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 .doc

上传人:yy****2 文档编号:97558962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4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课后练习答案 .doc(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总论 一、思考题 1 答: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或会计假定,是指对会计资料的记录、计算、归集、分配和报告进行处理和运用的假设前提和制约条件。它是企业设计和选择会计方法的重要依据。 会计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1) 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或会计单位,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具体是指运用会计核算方法体系进行反映和监督活动,具有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独立的财务报告的单位。 (2) 持续经营:又称继续营业,是指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地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解散、倒闭而进行清算

2、。 (3) 会计分期:又称会计分期,是指为了定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情况,便于清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及时地提供有关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而人为地将一个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期间划分为若干个均等的会计期间。 (4) 货币计量:又称货币计量单位,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2. 答:会计核算一般原则是指开展会计业务应遵循的原理和规则。现代会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客观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1) 客观性原则:则亦称真实性原则,它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

3、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该原则要求做到以下两点。 a.要坚持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情况,其衡量标准是:一要有凭证;二要凭证反映的事实是真实的;三要时间上保持一致。 b.要始终坚持科学的核算方法,要客观判断,防止主观臆断。其衡量标准是,要按历史成本计价,资产估价要可靠,费用分配要真实等。 (2) 相关性原则:是指会计核算信息要成为有用的,就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它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 可比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

4、比。也就是说,相同的经济业务在不同企业,尤其是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之间,要用一致的会计程序和方法来处理;同时,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以便于使用者比较和决策。 (4) 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比如,按照及时性原则,要求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告应当在年度终了 4 个月内报出;中期报告应当在中期结束后 60 天内报出。 (5) 明晰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应用。 (6) 谨慎性原则:亦称稳健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7) 重要

5、性原则:指在选择会计方法和程序时,应考虑经济业务的性质和规模,根据其影响大小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和程序。对于重要会计事项,应按规定的方法和程序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地、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失真和产生误导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8)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3. 答:会计要素(accounting elements)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所作的最基本分类,是会计对象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会计报表的组成项目。 会计要素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即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经营

6、成果的会计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费用和利润。 (一) 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二) 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

7、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利润:也称为收益(income)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4 会计等式(accounting equation)也称为会计平衡公式。会计等式是表明各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1) 资产=权益: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与权益,是对同一经济资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的结果。有资产就意味着有权益,资产和权益是相互依存的。因此,从数量上来看,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与权益的总额必定彼此相等。 (2)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债权人的要求权是企业在未来的一定时

8、日必须向债权人交付资产的责任,这样,从企业的角度讲,就可以把债权人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称为负债;投资者的要求权是投资者作为企业的所有者,享有对企业资产的收益、分配、处置的权利,可以把投资者对企业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所有者权益。可见,权益包括债权人权益和所有者权益。 (3) 收入费用=利润: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同时,也必然要发生相应的费用。企业通过收入与费用的比较,才能计算确定一定期间的盈利水平,确定当期实现的利润总额。 (4)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若企业的收入大于费用支出,即企业实现利润就会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反之,企业发生亏损也会使所有者权益减少。 (5)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

9、收入:企业的经营成果也必将影响企业资产、负债的数额变化。企业实现利润将使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企业发生亏损将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5 答:区别:会计准则(accounting standards)是关于会计核算的统一规范,是企业进行价值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 会计制度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具体情况制定而成,直接地、具体地指导会计核算工作的规则与规范。 联系:会计准则是会计理论的具体化,会计实践的总结,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是制定各种会计制度的主要依据。 制定并实施会计制度,其重要意义就在于使会计准则的原则性规范结合企业的会计实务予以具体化,对会计准

10、则中没有包括的具体业务的核算方法、核算程序、会计流程以及内部会计牵制制度等内容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以此保证企业会计工作秩序,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A 5.A 6.C 7.B 8.B 9.D 10.A 三、 多项选择题 1.A C 2.ACD 3.B D 4.B C D 5.A B C D 四、 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五、业务题 1. 答:月初:所有者权益=资产 负债 = 16 000 4 000 = 12 000 元 月末:所有者

11、权益 + 利润 = 资产 负债 = 19 000 3 000 = 16 000元 利润 = 16 000 12 000 = 4 000元 2. 答: 业务序号 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收入 费用 收入 费用 1 40 000 52 000 2 10 000 3 7 200 7 200 4 3 000 5 6 000 2 000 6 48 000 7 20 000 8 1 000 合计 70 000 16 200 100 000 10 200 损益 53 800 89 800 六、案例分析题 答:1.上述行为不合法。 A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

12、得计提秘密准备。而案例中的总经理没有将收到的货款没有冲销坏账,违反了谨慎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C会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而案例中的公司总经理明显违背了这条规定。 2.上述行为不合法。 A及时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即使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而案例中会计核算明显提前,这违反了及时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

13、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上述行为不合法。 A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记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计提秘密准备。而案例中明显少计了费用,违反了谨慎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明显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完整性。 4.上述行为不合法。 A客观性原则要求要实事求是地反映经济情况。而案例中办公用品的丢失原因不明,违反了客观性原则。 B会计法要求各单位所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资料、报告)必

14、须真实、完整,强调不得提供虚假的财务会计报告,或以虚假的经济业务和资料进行会计核算。而案例中办公用品的丢失原因不明,不能体现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二章 会计核算基础知识 一、思考题 1. 答: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账户(account)是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明确的核算内容,用以系统地、连续地记录和反映由企业经济业务所引起的相关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会计核算方法。联系:账户的设置应与会计科目的设置相适应。 2. 答:概念:借贷记账法(debit-credit accounting method) 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运用复式记账原理,记

15、录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账户结构: 记账规则: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都应按照其内容,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记入某账户的借方和其对应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借方和贷方的金额相等。这就形成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3. 答:在借贷记账法下,进行试算平衡的方法包括如下两种。 (1) 发生额平衡法。当我们要检验所有账户在某一期间内对各项经济业务的记录是否正确时,可用这种方法,其平衡公式是所有总分类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所有总分类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 余额平衡法。当我们要检验所有账户记录的内容经

16、过一个时期的增减变动之后,在某一时点上(期末)结果是否正确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其平衡公式是所有总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合计=所有总分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合计理论依据:由于借贷记账法对每一笔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是按照“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的规则进行的,因此一定时期全部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必然等于全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数也必然等于全部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数。 4. 答:含义:会计循环是在一个会计期间,从一切交易和经济业务的发生起到编制出财务报表为止的一系列会计处理程序。 步骤:(1)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 (2) 复式记账。 (3) 登记账簿。 (4) 试算平衡。

17、 (5) 调整分录。 (6) 结账分录。 (7) 编制会计报表。 5. 答:作用:原始凭证是审核经济业务的依据,是记账的依据,是分清经济责任的依据。 种类:原始凭证按其来源,可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两种。前者是经济业务发生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如购货时取得的发票、付款时取得的收据等;后者是本单位经办人员填制的,如收款时开出的收据、商品入库时的收货单、销售商品时开出的发票等。 填制要求:1.真实可靠;2.完整、清楚、正确;3.有经办人员的签字。 6. 答:作用:记账凭证能确定会计分录,是记账的依据种类:记账凭证分为通用记账凭证和专用记账凭证。前者部分收款、付款和转账业务,全部采用一种格式。后

18、者按收款、付款和转账业务分别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格式。 填制要求:记账员根据记账凭证记账后,要在“记账”栏内作“”符号,表示该笔金额已记入有关科目,以免漏记或重记;也可在该栏中注明所记科目的账页数,以备查考。 收款、付款和转账凭证通常用不同颜色印刷或用不同颜色的纸张,以便区别。 如采用通用记账凭证,则上述收款凭证中的借方账户和付款凭证中的贷方账户,均应纳入凭证格式之中,其填制方法和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一样。 7. 答:账簿是有一定格式、互有联系的帐页组成,用来序时地、分类地记录和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簿籍。 分类:1.按用途分类:一般分为序时账、分类账和备查登记簿 2.按外表形式

19、分类:可以分为订本式账簿、活页式账簿和卡片式账簿 3.按账页格式分类:分为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8. 答: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如下。 (1) 对于需要提供详细核算指标的每一项经济业务,根据原始依据,一方面要记入有关的总分类账户,另一方面要记入该总分类账户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 (2) 将经济业务记入某一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时,必须记在相同的方向。以借贷记账法为例,应记入借方的都记借方,应记入贷方的都记贷方。 (3) 记入某一总分类账户的金额和必须与记入其所属的有关明细分类账户的金额相等。 以上要点可以概括为,记账依据相同、记账方向一致、记账金额相等。 总

20、分类账户与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进行平行登记,其结果是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期初余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初余额之和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借方发生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借方发生额之和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贷方发生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贷方发生额之和 某一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该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之和 9. 答:有三种方法。 1.划线更正法。适用情况:在结账之前,如果发现账簿记录有错误,而记账凭证无错误,即纯属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应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2.红字更正法。适用情况:记账以后,发现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符号、科目或金额有错误时,可采用红字更正法更正。在记

21、账以后,如发现记账凭证和账簿记录的金额有错误,而原记账凭证中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并无错误,记账错误表现是: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这时可采用红字更正法。 3.补充登记法。适用情况:记账以后,如果发现记账凭证上应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并无错误,但所填金额小于应填金额,可采用补充登记更正。 10. 答:结账是指会计期末将各账户余额结清或转至下棋,使各账户记录暂告段落的过程。对账(checking)是对账簿记录进行的核对工作。 对账的内容:(1)账证核对。账证核对,是根据各种账簿记录与记账凭证及其所附的原始凭证进行核对。 (2) 账账核对。账账核对,是指对各种账簿之间的有关数字进行核对。 (3) 账实核对。

22、是指各种财产物资的账面余额与实存数额相核对。结账的内容:(1)对收入账、费用账进行结清 (2)对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进行结清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A 5.C 6. C 7. C 8. D 9. B 10.A 三、多项选择题 1. A C D 2. A B 3. A B C 4. B C D 5.A B C D 四、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五、业务题答: 1) (1)借:银行存款 200 000 贷:实收资本 200 000 (2)借:固定资产 100 000 贷:银行存款 100 000 (3

23、)借:原材料 50 000 贷:银行存款 50 000 (4) 借:其他应收款 2 000 贷:库存现金 2 000 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 800 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 (5) 借:管理费用报刊费 300 贷:库存现金 300 (6) 借:固定资产清理 1 000 贷:库存现金 1 000 (7) 借:应付福利费医药费 2 000 贷:银行存款 2 000 2) 8月初时,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1 000 000元 在上述业务中,涉及资产类的科目有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原材料、库存现金、其他应收款、固定资产清理 银行存款 固定资产 原材料 200 000

24、100 000 50 000 2 000 合计 200 000 合计 152 000 48 000 50 000 合计 0 合计 50 000 合计 0 100 000 合计100 000 100 000 50 000 库存现金 其他应收款 固定资产清理 200 2 000 300 1 000 合计 200 合计 3 300 -3 100 2 000 1 000 合计 2 000 合计 1 000 合计 0 2 000 合计 2 000 0 1 000 涉及负债类的科目有应付福利费,涉及所有者权益类的科目有实收资本 应付福利费 实收资本 合计0 合计0 2 000 200 000 合计 2 0

25、00 合计 200 000 -2 000 200 000 资产增加额=48 000 + 100 000 + 50 000 3 100 + 1 000 = 195 900 元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额之和= -2 000 + 200 000 = 198 000元 8月末资产= 8月初的资产 + 资产增加额 = 1 000 000 + 195 900 = 1 195 900元 8月末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数 = 8月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合计数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增加额之和 = 1 000 000 + 198 000 = 1 198 000元 六、案例分析题 答:每月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

26、入 = 24 000 + 3 200 = 27 200元 每月费用 = 光缆使用费 + 加盟费 + 其他业务支出 + 水电费 + 职工薪酬 + 租金 = 1 200/12 + 12 000/12 + 2 560 + 1 500 + 11 000 + 2 500 = 18 660元 每月利润 = 每月收入 每月费用 = 27 200 18 660 = 8 540元 预计这间网吧每月利润为8 540元 5年后网吧净收入= 每月利润 5 12 初期投入资本 = 8 540 60 80 000 5 000 3 000 2 800 = 421 600元 5年后现在工作的净收入 = 2 000 2 5 6

27、0 =240 000元 5年后网吧净收入 李立与王鹏应该放弃工作来投资网吧。 第三章 货币资金与应收账款 一、思考题 1. 答:货币资金(monetary capital)是随时可以用来作为支付的手段,是资产负债表中流动性最强的一个项目。 根据货币资金的存放地点及其用途,可将货币资金划分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部分。 库存现金(cash on hand)是指出纳员所掌握的能随时动用的现金,包括库存人民币和外币。 银行存款(bank deposits)是企业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其他货币资金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与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存放的地点及用途不同,属于货币资金

28、的款项。 2. 答:现金结算范围包括 1) 支付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福利补助金等; 2) 支付对城乡居民个人或不能转账的集体劳动报酬 3) 根据国家规定颁发给个人的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体育等各种奖金 4) 支付各种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费,如退职金、离、退休金、抚恤金等; 5)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和其他物资助价款 6) 支付出差人员随身携带的差旅费 7) 支付结算起点以下的零星支出 8) 中国人民银行确定需要支付现金的其他支出。 3. 答:库存现金的内部控制制度:将经管库存现金和会计记账分开。经管库存现金收支的出纳员不得进行会计记账,进行库存现金收付记账的会计人员不得经管库存现金。在会计实务中,

29、为了使经管库存现金的出纳员能随时了解现金结存的情况,一般可由出纳员兼管现金日记账的登记工作;对涉及库存现金收付的交易必须按原始凭证编制收付款凭证,并要在原始凭证与收付款凭证上盖上“现金收讫”或“现金付讫”章;会计人员根据“收款或付款清单”和“银行存款回单”等,经核对无误后编制凭证、登记有关账簿;企业的出纳人员应定期进行轮换。不得一人长期从事出纳工作。 4. 答:企业单位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临时存款账户和专用存款账户四种。 基本存款账户是企业办理日常结算收付的账户。企业的工资等现金的支取,只能通过基本存款账户办理。 一般存款账户是企业在基本存款账户以外的银行借款转存,

30、与基本存款账户的企业不在同一地点的附属非独立核算的账户,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缴存,但不能办理现金支取。 临时存款账户是企业因临时经营活动需要开立的账户,企业可以通过本账户办理转账结算和根据国家现金管理的规定办理现金收付。 专用存款账户是企业因特定用途需要开立的账户。 5. 答:银行转账结算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 1)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 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认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 商业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条件下,支付确定的

31、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4) 支票:是单位或个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5) 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凭以向特约单位购物、消费和向银行存取现金,且具有消费信用的特制载体卡片。 6) 汇兑结算方式:是汇款人委托银行将其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 7) 委托收款结算方式:是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的结算方式。 8) 托收承付结算方式:是指根据经济合同由收款人发货后委托银行向异地付款人收取款项,由付款人向银行承认付款的结算方式。 6. 答:银行存款余额调节

32、表,是在银行对账单余额与企业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账项数额,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账项数额,以调整双方余额使其一致的一种调节方法。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有 3 种,其计算公式如下: 1) 企业账面存款余额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款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款项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款项 2)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账面存款余额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款项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款项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款项 3)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而银行未收款项企业已付而银行未付款项企业账面存款余额银行已收而企业未收款项银行已付而企业未付款

33、项 通过核对调节,“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上的双方余额相等,一般可以说明双方记账没有差错。如果经调节仍不相等,要么是未达款项未全部查出,要么是一方或双方记出现差错,需要进一步采用对账方法查明原因,加以更正。调节相等后的银行存款余额是当日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对于银行已经划账,而企业尚未入账的未达款项,要待银行结算凭证到达后,才能据以入账,不能以“银行存款调节表”作为记账依据。 7. 答:贴现是指远期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扣除贴现息后将票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 在票据贴现中,不带息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票面价值。带息票据的到期值就是其票面价值加上到期利息。票据

34、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的间隔期称为贴现天数,通常,贴现日与到期日两天,只计算其中一天。 有关贴现计算如下所示: 贴现期 = 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 1 =票据期限 企业已持有票据期限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 贴现率 贴现期 贴现所得=票据到期值 贴现利息 企业将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向银行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二者之间的差额部分借或贷“财务费用”科目。 8. 答:有 4 种方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净额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1) 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和估计的坏账率,估计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

35、备的方法。 2)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3) 赊销净额百分比法是根据赊销净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4) 个别认定法是根据每一项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核算:采用备抵法,企业须设置“坏账准备”科目。坏账准备可按下列公司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 = 当期按应收账款计算应提坏账准备金额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或+“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金额)二、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B 4. A 5.A 6. A 7. C 8. A 三、多项选择题 1. BD 2. AB C D 3. A BC D 4. B D 5.A C

36、 四、判断题 1. 2. 3. 4. 5. 五、业务题答:1. (1) 借:管理费用 120 贷:库存现金 120 (2) 借:其他应收款 2 000 贷:库存现金 2 000 (3) 借:库存现金 6 000 贷:银行存款 6 000 (4)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应收账款 30 000 (5)借:短期借款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6)借:管理费用差旅费 1 800 库存现金 200 贷:其他应收款 2 000 (7)借:管理费用电话费 3 500 贷:银行存款 3 500 (8)借:银行存款 6 000 贷:库存现金 6 000 (9)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

37、 7 000 贷:银行存款 7 000 (10)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实收资本 100 000 2 答: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单 2010年9月30日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项目 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 256 500 银行对账单余额 231 550 加: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款项 (3)12 000 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 (2)48 900 减: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 (4)1 550 减: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款项 (1)13 500 调节后存款余额 266 950 调节后存款余额 266 950 3 答:(1)借:应收账款 472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38、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000 银行存款 4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320 000 贷:库存现金 320 000 (2)借:销售费用广告费 3 700 贷:银行存款 3 700 (3)借:银行存款 4 000 应收票据 468 000 贷:应收账款 472 000 (4)到4月15日,应计提的利息 = 468 0006%360 31 = 2 418元 借:应收票据 2 418 贷:财务费用 2 418 贴现到期价值 = 468 000 + 468 000 6% 360 184 = 482 352元贴现期 = 30 + 31 + 30 + 31 + 31 +1 -1 =

39、153天 贴现利息 = 482 352 8% 360 153 =16 399.97元 贴现所得 = 482 352 16 399.97 = 465 952.03元 贴现日应计的财务费 = 470 418 465 952.03= 4 465.97 借:银行存款 465 952.03 财务费用 4 465.97 贷:应收票据 470 418 (5)借: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6)借:应收账款 482 040 财务费用 50 贷:银行存款 482 090 (7)借:坏账准备 6 000 贷:应收账款 6 000 (8)借:资产减值损失 5 000 贷:坏账准

40、备 5 000 4 答:(1)坏账准备提取额 = 2 000 000 5 = 10 000元 借:资产减值准备 10 000 贷:坏账准备 10 000 (2) 借:坏账准备 36 000 贷:应收账款 36 000 2008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应保持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5 000 000 5 = 25 000元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余额为 36 000 10 000 = 26 000元 本年度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25 000 + 26 000 = 51 000元 借:资产减值准备 51 000 贷:坏账准备 51 000 (3) 借:应收账款 10 000 贷:坏账准备

41、 10 000 (4) 2010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应保持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4 000 000 5 = 20 000元 年某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为 25 000 + 10 000 = 35 000元 应冲销多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35 000 20 000 = 15 000元 借:坏账准备 15 000 贷:管理费用 15 000 六、案例分析题答:(1) 第一种优惠是商业折扣,是企业根据市场供需情况或针对不同的顾客,在商品标价上给予的扣除。企业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作为销售发票价格。 第二种优惠是现金折扣,是债权人为鼓励债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付款,而向债务人提供的债务扣除。现金

42、折扣通常发生在以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交易中。 商业折扣核算:以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作为销售发票价格,确认应收账款和销售收入,不会引起特殊的应收账款确认问题。 现金折扣核算:在存在现金折扣的情况下,应收账款入账金额的确认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总价法,另一种是净价法。总价法是将未扣除现金折扣前的金额作为实际售价,记入“应收账款”科目。如果未提前支付,则销售方按发票金额收款,如果因客户在折扣期内付款,销售方将所给予的现金折扣视为融资费用,记入当期的“财务费用”科目。净价法是指将扣除现金折扣后的价格作为实际售价,记入“应收账款”科目;将客户过了折扣期的价格差额作为利息收入,冲销当期的“财务费用”。

43、 (2) 答:2008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应保持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2 000 000 3 = 6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6 000 贷:坏账准备 6 000 2009年发生了坏账损失12 000元,其中A公司2 000元,B公司10 000元,应收账款期末余额2 400 000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坏账准备A公司 2 000 B公司 10 000 贷:应收账款 12 000 2009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应保持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2 400 000 3 = 7 200元 年末计提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的借方余额为 12 000 6 000 = 6 000元 2009年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7 20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