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复习题标准答案 .doc(4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体育学复习题标准答案第一类:名词解释1“骑士七艺”在11-15世纪的骑士教育中,骑马、游泳、投枪、击剑、狩猎、下棋和吟诗,是其主要内容和形式。2“快乐之家学校”意大利的维多利亚创办的学校,将学生按年龄及兴趣分组,并组织学生每天到户外跑跳、骑马、游泳、射箭、击剑或玩球类游戏,因此被尊称为“第一个新式的学校教师”。3军国民主义思潮通过对学生和全体民众进行尚武精神的培养和军事素质的训练,使他们具有军人的品德和体质,以达到抵御外侮、寓兵于民的教育思想潮流。主要内容包括:批判传统文弱教育,宣传尚武精神;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开展军事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学校体育;在社会上加强军事教育和训练。4主智主义体育理
2、论注重体育过程中精神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教学中重视基本素质、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注重教师和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在课程结构方面,主张将一堂课分为准备、基本、结束三个部分;在教学原则和方法方面,基本采用了凯洛夫教育学中直观性、学生自觉性与积极性、巩固性、系统性和连贯性、通俗性与可接受性等五大原则。5扬州会议1979年教育部在扬州召开了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国外的结构教学法、快乐体育、成功体育、探索教学法等,开始在学校体育界广泛传播和实验。6体能增长敏感期体能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称为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实际上,男女学生体能的敏感期是不同的,有快有慢,有早有晚)。7
3、社会化是把一个生物的人塑造成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8社会适应社会适应是指个体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9社会适应能力又称社会健康,是指个体与他人及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实现社会角色的能力。10学校体育是指在以学校教育为主的环境中,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11学校体育目的是表示学校体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人”应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是学校体育的最后应达到的结果。12学校体育目标指在一定活动空间和时期范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学校体育目的的具体化,表示
4、学校体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13体育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或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标准和在体育教学的实际情景中产生的结果。14健康(世卫组织定义)指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都完美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15体育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础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过程。16人体生理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适应性规律是根据生理学新陈代谢规律提出的,主要有“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和“超量恢复阶段。17课程实施把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8体育学习(狭义)在学校教育情景中,
5、学生有目标、有系统、有组织地掌握体育知识、形成运动技能、培养品德和发展健身能力的过程。19体育学习策略: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果,而主动采取的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程序、方法和技能。20体育课程资源(狭义)体育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资源。21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前、课间和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保健操,健身活动为主要内容,以班级为基础组织单位,以满足广大学生多种身心需要为目的,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
6、会适应能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活动。2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指利用课余时间,对部分在体育方面有一定天赋或有某项运动特长的学生,以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等形式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训练,旨在提高某项运动技术水平,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23课余体育竞赛指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以争取优胜为直接目的,以运动项目游戏活动,身体活动为内容,根据正规的、简化的或自定的规则所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比赛。24课时计划又称教案,是指对一次课的目标、内容及其安排顺序、时间分配、组织教法、生理和心理负荷等作具体安排的教学文件。25体育课密度亦称一般密度或综合密度,是指一节课中,有效利用的各项教学活动、辅助活动的时间与上课总时间的比
7、例,以及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26专项密度课中某项活动运用时间与总课时时间的比例。27教学手段是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传递信息所使用的物质形式的中介物,如人体模型、教具、媒体或设备。28体育教学方法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29语言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形式的语言,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进行练习的方法,如讲解、口令与指示、口头评价、口头汇报、默念与自我暗示。30动作示范是教师或教师指定学生以具体动作为范例,使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要领的方法。31完整教学法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地传授某种动作的方法
8、。32分解教学法将完整的动作技术,合理地分解成几个部分与段落,逐个进行教授,最后完整教授动作技术的方法。33动作的连进式分解先教学第一段;第二步是将第一、二段连接教学;第三步是将第一、二、三段连接教学。如此相连,直至全部动作的完整教学。34动作的递进式分解先教学第一段;第二步教学第二段;第三步将第一、二段连接起来教学;第四步教学第三段;第五步再将第一、二、三段连接起来教学,直至全部动作的完整教学。35自主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即在学习内容、时间、地点和形式上满足学生的需要,或给学生以选择权。36主题探究策略 是把健身知识和技能以各种主题的形式设计出来,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能
9、力,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由的探究,培养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创造性。37体育教学内容是体育教学中传授给学生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总称。38“合班选项”又称“走班制”,学校将某个年级不同班级的体育课,安排在相同的时间,同一年级全体学生,根据学校提供的模块项目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于是,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同学,由于选择了相同的学习内容而形成临时的体育课班级。39兴趣爱好分班在同一个年级或不同年级,打破班级界限,按篮球、有氧操、太极拳、乒乓球等项目重新编班进行选项教学。40同质分组打破班级界限,将若干个班级的学生集中起来,按照学生的体能或运动技能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个教学班,由不同的老师分别进行教
10、学。41异质分组有意识地扩大组内的差异,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小组,小组间基本同质,实现小组内学生互帮互学的组织形态。42同伴辅导式分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把体育学习能力、体能和运动技能等都比较好的学生和体育学习能力、体能和运动技能等都比差的学生分在同一组,使他们之间能够形成帮助和辅导。43友伴分组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同学间的友情,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而形成的学习小组。44合作分组教师有意识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也有的是学生自由组合,旨在发挥小组各成员的优点,达到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目标。45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是指导体
11、育教学活动设计、实施和评价的基本依据。通常按照运动技能、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四方面进行陈述。46课的结构指一堂课教与学的活动安排的合理顺序,各练习之间有机的联系以及时间的分配等。47基本部分的教学任务学习或复习教学进度规定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发展体能,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行为。48结束部分的教学内容选择走步、放松舞蹈、动作缓和的游戏等练习,逐步降低运动负荷;小结,布置课外练习的作业等。49引导课学期开学的第一堂课,目的是使学生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向学生讲解课堂常规和课外体育活动的要求等。50新授课以学习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其目的是使学生学习和初步掌握新学习内容
12、。51复习课以复习已学过的教学内容为主,其任务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练习已学过的内容,逐步提高动作质量。52考核课检查学生体育成绩和完成学习目标效果的课,通常安排在一个单元教学的最后。第二类:填空补缺1现代学校体育发端的思想基础是 、 和 。(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2学校体育产生的条件是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 。(社会变革)314-16世纪,发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自己的旗帜和纲领。哲学、科学、文艺、教育乃至神学,纷纷把人、人体和 ,作为自己注意的中心。(人体运动)416世纪的宗教改革,批判灵肉二元论,批判中世纪教会学校的“重灵魂、 ”的教育传统,并将体育作为
13、教育的重要内容。(轻身体)5启蒙运动后,现代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学校体育逐渐完成了从“活动”向“ ”的转变。(课程)6夸美纽斯是推动学校体育发展成为课程的先驱者,他确立了学年和 ,并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班级教学制度)7德绍五项,即跑步、跳高、攀登、平衡、负重,是闻名于世的 课程的雏形。(学校体育)8在教学活动中,德意志教育家古茨姆茨按照学生的 分组教学,课堂被分为导入、观察、矫正、助成、测定、评价等几个部分。(年龄和能力)9古茨姆茨另一个贡献是:按四个分类原则对所选择的教材进行分类:按运动项目的分类,按运动性质的分类,按 分类,按运动类型分类等。(运动解剖学)10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最伟大
14、的教育家之一,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创立了 和“要素”教育理论。(和谐发展教育)11在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巨大进展的背景下,斯宾塞构建了 课程理论的完整体系。(科学主义)12学校体育科学化最明显的标志,是专门培养 的体育师范学校的出现。(体育师资)13在19世纪,丹麦、瑞典、法国、德国和美国等,先后开办了军事体操学校、 或体育师范学校,以培养专门的体育教师。(体操学校)141909年,哥本哈根大学开设了 、生理与体操原理课程。(解剖)15高尔霍夫尔建立了以 和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发育为特色的教材体系,主要包括补偿运动、形成运动和完美运动。(保健)16高尔霍夫尔提出了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尊重儿
15、童运动需求的确 。(儿童中心主义)17在授课安排上,高尔霍夫尔第一次提出要系统地考虑 、耐力和灵敏的运动学特征。(速度)18高尔霍夫尔的 思想对欧洲各国的体育课程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自然体育)19杜威主张从儿童的特性出发进行教育,后被人们概括为“ ”。(儿童中心思想)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般都按照 建立了自己的体育体制。各国规定了统一的学校体育大纲,实现了学校体育的规范化,成立了体育学院,加强了体育师资的培训。(苏联模式)211950年代,我国仿照前苏联的“ ”,相继在青少年中推广了锻炼达标活动。(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22前苏联凯洛夫学校体育思想的核心是构建了一套体系完整、
16、结构紧密的课程体系,突出表现是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和 。(教材中心)23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 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体操课程的学校。(1864)24严复在1895年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 三育,称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而民之手足体力尤为重要。(体、智、德)25康有为在大同书里系统提出了各级学校体育课程方面的一系列设想,认为各级学校要注意卫生、 及环境布置。(体育设施)26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并实施 ,要求“各学堂一体练习兵式体操以肄武事”。这标志着中国现代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奏定学堂章程)27军国民主义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和体育课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了近代体育课程的确立
17、,冲破了传统教育 的束缚,促进了“尚武”风气的形成。(重智轻体)28自然体育思想认为,运动是人的本性,主张“体育即生活”,提倡 ,推崇自然活动,反对德、瑞式的人为体操。(“教育化的体育”)29我国于 年开始学习前苏联的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1951)301953年,教育部组织国内学者翻译了前苏联十年制 。(体育教学大纲)31前苏联学者凯洛夫在体育教学目标上强调教育的 ,强调系统知识和运动技术的传授,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教学管理的整体性与纪律性等。(政治功能和社会价值)322001年,教育部印发了 ,同时颁发了小学和初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332001年
18、9月,各学科“课程标准”在部分学校开始施行; 年,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03)34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 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体育活动)35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 、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促进者)36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课程 、课程整合能力和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开发能力)37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出现两次高速增长阶段:第一次高峰:由胎儿开始到出生后的第一年,第二次高峰出现在 。(青春期)38由于学生身体形态发育具有 ,身高增长的速度相对要比体重快,存在“身长体轻”的特点,且肌肉
19、的支撑力相对较弱,易出现脊柱异常弯曲现象。(不平衡性)39小学阶段,神经活动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占主导地位,靠直观形象建立 ,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条件反射)40初中以后,神经抑制过程得到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不断提高, 系统的相互关系更协调和完善,能较快地建立各种条件反射。(两个信号)41儿童、少年时期,骨的快速增长,骨的弹性大而硬度较小;随着年龄增大, 过程旺盛,软骨生长活跃。(骨化)42小学和初中呼吸肌较弱,呼吸表浅、 较快;高中以后,呼吸肌增强,深度加大,肺活量也增大。(频率)43中小学生心肌纤维细,心收缩力较弱,心率较快,心脏每博出量比成人 。(低)44体能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表
20、现出明显的年龄特征和 差异。(性别)45男女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不同,表现出明显的 和阶段性,可以分为快速增长期、慢速增长期、稳定期和下降期。(波浪性)46小学生有意注意水平 ,无意注意起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不断发展,但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兴趣、爱好的支配。(较低)47小学生意志的独立性、果断性、 都比较差;中学生在这几方面都迅速发展。(坚持性)48随着双休日的实行,学校体育大大突破了学校的空间界限,逐渐由学校扩展到社会体育、 。(家庭体育)49学校体育的结构主要包括 、健康教育和教育活动与家庭中的体育。(运动教育)50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 、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课
21、余体育训练和课余体育竞赛等。(体育与健身课程)51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体育与健身课程、 、课外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课外体育活动)52课程不仅包括学科还包括活动,课程也不只是教学内容,还包括 和课程实施两个部分。(课程设计)53新课程要求体育教师实现由课程执行者向课程 的角色变化。(设计者)54体育教学中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开发学生的体育情感、意志、 和价值观等。(态度)55新的课程改革,体育课程本位功能的中心由 学习转向了学生的主体发展。(知识和技能)56学生的主体性表明,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 的参与者。体育课程是为了满足其需求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57运动
22、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即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动作阶段、动作的巩固运用自如阶段。(改进与提高)58体育运动中各种角色的变换与社会实践中角色的要求相一致,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学生情感、意志、态度和 等非智力因素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价值观)59体育课程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体育文化具有保存、 和重建的作用。(传递)60在具体实施体育课程过程中,有从上至下、 和从中间向上等三种策略。(从下至上)61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学习主要有动机阶段、领会阶段、 、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习得阶段)62体育课程资源具有 、潜在性和多质性的特点。(多样性)63体育课程的人
23、力资源包括体育教师、学生、 、有特长的体育教师、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家长等。(班主任)64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包括竞技项目的教材化、 的引进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新兴体育项目)65课外与校外体育资源包括早操、课间操、 、家庭、社区、社区俱乐部开展的体育活动和竞赛。(课外体育活动)66自然地理资源包括空气、 、水、气候、地理条件(如江、河、湖、海、森林、雪原、山地、海滩等)。(阳光)67体育信息资源包括广播、电视、 、体育书刊等。(互联网)68课外体有活动具有目的任务的多向性、 的多样性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等特点。(活动内容)69学生的 是学生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既有公法性质又有私法性质。(
24、体育权利)70我国教育法第5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生产劳动)71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必须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 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体质)7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规定:“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德育、智育、 、美育、劳动教育以及社会生活指导和青春期教育。”(体育)73体育法第5、17条规定:“国家对青年、少年、儿童的 给予特别保障增进青年、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体育活动)7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
25、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贯彻普及与 要求的重要内容。(提高)7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我国运动训练体制的一个组成环节,是培养 人才的必经之路,是基础训练的一种组织形式。(体育后备)76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标是全面发展体能、提高 ,输送后备人才、培养群体骨干,塑造良好品质,提高适应能力。(运动能力)77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与一般运动训练相比,具有 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业余性)78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主要有 、基层训练点、体育特长班和体育俱乐部等。(学校运动队)79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初级形式包括 、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班和普通业余体校。(基层学校运动队)80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体系的
26、中间层次有重点业余体校、 、训练中心和体育俱乐部。(体育中学)81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体系最高层次是 、竞技体校、优秀青年队。(体育运动学校)82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还有其他一些组织形式,如民办公助的训练中心、 、训练站点等,其中有些属于纯民办的性质。(民间协会)83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计划包括年度训练计划、阶段训练计划、 和课时训练计划。(周训练计划)84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内容主要有身体训练、 、心理训练、战术训练和品德与作风训练等。(技术训练)85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方法包括 、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和竞赛训练法。(重复训练法)86课外运动竞赛课余性、群众性、教育性和 的特点。(多样性)87课余体育竞
27、赛的常见形式包括学校运动会、 、单项娱乐性比赛、季节性单项比赛、体育节或体育周和校际间交流比赛等。(单项运动竞赛)88课余体育竞赛的方法主要采用淘汰法、 、顺序法和轮换法等。(循环法)89课时计划教学目标的叙写一般包含四个要素:行为主体、 、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行为动词) 90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即学习者,描述的应是 的行为。(学生)91体育课密度分为 和专项密度两个内容。(综合密度)92全课合理运用时间的比重(综合密度)应越 越好,最好接近100。(大)93全课合理运用的练习时间比重(练习密度) 越大越好,要根据课的内容进行具体安排分析。(并非)94体育教学目标要明确、 、操作性强,对教学目
28、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具体)95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 作用,而且要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主导)96体育教学中,要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能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关注学生的 ,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个体差异)97自主学习具有学习过程的预期性、学生学习的 和学习结果的创新性的特征。(参与性)98自主学习的过程有设置任务、自主思考、自主表述、 和自主总结等步骤。(自主评价)99在体育与健身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如 、启发式探究和合作式探究等。(创编式探究)100口令的运用应做到洪亮、 、清晰、及时,并注意声音的
29、大小、节奏的快慢等。(准确)101口头评价时要以 为主,要指明努力方向,提供改进提高的方法。(鼓励)102为了使动作示范更准确,可采用正面示范、 、侧面示范或镜面示范等。(背面示范)103现代体育教学选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电影、幻灯、 、电视、录像等。(投影)104动作分解的方法主要有:按动作技术的结构顺序分、按动作技术的结构反序分、按学习难度分、按 的动作分。(身体各部分)105动作分解的顺序有:分进式、连进式和 。(递进式)106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主要有碍 、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学生和社会的实际,以及与学校整个教育目的的一致性。(体育教学目标)107体育教学内容选择要遵循基础性、
30、、兴趣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实用性)108体育教学内容的分类主要有:按兴趣爱好(选修项目)分类、根据 分类、根据运动项目分类、根据教学目的分类和综合分类等五种。(身体素质)109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包括走、跑、 、投、攀、爬、钻等动作技能。(跳)110根据身体素质分类,可以分为力量、 、耐力、灵敏、柔韧等教学内容。(速度)111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直接指向课内的教学分组,如 、体能分组。(男女分组)112我国的学校体育教学,一直沿用 的组织形式。(行政班)113在高中阶段,多数学校采取 教学,有的学校选择一班两教师,也有采用两班两教师的组织形式。(男女分班)114合班选项就是同一个年级可打破 界
31、限,按模块项目重新编班进行教学。(班级)115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有行政班、男女合班分组或 、按兴趣爱好分班和小班化教学等。(单班男女分组)116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程序主要是分析学生的 ,包括体能、运动技能、体育知识等,分析体育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功能等。(能力与条件)117一堂课上学生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为:准备阶段、提高阶段、 阶段和下降阶段。(相对稳定)118注意力集中程度在课的 达到高峰。(前半部分)119意志力则在课的 达到高峰。(后半部分)120情绪的高涨期则可能出现在课的 部分。(中间)121学生在课上的心理变化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是与教师选用的 和采用的教法与密切
32、关系。(教学内容)122我国体育课的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 、六段教学结构和按练习顺序安排的结构。(三部分结构)123根据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体育课一般有准备、 和结束三个部分组成。(基本)124根据课的任务和教材的特点,准备部分可 也可分组进行,既可定位也可行进间做,队形变化可以多种多样。(集中指导)125准备部分的时间一般占本课次时间的20-25%,在 分钟左右。(810)126基本部分的组织,可根据课的目标,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情况,集体进行或 (轮换或不轮换),还可采用循环练习的形式。(分组进行)127根据学生的体质状况,可将体育课分为 、专项提高课和保健体育课。(普通体育课)128根据
33、课所要解决的具体任务,将课分成引导课、 、复习课、综合课和考核课。(新授课)129体育教学是师生 活动,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技能传授的过程。(双边)130体育教学的特点是 、体力与智力活动相结合以及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等。(身体直接参与)131学生在进行各种身体练习过程中,机体各器官系统,尤其是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等积极参与活动,新陈代谢加快。(运动系统)132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有全年或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单项计划、课时计划(教案)。(体育教学进度)第三类:问答题1体育教师特殊的专业能力?1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的能力。2体育教师应精力充沛,体魄健壮。3体育教师能吃苦耐劳,因为
34、他们的工作量很大。4体育教师要情绪稳定,能时刻感染学生。2新课程体育教学方式的变革?从“为教而教”转变成“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改变原有单一、陈旧,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形成多样化教学方式。具体表现为: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的转变。2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3由重学习结果向重学习过程的转变。4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3体育教师的职能?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制定和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能,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便利,与学生一
35、起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成功喜悦。4课堂管理的内容?1执行必要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2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课堂行为。3及时妥善地处理课堂中违纪行为。4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维持课堂教学秩序。5严密课的组织,提高课的练习密度。5体育教师工作的特点?1脑力劳动与体力活动紧密结合。2工作对象多,活动空间广。3工作任务繁重复杂。4体育教师的工作面向全体学生。6体育科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1选择有意义的课题和可行的研究方法。2从小处着手,切忌、贪大求全。3立足体育学科比较熟悉的领域。4正确处理本职工作与体育科研的关系。7学校体育对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作用?1促进身体形态正常发育,养成正确身体姿势2全面发展体能3提高机
36、能水平4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8学校体育对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1促进智力与能力的发展2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3有助于情感的发展4锻炼意志,增强进取心5培养与形成健康的个性9学校体育目标的本质?1一定的阶段性和终结性2不同指向的方向性3激励进取的前瞻性4具有一定的曲折性10制定体育目标应考虑的因素?1学生的需要学生是体育施教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学校体育将无从谈起。 2社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主要是指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对学校体育提出的要求。另外,国家对学校体育提供的条件、师资数量与质量、场地、器材设备、教学时数、地区气候特点、经费等
37、人、财、物等客观条件的保证,也是制定学校体育目标必须考虑的因素。11体育学科具的功能?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娱乐学生的身心、陶冶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有利于学生的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智育活动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传承与发展体育文化。 12上海体育与健身课程总目标?1掌握体育与健身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2运用健身知识、技能和方法,评价健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3形成体育运动爱好和特长,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获得健身情感体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4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8、,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促进身心和谐发展。13上海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体育与健身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贯彻健身育人的理念,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健身中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14体育学科的属性?从体育的研究对象来看,体育是一种文化活动,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部分,因此,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从体育的对象即从事体育的人来看,人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它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这使以完善人为目标的体育具备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统一的双重属性。体育的学科性质被视为一门综合学科。15体育课与运动训练
39、的区别?从事身体练习是两者共同的特征,但是,运动训练过程重视的身体练习按照专项的要求形成了严密的结构程序,而体育课的身体练习内容多种多样,具有较大的可替换性。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身体练习要承受大强度练习,其负荷要求直至极限;而体育课中的身体练习达到和本人能力相适应的负荷即可。16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体育课的开始阶段,人体要克服从安静至运动的惰性,这种惰性包括了物理、生理两个方面。物理惰性是指身体特别是肌肉需要预热,被人们称为热身运动;生理惰性是改善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水平,逐步地提高机体内部的能量供应,适应运动负荷的逐步提高。运动过程中,人体的机能活动能力的变化是逐步进入工作状态的,由逐步
40、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课将结束时,为使学生由运动状态向安静状态过渡,有必要放松肌肉、消除局部疲劳、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使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恢复。17体育对于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作用?体育运动通过体育的法规和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促使个体产生遵守社会规章制度、道德规范的意识。体育运动本身又是一个团体性很强的社会角色演练场所,个体在运动中感受到角色的各种变化。体育游戏中角色的变化帮助儿童适应生活,同时肩负着体育文化传递和重建的作用。因此,体育通过各种运动项目促进了个体的社会化。18体育学习的特点?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为主。2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3体育学习主要是在从事
41、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进行。4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5体育学习对学生良好情感和品德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19体育学习策略的指导?1强化体育教师对体育学习策略指导的意识,提高指导能力。2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策略进行学习和运用的兴趣。3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本的体育学习方法。4为学生提供灵活运动体育学习方法的机会和条件。5加强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提高学生的元认知的能力和水平。6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20课外体育活动的意义?首先,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增进学生健康;其次,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效率;再次,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巩固体育课上学到的有关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第四,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锻炼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第五,课外体育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1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 1全校性活动和年级活动。2班级活动和小组活动。3俱乐部活动。4小团体活动。5个人锻炼活动。22体育课程资源分类?1根据来源分为校内体育课程资源和校外体育课程资源。2根据存在方式分为显性体育课程资源和隐性体育课程资源。3根据功能特点分为素材性体育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