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大千方]北大钱理群“一九八四另一种叙事”出版座谈会演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北大千方]北大钱理群“一九八四另一种叙事”出版座谈会演讲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北大千方北大钱理群“一九八四,另一种叙事”出版座谈会演讲稿 凭爱好做学问 凭良知做 事情 演讲时间:2022年1月9日 北京高校钱理群教授在一九八四,另一种叙事–'新人文论'出版座谈会上的励志演讲稿 大家可能会留意到新人文论丛书的新人中缺了两个人,缺了我和吴福辉,缘由很简洁,(那时候)我和吴福辉已经不是青年了,那时候我正好是46岁到50岁之间,这个年龄挤进青年的确不合适。但是,因为我后来和黄子平、陈平原两个人一起提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样通常大家就把我和黄子平、陈平原一起看待,称我们为青年学者。到后来我退休了,大家突然发觉钱理群成老教授了,所以我只有两个命
2、名,从青年学者一下子跳到老教授,这当中没有一个过渡,所以我是一个没有中年时代的学者,不过当时我们这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跟他们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并没有多少的界限,而且是相互帮助的。 这里特殊感谢黄子平,刚才赵园说到她的第一本书是子平取名的,事实上是子平举荐的,因为我们这群人首先出名的是黄子平,他的深思的老树的精灵特别出名,我们当时还静默无闻。当时上海的一位编辑找到了他,想出他的书,同时对黄子平说,你的同学当中能不能举荐一两位?结果他举荐了我和赵园,大家很难想象,当时这位编辑听完这话后立即跑到我们家里来,当场就确定让你写什么。我说我在写心灵的探寻,他说好,就写这个。所以我今日常常劝那些找我出书的编辑,
3、我说,你别找我这个已经出了名的,你应当找那些已经很有潜力,正处于要出不出的时候的人,他各方面已经打算好了,但是因为种种缘由,比如说年轻、没有机会,他出不来,这个时候找他做作者是最好的,他肯定会把最好的东西给你。 我觉得今日大家听我们的讲话,我有一点担忧,担忧我们会不会给诸位造成印象,把1980年头过分地志向化了,似乎1980年头青年人特别简单出来,其实并不是如此。 谈一点我的阅历,我的第一本书到现在都出不来,我真正的第一本书,我下了功夫写的是周作人年谱,因为那个时候老师要求探讨作家要从人物起先,我记得我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辛辛苦苦写出这本年谱,但是这个年谱最终就是出不来。后来没有方法了,就由我的
4、导师王瑶先生出面,把这本书举荐给了北大出版社,北大出版社接受了,但是那个编辑思想比较老,他审了一年,后来跟我回答说,他说不是你这个书不好,而是说北大出版社第一次出年谱,出汉奸周作人不合适,就这个缘由给我退回来了。 我想讲的意思是,大家不要把1980年头想得过于志向化,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要出来,都遇到种种的阻力,而这个阻力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不要觉得似乎过去很好,今日就不好,不要把过去志向化。但是那个时代的确有一个特点,虽然也有外在的这么多阻力,但是我们的确有一大批(我很感谢我们的老师)老师对我们全力支持。我记得当时不止是一个老师,还有更多的人,甚至我发觉有些人珍贵在哪里,他觉得这个学生有可能
5、超过他,但他还是推他出来,这个境界就很难有,现在的导师唯恐很难有这样的气度,他唯恐就不那么热忱地把这个学生给推出来。另外那时候真的是有许多的出版社,许多的杂志编辑尽全力要把新人推出来。 另外,我觉得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缘由,就是我们(学者)相互之间的确特别团结,刚才提到了京海两派(北京、上海)实力是最强的,但是恰巧也是关系最好的。有一种说法一山不容二虎,但是我们几虎在一起,大家都处得特别好,而且尽量相互支持。我觉得这个阅历可能更重要,因为从外界环境来看,每一个不同的时代都会遇到阻力,那怎么办呢?靠自己的毅力,还有靠同辈间相互的支持,总是能够出来。 所以我觉得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生态环境问题,198
6、0年头总体来说,那个时代环境比现在好,我觉得现在令人担忧的就是生态环境。当然现在也有比我们那个时代优越的地方,比如说现在出书要简单一点,不是那么难了,而且现在我觉得,事实上我们今日有些更年轻的学者,他们写出来的书的质量并不肯定比这套书差,现在也有一些很好的书,但是不大可能有这套书的这么大影响。 我最近跟我的学生谈话,我说,你们无论从学问结构,还是许多的探讨上来说,事实上并不弱于我们,甚至超过我们,但是你们必需承认这个现实,你们很难有我们这代人的影响,这跟现代的环境是有关系的。 那怎么办?我对我的学生说,因此你们现在就不要再去追求有多大的影响,多大的效应。我提出两点,第一,凭爱好做学问,其次,凭
7、良知做你自己的事情。现在年轻人只能选择这么一条路,但是我觉得,尽管生态环境不尽志向,我们是不是完全没有进一步努力的空间?我觉得也不肯定,更大的环境我们驾驭不了,但是小环境里面,我觉得还是有有良知的出版编辑、杂志编辑的,还是可以为制造好的生态环境做出一些努力,更主要还有我们自己,彼此之间是不是可以联络起来,相互支持,也创建出一个相对好的生态环境。我最主要的是呼吁这个,大家第一要面对现实,其次个就是要考虑怎么样能够由自己的努力创立更好的一个环境。 钱理群简介: 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四川重庆,祖籍杭州。北京高校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高校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探讨会副会长,中
8、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探讨丛刊第三任主编(与吴福辉共同担当)。 主要从事现代文学史探讨,鲁迅、周作人探讨与现代学问分子精神史探讨。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苦痛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1948:天地玄黄等。 20世纪80年头以来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文学者之一。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探讨,特殊是对20世纪中国学问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敬重。 钱理群始终关注教化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跑。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学问分子的标记性人物。 第5页 共5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