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市属医疗机构与社卫中心培训 .ppt

上传人:yl****t 文档编号:97434518 上传时间:2024-06-1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市属医疗机构与社卫中心培训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市属医疗机构与社卫中心培训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市属医疗机构与社卫中心培训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市属医疗机构与社卫中心培训 .ppt(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传染病疫情报告与管理富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 新 文 2015/03/20一、疫情报告的法律规范一、疫情报告的法律规范v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v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v卫生部的法规卫生部的法规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第37号令)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v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 浙江省传染病报告工作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本法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

2、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医疗机构违反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责任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

3、情的。第十条第十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具体职责为:(一)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制度。(二)执行首诊负责制,严格门诊工作日志制度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报告管理办法(三)建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设备,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疫情监测信息的网络直接报告。(四)对医生和实习生进行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工作的培训。(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标本采样。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执行职务的医

4、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有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必须按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医师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向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二)发生医疗

5、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二、疫情报告的病种和时限要求二、疫情报告的病种和时限要求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疫情报告的病种范围报告时限病例的分类与分型(一)传染病报告的病种范(一)传染病报告的病种范围1.1.法定传染病(法定传染病(3939种)种)1.1 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1.2 乙类传染病(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

6、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1.3 丙类传染病(11种):流行性感冒(包括甲型H1N1流感)、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副伤寒以外的其它感染性腹泻病。1.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2.2.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3.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测疾病。(二)报告时限(

7、二)报告时限1.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或疑似病人时,或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应于2小时内将传染病报告卡通过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的通讯方式(电话、传真)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2.其他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规定报告的传染病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于24小时内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注意事项:除上述情形外,对我区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殊要求为:凡被诊断为胃肠炎、肠胃炎、肠

8、炎、腹泻、结膜炎、腮腺炎的均属于报告的范畴。其中胃肠炎、肠胃炎、肠炎和腹泻按照感染性腹泻的报告时限和要求报告,结膜炎按照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报告时限和要求报告,腮腺炎按照流行性腮腺炎的报告时限和要求报告。凡被诊断为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未分型肝炎、肝炎(病毒性肝炎)的均属于报告的范畴,并按照病毒性肝炎的报告时限和要求报告。1.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将甲型H1N1流感调整为丙类,并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解除对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采取的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2.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诊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流行感冒(

9、含甲型HIN1流感)病例后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报告,未实行网络直报的责任报告单位应当于诊断后24小时内填写并寄送出传染病报告卡。(三)病例的分类与分型(三)病例的分类与分型1.1.病例分类病例分类传染病报告病例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实验室确诊病例、病原携带者和阳性检测结果五种病例分类。其中,需报告病原携带者的病种包括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阳性检测结果仅限采供血机构填写。1.1 实验室确诊病例: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如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等,用这些方法确诊时选择。1.2 临床诊断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

10、(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1.3 疑似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时选择。1.4 病原携带者:责任报告单位的实验室或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时选择。2.2.病例分型病例分型 2.1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型;2.2 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丁型)五型;2.3 梅毒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胎传、隐性;2.4 疟疾分为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三型;2.5 肺结核分为涂(+)、仅培(+)、菌(-)和未痰检。三、传染病大疫情系

11、统功能演示三、传染病大疫情系统功能演示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传染病报告卡的查重和删除质量统计(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纸纸质质报报告告卡卡电电子子报报告告卡卡1.1.报卡类别报卡类别初诊病例及初诊死亡的病例直接标识“初次报告”。对已填报过卡片的传染病病人,在订正诊断或发生死亡时,必须再次填报,标识“订正报告”;其中,死亡病例的报告须是因患传染病死亡的病例,患传染病但因意外或因非传染病死亡时,不需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同时患两种或两种以上传染病时应分别报卡。2.2.患者姓名患者姓名填写患者的真实姓名。患儿家长姓名患儿家

12、长姓名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家长姓名必填。3.3.身份证号身份证号x字母用小写,其他有效证件号填入备注中。4.4.出生日期(年龄)出生日期(年龄)注注意意事事项项: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只选择填写其中一项即可。出生日期不详时填写实足年龄并选择年龄单位。大于等于1个月、不满1周岁的,按月龄填写,年龄单位选择“月”;不满1个月的只填写日龄,年龄单位选择“天”。(录入生日后年龄单位自动生成)5.5.性别性别 不默认,需选填。当身份证号包含的身份证信息与性别信息不符合时,会出现以下提示框。解决办法:按实际社会性别选填。6.6.患者工作单位患者工作单位 填患者发病时所在工作单位的名称。幼托儿童、学生

13、、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和医务人员的工作单位必填。其中学生、幼托儿童工作单位填写其所在的学校或托幼机构(须具体到班级)、民工填写其所工作的建筑工地。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工作单位实在无法获得,按实际情况填写,如:“拒绝提供”或“不详”等。7.7.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联系电话必填。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如果实在无法获得联系电话,请填“0”,备注按实际情况填写,如:联系电话“拒绝提供”或“不详”等。8.8.病人属于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居住时间6 月)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在相应的类别前划“”。本县区:指病人为本地(县、区)常住居民。本市其它县区:指病人为本市其他县(区

14、)的常住居民。本省其它地市:指病人为本省其他地(市)的常住居民。其它省:指病人为其他省的常住居民。港澳台:指病人为港澳台居民。外籍:指病人为外籍居民。现住地址国标(电子报卡需选择现住地址国标(电子报卡需选择)默认为“本县区”。县级及以上,现住址国标不能填报县级及以上,现住址国标不能填报“不详不详”,需具体到县区。设置地址库的搜索,可通过县区名称查询到所设置地址库的搜索,可通过县区名称查询到所在省份、地市,或通过乡镇在省份、地市,或通过乡镇/街道名称查询所在省、街道名称查询所在省、地市、县区。地市、县区。9.9.现住址现住址 病例发病时实际居住的地址,可以是家庭住址,也可以是 寄宿地址或宾馆、旅

15、店。应详细填写到村民组(门牌号)。注意事项:系统根据现住地址国标编码自动生成现住详细地址后,可继续手填村/街道门牌号等,按照国标编码生成的详细地址部分不允许再修改。10.10.职业职业若病人的职业同时符合卡中一种以上职业时,选择原则是:选择主要职业;选择与该病发生和传播关系较密切的职业。如食品厂工人、熟食店售货员都应填写餐饮食品业,而不填工人或商业服务。未列入本卡的职业须填写在“其他”项中,如警察、飞行员、军人等。有些特殊人群如劳教人员、和尚、道士和乞丐等,虽不属职业,也可填写在“其他”项中。个体经营者应根据其经营活动的行业,选择相应的职业。为配合儿童保健管理工作,新生儿破伤风病例的职业按以下

16、方式选择:.出生场所为医院时(住院分娩)选择“其它”;.出生在其它场所时(住院分娩之外其它方式分娩)选择“散居儿童”。此项分类仅仅为了区分婴儿出生场所,无其它统计学意义。增加了年龄与职业校验增加了年龄与职业校验(1)年龄14岁以下,职业不能填报从业人员;(2)年龄14岁以上,职业不能填报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11.11.病例分类病例分类 在相应的类别前划“”。11.1 实验室确诊病例:某种诊断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有特异性,如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等等,用这些方法确诊时选择。11.2 临床诊断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做出诊断时选择。

17、11.3 疑似病例:医生根据病人症状、体征和一般非特异性检查(如查体、血象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线检查等),不能做出准确诊断时选择。11.4 病原携带者:责任报告单位的实验室或在健康体检过程中检出传染病病原,但受检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时选择。增设了增设了“报告病种报告病种”与与“病例分类病例分类”间的逻辑间的逻辑校验校验 乙肝、丙肝和血吸虫病的乙肝、丙肝和血吸虫病的“急慢性急慢性”与与“未分未分型型”必须填,需手动勾选,不默认必须填,需手动勾选,不默认“未分型未分型”。12.12.发病日期发病日期 要求:填写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现症状的日期。不明确时,填就诊日期。病原携带者填写初次检出日期或

18、就诊日期。13.13.诊断时间诊断时间 初次报告时,填写初诊的时间。订正报告时:13.1 由疑似病例订正为确诊病例;13.2 一种传染病订正为另一种传染病(如“其他感染性腹泻”订正“细菌性痢疾”);13.3 传染病的一个病种订正为另一个病种(如“乙肝”订正为“丙肝”时);填写确诊的日期。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订正为实验室确诊,可仍填写初诊的日期。“诊断日期诊断日期”改为改为“诊断时间诊断时间”,必须精确到,必须精确到小时小时。14.14.死亡日期死亡日期因法定传染病死亡时填写。15.15.疾病名称疾病名称 在做出诊断的病名前打“”。“法定传染病”列表中“其他疾病”单列出,作为传染病排除订正的选择,

19、可输入具体病名(不输入可以保存卡片);“其它传染病”的“其它”需明确具体病名,否则无法保存卡片。16.16.订正病名订正病名填写订正前所报告的疾病名称。17.17.退卡原因退卡原因 因报告卡填写不合格需退卡时,填写其原因。18.18.报告单位报告单位 纸质报卡:填写报出传染病报告卡的单位。电子报卡:默认为录入用户所在的单位,用户代报卡片时选择相应传染病报告卡上的实际报告单位。19.19.报告人(填卡医生)报告人(填卡医生)必填项。填写做出诊断医生的姓名。20.20.填卡日期填卡日期填报本卡的日期。21.21.备注备注 填写以上各项内容不能涵盖且需注明的信息,如传染病途径,病例的症状(如体温)等

20、。1.死亡日期不能早于发病时间。增设时间逻辑校验增设时间逻辑校验2.医生填卡日期不能早于诊断时间 3.诊断时间、医生填卡时间、发病时间不能晚于当前录卡时间/订正报告时间 本节小结(必填项)本节小结(必填项)患者姓名(14岁以下患儿家长的姓名)联系电话;性别出生日期(如果出生日期不详,填实足年龄)工作单位(幼托儿童、学生、干部、工人、民工、教师和医务人员等职业相对应的工作单位设为必填项)病人属于现住址患者职业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精确到小时)疾病名称医生填卡日期填卡医生诊断依据(菌痢、肝炎、梅毒、淋病、手足口病)(二)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二)传染病报告卡的订正1.1.订正信息订正信息1.1

21、发现已报告病例诊断变更、死亡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进行订正报告(重新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报告,并注明订正前报告病名),并按规定完成网络订正操作。1.2 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例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实验室确诊病例),订正时需将原诊断日期更改为确诊日期。1.3 对于调查核实现住址查无此人的病例,应由属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订正为地址不详。1.4 实行专病报告管理的传染病,由相应的专病管理机构或部门对报告的病例进行追踪调查,并对所发现的传染病报告卡错误信息或排除病例及时订正。2.2.网卡订正网卡订正病例诊断发生变更,诊断时间自动置空,需重新填写诊断日期。诊断变更前诊

22、断变更前 诊断变更后诊断变更后 重新填写诊断时间重新填写诊断时间 如未填诊断时间保存卡片时仍如未填诊断时间保存卡片时仍 提示填诊断时间提示填诊断时间 系统将记录订正报告时间(即进行订正操作的时系统将记录订正报告时间(即进行订正操作的时 间,原有诊断时间保存在后台备份中)间,原有诊断时间保存在后台备份中)3.3.诊断变更的类型诊断变更的类型 3.1 病种变更 法定传染病、非法定传染病、其他疾病之间的变更。举例:“风疹”订正为“麻疹”或“其他疾病”;“淋病”订正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或“其他疾病”;注意:注意:包含所有所有二级病种之间的变更:病毒性肝炎、HIV与艾滋病、痢疾、伤寒、炭疽、结核、梅毒

23、等。3.2 病例分类变更 同一病种病例分类的变更。注:注:同一病种由临床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实验室诊断病例可不更不更新新诊断时间。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临床诊断病例订正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订 正诊断时间没有自动置空 点击确定 4.4.订正卡如何生成?订正卡如何生成?只有初始报告卡经审核后的卡片发生病例诊断变更或发生死亡时才更改卡片状态为“订正卡”。若初始报告卡未经审核,进行修改个案信息(包括病例诊断变更或发生死亡)仍为原始卡。若初始报告卡经审核后的卡片未发生病例诊断变更或发生死亡,只是更改其他信息(如:性别、年龄、现住址等)仍为原始卡。注意事项:病例诊断发生变更,诊

24、断时间自动置空,必须重新填写诊断日期,且“诊断日期”至“订正报告时间”(即进行订正操作的时间)在规定时限之内(24小时或2小时)。“订正卡”的“报告及时性”也属于考核的范畴。要求:报卡及时率达100%。(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三)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1.1.审核信息审核信息责任报告单位的网络直报人员在网络直报或上报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之前,需先对本单位填报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发现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情况时,及时通知报告人核对;对重复报告的卡片进行标注,不再进行网络直报。发现以下情况时,建议立即对报告信息进一步核实: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

25、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不明原因死亡病例。发现同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同一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场所)一日内出现3例及以上,或一周内出现5例及以上。如以上任何一种情况属实,应于2小时内对报告信息进行网络直报,同时电话报告当地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每报一张卡片要保证卡片质量,尤其是报卡及时性报卡及时性。原始卡:“诊断时间”至“报告卡录入时间”在“24或2小时”之内。订正卡:“诊断时间”至“订正报告时间”在“24或2小时”之内。系统会实时记录报卡信息且自动后台保存,已经无法通过“技术处理”达到报卡及时,故

26、在报卡点击“确认”之前尤其要确保报卡及时报卡及时。(三)传染病报告卡的查重和删除(三)传染病报告卡的查重和删除 1.如果发现电子报告卡有重卡通知区疾控中心相关疫情管理人员删除重卡。2.在进行网络报卡之前,确认卡片为重卡,请保留纸质报告卡,备注注明重卡,不再进行网络报告。3.不要删除传染病报告卡不要删除传染病报告卡,如需删除,通知区疾控中心疫情管理人员删除。(未审核的已删除卡也保留记录,标识为蓝卡,但不能恢复,卡片质量(报告及时性和审核及时性)仍被列入考核范围。)(四)质量统计(四)质量统计指标内容指标内容报卡及时性未审核卡、已审核卡、删除卡全部考核。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信息网络正常运行率评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网络设备运行情况系统记录用户成功登陆网络直报系统,表明该用户所在机构为正常运行要求每个月至少登陆一次网络直报系统,用户信息中所在机构不能为空 用户正常登陆界面建议截屏保留!谢谢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x模板 > 静态模板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