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以就业为导向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 要:近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是就业“红牌警告”专业,我校为了盘活这个就业红牌专业,借“十二五”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契机,针对专业特点,探寻就业难的缘由,“以就业为导向”,从人才培育上多方面发展:调整人才培育模式、改善教学质量、提高综合素养、结合地方经济、变更学生就业思想和方式促进就业,使生物工程专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使红牌专业没有成为我校就业的后腿,为我校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阅历50强高校增彩。 关键词:生物工程 人才培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79107-0231-02 高校生
2、的就业问题,始终是困扰高校发展的头等大事,尤其是作为地方高校,科研实力薄弱,往往以教学为主体,促进就业就是地方高校的重中之重。生物工程专业虽然是20世纪73年头兴起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但是因各种缘由,使生物工程专业近年来成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面对当前的就业环境,我校借“十二五”生物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的契机,针对专业特点,探寻就业难、就业率低的缘由,“以就业为导向”,从人才培育上多方面发展促进就业,使生物工程专业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使红牌专业没有成为我校就业的后腿,为我校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阅历50强高校增彩。 1 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的缘由 生物工程专业是由微生物学、
3、化学、生物化学、化学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相互交叉发展而成的一门复合性学科,被视为21世纪三大前沿学科之一,是培育驾驭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学问、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试验技能、自学实力和创新实力,能够在生物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管理、教学、新技术探讨及新产品开发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生物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不高,使生物工程专业近年来成为就业“红牌警告”专业,主要缘由有: 1.1 国内生物工程应用型产业发展不够 国外,生物工程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它已是当今世界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全球生物工程的发展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尤其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国内,生物产业有了大
4、幅的发展,生物行业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发酵行业,已涉足到医药、食品、饲料、农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燃料、环境及空间生命支撑系统等各个领域。但是,生物工程技术的开发应用还不够普遍,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的生物产业企业较少,和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生物工程应用型产业还有待发展。产业规模小、新型生物工程应用领域还未发展起来影响了该专业的就业。 1.2 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参差不齐 生物工程是19101年教化部本科专业调整时正式设立的,由原来的部分生物化工、微生物制药、部分生物化学工程、发酵工程等专业转化而来。当时,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掀起了生物学的热潮,21世纪也被誉为生物学的世纪,而生物工程因为沾了
5、生物的边,也被炒得很火,大量学校开办该专业,相对于未完全发展起来的产业,毕业生已经饱和,而新型产生的生物工程应用领域,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要求较高,一般须要接着深造学习,要求更高的学历。加之,生物工程专业口径很宽,所要求的科目多而不精,各个层次高校开办该专业状况千差万别,专业方向也各有不同,专业课设置不是很成熟,生物科学专业课和工科学问学习均深度有限,各学校人才培育质量参差不齐,毕业工作前景不是非常明朗。 2 解决生物工程就业难的对策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的现状和产生的缘由,我校“以就业为导向”,从各个方面努力对人才培育模式进行改革促进就业。 2.1 不断调整人才培育方案适用就业需求 生物产业
6、在不断的发展,比如,以前,传统产品啤酒、酱油、味精等发酵产品的生产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到目前渐渐涉足到医药、食品、饲料、农药、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燃料、环境及空间生命支撑系统等各个领域,并且在就业方面生物发酵方面的岗位越来越少,而新兴产生的生物工程领域需求的就业岗位在渐渐增加。为了适用这样的就业改变,以前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方向主要以发酵工程为主,渐渐转变为生物制药和发酵工程为主。相应的增加了好用药物学基础生物制药工艺学抗生素工艺学等配套课程。对于企业需求工程应用型强的人才,我校增加了工科学问学习的课时量和深度,加强了试验、实践和实习教学质量,培育企业更认可的应用型人才。 2.2 改善教学质量、提
7、高综合素养,提高毕业生质量 针对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参差不齐,人才质量不高,是学校必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在学校“创新立校、人才兴校、质量活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我们坚持“基础实、口径宽、实力强、素养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培育目标,着力培育理论学问扎实、实践实力和创新实力等综合素养高的高质量生物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注意理论学问的改革与更新,主动开展课程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实际应用为主线,行业需求为目标,构建新型课程体系。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已建设为学校重点建设课程,并建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和仪器分析校级精品课程网。依据生物工程行业改变,取消实际应用较少
8、的理论课程,有针对性地组织老师探讨教学内容改革,编写补充讲义,主讲老师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增加了现代科学学问内容和好用技术内容,删除了部分过时的脱离实际生产的内容。刚好调整了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的比例结构,使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主动激励老师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激励老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开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推动“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这些大大改善了教学质量。 实践教学对于培育学生的实践实力、创新实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特别重视试验和实践教学工作,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了完备的试验室试验、社会实践、校外实习基地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等
9、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试验内容不断改进充溢,其中综合性、设计性试验的课程占有试验课程的比例为88.9%,每个学年还实行一次试验综合设计实力竞赛,此外,激励学生参加老师科研课题或者在老师指导下主持高校生科研课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科研实力和创新实力。激励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部分专业课教学将学生带到企业参观,使学生对生物工程行业有一个初步的相识,在了解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讲授与探讨,也让学生了解企业就业需求,提高学生相应的实践实力。生物工程专业具有十余个稳定的校内外专业实习基地,并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培育应用性人才”的特色办学模式,
10、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强化毕业设计与论文质量,对各环节严格要求,课题应具有工科特色,有科学性和创新性,有肯定的工作量,综合利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学问,且必需做到一人一题,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论文与设计。 2.3 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为地方经济和行业服务 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立足于湘南,湘南地区经济相对较差,生物行业发展较慢,生物工程相关企业较小,但是近年来湘南地区各政府,尤其是永州市为了发展当地农产品、药材优势,激励企事业单位开发探讨农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和生物医药项目,支持企业生产实施相关应用技术。同时,生物行业的发展,也不断涉足医药、食品、饲料、保健品、燃料等行业,这给生物工程专业相关
11、人才提出了需求。 为推动地方农业产业化和生物制药,适用行业发展需求为动身点,我校主动开展相关探讨,调整生物工程培育方案,给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培育相关理论学问和技能。湘南地区红薯、油茶、零陵香等农产品产量较大,我校开展了红薯酿酒、红薯制备燃料乙醇、油茶种植育种深加工及其产业化和一些药用植物零陵香、山苍籽、南方红豆杉的种植药用探讨等一系列科研项目,并且开设了酿造酒工艺学生物能源油茶产业植物学等限选课和任选课,一方面使相关的最新探讨成果进课堂,也培育了地方相关产业需求的人才,为地方经济服务,助推地方生物产业的发展。为了适用生物制药的需求,开设了生物制药工艺学永州药用植物等课程,既体现了地方特色,又使
12、生物工程专业向制药方面倾斜,解决当地对生物制药人才的需求。这些也对接了生物新兴行业领域医药、食品、燃料等行业的人才需求。 2.4 变更学生就业思想和方式促进就业 我校力推全校师生促就业,老师人人为学生就业出力,老师从领导到任课老师,都担负起促就业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学生联系企事业单位,把企业引进来,也把学生推出去,增加双方的选择机会。介绍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关注网上聘请、人才市场聘请、考公务员、考研等各类信息。让学生认清就业的形式,就业难是高校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所以除了加强自身实力外,还要留意先就业再择业,不要老想着这样的工作不适合我,不能叫工作适应个人,而是个人适应工作。对于应届毕业生,工资待遇
13、普遍不高的想象,引导学生看就业后的发展前景,而不是目前待遇的多少,企业不会把高收入给一个新手,高收入是须要自己去通过努力实干争取的。 对于新型生物工程应用领域,一般要求更高学历的生物工程专业人才,我们从新生入学就起先激励大家要尽早相识行业的须要,尽早起先打算考探讨生,并且每年为大三大四的学生开考研动员会,对大四的学生进行考研指导、考研科目培训答疑,对上探讨生复试线的学生进行复试指导、调剂帮助,把考研作为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生物工程专业考研上线率和录用率在我校理科专业中始终是名列前茅。 3 结语 总之,我们依据生物工程专业就业难的缘由,依据行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适时调整人才培育模式,细心设置
14、本专业的课程,培育专业化人才;不断改善教学质量,加强综合素养的培育,提高毕业生的质量;结合地方经济和行业需求、培育市场所需的人才;主动拓宽学生就业方式,削减就业的思想包袱,为我校生物工程专业人才的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裴倩敏.生物工程专业分析J.中国高校生就业,2022:32-33. 2张守涛,方惠敏,黄进勇.生物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老师,2022:102-104. 3李源.浅谈生物工程专业的培育方案J.教化与职业,2022:180-181. 4刘志强,张大为,李会东,等.生物工程专业建设中教学体系的构建、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化理论与实践,2022,2:66-68. 5夏金兰.生物工程与技术创新人才培育模式的探究与实践J.高等教化探讨学报,2022,32:62-63,66. 6钟青萍,杨幼慧,王丽,等.生物工程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22:60-61. 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