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doc

上传人:yy****2 文档编号:97459008 上传时间:2024-06-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 .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研究方法复习提纲社会研究方法第一章 社会研究导论一、社会研究的概述1、社会研究的含义 研究: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指人们认识世界的各种活动。它既包括对自然的认识,也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同时在认识的深度上来看,也没有程度的要求。 社会研究:是一门科学的社会研究方法,特指:按照科学的方法认识社会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活动,(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社会研究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现象,同时,这种认识是一种科学的认识)。 社会现象:是与自然相对应的现象的总和。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自然界以外的世界都可以视为社会。具体而言,社会对象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学的认识:就是发现真实。也就是发现社会现象的内在联系

2、、本质及其规律。这种科学的认识是一种理性认识。关于社会现象本质的认识就是要发现这种现象独有的特征是什么?关于事物规律的认识就是要发现影响特定社会现象产生、发展的原因,并解释它们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所以,科学的认识就是要回答特定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时候还包括怎么做?)2、 社会研究的物化成果:社会研究的成果可以有很多表现形式,如学术性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是科学的认识等等。尽管形式不一,但是社会研究的成果都是对社会现象的科学认识,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科学知识、理论。这种科学知识或社会理论的基本特点就是:反映了特定社会现象的本质特点以及基本规律。具体而言,这种认识或者社会理论有以下特点:第

3、一,理论来自实践、并需经过实践的检验;第二,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定,能够反映一类社会现象的共同特点;第三,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3 、社会研究的特征 目的性、经验性(即社会研究要建立在对客观社会事实观察、实地调查或实验的基础之上)、理论性、社会性4 、社会研究的基本要素:(四要素) (1)、社会研究的主体:指进行社会研究的组织和人员 组织扮演的角色有:社会研究活动的组织者、研究项目的委托者、研究项目的承担者、研究的资助者;个人扮演的角色有:组织者、研究者、技术人员、一般调查员和其他辅助人员等不同的层次。 (2)、社会研究的对象:特指研究所针对的个人、群体、组织或其它社会单位(可以把它看作

4、是社会现象的载体;要注意与分析单位区别;分析单位特指资料收集的对象)。分析单位:社会研究过程中收集和分析资料的具体单位。分析单位收集到的资料只能分析和推论到该层次的情况,如果混淆了分析层次,则可能导致“以偏概全”或“简单还原”以偏概全:是指从低层次的分析单位得到的资料去简单推集结到高层次社会单位的情况。简单还原:指将高层次分析单位得到的结论简单地推论到其中每个成员。 (3)、社会研究的内容:指社会研究所要了解的社会现象和要探索的社会问题的具体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现状调查、态度调查、因果分析、预测分析及对策研究等不同层次。 (4)、社会研究方法类别概念:具有相同属性或特征结构的人或事物所构成的一个

5、类别集合概念:由一些分子所组成的集合体区别:类别概念可以用全部或多数成员的特征去推论整个类别群体的特征,集合概念最大的特征就是总体大于部分之和,不能用其分子的情况推集结集合体的情况。5、 社会研究的目的 探索未知的事物、验证不确定的知识、扩展已有知识6、 社会研究的意义 理论和应用两方面7 、社会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遵守法律和社会规范。事实判断:指对社会事实客观情况的判断;价值判断:研究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好坏、意义、重要性程度等方面的客观评介;价值中立:研究者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不受对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响;价值关联:指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受到他们对

6、所研究问题的价值判断的影。二、 社会研究方法的过程(研究内容)1、社会研究方法的含义及其特征 为了科学地认识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我们必须掌握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揭示社会现象的本质、理解社会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以便探索、解释、预测社会现象。 社会研究方法就是研究科学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方法规律的科学。 现代社会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经验性、理论性、规范性、多样性 经验性:是指研究者通过直接接触社会实际而获得关于社会现实的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其具体的方法包括访谈、观察、实验。 理论性:是指在现代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中注重理论对经验研究的指导,并且重点要解决从具体的经验资料到

7、普遍性理论概括的逻辑过程。 规范性:是指社会研究过程都必须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也就是明确告诉研究者应该、必须如何进行研究。2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构成 方法论:是指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研究方式:具体的研究形式。大致可以分为问卷调查、实地调查、实验和文献研究几种。 具体方法和技术:是指在社会研究的各个环节所采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3、 社会研究的一般过程尽管社会研究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但是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大体相同。也就是说,在社会研究过程中一般需要采取的各个步骤及其先后次序为: 确定研究题目(主题、问题;犯罪与贫穷的关系) 研究设计(对研究做出规划和设计,包括研究内容、路径、调研方法、时间

8、安排等) 收集资料 整理和分析资料 研究报告的写作和发表社会研究方法就是探讨以上五个阶段的相关规律的一门科学。(教材目录:社会研究一般知识2章,研究方法11章)三 、学习意义 1 、个人层面:提升理性认识的能力和水平(探索未知、证实似是而非、扩展已有认识) 2 、组织层面:通过市场调查,把握市场动态,为实施产品定位和企业战略提供指导 3、 社会层面:提高全民素质,提升国家竞争力,实现社会进步第二章 社会研究的主要类型根据性质的不同:分为理论性和应用性研究;根据目的不同:可以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研究;根据调查的样本范围及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根据研究的逻辑的不同或研

9、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根据研究的时间跨度或尺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研究。一、理论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是以发展有关社会的基本知识为基本目标的研究。其关注点主要在于探索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对社会现象内在规律的认识。一般特点是在抽象层次进行学术探讨,如建立概念体系和分类框架、对各种理论进行评述、批评和综合等。还有一类就是通过实证研究对已有理论进行检验或发展。 应用性研究:是指针对现实社会问题,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经验研究。主要目标是了解社会问题,具体地描述社会对象的状况和特征,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预测社会发展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供各种政策建议等。主要类型

10、包括对社会生活状况的研究、社会问题研究、社会政策研究、社会影响评估等。 两者的关系(联系和区别):联系表现在:一方面,应用研究要应用一定的理论来指导。另一方面,在应用性研究中也要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区别主要表现在:两者的研究目标不同,一般说来理论性研究主要关注如何发展一般性的社会知识,而应用性研究更关注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换言之,理论性研究主要关心社会现象和规律是什么和为什么?而应用性研究则要解决怎么做?二 、探索性研究是对某一课题或某一现象进行初步了解,其目的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农村的反政府运动。自然科学中的探索月球(水,形状)、生命的起源等。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地了解某一社会现象的

11、状况和发展过程,要回答是什么?解释性研究则是对社会现象做出普遍的因果解释,以回答为什么?描述性和探索性研究的异同:相同之处都是没有明确的假设,都从观察入手来研究社会现象或问题。但是还是有差别:第一,描述性研究在研究时间地点研究内容角度对象等方面更明确具体;其次在方法上描述性研究更具系统性,大规模抽样、结构式问卷、资料统计、推及总体水平。解释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的差别:首先,解释性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集中、更具针对性,往往只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假设加以验证。其次,在分析方法上解释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论模型,并通过统计分析检验模型。最后,在研究假设上,解释性研究也有明确要求。三 、根据调查的样本及方法

12、的不同,可以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类型含义特点普查指在一定范围内对调查对象的全部单位无一例外地逐个进行的调查结论确定、资料精确、调查项目少、工作量大抽样调查是按照一定的方法从研究对象的总体种抽取一些个体作为样本来进行调查,并通过样本统计量来推论总体情况节省时间、人力和经费;调查内容广泛深入;通过推论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普遍性个案调查是从研究对象中选取一个或少数个体进行深入细致调查的一种研究方式,其主要作用是详细描述某一具体对象的全貌,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调查深入;节省人力和经费;调查质量高;对调查者有较高要求;不能按照统计学的原理将其调查结果推论到总体四、 定性和定量研究 类别含义特点

13、定量研究运用基于统计原理和概率论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数量变化等方面进行的研究1、 哲学基础:强调实证主义的方法论;2、 研究目标:注重将研究问题进行数量化描述并分析其因果关系;3、 收集资料方式:主要采用量表和问卷等方式收集资料;4、 分析和表述的方式:多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且常常采用数学符号和形式逻辑的表述方式定性研究是通过参与观察、深入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对某一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调查,并采用分类、比较、归纳、矛盾分析等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加工分析,从而获得对该社会现象的总体有较深入认识的研究1、哲学基础:重视人文主义;2、研究目标:注重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3、收集资料

14、方式:主要采用观察和深入访谈等研究方法;4、 分析和表述的方式:主要采用语义分析和文字描述等分析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比较类别基本特点的比较优缺点的比较总体差别方法论研究逻辑研究方式优点缺点定性研究注重描述和理解人文主义归纳逻辑强调研究程序、方法和手段的灵活性、特殊性深入理解社会现象本质难以推论到总体;难以用数学语言加以精确描述;费时、标准化程度不高定量研究侧重于测量和计算实证主义演绎逻辑强调研究程序的标准化、系统化和操作化快速大规模调查;提高研究的标准化和精确化;提高理论的抽象化和概括性程度,并对因果关系加以精确分析难以深入;难以控制其它因素的影响;无法得出普遍的经验概括五 、横向研究和纵

15、向研究 1、横向研究:指对某个对象在一个时间点或时间段的研究。(人口普查)2、纵向研究:指在不同时间段分别对某个对象进行的研究,以便动态地把握发展变化的趋势、解释前后之间的联系。具体可以分为三类: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整体样本相同,但每次抽查的对象不同,如老三届)、同组研究(对每个个体进行全程跟踪,如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第三章 选题与研究设计一、选题的含义(做哪些事情?)确定研究题目的内容(研究什么问题?)确定研究的角度(研究这个问题的哪个方面?)确定研究层次(宏观、中观、还是微观的题目)确定研究的目标(解决理论问题还是实际问题)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好的选题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二

16、、 选题标准1 客观标准:重要性(价值)、新颖性(领域、视角、方法)、可行性(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组织体系、物质条件、社会可行性)2 主观标准:价值观、兴趣、爱好三、 选题的来源及方式1、 来源:社会实践和理论发展2 、方式:研究者选题(纯自主选题、申报研究课题)、实际工作部门定题(上级定题、委托研究课题)、学术界选题四 、选题的过程(怎么做)1、 了解实践和理论发展中的问题;2、 初步定题;3、 论证题目意义;4、 确定研究的范围、层次、内容;5、 论证研究项目的可行性五 、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规划和安排。其主要内容包括:1、 明确研究目的与研究性质;2、 确定分析

17、单位和具体的研究对象;3、 确定研究方式和具体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研究方式: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文献研究、实地研究;收集资料的具体方法包括:抽样、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文献选择及文献收集技术) 第四章 理论建构与理论检验一、社会理论的概述1、理论的含义及其特点:社会理论:指社会研究者通过高度的抽象概括而对社会现象的规律和实质作出的反映。从内容上看,是对客观现实的实质和规律的认识;从形式上看,是对社会现象的抽象概括。特点:来自于社会实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具有解释和预测社会现象的功能。2、社会理论在社会研究中的意义 是社会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 是社会研究的主要目的之一; 为社会研究提供指

18、导; 为分析材料提供解释。3、社会理论的基本要素 概念、变量、概念或变量之间的关系。4、理论的基本形式理论命题(描述现状、比较、解释、预测);理论模型(模拟再现现实)。常用的理论模型有变量结构图示法、坐标图示法和公式法。5、理论的层次:宏观、微观、中观(其中宏观社会理论又称为一般性的社会理论)。二、 理论建构的含义理论建构:是指研究者根据经验观察和经验概括而建构理论假设的过程。亦为发现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而运用概念对社会现象加以归纳总结、然后运用命题、模型对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加以说明的活动过程。理论建构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抽象和理论概括。所谓理论抽象是指在一次研究中抓住社会现象的一种特征,并且

19、在考虑之一特征时暂时忽略其它特征。所谓理论概括就是指在思维中按照抽象出来的特征对社会现象进行的归类表述。理论建构的基本程序:通过观察而获得足够的经验素材,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经验概括,然后再将之上升为理论形态的理论假设。三 、理论检验通过理论建构形成理论假设以后,还需要通过理论检验的方法来验证其真实性。理论检验: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分析检验资料去验证社会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假设是否符合社会实际情况。经过理论验证的理论假设就可以上升为理论。理论检验一般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进行命题推演,第二步是对理论假设命题进行经验检验,即直接与经验材料加以比较,以确定经验资料是否能够支持理论假设。命题推演:指按照概念之

20、间的逻辑关系和概念操作化的方式将一个理论假设命题推演为一个或多个能够进行经验检验的命题。命题推演包括逻辑推演和操作化推演两种类型。逻辑推演是按照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而从一个理论假设命题中得到另外一个或多个新的命题。命题的操作化推演是指,按照对概念进行操作性定义的方式而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可以直接进行经验测量的变量。研究者的工作(或研究者的使命):运用抽象概念提出具有理论形式的命题,并建立相应的模型,论证和检验。四、 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原则) 逻辑:是一种思维的方式。社会研究的科学逻辑:是指我们在进行社会研究中而应该遵循的认识论原则。社会研究中常见的科学逻辑包括:1经验归纳:是指建立在大量经验观察

21、基础上得出的普遍性命题。2演绎推理:是从一个命题推导出另一个新命题的逻辑形式。3假设检验:是指研究者通过有限的前期调研而提出假设再收集资料验证的逻辑。4统计性原则:是指在社会研究中要发现社会运行的统计性规律。所谓统计性规律就是指某类现象发生和发展变化的概率度。5抽样推论:是指在社会研究中要通过对部分成员的调查结果去推论总体的情况。第五章 抽样一、 抽样的概念1 定义: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的过程。2 为什么要抽样:节约成本、可行性3 类型:根据抽样的标准不同分为两类非概率抽样: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选取对象的抽样方法。概率性抽样:按照随机原则选取

22、对象的抽样方法。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非概论抽样无法对全体对象进行推论,而概率性抽样可以。二 、抽样的有关术语 总体:全体研究对象。可以分为研究总体和目标总体。(育龄妇女,总体是妇女;育龄妇女是研究对象;调查的总体是目标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选取的一组调查对象。 元素:样本中的每一个调查对象。 抽样框:总体的名单。 抽样单元:抽样框中的总体元素。 参数值:总体的特征,如城市中吸烟人口的比率 统计值:样本的特征。 抽样误差:参数值与统计值之间的差异。三 、非概率抽样的方法 1方便抽样:偶遇抽样,是指研究者使用对自己最为便利的方法选取样本。(街头拦人) 2配额抽样:根据某些参数值,确定不同总体类别中的

23、样本配额比例。 3判断抽样:根据研究目的或专家的判断选取样本。适用于特别能够提供信息的独个案和很难接近的特殊人群。 4雪球抽样:网络抽样。根据已有研究对象的介绍,不断选取研究对象。特别适用于成员难以找到的总体进行抽样(破案)。四、 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又称为随机抽样。包括以下主要类型: 1简单随机抽样:纯随机抽样。按照随机原则选取样本。机会相等、不受其它对象干扰。(抽签、随机数法) 2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等距抽样。按照固定的间距进行抽样。 3分层抽样:先把总体分为若干个同质的层,然后用简单随机或系统抽样方法,从每层中抽取样本元素。分层变量(男女)、按照比例抽样 4多段整群抽样:

24、大范围抽查。先确定地区,再在确定地区进行抽样五 、样本规模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的异质性程度。第六章 社会研究中的测量一、测量的概述1 、测量的含义 即把某个研究设想转化为可以认知、可测量的概念和指标的过程。2、 测量的过程:概念化;操作化;对比。3、 测量的作用: 使人们客观和精确地把握各种现象存在的状况; 测量的结果更加精确; 发现一些未知的物体和现象; 结果稳定; 有助于人们观察非物理世界的存在。二 、概念化与操作化 所谓概念化是对概念的含义和应用范围给予清晰说明的过程,即在理论层次上对概念进行名义定义。 所谓操作化是把概念抽象名义定义进一步具体化,使其转化成能够从经验上进行观察和测量的变

25、量和指标的过程。 由概念到指标,是一个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按照测量指标的精确度的不同,测量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定类测量、定序测量、定距测量和定比测量。三 、指数与量表1 、定义 量表:是一种将所测量的符合变量的各个方面都按同样的方式将其可取值按一定顺序排列出来的测量工具。常用的量表类型有李克特量表和语义差义量表。 指数:是将多个指标整合为一个单一的分数。 2 、建立指数的步骤:选取指标;指标的加权;处理缺失值。四、 测量质量的评估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信度和效度。 所谓信度是指使用相同指标或测量工具做重复测量相同事物时,得到相同结果的可能性。常用的信度指标包括:再测信度、复本信度和折半信度。

26、 所谓效度是指测量工具能够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征的正确性程度。分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两者之间的关系: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要有效度必须具有信度,没有信度就不可能有效度;但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可信的测量也不一定是有效的)第七十一章 研究方式 在社会研究中,当研究者就所研究的问题提出了理论假设,并且设立了测量方案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去收集资料,以验证假设。常见的收集资料的方式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和文献研究五种类型。一、问卷调查1 、定义:问卷调查是指调查人员用预先设计好的问卷去询问被调查者,并通过被调查

27、者的回答来获得研究对象的有关信息。2、 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内容要符合测量方案;要用日常语言表达;结构要规范。3 、问卷的基本结构: 封面(问卷编号、名称、主持单位、问卷设计时间) 致被调查者的信 填答指南 问题和答案(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和半开放式问题) 编码位 访问记录和结束语4、 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满足研究需要 考虑被调查者原则(受教育程度、语言习惯、文化心理背景、避免长而复杂的问卷、简洁明快) 与资料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考虑调查方式的原则5、 问卷设计的技术要求技术类别要求提问简短;明确;避免一题多问;避免使用抽象概念和专业术语提问;避免暗示和诱导;不要使用否定形式提问;问被调查者有

28、能力回答的问题;尊重被调查者的意愿;避免设计某种情境进行提问;尽量使用第二人称提问题型选择开放式和封闭式问题;填空题;二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矩阵问题;表格式问题;关联式问题答案设计与问题对应;完全性;互斥性;测量尺度就高不就低;简洁明了问题的排序归类排列;先易后难;把容易引起兴趣的问题排在前面;了解现状的问题在前;派访问员面谈时,先问个人问题;开放题放在后面6 、被调查者自行填写问卷的实施方式有:留置问卷、集中填写、报刊调查、计算机网络调查。7 、高质量问卷的标准: 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适合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适用于研究对象 问题少而精二 、访谈法1 、含义:即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的交谈而获得信

29、息的一种调查方法。2 、类别:根据对访谈过程的控制程度可以分为结构式和非结构式访谈; 根据访谈中调查者与被调查者的交流方式,可以分为直接访谈和间接访谈; 根据一次被访谈的人数,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 根据访谈对象的特点,可以分为一般访谈和特殊访谈。3 、访谈的程序:准备、进入、控制、结束、访谈记录与资料审核4 、如何通过提问控制访谈过程? 恰当的提问方式;恰当的题目转换方式;控制跑题;对问题的追问;合适的发问与插话5 、访谈者的行为规范:耐心细致;平等对待受访者;忌采取忠告或训诫的态度;不合对方争论;在特殊情况下要及时终止提问。6 、访谈员应具备的条件: 一般条件:诚实与精确;兴趣与能力

30、;勤奋负责;谦虚耐心 特殊条件:性别;年龄;教育;语言与社会背景7、 小组访谈法的优缺点 小组访谈法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小组座谈的方式了解社会情况或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 优点:了解情况快,效率高;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信息;有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起来,把认识问题与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起来。 缺点:易受被访者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密性差;对于调查对象而言,比较费时。三 、观察法1、 含义 根据某种需要,采用眼睛、耳朵等感观及辅助观察设备,有目的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考察,以取得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2 、科学观察的特征 有较为明确的目的;需要有系统的观察设计;有系统完整的记录;观察过程

31、中应该避免主观和偏见;观察的过程和获得的资料可以重复查证。3 、观察的类型 根据观察场所和对观察的情境与条件的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实验室观察和实地观察。 根据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说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的关系),可以分为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根据观察过程的控制程度和观察内容的标准化程度,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根据观察对象是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还是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发生后所留下的痕迹,可以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间接观察是通过对社会现象或人的行为发生以后所留下的各种痕迹的观察和记录,收集用来反映和推断此前发生的社会现象和人的行为的资料的方法。根据观察内容性质的不

32、同,间接观察又可分为物质痕迹观察和行为标志观察)4、 影响观察的信度的因素: 观察内容界定的明确性; 观察类别定义的严格性; 环境的变化; 人的变化。5、 提高观察信度的措施 针对上面的影响因素回答6 、影响观察的效度的因素: 观察方式、人员、地点、时间对于研究课题的适当性; 观察内容的选择与操作化的方式; 观察者偏见; 被观察者效应;观察者的观察敏锐性和记忆的准确性。7、 提高观察效度的措施 针对上面的影响因素回答四 、实验法1 、含义 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2、 特点 人为设置观察情境;直接建立研究结

33、论;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3、 实验法的一般原理:实验的目的就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联系。先假设现象A是造成现象B的原因,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假设。具体过程就是,分别测量B在施加A前后的值,然后加以比较,若B在A作用之后产生了变化,这个假设就获得了证明。4 、实施实验法研究的条件 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明确而具体; 能够排除其它因素的影响; 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 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5 、实验的分类:通常分为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五 、文献研究1 、含义文献的含义:是指以文字、图像、符号等形式记录和储存人类各种知识和情报信息的

34、资料。根据文献来源的不同,可以把文献资料分为原始文献(亲身事件的人写的资料)和第二手文献(根据别人的原始文献所编写的文献资料)。文献研究的含义:是一种通过收集研究现象有关的各种文献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文献材料的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对所研究现象的认识的社会研究方法。2 、既有资料分析的方法:二手资料分析、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和历史文献分析等。类别二手资料分析现存统计资料的分析历史文献分析资料性质他人为别的目的收集而整理的资料,一般说来是原始数据经过统计汇总的资料历史事件的原始记录、档案等优点省钱、省时、省力缺点难以保证效度;不能准确了解数据的真实性3、 内容分析 是一种通过标准化的编码,将与研究课题相

35、关的各种文献资料简化为可以对之进行统计分析的形式化资料的定量研究方法。 主要环节:抽取文献样本;确定分析单位;进行编码;数据的加工处理;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优点:成本低;便于重复;可以对一段历史时期内发生的过程进行定量研究 缺点:只能研究记录下来的信息内容;因为不能控制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编制过程,因此,面临着信度和效度问题五种研究方式的优缺点比较分析类别优点缺点问卷调查可以面向众多的调查对象;节省人财物和时间;较好的隐蔽性;得到的信息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便于定量处理回收率低;呆板;信息不丰富;调查者和被调查者之间难以交流;还有一些内在的缺陷P162访谈法信息量大;灵活性高;适用范围广;控制性强;

36、与其它方法结合(如问卷)可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难以定量;成本较高;访谈时间长;隐蔽性差;受访谈对象周围环境影响大观察法可以实时地观察到社会现象或行为的发生;能够得到不能或不便直接进行访问调查对象的资料;通过特殊设备可以获得其它方法无法获得的真实资料观察的事件有时很难碰到;许多现象不适宜或不可能直接观察;很难跟踪观察;存在被观察效应;无法认识行为背后的信息实验法可检验因果关系;较为经济;易于重复;控制能力较强人为干涉;样本选取的缺陷;实验人员的影响;道德和法律限制文献研究可以研究不可能接近的研究对象;具有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的有点;适于做纵贯研究和趋势研究;费用较低文献内容无法控制;缺乏统一格式,资

37、料间难以对比;编码困难,难以量化;有些文献很难获得第十二章 研究资料的审核、整理与统计分析一、资料的审核和整理1、 资料审核的含义:是指在着手整理调查资料之前,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查与核实的工作过程,目的是保证资料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完整性。 资料整理过程中的原则:真实性原则、标准性原则、准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2 、资料整理的含义: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将经过审核的资料进行分类汇总的过程。 整理过程要坚持的原则:条理化(分类)、系统化(资料是否充足)、统计汇总(初步的统计整理,以把握其总体上的数量特征)3 、选择分类标志(标准)的原则: 从研究目的出发选择标志;从反映事物本质的需要选择标志;根据具体的历史

38、条件选择标志;分组标志的确立必须坚持穷尽性和互斥性的原则4 、资料汇总的步骤 编码、登录、录入、程序编制二、 定量研究资料的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采用树立统计的方法和技术对社会研究中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必要性:提供清晰精确的形式化语言;科学预测与探索未来的重要方法;处理调查资料的必要工具。 常用的统计分析分为单变量和双变量描述统计分析。三 、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集中量数和离中量数 (一) 集中量数也称为集中趋势量数,它是用一个数值去代表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常用的集中量数有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1 平均数:就是表明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数值。和除以个数 2 中位数:把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39、,出于最中间位置的数就是中位数。也称为位置平均数,常常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3 众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二) 离中量数是描述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 1 异众比率:非众数的次数与总体内全部总体单位的比率。 2 四分位差: 3标准差 (三)相对差异量数分析:离散系数和标准系数四 、双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是指对样本资料中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统计分析。单相关和线性一元回归。 散点图,大体看趋势,了解是否相关。 相关系数的计算,把握密切程度和方向。 回归分析,定量测量变量间的因果关系,并预测未来的发展变化。根据变量的变化方向以及关联程度,结合散点图可以把变量间的关系分为六种:

40、 强正相关:方向一致,坐标点分布狭窄 弱正相关:方向一致,坐标点分别较宽 强负相关:方向不一致,坐标点狭窄 弱负相关:方向不一致,坐标点较宽 非线性关系:有关系,但不是线性关系 无相关: 坐标点散在第十三章 撰写研究报告一、 概述1含义:用文字和图表等形式将社会研究的缘起和意义、方法和过程、结果和发现表现出来所形成的一种书面报告。2 类型 根据目的和目标对象的不同,分为普通研究报告与学术性研究报告 根据作用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描述性研究报告和解释性研究报告 根据研究性质的不同,分为定性研究报告和定量研究报告 根据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分为综合性研究报告和专题性研究报告二 、撰写研究报告的步骤 1 确立主题(报告的灵魂) 2 组织材料(血肉) 3 拟订提纲(骨架) 4 撰写成文三 、普通研究报告的撰写 分为标题、导言、主体和结尾四个部分四 、学术性研究报告的撰写1 标题2 导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意义、文献综述、介绍研究目标和假设、重要概念的界定)3 介绍研究方法与步骤(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状况、说明研究工具、介绍研究步骤)4 报告和分析研究结果5 摘要与结论6 参考文献与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成人自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