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十八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第十八单元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新人教版.ppt(5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十八单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高考统一命题统一命题省省(区、市区、市)卷题组卷题组考点一水土流失考点一水土流失地理兴趣小组对某小流域进行水土流失的调查。据此回答下面三题。1.(2013重庆文综,9,4分)在调查之前,该组同学需要优先收集调查区的地形图和()A.气温分布图B.降水量分布图C.工业分布图D.旅游景点分布图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研究的方法,以及地图的应用能力。以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为切入点,是当前生态环境问题的热点。水土流失与地形、降水量、植被、土壤关系密切,因此调查水土流失问题,要优先收集地形图和降水量分布图,B项正确。2.(2013重庆文综,10,4分)流域产沙量(一定时间内流域内
2、产出的泥沙总量)是水土流失调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获得流域年产沙量的方法,可行的是()A.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累加B.测定一年内每次暴雨的土壤流失量做平均C.在流域源头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D.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年终称取泥沙总量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水土流失的治理,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以流域产沙量为切入点,考查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是要理解流域产沙量的概念。在流域出口处设置收集池,才能获得泥沙总量。D项正确。3.(2013重庆文综,11,4分)下图是几位同学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曲线,其中符合水土流失一般规律的是()A.B.C
3、.D.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正确理解坡度与单位面积产沙量之间的关系是关键。一般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坡度越大,单位面积产沙量越大,由此判断A项正确。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中等,用实际应用来考查,体现地理的实用性。坡度在2540之间与单位面积产沙量关系理解难度较大。注意一般性规律,即在坡度较小时,坡度越大,单位面积产沙量也越大,可得出正确结论。4.(2015课标,44,10分)近年来,我国道路施工愈加注重保护环境。喀斯特地区土层薄,保护土壤尤为重要。在南方喀斯特地区修建公路,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需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在工程结束后,仍在原地维持土壤的生产功能。
4、指出为达到保护土壤的目的,在南方喀斯特地区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并简述理由。答案答案措施:之前,将土壤移走,集中堆放并作保护措施(四周围挡,表面覆盖)。(3分)之后,将土壤再覆盖在石料开挖场或弃料堆放场的表面,并采取防止土壤流失的措施。(3分)理由:喀斯特地区土层薄,易被移走;南方地区雨水多,土壤易流失,需保护。(4分)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保护土壤开挖石料和堆放弃料前后应采取的措施要从两个角度分析;保护土壤的理由要结合当地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分析。考点二荒漠化考点二荒漠化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
5、“生态裂谷”。下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1.(2015山东文综,5,4分)“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形成是由于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附近交错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地下水由交错带流向绿洲区,C项正确。“生态裂谷”为环境退化现象,即自然植被恶化、风力侵蚀增强,固定沙丘转为流动沙丘。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获取“过量开采地下水”这一关键信息并推导出地下水位
6、下降是关键。2.(2015山东文综,6,4分)“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由题干信息可知,“生态裂谷”的出现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所致,即水资源利用不当所致,故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3.(2015课标,44,10分)贵州省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农民在山上放牧、砍柴、找土种玉米。当地农民反映,山上的土一年比一年薄,一发大水,土全被冲走了,玉米也被冲走了。石头越来越多,最后连玉米也无法种了,生活越来越
7、困难。简述为改善环境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当地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措施。答案答案严格管理,恢复自然植被:将农业生产活动限制在适宜的地方;不适宜的地方实行严格保护措施,避免人类活动扰动土层,以逐步恢复自然植被。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如选择免耕的农作物,改牲畜放养为圈养等,以避免农业活动过多扰动山地很薄的土壤层。合理规划,控制人口数量: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将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人口转移到较适宜的地区。经济补贴措施:给农民适当经济补贴(包括粮食、商品、能源等),解决农民的生活用粮、用柴等问题,帮助农民开辟新的就业渠道(如手工业、第三产业等),或以经济手段鼓励农民主动保护和恢复植
8、被。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实际情况的对比,使农民认识到保护山坡、石间土层的重要性,提高农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吸引社会力量:以优惠政策鼓励个人和企业参与保护和治理环境。客土移植:将土壤资源丰富地区的土壤转移至该地区。(每答出1项措施得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题满分不得超过10分。)解析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们在山区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砍伐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控制人口数量、调整产业结构、恢复植被、加强立法和宣传、经济补贴等。4.(2014课标,36,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
9、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厘米高度范围内。(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6分)(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5分)(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7分)(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6分)答案答案(1)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2)冬春季气候干燥(降水少),地表缺乏植被(草)的保护;大风多,湖面较宽阔
10、,西风经湖面无阻挡,沙源东部为河谷,风力强劲。(3)(铁路路基较高)风沙堆积,填埋路基和轨道;侵蚀路基(和路肩);损害机车车辆和通信、信号设备等,加大钢轨、车轮等设备的磨损;影响运行列车安全。(4)(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阻沙墙(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了区域风沙的源地、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等知识,对获取信息、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能力有较高要求。(1)沙源可依据“就地起沙”分析,只能来自湖岸地区,包括河流入湖处形成的河滩及湖水位下降出露的湖滩。(2)冬春季起沙的原因可从地表裸露及风力强劲角度分析。(3)注意从铁路和列车两个角度
11、分析危害。(4)可从“阻沙”和“固沙”两个角度分析。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5.(2014广东文综,3,4分)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沙漠中植被对沙丘的影响机制。沙漠中的植被能降低风速进而减小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A项错误;沙漠中的植被会减少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B项错误;沙漠中的植被使风速下降,导致携沙能力减弱,C项错误;沙漠中的植被会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D项正确。6.(2016江
12、苏单科,30D,1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库布齐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位置示意图。图1材料二库布齐沙漠东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裸岩,这种岩石成岩程度低,沙粒较大,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雨即溃,逢风即散。材料三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引起了世界关注。图2为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示意图。图2(1)裸岩对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有、。(2分)(2)与巴丹吉林沙漠相比,库布齐沙漠治理的有利条件有、。(2分)(3)库布齐沙漠生态治沙模式的核心环节是,该模式在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4分)(4)适合当地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2分)答案答案(
13、1)岩石容易风化侵蚀,成为沙漠形成的物质来源易发沙尘暴沿河地带易产生水土流失(2)降水量略多,植被易成活离黄河近,引水灌溉方便(3)甘草种植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当地经济(制药业、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就业,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4)风能太阳能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资源的开发利用。(1)裸岩在环境中“遇雨即溃、逢风即散”,在大气、温度变化的情况下,容易风化,易发生沙尘暴;沿河地区,还会造成水土流失。(2)库布齐沙漠离海洋近,靠近河流,降水略多,引水灌溉方便,植被易生长。(3)读图2可知种植甘草可以固氮固沙,提高土壤肥力,进而可以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牧草养牛羊,发展特色旅游等
14、,核心是甘草种植。通过沙漠化的治理,农牧业、加工工业及旅游业发展,既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又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消除贫困,促进和谐社会发展,意义重大。(4)当地能源资源有风能、太阳能、水能、煤炭等,风能和太阳能是新能源。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中等。以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为背景材料,引导同学们关注身边的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实现可持续发展。考点三森林、湿地破坏及其他生态问题考点三森林、湿地破坏及其他生态问题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下面两题。1.(201
15、5天津文综,8,4分)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D.湖水蒸发总量增大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湖泊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艾比湖面积缩小,湖水减少,盐度增大,生态环境恶化,不利于鱼类生长,鱼类密度会降低,湖面缩小导致芦苇大量枯萎,而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故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弱;湖面减小而湖水蒸发总量会减小,故C项正确。2.(2015天津文综,9,4分)为防止艾比湖继续萎缩,在该湖流域应采取的措施是()A.修建水库调节径流B.退耕还草保护水源C.退耕还湖水产养殖D.种植芦苇改善水质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修建水库,会减少
16、入湖水量,萎缩状况会加剧;咸水湖中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芦苇能改善水质,但对艾比湖萎缩没有影响。A、C、D错误。艾比湖为内流湖、咸水湖,为防止其继续萎缩,要尽可能增大入湖水量,在该流域退耕还草,保护水源是最恰当的措施,B项正确。3.(2017江苏单科,30D,10分)渤海湾湿地资源丰富,是候鸟红腹滨鹬迁徙途中最重要的营养补给站,21世纪以来,其全球数量不断减少,平均寿命不断缩短。下图为“渤海湾海岸线长度变化及空间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有。(2分)(2)20002010年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有,其原因有。渤海湾岸线变化对红腹滨鹬生存环境的影响
17、有。(6分)(3)为改善红腹滨鹬的生存环境,保护渤海湾湿地的措施有。(2分)答案答案(1)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2)人工岸线总体增加;自然岸线变化不大围海养殖;填海造地栖息地减少,食物来源减少;环境污染加重(3)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任答一点)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等。(2)本题考查湿地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渤海湾岸线长度变化的主要特征据图从总长度、人工岸线长度、自然岸线长度三个方面描述即可,其原因从图中可知主要是人工围海养殖和填海造陆等。由于人类活动使渤海湾沿海湿地不断减少,使候鸟栖息地减少,
18、食物来源减少,湿地净化能力减弱,污染加重。(3)本题考查湿地的保护措施。主要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依法管理、提高湿地保护意识等方面回答。4.2016课标,36(3),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下图)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答案赞同理由:
19、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具有全球吸引力;(2分)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2分)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2分)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2分)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2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不得超过6分。)解析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若赞同,其理由可从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旅游开发能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回答。若反对,其理由可从旅游开发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居民生活、文化带来冲击,并会导致污染等方面来回答。5.2013课标,37(1)(2)(3),2
20、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下图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1)读图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答案答案(1)原因:山坡上的天然次生林和灌丛能涵养水源。(2分)过程:截留大气降水,减缓地表径流,增加雨水下渗,(在山地形成水分蓄积地带,)(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
21、水)为沼泽提供稳定的水源。(4分)(2)植被变化: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2分)沼泽萎缩。(2分)原因: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4分)(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材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解析解析本题以桉树种植对环境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表述能力。第(1)题,上游植被截留大气降水,增加下渗,涵养水源,为沼泽提供了稳定的水源。第(2)题,读图可知,种植速生桉后,地下水水位下降,并导致天然次生林、灌丛退化以及沼泽萎缩。原因是速生桉大量消耗地下水。第(3)题,利用材料信息,从速生桉的生长习
22、性及发展造纸业能促进经济发展两方面作答。以下为教师用书专用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量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草本植物11.471.551.52
23、1.53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6.(2014课标,7,4分)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生物量提高生物量降低植株密度改变植被分布改变A.B.C.D.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获取数据信息能力。依据表中植株数量一栏信息可知,灌木植物数量没有变化,但草本植物数量有明显增加,则植株密度改变,依后面两个地上、地下生物量可看出生物量总体提高,故正确,即A正确。7.(2014课标,8,4分)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植株数量B.总生物量C.地上生物量D.地下生物量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获取数据信息能力。表中
24、地下生物量一栏显示:灌木植物数量逐年减少,而草本植物数量逐年增加,呈现此消彼长态势。故D项正确。8.(2014课标,9,4分)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答案答案D从表中数据可看出,总体上草本植物越来越繁茂;而灌木植物呈现地上增加、地下减少态势,且总量无增加,则未来可能出现萎缩;故D项正确。9.2015广东文综,41(1)(2)(3),16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
25、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一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走向。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主要原因可能是。(6分)(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4分)(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6分)材料二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答案答案(1)西北东南降水变率大,河流沿岸用水量大(2)湖泊台田鱼塘(3)利用沼泽,种植水稻;发展台田鱼塘;修建水库;建设用地占用沼泽。解析解析(1)对南四湖湖盆走
26、向判读要注意看南四湖的总体延伸方向;入湖河流的不定期断流要结合该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工农业发展状况来分析,考虑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2)回答景观类型面积大小及变化情况,要留心材料二当中的时间信息和图例信息。(3)分析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人为原因,要从材料二中的各景观类型柱状图的变化入手,比较分析可知,在19822012年间,随着沼泽面积的减少,面积增长幅度最大的是台田鱼塘,其次是水稻田和建设用地,修建水库主要是减少了来水量。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不大,综合性较强,答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和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描述问题要完整,避免要点遗漏。10.(2015安徽文综,35,34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27、,回答下列问题。下图为巴音布鲁克地区示意图。巴音布鲁克湿地发育于天山山脉中部大、小尤尔都斯盆地中。盆地内河流蜿蜒,流向区外。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4.7。巴音布鲁克湿地内有国家级天鹅自然保护区,栖息着大量的野生天鹅。湿地周围草场广阔,是传统的畜牧业区。20世纪中后期,出现过牧现象。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畜群进入自然保护区,严重干扰了天鹅的生存与繁殖。(1)描述图示区域河流干流流向。(10分)(2)简析巴音布鲁克湿地的形成条件。(14分)(3)请你对巴音布鲁克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10分)答案答案(1)(自源头)由东向西流经小尤尔都斯盆地,至巴音布鲁克附近向南流入大尤尔都斯盆地,然
28、后再向东南流出本区。(2)该地区有较多的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补给,河流众多;盆地内地势平坦,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地下冻土发育,阻滞水分下渗。(3)合理放牧,防止草场退化,恢复天然植被,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湿地,严禁人类活动对天鹅栖息地的干扰和破坏;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解析解析(1)本题考查河流流向的判读。材料突出河流是流向区外的,根据等高线的特点,可知图中干流由东南部流向区外。河流的发源地要保证河流干流最长,故该河发源地位于小尤尔都斯盆地东部,判断出河流干流的位置后不难对其流向作出描述。(2)本题考查湿地的形成条件。主要考虑水源补给、地势平坦
29、、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等方面。结合材料不难回答。(3)本题考查生态保护措施。由材料知该天鹅自然保护区生态破坏与过牧有关,因此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从合理放牧、加强管理、加强环境教育等方面提出。评析评析(1)题难度大,易错。关键是审清题意,把握清楚干流的含义。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读图,回答下题。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5 20152017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时间:15分钟 分值:28分)1.(2017北京海淀二模,8)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咸海面积减小()A.主要原因是沿岸地区大量引用咸海水灌溉棉田B.主要原因是全球变暖,雪线下移,河流水量减少C.
30、导致咸海对该区域河流的补给量减少D.导致咸海沿岸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增大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咸海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流域内人们大量引用河水导致入湖河水减少而并非用咸海水灌溉棉田,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雪线上移,河流水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不符合题意,B项错误;咸海与河流的补给关系是河流补给咸海,C项错误;咸海面积减小,湖泊对气候的调节能力减弱,沿岸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变大,D项正确。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根据图中地形信息判断河流流向,进而判断咸海与河流的补给关系是关键。明确全球气候变暖对雪线及冰川融水量的影响。2015年美国航空航天局使用卫星第一次以三维方式量化了非洲撒哈拉沙漠
31、尘埃被搬运到南美洲亚马孙雨林的数量,这些尘埃中包括沙子和南美洲亚马孙雨林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磷等。据此,回答下面三题。2.(2016北京东城期末,36)非洲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主要借助于下图中的()A.B.C.D.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根据非洲撒哈拉沙漠和亚马孙雨林地区的位置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撒哈拉沙漠尘埃被搬运到亚马孙雨林地区借助的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D项正确。3.(2016北京东城期末,37)撒哈拉沙漠尘埃中的沙子、磷进入亚马孙雨林生态系统,可()A.促进岩石风化,释放养分B.随雨水带来可溶性养分C.促进地表径流,带走养分D.促进土壤的淋溶作用答案答案B本题考
32、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尘埃中含有营养物质,随降水可以给亚马孙雨林地区带来可溶性养分,B项正确。4.(2016北京东城期末,38)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A.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水平衡B.调节全球气候,维护生态平衡C.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D.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其所指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氧气,C项正确。5.(2016北京东城期中,23)某地区植被退化或丧失、土壤物质和地表水流失、岩石溶蚀与侵蚀、基岩裸露、土地生产力退化。这一地表过程是()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沟壑地区
33、的环境演化过程B.黄土高原由于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而造成的人为演化过程C.石灰岩地区在自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的综合演化过程D.石灰岩地区受强烈风力侵蚀作用产生的自然演化过程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和水土流失。据题干信息可知,该地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进而导致岩石溶蚀和侵蚀、基岩裸露,故不会是黄土高原地区,A、B项错误;该现象是自然和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C项正确;该地区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D项错误。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内蒙古高原东南部,下图为该区域1975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图,回答下面两题。6.(2015广东惠州4月模拟,7)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A.东进B.南下C.西扩D.北上答案答
34、案C总体看,耕地重心向西移动了,说明耕地布局呈现西扩态势。7.(2015广东惠州4月模拟,8)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A.土地沙化B.耕地撂荒C.退耕还草D.自然灾害答案答案C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自西向东移动了,说明西部耕地面积减小了。该地耕地资源紧缺,一般不会出现撂荒现象,同时在5年时间内不会大面积沙化,故最有可能是因为退耕还草。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河流年输沙量是指一年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数量。下图为长江某水文站(11737E,3046N)19702014年间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三题。B B组组 2015 2015201
35、7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1.(2017北京海淀二模,4)19862014年期间,形成该水文站年输沙量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其上游()A.年降水量减小B.流域面积扩大C.植被覆盖率降低D.水库总容量增加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河流特征。读图可知,19862014年间,该水文站年输沙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径流量起伏变化,但总量保持相对一致,年径流量主要受年降水量的影响,但是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并不完全一致,A项错误;该阶段内,并未出现明显的地形地势变化,流域面积不变,B项错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年输沙量会增多,C项错误;水库总容量增加,有
36、蓄水蓄沙的作用,年输沙量下降,D项正确。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含沙量与输沙量输沙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河道某断面的泥沙量称为该时段的输沙量,单位为千克或吨。河流输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量的丰枯和含沙量大小。含沙量:河流含沙量随时间变化。一年中最大含沙量在汛期,最小含沙量在枯水期。年际之间的含沙量也不一样。在一次洪水过程中,最大含沙量称沙峰,沙峰不一定与洪峰同时出现,一年中首次大洪水的沙峰常超前于洪峰,以后则可能同时出现或滞后于洪峰。输沙量与含沙量的关系:含沙量大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大;含沙量小的河流输沙量不一定小。2.(2017北京海淀二模,5)通常,该水文站一年中输沙能力最强的时段为()A.2月B.5月
37、C.8月D.11月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气候、河流特征。河流输沙量受径流量、水土流失程度、落差、降水强度等因素影响,该水文站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量大,径流量大,输沙能力强,8月份径流量最大,输沙能力最强,C项正确。3.(2017北京海淀二模,6)图示输沙量的变化会导致()A.长江口渔业资源增长B.下游河段通航能力改善C.长江口海浪侵蚀减弱D.下游湖泊面积加速萎缩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自然资源、外力作用、生态问题等。读图可知,19862014年间,该水文站输沙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年径流量起伏变化,但总量保持相对一致,输沙量中含有一定的有机物、无机物,是渔业资源的饵料,输沙量减少使长江口渔业资源减
38、少,A项错误;输沙量减少,河流中含沙量减少,通航能力改善,B项正确;图中年径流量变化较小,海浪侵蚀无明显变化,C项错误;年径流量保持相对稳定,输沙量减少,并不会导致下游湖泊面积加速萎缩,D项错误。拓展延伸拓展延伸河流入海口处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河流入海口可形成渔场,是因为与海水相比,河水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有丰富的浮游生物,在大河入海时,在入海口附近与海水混合后,这些来自河流的有机物成为大量鱼类的饵料,吸引鱼类向饵料丰富的入海口附近集聚,使渔场得以形成。下图为“我国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重点生态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6北京海淀期末,19)图中()A
39、.区包括秦岭以及太行山区B.区主要分布在我国内流区C.区为半干旱半湿润区D.区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生态问题和中国地理。读图可知,区不包括太行山区,A项错误;区主要位于我国外流区,B项错误;区为干旱半干旱区,C项错误;区位于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区,D项正确。解题关键解题关键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河流、干湿状况)是关键。秦岭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太行山为河北和山西的分界线。5.(2016北京海淀期末,20)各生态功能区()A.区重点开展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B.区保护与开发并重,充分利用水资源C.区减少圈养,降低草场的利用强度D.区大力开展植树造
40、林发展稻作农业答案答案A区为世界物种基地和基因库,应该重点开展森林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A项正确;区是中华水塔,应该保护为主,B项错误;区位于我国牧区,应该增加圈养,C项错误;区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高原,应该加强水土流失的治理,不应该发展稻作农业,D项错误。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我国西南地区地势高,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显著,为世界物种基因库。黄土高原位于北方地区,气候较干旱,水源不足,不应该大力发展稻作农业。借助大力推行“三退三还”(退田还湖、退塘还湖、退房还湖)等措施,四川省西昌邛海湿地水域面积扩大,成为我国最大的国家级城市湿地。读下图,回答下题。6.(2015北京海淀零模,6)有关邛海湿地的叙述正
41、确的是()A.成因是地处高纬地区,气温低、蒸发弱B.主要的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固沙C.“三退三还”体现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D.开发利用是实现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气候、生态持续发展等。读图可知,该地位于低纬度地区,A项错误;该地位于湿润地区,风沙危害不大,B项错误;“三退三还”主要是为了生态可持续发展,C项正确;保护生态环境是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归纳总结归纳总结防风固沙是干旱半干旱区森林的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持续发展。7.2017北京西城二模,36(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非洲之傲”列车运行线路之一的起点是南非开普敦,终点是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铁路沿线
42、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草原上旱季烧荒备耕现象非常普遍,每年播种一季。指出草原地区旱季烧荒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并说明农业发展应采取的措施。(10分)二、综合题(共26分)答案答案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4分)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改善水利设施,促进技术推广。(6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态问题。该区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少,植被破坏会带来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从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改善水利设施、推广技术等角度回答应采取的措施。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注意“靠天吃饭”“烧荒备耕”等关键信息。结合草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及草原生态价值回答生态问题。根据农业因地制宜、科技兴农等理论回
43、答措施。8.2016北京海淀零模,36(4)下图为巴基斯坦及周边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据研究,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形态已蔚为大观:有了农耕活动,以及相应的灌溉系统;产生了早期畜牧业;青铜工具和器皿得到广泛使用;出现了两、三层的古代楼房而在今天的地图上却标注着大面积的沙漠。依据材料,简述该地区自然环境退化的原因。(6分)答案答案早期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人口过分集中的压力,(2分)导致拓垦耕地面积的快速增大、能源消耗的急剧扩大,(2分)使得水土流失加剧、森林面积缩小,(2分)最终引发的沙漠化过程。(思路:人类活动加剧,人口增多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大人类活动超过环境承载力,出
44、现生态环境问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该地区自然环境退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人口增多,是根本原因。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大,人类活动超过环境承载力,是直接原因。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注意材料中“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的状况和现在的状况,从而判断出目前的沙漠面积广大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从“农耕活动”“灌溉系统”“畜牧业”“楼房”等信息判断出人类的主要活动并分析其不合理之处。9.2015北京怀柔一模,36(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为“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简图”,图乙为图甲中“部分自然要素统计值沿AB剖面分布状况”。甲乙分别指出图甲中A、B两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任选其一提出
45、应对措施。(10分)答案答案A地: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采取分区轮作或轮收,限制载畜量;采用植物固沙为主(植树种草)、工程措施固沙为辅的固沙方法;水资源合理利用。B地:黑土肥力下降(水土流失)或湿地面积减小。黑土肥力下降: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作物等。湿地面积减小:退耕还湿地;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引水注入湿地,恢复湿地生态环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图甲中A地位于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易出现的生态问题主要为荒漠化;B地位于东北平原,农业发展易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若选择荒漠化,则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固沙)、水资源合理利用等方面回答。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注意AB之间重要的地理界线大兴安岭,结合高度表判定A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蒙古高原,B位于我国东北平原地区,明确这两个地区不同的农业类型及存在的问题,任选其一进行分析。注意我国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水土流失和湿地破坏(三江平原)两个问题,要分别加以说明。