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题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复习题 .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7.4劳动关系与劳动法 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A)1更强调以劳动为中心而展开,着重于劳动力的称谓是A.劳工关系 B.产业关系C.劳使关系 D.劳资关系(A)2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劳动关系基本附属于A.政治关系 B.经济关系C.社会关系 D.文化关系(A)3广义劳动关系的主体是A.政府 B.雇员团体C.协会 D.雇主以及雇主协会(A)4劳动关系称谓中又被称为产业关系,源自于美国的是A.产业关系 B.雇佣关系C.劳工关系 D.劳使关系(A)5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直接作用于劳动力市场的是A.经济环境 B.技术环境C.政策环境 D.法律和制度环境(A)6在影响劳动关系的外部环境中,经济环境往往会首
2、先影响A.雇员工资福利水平 B.产品生产C.工作岗位设计 D.工作程序(D)7在诸多政策环境中,对于劳动力市场以及就业组织中劳动关系影响最为直接的是A.货币政策 B.经济政策C.财政政策 D.就业政策(B)8在影响劳动关系的政策环境中,作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的供求,对劳动关系具有更加长远影响的是A.就业政策 B.教育和培训政策C.经济政策 D.货币和财政政策(B)9“参加劳动并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生活资料主要来源的人”是劳动者的A.社会定义 B.哲学定义C.法律定义 D.经济定义(A)10宪法赋予公民的获得有酬职业劳动的基本权利是A.劳动权 B.就业权C.休息权 D.择业权(B)11在劳动者的劳动权
3、利中,公民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基础是A.取得报酬的权利 B.平等就业的权利C.选择职业的权利 D.享有休息的权利(B)1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中,是对享受劳动权利的主体切身利益最直接保护的为A.取得劳动报酬 B.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C.享有休息权利 D.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B)13劳动者首要的义务是A.遵守职业道德 B.完成劳动任务C.提高职业技能 D.遵纪守法(B)14更强调企业所有权的雇主概念是A.经营者 B.企业主C.用人单位 D.企业家(C)15德国在雇主身份认定时所考虑最关键的因素是A.组织标准 B.经济标准C.控制标准 D.执行标准(A)16古典管理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A.科学管理理论
4、B.权变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 D.决策理论 (B)17认为工人数“社会人”而不是“经纪人”的雇主管理理论是A.古典管理理论 B.行为科学理论C.系统管理理论 D权变理论(D)18认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的雇主管理理论是A.古典管理理论 B.权变理论C.经验主义理论 D.行为科学理论(B)19人际关系学说早期行为科学的创建者是A.马斯洛 B.梅奥C.斯金纳 D.泰罗(C)20现代意义的雇主组织出现在A.18世纪末19世纪初 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70年代(B)21国际雇主组织成立于A.1905年 B.1920年C.1932年 D.1941年(B)22国际
5、雇主组织的首要任务是A. 促进企业自主发展 B.在国际上维护雇主利益C.促进雇主间经贸合作 D.建立和加强国家级雇主组织(C)23我国雇主组织实行A.一元化原则 B.水平化原则C.多元化原则 D.垂直化原则(C)24最早的工会组织形式是A.蓝领工会 B.白领工会C.同行工会 D.半技术与非技术工人工会(C)251880年法国成立全世界第一个工人阶级的政治组织是A.共和党 B.人民党C.工人党 D.民众党(A)261871年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的国家是A.英国 B.法国C.德国 D.美国(A)27中华全国总工会于1925年5月正式成立于A.广州 B.上海C.深圳 D.珠海(C)28工会的基本职
6、责是A. 参与企业民主管理 B.完成国家经济建设C.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D.接受思想文化教育(B)29在工会的权利中,代表权和维护权的具体化的是A.财产权 B.参与权C.监督权 D.诉讼权(B)30工会的基本权利是A.参与权 B.代表权C.监督权 D.维护权(A)31政府在劳动关系的5P角色中扮演的第一个角色是A. 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 B.劳动争议的调停者C.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 D.公共部门的雇佣者(C)32主张政府应该扮演“守夜人”角色的劳动关系政府理论是A. 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 B. B.管理主义政府理论C.新保守主义政府理论 D.激进主义政府理论(C)33劳动关系中最主要的内
7、容是A.制定劳动政策 B.建立劳动力市场C.确定劳动条件 D.协调劳动关系(B)34代表是精英理论的政府与劳动关系理论是A. 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B.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C.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D.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C)35从劳资双方的利益冲突和根本对立出发分析政府的角色的劳动关系理论是A. 管理主义政府理论 B.正统多元主义政府理论C.激进主义政府理论 D.自由改革主义政府理论(B)362008年出台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处理实行A.一裁两审 B.一裁终局C.二裁一审 D.二裁终局(C)37调节劳动关系最基础的法律制度是A.劳动管理法 B.劳动就业法C.劳动关系协调法 D.劳动标准法
8、(C)38属于强制性规范,用人单位必须遵守执行的劳动法内容是A.劳动管理法 B.劳动就业法C.劳动标准法 D.社会保险法(C)39标志着中国劳动法诞生的是A.劳动法案大纲 B.劳动立法原则C.暂行工厂通则 D.关于开展劳动立法运动的通告(C)4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是A.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B.三方合作原则C.按劳分配原则 D.劳动自由原则(C)4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中,在社会连带关系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是A. 劳动自由原则 B.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C.三方合作原则 D.推行劳动争议协商原则(A)42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A.2个月 B.
9、3个月 C.6个月 D.9个月(B)43劳动合同规定试用期不超过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 D.12个月(D)44以下属于劳动合同约定条款内容的是A.劳动保护条款 B.劳动合同期限条款C.劳动报酬条款 D.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条款(C)45由劳动本身特点决定的劳动合同履行原则是A.全面履行原则 B.协作履行原则C.亲自履行原则 D.实际履行原则(C)46劳动合同履行的原则中,判断劳动合同是否履行,是否违法的法律标准是A.亲自履行原则 B.协作履行原则C.全面履行原则 D.实际履行原则(C)47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A.10天 B.15天C.30天
10、D.60天(A)48目的是保护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和生存能力,度过暂时难关的解雇类型是A.经济性解雇 B.过失性解雇C.缓冲性解雇 D.非过失性解雇(C)49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A .2小时 B.3小时C.4小时 D.6小时(C)50非全日制用工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A.15小时 B.18小时C.24小时 D.30小时(B)51弹性工作制提出于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D)52主要在企业困难时期采用的弹性工作制形式是A.工作任务中心制 B.工作分担方案C.紧缩工作时间制 D.临时性工作分担方案(
11、A)53集体谈判各项功能中,强调了工会和企业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是A.决策功能 B.市场功能C.经济功能 D.政府调控作用(A)54集体谈判的核心内容是A.工资谈判 B.工作时间谈判C.劳动安全与卫生谈判 D.休息休假谈判.(A)55集体谈判过程中,谈判双方自发行动的环节是A.谈判准备 B.谈判代表资格确定C.正式谈判 D.签订集体合同(C)56集体合同的合法原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合同内容和A.谈判地点 B.当事人身份C.订立程序 D.有限期限(A)57我国第一份行业集体合同诞生在A.济南 B.上海C.广州 D.天津(D)58集体合同或专项集体合同审查实行A.专项管辖 B.属人管辖C.协议管辖
12、 D.属地管辖(D)59我国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中规定,月最低工资一般是月平均工资的A.25%-45% B.30%-50%C.35%-55% D.40%-60%(C)60劳动争议处理的第一道防线是A.协商 B.仲裁C.调节 D.诉讼(D)61劳动争议的最终解决手段是A.协商 B.调解C.仲裁 D.诉讼(B)62劳动争议调解原则中,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性质决定的是A.自愿原则 B.民主说服原则C.公开原则 D.透明原则(D)63民法通则规定一般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A90天 B.180天C.1年 D.2年(D)64我国民事通则规定,特殊的民事权利诉讼时效为A.3个月 B.6个月C.9个月 D.1年
13、二、多选题 (ABCDE)1劳动关系主体包括A.雇员 B.雇员团体 C.政府D.雇主 E.雇主组织(ABCDE)2对劳动关系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包括A. 经济环境 B.法律和制度环境 C.政策环境 D.技术环境 B. E.社会文化环境(DE)3劳动者的范围较广,包括( )A. 社会工作者 B.办公人员 C.底层管理者 D.自由职业者 E.自雇佣者 (ABC)4劳动权利能力与劳动权的区别主要包括A. 根据不同 B.内容不同 C.意义不同 D.属性不同 E.作用不同(ABC)5制约公民劳动权利能力的因素主要有A.户籍 B.职数 C.制裁D.年龄 E.性别(ABCDE)6根据我国劳动法和有关劳动法规的
14、规定,用人单位有A.企业 B.国家机关 C.事业组织D.社会团体 E.个体经济组织(CD)7雇主在企业层面拥有的核心权利有( )A.组织权 B.分配权 C. 劳动指挥权D.奖惩权 E.招工权(ADE)8社会系统学派认为组织的存在取决于A.协作效果 B.组织结构 C.政府D.协作效率 E.组织目标应和环境相适应(ABE)9劳动关系中的雇主管理模式根据职权结构维度可划分为A.独裁型 B.集权型 C.复合型 D.边缘型 E.自主型(BCD)10工会组织在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发展中经历的历史阶段有A.萌芽期 B.禁止期 C.承认期D.保障期 E.扩张期(BCDE)11工会的职能主要体现为A.协调职能
15、B.参与职能 C.维护职能D.建设职能 E.教育职能(ABCD)12工会的行为方式分为A.互保护互助 B.集体谈判 C.劳动立法D.直接行动 E.经济行动(ABCDE)13根据工会法的规定,我国工会组织体系的设置是A. 全国总工会 B.全国和地方产业工会 C.基层工会委员会 D.地方总工会 E.乡镇和城市街道基层工会 (ADE)14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有A. 劳动自由原则 B.实现劳动效率最大化 C.协调劳资关系 D.三方合作原则 E.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ABDE)15劳动合同订立程序中的要约阶段具体步骤有A.招工 B.应聘者报名 C.调研D.考核 E.择优录用 (ABCD)16劳动合同履行
16、的原则包括A. 亲自履行原则 B.全面履行原则 C.协作履行原则 D.实际履行原则 E.选择履行原则(ABCD)17劳务派遣公司经营服务基本原则有A.雇员租赁原则 B.同工同酬原则 C.拒绝垫付原则 D.受益归责原则 E.风险分摊原则(BE)18劳动合同变更的原则有A.民主说服原则 B.协商一致原则 C.经济合理原则 D.公正公开原则 E.合法变更原则(BE)19集体谈判的非正式谈判结构包括A. 迂回性谈判 B.协调性谈判 C.兼容性谈判 D.递进性谈判 E.示范性谈判(BCDE)20集体谈判的过程有A. 发布公告 B.谈判准备 C.谈判代表资格确定 D.正式谈判 E.签订集体合同(ADE)2
17、1在集体谈判实践中,运用协商技巧的原则有A.双赢原则 B.4P原则 C.让步原则D.经济原则 E.2C原则(ABCDE)22集体合同订立的内容包括A.工作时间 B.奖惩 C.劳动合同管理D.休息休假 E.裁员(BE)23劳动争议根据争议的内容可以划分为A.理解争议 B.权利争议 C.概念争议D.主张争议 E.利益争议(AB)24劳动争议调解的原则包括A. 自愿原则 B.民主说服原则 C.全局原则 D.效率原则 E.责权兼顾原则三、填空题1劳动关系冲突的根据可以分为“根本根源”和“_”。1.背景根源2罢工是劳动者在必要时为维护自身生存而采取的极端方式,是一种典型的_。2.私力救济3劳动者的范围很
18、广,但包括自由职业者和_。3.自雇佣者4一般认为,大学生打工主要分为实习和_两类。4.勤工助学5劳动法规定凡满16周岁,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_的公民均可成为劳动者。5.劳动行为能力6在我国的劳动法及劳动力市场中,对于劳动力的使用者用_这一概念表述。6.用人单位7与劳动者的罢工权相对应的是雇主的_。7.闭厂权8雇主在企业层面拥有的核心权利包括劳动指挥权和_。8.奖惩权9各国的雇主组织可以分为发展中国家雇主组织、发达国家雇主组织和_雇主组织三类。(3.4掌握P76)9.经济转型国家10加入国际雇主组织的成员必须由雇主和雇主组织构成,内部不能有_。10.工会组织11被国际雇主组织吸收为会员并确认为中国
19、唯一雇主组织的是_。11.中国企联12工会为会员争取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方式是_。12.集体谈判13中国工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_。13中华全国总工会14工会的组织原则是_。14.民主集中制15工会的民主集中制有两方面内容:一是民族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二是民主集中的_。15.活动原则16英国学者罗恩提出劳动关系中的政府5P角色的著作是_。16.比较产业关系17劳动法基本原则的法律渊源是_。17.宪法18劳动合同的内容对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强的法定性和_。18.强制性19劳动合同按照合同的期限可划分为定期劳动合同、不定期劳动合同和_合同。19.以完成一定工作作为期限的20.订立劳动合同符合劳动法律
20、法规要求包括合同的主体、内容形式和_要合法。20.程序21劳动合同的内容可以分为必备条款和_两部分。21.约定条款22依劳动法有关规定,解雇有过失性解雇、非过失性解雇和_。22.经济性裁员23劳务派遣的本质是_。23.雇员租赁24劳务派遣的法律特点是实行_的用工模式。24.找人和用人相分离25集体谈判的功能包括市场或经济功能、政府调控作用和_。25.决策功能26集体谈判协商技巧中的2C原则是指控制和_。26.协调27在集体谈判的正式谈判阶段,运用协商技巧时的2C原则包括控制和_。27.协调28集体谈判过程中,协商技巧的4P原则是指政策、预测、准备和_。28.陈述29集体谈判协商民主的核心是强调
21、基于理性的_。29.公共协商30.集体合同的合法原则主要包括订立程序和_两个方面。30.合同内容31集体合同的基准作用表现在补充性效力和_上。32.不可贬低性效力33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文本保留_以上备查的义务。33.2年34.劳动争议调解的民主说服原则是由_的性质决定的。34.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5劳动争议诉讼通过_保证劳动争议的最终彻底解决。35.司法程序36对于案情影响很大的劳动争议案件可由_做第一审。36.中级人民法院四、名词解释1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关系。3联合抵制:是指雇员通过影响消费者的方式来阻止雇主销售其在最终产品。3复工运动
22、:是指雇主派人到罢工工人家中劝说罢工者或其家属,使他们相信不久之后,大多数工人将会回到工厂工作,并且他们的利益也会得到良好的保障。4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劳动者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驶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从而使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能力,它是劳动者作为劳动法关系主体的基本条件。5雇主:是指一个组织中,使用雇员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且向雇员支付工资报酬的法人或自然人。6雇主组织:是由雇主依法组成的组织,其基本作用在于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使单个雇主形成一种群体力量,在产业和社会层面通过这种群体优势同工会组织进行抗衡,最终维护每个雇主成员的具体利益。7工会:是由雇员组成的组织,主要通过集体谈
23、判方式代表雇员在工作场所以及整个社会中的利益。8职业工会:是将某种具有特殊技能,从事某种特殊职业的所有雇员组织起来的工会,而不考虑这些雇员所处的行业。9集体谈判结构:是指不同层次、不同等级、不同类别的谈判单位的集中或分散程度,以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10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些关系的法律。11劳动合同:又称为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为确立劳动关系所签订的关于确立、变更和终止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12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7.2了解P148)13约定解除:是指在合同成立后或合同尚未完全履行时,双方当事人可以在自
24、愿的基础上通过协商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条件,当解除合同的条件成立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的行为。14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根据用工单位的要求,组织社会上符合条件的劳动者进行培训,经培训合格后,派遣到用工单位工作的法律行为。15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16.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和一周内从事劳动的时间。17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自由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以代替统一固定的上下班时间的制度。18集体谈判:是工会或个人的组织
25、与雇主就雇佣关系的问题进行交涉的一种形式。19正式谈判结构:是指为集体谈判的目的而设立、并受到集体协议覆盖的实际谈判单位。20示范性谈判:是指工会与某一行业内的某个能够做出较大让步的企业率先举行集体谈判,达成集体协议,然后将这一协议作为随后谈判的一个最低条件,迫使其他雇主同意。21协调性谈判:即不同的集体协议虽然分别由不同的组织谈判而成,但是所有谈判最终达成的协议,在基本内容、基本条件上却几乎相同,至多仅有细微的差异。22集体合同:是指全体职工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同意后,由工会或职工委托的代表与用人单位订立的,以全体劳动者劳动条件为内容的书面协议。23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双方当
26、事人之间因劳动权利受到侵犯和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分歧而产生的争议。(11.1重P276)24劳动争议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25劳动争议诉讼:指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在规定的期限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诉讼程序,依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进行审理的活动。26.劳动冲突:是指劳资双方的利益、目标和期望不可能总是保持一致,相反会经常出现分歧,甚至背道而驰。27.劳动者的法律定义: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中外自
27、然人)。五、简答题1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1)劳动关系主体之间既有法律上的平等性,又具有客观上的隶属性;(2)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3)雇员与雇主间的劳动关系具有排他性;(4)劳动关系具有国家意志和当事人意志相结合的双重属性;(5)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相交错的特征。2简述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于16周岁;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3)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不可分割的;(4)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运用受到劳动能力所表现出的各种因素差别的限制;(5
28、)劳动者在运用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实现劳动权力时,已经参加了某一种劳动法律关系,一般没有条件再参加另一种劳动法律关系。3简述劳动冲突中雇员的表现。(1)罢工;(2)怠工;(3)联合抵制;(4)辞职;(5)“恶名单”和“好名单”。4简述劳动关系冲突中雇主的举动。(1)关闭工厂;(2)复工运动;(3)黑名单;(4)解雇;(5)变更合同;(6)排工。5简述劳动者的劳动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遵守职业道德;(3)提高职业技能;(4)遵守劳动纪律,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5)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公民,在社会上,在家庭里,都要守纪守法。6简述雇主的权利。(1)组织权;(2)招工权;(3)劳动
29、指挥权以及奖惩权;(4)分配权;(5)闭厂权。7简述雇主组织的作用。(1)与工会相抗衡;(2)参与谈判;(3)解决纠纷;(4)对会员提供帮助和建议;(5)代表和维护会员的利益。8简述工会的群众性主要体现的方面。(1)工会的会员构成具有工人阶级范围内的广泛性;(2)工会代表广大会员和职工群众的正当利益,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方面;(3)工工会组织内部的民主性方面;(4)工会组织的自愿性方面。9简述工会的权利。(1)代表权;(2)维护权;(3)参与权;(4)监督权;(5)财产权;(6)诉讼权。10简述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1)劳动者基本权利的保护者;(2)集体谈判与雇员参与的促进者;(3)劳动争议
30、的调停者;(4)就业保障与人力资源的规划者;(5)公共部门的雇佣者。11简述中国政府在劳动关系中发挥的作用。(1)完善劳动合同制度;(2)推行集体合同制度;(3)建立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4)完善劳动标准体系;(5)健全劳动争议处理机制。12简述劳动法的作用。(1)有利于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2)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提高劳动效率;(3)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13简述劳动争议的特征。(1)主体具有特定性。(2)内容具有限定性。(3)表现形式具有特定性。14简述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1)劳动合同期满的;(2)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31、的;(3)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4)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布破产的;(5)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觉得提前解散的;(6)法律、星座小恒法规定的其他情形。15简述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应承担的责任。(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处理;(3)对生产、经营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16简述非全日制用工制度的意义。(1)它适应企业降低人工成本、推进灵活用工的客观需要;(2)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3)有利于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减少失业现象。17
32、简述弹性工作制实施的条件。(1)该项工作能进行精确的个体工作绩效的考核;(2)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应能允许该工作实行弹性工作制;(3)企业具有较严密的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保证;(4)各级企业管理人员,包括基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支持这一变革措施;(5)职工对这一制度有足够的认识和理解。18简述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优势。对企业的优势:(1)可以减少缺勤率,迟到率和员工的流失;(2)可以增进员工的生产率;(3)增加了工作营业时限,减少了加班费用的支出。 对员工个人的优势:(1)便于安排家庭生活和业务爱好;(2)提高工作满意度和士气。19简述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作用。(1)有利于实现社
33、会公平;(2)有利于劳动关系的稳定;(3)有利于实现三赢;(4)有利于协商民主的形成;(5)有利于增加社会认同感;(6)有利于增强工会凝聚力。20简述集体合同的基本原则。(1)合法原则;(2)当事人地位平等原则;(3)协商一致原则;(4)当事人义务对等原则。21简述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原则。(1)根据事实的原则;(2)合法原则;(3)公正原则;(4)及时原则;(5)着重调解原则;(6)依法保护当事人原则。22简述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1)申请;(2)受理申请;(3)调查核实;(4)调解;(5)制作调解协议书;(6)调解协议的履行。23简述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1)三方原则;(2)强制原则;(3)
34、独立冲裁原则;(4)区分举证责任原则;(5)合议原则;(6)程序简便、收费低、为当事人保密原则。24.简述劳动者获得满足主要方面的内容。(1)获得满足主要建立在雇员对雇主的信任基础之上。(2)大多数工作都有积极的一面,这是劳动者从工作中获得满足的更重要的原因。(3)管理方面也努力使雇员获得满足。六、论述题1试述劳动冲突的根源。根本根源:(1)异化劳动的合法化。异化了的劳动势必会造成工人和雇主之间的矛盾,成为私有经济中不可能调和的潜在冲突根源。 (2)客观的利益差异。客观的利益差异是存在于劳动关系双方的目标利益的差异。(3)雇佣关系的性质。雇佣关系的性质使劳动者处于从属地位,而雇主处于主导地位。
35、(4)劳动合同的性质。背景根源:(1)广泛的社会不平等。虽然劳动者的地位和工作条件已有很大改善,但劳动者相对于雇主而言仍然是受到了剥削。(2)劳动力市场状况。2试述劳动者与劳动力的区别。(1)劳动者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进行劳动的人;劳动力是劳动者的一种能力。(2)劳动者是一种经济主体;劳动力是生产各种商品的基本要素之一。(3)劳动者数量的计量单位也就是人口计量单位;劳动力只在用它在使用中所持续的时间单位才能精确计算。(4)劳动者是客观的现实的物质实体;劳动力不通过生产过程的转化就难以感受到。(5)劳动者的生存与他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相关;劳动力的生存则与物质资料生产的手段相关。3试述劳动者的
36、劳动权利。(1)劳动者有平等就业的权利;(2)劳动者有选择职业的权利;(3)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4)劳动者有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劳动者享有休息的权利;(6)劳动者享有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劳动者有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8)劳动者有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4试述劳动法的特征及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特征:(1)基本价值取向是侧重保护劳动者;(2)强制性规范与任意性规范相结合,以强制性规范为主;(3)实体法和程序法相统一。对劳动者的适用范围:(1)与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2)与民办非企业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3)国家机关、事业
37、组织、社会团体的工勤人员;(4)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员;(5)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5试述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信息;(2)劳动合同的期限;(3)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4)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5)劳动报酬;(6)社会保险;(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8)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6试述集体合同的基本程序。(1)产生协议代表; (2)提出要约并作出回应;(3)集体协商;(4)职代会或职工大会审议通过;(5)双方代表签字;(6)上报劳动行政部门审查;(7)正式生效,公布于众。7试述集体合同与劳动
38、合同的区别。(1)集当事人不同。集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是代表职工的工会组织,另一方是 企业 。劳动合同当事人一方是劳动者个人,一方是企事业单位或雇主等。这就是说,劳动者个人作为出卖劳动力的一方不能签订集体协议,而工会组织也不能为劳动者个人签订劳动合同。 (2)内容不同。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都以工作任务、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保险福利等为基本内容,但在具体订立协议时是有区别的。集体合同调节集体劳动关系,内容全面、复杂,带有整体性。劳动关系的内容在法律、法规中未作规定或只规定基本标准,以及个人劳动合同中的某些问题未由法律、法规规定的,集体合同都可以规定。而劳动合同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都在法律、法规中直接规定,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可由劳动合同规定,那是单一的。 (3)产生的时间不同。集体合同产生于劳动关系运行过程中,它不依单个劳动者参加劳动为前提。而劳动合同产生于当事人一方的劳动者参加劳动前,是以劳动者就业为前提,是劳动者个人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凭证。 (4)作用不同。集体 合同制度 的作用于改善劳动关系,维护职工的群体利益。而劳动合同的作用在于建立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个人和用人单位的权益。 (5)效力不同。就职工一方来说,集体合同对一个单位的全体职工有效,而劳动合同只对劳动者个人有效,且劳动合同中的劳动条件和劳动报酬的标准不得低于集体合同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