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指南录后序》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文《指南录后序》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案课文指南录后序优秀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指南录后序是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范晔创作的一篇序文。1.1.2该文是范晔为其父范泰所作的指南录一书所作的序,主要阐述了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和作用。1.1.3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指南针的认知和使用,以及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水平。1.2教学意义1.2.1通过学习指南录后序,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古文阅读能力。1.2.2本文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科技发展史。1.2.3本文的语言优美,辞藻华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1.3教学方法1.3.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分析文本内容
2、。1.3.2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科技的魅力。1.3.3采用比较教学法,将指南录后序与其他相关文献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二、知识点讲解2.1指南针的起源与发展2.1.1指南针的起源: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磁石指示南北的现象。2.1.2指南针的发展:北宋时期,指南针被制成实用工具,并广泛应用于航海、地理测量等领域。2.1.3指南针的作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促进了世界地理大发现。2.2指南录与指南录后序2.2.1指南录的作者:范泰,南朝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2.2.2指南录后序的性质:作为序文,阐述了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和作用,以及对指南录的评价。2
3、.2.3指南录后序的特点:文笔优美,辞藻华丽,逻辑严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3文本语言与表达技巧2.3.1文本语言:典雅华丽,充满诗意。2.3.2表达技巧:运用了大量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2.3.3文本结构:总分总的结构,层次清晰,条理分明。三、教学内容3.1文本阅读与理解3.1.1让学生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3.1.2分析文章结构,掌握文章层次。3.1.3翻译重点句子,理解文本内涵。3.2古代科技知识介绍3.2.1介绍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作用。3.2.2讲解指南针在古代航海、地理测量等方面的应用。3.2.3分析指南针对世界地理大发现的重要意义。3.3文学鉴赏与表达3.3.1分
4、析文本中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3.3.2品味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结构美。3.3.3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提高表达能力。四、教学目标4.1知识与技能4.1.1了解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作用。4.1.2掌握指南录后序的文章结构和层次。4.1.3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4.2过程与方法4.2.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深入理解文本内容。4.2.2运用比较教学法,分析文本的独到之处。4.2.3运用问题驱动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4.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3.1感受古代科技的辉煌,增强民族自豪感。4.3.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4.3.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
5、识科技对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文本中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概念和知识点的理解。5.1.2文本中运用的大量修辞手法的鉴赏。5.1.3学生对古代科技发展史的认识和理解。5.2教学重点5.2.1指南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6.1.1课件:包括文本内容、图片、视频等。6.1.2的黑板:用于板书设计。6.1.3指南针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指南针的形状和作用。6.2学具6.2.1笔记本:用于学生记录重点内容和课堂感悟。6.2.2课本:指南录后序及相关的历史、文学资料。6.2.3绘图工具:如彩笔、尺子等,用于学生进行地理绘图练习。七、教学过程7.1导入新课7.1.1提问:引
6、导学生回顾指南针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7.1.2播放视频:通过视频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和作用,引发学生的好奇心。7.1.3引入指南录后序:简要介绍作者范晔及其作品,为学生阅读文本做好铺垫。7.2自主学习7.2.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本内容。7.2.2任务驱动:布置学习任务,如分析文本结构、鉴赏修辞手法等。7.2.3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7.3课堂讲解7.3.1讲解文本内容:详细解读文本,阐述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作用。7.3.2分析修辞手法:举例分析文本中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7.3.3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引导。7.4实践
7、操作7.4.1制作指南针:让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模型,加深对指南针的理解。7.4.2地理绘图:让学生根据指南针的知识,绘制简单的地理图纸。7.4.3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指南针为题材的短文。八、板书设计8.1板书内容8.1.1文本结构:将课文指南录后序的结构用框架图的形式展示出来。8.1.2指南针发展历程:用时间轴的形式展示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和作用。8.1.3修辞手法举例:选取文本中的典型句子,标注修辞手法并解释。8.2板书设计原则8.2.1简洁明了:板书内容要简明扼要,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8.2.2逻辑清晰:板书内容要有逻辑性,展示出文本的结构和思路。8.2.3美观大方:板
8、书设计要注重美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九、作业设计9.1作业内容9.1.1文本解读:让学生选择一个角度,对指南录后序进行解读和分析。9.1.2历史研究: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指南针在历史上的应用和影响。9.1.3文学创作: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写一篇以指南针为题材的短文。9.2作业要求9.2.1作业要有深度:要求学生在解读文本时,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9.2.2作业要有时效性: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的自律性。9.2.3作业要具有可操作性:作业内容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操作和实践。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课后反思10.1.2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学生的学习
9、需求。10.1.3教学改进: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10.2拓展延伸10.2.1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指南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10.2.2课外阅读:推荐相关的历史、文学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10.2.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科技展览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新课环节1.1.1补充和说明:选择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指南针历史介绍视频,视频内容要涵盖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作用,以及指南针在古代航海、地理测量等方面的应用。1.2.1补充和说明:详细介绍作者范晔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以及指南录后序的背景和创作目的。1.2.2通过作者和作品的介绍,可以帮
10、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感受文本的价值和意义。二、自主学习环节2.1.1补充和说明:布置具有针对性的学习任务,如分析文本结构、鉴赏修辞手法等。2.1.2学习任务的布置能够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2.2.1补充和说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2.2.2小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三、课堂讲解环节3.1.1补充和说明:详细解读文本,阐述指南针的起源、发展历程和作用,以及文本中的重点句子和修辞手法。3.1.2文本内容的解读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掌握文本的核心要点。3.2.1补充
11、和说明:举例分析文本中的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并解释其作用和效果。3.2.2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四、实践操作环节4.1.1补充和说明:提供指南针模型的制作材料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模型。4.1.2指南针模型的制作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指南针的形状和作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2.1补充和说明:布置简单的地理绘图任务,让学生根据指南针的知识进行绘制。4.2.2地理绘图的练习能够巩固学生对指南针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五、板书设计环节5.1.1补充和说明:精心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文本结构、指南针发展历程和修辞手法举例等。5.1.2板书内容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文本结构和思路,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六、作业设计环节6.1.1补充和说明: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深入解读文本。6.1.2作业的深度要求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环节7.1.1补充和说明:通过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了解本节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7.1.2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帮助教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