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自主学习古诗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自主学习古诗教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理解诗文的背景,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2)学会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3)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和对人民的同情。(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理解诗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3)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2.
2、 教学难点:(1)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2)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运用。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整理相关资料,了解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2)设计学习任务单,制定教学计划。2. 学生准备:(1)预习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介绍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和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心情。3. 课堂讨论:(1)小组内讨论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分析。4.
3、 诗歌鉴赏:(1)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3. 进行古诗鉴赏能力的训练,选择一首古诗进行自主学习。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和诗歌鉴赏环节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知识测试:通过问卷调查或小测验,测试学生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2)反思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2. 学生反馈:(1)收集学生的学习心得和反馈意见。(2)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八、教学拓展1.
4、相关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关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歌或相关文学作品,扩展学生的阅读视野。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或相关展览,加深学生对历史背景的了解。3.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诗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九、课程表1. 课程名称: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自主学习古诗教案2. 课时安排:共2课时(90分钟)3. 教学进度安排:第1课时:一、二、三、四章内容第2课时:五、六、七、八章内容十、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文内容、背景资料和相关图片。2. 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3. 资料库:整理相关资料,包括诗人的生平事迹、诗歌鉴
5、赏方法等。4. 朗读音频:提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朗读音频,帮助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技能目标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朗读和背诵技巧,以及如何正确理解诗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方法目标中,学生如何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关注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的分析。教学难点集中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中,对教学资源的整理和教学计划的设计是重点。学生准备中,预习和了解诗人生平事迹的技巧和方法是难点。四、教学过程导入环节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重点。自主学习环节中,学生如何有效地查找资料和理解诗文是难
6、点。课堂讨论环节中,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是重点。诗歌鉴赏环节中,分析诗歌的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是难点。六、教学评估评估方法应关注学生的实际参与程度和对诗文的掌握程度。七、教学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调整。八、教学拓展拓展活动应关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作能力。九、课程表课时安排需要合理分配,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十、教学资源资源的准备应确保能够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特别是音频资料的准确性和易于理解性。本教案围绕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自主学习,从教学目标设定、重点与难点的识别,到教学准备、过程、评估和反思,再到拓展活动和资源准备,每个环节都旨在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应特别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情感态度的引导,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