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论述题答案 .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章 微生物基本概念【思考题】1从形态结构、培养特性和致病性上,比较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型微生物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主要区别。(1)形态结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只有原始核,由裸露的环状双链DNA构成,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分化明显。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只能在活的易感细胞内生长繁殖。只有一种类型核酸(为DNA或RNA)。(2)培养特性:细菌和真菌能在人工合成培养基上生长,病毒不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需采用鸡胚接种、动物接种和细胞培养方法培养。(3)致病性:细菌主要依靠侵袭力和内、外毒
2、素致病。病毒可直接杀死宿主细胞,但主要是通过免疫病理损伤致病。第二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思考题】1试比较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结构上的差异及其在致病性、抗原性、染色性和药物敏感性的意义。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穿插其中的磷壁酸组成,特点是肽聚糖含量高,结构致密,为三维立体网状结构。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少,结构疏松,但具有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构成的外膜。(1)致病性: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多糖所构成,是细菌内毒素的主要成分。革兰阴性菌主要靠内毒素致病,而革兰阳性菌无内毒素,主要靠外毒素致病。(2)抗原性:磷壁酸是革兰阳性菌特有的成分,是重要的表面抗原。(3)药物敏感
3、性:革兰阴性菌脂质双层上镶嵌有孔蛋白,可阻止一些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的进入,故绝大多数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不敏感,而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敏感。(4)染色性:脱色时,革兰阳性菌肽聚糖结构更加致密,结晶紫不被脱出体外,菌体呈紫色。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主要成分是外膜,含大量脂质,可溶于乙醇,结构更为疏松,结晶紫易被脱出菌体外,故菌体最终呈红色。2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各有何主要功能及医学意义?细菌特殊结构主要包括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1)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并参与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2)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有利于细菌主动地趋向高浓度营养物质和逃避有害环境,与某些细菌的致病性有
4、关。可用于鉴定细菌。(3)菌毛:普通菌毛具有黏附能力,与细菌致病性有关;性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与细菌的毒力或耐药性转移等有关。(4)芽胞:对热、干燥、化学消毒剂、辐射等抵抗力极强,是细菌在不利环境下形成的休眠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可迅速发芽转化为繁殖体,应以杀灭细菌芽胞作为判断灭菌效果的指标。芽胞的形状、大小、位置等可用于鉴别细菌。3细菌L型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和临床意义?细菌型是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少数自发产生型,多数诱导产生型,主要诱导剂有溶菌酶和作用于细菌细胞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细菌型因缺乏完整的细胞壁,不能维持其固有的形态,呈现高度多形性,大多为革兰染色阴性。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
5、中能缓慢生长,27天后形成“油煎蛋”状细小菌落。去除抑制物后,型细菌可返祖而恢复成原来形态的细菌。型本身可能不致病,其致病性与回复有关。此外,有些型亦有一定的致病性,并可引起免疫病理损伤。因此,细菌型与许多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有关,在临床上可引起尿路感染、骨髓炎、心内膜炎等,并常在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治疗后发生,易复发。在临床上遇到症状明显而标本细菌分离培养为阴性者,应考虑型感染的可能性。4试述革兰染色法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革兰染色法是最常用、最重要的染色法,其步骤是:在细菌涂片固定后,先用结晶紫初染、芦戈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再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菌体最终呈紫色者为革兰阳性菌,染
6、成红色者为革兰阴性菌。革兰染色法在鉴别细菌、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了解细菌致病性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三章 细菌的生理【思考题】1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反应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有何意义?为什么?(1)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由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最确切、最可靠的诊断依据(“金标准”)是,从患者标本中将病原菌分离培养出来,并鉴定其菌属、种和型。细菌的生化反应对菌体形态、革兰染色反应和菌落特征相同和相似的细菌的鉴定尤为重要。细菌药物敏感试验能指导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治疗。(2)生物制品的制备:制备疫苗、类毒素、抗毒素等用于防治,制备菌液、抗血清等用于诊断。2根据培养基的性质与用途,可将培养基分为几类
7、?培养基是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按营养组成和用途,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等;按物理性状分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三大类。其中,平板固体培养基用作纯种细菌的分离;斜面固体培养基用于菌种的保存;液体培养基主要用于细菌的增菌;半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即有无鞭毛。第四章 消毒与灭菌【思考题】1在防治疾病过程中,为什么强调医务人员一定要树立无菌观念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从预防感染出发,医务工作者必须建立“处处有菌”和无菌观念,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这就要求必须对所用的物品(如注射器、手术器械、手术衣等)、工作环境(如无菌操
8、作室、手术室、产房等)和人体体表进行灭菌或消毒,以确保所用的物品和工作环境的无菌或处于无菌状态。为防止疾病的传播,对传染病患者的排泄物和实验废弃的培养物亦须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2简述湿热灭菌法的杀菌机制和各种湿热灭菌法的特点和用途。热力灭菌的杀菌机制主要是,促使菌体蛋白质(酶)变性和凝固,失去生物活性而死亡。(1)巴氏消毒法:72 1530s,可杀灭液体中的病原微生物或特定微生物,用于牛奶和酒类等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2)煮沸法:100 5min,常用于饮水、食具、注射器等消毒。(3)间歇灭菌法:100水蒸汽1530 min,取出后置37培养过夜,次日再加热一次,如此连续3d,可达到灭菌目的,
9、用于不耐高温的含糖、牛奶或血清等培养基灭菌。(4)高压蒸汽灭菌法:在一定蒸汽压下,水蒸汽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 min,可杀死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这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灭菌方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生理盐水、手术器械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3简述化学消毒剂的分类与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主要用途。(1)使菌体蛋白质变性或凝固:红汞(皮肤黏膜、小创伤)、乙醇(皮肤、温度计)、重金属盐类如高锰酸钾(尿道、阴道冲洗)、甲醛(浸泡尸体)等。(2)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双氧水(外耳道、口腔冲洗)、碘液(皮肤)、氯(饮用水)等。(3)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的通透性:新洁尔灭(洗手)、肥皂(洗手)、醋酸
10、(空气消毒)。第五章 噬菌体【思考题】1试述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可能结局。噬菌体侵入宿主菌后有两种结局:一是能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释放出大量的子代噬菌体,这类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二是噬菌体核酸整合到宿主菌染色体基因组中,随细菌DNA复制而复制,随细菌的分裂而传代,不产生子代噬菌体,也不引起细菌裂解,即为溶原状态,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或溶原性噬菌体。2为什么质粒、噬菌体和转座子可作为基因工程的重要载体?噬菌体基因数量少,结构简单,容易获得大量的突变体,已成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例如,利用噬菌体作为载体,构建基因文库;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可将外源目的基因插
11、入到噬菌体衣壳蛋白基因中,以融合蛋白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从而简化抗体库和单克隆抗体的筛选过程。第六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思考题】1试述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变异及其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1)耐药性突变:耐药菌产生、选择标记。(2)毒力突变:减毒活疫苗研制、新现传染病的产生。(3)营养缺陷体突变:新药诱变作用检测。(4)高产突变:抗生素等药品、食品生产。(5)抗原性突变:逃逸免疫机制。2什么是质粒?质粒DNA有哪些主要特征?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大多由闭合环状双链DNA组成。质粒DNA的特征:具有自我复制的能力;所携带的基因往往赋予宿主菌新的生物学性状(如F质粒、R质粒、毒性质粒、代谢质粒)
12、,增加细菌在不利环境下的存活机会;非生命活动所必需,可自行丢失或消除;可在细菌之间转移。3试述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主要种类。临床应用的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主要有:-内酰胺类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糖肽类如万古霉素。(2)干扰细菌核糖体的功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主要有: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四环素类如四环素、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如红霉素。(3)抑制核酸的合成:主要有: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可抑制DNA聚合酶,干扰DNA复制;利福霉素类如利福平,抑制DNA依赖的RNA聚合酶,干扰mRNA的合成;磺胺类药物如磺胺甲噁唑,竞争抑制核酸前
13、体物质的合成。(4)影响细胞膜的功能:多黏菌素作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磷脂,使细胞膜受损,细胞质内容物漏出,引起细菌死亡。4试述细菌产生耐药性的生化机制和遗传机制,并举例说明。如何防止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1)耐药的生化机制:灭活作用:这是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最重要方式。细菌被诱导产生灭活酶,通过修饰或水解作用破坏抗生素,使之失去活性;靶位改变:通过产生诱导酶对抗生素的作用靶位进行化学修饰,或通过基因突变造成靶位变异,使抗菌药物不能与靶位结合,失去杀菌作用;药物累积不足:通过减少药物吸收或增加药物排出,使菌体内的抗生素浓度明显降低,不足以杀死细菌。(2)耐药的遗传机制:基因突变:由突变产生的耐药性
14、一般只对一种或两种相类似的药物耐药,且比较稳定,突变频率较低;R质粒接合转移:细菌的耐药性质粒(R质粒)可携带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主要通过接合方式在相同或不同种属细菌之间转移,造成耐药性的广泛传播;转座:当转座子或整合子插入某一基因时,可因带入耐药基因而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并与多重耐药性的产生密切相关。此外,还有转化和转导等方式。为了提高抗菌药物的疗效,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和扩散,应合理、科学地使用抗菌药物。在使用抗生素前,除危重患者外,应根据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敏感的药物。联合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如病原体不明或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剂量要足,疗程要尽量缩短。5试述细菌
15、遗传物质的主要种类及其特点。(1)细菌染色体:为一条环状双链DNA,含核蛋白,但缺乏组蛋白,无核膜包围。有4000多个基因,遗传信息是连续的,无内含子,功能相关的基因组成操纵子结构。 (2)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链DNA。 (3)转座元件: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上的特异性DNA片段,可在质粒与质粒之间或质粒与染色体之间随机转移。转座元件主要有插入序列和转座子。其中,转座子不能独立复制,必须依附在染色体或质粒上与之同时复制。在结构上分为中心序列和二个末端反向重复序列。中心序列带有遗传信息,如常带有一种或多种耐药基因。(4)整合子:是可移动的基因元件,由5端保守序列、中间的可
16、变序列和3端保守序列组成,具有启动子、整合酶基因和位点特异性的重组表达系统,可识别和捕获外源基因和基因盒,尤其是抗生素耐药基因。6试述微生物基因组序列测定的意义。(1)研究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机制及其与宿主的相互关系:阐明病原微生物致病基因及其产物对于了解其致病机制至关重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全基因序列,应用现代生物信息软件对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哪些基因与毒力有关,为研究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因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2)寻找更灵敏及特异的微生物分子标记,作为诊断、分型等依据:通过测定多种致病与非致病微生物的基因组序列,可以获得大量的基因信息。如特异DNA序列用于诊断,菌株特异性基因用于分型,特异性
17、毒力基因用于判断疾病进展,耐药基因用于预测临床治疗效果等。(3)促进抗微生物新药的开发和新疫苗的发展: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一方面能揭示细菌耐药的确切机制,另一方面可找到对细菌生存必不可少并在感染过程中常优先表达的因子。选择这些因子作为抗菌药物的靶位点,可设计出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药物。病原菌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还可大大加速新疫苗的研制。第七章 细菌的感染和免疫【思考题】1试述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1)宿主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宿主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烧伤或烫伤,接受放疗与化疗,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防御能力普遍下降,成为免疫容忍性宿主,易发生机会性感染。(2
18、)菌群失调:当较长期服用广谱抗生素,或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诱发菌群失调,体内原本处于劣势的机会致病菌(耐药菌)则趁机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3)定位转移:正常微生物群在其原籍生境通常是不致病的,如果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无菌部位,则可能致病。2试述细菌致病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包括菌体表面结构、侵袭性酶类和内外毒素等。例如,鞭毛运动逃离不利环境;菌毛黏附作用,避免被排除体外;荚膜抗吞噬作用。透明质酸、链激酶、链道酶有利于链球菌在组织或血液中扩散。尿素酶有利于幽门螺杆菌创造适合生长的中性微环境。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内毒素休克、DIC等。外毒素引起特殊临床病变。3试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
19、细菌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区别要点外毒素内毒素产生菌存在部位化学组成稳定性毒性作用抗原性革兰阳性菌与部分革兰阴性菌由活菌分泌,少数细菌死亡后释放出蛋白质。大多为A-B型毒素多不耐热(608030min被破坏)强,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的临床病变强,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可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脂多糖。主要毒性组分是脂质A耐热(160 24h才被破坏)弱,毒性作用大致相同,有发热反应、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休克和DIC等弱,刺激机体产生的中和抗体作用弱,不被甲醛脱毒形成类毒素4以破伤风梭菌和伤寒沙门菌为例,试述影响感染过程发生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致病菌侵入宿主
20、能否致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和机体免疫力的强弱。(1)毒力:破伤风梭菌靠破伤风痉挛毒素致病。伤寒沙门菌具有菌毛、Vi抗原、内毒素。(2)侵入数量:破伤风痉挛毒素毒性仅次于肉毒毒素。(3)侵入部位:破伤风梭菌需有厌氧微环境。伤寒沙门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4)宿主免疫力:破伤风愈后免疫力不持久,伤寒愈后可获得终身免疫。5试述病原菌抵抗宿主免疫防御机制的主要策略。(1)抗吞噬和消化作用:有些致病菌能引起吞噬细胞凋亡。有些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具有荚膜,可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能使血浆中的液态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
21、。有些胞内菌虽被吞噬细胞吞噬,但能抵抗杀伤作用,在吞噬细胞中生存和繁殖。(2)产生IgA蛋白酶:流感嗜血杆菌能产生IgA蛋白酶,水解宿主黏膜表面的SIgA,降低其免疫防御机能,增强致病菌在黏膜上皮细胞黏附与生存能力。(3)抗原变异:通过修饰菌体表面抗原,可协助致病菌逃避宿主特异性免疫应答。(4)干扰补体活性:某些致病菌能抑制补体活化或灭活补体活性片段,抵抗补体的溶菌、调理及趋化作用。6什么是内源性感染?为什么目前内源性感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患者体内或体表的感染,大多为机会性致病菌,少数是以潜伏于体内的致病菌。机会性致病菌大多来自患者自身,亦可来自其他住院患者、医务人员或
22、医院环境。近年来,由于免疫容忍性宿主的增加和抗菌药物与介入性诊治手段的广泛应用,机会性致病菌所致内源性感染呈不断上升趋势,已成为二重感染的主要病原菌。7试述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主要特点。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具有以下微生态学特点:(1)大多为机会致病菌:病原体主要是患者体内的毒力较低的、甚至是无致病力的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等,以及来自医院环境中的非致病性微生物。(2)具有耐药性:由于在医院环境内长期接触大量抗生素,医院内耐药菌的检出率远比社区高,尤其是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使许多抗生素失效。(3)具有特殊的适应性:一些细菌在获得耐药性质粒的同时,也可能获
23、得侵袭力及毒素基因,从而增强其毒力,更容易攻击免疫力低下的宿主。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黏附于插(导)管、人工瓣膜等医用材料表面的能力,可形成生物被膜,增强对抗生素、消毒剂和机体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的抵抗能力。8试述二重感染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二重感染是指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造成体内菌群失调而产生的一种新感染。在正常情况下,宿主正常菌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维持动态平衡。但是,当较长期或大量服用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时,宿主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株大部分被抑制,来自医院环境的或体内原本处于劣势的耐药菌则趁机侵入和大量繁殖,成为优势菌,引起疾病。例如,抗生素使用不当时,可破
24、坏肠道内微生态平衡,寄居在肠道的艰难梭菌趁机迅速生长繁殖,释放大量的外毒素A和B,引起假膜性肠炎。若发生二重感染,除立即停用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外,需对临床标本中优势菌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同时,亦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协助调整菌群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微生态平衡。9试述外毒素的主要种类和作用特点。根据作用机制和所致临床病理特征的不同,外毒素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和肠毒素三大类。神经毒素:通过抑制神经元释放神经介质,引起神经传导功能异常;细胞毒素: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某种酶或细胞器,致使细胞功能异常而死亡,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炎症和坏死等;肠毒素:可引起胃肠道各种
25、炎症、呕吐、水样腹泻、出血性腹泻等症状。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外毒素可分为膜表面作用毒素、膜损伤毒素和细胞内酶活性毒素。根据肽链分子结构特点,外毒素又可分为两大类:A-B型毒素:是由两种不同功能的肽链构成完整毒素;单肽链毒素:主要包括膜损伤毒素和磷脂酶类毒素。10具有超抗原性质的细菌毒素有哪些?有何生物学作用?具有超抗原性质的主要有葡萄球菌肠毒素A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C、链球菌M蛋白、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等。细菌毒素性超抗原作为一类强大的免疫激活因子,生物学效应主要有:对免疫系统的直接效应:SAg可超常量地激活T细胞。由于T细胞被大量激活后,随之出现凋亡,T细胞数量骤减
26、,必然使宿主免疫功能下降,继发免疫抑制。此外,SAg还可能大量激活B细胞,使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自身抗体,引起自身免疫。例如,毒性休克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关节炎等;由细胞因子介导的间接效应:SAg超常量激活T细胞和MHC分子表达细胞,使之分泌过量的细胞因子,尤其是IL-1、IL-2、IL-6、TNF-和IFN-等,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紊乱,往往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与毒性休克样综合征、食物中毒、链球菌性肾小球肾炎、猩红热等密切相关。11试述抗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杀灭和清除胞外菌的主要力量,黏膜免疫和体液免疫是抗胞外菌感染的主要免疫机制。特异性抗体的作用有:阻断
27、致病菌黏附与定植、中和外毒素、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等。体液免疫对胞内菌感染作用不大,主要依靠以T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主要包括CD4Th1细胞和CTL。12试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患者绝大多数是婴幼儿和老年人。婴幼儿由于免疫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免疫功能处于未完全成熟状态。老年人免疫水平随着寿命的延长却相应地呈下降趋势,并可能患有免疫受损的基础性疾病,对微生物感染的抵抗力较青年人和中年人低。因此,婴幼儿和老年人较易发生医院感染。现代医疗手段的应用,如接受激素、免疫抑制剂、化疗和放疗,以及介入性诊治手段,使医院患者免疫防御功能受损的机会增加,受到机会致病菌感染的机会亦相应增加,尤其是抗菌药物的
28、不合理应用,可导致微生态失调而出现二重感染。对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实施全方位的监测,认识医院感染现状及其特点,是制定控制与管理医院感染规划和措施的依据。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清洁、消毒、无菌技术、隔离、净化、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一次性使用医用器具、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其中,手部卫生如洗手最为重要,是阻断医护人员经操作导致在患者之间传播疾病的关键环节,手部卫生“达标”可明显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第八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思考题】1对一疑似伤寒(或流脑)的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1)标本采集:伤寒患者第一周取血液,第二周取粪便或尿液。流脑患者取血液或脑脊液。
29、(2)细菌学诊断:伤寒患者标本接种至伊红美蓝等选择鉴别性培养基培养,挑取可疑菌落,作革兰染色镜检、生化反应鉴定、血清学鉴定。流脑患者标本直接作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可作出初步诊断。标本接种至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作分离培养与鉴定。(3)血清学诊断:肥达试验用于辅助诊断伤寒,对流免疫电泳可用于快速诊断流脑。2试述核酸疫苗、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的主要优缺点。(1)灭活疫苗:制造工艺相对简单,免疫原性稳定性高,易于制备多价疫苗,疫苗安全性高,储存及运输方便。(2)减毒活疫苗:能诱发全面、稳定、持久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一般只须接种1次即可达到预防目的,可采用口服、喷鼻途径免疫。(3
30、)亚单位疫苗: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和表位疫苗,已除去了病原体中不能激发机体保护性免疫和对宿主有害的部分,只保留有效的免疫原成分,因而免疫作用明显增强而稳定,可靠性不断提高,对机体引起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小。(4)核酸疫苗:兼有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安全性和减毒活疫苗诱导全方位免疫应答的高效力,可在机体内不断翻译表达,较长时间维持较高的蛋白水平,免疫具有连续性,一次接种可获得长期或终身免疫力。3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优缺点。人工主动免疫是将疫苗接种于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以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措施。免疫出现时间慢(24周),维持时间长(数月数年),主要用于预防。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患者注射特异性
31、抗体(如抗毒素、纯化免疫球蛋白、单克隆抗体、免疫血清等)、细胞因子或致敏的免疫细胞等,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迅速。但是,这些免疫物质不是患者自身产生的,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第九章 球 菌【思考题】1试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与所致疾病的关系。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外毒素和侵袭性胞外酶。(1)葡萄球菌溶素:对人致病的主要是溶素,为膜损伤毒素,能损伤红细胞、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小板等。(2)杀白细胞素:可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抵抗吞噬细胞吞噬。(3)肠毒素: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引起以呕吐为主,腹痛、腹泻次之的食物中毒。(4)表皮剥脱毒素:可裂解表皮组织的棘
32、状颗粒层,使表皮与真皮脱离,引起烫伤样皮肤综合征。(5)毒素休克综合毒素-1:引起发热,增加宿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促进T细胞增值,诱生IL-1、TNF和IFN等,引起毒素休克综合征。(6)凝固酶:能使人和兔血浆发生凝固,沉积在感染病灶周围,保护病菌免受杀菌物质的破坏。因此,葡萄球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器官化脓性感染易于局限化,与周围组织界限分明,并形成血栓,脓汁黏稠。2试述链球菌感染后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可诱发超敏反应性疾病,主要有风湿热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病灶中均检不出链球菌,但血清中补体效价明显降低,因此,发生机制不是链球菌直接侵袭所致,可能是:链球菌M
33、蛋白与相应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滑液膜等处,引起超敏反应;链球菌细胞壁多糖抗原与肾小球基底膜或心瓣膜、关节组织有共同抗原,机体产生的抗链球菌抗体与这些组织结合,引发型超敏反应,造成肾小球或心脏损伤。3甲型链球菌主要引起哪些疾病?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是人体口腔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一般不致病。当拔牙或、摘除扁桃体或插鼻胃管时,正常寄居在口腔或鼻咽部的甲型链球菌可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如果宿主心瓣膜为先天缺损或是人工瓣膜,甲型链球菌可在心瓣膜上黏附、定植和繁殖,形成生物被膜,引起亚急性细菌感染性心内膜炎。变异链球菌与龋齿的发生密切相关。4简述常见化脓性球菌的微生物检查的检
34、测方法和鉴别依据。检测方法主要是直接涂片革兰染色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1)致病性葡萄球菌:为球形,常呈葡萄串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产生凝固酶和耐热核酸酶、金黄色色素、有溶血性和发酵甘露醇,可作为判定致病性的指标。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亦可致病,故应结合临床表现予以判定。(2)链球菌:为球形,常呈链状排列。革兰染色阳性。营养要求高,需在血琼脂平板上才能生长。根据溶血性,链球菌可分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草绿色溶血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完全透明溶血环;丙型链球菌:没有溶血环。(3)肺炎链球菌:呈矛头状,底面相对,尖端向外,常呈单个、成双或短链排列。革兰染色阳性。(4)脑膜炎奈瑟菌:为肾形双球
35、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革兰染色阴性。营养要求高,常用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培养。(5)淋病奈瑟菌:为咖啡豆状双球菌,两菌接触面平坦,常位于中性粒细胞内。革兰染色阴性。培养特性与脑膜炎奈瑟菌相似。5试述A群溶血性链球菌所致主要疾病。(1)化脓性炎症:包括皮肤或皮下组织感染,如痈、脓疱疮、丹毒、淋巴管炎、蜂窝组织炎、扁桃体炎、咽炎等。因产生透明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和溶血素,故感染病灶有明显的扩散倾向,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脓汁稀薄,带血色。(2)中毒性疾病:致热外毒素引起猩红热,表现为高热、咽炎、全身鲜红色皮疹等。(3)超敏反应性疾病:为链球菌感染后的并发症,主要有:风湿热:临床表
36、现以关节炎、心肌炎为主;急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浮肿、高血压等。第十章 肠杆菌科菌 【思考题】1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简述其致病特点。大肠埃希菌是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一般是不致病的。但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或细菌侵入肠外组织或器官时,可引起肠道外感染。病变以化脓性炎症最为常见,以泌尿系统感染为主,如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年轻女性尿路感染大多由大肠埃希菌引起。此外,可引起腹膜炎、阑尾炎、胆囊炎、肺炎、脑膜炎、败血症等。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有些大肠埃希菌菌株有致病性,可引起腹泻。2简述伤寒沙门菌的致病机制及特异性诊治原则。伤寒沙门菌借助菌毛黏附至小肠黏膜
37、M细胞表面,穿过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侵入肠壁淋巴组织,被吞噬细胞所吞噬。伤寒沙门菌具有Vi抗原,能抵抗吞噬作用,在吞噬细胞内生长繁殖。沙寒沙门菌二次入血,引起菌血症,并随血流播散,侵犯肝、脾、肾、胆囊等,引起肝脾大。细菌死亡后释放出内毒素,引起发热反应、皮肤玫瑰疹等。特异性诊断方法:病原菌分离培养:肠热症随病程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标本。第1周取血;肥达试验:作辅助诊断。3简述痢疾志贺菌的致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痢疾志贺菌借助菌毛黏附于结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继而通过由质粒编码的IpaB、IpaC和IpaD介导,穿入上皮细胞内并向邻近细胞内扩散和大量繁殖,在黏膜固有层内形成感染灶,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引起发热,
38、甚至中毒性休克,主要表现为高热、神志障碍、抽搐、内毒素休克、DIC等;破坏肠黏膜,形成炎症、溃疡,呈现典型的黏液脓血便;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使肠功能发生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是直肠括约肌痉挛最明显,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另外,可产生志贺毒素:兼有细胞毒素、肠毒素和神经毒素的作用。4试述肥达试验及其结果判断。用已知的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乙型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与患者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检测相应抗体效价及其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肠热症,称之为肥达试验。肥达试验结果的判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病程及地区流行病学情况。一般地,伤寒沙门菌O抗体效价应180,H抗体效价11
39、60,甲、乙副伤寒沙门菌H抗体效价180;或者抗体效价随病程延长而升高4倍或以上,方有诊断价值。第十一章 弧菌属 【思考题】1试述霍乱弧菌的致病机制及特异性防治原则。致病物质有鞭毛、菌毛、霍乱肠毒素和内毒素。细菌借助鞭毛运动穿过小肠黏膜黏液层,依靠菌毛黏附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处生长繁殖,产生霍乱肠毒素。霍乱肠毒素激活腺苷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分泌功能增强,引起霍乱,临床表现为剧烈的上吐下泻,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丧失,腹泻物呈米泔样,导致严重的酸中毒,血容量减少,微循环衰竭,休克,甚至死亡。因此,及时静脉补充液体和电解质是治疗霍乱的关键。第十二章 厌氧性细菌【思考题】1厌氧菌
40、在平时和战时感染中有何重要性?有哪些迹象可疑为厌氧菌感染?在厌氧菌中,破伤风梭菌和产气荚膜梭菌可引起创伤感染,无论平时还是战时,都可发生。肉毒素菌产生的肉毒毒素是已知最剧烈的神经毒素,对人致死量为0.1g,是最常用危害性最大的4种生物战剂之一。厌氧菌是术后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厌氧芽胞梭菌感染多为外源性感染,通常为创伤感染,需要厌氧微环境。无芽胞厌氧菌感染为内源性,致病条件有:由于物理损伤及动物咬伤,导致无芽胞厌氧菌侵入非正常寄居部位或无菌部位;局部形成厌氧微环境;菌群失调;宿主免疫力下降,主要发生于术后接受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以及糖尿病、白血病、癌症和免疫缺陷患者。其感染特征主要有:
41、感染部位可遍及全身,多呈慢性过程;无特定病型,大多为化脓性感染,形成局部脓肿或组织坏死,也可引起败血症;分泌物或穿刺液呈血性黑色,有恶臭;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治疗无效;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有菌,但常规细菌分离培养阴性。2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条件和致病机制。如何防治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为创伤感染,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梭菌出芽繁殖,如深而窄的伤口;坏死组织较多;有泥土混入,伴有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破伤风梭菌(或芽胞)从伤口侵入,在厌氧条件下大量生长繁殖,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沿神经纤维或通过血液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与脑干神经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结合,阻止抑制性神经介质的释放,致使屈肌
42、与伸肌同时强烈收缩,骨骼肌强直性痉挛,产生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苦笑面容等破伤风特有的临床症状。及时、正确地清创、扩创,避免形成局部厌氧的微环境,是预防破伤风的重要措施。(1)特异性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作主动免疫,免疫力可维持12年。对36个月的儿童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进行免疫。(2)紧急预防:对伤口污染严重而又未经过基础免疫者,可立即肌注破伤风抗毒素作被动免疫,同时给予类毒素作主动免疫,效果更好。如有过基础免疫者,则只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3)治疗:对已发病者应早期注射足量的抗毒素。同时服用抗生素。3肉毒梭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有何不同?食物被肉毒梭菌芽胞污染,芽胞在厌氧环境中发芽繁殖
43、,产生毒素,人食入含有毒素的食品后引起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运动神经末梢麻痹(如眼肌及咽肌瘫痪)。在国外,以罐头、香肠、腊肠等肉制品为主。在我国,主要由发酵豆制品和面制品为主。鼠伤寒沙门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肠毒素,常见的食物主要为畜、禽肉类食品,其次为蛋、奶和奶制品,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腹痛、水样腹泻等。4试述气性坏疽的诊治原则。气性坏疽病情严重,发展急剧,如不及时治疗,常导致死亡,应尽早作出细菌学报告。直接涂片镜检对临床早期诊断价值极大。从疑似患者创口深部取材涂片染色镜检,检出革兰阳性粗大杆菌,有荚膜,伴有杂菌混合感染,即可作出初步诊断。治疗不能等待细菌培养结果,应立即清创、扩创,破坏和消除厌氧
44、微环境。患者需严格隔离。早期注射足量的多价抗毒素血清,同时服用大剂量的青霉素,如过敏,则换用链霉素。必要时截肢以防止病变扩散。高压氧舱法治疗有效,可终止毒素产生,控制病情发展。第十三章 棒状杆菌属【思考题】1试述白喉毒素的作用机制及在临床上的可能用途。白喉毒素为AB型毒素,其中,B亚单位与易感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介导A亚单位进入易感细胞;A亚单位可灭活细胞内肽链延长因子2,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利用白喉毒素对肿瘤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肿瘤单克隆抗体与相应的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可构建成免疫毒素(“生物导弹”),用于肿瘤的靶向治疗,即将白喉毒素A亚单位与肿瘤单克隆抗体结合,借助抗体
45、的特异性将毒素带至肿瘤细胞内杀死肿瘤细胞。2试述白喉特异性防治原则。一般人群注射白喉类毒素作预防,儿童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作预防。对与白喉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儿童,一般主张立即服用抗菌药物作紧急预防。对白喉患者的治疗,应及时注射白喉抗毒素,同时服用抗生素。对严重喉白喉患者,应密切注意观察,必要时作气管切开手术,取出假膜。第十四章 分枝杆菌属【思考题】1试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实际应用。(1)原理:迟发型(型)超敏反应性皮肤试验。(2)结果判断:若局部红肿和硬结小于5mm者为阴性反应;红肿和硬结5mm者为阳性反应;15mm为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表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正常,曾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46、,或卡介苗接种成功,具有免疫力。强阳性者提示可能有活动性感染。阴性反应表明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3)主要用途: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阴性者应接种卡介苗;测定接种卡介苗后的免疫效果;对儿童阳性反应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测定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未接种过卡介苗人群中作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2对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你如何进行微生物学检查?根据不同感染类型,采集不同部位的标本,如痰、尿、粪便、脑脊液、腹水。标本直接涂片或集菌后涂片,抗酸染色后镜检。若检出抗酸性杆菌,有重要诊断意义。同时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作细菌分离培养,根据菌落和菌体形态染色特征等作出确诊,亦可采用液体快速玻片培养法,培
47、养1周后染色镜检。快速诊断方法主要有PCR技术。3试述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特点。结核分枝杆菌是胞内寄生菌,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属于传染性免疫,亦称有菌免疫,即只有体内有结核分枝杆菌或其组分存在时才有免疫力。机体在产生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免疫的同时,也可引起迟发型超敏反应,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结核分枝杆菌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物质不同。细胞免疫由结核分枝杆菌rRNA引起,超敏反应主要由结核菌素和蜡质D共同引起。二种不同抗原成分激活不同的T细胞亚群释放出不同的细胞因子。第十五章 放线菌属和奴卡菌属【思考题】1试述硫磺样颗粒的诊断意义。放线菌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为革兰阳性杆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易形成链状或丝状菌丝,排列成放线状。菌丝末端膨大成棒状体。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流出的脓液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米粒大小颗粒,称为硫磺样颗粒,为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是诊断放线菌感染的重要依据。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思考题】1为什么目前仍将炭疽芽孢杆菌、鼠疫耶氏菌和天花病毒列为重要的生物战剂?如何防止炭疽和鼠疫的发生?目前,危害性最大的4种生物战剂是天花病毒、炭疽芽胞杆菌、鼠疫耶氏菌和肉毒毒素。(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