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中国近代经济史读后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读后感 从接受教化以来,凡是有关历史的东西,我从来都没感爱好过,也包括这门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课程。要说之前不喜爱历史课是因为它的文字太过于枯燥,现在是因为自己的的确不喜爱。所以要我写一篇规范的关于历史的学术论文那实在是太难为我了,因为自己脑子一点关于历史的东西都没有,写不出来什么好的文章,就选择了写感想。 在我接受的历史教化历程中,每次一谈到我国的历史,编者们就起先肆无忌惮的吹嘘,什么华夏上下5000年历史文明;什么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什么宏大的四大独创;什么历朝历代的丰功伟绩,他们的疆土多么的大,他们的文明影响多么深远这让我感觉就像一个失
2、败者在别人面前或者劝慰自己说自己曾经是多么的辉煌一样,令人厌恶。我承认那些丰功伟绩都存在,而的确也存在,我就是不知道我们了解这些有什么意义,让我们觉得身为华夏儿女感到傲慢?还不是有那么的多同胞连温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再说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有5000多年的文明。借用某老师的一番话,中国根本就不存在什么5000年文明,朝代的更迭,一帮人战胜了另一帮人,然后更换姓氏,起先破坏上一个朝代遗留下来的文明植入自己的文明,文明并不是得到了持续而是遭到了毁灭。到今日只剩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明白,人们仅存的良知和道德被鼓吹是中华5000年文明,试说他们之间还有联系吗?一位西南联合高校的历史教授
3、曾说过:崖山之后,已无中国。也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在中国。因为礼曰:华夏,重信义。而胡人,无。这些足以让我信任我国有5000年的历史并不代表我国有5000年的文明。编者们对历史教化如此的不负责任,试问他们是真的酷爱这个祖国还是盲目崇拜啊?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经常居高临下,想象自己站在真理和学问的制高点上,用老师爷的看法自说自话地编写着教科书和入门书,我们的教科书和入门书用教条替代了历史,书里面所讲的历史仿佛不再是一个有人有事的时间过程,而是一个在某些怀有政治意图的强迫性架构中被分解填充的东西,几千年的故事被压缩成干巴巴的半打理论和一堆概念。其实,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当一个学生在面对这
4、样的教材时,他并不能够感觉到历史的流淌,却只能被动地捧着一大堆被社会性质、生产关系、经济背景等等分割切开出手的概念,尽管概念作为学问,比较简单背诵、复述和考试,但是真实的历史就在僵硬的条块中慢慢流失。当然,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历史教化,脱离了历史教化的本质,让我觉得探讨历史是没有意义的,奢侈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为了证明我国历史的辉煌。(www.fwsir.Com)然而那辉煌早已成为过去,于当代人毫不相干。可我却没看到历史探讨的另外一面,就是通过探讨历史,取得治理国家的政策和方法。这与我个人短视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看到问题的全面。记得老师课上讲到清政府为了爱护其满族血统,阻挡汉人迁入其祖籍地,由
5、于人口稀疏最终导致被俄罗斯占据,丢失了国土丢失了尊严。而我国的统治阶层却没有从历史中意识到这一点,照旧严厉限制国人移民,导致我国人口数量已经严峻超出了国家资源的承载实力。(由于上课没做笔记,这部分内容表述的不是很具体,望老师见谅)直到听到老师讲到这个例子,我才明白探讨历史还有这一层的意义。历史的事实都是我们可以借鉴的阅历,我们可以从历史上胜利的事务中得到珍贵的阅历,在失败的事务中得到教训以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意义重大,而对于历史教科书上歌颂祖国历史的辉煌我还是不认同。历史真正的普遍的意义仍旧在于布罗岱尔说的国民意识的建构,用一个比方说罢,历史仿佛给人们供应着关于家
6、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肯定是对于村庄位置、房舍田地、乡亲父老、水井道路的详细再现,而是一种关于家乡的温馨感受。布罗岱尔在他自己写的文明的文法这本教科书的序言中说,历史学不应当热衷于民族主义的编造,也不应当只沉湎于人文留意,重要的问题在于,假如历史学消逝,国民意识也将因此不能存续,而假如丢失了这种国民意识,法国也好,意大利也好,都不行能存在有独立的文化和真正的文明。希望我国的教化部能够意识到教化上的问题,并尽快的加以改善。上面是个人对历史教化问题的看法,希望老师指责指正。对于文章中引用一些的老师的话来证明我国有5000年历史却没有5000年文明而不是引用来自牢靠文献上的内容想向老师说明一下。记得老
7、师说写论文引用别人的观点时,肯定要对读者负责,引用的观点须要来自牢靠文献。但我也觉得,一个观点一个想法的传承是看读者的,读者认为对的东西才会去接受它,这是读者的主观性。假如非要限制引用来源,会导致一些很好的想法或者观点得不到很好的传播。我也不是追求另类,我只是在追求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可能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在别人那是错的,但在我没发觉它是错的时候我都会认为它是对的,而只要有一天我发觉能证明它错误的时候我就会认为它是错的了。就像上次提到关于封建这个问题一样,一个观点的表述只要有足够的理由让读者信任,读者就会接受它,假如读者怀疑,这个观点即使引用了再多的论着也是枉然。第4页 共4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