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题西林壁教案范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题西林壁教案范文.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题西林壁。(2)理解并掌握诗句中的关键词语和意象。(3)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句的含义。(2)学会通过诗句中的意象来感受诗人的情感。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诗句的理解和背诵。(2)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难点:(1)诗句中某些生僻词语的解释。(2)如何体会诗人的情感。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苏轼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
2、歌情境。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基本含义。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诗句中的意象,感受诗人的情感。(2)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美景。5. 课堂小结:四、课后作业:1. 背诵题西林壁。2. 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描绘的美景。3. 思考:为什么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山中”?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和情感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题西林壁的诗意。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
3、时调整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使他们在欣赏诗歌的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诗句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和情感体验,融入诗歌情境。3. 运用比较教学法,让学生分析题西林壁与其他诗篇的异同,提高鉴赏能力。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课后访谈: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诗歌学习的兴趣和收获。八、教学资源:1.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注释。2. 与题西林壁
4、主题相关的图片、音乐等素材。3. 其他苏轼的诗篇,用于比较学习。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情感体验、课堂小结。2. 第二课时:教学策略运用、进一步分析诗句、诗歌鉴赏、教学评价。十、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以题西林壁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2.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让学生通过朗诵,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情感。3. 推荐学生阅读苏轼的其他诗篇,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文学成就。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过程: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五、教学反思:六、教学策略:七、教学评价:八、教学资源:九、教学进度安排:十、教学拓展:本教案以题西林壁为教学内容,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反思、教学策略、教学评价、教学资源、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拓展等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教案设计注重教学目标的明确性、教学过程的合理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学策略的针对性、教学评价的科学性、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教学进度的合理规划以及教学拓展的多样性,旨在通过本教案的有效实施,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