倾向和浓丽的风格,扯起新诗格律化的大旗。B.闻一多是很重视诗的音乐美的,他认为,诗之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C.闻一多先生,是英勇的革命烈士,是激情的诗人,是优秀的学者。D.新月派代表诗人闻一多的死水以想象的奇诡、色彩的浓郁、节律的和谐以及格式的整饬著 称,因而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
7、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韩寒是愤青,而鲁迅、闻一多、柏杨同样是愤青。一位位愤青,都是以骂而闻名于世。愤青不是因为年轻,而是他们爱愤怒,因为愤怒他们永葆年轻人的活力。愤青, , 或为惊醒,或为疗救,不平则鸣看清了社会的种种无良却能发黄钟大吕之音,振聋发瞧手无实权而心有正义公理很难居于高位,却能居于思想和灵魂的高地虽不能与主流之音共鸣A.B.C.D.4 .根据语句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今天在此追悼李公朴、闻一多先生,时局极端险恶,o但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 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献誓:心未死,和平可期,,杀人者必覆灭。A.人民无比沉痛 志不绝 争取民主B.人心异常悲愤意志紧
8、民主自由C.人生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望D.人心异常悲愤志不绝民主有望5.下列对红烛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以“红烛啊”开头,用呼告、拟人手法,赋予红烛人的感情,把红烛变成人的精神品质的 化身和作者抒情的依托。B.第一节至第三节采用的抒情方式是问答法。第一节的问表现了诗人的赤子之心;第二、三节的 问与答表现了诗人的思考,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C.流泪的蜡炬为新的人间消尽了一己的心血,而对于它自己,诗人进一步总结道:“灰心流泪你的 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里的因果关系非常有趣,从一方面看,诗人将“灰心流泪”置于前,将 “创造光明”置于后,突出强调了 “灰心流泪
9、”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个体的悲剧性难以掩饰。D.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诗人在红烛身上 找到了生活方向,并以红烛自励。1 .答案B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标志”,表明特征的记号;“标示”,标 明,显示。第一处,从语法角度来看,此处应使用名词,而“标示”是动词,故应使用“标志二 “独树一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独占鳌头。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中了状元,现泛指占 首位或第一名。第二处,从后面“当以崔颖黄鹤楼为第一”可知,句中应是说占首位的作品, 应使用“独占鳌头”。“言人人殊”,各人有各人的意见,同一消息或事情,各人却说成各
10、不相同 的情形;“众说纷纭”,人多嘴杂,各有各的说法,议论纷纷。第三处,句中是说对“七律桂冠”的 评说,这是针对同一事情,应使用“言人人殊”。故选B项。2 .答案 A解析、B.句式杂糅,“完全在它的节奏造成的”应改为“完全在它的节奏”,或“是它的节奏 造成的二C.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是:闻一多先生,是优秀的学者,是激情的诗人,是英勇的革 命烈士。D.不合逻辑,“因而”强加因果。3 .答案D解析 先“居于高地”,才能“看清无良” “心有公理*最后才能“不平则鸣”,排除B、Co (6) “共鸣”与“不平则鸣”照应,顺序应为,排除A。因此选D项。4 .答案D解析D项可分别与前面的“时局极端险恶” “心未死” “和平可期”三句话形成对仗。5 .答案 c解前 “突出强调了 灰心流泪毕竟属于最终的果,其个体的悲剧性难以掩饰”错,将 “灰心流泪”置于前,“创造光明”置于后,应是突出强调了创造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