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期末冲刺】高二下课内外诗歌关联阅读精.docx

上传人:学****享 文档编号:97492274 上传时间:2024-06-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4【期末冲刺】高二下课内外诗歌关联阅读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24【期末冲刺】高二下课内外诗歌关联阅读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4【期末冲刺】高二下课内外诗歌关联阅读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期末冲刺】高二下课内外诗歌关联阅读精.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4【期末冲刺】高二下课内外诗歌关联阅读精练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小题。赠宣城赵太守悦(节选)李白赵得宝符盛,山河功业存。三千堂上客,出入拥平原。六国扬清风,英声何喧喧。大贤茂远业,虎竹光南藩。错落千丈松,虬龙盘古根。枝下无俗草,所植唯兰荪。注宝符:赵简子对儿子们说,他把宝符藏在常山上,谁先得到有赏。诸子回来俱无所得,只有赵毋恤说已得到。他说,从常山居高临下可以看到代国,如果吞并代国,这就是宝。赵简子于是立其为太子。平原:指平原君赵胜,以善“养士”著称。虎竹:铜虎符与竹使符,用于发兵、征调等。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宣城太守姓赵,所以李白将

2、其与赵国的历史和赵胜的事迹联系起来,构思新巧,不落俗套。B.三四句的“三千”极言门客之多,“拥”字生动地写出前呼后拥的盛况,显示赵胜显赫的地位。C.由“大贤茂远业”可知赵悦品行优异、家业远大,由“虎竹光南藩”可知其官居要职、政绩卓著。D.诗人以“错落千丈松”衬托“虬龙盘古根”,写树根盘曲交结而年岁悠久,既是写物,也是喻人。16.离骚里有“纫秋兰以为佩”,本诗里有“所植唯兰荪”,两首诗里的兰草作用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没有衬托)16.离骚写兰草采用象征(或比喻)手法,以兰草象征高洁的品德和人格,以佩戴香草来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本诗写兰草采用比喻手法,以兰草比喻赵悦门下

3、优秀的人才(或有出息的子孙),以此衬托赵悦的贤德,表达对赵悦的敬意与赞美。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相和歌辞蜀道难唐张文琮梁山镇地险,积石阻云端。深谷下寥廓,层岩上郁盘。飞梁架绝岭,栈道接危峦。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注“梁山”即“高梁山”“大剑山”,主峰在今四川剑阁境内。晋时张载剑阁铭所谓“岩岩梁山,积石巍卷”就是说的这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侧重于对梁山一带山川之险的描写,写出了山高谷深、岩陡壁峭之貌。B五、六句通过“飞梁”“危峦”等写蜀道仰望之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C七、八句写骑马而至的诗人发出“斯路难”的感喟,表现了蜀道的难不

4、可攀。D全诗用“积石”“深谷”“绝岭”等景象,以浪漫主义笔法尽言梁山蜀道之阻。16本诗与李白的蜀道难都发出了“蜀道之难”的感慨,请结合内容,比较两首诗抒情的异同。(6分)【答案】15DD项“浪漫主义笔法”错。本诗直接以含有一定历史意蕴的现实蜀道之景为“揽辔独长息,方知斯路难”的现实感叹张本,是通过历史与现实结合以抒发现实感叹为主要目的的诗作,现实主义意味浓郁。16同:(1)直抒胸臆。两诗都以抒情结尾,直言“蜀道之难”。(2)借景抒情。两诗都通过描摹自然环境之艰难,渲染了蜀道的壮丽奇险,表达了诗人的惊叹惶悚之情。(同,每点1分)(3)异:从抒情风格上说,张诗抒情平淡克制;李诗抒情强烈而直接,善用

5、反复,多次咏叹“蜀道之难”,使诗歌的抒情具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从抒情手法上说,张诗通过描摹眼前实景,以此抒发感情;李诗善用想象、夸张、用典等,虚实结合以抒发强烈情思。从抒发的主旨上说,张诗感叹“斯路难”,意在表达对蜀道之难的感叹;李诗则内容饱满,发出了对奇崛自然与困苦人生的嗟叹,旨趣丰富,情感厚重。(异:每点2分)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南征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注】这首诗是唐代宗大历四年(769)春杜甫由岳阳去往长沙时所作。诗人此行是想要到衡州投靠老友韦之晋。15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

6、一项是( )A首联诗人开篇摹写南征途中见到的秀丽之景,营造了欢快、轻松的氛围。B颔联写诗人悲苦的心情,与首联的描写形成极大反差,增强诗的艺术性。C颈联“老病”与“君恩”形成对比,道出诗人无法报效朝廷的愧疚。D尾联诗人以“百年”“未见”,写出当下的窘境,也总结了自己一生的悲剧命运。16杜甫在南征中写道“适远更沾襟”,他在蜀相中也写道“长使英雄泪满襟”。请结合全诗内容,比较“沾襟”和“泪满襟”在感情上的异同。【答案】15C 16同:都表达了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无奈和悲苦。南征尾联写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沾襟”表达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蜀相“英雄”包括诗人自

7、己,抒发了自己无法像诸葛亮那样建立一番功业,一生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异:南征“偷生”“长避地”,“适远”表现诗人晚年为了苟全性命,常年颠沛流离使诗人泪满衣襟。蜀相“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士。“泪满襟”有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也有包括自己在内的有志之士怀才不遇的感慨。可见诗人不仅是为自己,也为诸葛亮,为天下“英雄”而流泪。【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C.“愧疚”错。颈联的意思是:诗人老病无奈南征,但内心却未尝忘怀朝廷,表达诗人虽身处逆境,但仍心系朝廷。“愧疚”之情于文中无据。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相同点:南征的尾联

8、写到我苦苦地写了一辈子诗歌,可叹至今还没有遇到一个知音。诗人一生抱负远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然而仕途坎坷,个中甘苦,只有自己一人独享,而纵然有绝世才华,却未见有一个能理解他的知音。在当时社会里,文章上的知音,也就是事业上的援手。所以“沾襟”表达其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蜀相的尾联写到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这里面的“英雄”可以指蜀相诸葛亮、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但是也包括诗人自己,诗人想要像诸葛亮那样建功立业,但是却一生不得志,所以抒发了自己无法像诸葛亮那样建立一番功业,一生不能实现理想抱负的无奈。不同点:南征的颔联写到为了活命我经常到异地去避难,如今又漂泊远

9、方一路上泪洒衣襟。所以“偷生”“长避地”“适远”表现诗人晚年为了苟全性命,常年颠沛流离使诗人泪满衣襟。蜀相的尾联中“长使英雄泪满襟”中“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蜀相“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士。“泪满襟”可以联系“出师未捷身先死”可知,诸葛亮并未实现收复失地的壮志,所以“泪满襟”有诗人对诸葛亮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因为“英雄”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匡扶社稷的有志之士,所以“泪满襟”不仅是为诸葛亮而流泪,也为自己,为天下的那些怀有壮志但是却不能实现的“英雄”。四、阅读下面这首隋诗,完成1516题。过故宅元行恭颓城百战后,荒宅四邻通。

10、将军树已折,步兵途转穷。吹台有山鸟,歌庭聒野虫。草深斜径没,水尽曲池空。林中满明月,是处来春风。唯馀一废井,尚夹两株桐。【注】元行恭,北齐人,后仕于北周和隋朝。本诗作于作者以待罪之身迁谪瓜州、途径邺城时。后汉冯异,每当诸将争论功劳时,态度谦让,独倚大树,军中号“大树将军”,后有“将军一去,大树凋零”一说。阮籍曾为步兵校尉,世说新语言:“阮籍常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痛哭而返。”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首句展示全城的颓败,次句映出故宅的荒圮,触目惊心,令人感慨。B五六句中用以娱情的“吹台”“歌庭”如今有了山鸟与野虫,颓败不言而喻。C.最后四句写明月春

11、风下的废井与梧桐,愈见后园之空旷荒凉与诗人寂寞怅惘。D.本诗写景由近及远,自外而内,无一不荒,从中可见战争破坏之严重。16.本诗与扬州慢同写劫后孤城,请分析两首诗词相同的表达技巧。(6分)【答案】15.D(“写景由近及远”错。)16.借用典故,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情景交融,描摹了眼前荒凉破败的景象,强化了沉痛心情;对比,在过去与如今的比较中寄寓无限感伤;虚实相生,想象曾经的繁华热闹,实写眼前的萧条冷落。(共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五、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酷。肯与邻

12、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祖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注】此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当时杜甫住在成都草堂,诗中的来宾大约是个地位较高的人。药栏:芍药之栏,泛指花圃。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客至首联从户外景色着笔,以“群鸥”引兴,寓情于景,表现了诗人在闲逸江村生活中的寂寞状态,也为后文的迎客作铺垫。B.客至领联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前句不仅说少有客人来访,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之意,今日“君”来,足见两人交情之深厚。C.宾至首联交代诗人独居偏僻之所,“老病人扶再拜

13、难”写自己体老身衰,无力再拜,不能尽礼,致歉中隐含对老友来访的喜悦。D.宾至诗题虽为“宾”字,却处处以宾主对举,实际上突出的是诗人自己。如颈联写对“佳客”款待不周,实为诗人自慨平生。16.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请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6分)【答案】15.C(“致歉中隐含对老友来访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一个“难”字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16.客至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情感态度1分)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友情的诚挚率真。(内容、手法各1分)宾至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

14、意,又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情感态度2分)尾联为客套话,在表达“野外无供给”的歉意的同时,兼邀贵客再来看花,言辞客气,又暗含送客的意味。(内容分析1分)六、(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瑞鹧鸪柳永宋代吴会风流。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瑶台绛阙,依约蓬丘。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触处青娥画舸,红粉朱楼。方面委元侯。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襦温袴暖,已扇民讴。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注】吴会(w kui):这里指曾为春秋时吴国都城的苏州。元侯,善治的州牧,指此时的苏州太守范仲淹。济川舟:语出尚书说命上,匡时济世的大船

15、,喻指宰相。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会风流”,词开篇首句写苏州古城历史悠久,总写当地的风流特点,统领全篇。B词上片层层铺叙,从景色、建筑、市井、人物等不同角度描绘了苏州的风流余韵。C“襦温袴暖”两句,称赞当地官吏的治理让百姓丰衣足食,得到了老百姓讴歌称赞。D本词点面结合、虚实相间,采用对比、用典等手法,清高雅致,又有历史厚重感。16结合词作内容,从整体上比较本词与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的相同点,从题材、表现手法、主旨三个方面分别加以概括。(6分)【答案】15、D本词没有使用对比手法。16、题材上,都是都市风情词。望海潮和瑞鹧鸪一个描写杭州,一个描写苏州,都是都市风光、市

16、井生活的全面展现。表现手法上,都使用了铺叙手法。望海潮先总写杭州的繁华,然后从自然风景、市井繁华、市民生活层层铺陈渲染;瑞鹧鸪首句点出苏州风流的特点,然后铺叙街市整饬有序,建筑富丽堂皇、千家万户民丰物阜以及人们欢游场面,写出了吴会的风流余韵,这样层层铺叙的手法是柳永“慢词”的鲜明特点。主旨上,都隐含着投献干谒的目的。两首词都是通过描摹都市的繁华来变相称赞地方长官的政绩,都希望引起地方长官对自己才华的注意并加以引荐。(每点2分,共6分)诗歌译文:两浙风流,是人杰地灵之所。山光水色,相映参差。其间亭台楼阁,仿佛蓬莱仙境。这里人烟稠密,市井繁华富庶,其气势压倒远近十三州。一眼望去,朱楼画舸,美女如云

17、。朝廷将这里的军政要务委托给您,您治理得当,民讼很少,天下太平,五谷丰登,有足够的时间夜以继日的欢乐。百姓吃饱穿暖,丰衣足食,得到了老百姓讴歌播扬称赞。早晚有一天,您将会被急速召回京去,重新担任宰相之位,到了那时您将稳稳地驰车于黄沙路上,归于凤池,谁也留不住您。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秋来李贺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注】络纬:名叫纺织娘的小虫。寒素:简陋的院落,也指清贫的人。香魂:指前代诗人的魂魄。鲍家诗,指南朝宋鲍照的诗。鲍照曾写过行路难组诗,抒发怀才不遇之情。恨血:庄子中说

18、:“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诗人以“壮士”自称,表达了高标自许的情怀,一个“苦”字,为全诗诗眼,奠定了感情基调。B纺织娘的啼叫声声入耳,衬托出秋日夜晚的荒寒冷寂,面对衰灯,耳听秋声,诗人不禁感慨万千。C诗人担心自己用竹简辛苦写成的书受人嫉妒而遭毁坏,因为像蠹虫一样粉噬贤者的坏人太多。D诗人的思想在这样枯寂黯然的夜里被牵扯着,他的肚肠都快要因此而愁直了,悲情溢于言表。16请简要概括本诗和鲍照拟行路难(其四)在情感抒发方面的相同之处和手法技巧方面的不同之处。【答案】15C16同:从情感上来看,都表现了作者感叹命运不济,无人赏识的悲凉

19、和痛苦。异:手法上,鲍诗开篇以水比兴,写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直抒胸臆和借酒与歌间接抒情相结合来抒情,而李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典故来抒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语言、手法及情感的能力。C颔联理解有误。“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意为谁会来看我苦心写就并用青简编成的书,让简书不被蠹虫蛀成粉末呢?诗人用问句表达的是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手法技巧和意境风格的能力。(1)比较鉴赏两首诗在情感抒发方面的

20、相同之处李诗首句一“苦”字给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以“自己辛苦写成的书无人看,导致竹简被蠹虫蛀成粉末”,抒发的是无人赏识的悲伤。颈联紧接上面两句的意思,诗人辗转反侧,彻夜无眠,深深为世无知音、英雄无主的忧愤愁思所缠绕折磨,似乎九曲回肠都要拉成直的了。诗人痛苦地思索着,思索着,在衰灯明灭之中,仿佛看到赏识他的知音就在眼前,一位古代诗人的“香魂”前来吊问他这个“书客”来了。尾联用典, 表面是写鬼唱鲍诗、恨血化碧,实际上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志士才人怀才不遇,这正是千古同恨的事情。鲍诗首两句以水比兴,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下四句,诗人转向

21、自己的心态剖白:他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去歌呼呐喊,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继而又以“酌酒以自宽”来慰藉心态失去的平衡;然而,举杯消愁愁更愁,就连借以倾吐心中悲愤的行路难歌声,也因“举杯”如鲠在喉而“断绝”了。诗的结尾,作者吐出真情,“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从情感上来看,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感叹命运不济,无人赏识的悲凉和痛苦。(2)比较鉴赏两首诗在手法技巧方面的不同之处李诗寄情于物,以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

22、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鲍诗、恨血的典故来抒情,感叹命运不济,报国无门,写尽了作者心中的悲凉和痛苦。鲍诗起首两句以水比兴,通过对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诗人转向自己的心态剖白;又借酒与歌间接抒情;尾联更是直抒胸臆,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综上分析,鲍诗开篇以水比兴,写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接着直抒胸臆和借酒与歌间接抒情相结合来抒情,而李诗通过桐风、衰灯、寒素、冷香、秋坟、恨血等意象构成一幅凄凉的画面,抒发悲秋之情,兼用肠直和香魂吊客的夸张想象以及典故来抒情。李诗以浪漫主义的以幻写真的独特手法,在深远的悲愤和瑰

23、丽奇特的艺术形象间达到了和谐的统一,体现了李贺诗歌诡谲凄异的风格。鲍诗则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两用“问”句,悲慨激愤。可见意境风格上,李诗诡谲凄异,鲍诗悲慨激愤。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病后登快哉亭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注】快哉亭:位于彭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后所作。黄华:菊

24、花。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贺诗与黄诗都以登楼抒情,贺诗以“病后”登楼引发愁情,黄诗以“了却公事”引发快意。B.贺诗“倚楼”黄诗“倚晴”,黄诗用“倚”字虚实相兼地展现了快阁之上的“晚晴”美景。C.贺诗与黄诗都以对美酒的贪恋和青睐来消解愁情,黄诗以典故表达了知音难寻的落寞无奈。D.黄诗尾联以与鸥鸟相伴来表达归隐之志,贺诗的尾联亦如此,借负菊花之约表达归隐之志。16.同样登高望远,贺诗的颈联和黄诗的颔联在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5.D(负“黄华”之约是表达思乡之情,无归隐之志。)16.贺诗颈联以斜阳、暮鸦、衰草、荒城等为主要意象

25、,营造出凄清萧瑟的意境,透露出诗人的悲凉失意之恨;黄诗颔联描写了落木、千山、天空、江月等景物,营造出高远壮阔的意境,寄寓了诗人投身自然的喜悦之情。(每点3分,每点意象、意境、情感各占1分。意对即可。)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行香子述怀苏轼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描写清净恬美的月夜图景,与“虚苦劳神”的烦闷心情形成鲜明对照。B“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三句使用比喻,都表达了人生短暂、虚无

26、的感慨。C上下片的饮酒情景首尾呼应,使结构圆合,也体现了词人心境和认识的变化。D本词写景、抒情和说理相融合,且用字传神精妙,如“溪”字的活用别有意境。16“几时归去,作个闲人”与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的“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都流露出厌倦为官的情感,但又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文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5B 16二人都因官场互相倾轧、追名逐利的风气与作者的人生追求不符而产生了厌倦为官的情感。但苏词侧重表现作者面对这种困境的自我开解,表达人生和功名虚无、应及时行乐的感慨,以及由此产生的渴望归隐的旷达情怀。陆诗则反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典故,又用“莫”字和“犹及清明可到家”自我劝慰,表

27、达不愿追名逐利、渴望报国的忠贞不渝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B.“都表达了人生短暂、虚无的感慨”错误,隙中驹表达时光易逝,没有表达人生虚无的感慨。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结合苏词“浮名浮利,虚苦劳神”“虽抱文章,开口谁亲”,陆诗“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等内容可知,二人都因官场互相倾轧、追名逐利的风气与作者的人生追求不符而产生了厌倦为官的情感。苏词“几时归去”意思是“何时能归隐田园”,可见诗人有归隐的想法;“且陶陶、乐尽天真”意思是“姑且借现实中的欢乐,忘掉人生的种种烦恼”, 侧重表现作者面对这种困境的自我开解,词人从困扰

28、、纷争、痛苦中自我解脱,表现出豪放达观;“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意思是“有琴可弹,有酒可饮,赏玩山水,就足够了”,这是诗人设想的归隐生活,弹琴饮酒,赏景吟诗。作者描述的是隐居生活,闲散自在,乐观旷达。由这些内容来看,“闲人”的字面意思是指闲散之人。陆诗“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使洁白的衣衫变得污秽,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诗人身在名利是非之地临安,自我劝慰,深怕自己高洁的胸襟受到玷污,急于返乡欣赏大好春光。表达不愿追名逐利、苟同世俗、渴望报国的忠贞不渝之情。十、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上山采蘼芜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

29、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注】:蘼芜:香草名,叶子风干可做香料。缣、素:都是绢。素色洁白,缣色带黄,素贵缣贱。1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这首叙事诗采用对话形式,通过弃妇、故夫和新人三人的对话可以明显看出各自的苦衷,人物对答富有感情与个性,生活气息浓郁。B. 女主人公见了休了自己的故夫,不但未埋怨、责难,还长跪在地,关心地询问新妇的情况,可见她对被遗弃之事难以释怀。C“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明确告诉弃妇,新妻虽然不错,但我觉得故人更好,说明其有悔恨之意。D. 本诗吸取了诗经楚辞的比兴手法,“上山采蘼芜”,用香草“蘼芜”比喻弃妇的美德,委婉含蓄地批评了故夫的有眼无珠。17. 比较上山采蘼芜氓孔雀东南飞中三位女主人公的形象,简要分析说明她们有什么不同点。(6分)【答案】16. A.(“通过三人的对话”错误。“新人”并没有参与对话。)17.氓中的女主人公面对男子的反复无常,表现出果敢决绝的一面;(2分)孔中的刘兰芝面对婆婆的刁难,表现出勇敢清醒且具有反抗精神(2分);本诗中的女主人面对前夫的喜新厌旧,则显得温和软弱。(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