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知识点或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知识点或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一、乡村的土地利用1、乡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乡村指从事广义农业(农林牧渔)的人口为主的聚落,以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地区。乡村以农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不同类型。公共设施: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2、乡村用地分化当乡村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出现了一些满足居民社会需求的公共设施,以提供祭祀、聚会、娱乐、商业、医疗、教育等多种服务。村落内部土地利用出现了简单的分化,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R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中心,住宅往往由此向外环绕分布,农业用地一般分布在村落的最外围。二、城镇内部空间
2、结构1、功能区(1)功能区(城市中,功能区主要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判断:(2)功能区的特点:功能区之间无明显界限;一个功能区往往以某种功能为主,也可能兼有其他功能的土地;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为各类城市所共有;有些大城市因为功能复杂,还会形成其他的功能区,如行政区、文化区、生态区等;(3)功能区的分布:功能区形态特征分布区位分布原因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分布1、建筑物高大密集2、经济活动繁忙3、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4、内部存在明显分区区位: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原因:人流量大,市场广阔;交通便利;住宅区集聚成片但是分化1、占地面积最广;2、白天人口少,
3、晚上人口多;3、一般位于商业区和工业区之间;4、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普通住宅区分化,位置上高级与普通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区位:城市外缘(住房、交通、环境),与高坡、文化区相连,远离工业;原因: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人口素质高;普通住宅区区位:城市内部,与低地、工业区相连;原因:便于工人上下班和采购;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区位: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原因:减轻对市区的污染;降低地租成本;交通便利,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三种主要形式:类型同心圆模式(团块状)多核心模式(组团装)扇形模式(条带状)影响因素地形、房租地形、河流、
4、土地数量和价格地形、河流、交通优点联系便利;便于集中管理;设施利用率高;节省建设投资;各个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用地面积较大、交通压力、环境污染较小;用地面积较大、交通压力、环境污染较小;缺点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联系不便;不便于管理;建设投资较大;设施利用率低;联系不便;不便于管理;建设投资较大;设施利用率低;(2)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区怎么分布)的因素(3)(经济因素)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a.在单一的距离城镇中心远近因素影响下,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地租的模型呈现出同心圆的结构(最高峰)b.在交通因素的影响下,同心圆会发生变形,
5、在市中心之外的城市公路干线与环线的交汇处,交通通达度高,形成地租次高峰(次高峰)c.整体来说,地租会由市中心向外递减。(4)以同心圆模式为例,阐述地租(经济因素)如何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区分布)1、解释XY轴意思;2、每一段谁付租高低决定土地用途;3、原因;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中心,交通便利且人流量大;地价贵;商业活动需要人流量大和交通便利,且占地面积小;商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中间位置:1、向内房租太贵、向外距离市区太远;2、靠近商业区,方面购物靠近工业区,方面上下班;住宅付租能力最强1、 郊区,远离市中心,商业和住宅活动不愿付租;2、 但交通便利且地价低,环境要求低;工业活动占地面积大成
6、本低且交通便利,且对环境影响小;工业活动付租能力最强(5)地租知识点补充市中心的距离与城市功能区的关系a.黄色线:直线斜率最大,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b.绿色线:直线较平缓,住宅付租能力因距市中心距离变大而减小;c.黑色线:直线斜率最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工业影响最小;三、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和措施合理规划城乡空间有利于建立可持续的人地关系、为生活提供便利、文化传承等,对于优化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具体措施:1. 建立城市卫星城通过发展卫星城、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和河湖等生态涵养空间,可以有效改善环境状况,建设宜居的生活空间;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2. 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为生产和生活提供便利;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扩大城市绿地面积。3. 城市历史文化传承通过规划,确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场所、建筑物、街区或村落等,保护地方和民族传统特色,使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5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