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高考真题浙江卷化学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6月高考真题浙江卷化学试题含答案.pdf(3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1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绝密绝密启用前启用前 2024 年年 6 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化学化学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分钟。考生注意:考生注意: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注意事项”的
2、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使用 2B 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P 31 S 32 Cl 35 5.K 39 Ca 40
3、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分,共 48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按物质组成分类,()422KAl SO12H O属于 A.酸 B.碱 C.盐 D.混合物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Al(OH)呈两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B.22Na O能与2CO反应产生2O,可作供氧剂 C.FeO有还原性,能被氧化
4、成34Fe O D.3HNO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A.2CO的电子式:B.2Cl中共价键的电子云图:C.3NH的空间填充模型:D.3,3-二甲基戊烷的键线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2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A.装置可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并检验气态产物 B.图标识表示易燃类物质 C.装置可用于制取并收集氨气 D.装置可用于从碘水中萃取碘 5.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部分金属可在高温下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金属矿物得到 B.煤的气化是通过物理变化将煤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C.制作水果罐头时加入抗氧化剂
5、维生素 C,可延长保质期 D.加入混凝剂聚合氯化铝,可使污水中细小悬浮物聚集成大颗粒 6.利用3CH OH可将废水中的-3NO转化为对环境无害的物质后排放。反应原理为:+-3322H+CH OH+NOX+CO+H O(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表示2NO B.可用3O替换3CH OH C.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 D.若生成标准状况下的2CO气体11.2L,则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2N(A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7.物质微观结构决定宏观性质,进而影响用途。下列结构或性质不能解释其用途的是 选项 结构或性质 用途 A 石墨呈层状结构,层间以范德华力结合 石墨可用作润滑剂 B 2
6、SO具有氧化性 2SO可用作漂白剂 C 聚丙烯酸钠()中含有亲水基团 聚丙烯酸钠可用于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D 冠醚 18-冠-6 空腔直径(260320pm)与+K直径冠醚 18-冠-6 可识别+K,能增大4KMnO在有 第3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276pm)接近 机溶剂中的溶解度 A.A B.B C.C D.D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4CuSO溶液除2H S气体:2+2-Cu+SCuS=B.23H SO溶液中滴加()32Ba NO溶液:2+233H SO+BaBaSO+2H=C.3NaHCO溶液中通入少量2Cl:-32222HCO+Cl2CO+Cl+ClO+H
7、O=D.用3FeCl溶液刻蚀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3+2+2+2Fe+Cu2Fe+Cu=9.有机物 A经元素分析仪测得只含碳、氢、氧 3种元素,红外光谱显示 A 分子中没有醚键,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 A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能与3NaHCO溶液反应生成2CO C.能与2O反应生成丙酮 D.能与Na反应生成2H 10.X、Y、Z、M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Y与 M 同主族,Y与 Z核电荷数相差 2,Z 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键角:+-33YX YX B.分子的极性:2222Y X X
8、 Z C.共价晶体熔点:YM D.热稳定性:44YX MX 11.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主要发生如下两个反应:I2622421C H(g)+CO(g)C H(g)+CO(g)+H O(g)H 0 II26222C H(g)+2CO(g)4CO(g)+3H(g)H 0 向容积为10L密闭容器中投入262mol C H和23mol CO,不同温度下,测得5min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的 第4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C)400 500 600 乙烷转化率(%)2.2 9.0 17.8 乙烯选择性(%)92.6 80.0 61.8 注:乙烯
9、选择性100%转化为乙烯的乙烷的物质的量转化的乙烷的总物质的量=A.反应活化能:INe的第一电离能 C.Ge的基态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22Ar4s 4p D.Fe原子变成+Fe,优先失去3d轨道上的电子(3)化合物HAHBHC、和HD的结构如图 2。HAHB、和HC中羟基与水均可形成氢键(2-O-HOH),按照氢键由强到弱对三种酸排序_,请说明理由_。已知HC、HD钠盐的碱性NaCNaD,请从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18.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方法,如铅锌矿(主要成分为PbSZnS、)的利用有火法和电解法等。已知:HCl2224PbCl(s)PbCl(aq)HPbCl 热水冷却;电解前后ZnS总
10、量不变;AgF易溶于水。请回答:(1)根据富氧煅烧(在空气流中煅烧)和通电电解(如图)的结果,PbS中硫元素体现的性质是_(选填“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热稳定性”之一)。产物 B中有少量34Pb O,该物质可溶于浓盐酸,Pb元素转化为2-4Pb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从该反应液中提取2PbCl的步骤如下:加热条件下,加入_(填一种反应试剂),充分反应,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得到产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电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是PbSPb+S=(条件省略)B.产物 B主要是铅氧化物与锌氧化物 C.1mol化合物 C 在水溶液中最多可中和2mol NaOH 第8页/共11
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D.ClF的氧化性弱于2Cl(3)D的结构为(X=F或Cl),设计实验先除去样品 D中的硫元素,再用除去硫元素后的溶液探究 X为何种元素。实验方案:取 D 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然后_;写出 D(用3HSO X表示)的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19.氢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4NaBH)是一种环境友好固体储氢材料,其水解生氢反应方程式如下:(除非特别说明,本题中反应条件均为25,101kPa)4222NaBH(s)+2H O(l)NaBO(aq)+4H(g)H0=请回答:(1)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A.高温 B.低温 C
12、.任意温度 D.无法判断(2)该反应比较缓慢。忽略体积变化的影响,下列措施中可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A.升高溶液温度 B.加入少量异丙胺()322CHCHNH C.加入少量固体硼酸3B(OH)D.增大体系压强(3)为加速4NaBH水解,某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水溶性催化剂,当该催化剂足量、浓度一定且活性不变时,测得反应开始时生氢速率 v 与投料比()()42n NaBH/n H O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 1 所示。请解释ab 段变化的原因_。(4)氢能的高效利用途径之一是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某研究小组的自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 2所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该电池以3 2A.恒定电流工作
13、 14 分钟,消耗2H体积为的 第9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0.49L,故可测得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_。已知:该条件下2H的摩尔体积为24.5L/mol;电荷量q(C)=电流I(A)时间(s);23-1AN=6.0 10 mol;-19e=1.60 10C。(5)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选用如下方程式,可以设计能自发进行的多种制备方法,将反应副产物偏硼酸钠(2NaBO)再生为4NaBH。(已知:G是反应的自由能变化量,其计算方法也遵循盖斯定律,可类比H计算方法;当GYX B.分子的极性:2222Y X X Z C.共价晶体熔点:YM D.热稳
14、定性:44YX MX【答案】B【解析】【分析】X、Y、Z、M 四种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短周期,Y 与 M 同主族,Y与 Z 核电荷数相差 2,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 3 倍,则 Z为 O元素,Y为 C元素,X为 H元素,M 为 Si元素。【详解】A+3YX为+3CH,其中 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2sp,+3CH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3YX为-3CH,其中 C原子的杂化类型为3sp,-3CH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由于 C原子还有 1 个孤电子对,故键角小于 10928,因此,键角的大小关系为+-33YX YX,A正确;B22Y X为22C H,
15、其为直线形分子,分子结构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重合的,故其为百极性分子;22H O分子结构不对称,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不重合的,故其为极性分子,因此,两者极性的大小关系为2222Y X 0 II26222C H(g)+2CO(g)4CO(g)+3H(g)H 0 向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投入262mol C H和23mol CO,不同温度下,测得5min时(反应均未平衡)的相关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8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C)400 500 600 乙烷转化率(%)2.2 9.0 17.8 乙烯选择性(%)92.6 80.0 61.8 注:乙烯选择
16、性100%转化为乙烯的乙烷的物质的量转化的乙烷的总物质的量=A.反应活化能:I B.500时,0 5min反应 I的平均速率为:()-3-1-124v C H=2.88 10 mol Lmin C.其他条件不变,平衡后及时移除2H O(g),可提高乙烯的产率 D.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投料比()()262n C H/n CO投料,平衡后可提高乙烷转化率【答案】D【解析】【详解】A由表可知,相同温度下,乙烷在发生转化时,反应更易发生,则反应活化能:Ne的第一电离能 C.Ge的基态原子简化电子排布式为22Ar4s 4p D.Fe原子变成+Fe,优先失去3d轨道上电子(3)化合物HAHBHC、和HD的结
17、构如图 2。HAHB、和HC中羟基与水均可形成氢键(2-O-HOH),按照氢键由强到弱对三种酸排序_,请说明理由_。已知HC、HD钠盐的碱性NaCNaD,请从结构角度说明理由_。【答案】(1).12 .K3ClO .K3ClO+2NH4Cl+H2O=3KCl+2NH3H2O (2)AB (3).HCHBHA .O、S、Se 的电负性逐渐减小,键的极性:C=OC=SC=Se,使得 HA、HB、HC 中羟基的极性逐渐增大,其中羟基与 H2O形成的氢键逐渐增强 .S 的原子半径大于 O 的原子半径,SH键的键能小于 OH键,同时 HC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 HD 比 HC 更易电离出 H+,酸性 H
18、DHC,C-的水解能力大于 D-【解析】【小问 1 详解】由晶胞结构知,Cl位于 8个顶点,O位于体心,K位于面心,1个晶胞中含 Cl:818=1个、含 O:1个、含 K:612=3个,该化合物化学式为 K3ClO;由图可知,Cl-的配位数为8 32=12;该化合物可看成KClK2O,故该化合物与足量 NH4Cl溶液反应生成 KCl和 NH3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3ClO+2NH4Cl+H2O=3KCl+2NH3H2O。【小问 2 详解】A根据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基态 Ar原子的电子排布方式只有 1s22s22p63s23p6一种,A项正确;BNa 的第二电离能指气态基态 Na+失去一
19、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的最低能量,Na+和 Ne具有的的 第15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相同的电子层结构,Na+的核电荷数大于 Ne,Na+的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大于 Ne 的,故 Na 的第二电离能Ne 的第一电离能,B项正确;CGe 的原子序数为 32,基态 Ge 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4s24p2,C项错误;D基态 F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3d64s2,Fe 原子变成 Fe+,优先失去 4s 轨道上的电子,D项错误;答案选 AB。【小问 3 详解】O、S、Se 的电负性逐渐减小,键的极性:C=OC=SC=Se,使得 HA、HB、HC中羟基的极性逐
20、渐增大,从而其中羟基与水形成的氢键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HCHBHA;HC、HD钠盐的碱性 NaCNaD,说明酸性 HCHD,原因是:S 的原子半径大于 O 的原子半径,SH键的键能小于 OH键,同时 HC可形成分子间氢键,使得 HD比 HC 更易电离出 H+,酸性 HDHC,C-的水解能力大于 D-,钠盐的碱性 NaCNaD。18.矿物资源的综合利用有多种方法,如铅锌矿(主要成分为PbSZnS、)的利用有火法和电解法等。已知:HCl2224PbCl(s)PbCl(aq)HPbCl 热水冷却;电解前后ZnS总量不变;AgF易溶于水。请回答:(1)根据富氧煅烧(在空气流中煅烧)和通电电解(如图)的结
21、果,PbS中硫元素体现的性质是_(选填“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热稳定性”之一)。产物 B中有少量34Pb O,该物质可溶于浓盐酸,Pb元素转化为2-4Pb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从该反应液中提取2PbCl的步骤如下:加热条件下,加入_(填一种反应试剂),充分反应,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得到产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电解池中发生的总反应是PbSPb+S=(条件省略)B.产物 B主要是铅氧化物与锌氧化物 C.1mol化合物 C 在水溶液中最多可中和2mol NaOH D.ClF的氧化性弱于2Cl 第16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D的结构为(X=F或C
22、l),设计实验先除去样品 D中的硫元素,再用除去硫元素后的溶液探究 X为何种元素。实验方案:取 D 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然后_;写出 D(用3HSO X表示)的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答案】(1).还原性 .Pb3O4+14HCl(浓)=243HPbCl+4H2O+Cl2 .PbO或 Pb(OH)2或PbCO3 (2)AB (3).加入足量 Ba(NO3)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 Cl-,反之则有 F-.3HSO X+3OH-=2-4SO+X-+2H2O【解析】【分析】铅锌矿(主要成分为
23、PbSZnS、)富氧煅烧得到 SO2和 Pb、Zn 元素的氧化物,SO2与等物质的量的ClF反应得到化合物 C,结构简式为,化合物 C()水解生成液态化合物 D(,X=F 或 Cl)和气态化合物 E(HCl 或 HF)。【小问 1 详解】根据富氧煅烧和通电电解的结果,Pb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体现的性质是还原性。产物 B中有少量34Pb O,该物质可溶于浓盐酸,Pb元素转化为2-4Pb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3O4+14HCl(浓)=243HPbCl+4H2O+Cl2;根据HCl2224PbCl(s)PbCl(aq)HPbCl冷却热水可得反应:224PbCl(aq)+2HClHPbCl,
24、要从该反应液中提取2PbCl,则所加试剂应能消耗 H+使平衡逆向移动,且不引入杂质,则步骤为:加热条件下,加入 PbO或 Pb(OH)2或 PbCO3,充分反应,趁热过滤,冷却结晶;【小问 2 详解】A 根据图示和已知可知,电解池中阳极上 Fe2+生成 Fe3+,Fe3+氧化 PbS生成 S、Pb2+和 Fe2+,阴极上 PbCl2生成 Pb,发生的总反应是:PbSPb+S=(条件省略),A 正确;B 据分析,铅锌矿(主要成分为PbSZnS、)富氧煅烧得到 SO2和 Pb、Zn元素的氧化物,则产物 B 主要是铅氧化物与锌氧化物,B正确;C 据分析,化合物 C是,卤素原子被-OH取代后生成 H2
25、SO4和 HCl、HF,则1mol化合物 C在 第17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水溶液中最多可中和4molNaOH,C错误;D ClF的氧化性由+1价的 Cl表现,Cl2的氧化性由 0价的 Cl表现,则 ClF的氧化锌强于2Cl,D 错误;故选 AB。【小问 3 详解】D的结构为(X=F 或 Cl),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生成 Na2SO4和 NaX,则实验方案为:取 D 的溶液,加入足量 NaOH 溶液,加热充分反应,然后加入足量 Ba(NO3)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有 Cl-,反之则有 F-;
26、D(用 HSO3X 表示)的溶液与足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SO4和 NaX,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HSO3X+3OH-=24SO+X-+2H2O。19.氢是清洁能源,硼氢化钠(4NaBH)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固体储氢材料,其水解生氢反应方程式如下:(除非特别说明,本题中反应条件均为25,101kPa)4222NaBH(s)+2H O(l)NaBO(aq)+4H(g)H0=请回答:(1)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A.高温 B.低温 C.任意温度 D.无法判断(2)该反应比较缓慢。忽略体积变化的影响,下列措施中可加快反应速率的是_。A.升高溶液温度 B.加入少量异丙胺()322CHCH
27、NH C.加入少量固体硼酸3B(OH)D.增大体系压强(3)为加速4NaBH水解,某研究小组开发了一种水溶性催化剂,当该催化剂足量、浓度一定且活性不变时,测得反应开始时生氢速率 v 与投料比()()42n NaBH/n H O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 1 所示。请解释ab 段变化的原因_。第18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4)氢能的高效利用途径之一是在燃料电池中产生电能。某研究小组的自制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工作原理如图 2所示,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该电池以3 2A.恒定电流工作 14 分钟,消耗2H体积为0.49L,故可测得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_。已知:该条件下2H
28、的摩尔体积为24.5L/mol;电荷量q(C)=电流I(A)时间(s);23-1AN=6.0 10 mol;-19e=1.60 10C。(5)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选用如下方程式,可以设计能自发进行的多种制备方法,将反应副产物偏硼酸钠(2NaBO)再生为4NaBH。(已知:G是反应的自由能变化量,其计算方法也遵循盖斯定律,可类比H计算方法;当G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I42221NaBH(s)+2H O(l)NaBO(s)+4H(g)G=-320kJ/mol=II22221H(g)+O(g)=H O(l)G=-240kJ/mol2 III231Mg(s)+O(g)=MgO
29、(s)G=-570kJ/mol2 请书写一个方程式表示2NaBO再生为4NaBH的一种制备方法,并注明G_。(要求:反应物不超过三种物质;氢原子利用率为100%。)【答案】(1)C (2)A 第19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随着投料比()()42n NaBH/n H O增大,NaBH4的水解转化率降低 (4).O2+4e-+2CO2=22-3CO .70%(5)224NaBO(s)+2H(g)+2Mg(s)NaBH(s)+2MgO(s)-340G=kJ/mol=【解析】【小问 1 详解】反应4222NaBH(s)+2H O(l)NaBO(aq)+4H(g)H0=,S0,由G
30、=H-T S可知,任意温度下,该反应均能自发进行,故答案选 C;【小问 2 详解】A升高温度,活化分子数增多,有效碰撞几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符合题意;B加入少量异丙胺()322CHCHNH,H2O的量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降低,B不符合题意;C.加入少量固体硼酸3B(OH),H2O的量减少,化学反应速率降低,C不符合题意;D增大体系压强,忽略体积变化,则气体浓度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 A。【小问 3 详解】随着投料比()()42n NaBH/n H O增大,NaBH4的水解转化率降低,因此生成氢气的速率不断减小。【小问 4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该燃料电池中 H2为负极,O
31、2为正极,熔融碳酸盐为电解质溶液,故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CO2=22-3CO,该条件下,0.49L H2的物质的量为()20.49Ln H=0.02mol24.5L/mol,工作时,H2失去电子:H2-2e-=2H+,所带电荷量为:20.02mol6.01023mol-11.6010-19=3840C,工作电荷量为:3.21460=2688C,则该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转化率为:2688C100%70%3840C=;【小问 5 详解】结合题干信息,要使得氢原子利用率为 100%,可由(2反应 3)-(2反应+反应)得224NaBO(s)+2H(g)+2Mg(s)NaBH(s)
32、+2MgO(s)=,()()()()321-+=2-570-24G=2G2GGkJ/mol-2kJ/mol-320kJ/molkJ/m0+=-ol340。20.某小组采用如下实验流程制备3AlI:第20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已知:3AlI是一种无色晶体,吸湿性极强,可溶于热的正己烷,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请回答:(1)如图为步骤 I的实验装置图(夹持仪器和尾气处理装置已省略),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_,判断步骤 I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_。(2)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_。A.步骤 I 中,反应物和溶剂在使用前除水 B.步骤 I中,若控温加热器发生故障,改用酒精灯(配石棉网)加热 C
33、.步骤中,在通风橱中浓缩至蒸发皿内出现晶膜 D.步骤中,使用冷的正己烷洗涤(3)所得粗产品呈浅棕黄色,小组成员认为其中混有碘单质,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_。(4)纯化与分析:对粗产品纯化处理后得到产品,再采用银量法测定产品中-I含量以确定纯度。滴定原理为:先用过量3AgNO标准溶液沉淀-I,再以4NH SCN标准溶液回滴剩余的+Ag。已知:难溶电解质 AgI(黄色)AgSCN(白色)24Ag CrO(红色)溶度积常数spK-178.5 10-121.0 10-121.1 10 从下列选项中选择合适的操作补全测定步骤_。称取产品1 0200g.,用少量稀酸 A溶解后转移至250mL容量瓶,加水定容得
34、待测溶液。取滴定管检漏、水洗_装液、赶气泡、调液面、读数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00mL待测溶液加入锥形瓶_加入稀酸 B用-241.000 10 mol/LNH SCN标准溶液滴定_读数。a润洗,从滴定管尖嘴放出液体 b润洗,从滴定管上口倒出液体 第21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c滴加指示剂24K CrO溶液 d滴加指示剂硫酸铁铵()442NH Fe SO溶液 e准确移取-2325.00mL4.000 10 mol/LAgNO标准溶液加入锥形瓶 f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 g滴定至沉淀变白色 加入稀酸 B 的作用是_。三次滴定消耗4NH 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0mL,则产品
35、纯度为_。()3M AlI=408g/mol【答案】(1).球形冷凝管 .溶液由紫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或溶液褪为无色)(2)BC (3)取少量粗产品置于少量冷的正己烷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液体是否变蓝,若变蓝则其中混有碘单质,否则没有 (4).a e d f .抑制3Fe+发生水解反应,保证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 .99.20%【解析】【分析】由流程信息可知,铝、碘和正己烷一起加热回流时,铝和碘发生反应生成3AlI,过滤后滤液经浓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粗产品。【小问 1 详解】由实验装置图中仪器的结构可知,图中仪器 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其用于冷凝回流
36、;碘溶于正己烷使溶液显紫红色,3AlI是无色晶体,当碘反应完全后,溶液变为无色,因此,判断步骤 I 反应结束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紫红色恰好变为无色(或溶液褪为无色)。【小问 2 详解】A3AlI吸湿性极强,因此在步骤 I中,反应物和溶剂在使用前必须除水,A 正确;B使用到易烯的有机溶剂时,禁止使用明火加热,因此在步骤 I 中,若控温加热器发生故障,不能改用酒精灯(配石棉网)加热,B 不正确;C3AlI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因此在步骤中蒸发浓缩时,要注意使用有保护气(如持续通入氮气的蒸馏烧瓶等)的装置中进行,不能直接在蒸发皿浓缩,C 不正确;D3AlI在空气中受热易被氧化、可溶于热的正己烷因此,
37、为了减少溶解损失,在步骤中要使用冷的正己烷洗涤,D 正确;第22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综上所述,本题选 BC。【小问 3 详解】碘易溶于正己烷,而3AlI可溶于热的正己烷、不易溶于冷的正己烷,因此,可以取少量粗产品置于少量冷的正己烷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清液,向其中滴加淀粉溶液,观察液体是否变蓝,若变蓝则其中混有碘单质,否则没有。【小问 4 详解】润洗时,滴定管尖嘴部分也需要润洗;先加25.00mL待测溶液,后加-2325.00mL4.000 10 mol/LAgNO标准溶液,两者充分分反应后,剩余的+Ag浓度较小,然后滴加指示剂硫酸铁铵()442NH Fe SO溶
38、液作指示剂,可以防止生成24Ag SO沉淀;24Ag CrO的溶度积常数与AgSCN非常接近,因此,24K CrO溶液不能用作指示剂,应该选用()442NH Fe SO溶液,其中的3Fe+可以与过量的半滴()442NH Fe SO溶液中的SCN反应生成溶液呈红色的配合物,故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综上所述,需要补全的操作步骤依次是:a e d f。3Fe+和3Al+均易发生水解,()442NH Fe SO溶液中含有3Fe+,为防止影响滴定终点的判断,必须抑制其发生水解,因此加入稀酸 B的作用是:抑制3Fe+发生水解反应,保证滴定终点的准确判断。由滴定步骤可知,-2325.00mL4.000 10
39、mol/LAgNO标准溶液分别与3AlI溶液中的-I、-241.000 10 mol/LNH SCN标准溶液中的SCN发生反应生成AgI和AgSCN;由+Ag守恒可知,3)AgSCnN)=(AgI)+n(n(AgNO,则334=AgSCN)=NH SCN)n(AgI)n(AgNO)-n(n(AgNO)-n(;三次滴定消耗4NH SCN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60mL,则334=AgSCN)=NH SCN)=n(AgI)n(AgNO)-n(n(AgNO)-n(31-231-225.00mL 10 L mL4.000 10 mol/L-25.60mL 10 L mL1.000 10 mol/L=
40、-47.440 10 mol,由 I守恒可知()-4-4311n AlI=7.440 10 mol2.480 10 mol3n(AgI)3=,因此,产品纯度为-4%2.480 10 mol 408g/mol25.00mL1.02000g1 0%99.22050mL=。21.某研究小组按下列路线合成抗炎镇痛药“消炎痛”(部分反应条件已简化)。第23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已知:请回答:(1)化合物 F 的官能团名称是_。(2)化合物 G的结构简式是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A.化合物 A的碱性弱于 B.A+BC的反应涉及加成反应和消去反应 C.DE的反应中,试剂可用23C
41、l/FeCl D.“消炎痛”的分子式为18164C H ClNO(4)写出HI的化学方程式_。(5)吗吲哚-2-甲酸()是一种医药中间体,设计以和3CH CHO为原料合成吲哚-2-甲酸的路线(用流程图表示,无机试剂任选)_。(6)写出 4种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 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分子中有 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甲氧基()3-OCH,无三元环。【答案】(1)羧基、氯原子 (2)(3)AD 第24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4)4HClNH Cl+(5)(6)、(其他符合条件结构也可)【解析】【分析】A与 B 发生类似已知反应生成 C,C 为,D反应生成 E,结
42、合 E 的分子式和 F 的结构的的 第25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可知,E为,F与 SOCl2反应得到 G,结合 G的分子式可知,G为,I 水解得到消炎痛,结合消炎痛的结构可知,I为,H 与 HCl得到 I的反应类似已知中的反应,由此可知 H为,C 与 G反应得到 H,据此解答。【小问 1 详解】由 F的结构可知,F的官能团为羧基、碳氟键;【小问 2 详解】由分析得,G为;【小问 3 详解】A的氨基直接连接在苯环上,A中氨基连接在-NH-上,即 A中氨基 N更易结合 H+,碱性更强,故 A 错误;BA+BC的反应,是 B 中羰基先加成,得到羟基,羟基再与相邻 N上的 H消去得
43、到 N=C,涉及加成 第26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反应和消去反应,故 B 正确;CDE是甲苯甲基对位上的 H被 Cl取代,试剂可为 Cl2/FeCl3,故 C正确;D由“消炎痛”的结构可知,分子式为 C19H16ClNO4,故 D 错误;故选 AD;【小问 4 详解】H()与 HCl得到 I()的反应类似已知中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HClNH Cl+第27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小问 5 详解】乙醛与 HCN加成得到,被 O2氧化为,酸性水解得到,与反应得到,与 HCl反应得到,具体合成路线为:;【小问 6 详解】B 为3223CH COCH CH COOCH,同分异构体中有 2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其结构高度对称,有甲氧基(-OCH3),无三元环,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第28页/共28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其他符合条件的结构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