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 .doc

上传人:yy****2 文档编号:97665678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初三化学一模简答题专题汇编化学实验 .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化学实验(简答题)1【2017宝山一模52】气体制取实验和性质实验是重要的化学实验活动。 A B C D E F G H I 写出仪器乙的名称 (3) 。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可选 (4) (填编号,下同);装置G细铁丝燃烧实验中水的作用是 (5) ,该反应属于 (6)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若用装置H收集氧气,请在装置H中添加进气方向及a、b导管的位置 (7) 。装置I实验中,体现了二氧化碳的性质是 (8) 。实验室制取较多的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应选择 (9)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0) ,若需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能否选用C装置? (11) 为什么? (12

2、) 。【答案】52.(3)长颈漏斗 (4)CE或CF (用了B或H算对) (5)防止高温熔化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6)化合 (7)进气方向与导管长短对应 (8)CO2既不可燃也不助燃,且密度大于空气。(9)C(10)CaCO3+2HClCaCl2+CO2+H2O (11)不能(12)固体和液体无法完全脱离接触(合理给分)2【2017宝山一模53】高温的煤炭遇水蒸气产生的气体称为水煤气,水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检验水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氢气。(已知:A、D中试剂为无水硫酸铜,B、E中试剂为澄清石灰水;假设每步反应完全。)

3、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13)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若含有一氧化碳,则判断一氧化碳存在的现象依据为 (14) ,相关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15) 。从环保角度看装置明显缺陷是 (16) ,利用上述装置该小组同学能否达成实验目的,请加以说明 (17) 。【答案】53.(13)CuSO4 + 5H2O CuSO45H2O (14)C中黑色粉末变为亮红色,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只有C中现象不得分)(15)CO + CuOCu + CO2 ,Ca(OH)2 + CO2 CaCO3+ H2O (2分)(16)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合理给分) (17)无法检验H2,因为进入氧化铜前气体中含有水分会使D中变蓝

4、,无法证明C中反应是否生成水,所以无法证明是否存在H2。(合理给分)3【2017崇明一模51】实验与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请以碳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探究以下问题。探究一:木炭与氧化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8)。探究二:现有混有少量二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气体,乙同学为了检验两种气体的存在,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混合气体(CO和CO2)足量的澄清石灰水氧化铜澄清石灰水尾气处理ABCIA装置的作用是 (9) ,产生的现象是 (10) 。IIB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1) ,其中氧化铜发生 (12)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5、。IIIC装置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 (13) (写出一种)。探究三:人们曾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碳酸钠(俗名:纯碱)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丙同学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 【提示: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 Ca(OH)2 CaCO3 + 2NaOH】I贝壳高温煅烧时,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14) (填“化合”或“分解”)。II流程中操作m是 (15) ;将溶液蒸发结晶至 (16) 时停止加热。III将固体C配成溶液,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17) 。【答案】51(8)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9)检验和充分吸收混合气体中二氧

6、化碳 (10)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1)CO+ CuO Cu+CO2 (12)还原(13)气球收集或点燃(或在尾气出口处放一点燃的酒精灯)(14)分解 (15)过滤 (16)较多固体析出 (17)氢氧化钠(NaOH)4【2017奉贤一模50】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AB C Dab 写出标有序号仪器的名称: (1) ; (2) 。 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 属于 (4)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若用装置B收集的氧气不纯,原因可能是 (5) (写一种)。 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6) (选填“a”或“b”)处。

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7) 。装置D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药品加入完毕后(如图所示),欲产生二氧化碳接下来的操作是: (8) 。【答案】50(1)酒精灯1分(2)MnO2水槽1分(3)2KClO3 2KCl+3O2 1分(4)分解1分(5)集气瓶内未装满水(或一出现气泡立即收集)1分(6)a1分(7)CaCO3+2HClCaCl2+H2O+CO21分(8)用手紧捏软塑料管下部,使液体试剂与固体试剂接触发生反应1分合理均可5【2017奉贤一模52】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炼铜的工艺,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木炭可以作还原剂把氧化

8、铜中的铜还原出来。 课本中“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试管A中的现象 (15) ,澄清石灰水C + CuOBA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6) 。 小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后,建议用超细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进行实验,他的理由是 (17) 。 为了使氧化铜中的铜完全被还原,对于下列三组氧化铜和炭粉的质量比例,你建议选择 (18) (填写字母);a40:3 b40:5 c48:3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19) 。【答案】52(15)黑色粉末变亮红色固体1分(16)CO2+Ca(OH)2CaCO3+H2O1分(17)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1分(18)b1分(19)反应中炭粉会与试管

9、内的氧气反应而部分消耗,故稍过量的炭粉有利于反应的进行1分6【2017虹口一模51】三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连接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甲同学】:依次连接A、B、C、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 (8) 、 (9) 。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0) 。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11) 。【乙同学】:依次连接A、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装置D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12) 。【丙同学】:利用甲同学连接的装置及其所用到的物质,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石灰水,请分析石灰水作用的不同之处 (13)

10、 。【答案】51. (8)石灰水变浑浊; (9)导管口有蓝色火焰(10)CO+CuOCu+CO2(11)碳有还原性(或碳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或化学方程式)(12)检验有一氧化碳生成(1分)并进行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1分)(13)B中:防止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产物检验的干扰(1分) D中:检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1分)7【2017黄浦一模51】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活动。(一)氧气的制取及性质 请写出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 。 用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 (8) 的性质。 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 (9) 。 (二

11、)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 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 (10) (选填编号)。碳酸钙粉末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块状碳酸钙ABCD aIV V 制取装置如右图所示 i 仪器a的名称是(11) 。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12)(选填“x”“y”或“z”)处。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 (13) 。 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14)性。 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15) 。(三)比较装置I和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6) (选填编号)。 A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 B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都适用于常温

12、下的反应 D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 E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答案】51(7)1分(8)难溶于水1分(9)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分(10)D1分(11)长颈漏斗1分(12)y1分(13)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1分(14)酸1分(15)增大压强(降低温度)1分(16)C E2分漏选扣1分,一对一错扣2分8【2017嘉定一模50】同学们总结归纳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并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练习和拓展。a(一)、知识总结:【实验仪器】写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1) 【反应原理】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气体制备】用不同的药品

13、制取气体,发生装置可能不同。确定发生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3) 。A.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 B. 反应物的密度C. 反应物是固体还是液体 D. 反应物的纯度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较装置B的优点是 (4) 。装置B和装置C中的长颈漏斗 (5) (填编号字母) 改成分液漏斗。 A.都能 B.都不能 C. 装置B能,装置C不能 D.装置B不能,装置C能【气体收集】实验室收集CO2的装置是 (6) (填装置图序号)。【气体验满】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7) 。(二)、知识拓展:请仔细观察下列装置图的特点并回答相关问题:ab图1图2 实验室若用图1装置收集CO2,则CO2应从 (8

14、) 口进入(填“a”或“b”) 用图2装置可收集一定体积的CO2,植物油的作用是 (9) 。【答案】50. (1)锥形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 (3)A、C(全对得1分)(4)C装置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C (6)E (7)点燃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 (8)a (9)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和与水反应)9【2017金山(长宁)一模36】一氧化碳、木炭还原氧化铜是初中化学中两个重要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作答。 ABCD如图1实验,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是(17)(填“加热”或“通一氧化碳”),目的是 (18) ;实验结束后先撤去酒精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的目的是 (

15、19) ;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20) ,改进的具体措施是 (21) ; I.如图2实验,实验开始时先预热,盛有石灰水的试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22) ;II对图2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23) (填编号)aC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b实验结束时先熄灭C处酒精喷灯,再将导管移出D中试管cD中增加的质量一定等于C中固体减少的质量d实验结束后待C中固体冷却后再倒出粉末,目的是防止灼热的铜被氧化图1、图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C装置中相同的现象是 (24) ,A、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5) 、 (26) ,两反应中氧化铜都失去氧元素,发生了 (27

16、) 反应(填“氧化”或“还原”);B、D中的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又变澄清的原因是 (28) 、 (29) (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对比两实验的加热仪器可知,图2实验比图1实验所需温度相对要 (30) (填“高”或“低”)。【答案】高温加热36.(17)通一氧化碳(18)排装置中的空气(19)防止石灰水倒流到玻璃管,使玻璃管破裂(20)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有毒,会污染空气(21)将尾气点燃或收集(22)开始时排出的是空气(23)ad(24)黑色粉末变红色(25)CO+CuO Cu+CO2(26)2CuO+C 2 Cu+CO2(27)还原(28)CO2+Ca(OH)2 CaCO3+H2O(29)CaCO

17、3+H2O+CO2Ca(HCO3)2(30)高10【2017金山(长宁)一模37】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生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31)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同学们对某地石灰窑刚出窑的产品的成分进行探究。(假设石灰石中所含杂质不含钙元素,且不参与下述反应)【提出问题】刚出窑的产品中含钙元素的物质有哪些?【猜 想】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 既有氧化钙又有碳酸钙【查阅资料】氧化钙、氢氧化钙都能与盐酸反应:CaO+2HClCaCl2+H2OCa(OH)2+2HClCaCl2+2H2O 【实验探究】甲同学取适量产品于试管中,并加入少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猜想I

18、I成立。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其理由是 (32) ;乙同学取适量产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结论不合理,理由是 (33) ;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证明了猜想III的成立,请完成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加适量水溶解,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取少量下层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试液变为红色; (34) 。猜想III成立【答案】37.(31)CaCO3 CaO+CO2(32)可能是未溶解完的氢氧化钙(合理即可)(33)加的盐酸量太少 (34)有气泡

19、产生11【2017静安一模35】根据下图装置,回答下列有关问题: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为(1)、的名称为(2)。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二氧化锰的作用是(5), 选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6)(填序号)。a.开始加热后,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b.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c.收集满气体后,将集气瓶盖上玻璃片再移出水槽d.盖上毛玻璃片的集气瓶瓶口向下放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7),可以用F收集二氧化碳的原因是(8),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收集满的

20、方法是(9)。若用G装置装满水收集氢气,氢气应从(10)进。(选“k1”或“k2”)。实验室一般用3%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11),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一是对B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是(12);二是(13)。【答案】35、(1)锥形瓶(2)长颈漏斗(3)A(4)2KClO32KCl3O2(5)催化作用(6)bc(2分)(7)BC(1分)(8)密度比空气大(9)燃着的木条放伸到瓶口(10)k2(11)2H2O22H2OO2(12)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13)稀释

21、溶液12【2017静安一模36】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进行初步探究。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根据实验目的推测A装置的作用是(14);实验开始后, B玻璃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5);C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17),如果实验取得预期效果,该实验能证明竹炭中含有碳元素的依据是(18)。小组同学认为用F装置加热竹炭粉与氧化铜粉末混合物,也能得到结论,依据的现象是(19),加热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0)。两组实验中的碳都发生了(21)反应。

22、【答案】36、(14)吸收水和二氧化碳(15)2CO22CO、CO2CO2;(2分)(16)Ca(OH)2CO2 CaCO3H2O(17)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除净(18)石灰水变浑浊、新鲜鸡血变暗红(2分)(19)黑色的氧化铜变红、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分)(20)C2CuOCO22Cu (21)氧化反应13【2017静安一模38】为了证实某气体是否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并进行实验(浓硫酸用于吸收水且足量)。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若证实混合气体中有CO,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24)。若要证实混合气体中有H2且是通过装置B验证的,应采用的方法是(25);如证实还含有

23、氢气,则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6)。实验开始时,采取的操作有:a.点燃A处的酒精灯 b.点燃D处的酒精灯 c.通入混合气体为保证实验取得成功,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7),采取这样操作顺序的原因是(28)。实验结束时,采取的操作有:a.熄灭A处的酒精灯 b.熄灭D处的酒精灯 c.停止通入混合气体正确的操作顺序是(29)。【答案】38、(24)C中变浑浊、黑色粉末变红色(2分)(25)称量反应前后的B质量(26)COCuOCO2Cu、H2CuO H2OCu(2分)(27)cba(28)防止装置炸裂、防止污染空气(2分)(29)acb14【2017闵行一模2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24、,并完成相关性质实验探究。回答有关问题: 仪器a、b的名称是 (1) 、 (2) 。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需要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3) ,化学方程式是 (4) 。 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是C,该发生装置的名称叫 (5) ,优点是 (6) ,图示为反应的 (7) (填“进行”或“停止”)状态;充分反应后,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粒,产生气泡,则混合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为 (8) (填写化学式)。 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发现很多因素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实验分析与结论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 (

25、9) 。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现象不同。细铁丝在氧气中易燃烧,化学方程式是 (10) , 粗铁丝在氧气中不易燃烧。说明 (11) ,反应的速率不同。碳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碳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反应物的用量不同, (12) 。【答案】24(1)试管(2)铁架台 (3)AE (4)2KClO32KCl+3O2(5)启普发生器(6)随开随用,随关随停(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7)停止(8)CaCl2 HCl (9)明亮的蓝紫色火焰(10)3Fe + 2O2 Fe3O4 (11)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不同(合理即可) (12)产物不同(合理即可)15【2017闵

26、行一模25】某同学利用“多米诺骨牌”效应,设计了如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溶液由紫色变红色。 请看图回答问题:A B C D E F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3) ,A装置的主要优点是 (14)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15) 。 C、D中看到的现象分别是 (16)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17) 。 F中的现象是 (18) ,体现了该气体性质是 (19) 。【答案】25(13)2H2O22H2O + O2 (14)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合理即可) (15)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16)C中液面下降,液体流入D

27、中,D中产生大量气泡(全对2分,对12点得1分) (17)CO2 + H2O H2CO3 (18)低的蜡烛先熄灭,高的蜡烛后熄灭 (19)密度比空气大,不可燃不助燃16【2017闵行一模26】用以下装置进行H2、C、CO还原CuO的实验并检验产物。 装置甲进行实验,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 (20) 。 装置乙中C和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 。 装置丙中的实验不能在装置甲中进行的原因是 (22) 、 (23) 。 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4) 。 甲乙丙三个实验都能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色 甲丙实验结束时都要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气体一段时间,防止热的铜被氧化 甲乙丙三个实

28、验的加热仪器作用相同 甲乙丙三个实验能说明H2、C、CO都具有还原性【答案】26(20)排尽空气,防止爆炸 (21)C + 2CuO 2Cu + CO2 (22)CO有毒,甲装置没有密封(或甲装置无法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23)尾气中有CO,甲装置没有尾气处理装置(22、23的答案可对调,答对两点即可) (24)17【2017普陀一模50】实验室常用下列仪器来制取某些气体:(注:导管、塞子省略)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1) ;仪器“F”的名称是(2) ;实验室中利用氯酸钾分解来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 固体粉末送入试管底部,除药匙外还可以用 (4) ;如果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必

29、须验满,方法是(5) ;利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上述仪器一定用不到是(6) 和(7) (均填写编号); 氯酸钾或双氧水制取氧气,两个反应原理相同的是(8) (写出一点即可);无论哪种方法获得一瓶氧气,上述仪器中除铁架台外还一定要用到的是(9) (填写编号)。【答案】50(1)分液漏斗1(2)锥形瓶1(3)1(4)纸槽1(5)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1(6)C1(7)E1(8)都是分解反应或都能产生氧气1(9)H118【2017普陀一模5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含有加热不分解的杂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室利用右图装置模拟工业上石灰石的分解,为了充分反应,实验选用 (14) (填“块”或“粉末”)状的石灰

30、石。分解得到的氧化钙的用途之一是(15) 实验过程中,为验证石灰石分解,可将导管伸入(16) 溶液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17) 。实验完毕,待固体冷却后,为验证石灰石是否完全分解,切实可行的操作是 (18) (选填编号) A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B加入大量水,观察是否放热 C称量固体,固体质量减少D加大量水,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答案】(14)粉末1(15)干燥或吸水1(16)澄清石灰水1(17)Ca(OH)2+CO2CaCO3+H2O1(18)A119【2017浦东一模51】“数字化实验”丰富了实验研究的方法,它可将实验过程中某些因素(酸碱性、气压等)的 变化以数据、图像的形式呈

31、现出来。请回答: 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图1图2图1中可观察到甲试管中的紫色液体变为(28)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9),乙试管的作用是(30);由图2坐标图中的曲线可知,烧杯内溶液的酸性逐渐变(31)(填“强”或“弱”)。 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图3图4如图3所示,用注射器在蜡烛外焰部位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32),证明反应生成了 二氧化碳;若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33),证明反应生成了水。如图4所示,蜡烛在密闭容器内燃烧,同时监测容器内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坐标图所示,曲线(34)(选填“a”、“

32、b”、“c”)能够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比较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度方案一方案二(数字化实验)图5图6写出碳酸钙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5);图5中,乙试管中稀盐酸的浓度C%应为(36);较之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的反应更为剧烈,原因是(37)。按图6所示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小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固体接触发生反应,瓶内气压的变化如坐标图所示。对比分析坐标图中的点(38)(选填a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压强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更短。【答案】51(28)红1分(29)CO2+H2OH2CO31分(30)对照1分合理均可(31)

33、强1分(32)石灰水变浑浊1分合理均可(33)烧杯内壁有水雾(或无色小液滴)1分合理均可(34)b、c1分(35)CaCO3 + 2HClCaCl2 + H2O+CO21分(36)10%1分(37)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更大1分合理均可(38)c、d1分20【2017青浦一模30】某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研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实验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填装药品,并设法将整个装置充满氮气。若要求实验过程中不得拆、装仪器,请设计后续的实验步骤,并按要求填表。步骤操作现象一点燃酒精灯加热无变化二盖灭酒精灯,待仪器恢复到常温/三(11)无变化四点燃酒精灯加热,继续通氧气(12)通过该实验可得到的结

34、论是 (13) 装置C在步骤二中的作用是 (14) 【答案】30(11)打开止水夹K,通入氧气(12)B装置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D装置中溶液变浑浊(13)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14)防倒吸,作安全瓶21【2017青浦一模31】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是Cu、Fe2O3的混合物,同学们为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比例,称取该粉末5.0g装硬质玻璃管中,按右下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在装置A中先通CO气体的目的是 (15) 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

35、量为373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g小组内小丁同学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红色粉末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6)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7) 小组内小林同学认为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应先断开A和B的连接,你认为是否需要?为什么? (18) 实验后小组内有同学指出:上述装置未进行尾气的处理。于是有同学设计了用下图装置代替原装置,实验装置图中采用虚线框内的装置,其作用是 (19) A 收集一氧化碳 B吸收二氧化碳 C检验二氧化碳【答案】31(15)排净装置中的空气(或防止CO和装置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16)12g (17) (18)不需要 原因是:停止加热后,

36、会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到室温 (19)A、B22【2017松江一模51】某小组同学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探究实验中进入C中的气体(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开始时,先 (10) (选填“通CO”或“加热”),目的是 (11) 。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2) ,其中氧化剂是 (13) 。 反应一段时间后,A中玻璃管内固体减少的质量 (14) (选填“”、“”、“”)B中增加的质量。 探究进入C中气体,甲同学认为是CO、H2O,乙同学认为是CO2、CO,你认为还可能是 (15) 。若甲同学的结论正确,除了E处有火焰,还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16) 。.A中固体变红 .B中石灰水变浑浊 .C中

37、固体变蓝 D中石灰水无变化【答案】51.(10)通 CO (1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发生爆炸(12) CO+CuOCu+CO2 (13)氧化铜(CuO) (14) (15)H2O、CO、CO2 (16)、(答对一个得一分)23【2017徐汇一模35】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结合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 (1) ,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4) 。为研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温度、浓度、固体的颗粒大小等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进行了如下四组实验:实验编号药

38、品 甲乙丙丁m g大理石块状块状粉末状粉末状n g盐酸(过量)稀盐酸浓盐酸稀盐酸浓盐酸大理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 ;实验甲与 (6) 对照(填编号),是为了研究固体反应物颗粒大小对反应快慢的影响;上述实验中,另一个影响反应快慢的因素是 (7)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为 (8) (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应从 (9) (填“a”或“b”)端通入。若在收集得到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稍作震荡,试液颜色变为 (10) 色,变色的原因是 (11) 。甲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与碱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得,则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12) (填序号),选择装置D收集甲烷气体的理由是 (13) 。【答案】35(1)长颈漏斗 (2)酒精灯 (3)2KClO3 2KCl+3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