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doc

上传人:yy****2 文档编号:97461138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 .doc(2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期末模拟题及参考答案(2017.12)一名词解释1抗体: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抗体按其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可分为IgG、IgM、IgA、IgD和IgE。2非胸腺依赖性抗原:不需要T细胞辅助,指能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3抗原决定基: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基。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与相应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的部位。4人工被动免疫:指直接给机体注射抗体类物质(如抗毒素、丙种球蛋白等)或其他免疫效应分子使机体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5毒血症:细菌在

2、入侵局部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进入血流播散,到达特定靶器官或靶细胞引起损害。可产生毒血症的细菌如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6败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如高热、皮肤粘膜出血、肝脾肿大等。可引起败血症的常见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球菌、绿脓杆菌等。7质粒: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由双股环状DNA构成,控制细菌非生命必须性状。8核衣壳:由核酸构成的病毒核心和包在核心外面的蛋白质衣壳构成。9侵袭性酶:某些致病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胞外的一种或数种可帮助细菌在体内扩散或抵抗吞噬作用的酶。10侵袭力: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

3、殖和扩散的能力,构成侵袭力的物质是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酶。11超敏反应:指已被致敏的机体再次接触相应抗原后所发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损伤为特征的免疫应答。12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13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播散到其他组织中,引起新的化脓性病灶。14支原体:一类缺乏细胞壁、具有多种形态、可通过滤菌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引起人类非典型性肺炎的肺炎支原体和引起人类非淋菌性

4、尿道炎的解脲脲原体。15荚膜:具有抗吞噬作用,是构成细菌毒力的因素之一。可用于细菌鉴别。16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性免疫无应答状态。17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是位于脊椎动物某一染色体上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产物能提呈抗原,启动和调控特异性免疫应答。18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的能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为表位。19细胞因子:指由活化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二填空题1人类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2在五类Ig中,分子量最大的是(IgM);参

5、与粘膜免疫的主要是(sIgA)。3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物主要是(抗原抗体复合物/免疫复合物),该途径形成的C5转化酶是(C4b2b3b)。4效应性T细胞主要包括(CTL/Tc细胞)和(Th1细胞)两个亚群。5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BCR),其识别的抗原无需(APC)细胞进行加工处理。6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抗原性)两种特性。7参与II型和III型超敏反应的Ig主要是(IgG)和(IgM)。8输血反应属于(II)型超敏反应;血清病属于()型超敏反应。9肿瘤抗原按特异性可分为(肿瘤特异性抗原/TSA)和(肿瘤相关抗原/TAA)两类。10通过人工免疫使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主要

6、有(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两类。三单项选择题11细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E)A特殊结构B基本结构C侵袭力D毒素E毒力2湿热灭菌法中杀菌效果最好的是(D)A煮沸法B巴氏消毒法C间歇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法3可用于脑膜炎球菌分离的培养基是(B)A血平板B巧克力平板C沙氏培养基D双糖培养基E碱性平板4以内毒素为主要致病因素并可引起全身感染的肠道杆菌是(C)A肠产毒性大肠杆菌B肠出血性大肠杆菌C伤寒杆菌D霍乱弧菌E志贺痢疾杆菌5在人体肠道正常菌群中占绝对优势的细菌是(C)A大肠杆菌B变形杆菌C无芽孢厌氧菌D白色念珠菌E链球菌6结核菌素试验的用途不包括(C)A选择卡介苗接种

7、对象B判断卡介苗接种效果C诊断IV型超敏反应D辅助诊断婴幼儿结核病E测定细胞免疫功能7可直接测量病毒大小的方法是(A)A电镜观察B光镜观察CX线衍射法D超速离心法E超过滤法8可通过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感染的呼吸道病毒是(A)A麻疹病毒B流感病毒C鼻病毒D冠状病毒E副流感病毒9可灭活肠道病毒的物质是(E)A75%乙醇B胃酸C胆盐D蛋白酶E氧化剂10不符合血清HBsAg(+)HBeAg(+)和HBc(+)的解释是(C)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C乙型肝炎恢复期D无症状抗原携带者E血清有强传染性11属于逆转录酶病毒的是(A)AHIVBESVCHSVDHBVECMV12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原体是(A)A日

8、本脑炎病毒B脑膜炎双球菌C森林脑炎病毒D麻疹病毒E疱疹病毒13支原体与L性细菌的区别是(E)A无细胞壁B多形态性C可通过细菌滤器D可形成”油煎蛋”菌落E生长时需要胆固醇14可用于立克次体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是(B)A肥达反应B外斐反应C冷凝集试验D协同凝集试验E反向间接凝集试验15梅毒螺旋体的传染源是(A)A早期梅毒患者B晚期梅毒患者C隐形感染者D昆虫和节肢动物E猪和野鼠16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I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B)A类风湿性关节炎B特应性湿疹(皮炎)C类Arthus反应D过敏性休克样反应E血清病17下列哪种情况是自然主动免疫(C)A通过注射抗病毒素获得的免疫B通过注射类毒素获得的免疫C通

9、过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D通过初乳获得的免疫E通过胎盘获得的免疫18免疫耐受试验结果表明(D)A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短B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短CB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长D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早,维持时间较长E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较晚,维持时间较长19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C)AIgABIgGCIgMDIgDEIgE20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C)AIgABIgGCIgMDIgDEIgE21抗原提呈细胞中不包括(E)A朗罕细胞B巨噬细胞C树突状细胞D并指状细胞E中性粒细胞22再次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是(B)AIgM抗体显著升高B产生快,维持时间长

10、C潜伏期长D浓度低E亲和力低2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B)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24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是(D)A荚膜B鞭毛C细胞壁D芽胞E菌毛25芽胞的特性中不包括(B)A革兰阳性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B是细菌的繁殖体C对外界抵抗力强D可用于细菌鉴别E某些芽胞可引起严重的外源性感染26可产生外毒素的革兰阴性菌是(D)A金黄色葡萄球菌B破伤风杆菌C白喉杆菌D霍乱弧菌E脑膜炎球菌27内毒素的毒性作用中不包括(C)A发热B白细胞反应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DDICE休克28与抗吞噬作用无关的物质是(C)ASPABKAgCLPSDViAgEM蛋白29在标本采集中的错

11、误做法是(C)A采集局部皮肤应消毒B采取无菌操作C标本容器无需灭菌D采集后立即送检E贴好标签30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B)A无细胞结构B含两种核酸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31病毒体的定义是(E)A无感染性的前病毒B无包膜的裸露病毒C有刺突的包膜病毒D可独立生存的病毒E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成熟病毒32下列病毒中属于逆转录病毒的是(A)A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流感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风疹病毒33HIV感染者可传播HIV的物质除(C)外A血液B精液C唾液D羊水E器官34钩端螺旋体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是(B)A吸入孢子B接触或食入带菌鼠、猪尿的污染水、土壤等

12、C皮肤伤口感染芽胞D犬咬伤E性接触35.中枢免疫器官的功能是(E)AT淋巴细胞成熟场所BB淋巴细胞成熟场所CT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DB淋巴细胞居住及产生免疫应答场所E免疫细胞分化成熟场所36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是(B)AIgABIgGCIgMDIgDEIgE37B细胞表面特有的标志是(D)AE受体BPHA受体CC3b受体D抗原受体SmIgE抗原受体TCR38属于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A)A过敏性休克B接触性皮炎C类风湿性关节炎D新生儿溶血症E肾小球肾炎39细菌细胞壁共有成分是(A)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40在外界生存力最强的细菌是(D)A化脓性球菌B肠道杆菌C无芽

13、胞厌氧菌D芽胞厌氧菌E结核杆菌41可传递的细菌遗传物质是(D)A菌毛B鞭毛C芽胞D质粒E荚膜42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合成代谢产物除(E)外A热原质B内毒素C外毒素D侵袭性酶E抗生素43外毒素的毒性作用特点是(C)A发热B白细胞反应C选择性作用于靶细胞,引起特殊症状DDICE休克44半抗原的特点是(C)A大分子B通常是多肽C本身无免疫原性D仅能刺激B细胞活化E只有与载体结合才能与相应抗体反应45显微镜下呈矛头状,钝端相对成双排列的革兰阳性菌是(C)A金黄色葡萄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肺炎球菌D脑膜炎球菌E淋球菌46流感病毒吸附细胞的结构是(C)A衣壳B包膜C血凝素D神经氨酸酶EGP12047脊髓灰

14、质炎病毒在体内的播散是通过(B)A粪便B血液C细胞D尿液E唾液48具有菌丝和孢子的微生物是(B)A细菌B真菌C病毒D螺旋体E支原体49细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DNA片段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称为(A)A转化B转导C接合D溶源性转换E基因突变50下列抗菌物质中可裂解细菌肽聚糖的是(A)A溶菌酶B抗体C补体D细菌素E氯霉素51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的物品是(D)A食具B药品C敷料D牛奶和酒类E温度计52下述病原微生物中,对外界抵抗力最低的是(D)A金黄色葡萄球菌BHBVC钩端螺旋体D梅毒螺旋体E.衣原体53破伤风毒素的作用机制是(A)A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B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

15、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C破坏细胞膜D干扰细胞蛋白质合成E改变细胞分泌功能54与衣原体感染有关的物质是(A)A原体B始体C包涵体D核糖体E中介体55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的优点是(B)A耐热B既可产生血清抗体也可产生肠黏膜局部分泌型抗体C只需服用一次D6月龄以下婴儿不需服用E免疫力低下者也可服用56血液中不易查到的HBV抗原是(C)AHBsAgBHBcAgCHBeAgD前S1抗原E前S2抗原57一般不通过血液播散的病毒是(D)A乙型脑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巨细胞病毒D狂犬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58再次免疫应答时抗体产生的特点除(B)外A潜伏期短B以IgM为主C抗体在血中浓度高D在体内维持时间

16、长E抗体量多59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物是(D)A细菌脂多糖B抗原C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凝聚的抗体60能特异性杀伤靶细胞的T细胞是(D)ATH1BTsCTDDTcETH261在感染早期首先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的抗体是(B)AIgGBIgMCIgADsIgAEIgE62可用于检测外周血T细胞数量的T细胞表面受体是(E)AIgGFc受体BC3受体CPHA受体DIL受体EE受体63.正常菌群对机体的益处不包括(D)A.刺激免疫系统成熟B.抗肿瘤C.抗致病菌生长D.产生干扰素E.产生维生素供机体利用64胸腺依赖抗原是指(E)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能直接激活B细胞的抗原C只引起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D只引起

17、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E既引起细胞免疫又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65能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成分是(C)AC5bBC5b67CC5b678DC5b6789EC966不受MHC限制的细胞间相互作用是(D)ATh细胞和B细胞B巨噬细胞和Th细胞C树突细胞和Th细胞DNK细胞和肿瘤细胞ETc细胞和肿瘤细胞67下列物质中,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的是(C)AIgGBIgMC细菌脂多糖D抗原抗体复合物E凝聚的IgG168细菌细胞壁的基本成分是(A)A粘肽B磷壁酸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69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D)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核心多糖D脂类AE脂蛋白70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A主要由

18、革兰阳性菌产生B抗原性强C可脱毒制备类毒素D耐热E毒性强烈且有选择性71革兰阳性菌类似菌毛黏附细胞的结构是(D)A肽聚糖B特异性多糖C壁磷壁酸D膜磷壁酸ESPA72诊断流脑的简便方法是(D)A咽拭子涂片染色镜检B血培养C血清特异性抗体测定D脑脊液或皮肤淤斑取样涂片染色镜检E咽拭子培养73病毒体核心的主要物质是(C)A磷酸B蛋白质C核酸D类脂E肽聚糖74病毒的致病物质是(D)A内毒素B外毒素C热原质D蛋白质和核酸E侵袭性酶75灭蚊可预防感染的病毒是(D)A脊髓灰质炎病毒B狂犬病毒C人类免疫缺陷病毒D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76与人类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除外(A)A水痘带状疱疹病毒B乙

19、型肝炎病毒C巨细胞病毒DEB病毒E单纯疱疹病毒77引起胎儿畸形的最常见病毒是(A)A风疹病毒B麻疹病毒C水痘带状疱疹病毒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E乙型肝炎病毒78巨噬细胞表面与抗体调理作用有关的结构是(C)A8C.IgGFc受体D.79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B)AC BC CC DC EC35678980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D)A.破伤风杆菌B肉毒杆菌C白喉杆菌D伤寒杆菌E霍乱弧菌81病毒的特征中不包括(B)A无细胞结构B含两种核酸C对抗生素不敏感D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增殖E可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82脊髓灰质炎病人的传染性排泄物主要是(A)A粪便B血液C鼻咽分泌物D尿液E唾液83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

20、的方法是(D)A紫外线照射B干烤灭菌法C流通蒸汽灭菌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煮沸法84决定痢疾杆菌侵袭力的首要因素是(D)A内毒素B外毒素C侵袭性酶D菌毛E肠毒素85对破伤风毒素的错误叙述是(B)A阻止中枢神经抑制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痉挛B阻止中枢神经兴奋性递质的释放而造成肌肉麻痹C可用甲醛脱毒制备类毒素用于人工自动免疫D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E毒素不耐热86主要引起婴儿腹泻的肠道细菌是(D)A肠炎杆菌B痢疾杆菌C沙门菌D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霍乱弧菌87破伤风的特异性治疗应注射(A)A破伤风抗毒素B破伤风类毒素C破伤风菌苗D抗生素E白百破三联疫苗88对病毒包膜的错误叙述是(D)A化学成分主要为类脂B

21、表面突起称刺突,与吸附细胞有关C可保护病毒D可抵抗脂溶剂E可与宿主细胞膜融合89通过性接触传播的病毒除(D)外A人乳头瘤病毒B单纯疱疹病毒2型C乙型肝炎病毒D流感病毒E人类免疫缺陷病毒90普通感冒最常见的病原是(D)A流感病毒B呼吸道合胞病毒C柯萨奇病毒D鼻病毒和冠状病毒E腺病毒91可高度传染乙型肝炎的血液中含(D)AHBsAg、HBcAg、HbeAgBHBsAg、抗HBe、抗HBcCHBsAg、抗HBs、HBeAgDHBsAg、抗HBc、HBeAgEHBeAg、抗HBs、抗HBc92HIV致病的关键因素是因为HIV(D)A基因可和宿主细胞基因整合B感染后引起各种类型的机会感染C易变异,逃避免

22、疫攻击D侵犯CD4+细胞,造成严重的免疫缺陷E引起持续的潜伏感染,不易被机体清除93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B)ACBCCCDCEC356789四单项选择题2(只许从每题备选答案种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40分)1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A)A、胸腺B、淋巴结C、脾脏D、粘膜相关淋巴组织2人B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在(C)A、胸腺B、脾脏C、骨髓D、法氏囊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所获片段中,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是(A)A、Fab段B、Fc段C、F(ab)2段D、pFc段4参与新生儿溶血症的Ig是(A)A、IgGB、IgAC、IgMD、IgD5能抵抗蛋白酶水解的Ig是(B)A、IgGB、sIgAC

23、、IgMD、IgE6以下关于IgG生物学特性的错误叙述是(C)A、能通过胎盘B、能激活补体C、是参与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IgD、能发挥调理作用7参与旁路激活途径的补体成份是(C)A、C1B、C2C、C3D、C48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形成的C3转化酶是(B)A、C4b2bB、C3bBbC、C4b2b3bD、C3bnBb9下列补体裂解片段中具有调理作用的是(B)A、C3aB、C3bC、C5aD、C5b10同时参与经典、旁路及MBL三条激活途径的补体成分是(C)A、C1B、C2C、C3D、C411细胞因子(CK)的生物学作用特点不包括(B)A、具有高效性B、为特异性作用C、多数在局部发挥作用D、对细胞的

24、作用不受MHC限制12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是(A)A、TNFB、IFNC、IL-1D、IL-213干扰素(IFN)不具有(D)A、抗病毒作用B、抗肿瘤作用C、免疫调节作用D、炎症介质作用14以下关于CD8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B)A、是辅助T细胞(Th)的膜分子B、是细胞毒T细胞(Tc)的膜分子C、是Th细胞识别抗原的辅助受体D、是HIV的受体15经典的HLAI类基因是(C)A、HLA-DPB、HLA-DQC、HLA-CD、HLA-DR16HLA复合体位于人的哪号染色体上(C)A、1号染色体B、2号染色体C、6号染色体D、17号染色体17HLA类抗原主要分布于(D)A、各种有核细胞,包

25、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B、各种白细胞和红细胞C、淋巴细胞、粒细胞、红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D、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M)、树突状细胞(DC)及活化T细胞18T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是(A)A、TCRB、CD3分子C、补体受体D、细胞因子受体19B胞胞不具有的表面标志是(A)A、CD3分子B、BCRC、Fc受体D、补体受体(CR)20能特异杀伤靶细胞并有MHC限制性的是(B)A、MB、Tc细胞C、NK细胞D、B细胞21专职性APC不包括(D)A、DCB、MC、B细胞D、NK细胞22不同物种间共有的抗原称为(C)A、TD抗原B、TI抗原C、异嗜性抗原D、异种抗原23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

26、指(B)A、来源于胸腺的抗原B、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需T细胞辅助的抗原C、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D、T细胞在胸腺内发育过程中获得的抗原24胸腺非依赖抗原(TI-Ag)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特点是(C)A、需Th细胞辅助B、能诱导记忆B细胞形成C、一般仅产生IgM类抗体D、主要产生IgG类抗体25机体在哪个时期对抗原刺激最易产生免疫耐受(D)A、成年期B、老年期C、新生期D、胚胎期26固有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包括(D)A、多经遗传获得B、作用发挥快C、作用无严格针对性D、有免疫记忆性27皮肤和粘膜上皮细胞及其附属成分的防御功能体现在(D)A、物理屏障作用B、化学屏障作用C、微生物屏障作用D

27、、以上均是28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分子不包括(C)A、补体B、溶菌酶C、抗毒素D、防御素29NK细胞的ADCC是下列哪类Ig介导的(B)A、IgAB、IgGC、IgMD、IgE30M的生物学功能不包括(D)A、吞噬杀伤病原体的作用B、提呈抗原作用C、抗肿瘤作用D、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31下列哪种细胞不参与I型超敏反应(A)A、Tc细胞B、肥大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B细胞32脱敏治疗适合于(B)A、青霉素皮试阳性者B、抗毒素皮试阳性的病人C、结核菌素皮试阳性者D、以上均可33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C)A、支气管哮喘B、血清病C、甲状腺机能亢进D、过敏性休克34下列哪种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属于型

28、超敏反应AA、类风湿关节炎B、过敏性皮炎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新生儿溶血症35下列关于肿瘤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DA细胞免疫是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B抗体在抗肿瘤中并不发挥主要作用CNK细胞是抗肿瘤的第一道防线D静止和活化的巨噬细胞均能杀瘤细胞36性联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发病机制是(A)A、BtK缺陷B、CD40L缺陷C、ZAP-70缺陷D、ADA缺陷37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DA型超敏反应B型超敏反应C型超敏反应D型超敏反应38HLA不相匹配的骨髓移植用于治疗免疫缺陷病时,易发生(A)A、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B、宿主抗移植物反应C、自身免疫病D、肿瘤39以下免疫学检测技术中,最

29、为灵敏的方法是(A)A、放射免疫测定B、免疫荧光技术C、免疫酶标技术D、间接凝集反应40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剂是(C)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类毒素D、抗Rh球蛋白五问答题1简述免疫器官的组成和主要功能。免疫器官按发生顺序及功能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周围免疫器官。(1)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场所,对外周免疫器官的发育也有促进作用。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腔上囊(禽类)和胸腺,前两者是B细胞成熟场所,后者是T细胞成熟场所。(2)周围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是免疫细胞定居、接受抗原刺激并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2简述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抗体的生物学活性主要有:(1)

30、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体内表现为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生物学效应;体外则可进行抗原检测。(2)激活补体:抗体和抗原结合后可激活补体,通过补体的溶菌溶病毒作用进一步发挥抗感染作用。(3)与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促吞噬、免疫粘附、介导细胞毒性和超敏反应等。(4)穿过胎盘,形成婴儿的天然被动免疫。3简述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并列出临床常见疾病的病名。超敏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四型:(1)型(速发型)超敏反应,如药物过敏性休克,常见青霉素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2)型(细胞毒型)超敏反应,如新生儿溶血症、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3)型(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如血清病、类风湿性关

31、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4)型(迟发型)超敏反应,如接触性皮炎和移植排斥反应。4简述补体的生物学活性?(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细菌与相应抗体结合,通过激活经典途径,形成膜攻击复合物而产生溶菌作用。(2)促进中和及溶解病毒:抗体和补体与病毒作用后有效地阻止病毒对宿主细胞的吸附和穿入,可明显增强抗体对病毒的中和作用。(3)调理和免疫粘附:通过补体裂解产物与细菌和其他抗原及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可增强机体抗感染或清除免疫复合物的能力。(4)炎症介质作用:包括激肽样作用、过敏毒素作用和趋化作用。5简述细胞因子的概念及根据功能的分类。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能调

32、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应、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如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根据功能分为五类:(1)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2)集落刺激因子:可刺激细胞生长的一组细胞因子。(3)白细胞介素:是一组由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和其他非免疫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和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4)肿瘤坏死因子: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具有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引发恶液质。(5)生长因子:促进生长的一类细胞因子。6从以下几个方面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异同区别点:人工自动

33、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物:疫苗、类毒素抗体(抗毒素、丙种球蛋白)免疫出现时间:慢,1-4周快,立即产生免疫力维持时间: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周至数周)用途:主要用于预防多用于紧急预防或治疗注射注意事项:冷藏冷运,免疫缺陷禁用有注射过敏史禁用7简述免疫应答的基本类型和过程。免疫应答的类型:正免疫应答和负免疫应答。正免疫应答包括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自身免疫和超敏反应。负免疫应答又称免疫耐受。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感应阶段:即抗原识别阶段,指抗原呈递细胞(APC)捕获、加工、呈递抗原和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的启动活化阶段。(2)反应阶段:是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T、B

34、淋巴细胞)受抗原选择性刺激后活化、增殖和分化的阶段。(3)效应阶段:是免疫效应细胞和免疫分子发挥效应的阶段。免疫效应分为细胞免疫效应和体液免疫效应。8举例说明病毒在宿主体内播散的途径。(1)局部播散:播散仅局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的组织,由此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如流感病毒向周围播散的方式是细胞-分泌液-细胞的过程。(2)血液播散:进入局部增殖后进入血液而播散,即有病毒血症期。如腮腺炎病毒有一次病毒血症期。(3)神经播散:播散延神经播散,可从末梢到中枢神经系统,如狂犬病毒。9简述吞噬细胞吞噬病原菌后的结果。(1)完全吞噬病原菌被吞噬后,在吞噬溶酶体中被杀灭,然后将消化后的残渣排出胞外,此为完全吞噬。(

35、2)不完全吞噬有些病原菌(如结核杆菌、伤寒杆菌等)属于胞内寄生后,在免疫力缺乏或低下的机体中,只被吞噬而不被杀灭,称为不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可导致病原菌扩散。10简述白喉外毒素的作用机制。白喉杆菌致病物质为白喉外毒素。白喉杆菌经呼吸道传播,细菌在呼吸道黏膜表面生长繁殖,引起局部炎症,表现为在粘膜表面形成假膜,假膜脱落可阻塞呼吸道。毒素还可以入血,引起全身中毒,造成心肌、周围神经及肝、肾和肾上腺损伤。11举例说明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1)细胞破坏、死亡。例如:腮腺炎病毒的触须,可直接作用于细胞引起细胞病变效应,腮腺炎病毒可溶解红细胞。(2)细胞膜结构与功能改变。(3)细胞转化。例如,疱疹病毒、E

36、B病毒均能引起体外培养细胞发生转化。(4)包涵体形成。包涵提示病毒感染细胞的一个最具特征性的形态改变。(5)病毒引起免疫应导致宿主细胞损伤。例如肾小球肾炎就是循环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损伤。(6)导致免疫系统受损或功能降低。例如:HIV感染机体出现体液免疫功能与细胞免疫功能降低。(7)垂直感染对胚胎发育的不良影响。例如:凤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引起染色畸变。12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主要区别毒素来源成分理化特性抗原性甲醛脱毒毒性作用特点内毒素G菌细胞壁裂解释放脂多糖稳定,耐热弱不可较弱,无特异性外毒素G菌及少数G菌分泌蛋白质不稳定,不耐热强可制备类毒素强,有组织细胞特异性13简述并举例致病菌的感染类型

37、及全身感染的临床常见类型(1)隐性感染:如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和白喉杆菌的感染类型多为隐性感染,不出现临床症状但可获得特异性免疫。(2)显性感染:又根据症状出现的快慢及持续时间长短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引起的感染为急性感染。结核杆菌、布氏杆菌引起慢性感染。显性感染根据病变部位又分为局部感染和全身感染。局部感染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局部化脓、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呼吸道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等。(3)带菌状态和带菌者:常见伤寒杆菌和痢疾杆菌感染后体内可长期排菌,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全身感染的常见类型有:(1)菌血症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有两次菌血症;(2)败血症如脑

38、膜炎球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的全身中毒;(3)脓毒血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肝脓肿等;(4)毒血症如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可通过血液作用于心肌和肾上腺细胞等14列出引起常见的肠道感染的肠道杆菌(限5种菌)及其致病特点。肠道杆菌致病性志贺菌属细菌性痢疾沙门菌属伤寒、副伤寒、败血症变形杆菌食物中毒、泌尿系感染等埃希菌属肠道外感染及急性腹泻克雷伯菌属肺炎、泌尿系、创伤感染等15简述结核杆菌的致病性和免疫性有何特点?(1)致病性:结核杆菌不含有内毒素也不含有外毒素和侵袭性酶类,没有荚膜和菌毛,致病作用与菌体成分有关。(2)免疫性:主要是细胞免疫,属于传染性免疫16举例说明病毒在宿主体内播散的途径。(

39、1)局部播散:播散仅局限于侵入部位附近的组织,由此引起局部或全身症状。如流感病毒向周围播散的方式是细胞-分泌液-细胞的过程。(2)血液播散:进入局部增殖后进入血液而播散,即有病毒血症期。如腮腺炎病毒有一次病毒血症期。(3)神经播散:播散延神经播散,可从末梢到中枢神经系统,如狂犬病毒。17衣原体包括哪三个种?各引起哪些部位的感染?列举4种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疾病的名称。衣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鹦鹉热衣原体三个种。沙眼衣原体可引起眼部、泌尿生殖道感染,如沙眼(或包涵体结膜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或性病淋巴肉芽肿)。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如肺炎、咽炎等18分析检测HBV各指

40、标的临床意义。HbsAgHbeAg抗HBc抗Hbe抗HBs临床意义+-感染HBV,结合肝功能判断有无临床肝炎+-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传染性强)+-急性乙肝、慢性乙肝、无症状携带者(血清传染性强)-+乙肝恢复期-+乙肝恢复期是(1)易发生感染,是因免疫缺陷导致机体防御功能低下所致.感染微生物种类与缺陷类型有关,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的感染;(2)肿瘤发生率增高,比正常同龄人高100300倍,以白血病和淋巴系统肿瘤常见;(3)自身免疫病发病率明显增高,以SLE、RA和恶性贫血常见。;30比较

41、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区别。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接种物质抗原(疫苗、类毒素)抗体(活化的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接种次数1-3次1次潜伏期较长,约1-4周较短,立即生效维持时间较长、数月至数年较短,2-3周主要用途预防传染病、治疗肿瘤等疾病的治疗或紧急预防31简述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I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1)反应发生快,消退也快;(2)由IgE抗体介导;(3)组胺等生物介质参与反应;(4)主要引起生理功能紊乱,无明显组织损伤;(5)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32试述母胎Rh血型不合所致的新生儿浴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预防方法。(1)新生儿溶血的反应机制是:发生于Rh-孕妇所怀的Rh+胎儿。当第一胎分娩时,若胎盘剥离出血,胎儿Rh+细胞进入母体,可刺激母体产生Rh抗体(为IgG)。当母体怀第二胎,胎儿又是Rh+时,则抗Rh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Rh+红细胞结合,激活补体,导致新生儿红细胞溶解。(2)预防方法:初次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抗体,可有效预防再次妊娠时发生新生儿溶血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