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化实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更大力度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多措并举促进各类群体就业,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保障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支持企业稳定岗位 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根据国家和省的统一部署,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落实缓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和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的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
2、022年4月30日。接着按不高于2022年征收标准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规范执法检查,行政执法机关不开展社会保险欠费集中清缴。 加大援企稳岗力度。接着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实施援企稳岗返还政策,并将全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的稳岗返还政策裁员率标准放宽至上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 制目标(2022年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限制目标为5.5),对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的企业,裁员率放宽至不超过企业职 工总数20;困难企业的失业保险费稳岗返还政策,以及困难企 业一次性特殊培训补助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支持和引导企业通过与职工协商一样,实行调整薪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在岗
3、培训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落实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接受治疗或医学视察隔离职工工资待遇补贴、一次性延迟复工补助,减轻企业用工成本。建立应急公共法律服务机制,针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造成的劳资关系纠纷,设立服务专线,推行“互联网+调解仲裁”应急公共法律服务。 加大金融援企力度。设立市中小企业转贷纾困基金。确保信贷持续稳定,激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符合授信条件但短暂经营困难的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不抽贷、断贷、压贷,赐予延期还贷、展期续贷、降低利率、减免逾期利息。引导商业银行加快和扩大lpr定价基准运用,确保2022年普惠型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高于2022年同期融资成本。落实普惠金融定向
4、降准政策,释放的资金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增加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中长期贷款和信用贷款。用好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对国家及省确定的参加防疫的重点企业供应利率上限不超过一年期 lpr减101个基点的实惠利率信贷支持,并通过配套的财政贴息,确保相关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降至1.6以下。主动运用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对符合条件的企业供应利率上限不超过最近一年期lpr加50个基点的实惠利率信贷支持。落实省政府对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降费率及优化企业小额贷款服务的要求,取消各级政府性融
5、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反担保要求。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医保局、市金融局、市残联、市税务局) 二、开发更多就业岗位 发挥产业带动就业的作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大健康、文旅等优势产业集群,以推动重点产业发展拓展就业空间。 扩大内需带动就业。支持社会力气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加强托育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家政服务业发展,加强家政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研学旅游、科技旅游、体育旅游等新产品新业态,利用文
6、旅品牌,引进各种高端商业演出、国际体育赛事落地,支持文旅企业参加文旅推介会。加快发展“夜间经济”,启动夜间经济集聚区的提升打造工作,创建以“夜购侨货、夜尝侨味、夜住侨宿、夜游侨景、夜娱侨 乐、夜品侨学、夜享侨健、夜赏侨都”为核心的“夜侨都”品牌。加快制定促进汽车消费扶持政策,优化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创建就业岗位。实行国务院调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有关政策,完善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探究发行永续债等权益型、股权类金融工具筹措重大项目资本金。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投资进度,引进一批补链强链优质项目。充分发挥专项债对有效投资的拉动作用,加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申报、发行和管理,优先用
7、于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项目,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推动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力争2022年市区新增公共 停车泊位2500个。加快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社会资本合作,主动引导社会资本以股权形式参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支持并引导建筑企业拓展轨道交通、高速马路、水利、生态环保等市场,参加城市更新改造。 稳定外贸扩大就业。用足用好出口退税、出口信用保险等外贸政策工具,扩大出口信贷投放,稳住外贸市场和订单,主动组织和支持企业参与境内外展会,加快摩托车、水暖卫浴等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区域出口品牌,主动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选购贸易等外贸新业态
8、发展,用好大广海湾物流保税中心(b型)平台,培育新的进出口增长点。扩大出口承保规模,进一步降低出口信用保险费率。推广国际 贸易“单一窗口”信用保险模块应用,扩大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三、促进劳动者多渠道就业 实施“三支一扶”安排扩容提质,为基层培育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助力乡村振兴。按省统一部署开展基层医疗卫生等机构急需紧缺人才专项聘请。扩大征集应届高校毕业生入伍规模。开发一批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吸纳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参照当地同条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9、工资水平赐予补贴,最长补贴2年。 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安置力度,全面筛查市内已经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运用状况,提高岗位运用效率,刚好支配符合条件的人员到空置岗位;对于安置期限届满的人员,按规定腾退岗位并做好后续帮扶工作;加快推动公益性岗位满员安置的市 (区)开发新岗位。 接着实施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对年度内家政服务人员月平均在岗人数达30人以上的员工制家政服务 企业,按每人每年1010元赐予补贴。对被评为市家政服务龙头 企业的,赐予一次性补贴10万元。 支持劳动者通过新业态实现多元化就业,加强对敏捷就业 人员的实名制信息化用工服务管理。进一步放宽敏捷就业人员参保条件。对敏捷就业的毕
10、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落实发放敏捷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补贴期满仍未实现稳定就业的,政策期限可延长1年,申请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对不适用现行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新就业形态人员,指导用工需求方与其协商签订协议,合理确定劳动酬劳、休息休假、平安爱护等基本权益。开展建筑劳务用工制度改革,推广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稳步推动房屋建筑、铁路、马路、水运、水利、能源等工程按项目参与工伤保险,保障建设项目职工特殊是施工一线务工人员的工伤保险权益。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市教化局、市财政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商务局、市征兵办) 四、进一步激励创业带动就业 实施惠及面更
11、广、针对性更强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劳动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业,赐予最高500万 元最长3年的担保贷款,按贷款基础利率的50赐予贴息。降低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当年新招用重点扶持对象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人数比例从25下调为20,在职职工超过 101人比例从15下调为10。 加大创业带动就业补贴、一次性创业资助、租金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加快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建设,制定相应的认定和管理方法,对经认定的创业孵化基地,最高赐予50 万元补贴。依托创新产业聚集区,以珠西先进产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园为核心,加快构建“一园多区”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体系,吸引港澳居民到我市就业创
12、业。 举办创业创新大赛,对符合条件的获奖参赛团队(企业)赐予不超过30万元的培育优秀创业项目补贴,对残疾人特别群 体另行设置不超过5000元/人的优秀奖补贴。举办“乐业五邑”创客素养提升班,将初创企业经营者实力提升补助范围扩大至登记注册5年内有发展潜力企业的经营者,打造一批企业家人才队伍和经营管理人才。 实施“农村电商三年行动安排”,到2022年底,全市开展 农村电商培训2250人次以上,带动农村电商创业就业5000人 以上,建立1家市级农村电商技能实训平台和1家市级农村电 商创业孵化园;各市(区)结合地方乡镇产业特点,至少培育1 家农村电商培训院校(机构)和1家农村电商物流企业。在有 条件的
13、村建立1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符合条件的按每个不超过 10万元赐予一次性补助。各地年度新增建设用地安排指标优先保障县以下返乡创业用地。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局) 五、稳定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 加大事业单位面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开聘请力度,2022-2022年事业单位空缺岗位主要用于聘请高校毕业生。持续优化国有 企业人才结构,招收大专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比上年实现肯定比例的增长,注意招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将基层就业补贴、小微企业社会保险补贴对象扩大至毕业2年内高校毕业生。自 2022届起求职创业补贴标准提高至每人3000元。对组织毕业
14、2 年内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参与就业见习的各类用人单位,按我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每人每月赐予就业见习补贴,符合条件的落实见习留用补贴。对毕业2年内全日制硕士探讨生和本科毕业生,初次在我市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除外)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并按规定入户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赐予硕士探讨生毕业生住房和生活补贴各1010元/月, 赐予本科毕业生住房和生活补贴各500元/月,补贴期限最长均 为2年。对吸纳退役1年内的退役军人稳定就业并参与社会保 险1年以上的用人单位(机关事业单位除外),按每人1万元赐予一次性补贴。 将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补贴标准提高至5000元。其中, 用人单位吸纳建档
15、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满3个月且按规定缴纳 社会保险费的,根据每人2500元标准赐予用人单位补贴;稳定 就业满半年后,根据每人2500元标准追加补贴。对认定为市市 级示范性就业扶贫点的,赐予10万元一次性补贴。在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中实施以工代赈,组织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加工程项目建设。对吸纳登记失业半年以上人员稳定就业并参与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按每人5000 元赐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实施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国资委、市扶贫办、市总工会) 六、提升劳动者技术技能水平 抓好新生代产业工人培育、企业职
16、工技能提升培训、新型学徒培育等培训工作,推动技工院校提质升级和布局优化。制定职业教化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加快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推动落实职业院校奖助学金调整政策,扩大高职院校奖助学金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推动职业教化、技工教化深化改革,推动技师学院纳入高等职业教化,加快高水平技师学院建设,推行校企双制办学,扶持建设一批省级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强医用物资、生活必需品生产领域的专业建设,加强技能人才培育。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激励职业(技工)院校帮助企业改造、开发自动化生产线,开发技术技能岗位,实现人力资源、人力资本增值保值,提高生产效率。对为我市企业改造、开发自动化生产线,促进企业普工岗位数削
17、减20及以上的职业 (技工)院校,按每削减1个普工岗位500元、1条生产线最高 不超过5万元的标准赐予职业(技工)院校奖补,服务同一企 业奖补最高不超过50万元。 深化实施“粤菜师傅”工程,传承发展特色饮食文化,推动“粤菜师傅”工程规范化、标准化、特色化、国际化、产业化发展。建立“粤菜师傅+电商”产训合作联盟,大力开展“粤 菜师傅+电商”培训,支持农餐企业开展“粤菜师傅”电商适岗培训,面对各类劳动者开展“粤菜师傅”电商创业培训,引导农餐企业通过新型学徒制培育提升自身电商营销实力,推动“粤菜师傅”培育载体承接电商创业技能培育,激励农餐企业以电商技能培训夯实电商创业基础,大力扶持“粤菜师傅”创办侨
18、乡菜系特色餐饮店,助推“粤菜师傅”电商创业。 实施“南粤家政”工程,推动家政服务产业园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母婴、居家、养老和医疗护理等服务,着力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打造“安心家政”品牌。通过理论和实操相结合全面提升月嫂、育婴师、保姆、养老护理员等家政人员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护和服务技能。激励家政企业通过线上平台,实行“线上选人”“视频面试”“在线签约”等方式供应家政供需对接。 实施十大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推动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和适岗培训,落实职业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上浮30。充分利用“互联网+”培训方式,重点推动企业职工线上适岗培训,
19、按每人每课时(不少于45分钟)30元的标准赐予企业适岗培训补贴,每人每年补贴不超过1010元。支持各类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和企业建设职工培训中心、企业高校和接着教化基地,有关培训课程与教材开发、老师授课等相关费用,按规定从职业培训收入中列支。主动开发新职业(工种)培训标准,将新 产业、新职业、新岗位列入技能提升培训及补贴范围。主动试行线上技能人才评价工作,推广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线上备案。对组织具有创业要求和培训意愿并具备肯定创业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开展免费创业培训,并取得相应合格证书的创业培训定点机构,赐予创业培训补贴;结合劳动者创业需求,依托机构院校及各类培训机构,创新“课堂培训+创业实训”“创
20、业培训+专业技能”等模式,开发创业培训、实训项目(含网络培训)的,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组织评审通过,并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同意后,可纳入补贴范围。强化退役军人免费教化培训,丰富创业培训内容,帮助退役军人提高就业创业实力。依据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等特别群体特点,开发针对性公益课程,在政策期内特别群体可享受一次免费培训。对贫困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人、农村户籍或城市低保家庭中毕业2年内的“两后生”(即毕业后没有升读中学、高校的初中生、中学生)参与技能培训并获得职业资格、技能等级、专项实力等相应证书的,根据每人每次500元标准赐予生活费补贴。以市省级高
21、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面对我市企业、院校自主培育技能人才和劳动者技能提升学习免费供应资源(场地、设备和课程)开放运用公益服务。支持将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展改革局、市 教化局、市财政局) 七、加大对困难人员的托底帮扶力度 通过落实失业人员生活保障待遇、分级再就业服务、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补贴等举措,加强对失业人员的跟踪帮扶,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托底帮扶力度,帮助失业、无业群体实现就业。对从事公益性岗位政策期满仍未实现就业的扶持对象,政策享受期限可延长1年,申请期限至20
22、22年12月31日;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等特别困难人员,原则上可再安置一次。指导确需较多裁员的困难企业制定裁员安置方案,依法依规妥当处理劳动关系和社会保险转移接续等工作。 推动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完善对失业人员的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结合其就业意愿开展“一对一”就业帮扶,每月至少进行1次跟踪服务。对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条件的失业人员,刚好发放失业保险金,由失业保险基金代缴其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对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就业且距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1年的人员,可接着发放失业保险金直至法定退休年龄。对生活困难又不符合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的失业人员,按每人5000元赐
23、予临时生活补助。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漂亮乡村等建设项目,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面摸清贫困群众就业状况,建立健全就业台账。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倡议农业企业聘请周边待业或者未复工的 贫困人口进行短时务工。加强本地扶贫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协调引导企业将简洁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环节延长到乡镇、村 (社区),创建扶贫车间、扶贫工作坊、消费扶贫基地等就业扶贫载体,就地就近吸纳贫困劳动力。 对生活困难的失业人员及家庭,按规定纳入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范围。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再就业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接着保留6个月低保待遇。对我市参保企业吸纳本 省户
24、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并开展以工代训,按每人每月500元 的标准赐予企业培训补贴,最长不超过6个月。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市总工会) 八、强化就业服务供应 接着实施就业服务专员制度,设立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人才服务专员,开展“专精特新”企业进校内、重点企业专场聘请等系列活动。加大省内、外劳务协作力度,在劳动力输出地区设置联络专员,大力开发各类劳动力。 打造“乐业五邑”就业创业工作品牌,传播敬业与乐业的理念。举办“乐业五邑”就业大讲堂,让就业创业政策和服务更有效惠及人民群众。打造“乐业五邑”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综合政策信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市场资
25、讯等元素,为就业者供应职业指导、求职聘请、职业技能培训等“一站式” 就业帮扶服务,为创业者供应市场开拓服务、创业资源对接、导师智库指导等“一站式”孵化和创业加速服务。 支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托付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聘请服务。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社团组织等机构作用,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对上述机构通过介绍、派遣或实行劳务外包等方式从市外组织劳动力首次到我市重点企业就业的,按400元/人的标准赐予相关机构劳务协作补贴,对 年度内累计胜利举荐人数达101人以上的,在前基础上上浮101 元/人,累计胜利举荐人数300人以上的,在前基础上再上浮101元/人。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扎实
26、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大力推动“双随机、一公开”执法监管,维护公允竞争,严厉打击“黑中介”“工头”操纵市场、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政府部门监督管理、市场主体公允竞争、中介组织规范服务的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格局。 大力推动网络聘请会和远程视频聘请,为企业和求职者供应“零接触”、免费线上公共就业服务。政府投资项目产生的岗位信息,要在本单位和同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网站公开发布;市级以上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在2022年一季度前实现岗位信息在线发布,向国家级、省级归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对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时办理就业创业补贴等业务的扶持对象,允许延期至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补
27、办。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九、完善就业失业监测研判机制 深化推动就业实名制服务管理工作,实现就业失业服务管理实名数据全覆盖和数据更新常态化。打造线上、线下的企业用工数据统计和预警分析平台,建立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用工规划和统筹协调机制。探究省市数据实时同步通道,畅通与税务、市场监管、公安、卫生健康、民政、教化等部门共享通道,加强重大项目、重大工程、专项治理对就业影响跟踪应对,加强就业形势研判,同步制定应对措施。 加强就业失业登记工作,对在户籍地、常住地或就业地办理失业登记的劳动者供应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对失业的敏捷就业人员、无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实行承
28、诺制失业登记,免提交失业证明材料。对担当就业失业监测任务的企业工作人员,按每月200元赐予补贴;每多担当一项就业监测任务的,补贴 标准提高50元。建立健全就业风险防范机制,将处置就业风险支出纳入各级财政应急储备金运用范围。做好舆情监测研判、协调和应急处置,稳定社会预期。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统计局、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 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