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端午节主题班会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主题班会.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件】端午节主题班会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主题班会.pptx(4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端午节主题班会传承端午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端午节的起源1 1、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广为流传的是纪念屈原的说法。据传说,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他因忠诚于国家,遭受排挤,但他始终热爱自己的祖国,并用文字来表达了自己的爱国心情。然而,由于受上层权力斗争的牵扯,屈原被流放到了汨罗江边的一座山上。他眼见着自己的祖国楚国在弱化,痛心而无奈。终于,他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汨罗江自尽。端午节的起源闻讯赶来的百姓痛哭不已,急忙驾船到汨罗江上去搜寻屈原,纷纷向江中投入粽子,这是为了防止鱼虾蛇蚯靠近屈原的尸体,从而使屈
2、原的尸体被保护得更好。后来,这个节日就被称为“端午节”,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便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龙舟比赛和吃粽子等活动,以示敬意。端午节的起源2 2、纪念吴国伍子胥、纪念吴国伍子胥端午节还有另一种广为流传的传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吴国大夫伍子胥。伍子胥是一个英勇善战的军事家,曾帮助吴国打败了楚国。然而,他在吴国的政治斗争中被陷害,最终被吴王夫差赐死。在临死前,伍子胥要求将他的眼睛挖出,悬挂在吴国都城的城门上,他要亲眼看着吴国灭亡。端午节的起源果然,在伍子胥死后不久,吴国被越国所灭。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忠诚的爱国者,便在端午节这一天举行纪念活动。这个传说中,端午节的习俗包括吃粽子、挂艾草、
3、佩香囊等。其中,吃粽子象征着怀念伍子胥的忠诚,而挂艾草和佩香囊则是为了驱邪避疫,祈求平安。伍子胥传说,向人们展示了端午节浓厚的民间色彩,它强调了忠诚、爱国等传统美德。与纪念屈原的传说相比,这个传说更强调了个人的忠诚和勇敢,体现了人们对英勇烈士的敬意。端午节的起源3 3、纪念曹娥、纪念曹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曹娥。曹娥是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曹植的女儿,她以孝行闻名于世。在曹娥十四岁那年,她的父亲曹植溺水身亡,曹娥为了寻找父亲的遗体,在江边日夜哭泣。最后,曹娥投江自尽,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对父亲的忠诚与孝道。端午节的起源人们为了纪念曹娥的孝行,便将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
4、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各种仪式来表达对曹娥的敬意。其中一项就是赛龙舟,这种活动既展示了团队协作精神,又表达了对曹娥孝行的崇敬。这一天家家户户也会包粽子。粽子是一种用糯米和其他食材,包裹在竹叶或其他植物叶子里,然后蒸煮而成,这些都象征着曹娥的孝道和对亲人的关爱。端午节的起源4 4、祛病防疫、祛病防疫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端午节源于古代祛病防疫的习俗。在古代,五月被认为是“恶月”,这个时期天气炎热,蚊虫大量滋生,容易引发疾病。为了驱邪防疫,人们用种种措施来保护自己和家人。比如在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插菖蒲、艾叶,以及在门前挂上五色丝线,以驱邪避疫。此外,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古人认为,龙
5、舟竞赛可以驱散水中的邪气,使河水变得清澈,从而达到祛病防疫的目的。在划龙舟时,人们助威呐喊,可以增强气势,使邪气不最靠近。当然,吃粽子的习俗也与祛病防疫有关。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101赛龙舟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起源于楚国人为了纪念屈原而划船追赶。传说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担心江中的鱼吃掉他的身体,所以划船驱散鱼群。这一习俗在吴、越、楚三国盛行,并逐渐演变为多人集体划桨的竞赛。现代赛龙舟的船通常建造成龙形,画上龙纹,不仅表示对龙的尊敬,也象征着自己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202吃粽子吃粽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或“角黍”,主要由糯米和各种馅
6、料制成,用箬叶或柊叶包裹。其起源与祭祀祖先和神灵有关,尤其在屈原投江的那天,人们为了防止鱼虾啃食屈原的身体,向江中投入粽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粽子不仅在口味和馅料上有了南北之分,还形成了咸粽和甜粽两大类。这一习俗在中国历经千年而不衰,并已传播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303佩香囊佩香囊端午节时,小孩佩戴香囊,这背后有着避邪驱瘟的传说。古时,人们相信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而香囊内的朱砂、雄黄、香药等成分被认为具有辟邪的作用。香囊不仅外包以丝布,使其清香四溢,还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成各种形状,小巧玲珑,十分精致。此外,香囊也用于襟头点缀装饰,而在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
7、通过赠送香囊来表达彼此的爱意。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404悬艾叶悬艾叶悬艾叶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其叶片含有挥发性香油,具有驱赶蚊虫和提神醒脑的功效。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家里打扫干净,然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这一习俗不仅代表招百福,使身体康健,还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民间认为艾叶有辟邪、招百福的效果,因此端午节期间挂艾叶于门上,逐渐成为端午的风俗。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505饮雄黄酒饮雄黄酒饮雄黄酒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雄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解毒和杀虫的功效,尤其在古代被用作克制蛇、蝎等百虫的解毒剂和杀虫剂。在端午节前后,由于气候炎热和雨水多,蝇虫和疫病频发,人们相信饮用雄黄酒可
8、以避免百病和防止蚊虫、蛇、蝎等上身。然而,现代科学分析显示雄黄有毒,因此不宜内服。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606栓五色丝线栓五色丝线栓五色丝线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之一,起源于中国古代对五色的崇拜,认为五色代表吉祥、驱邪和迎吉。在端午节这天,家长会在孩子的手腕、脚腕和脖子上系上五色丝线,以祈求孩子平安健康。五色丝线不仅具有象征意义,还发展成了各种漂亮的饰物,如长命缕、长命锁和香包。这些饰物不仅制作日益精致,也成为了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术品。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人们会将五色丝线剪下扔在雨中,寓意驱除疾病和瘟疫,为接下来的一年带来好运。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707避五毒避五毒避五毒是端午节在北方地区的重要习俗
9、,起源于古代人们对夏季易生病和蛇虫咬伤的担忧。五毒包括蝎子、蛇、蜈蚣、壁虎和蟾蜍,被认为在五月时活动频繁,对人类构成威胁。为了预防五毒之害,民间有多种方法,如在屋中贴五毒图,用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并用五根针刺于其上,认为这样能刺死毒物。此外,人们还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图案或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有驱除之意,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808画额画额端午节时,人们常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上画“王”字,这一习俗被称为“画额”。这一做法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利用雄黄的特性来驱除毒虫,二是模仿猛虎的额纹,因为虎被视为兽中之王,以此代表虎来镇邪。除了额头,人们也会在鼻耳和其他部位涂抹,目的都是为了驱避
10、毒物和祈求健康。端午节的主要习俗0909躲端午躲端午躲端午是一种旧时流传于我国北方中原的端午节习俗,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这一习俗起源于古时北方的人们认为五月和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因此需要避免各种不吉利的事情。为了避邪,人们会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因此有了“躲端午”的说法。这种习俗在嘉靖隆庆志和滦州志中也有所记载。端午节的主要习俗1010悬钟馗像悬钟馗像悬钟馗像是端午节在江淮地区的重要习俗,主要用于镇宅驱邪。这一习俗起源于唐明皇的一个梦境,梦中他看到钟馗捉鬼的情景,醒来后疟疾痊愈。为了纪念这一神奇事件,明皇令画工吴道子绘制钟馗捉鬼的画像,并命令天下在端午节时张贴,以驱除邪魔。钟馗
11、的作用与门神相似,他的画像被视为一种强大的护身符,能够保护家庭免受邪恶之物的侵扰,确保家庭平安。端午节的主要习俗1111采药采药采药是端午节古老的习俗之一。民间信仰认为,在端午节这一天,由于阳气旺盛,草木的药性达到最强,因此遍地都是草药。特别是在仲夏时节,万物生长旺盛,草药也不例外。因此,端午时节,我国各地有熏艾叶、挂菖蒲、饮药酒等习俗,中草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西汉末的大戴礼记夏小正和南宋的岁时广记都有记载,强调端午节采药可以蠲除毒气、治疗百病。端午节的主要习俗1212沐兰汤沐兰汤沐兰汤是端午节期间的传统习俗,起源于大戴礼中记载的古俗。这里的“兰”并非指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具有香气,常被
12、用来煎水沐浴。在九歌云中君中也有“浴兰汤会沭芳”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在各地有所变化,如在广东地区常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煮水洗浴,而在湖南和广西则常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会参与,这一习俗至今仍然存在,据说可以治疗皮肤病和去除邪气。端午节的主要习俗1313斗草斗草斗草是端午节期间的一种民间游戏,起源于与中医药学的关联,但具体起源时间不详。玩家在端午日外出寻找各种奇花异草,通过互报花名、草名的方式进行比赛,以新奇或品种多者为胜。此外,儿童们还会用叶柄相互勾住并用力拽拉,直至一方断裂,然后换新的叶子继续比赛。这种游戏不仅考验参与者的植物知识,还融合了文
13、学的妙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1414放纸鸢放纸鸢放纸鸢是端午节在中国南方城市的一种习俗。纸鸢,也被称为风筝,是一种利用空气动力的飞行器。它由竹篾等骨架糊上纸或绢制成,通过长线控制,可以乘风飞上天空。在端午节期间,儿童放纸鸢被称为“放殃”。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一种:吃粽子第一种:吃粽子吃粽子是我们在端午当天很普遍的传统习俗,可以说端午不吃粽子,感觉就少了很多传统的气氛。不过粽子是咸还是甜,是我们南北方人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北方的粽子一般是三角粽子,大多以豆沙,蜜枣,大枣等甜味的食材进行制作而成的,也就是甜粽子。而南方人的粽子大多数都是以腌制过的五花肉作为馅料包制的,所以为咸口粽子。至于说粽子应该
14、是甜的,还是咸的,其实都是很好吃的,没必要争哪种比较好吃,适合自己的口味就是好吃。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二种:吃咸鸭蛋第二种:吃咸鸭蛋有不少地区在端午当天也会吃咸鸭蛋,属于端午节要吃的“五黄”之一。很多家庭会在端午节前半个月就开始腌制咸鸭蛋,等到了端午当天,将咸鸭蛋取出来,对半切开来吃,有寓意健康,平安度过夏天。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三种:吃黄鳝第三种:吃黄鳝吃黄鳝也是我们端午的一种传统美食习俗,主要是在江汉平原地区,那是必吃的食物了。古人认为黄鳝身上的黄色能够驱散百毒,给老百姓带来健康与平安,因此就流传着端午节吃黄鳝来驱赶毒虫与邪恶,有寓意健康,平安,顺利度过夏天之意。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
15、四种:喝雄黄酒第四种:喝雄黄酒端午节当天喝雄黄酒,主要盛行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古人认为端午节前后,正是毒虫,毒蛇出来活动的时候,而雄黄刚好可以克制毒蛇,毒虫等毒物,因此将其泡酒,在端午当天饮用,以祈祷不受毒蛇,毒虫的侵扰。不过现在研究表明,雄黄有一定的毒性,喝了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因此现在端午节将雄黄酒改为黄酒饮用,寓意驱邪解毒,健康,平安之意。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五种:吃黄瓜第五种:吃黄瓜黄瓜也是端午节必吃的“五黄”之一,主要流行在南方地区。古人认为,在端午前后各种毒虫毒害都会出来活动,吃黄瓜可以驱虫辟邪,祛除“五毒”,有健康,平安的寓意。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六种:吃绿豆糕第六种:吃绿豆糕
16、在很多地区会在端午这一天吃绿豆糕,也是端午标配的食物之一。绿豆糕有消暑解毒的作用,很适合在夏天吃。并且绿豆糕的糕与“高”谐音,因此有节节高升,健康快乐的寓意。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七种:吃打糕第七种:吃打糕打糕是我们少数民族朝鲜族的一道代表性美食,在端午这一天,朝鲜族的人会将艾草与糯米放入木槽中,用长锤不断的敲打,使艾草与糯米完全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道特色美食,这种做法也给传统节日添加了不少的气氛。并且吃打糕会视为能够驱除疾病,寓意身体健康,不受毒虫袭扰之意。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八种:吃煎堆第八种:吃煎堆这是我们福建晋江地区的美食习俗,在端午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做这一道煎堆来吃。因为端午前后
17、就是龙舟雨,阴晴不定,古人认为是天公穿了洞,因此需要制作食物来“补”,所以就制作了煎堆,也就有了端午节要吃煎堆了。煎炸出来后金黄色,也有寓意了金银满屋之意。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九种:吃扇子面第九种:吃扇子面在甘肃民勤县一带,端午当天会蒸扇子面来吃。相传是由端午有制扇,赠扇的习俗演变而成的。因其酷暑扇子,古人认为能够扇泡恶鬼,具有祈福,纳祥之意,并且寓意辟邪消灾,平安度过一整年。端午当天吃的传统美食第十种:吃茶叶蛋第十种:吃茶叶蛋在江西南昌地区有端午节吃茶叶蛋的习俗,并且会在鸡蛋,鸭蛋,鹅蛋的蛋壳上染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袋子装起来,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有逢凶化吉,平安成长之意。有关端午节的诗歌
18、浣溪沙端午苏轼宋代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赏析:赏析:宋哲宗绍圣二年的端午节,此时的苏轼被贬惠州已经两年了,在端午节这个团聚的日子里,想到自己的侍妾朝云,于是作此词送给她。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全词采用对偶句式,从中能依稀看到一直尽职尽忠地陪伴在词人左右的侍妾朝云的影子。有关端午节的诗歌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欧阳修宋代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
19、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等闲惊破纱窗梦。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赏析:赏析:词的上片写端午节的风俗。用“榴花”“杨柳”“角粽”等端午节的标志性景象,表明了人们在端午节的喜悦之情。下片写端午节人们的沐浴更衣,饮下雄黄酒驱邪的风俗。后面紧接着抒情,抒发了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思。通篇词调优雅,愉悦闲适,色彩与气氛渲染相得益彰,反映了人们节日里恬淡闲适的生活情态,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不知不觉地融入了端午节的风物人情之中。有关端午节的诗歌己酉端午贝琼明代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赏析:赏析:明太祖洪武二年,夏历五月初。诗人在端午节遇到风雨,天气昏暗,看到汨罗江上没有人祭奠屈原,心中感慨作下此诗。全诗在平淡的天气描写和议论中抒发情感,表现了诗人贝琼对自己怀才不遇的哀伤,也同时抒发虽不被赏识但仍旧洒脱的豁达精神,表达诗人对隐士人格和精神的向往。有关端午节的诗歌端午即事文天祥宋代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赏析:赏析:文天祥德祐二年出使元军被扣,在镇江逃脱后,不幸的是又一度被谣言所诬陷。为了表明心志,他愤然写下了这首端午即事。这首诗满是愤慨和无奈,但文天祥在内心深处仍然满怀“丹心照夙昔”的壮志,这就是伟大爱国诗人的宽广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